内部资产交接制度
固定资产管理交接制度范本
固定资产管理交接制度范本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确保固定资产安全、完整和高效运行,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资产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范围内所有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交接工作。
第三条固定资产管理交接工作应遵循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物尽其用的原则。
第四条本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交接工作由财务部门、资产使用部门和审计部门共同负责,形成联动机制,确保固定资产管理交接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固定资产管理交接程序第五条固定资产的取得1. 固定资产取得时,应当明确资产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价格、购置日期等相关信息,并按照规定程序进行验收。
2. 验收合格的固定资产,应当及时办理入库手续,纳入固定资产管理台账。
第六条固定资产的保管1. 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应当确定固定资产的保管责任人,负责固定资产的日常保管和维护工作。
2. 固定资产保管责任人应当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巡查、检查,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和正常使用。
第七条固定资产的交接1. 固定资产在转移、报废、处置等环节,必须进行交接。
交接工作应当在财务部门、资产使用部门和审计部门的共同监督下进行。
2. 固定资产交接时,应当核对固定资产的名称、规格、数量、使用状况等信息,并办理交接手续。
3. 固定资产交接过程中,应当有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在场,并由交接双方签字确认。
第八条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和处置1. 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和处置应当按照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和相关规定进行。
2. 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和处置决策,应当经过企业负责人审批。
3. 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和处置过程中,应当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和有效利用。
三、固定资产管理交接的监督与考核第九条财务部门应当定期对固定资产管理交接工作进行审计和检查,确保固定资产管理交接制度的执行。
第十条审计部门应当对固定资产管理交接工作进行专项审计,发现问题及时通报相关部门处理。
第十一条固定资产管理交接工作纳入企业内部绩效考核体系,对管理交接工作中成绩突出的部门和个人给予奖励。
固定资产移交制度
固定资产移交制度一、概述固定资产移交制度是指企业内部固定资产的转移和交接过程中遵循的一套规范和程序,旨在确保资产移交过程顺利进行,减少资产流失和损坏的风险,加强资产管理和监控,提升企业内部的运营效率和财务控制能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固定资产移交制度的重要性、基本原则和具体操作流程。
二、重要性1. 资产安全保障:固定资产是企业重要的生产工具和财务资源,通过建立固定资产移交制度,可以明确责任,防止资产遗失、损坏和盗窃,确保企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2. 资产管理优化:固定资产移交制度的建立可以加强对企业资产的管理和监控,包括建立资产台账、设立责任人和管理人员、规范资产维修与更新等,有效提升资产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3. 资产价值最大化:通过固定资产移交制度,可以对资产进行合理的配置和利用,确保资产的价值最大化,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闲置,提高企业内部的资源利用效率。
三、基本原则1. 权责明确:在资产移交中,明确参与各方的权益和责任,确保资产移交过程中的权益和责任的透明化和落实化。
2. 文件规范:资产移交需要进行相关文件的编制和签署,例如移交通知书、移交清单、移交协议等,确保资产移交过程中的规范性和合法性。
3. 监控严格:建立监控机制,对资产移交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资产移交过程的合规性和透明度。
4. 稽查追溯:对资产移交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稽查和追溯,将资产移交的过程进行档案管理,保留资产移交的相关证据和材料。
四、操作流程1. 准备阶段:(1)召开资产移交会议,明确移交目标和细节。
(2)编制资产移交计划,确定移交时间、地点和相关人员。
(3)清查资产,确认要移交的固定资产的数量、规格和价值。
2. 移交阶段:(1)编制移交通知书,明确资产移交的目的、原因和要求。
(2)编制移交清单,列出要移交的固定资产和配件的详细情况。
(3)移交现场验收,双方对移交的固定资产进行验收和确认。
(4)签署移交协议,确保双方对移交事项的一致性和合法性。
资产管理人员交接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资产管理人员工作交接程序,确保资产管理工作连续性、完整性,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资产管理人员工作交接。
第三条资产管理人员工作交接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完整性原则:交接双方应确保交接内容完整、真实、准确,不得遗漏、隐瞒重要信息。
2. 责任原则:交接双方应对交接内容承担相应责任,确保交接过程顺利进行。
3. 及时性原则:资产管理人员离职或因其他原因需要交接时,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交接工作。
第二章交接程序第四条资产管理人员离职或因其他原因需要交接时,应提前向人力资源部门提出书面申请。
第五条人力资源部门接到离职申请后,应及时安排交接工作,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交接。
第六条交接双方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交接:1. 交接准备:离职人员应提前整理好交接资料,包括但不限于:(1)资产台账、固定资产卡片等纸质资料;(2)电子文档、软件系统操作权限等电子资料;(3)交接清单、工作总结等。
2. 交接过程:(1)交接双方在人力资源部门监督下,逐项核对交接资料,确保内容完整、准确;(2)交接双方共同签署《资产管理人员工作交接清单》,明确双方责任;(3)离职人员应向接替人员详细介绍资产管理工作流程、注意事项等,确保接替人员能够迅速熟悉工作。
3. 交接验收:人力资源部门对交接过程进行监督,确保交接工作顺利进行。
第七条交接过程中,如发现交接资料不完整、不准确等问题,交接双方应立即进行核实、纠正,必要时可请示上级领导。
第三章交接责任第八条离职人员应确保交接资料完整、准确,不得故意隐瞒、篡改重要信息。
第九条接替人员应认真核对交接资料,确保内容真实、准确,对交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与离职人员沟通、解决。
第十条人力资源部门对交接过程进行监督,确保交接工作符合本制度规定。
第四章附则第十一条本制度由人力资源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事业单位内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内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一、总则本制度旨在规范事业单位内部固定资产的管理,确保固定资产的合理利用、保值增值及科学运营。
所有本单位内部的固定资产,包括土地、建筑物、设备、车辆、家具以及其他有形资产,都适用本管理制度。
二、资产登记与验收1. 资产登记事业单位应按照国家规定的资产登记要求,设立专门的资产登记部门或由财务部门负责资产登记工作。
所有固定资产的入库必须进行登记,并建立档案管理系统。
登记包括资产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价值、买入日期、供应商等信息的录入,并附上相关的购买凭证和合同。
2. 资产验收固定资产的验收应由负责采购的部门与资产登记部门或财务部门共同进行。
验收前,应对资产的数量、规格、质量、功能进行仔细检查,确保与合同要求一致。
验收合格后,方可完成资产的登记及档案归档工作。
三、资产使用与维护1. 资产使用事业单位内部的固定资产必须按照规定的用途和范围进行使用,严禁私自调拨、借用或出售固定资产。
资产的使用人员应熟悉相关操作规程,并妥善保管资产,确保安全使用。
2. 资产维护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的资产维护制度,明确资产维护的责任分工和流程。
定期对资产进行检修、保养,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和损坏,确保资产的正常运行。
对于经济寿命已到或不再使用的资产,应及时报废并进行相关记录。
四、资产盘点与清查1. 定期盘点事业单位应规定资产盘点的频率,并按照计划进行全面的资产盘点工作。
盘点时应对资产的名称、规格、数量、估值等进行核对,并与系统中的记录进行比对,及时发现并处理资产盘点差异。
2. 不定期清查事业单位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不定期的资产清查,以确保资产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清查内容包括资产的使用情况、存放地点、维护情况等,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整改。
五、资产报废与处置1. 资产报废事业单位应明确资产的经济寿命和报废标准,并建立资产报废审批程序。
对于经济寿命已到或严重损坏无法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履行相应手续进行报废,并进行书面备案。
企业资产交易内部管理制度
企业资产交易内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企业资产交易管理,保障企业资产安全,提高资产效率,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所有部门和人员的资产交易行为。
第三条资产交易指企业内部资产的转让、购买、租赁、抵押、处置等行为。
第四条本制度遵循合规、公平、公正、透明、保密的原则。
第五条公司资产管理委员会是资产交易的决策机构,负责资产交易工作的统筹协调。
第六条资产管理部门是资产交易的执行机构,负责具体的资产交易管理工作。
第七条公司资产管理委员会及资产管理部门应当遵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内部制度规定,保护公司资产不受非法侵害,做好资产交易的内部管理工作。
第二章资产交易程序第八条资产交易程序应当依据公司的章程和内部管理规定执行,凡属重大资产交易,需经公司资产管理委员会审议通过。
第九条在资产交易过程中,资产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操作流程及管理方案,落实责任人,并报公司资产管理委员会备案。
第十条在进行资产交易前,资产管理部门应当对资产进行全面的核查、估值及评估,保证资产信息真实可靠。
第十一条资产交易过程中,应当明确交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签订相关的交易合同,并由公司法务部门审核确认。
第十二条资产交易完成后,资产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归档相关交易文件,并按照规定向公司财务部门报账。
第三章资产交易管理第十三条资产交易的管理应当严格按照公司内部制度规定操作,并进行书面记录,留存相关资料。
第十四条资产交易的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资产调研、评估、许可证审批、合同签订、资金划拨、验收等环节。
第十五条资产交易应当充分尊重相关方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保护企业的商业机密,防止信息泄露。
第十六条资产交易中的重大问题和风险应当及时上报公司资产管理委员会,并按要求采取相应措施,控制风险,保护企业利益。
第十七条资产交易中所获利益应当依据公司内部分配规定进行分配。
第四章禁止性规定第十八条禁止利用职权和资源进行非法资产交易,禁止利用职权获取不正当利益。
内部资产管理制度
内部资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内部资产的管理,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保障资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资产的管理,包括但不限于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等。
第三条公司内部资产管理应遵循合规、规范、高效、透明的原则,加强对资产的监管和保护。
第四条全体员工都应严格遵守本制度的规定,做好内部资产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公司内设有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负责督促和检查公司内部资产的管理执行情况。
第二章固定资产管理第六条公司所有固定资产都应登记并编号,包括但不限于房屋、机器设备、交通工具等。
第七条对于新购置的固定资产,应当立即进行资产登记,并登记入账,形成固定资产清单。
第八条公司负责人应当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的盘点和清查,确保固定资产的数量和完好情况与账面一致。
第九条每一项固定资产都应按照规定的方法核算其折旧,并及时计提折旧,以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
第十条对于报废或不合理使用的固定资产,公司应当进行及时处理,清理出固定资产清单,定期进行固定资产处置。
第三章流动资产管理第十一条公司所有流动资产都应登记并编号,包括但不限于库存、应收账款、现金等。
第十二条对于新产生的流动资产,应当及时登记入账,并进行分类管理和统计。
第十三条公司应当建立完善的库存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库存清点,防止物品损失和遗漏。
第十四条公司对于应收账款应当加强管理,及时催款、核销坏账,确保账款的实际收回。
第十五条公司应当合理安排现金的使用和储备,确保公司日常经营需要和应急资金的充分供应。
第四章无形资产管理第十六条公司应当对无形资产进行合理的评估和管理,包括但不限于商标、专利、版权等。
第十七条公司对于核心技术和商业机密应当加强保护和管理,防止泄露和侵权。
第十八条公司应当及时对无形资产进行评估,掌握其实际价值,合理进行资产的利用和减值准备。
第五章资产使用和处置第十九条公司内部资产应当严格按照规定的用途进行使用,不得私自挪用或滥用资产。
公司内部资产管理制度
公司内部资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内部资产管理,保护公司资产安全,规范资产使用和处理,提高公司资产利用效率,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部公司员工和相关岗位,包含但不限于管理人员、行政人员、技术人员、销售人员等。
第三条公司资产包含但不限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办公设备、电子产品、工具、车辆、办公用品等。
第二章资产使用第四条公司内部资产必需合理使用,严禁私自调用、私自买卖、租借、转让、挪用资产。
第五条在办公期间,员工应妥当保管公司资产,严禁将公司资产带离办公场合,未经授权离职或调岗的员工必需返还公司资产。
第六条公司资产操作应遵从规定的程序和流程,必需依照相关要求进行验收、登记、使用和归还。
第七条公司资产应依照合理使用原则,不得进行过度磨损、损坏、丢失等行为,避开造成无谓的挥霍。
第八条员工应保持资产的乾净和良好状态,避开随便更改资产的外观、配置等,如需调整或更换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第九条公司资产的维护保养工作应依照规定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和修理资产,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第三章购置与处理第十条公司资产的购置工作应依照公司的采购规定进行,严格执行采购流程,遵从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第十一条员工如需购置资产,应提出书面申请,并经上级主管审批同意后,方可进行采购,不得擅自购置资产。
第十二条公司资产的报废、处理工作应依照相关规定进行,严禁私自处理、私自拆卸、损坏、出售等行为。
第十三条公司资产的处理必需经过正规程序,包含撤销、报废、出售、赠与等,必需有相应的审批文件和责任人。
第十四条公司资产的报废应经过专业人员确认,经过公司固定资产台账更新并公示,确保报废程序合法合规。
第十五条公司资产的处理收益应交由公司特地账户,用于公司的内部资金调配,严禁私人占有。
第四章监管与责任追究第十六条公司设立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公司资产的管理、监督和审计工作,对资产管理的监督不得有失职行为。
第十七条公司资产管理部门有权对公司资产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盘点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处理。
员工离职资产交接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确保公司资产的安全和完整,规范员工离职时的资产交接工作,维护公司和员工的合法权益,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离职员工,包括因辞职、辞退、退休等原因离开公司的员工。
三、资产交接定义资产交接是指离职员工在离职前,将本人所负责的资产、资料、设备等移交给接替员工的程序。
四、资产交接流程1. 离职员工提出离职申请,经部门主管、人力资源部审核批准后,正式进入离职交接程序。
2. 人力资源部根据离职员工的岗位,安排相应的接替人员,并通知离职员工与接替人员做好交接准备。
3. 离职员工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资产交接:(1)整理个人工作资料、设备、物品等,确保其完好无损。
(2)填写《员工离职资产交接清单》,详细记录所有资产、资料、设备等,包括名称、型号、数量、状态等信息。
(3)与接替人员核对资产清单,确认无误后,双方在《员工离职资产交接清单》上签字。
(4)离职员工将资产、资料、设备等移交给接替人员,并指导接替人员正确使用和维护。
4. 接替人员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资产交接,如有疑问或发现问题,应及时与离职员工沟通,并报人力资源部处理。
五、监督与验收1. 人力资源部负责监督资产交接工作,确保资产交接的顺利进行。
2. 资产交接完成后,人力资源部应组织相关人员对资产交接进行验收,确认资产交接清单上的资产、资料、设备等是否齐全、完好。
3. 如发现资产、资料、设备等存在短缺、损坏等情况,应及时查明原因,并追究相关责任。
六、处罚与责任1. 离职员工未按规定进行资产交接,造成公司资产损失的,应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
2. 接替人员未按规定接收资产,造成公司资产损失的,应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
3. 人力资源部未按规定监督资产交接工作,造成公司资产损失的,应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
七、附则1. 本制度由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闲置资产交接制度模板
闲置资产交接制度模板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司闲置资产的管理,规范闲置资产的交接程序,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根据《公司法》、《企业会计准则》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的闲置资产交接管理。
第三条闲置资产交接应遵循真实、完整、准确、及时的原则。
第四条公司闲置资产交接工作由财务部负责组织实施,相关部门协同配合。
二、闲置资产的确认第五条闲置资产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中暂时未使用或者不再使用的资产。
包括:(一)设备、机器、仪器、仪表等固定资产;(二)原材料、在产品、半成品、库存商品等流动资产;(三)房屋、建筑物、土地等不动产;(四)其他可以归入闲置资产的资产。
第六条闲置资产的确认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一)各部门在每季度末对所使用的资产进行自查,发现闲置资产应及时报告财务部;(二)财务部对报告的闲置资产进行核实,确定闲置资产的种类、数量、金额等;(三)财务部将核实后的闲置资产清单提交总经理审批;(四)总经理审批通过后,财务部对闲置资产进行登记,并纳入闲置资产管理制度进行管理。
三、闲置资产交接程序第七条闲置资产交接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一)交接双方应提前准备好闲置资产清单,包括资产名称、型号、数量、金额等信息;(二)交接双方在财务部指导下进行实地盘点,确认闲置资产的实际情况;(三)交接双方在闲置资产清单上签字确认,并加盖部门公章;(四)财务部对签字确认的闲置资产清单进行归档管理;(五)闲置资产交接完成后,财务部应及时调整账务,确保资产核算的准确性。
第八条闲置资产交接过程中,如发现资产损毁、丢失等问题,应立即报告财务部,并根据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四、闲置资产的处置第九条闲置资产处置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十条闲置资产处置方式包括:(一)出售;(二)捐赠;(三)报废;(四)调剂使用;(五)其他处置方式。
第十一条闲置资产处置程序如下:(一)各部门如需处置闲置资产,应向财务部提出申请,并提供资产处置方案;(二)财务部对处置方案进行审核,报总经理审批;(三)总经理审批通过后,财务部组织实施资产处置;(四)资产处置完成后,财务部应及时调整账务,确保资产核算的准确性。
单位内部资产管理制度(三篇)
单位内部资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做好单位内部资产管理工作,维护单位资产安全,保证资产的有效利用和增值,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部所有资产的管理,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无形资产。
第三条本单位内部资产管理的目标是:合理规划、有效利用和保护单位的资产,确保资产的完整性、安全性和价值最大化。
第四条本单位内部资产管理工作的原则是:科学管理、规范操作、公平公正、效益最大化。
第五条本单位内部资产管理工作的职责主体是单位的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制定资产管理制度、组织实施、监督检查和评估。
第六条本单位内部资产管理工作应依法合规,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政策规定。
第七条资产管理工作应依据相关资产管理制度和规范,确保资产的清晰持有者、责任的明确分工和权责的明确界定。
第八条资产管理工作要注重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系统建设和数据管理,提高资产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第二章资产采购与验收第九条资产采购应按照国家和单位的相关规定进行,制定采购计划、采购方案和采购合同。
第十条资产采购程序包括:需求鉴定、资金预算、招标投标、合同签订、供货验收等环节。
第十一条资产验收应按照验收标准和验收程序进行,确保资产的质量和数量符合合同要求。
第十二条资产验收应有专门的验收人员进行,验收结果要有书面记录,并报资产管理部门备案。
第十三条资产采购和验收工作应建立相应的档案,包括资产采购档案和资产验收档案,方便资产管理和查询。
第三章资产登记和盘点第十四条资产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资产登记制度,对单位内部所有资产进行登记,确保资产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第十五条资产登记应包括资产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购置日期和购置价值等主要信息。
第十六条新购置的资产应及时进行登记,对于报废的或不再使用的资产应进行注销。
第十七条资产盘点应定期进行,盘点工作应由资产管理部门组织实施。
第十八条资产盘点应按照预先制定的盘点方案进行,盘点结果要与资产登记信息进行核对。
医院资产交接转移管理制度
医院资产交接转移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院资产交接转移管理,确保资产安全和管理质量,保障医院的正常运转,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各类资产的交接转移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固定资产、医疗设备、耗材等。
第三条医院资产交接转移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合法的原则,确保资产的合法性和完整性。
第四条医院各部门应当严格执行本制度,确保资产交接转移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五条医院资产管理部门负责本制度的落实和监督,及时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第二章资产交接转移的程序第六条资产交接转移应当提前由原使用部门向接收部门提出申请,经医院资产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后,方可进行。
第七条资产交接转移应当由原使用部门负责填写《资产交接转移登记表》,详细记录资产的名称、规格、数量、使用状况等相关信息,并由原使用部门主管签字确认。
第八条原使用部门应当清点和整理好资产,并将资产进行清洗、保养和维修处理,确保资产的良好状态。
第九条接收部门在接收资产时,应当进行认真仔细的核对,并填写《资产交接转移登记表》,并由接收部门主管签字确认。
第十条医院资产管理部门应当指定专人进行资产交接转移的监督和确认,并完成相应的记录和归档工作。
第三章资产交接转移的责任第十一条原使用部门负责对资产的数量、品质、使用状况、保管情况等进行详细的核查和登记,并确保资产的完好无损。
第十二条接收部门负责认真核对接收到的资产,确保其数量和品质与登记表一致,并及时报告发现的问题。
第十三条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对资产交接转移过程进行监督和审核,确保交接转移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第十四条医院领导对资产交接转移工作负有最终的责任,应当对资产交接转移过程进行审查和监督。
第四章资产交接转移的管理第十五条资产的交接转移应当形成书面文件,并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签字确认,并及时归档备案。
第十六条资产交接转移管理工作应建立健全的考核机制,定期对资产的交接转移情况进行评估。
第十七条资产交接转移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应当及时上报并进行整改,确保资产交接转移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医院资产交接转移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院资产交接转移工作,确保资产安全、完整,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资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资产交接转移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等。
第三条资产交接转移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资产交接双方权益。
第二章资产交接转移程序第四条资产交接转移前,应由资产管理部门对拟交接转移的资产进行盘点、核对,确保资产数量、质量、价值与账面相符。
第五条资产交接转移申请:1. 使用部门提出资产交接转移申请,说明交接原因、资产种类、数量、价值等。
2. 资产管理部门对申请进行审核,符合规定的予以批准。
第六条资产交接转移实施:1. 资产管理部门组织资产交接,明确交接双方责任。
2. 交接双方应认真核对资产数量、质量、价值,确保无误。
3. 交接双方在资产交接单上签字确认。
第七条资产交接转移登记:1. 资产管理部门对资产交接转移进行登记,包括交接时间、交接双方、资产种类、数量、价值等。
2. 资产管理部门将资产交接转移登记信息录入医院资产管理系统。
第三章资产交接转移责任第八条资产管理部门负责资产交接转移的组织、实施、监督工作。
第九条交接双方应认真履行职责,确保资产交接转移工作顺利进行。
第十条交接双方在资产交接过程中,如有争议,应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协调解决。
第四章资产交接转移监督第十一条财务部门负责对资产交接转移工作进行监督,确保资产交接转移的合规性。
第十二条资产管理部门应定期对资产交接转移工作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十三条违反本制度,造成资产损失、浪费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资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第十四条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在资产交接转移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第十五条本制度由医院资产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单位内部资产管理制度范文
单位内部资产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一、为规范单位内部资产的管理,维护单位的财产安全,提高资产利用率,保障单位的正常运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部资产的管理和使用。
三、资产管理部门是本单位内部资产管理的主要负责机构。
四、本单位内部资产包括办公用具、设备、电子设备、车辆、房屋等。
第二章资产管理机构一、资产管理部门是单位内部资产管理的具体实施机构,负责制定资产管理制度、组织实施和监督执行。
二、资产管理部门的职责包括:1. 制定资产管理规定,明确资产的归口管理;2. 组织开展资产的盘点、验收和入库工作;3. 制定资产的使用、保养和维修制度;4. 监督和检查资产的使用情况,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5. 编制资产管理年度计划,定期汇报工作情况;6. 完善资产管理系统,提高管理水平。
三、资产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内部资产管理档案,记录资产的领用、使用、维修等情况,并定期进行归档。
第三章资产的购置和验收一、资产的购置应当按照单位的实际需求和财务预算制定购置计划,并报经有关部门批准。
二、验收是保证购置的资产符合规定标准和数量的重要环节。
验收程序应包括以下步骤:1. 购置单位和验收单位共同出具验收方案;2. 购置单位按照规定程序采购资产并完成验收;3. 验收单位对购置的资产进行验收,并出具验收报告;4. 购置单位根据验收报告确认验收结论,并进行后续处理。
三、购置的资产应及时入库并登记存储位置,做好标识和防盗措施。
第四章资产的使用与保管一、单位内部资产的使用应当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任何单位成员不得私自挪用、私自处置和借用资产。
二、资产的使用应当经过资产管理部门的登记和审批。
对于重要资产的使用,应当按照规定程序进行申请和批准。
三、使用资产时,应当注意以下事项:1. 使用者应当认真阅读资产的使用说明书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资产;2. 使用者应当按时进行资产的保养和维修,确保资产的正常运转;3. 使用者应当妥善保管资产,防止丢失和损坏;4. 如存在资产故障或者发生意外情况,应当及时向资产管理部门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5. 在使用完毕或者离岗时,应当将资产归还到指定位置,并进行登记。
单位交接工作制度怎么写
单位交接工作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单位交接工作的程序,确保交接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部及与其他单位之间的交接工作。
二、交接范围1. 人员交接:包括在职人员、退休人员、解除劳动合同人员等。
2. 资产交接: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库存物资、资金等。
3. 档案交接:包括文书档案、会计档案、技术档案等。
4. 业务交接:包括各项业务、项目、合同等。
5. 其他交接事项:包括社会保障、福利待遇、知识产权等。
三、交接原则1. 诚实守信:双方单位应遵循诚实守信的原则,认真履行交接义务。
2. 全面完整:交接工作应确保全面、完整,不得遗漏重要事项。
3. 依法依规:交接工作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确保合法合规。
4. 及时高效:双方单位应按时完成交接工作,确保工作连续性和稳定性。
四、交接程序1. 交接准备:双方单位应提前做好交接准备工作,明确交接范围、内容、时间等。
2. 交接方案:双方单位应制定详细的交接方案,包括交接事项、交接流程、责任划分等。
3. 交接会议:双方单位应召开交接会议,确认交接方案,明确交接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4. 交接实施:按照交接方案,双方单位进行具体交接工作。
5. 交接验收:交接完成后,双方单位进行交接验收,确认交接工作全面、完整、合规。
6. 交接资料归档:双方单位应将交接过程中产生的相关资料进行归档,以便日后查阅。
五、交接责任1. 双方单位应承担各自范围内的交接责任,确保交接工作顺利进行。
2. 交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双方单位应积极沟通,共同解决。
3. 因一方单位原因导致交接工作出现问题的,责任方应承担相应责任。
4. 交接完成后,如因前任单位原因导致后续出现问题,前任单位应承担相应责任。
六、监督与保障1. 上级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单位交接工作的监督,确保交接工作依法依规进行。
2. 双方单位应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对交接工作进行内部审计和监督。
单位交接工作制度模板范文
单位交接工作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单位交接工作,确保交接工作顺利进行,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交接工作是指单位在撤销、合并、分立、改制、租借等情况下,原有单位与新设立单位之间或者原有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定,相互移交资产、负债、业务、人员等事项的行为。
第三条交接工作应当遵循合法、合规、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资产不流失、业务不断档、人员安置合理。
第四条交接工作应当明确交接主体、交接内容、交接程序、交接期限、责任追究等事项。
第二章交接主体第五条交接工作应当在双方的共同参与下进行,交接双方为交接工作的主体。
第六条交接双方应当指定专人负责交接工作,并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
第七条交接工作涉及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等,均应视为交接工作的相关主体,配合交接工作顺利进行。
第三章交接内容第八条交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资产、负债、业务、人员、资料、资质等。
第九条资产交接应当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存货等,以及与资产相关的债权债务。
第十条负债交接应当包括各类债务、担保、诉讼等,以及与负债相关的债权。
第十一条业务交接应当包括合同、客户资源、业务流程、技术资料等。
第十二条人员交接应当包括在编人员、劳动合同制人员、临时工等,以及相关的人事档案、社保福利等。
第十三条资料交接应当包括文件、档案、账簿、印章、证照等。
第十四条资质交接应当包括各类许可证、资质证书、荣誉证书等。
第四章交接程序第十五条交接工作应当在双方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制定交接方案,明确交接时间、地点、方式、内容等。
第十六条交接方案应当报经双方上级主管部门或者董事会批准后实施。
第十七条交接工作开始前,交接双方应当共同进行资产清查、债务核对、业务梳理等,确保交接内容的真实、完整、准确。
第十八条交接工作应当按照交接方案确定的顺序、时间和内容进行。
第十九条交接双方应当在交接工作完成后,签署交接确认书,明确交接内容无误,交接工作顺利进行。
幼儿园资产交接制度
幼儿园资产交接制度
1.幼儿园如遇人员因离职或工作变动时,须将本人所管理的资产交
给接替人员,按规定办理好移交手续。
2.一般人员的交接,按照所在小库的资产管理人与幼儿园库管员核
对的资产清单进行交接。
资产交接后,离职人员方可按照规定的办理相关离职手续。
3.小库资产管理人员办理交接手续时,按幼儿园库管员核对的《小
库资产登记表》进行交接,由库管员负责监交。
4.交接中要检查所属附件、使用说明书等是否齐全,电脑电器要开
机检查;电脑要清除密码,相应工作文档保持完整,不得删除。
5.幼儿园库管员需要办理交接手续时,按照幼儿园大库的《幼儿园
资产台帐》和《物品发放数据库》与园长指定的接替人进行交接,清查核对幼儿园各小库,核对清楚各小库与大库账目一致。
6.核对无误签字后,方可。
1。
单位内部资产管理制度[1]
单位内部资产管理制度1. 前言为了规范单位内部资产管理行为,提高资产利用效率,制定本制度。
2. 定义资产是指单位所拥有的各种可以转化为货币的有形和无形财产,包括但不限于:现金、存货、设备、房产、土地、知识产权等。
3. 资产管理流程3.1 购置与报废单位采购资产时应先进行摸底调查,确定需求,并将资产购置计划报经主管领导审批后实施。
于资产购置日起,由指定人员进行入账,统一编制台帐,在产权部门备案。
资产报废须按照财务(资产)报废审批制度进行,由相关人员填写报废申请表,经过审批确认后进行报废处理。
3.2 领用与归还资产领用应填写领用单,并由领用人签字确认,由领用人保管和使用。
领用人在使用后应当及时进行资产归还,并填写归还单,经责任人复核签字确认后方可归还。
3.3 盘点与清查单位应定期进行资产盘点,并编制盘点报告,上报主管领导审批后,对发现问题进行整改,并逐项处理。
同时,要针对发现的问题加强管理,防止资产丢失、损坏等情况。
3.4 维修与更新资产使用中如有损坏,需进行修理或者更换。
资产维修和更新应指定专人负责,及时处理。
如因人为疏忽造成企业经济损失的,责任应由有关人员承担。
4. 资产管理责任人4.1 领导责任单位领导对所属部门的资产管理负有直接领导责任,应对本单位的资产管理负全面责任。
必要时,应组织对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等进行专项检查。
4.2 资产管理部门资产管理部门是每个单位的基层组织之一,其职责是:全面负责本单位的资产管理工作,保障本单位资产的安全,合理利用。
4.3 人员责任任何一个逐动资产的人员,都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注意资产的保管和使用,杜绝资产丢失、损坏等情况的发生。
同时,资产管理部门应加强人员管理和考核,对规范管理有成效的人员予以表彰。
5. 纪律处分对于违反资产管理制度的行为,将根据违纪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警告、严重警告、记过、撤职、开除等不同程度的纪律处分。
6. 结束语本制度的执行是为了保护单位资产,合理利用资源,提高管理效率,维护单位的生产运营和社会形象,同时也是为了彰显企业文化、约束管理人员、规范经济行为、建立诚信品牌、稳定企业形象而制定的。
内部资产管理制度
内部资产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的核心目标是确保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和有效利用。
为此,制度应当涵盖资产的采购、使用、维护、处置以及盘点等各个环节。
以下是一份基本的内部资产管理制度范本,供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内部资产管理制度范本】一、总则1. 本制度旨在规范企业内部资产管理活动,确保资产安全、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2. 资产管理应遵循合法性、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原则。
3.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特别是财务部门、行政部门及各部门负责人。
二、资产分类与登记1. 资产按照性质分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流动资产等类别。
2. 所有资产必须在购置后及时登记入账,确保账务一致。
3. 资产登记信息包括资产名称、规格型号、数量、金额、使用部门、责任人等。
三、资产使用与维护1. 资产使用应遵循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明确责任人。
2. 定期对资产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良好状态。
3. 对于损坏的资产,应及时报修或报废处理。
四、资产盘点1. 定期进行资产盘点,核对实物与账面记录是否相符。
2. 盘点结果应形成书面报告,由相关负责人签字确认。
3. 发现盘盈盘亏应及时查明原因,并按规定处理。
五、资产处置1. 资产处置包括转让、报废、捐赠等情形。
2. 处置资产应经过评估和审批程序,确保合规性。
3. 处置过程应有完整记录,包括处置原因、方式、金额等。
六、责任追究1. 对于违反资产管理制度的行为,应根据情节轻重进行责任追究。
2. 造成资产损失的,应按照公司规定进行赔偿或处罚。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财务部门负责解释。
2. 如有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之处,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通过上述制度范本,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合理的内部资产管理制度应当具备明确的管理目标、详细的资产分类与登记要求、规范的使用与维护流程、严格的盘点与处置程序以及明确的责任追究机制。
这样的制度不仅有助于提高资产的管理效率,还能够有效防范和控制资产管理风险。
企业资产内部调配制度范本
企业资产内部调配制度范本一、总则第一条为了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高资产使用效率,规范企业资产内部调配行为,根据《企业国有资产法》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资产内部调配,是指企业在产权不变更的前提下,对内部闲置、低效或超额配置的资产进行调整,以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和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的行为。
第三条企业资产内部调配应遵循合法、合规、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优化配置、提高效益、风险控制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第四条企业应建立健全资产内部调配机制,明确资产调配的范围、条件、程序和责任,确保资产调配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资产内部调配的范围和条件第五条资产内部调配的范围包括:(一)闲置资产:指在一定时期内未投入使用的资产;(二)低效资产:指使用效益较低,影响企业整体效益的资产;(三)超额配置资产:指企业为实现某一业务目标而过度配置的资产。
第六条资产内部调配的条件:(一)确有闲置、低效或超额配置资产;(二)资产调配有利于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和企业整体效益;(三)资产调配不涉及资产权属变更;(四)资产调配方案符合企业发展战略和内部控制要求。
三、资产内部调配程序第七条资产内部调配程序分为:资产评估、资产调配方案制定、资产调配审批、资产调配实施和资产调配后评估五个阶段。
(一)资产评估:对拟调配的资产进行评估,明确资产价值、性能、状态等信息;(二)资产调配方案制定:根据资产评估结果,制定资产调配方案,明确调配资产的用途、数量、质量、期限等;(三)资产调配审批:将资产调配方案提交企业内部决策机构审批,审批通过后方可实施;(四)资产调配实施:按照审批通过的资产调配方案,办理资产调配手续,确保资产安全、合规、高效使用;(五)资产调配后评估:对资产调配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不断完善资产内部调配制度。
四、资产内部调配的责任与监督第八条企业应明确资产内部调配的责任主体,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
资产内部调配过程中,如有违规行为,应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单位内部资产管理制度
单位内部资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对单位内部资产的管理,保障单位资产的安全和有效利用,提高单位资源利用效率,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单位内部所有资产的管理,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等。
第三条单位内部资产管理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和规范的管理流程,提高资产管理的透明度和公信度。
第四条单位内部资产管理应当综合运用法律法规、制度规定、管理工具等手段,加强对资产的监督和管理,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和价值。
第五条单位内部资产管理应当根据不同类型的资产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确保资产得到及时维护和保护,保证资产的安全和可持续利用。
第六条单位内部资产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和流程,加强对资产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指导,提高管理水平和效果。
第二章资产管理的责任和义务第七条单位内部资产管理机构应当根据工作需要,确定相应的资产管理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明确各自的管理职责和工作任务。
第八条资产管理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应当根据工作任务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确保资产的安全和有效利用。
第九条资产管理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应当加强对资产的跟踪和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资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确保资产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第十条资产管理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应当严格执行资产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不得擅自挪用、私分、滥用单位资产,确保资产的合理利用。
第十一条资产管理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应当定期对资产进行盘点和清查,保证资产的数量和价值的准确记录,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第三章资产管理的流程和方法第十二条单位内部资产管理应当建立相应的资产管理流程和方法,包括资产的采购、使用、维护、报废、处置等环节。
第十三条资产的采购应当经过合理的审批程序和程序,确保采购的合法、合规和合理,提高采购的效率和质量。
第十四条资产的使用应当按照规定的用途和范围进行,不得超范围使用和私自处置,确保资产的有效利用。
第十五条资产的维护应当根据资产类型和使用情况,制定相应的维护方案和维护流程,确保资产的安全和可持续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定资产内部交接制度
一、资产保管人员变动交接
1、资产保管人员岗位变动或离校前,必须做好清产核资工作(由使用部门组织)。
在资产清查的基础上核对账目、物品,票据,确保账账、账物、账卡相符,随后报校总保管处备案。
2、调离人员须详细汇报资产的完好程度及使用情况,并向接收人讲清财产保管、保养、使用等注意事项,对闲置、损坏的资产必须写出书面说明。
3、资产交接:移交人必须填写《固定资产交接单》(一式两份,一份交学校资产管理员保管,一份由使用部门保管),经移交人、接交人和资产使用部门负责人清点核对,并共同签字确认。
二、资产内部转移、更新交接
因内部机构或人员调整,涉及资产保管人、使用部门之间发生转移,须办理资产内部交接,交接手续同上。
因物品无法使用或者年老失修而进行固定资产更新的情况,旧的固定资产交回学校。
三、资产保管人调离学校或退休前一个月之内,须交清学校资产,同时办理资产交接,交接手续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