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广东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点分析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 文学类文本阅读 专题一 高频考点一(粤教版)

高考语文 文学类文本阅读  专题一  高频考点一(粤教版)

专题一 散 文 高频考点一 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 ——分析作品结构 (2012·安徽)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往事(二)① 冰 心 是除夜的酒后,在父亲的书室里。

父亲看书,我也坐近书几,已是久久的沉默—— 我站起,双手支颐,半倚在几上,我唤:“爹爹!”父亲抬起头来。

“我想看守灯塔去。

” 父亲笑了一笑,说:“也好,整年整月地守着海——只是太冷寂一些。

”说完仍看他的书。

我又说:“我不怕冷寂,真的,爹爹!” 父亲放下书说:“真的便怎样?” 这时我反无从说起了!我耸一耸肩,我说:“看灯塔是一种最伟大,最高尚,而又最有诗意的生活……” 父亲点头说:“这个自然!”他往后靠着椅背,是预备长谈的姿势。

这时我们都感着兴味了。

我仍旧站着,我说:“只要是一样的为人群服务,不是独善其身;我们固然不必避世,而因着性之相近,我们也不必避‘避世’!” 父亲笑着点头。

我接着:“避世而出家,是我所不屑做的,奈何以青年有为之身,受十方供养?” 父亲只笑着。

我勇敢地说:“灯台守的别名,便是‘光明的使者’。

他抛离田里,牺牲了家人骨肉的团聚,一切种种世上耳目纷华的娱乐,来整年整月地对着渺茫无际的海天。

除却海上的飞鸥片帆,天上的云涌风起,不能有新的接触。

除了骀荡的海风,和岛上崖旁转青的小草,他不知春至。

我抛却‘乐群’,只知‘敬业’……” 父亲说:“和人群大陆隔绝,是怎样的一种牺牲,这情绪,我们航海人真是透彻中边②的了!”言次,他微叹。

我连忙说:“否,这在我并不是牺牲!我晚上举着火炬,登上天梯,我觉得有无上的倨傲与光荣。

几多好男子,轻侮别离,弄潮破浪,狎习了海上的腥风,驱使着如意的桅帆,自以为不可一世,而在狂飙浓雾,海水山立之顷,他们却蹙眉低首,捧盘屏息,凝注着这一点高悬闪烁的光明!这一点是警觉,是慰安,是导引,然而这一点是由我燃着!”父亲沉静的眼光中,似乎忽忽地起了回忆。

“晴明之日,海不扬波,我抱膝沙上,悠然看潮落星生。

近5年广东高考语文实用类阅读题命题分析附备考技巧

近5年广东高考语文实用类阅读题命题分析附备考技巧

近5年广东高考语文实用类阅读题命题分析附备考技巧广东高考语文考试中,容易失分的有这么几种题型:现代文阅读、文言文、诗歌鉴赏。

今天高分网高考频道小编搜集了一位广东省名师分享的近5年广东高考语文实用类阅读题命题分析给大家,让大家了解实用类现代文阅读题的命题特点,并给出备考建议给大家。

一、纵向观察:命题重传承,考查全面,侧重新闻与传记近六年来,广东语文卷选考题中的实用类文体阅读题,基本上对实用类文体的新闻、传记等各种类型进行了全方位的考查。

但我们发现,传记和人物访谈成了考查的重点对象,尤其是传记相隔一两年又成了考查内容。

例如:2009年,阅读材料是刘作忠的《黄侃先生二三事》,类型为传记,考查的三个考点是信息筛选与概括,要点归纳,写作意图探究。

2010年,阅读材料是梁衡的《让法律来保护阳光》,类型为新闻评论,考查的三个考点是修辞方法(分析语言),内容分析,标题含义(主题探究)。

2011年,阅读材料是温源宁的《梁宗岱先生》,类型为传记,考查的三个考点是修辞方法(语句赏析),要点归纳,语句理解(探究传主品质的价值)。

2012年,阅读材料是《寂寞出学问》,类型为人物访谈,考查的三个考点是筛选整合信息,观点理解,文本主要问题探究。

2013年,阅读材料是赵野木的《山水画中的地质学》,类型为科学小品,考查的三个考点是语句理解,语段作用,文本主要问题探究。

2014年,阅读材料是中央电视台《大家》栏目在罗哲文先生生前对他的访谈节选。

类型为访谈,考查的三个考点是信息筛选与整合,要点归纳,中心概述。

由此可以看出,命题紧扣考纲“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进行,2009—2013年,科普文考查了一次,报告仍未考查。

二、细看今年:试题再现访谈,不设难度,重在考查概括能力纵观近几年的实用类文体阅读试题,基本是几种文体类别的轮番考查,且考查难度不大,考点以筛选、归纳信息为主,加上阅读文本通俗易懂,故而实用类文本阅读题受大部分考生青睐。

近五年广东高考语文试卷古诗文阅读板块简析及2014年备考方略

近五年广东高考语文试卷古诗文阅读板块简析及2014年备考方略

近五年广东高考语文试卷古诗文阅读板块简析及2014年备考方略试题特点:从上表可以看书,近五年文言文阅读(5—9题),都采用记人叙事类文章的选材特点,难度适中,第5—8题为选择题题型,题干、考点大致相同,依次为实词、虚词、人物性格分析、对文意的理解,2013年第7题改为断句的选择题。

第9题为断句和翻译10分(断句4分;翻译2句,6分),2012年撤销断句的考查,增多了一句4分的翻译,2013年翻译改为7分,另设一题3分的文意简答题,题型稳中又有了灵活的变动。

翻译题的考点有重点实词解释、文言句式(主要为省略及倒装句)、虚词理解等。

古诗鉴赏(10题),广东的高考试题在选材上偏好于宋代诗词,且不回避著名诗人著名篇目的考法,但2012年考查的元代诗歌,诗人及诗歌都是学生非常陌生的,今年又回归对宋词的考查,考点涉及情感、手法、语言。

读懂古诗是鉴赏古诗的关键,《鹧鸪天?楼上谁将玉笛吹》虽然是课外古诗,但“玉笛”“燕子”“柳”等意象,“修禊”等词语无不是课内所学的,所以,要读懂这首宋词,能活学课内古诗并知识迁移,自然就不是难事。

可见,古诗考查的文本是课外的,知识点却是课内的,这对我们高中语文教学及古诗鉴赏的备考是一个极好的启示。

默写题:近五年试题(略)试题特点:近五年题型分值不变,都是采用四选三模式,每空2分共6分,但2013年的默写范围与以往的相比有重大改变,由原来的60篇(高中14篇,初中46篇)改为33篇(高中32篇,其中必修24篇,选修8篇,文言文10篇,诗歌22篇;初中1篇,即《论语》;2013年新增加文言文6篇,诗歌15篇),高考默写方面,回归高中,开始重视选修的默写,以富有哲理、语言优美、句式整齐的语句为主,诗、词(曲)、文结合,必修、选修结合。

备考建议:虽然要背的篇目减少了,但名句默写要长抓不懈。

具体可分三步:第一步,对《教学大纲》规定要求背诵的课文逐篇过关,从文意理解到会背会写,特别要注意容易写错的同音字、形似字;不但会默写名句,还会默写任意抽出的一句,教师可利用晚读进行检测;第二步,要求学生能默写出名篇中的名句;第三步,模拟检测,特别默写学生经常出错的地方。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简答题考点特征分析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简答题考点特征分析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简答题考点特征分析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是高考语文考试中的重要考点,也是考生们备考复习的重点之一。

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点具有一定的特征和规律性。

本文将从题材特征、题目形式、考点难易度和解题技巧等角度,对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点特征进行分析,希望对广大考生备战高考有所帮助。

一、题材特征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的文学作品题材广泛,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所涉及的题材和内容丰富多样,既有古代经典名篇,如《红楼梦》、《西游记》等,也有现代名家作品,如巴金、鲁迅等人的作品,在命题时会根据历史名著、现代文学作品和当代文学创作进行灵活选取。

考生需要广泛涉猎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加强对不同题材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二、题目形式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题目形式多样,主要包括阅读理解、名句填空、作品赏析等题型。

阅读理解题要求考生对文学作品的整体理解和把握,考察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名句填空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文学名句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作品赏析题要求考生对文学作品的叙事技巧、语言表达和意义内涵进行深入挖掘。

三、考点难易度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点的难易度一般为中等偏上,主要体现在对文学作品的深层次理解和对文学语言的细致分析上。

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思想和艺术表现,考生需要对作品进行深入研读和反复品味,才能较好地理解和把握其内涵。

文学语言的表达和运用也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和分析能力。

四、解题技巧在备战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考试时,考生需要灵活运用多种解题技巧,提高解题效率。

要注重对文学作品的整体把握,抓住主题和情节线索,理清作品的逻辑脉络。

要善于捕捉文章中的重要细节和意义暗示,准确把握作者的意图和表达方式。

要灵活运用排除法,针对性地选取答案,并在填空题中要保持语境的连贯性和合理性。

要善于总结归纳,掌握常见的文学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以便在解题过程中灵活运用。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点特征分析可以为考生提供备考的参考和指导。

广东省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

广东省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

广东省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作为广东省的高中生,在备战高考的道路上,有一门科目必须面对——语文。

无论是在高一、高二还是高三,语文始终占据着我们学习的重要位置。

而在备战高考的过程中,了解,掌握重点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本文将以总结的方式呈现,帮助广大学生迅速理解和记忆广东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

一、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是广东高考中的一个题型,需求考生从一篇文言文中抽取信息、理解意思、解答问题。

在备考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的古文名篇,例如《孟子》、《论语》、《左传》等。

同时,还需要学会辨析文言实词和虚词,理解古文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等等。

二、现代文阅读在广东高考语文考试中,现代文阅读是必考的部分。

考生需要了解一些近几年的热点话题,例如科技创新、教育问题、环境保护等等。

同时,还需要学会阅读各种文体的文章,例如散文、小说、评论等等。

了解文章的结构、写作手法和逻辑思维,有助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古文词汇和句式古文词汇和句式是广东高考语文中常见的考点之一。

考生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的古文词汇,例如“胸怀”、“悟道”、“怜惜”等等。

同时,还需要熟悉一些句式的表达方式,例如“不破楼兰终不还”、“士可忍,皇帝不可忍”等等。

熟练掌握这些词汇和句式,有助于理解古文的意思和思想内涵。

四、写作技巧在广东高考语文中,写作是一个重要的考核内容。

考生需要掌握一些写作技巧,例如提出论点并论证、使用排比和对比等修辞手法、分段和段首句的运用等等。

同时,还需要了解一些热门话题的写作方法,例如环境保护、人工智能、青年创业等等。

熟练掌握这些写作技巧,可以在考场上快速构思和组织文章的内容。

五、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广东高考语文中的一个重要考点。

考生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例如比喻、夸张、拟人、排比、反问等等。

了解修辞手法的运用和效果,有助于提高理解文章的能力。

此外,还需要学会分析修辞手法背后的修辞目的和作者的意图。

通过了解和掌握广东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备考高考,提高语文成绩。

广东近五年高考语文主观题分析(2010-2014)

广东近五年高考语文主观题分析(2010-2014)

广东近五年高考语文主观题分析
韶关市田家炳中学 王军
一、文言文阅读
(一)考查变化
(二)翻译的评分细则
翻译的赋分含关键词赋分和大意赋分。

近五年来,只有2012年每小题的大意分为1分,其他年份都赋2分。

关键词赋分涉及词义,如多义(虚词、实词)、古今义、活用义;句法,如省略句。

大意的赋分最终也是落实到关键词语上。

2014年前,为了评卷的统一,评分细则将大意分落实到另外几个关键词上来,如这几个关键词翻译不准确就会酌情扣分。

2014年的评分细修改为“共三句,错一句扣1分,错三句扣2分”,同样重视因关键词误译导致译文与原意不符的扣分。

如2014翻译均扣大意1
信息筛选题也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2013年广东高考第一次出现信息筛选的主观题,题目表述为“可用自己的话概括,也可以引用原
文”,当年70%多的考生引用原文来答题。

《2013年广东高考语文年报》“阅读文言文,除了有如翻译这样严格的理解要求外,也可以有大致意思理解。

这样的考查方式很好的,所以用自己的语言作答的能力要求中学还是要落实的。

”2014年的信息筛选主观题的表述为“结合具体事例加以说明”,在评卷场上“引用原文”和“用自己的话概括”同样给分,但评分细则指出有同学引用原文不全要扣分。

因此,也许今后这类题答案在原文中的信息很分散或很多,直接摘抄变得不可能,将会逼着考生用自己的话概括。

华师召开的高考分析上,专家们强调“文言文阅读,读懂是第一位的”。

(广东卷)高考语文 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规律

(广东卷)高考语文 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规律

2010年《发掘作品的主旨 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可以从时代背景、人物形象、环境氛围、细节 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入手,探究作品所蕴含的主题思想。这个主题思想不是固 定的,可以是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可以对道德伦理的观点,也可以是对生命人性 的思索,等等。考生答题时只要能从原文中找到相关的内容加以佐证即可。 基本的答题思路 基本的答题思路:从某个具体的角度分析文本,即分析文本具体写了 什么,包括歌颂、赞扬、弘扬什么,或者讽刺、批判、揭露、谴责什么, 或者揭示人生什么道理,或者对某种现象进行反思,或者表达了作者什么 情感。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从文本出发,不可抛开文本随意生发、任意 发挥
2007年《泥 泞》
2011年《严 冬海猎》
2012年《荷 叶》
方法探究
文章开头段落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总领全文,提纲挈领; ②引出下文某情节; ④开篇点题; ⑤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思考或兴 ⑥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 ⑦交代起因或缘故; ⑧开门见山。 写景语段的作用一般有以下几点: ①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烘托渲染XX气氛 ②为下文埋下伏笔,表现人物XX心情; ④结合具体语境:设置了XX背景,烘托形 象; ⑤深化主题,与开头形成照应; ⑥使文章形象、生动、细腻。
练习
2009年《耕 作的诗人》
选做题文学类阅读的测试要点: F探究
试题 分值 年份及文章
17。作者为什么说“我热爱这种天然的泥泞”?请联系全文回 5分 答。
16小说中写到“父亲,孤独地在河上漂流的父亲需要我”,请 4分 联系全文,简述“父亲“为什么需要”我”。
2007《泥泞》
2008年《河 的第三条岸》
除了从外貌描写和具体故事情节(即人物所做的事)上来提炼人物特点外,还要 注意看文章的语体色彩,即作者在描写人物时用语的特点:褒贬、反讽、幽默等, 这可以反映出人物是正面还是反面,也决定在描述其特点时所用形容词的选择。

把握文体特征破解阅读难题——从近三年广东省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谈高考阅读复习指导

把握文体特征破解阅读难题——从近三年广东省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谈高考阅读复习指导

发展” ,都可从 把握 文章论述结构与思路出发来答题 。 因此 ,在今后的论述文 阅读教学 中,应当从论述 文 的基本要 素 出发 ,让学 生学会 理清文 本 的论证 思 路、 论证结构 , 把握论点 、 论据 、 论证的关系 , 把握总 论 与分论 的关系 , 了解并列式 、层进式论述结构等 。
当慎重考虑的。
章行文思路和内容要点 ,才能作好归纳、概括 。选文 文本 围绕 “ 诗的境界 和直觉” 问题用五个 自然段展开 论述 。因此 ,我们从 分论 的角度思考也能顺利地 回答 这 个 问题 。20 0 9年 第 l 4题 “ 据文 意 ,可 能影 响 根 ‘ 内心的 自由 ’的主客观因素主要有哪些”与第 l 5题 “ 根据文意 ,怎样 才能使 ‘ 创造性思想 ’尽可 能得到
考查的内容涵盖 了全文 ,也必须准确 、全面地把握文
而对文学类文本阅读敬 而远之 ,这其实是语文教学现 实尴尬境地的反映。在分数面前 ,语文教学的文学 味
越来越淡 ,学生对语文学 习的兴趣越来越淡 ,这就是
目前语文教学的尴尬 。因此 ,在高考现代 文阅读选考 文本的选 择以及考查 的方 向上 ,如何 为中学语文教学 指明方向 ,以摆脱 当前语文教学的困境 ,是命题者应
求的基础上 ,明确题 目是要求寻找文章的中心论点还 是分论点 ,是分论点之 间的关系还是论据与论点之间
的关 系 ,是在原文 中摘录作答还是必须考生 自己归纳 作答 ,试题有多少个问题以及有无其它 限制等 。明确 了这些 ,结合对文本的整体把握 ,一般就能从 容作答
了。
概 念 、句 子的理解 能力及对 文 中信 息 的筛选 整合能 力 ,要求考生在原文 中找到相应的答题 区域 ,并认真

广东高考语文文言文文本阅读解析

广东高考语文文言文文本阅读解析

广东高考语文文言文文本阅读解析高考语文文言文是高考考试中重要的知识点,也是高考生丢分的重灾区。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广东高考语文文言文文本阅读解析,希望大家喜欢。

广东高考语文文言文文本阅读解析(一)关于选材从测试材料上看,今年文言文阅读文本《秦废封建》取材于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东坡志林》,是一篇论述性的文章。

节选文字论述了分封制和郡县制等问题,意在引导学生反思历史,汲取古人的思想精华。

这对于学生领略古人智慧、批判继承民族传统文化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关于命题从测试题目上看,北京卷文言文阅读的功能定位更加明确:侧重于考查对文言文作品语言和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

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

试题在积累与运用、综合考查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第9、10、11、12小题,均对考查了文言文阅读中的理解能力。

前两题考查的是词语(实词、虚词),后两题考查的是句子。

第9题,考查对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

与往年一样,对实词的考查不重记忆而重推断,即考查其“在文中”的含义。

第10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用法的理解。

第11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以判断题的方式来考查。

第12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以翻译作答的方式来考查。

无论词语还是句子,这些都体现出对考生文言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强调学生平时文言文知识的学习积累和运用。

第13题,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判断对文意的理解是否正确。

以往曾经用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文意的理解,后来这个考点被取消,这一考点的恢复,有助于学生对文本内容含义的梳理和理解。

第14题,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说明作者做出判断的直接依据。

试题素材源于苏轼的一篇议论性文章,比起故事性较强的文言文,它的阅读难度要略高一些。

试题侧重考查考生对上下文内容及逻辑关系的.理解能力,虽具有一定的思维深度,但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过类似的文章,如《过秦论》《六国论》等。

总之,文言文阅读,这些试题都意在引导考生对日常的文言文的学习,不仅限于背诵默写,还要学会积累,重视理解和感悟,能将所学知识和能力灵活运用到阅读中,真正理解和体会蕴藉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丰厚内涵和优美意境。

高考语文 文学类文本阅读 专题二 高频考点三(粤教版)

高考语文 文学类文本阅读  专题二  高频考点三(粤教版)

高频考点三 认识活生生的“这一个” ——鉴赏小说人物形象和物象 1.(2011·广东)《严冬海猎》(原文见本专题高频考点二“5年高考”部分) 文中海龙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勤劳能干,②对家庭有责任感,③对孩子关心、爱护。

(意思答对即可,只要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 解析 分析父亲的形象,应抓住文中对父亲的描写的相关句子,从而概括父亲的性格特征。

2.(2010·广东)《面包》(原文见本专题高频考点一“5年高考”部分) 文中的画线部分分别表现了丈夫怎样的心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撒谎想掩饰自己偷拿面包的行为。

②感觉妻子可能发现,继续撒谎时慌乱不安。

③面对妻子的宽容,感到愧疚。

解析 揣摩人物心理,要注意从上下文所隐藏的暗示信息中去总结。

1.如何理解“小说形象”这一要求?答案 小说中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和物象。

文学是人学,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

因此,人物形象是小说阅读的重点,小说考查的重中之重。

感受、欣赏人物形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感受、分析人物形象特点,揣摩人物的心理情感,把握人物形象的意义。

2.高考小说人物形象题命题有何特点? 答案 (1)整体与局部。

所谓整体,就是结合全文,对人物作整体分析或概括。

所谓局部,就是结合文中人物的一段对话、一个行动去考查对人物性格特征的把握、人物心理活动的分析。

有时可以是对人物的某一方面的分析,如分析人物的外貌或心理特征。

(2)直接与间接。

所谓直接,就是题干直接要求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小说人物形象考查题多以这种形式出现。

广东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思路

广东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思路

3.形象刻画基本技巧——各种描写手法的运 用与作用 ⑴肖像、神态、动作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 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 ⑵语言描写:①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 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刻画人物性格,反 映人物心理活动。②促故事情节的发展。 ⑶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 (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 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⑷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某一特征。 4.人物形象分析题表述要点:是一个怎样的 人+ 性格、品质特征+ 形象的意义
类型二:分析环境的作用
常见题型 1.景物(环境)描写特点及作用。 2.景物描写的手法。 3.景物的寓意。
1.分析景物特点:景+特点+意境 2.分析景物作用: (1)社会环境:①交待故事发生的时代 背景;②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 背景;③揭示社会关系;④交待人物身 份,表现(影响、决定)人物性格;⑤ 提示社会本质,提示主题。
3.景物描写的常见手法(同散文中 的景物描写手法),主要有: ①各种修辞;②衬托;③视听动静声 色各种感觉等;④白描;⑤分层写景, 远近高低结合等。 4.景物的寓意:双关含义,表面 (本义)义、象征义、比喻义等。
5.环境类试题答题思路 表述要点:①环境本身(交代……时间, 交代……背景,营造……氛围,渲 染……气氛)→→②情节(推动,暗示, 铺垫)→→③人物(烘托,衬托)→→ ④主题(表达,寄托,暗示,揭示)。 表述格式:×××具体描写了……景色, 营造(创设)了一种……气氛;渲染 (定下)了……的抒情基调;烘托了人 物的思想感情;为下文……情节展开作 了铺垫,推动……的情节发展。
2.写景法: 作用是: ①渲染环境氛围,交代主人公活 动背景,为全文奠定基调。 ②烘托人物性格。暗示小说主人 公的命运。 ③为下文情节做铺垫。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简答题考点特征分析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简答题考点特征分析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简答题考点特征分析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简答题是测试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的重要考察方式。

在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简答题中,往往会涉及到以下几个考点特征:1.作品主题:简答题往往会要求学生分析并阐述作品的主题。

作品主题是指作品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价值观或主张。

可能涉及的主题有人性、命运、爱情、战争、家庭等等。

学生需要通过对作品情节、人物形象、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分析,从中找出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并用文字进行准确描述。

2.人物形象分析:简答题可能会要求学生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人物形象是作品中的角色形象,通过对人物的行为、言谈、性格等方面的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

学生需要仔细观察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人物的特点、心理活动、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等,以及通过人物形象所表达的意义和作用。

3.情节分析:简答题可能会要求学生对作品中的情节进行分析。

情节是指作品中的事件发展和人物行动的序列。

学生需要了解作品的基本情节,并分析情节的起伏、高潮、转折等,以及情节对作品整体结构和主题的影响。

4.文学技巧:简答题可能会要求学生分析作品中的文学技巧。

文学技巧是指作家用来表达思想、情感、形象等的艺术手法和技巧。

可能涉及的文学技巧有比喻、象征、对比、意象、修辞等。

学生需要观察作品中的语言表达、修辞手法、描写手法等,分析其所代表的意义和作用。

5.作品风格:简答题可能会要求学生分析作品的风格特点。

作品风格是指作品在语言、叙述、描写等方面所呈现出来的独特风格。

学生需要对作品的语言特点、叙述方式、描写手法等进行分析,了解作品的风格特点,并理解作品风格与主题、人物、情节等之间的关系。

广东普通高考语文知识点

广东普通高考语文知识点

广东普通高考语文知识点一直备受考生们的关注,对于如何掌握和运用这些知识点,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见解和方法。

本文将以为中心,结合相关的实例和常见的考点,讨论如何在考试中得心应手。

一、古代文学知识点在广东普通高考语文考试中,对于古代文学的考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

可以通过学习古代文学作品,了解到古代文化和文学特点。

例如《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古代小说,通过阅读《红楼梦》可以了解到清代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此外,还有《西游记》、《水浒传》等传统小说也是高考常见的考察内容。

二、现代文学知识点现代文学是广东普通高考语文考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学生应该熟悉现代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如鲁迅的《狂人日记》、鲁迅小说集、现代散文等等。

这些作品反映了近现代社会的特点和人们的思想观念。

三、修辞手法知识点广东普通高考语文考试中,修辞手法的应用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考生应掌握一些基本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夸张等等。

在阅读文章的时候,学生要能够准确理解和运用这些修辞手法,从而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含义。

四、写作技巧知识点在广东普通高考语文考试中,写作是一个重要的部分。

学生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如如何组织文章、如何提高写作的逻辑性和连贯性等等。

此外,还要注意使用一些常见的修辞技巧,如中心突出、对比、举例等等,从而使自己的文章更具有说服力和表达力。

五、阅读理解知识点阅读理解是广东普通高考语文考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考生应该掌握一些解题的技巧和方法。

例如,在阅读文章之前,可以先扫描一下文章的题目,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找到关键信息,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另外,在解题的过程中,要注意查找问题的关键词,并结合上下文来推测答案。

六、名篇导读知识点广东普通高考语文考试中,经典名篇的解读是一个常见的考察内容。

考生应该熟悉一些经典名篇的主题、情节和主要人物。

这些经典名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传统价值观。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简答题考点特征分析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简答题考点特征分析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简答题考点特征分析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是高考语文考试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点涉及到文学作品的内容、风格、结构等方面,对考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针对这一考点,本文将分析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点特征,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考点特征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点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文学作品内容的理解考点特征:要求考生能够准确理解文学作品的主题、情节、人物形象等方面的内容,把握作品的基本内涵。

2. 文学作品的风格特点考点特征:要求考生能够辨别文学作品的风格特点,包括作者的语言运用、叙事手法、描写方式等方面的特色。

3. 文学作品的结构分析考点特征:要求考生能够分析文学作品的结构,包括篇章结构、段落结构、叙述方式等方面的组织形式和布局规律。

4. 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考点特征:要求考生能够理解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意义和价值,包括思想内涵、艺术价值等方面的深层含义。

二、备考方法针对以上考点特征,考生在备考时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提高自己的文学类文本阅读能力:1. 增强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大量的阅读训练,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对文学作品内容的准确理解能力。

2. 多角度分析文学作品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作品的风格特点、结构布局、意义和价值等方面,全面把握作品的特征。

3. 多维度学习文学知识扩大文学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了解不同文学作品的特点和风格,对比分析不同作品之间的异同,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4. 多练习真题和模拟题通过多练习高考真题和模拟题,熟悉考试题型和考点特征,找准重点,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速度。

语文二轮复习(广东专用)第二部分第三章【考情分析】

语文二轮复习(广东专用)第二部分第三章【考情分析】

第三节 文学类文本阅读整体阅读指导考情分析高考广东卷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一览表年份/文题/作者体裁 题材特征 考查能力 命题 2014《鹤》 陆蠡 叙事抒情散文通过叙述养“鹤”的经历,反思人与自然(生物)、生命平等的主题。

分析综合 C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分析作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013《过岭》 师陀 叙事说理散文通过写自己一次骑马过岭的经历,表达了自己由对马的隔膜到对马的喜欢和崇拜之情。

鉴赏评价 D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2012《荷叶》 写景抒情散文通过写深秋季节“我”去宏村韩开春 所见残荷,表达了对荷叶的喜爱之情,以及人生经历更能丰富审美体验的主题。

的艺术魅力。

探究 F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2011《严冬海猎》 陈秉汗写人叙事散文通过海龙下海捕鱼的故事,表达了感人至深的温情。

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探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2010《面包》沃尔夫冈·博歇尔特战争小说以小小一片“面包”为切入点,反思了战争后的悲惨社会现实,表达了战争中温馨的人际关系。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高考语文 实用类文本阅读 高频考点三(粤教版)

高考语文 实用类文本阅读  高频考点三(粤教版)

高频考点三 化个为类,化类为篇 ——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主要表现手法和语言特色 1.(2011·广东)《梁宗岱先生》(原文见本章高频考点二“5年高考”部分) 请分别指出文中③④段画线部分所用的修辞方法,并具体说明这些修辞方法在文中的表述效果。

(1)他走路比汽车或者比飞机还快。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于他,辩论简直是练武术,手、腿、头、眼、身一齐参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夸张。

突出了他走路速度之快。

(2)比喻。

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梁宗岱在辩论时全身心投入的样子。

(意思答对即可。

) 解析 找出修辞方法,结合语境分析修辞方法表达效果。

(2010·广东)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让法律来保护阳光 梁 衡 “中国高度重视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把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

2006年1月1日,中国将正式实施《可再生能源法》。

” ——摘自国家主席胡锦涛2005年11月7日在国际可再生能源大会上的致辞 什么是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相对于越用越少、不可再生的煤和石油,这些能源可谓循环往复、取之不竭。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专门立法来保护它们的开发呢?原来这阳光、这风、这些生物等并不自由。

我们歌颂阳光的美丽,羡慕风的来去,欣赏生物的多姿,①其实它们受着许多束缚,满肚子委屈。

阳光不远万里来到地球,不只是为了红几朵花、绿几棵树,它还能发电、供热,能让汽车跑,能让电灯亮。

科学家说,晴天太阳照着的每一平方米就蕴藏着1千瓦时左右的能量。

风儿在地球上飘荡,也不只是为了来一点凉爽、送几片白帆,它还有更大的力量,却无用武之地,所以就恼怒、狂躁。

高考语文 文学类文本阅读 专题二 高频考点五(粤教版)

高考语文 文学类文本阅读  专题二  高频考点五(粤教版)

高频考点五 远近高低各不同 ——探究小说的丰富意蕴 1.(2011·广东)《严冬海猎》(原文见本专题高频考点二“5年高考”部分) 海龙捕鱼时经受了考验,使他坚持下去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文分析其中的两个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家人之间的深厚感情。

如爸爸不许海龙学捕尖头鱼,妈妈为爸爸出海担心,妹妹给爸爸捶背,爸爸妈妈寻找海龙,妈妈安慰妹妹。

②海龙对家庭困境的体察。

如爸爸生病不能继续下海捕鱼,爸爸治病欠下债务,家里没钱过年,一家人粗劣的晚饭。

③自身顽强的意志及平时的磨炼。

如海龙下海捕鱼,在冰冷海水里没有反悔、退缩;海龙平时不惧寒冷,严寒的天气也下海洗澡、潜水。

④父亲的榜样力量对海龙的影响。

如海龙几次要跟爸爸下海,自己捕鱼之前模仿爸爸让身体变热,捕鱼时想到“爸爸忍受得了,自己为什么忍受不了”。

解析 从文中筛选出相关信息,然后进行总结。

从文章内容看,海龙生活在一个贫困但和睦的家庭中,父亲、母亲以及妹妹对他都有影响,同时也与他平时的磨炼有很大的关系。

2.(2012·江西)《报复》(原文见本专题高频考点一“5年高考”部分) 结合对彭恩和文亚明两个人物形象的分析,谈谈小说给你的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人物形象: 彭恩:①忠于职守;②批评中肯,言辞尖锐;③机智敏锐。

文亚明:①演技拙劣;②性格偏执;③自卑而又自负。

启示: ①要有敬业精神;②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努力提升专业水平;③敢于说真话,坚持真理;④坦然面对批评并勇于自我反省,不可自以为是;⑤舞台就是人生,人生就是舞台。

(只要紧扣文本,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点和对小说主题的理解。

高考语文 文学类文本阅读 专题一 高频考点四(粤教版)

高考语文 文学类文本阅读  专题一  高频考点四(粤教版)

高频考点四 嫁于春风巧用媒 ——鉴赏表达特色 (2012·浙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母亲的中药铺 甘典江 那时候,我最喜欢去的地方,除了新华书店,就是母亲的中药铺,因为我喜欢嗅闻那些中药的味道,特别是爱咀嚼几片苦甜苦甜的甘草。

母亲当过赤脚医生。

八十年代初,母亲参加医疗培训后,进入了城关镇合作医疗站。

医疗站在我读书的中学附近,临街两间旧木房,一间开处方和打针,另一间是药铺。

和母亲一起在守药铺的,有三个阿姨。

一天到晚,她们就做三件事:抓药,打针,织毛衣。

除此之外,便是无休无止地聊天。

我注意到,她们抓药非常麻利,瞟一眼处方,就可以找到相应的抽屉。

仅凭手抓,就基本准确,最后还是放进小秤称一称,添点或减点。

然后,把药倒入毛边纸或废报纸,包好扎紧,写几个字交待几句,递给别人。

只要一走进药铺,我就被一股浓重的药香包裹得严严实实,有点喘不过气来。

我望着那些神秘莫测的抽屉,瞅着那些贴着标签的药名,兴奋不已:什么“半夏、黄精”,什么“益母草、白芨”,都是名字曼妙的植物。

当然,也有的是矿物和其他异类,比如“朱砂、雄黄、海马”,不由得使我产生了相关的联想:这朱砂,肯定就是国画中传统的红色颜料吧?李可染曾用顶级朱砂绘过四张毛主席诗意图《万山红遍》,已成画史上的经典。

至于雄黄,不就是许仙曾意气用事的东西吗?所谓的海马,只是相当于一条小鱼而已。

其中,我最喜欢的药草,是甘草。

首先,是因为它的名字,甘草,望文生义,就是“甘甜之草”。

昔时,神农氏遍尝百草,解毒靠的就是这宝贝。

再加上,我自己就姓“甘”,与这甘草,是家门,五百劫前,应是同根而生之族。

最早,是母亲教我嚼的甘草,一是因为它的药理,二是可以变相地替代水果糖,八十年代,任何甜味都是奢侈品。

就这样,我嚼着甘草成长着,自以为嚼出了甘草的本真之味,破解了甘草的一切密码。

母亲还爱用党参来炖乌骨鸡和猪肚,补血。

她营养不足,严重贫血。

人参太贵,吃不起。

还有金银花和枸杞,母亲用来泡茶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几年广东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点分析广东从2004年开始自主命题,2004-2006三年没有分必考与选考,所选阅读材料都是散文,其中《说树》属于记叙性散文,《壶口的瀑布》属于抒情性散文,《夕阳透入书房》属议论性散文(随笔类);三年的题量分别为4-5-4(5),分值依次为18-21-21。

2007年开始课改后的第一次自主命题,现代文阅读分为必考与选考两类,选考类内容分为两组,一组为文学类文本阅读,一组为实用类文本阅读;两组的题量都为三道题,分值为15分;但考查的文本对象和知识点有较大区别,文学类文本主要是指小说、散文、诗歌、戏剧,07、09阅读文本为散文,《泥泞》属于抒情性散文,《耕作的诗人》属于记叙性散文;08年阅读文本为外国小说。

从2004—2009年考试的情况看,五年散文,一年小说(外国小说),诗歌很难命题,戏剧也很难找到合适的素材。

所以,2010年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文本素材仍然在散文和小说中。

现代文阅读“作用题”题的术语使用与答题规范在现代文阅读中,评价和鉴赏能力是阅读能力的最高层次,属创造思维。

对表达技巧的评价鉴赏,就是分析文章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艺术效果等。

近几年高考题,表达技巧主要侧重在表达作用的分析。

要答好这类题目,除了必须掌握一定的写作、修辞等方面的知识外,掌握使用一定的鉴赏术语是非常必要的,而准确运用答题程式,尽量接近标准答案则是抓高分的关键。

笔者有幸参加了2007年的高考现代文大阅读题的阅卷工作,深感答题中鉴赏术语的使用和规范答题程式的重要。

下面具体谈谈现代文阅读“作用题”题的术语使用与答题规范问题,希望对广大考生有一定帮助。

首先要了解“作用题”常见命题表达式和设题角度及其范围。

“作用题”常见命题表达式有:“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或好处、效果)?”提问变式:1)为什么这样写?2)为什么要写这一内容?3)删去这一部分可以吗?“作用题”设题角度及其范围:①首段(末段)的作用②文中写这些内容的作用③修辞的作用④表现手法及其作用⑤表达手法及其作用⑥不同人称的作用。

其次要注意掌握答题模式。

开头(结尾)有什么作用答题程式【真题回放】例1.(2008年四川卷第17题)文章主要写什刹海,却又从“我爱水”写起,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请简要分析。

例2.(2007年辽宁卷第17题)第一自然段,作者写了“秋去冬来”的景色,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例3.(2008年全国卷Ⅰ第17题)文章末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例4.(2007年全国卷Ⅰ第17题)文章后一部分写到了“戈壁石”,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简要分析。

【解题思路】散文(小说)开头,形式不拘一格,作用也多种多样:或开门见山,点题明目;或宕笔引题,铺垫后文;或总括全文,点题明旨;或描写景物,渲染氛围。

结尾是一篇文章的总收束,好的结尾能给人深刻的印象,或如“豹尾”“撞钟”,引人振奋;或如“临去秋波”,含蓄隽永,耐人回味。

无论开头还是结尾,都可以从“内容”“形式”两方面分析其作用。

【备选术语】开头语段的作用大致为:开篇点题,统领全文;引出下文,或为下文作铺垫;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结尾语段的作用通常是:总结全文,归结主旨;呼应开头,首尾圆润,使文章浑然一体;卒章显志,点明题旨;强化作者情感,深化或升华主旨;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等等。

【答题规范】这些仅是术语,答题时需根据文章从内容、结构、效果等方面作答。

根据文本内容,可拟制答案如下:(四川卷)开始写“我爱水”既照应了标题,又与文章的结尾相呼应,同时可由眼前之水过渡到故都之水,使行文自然巧妙;(辽宁卷)起铺垫或引出下文的作用,写“秋去冬来”,自然引出下文“炉火”,由自然环境的变化写出了作者的感伤情绪,为下文写“炉火”的深刻意蕴预设了空间。

2008年全国卷Ⅰ的《阳关古道苍凉美》,作者主要采用回忆与实景比照的方式赞美阳关,结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的作用为:回应开头的提问,使文章前后照应、结构严谨,并强化了作者的观点。

2007年全国卷Ⅰ的《总想为你唱支歌》,写“戈壁石”的作用是:以戈壁石的美丽,揭示出大西北的美丽;以戈壁石的诱人,强化对大西北的热爱之情;以戈壁石的呼唤,突出“到大西北去”的主旨。

文中内容有什么作用答题程式【真题回放】例5.(2007年江西卷第17题)“写风景,是和个人气质有关的”,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例6.(2008年山东卷第19题)“今天终于以另一种方式接近了你”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它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解题思路】首先确认指定内容在文本中的位置,然后分析它的语言表达方式是议论、叙述还是描写,使答案更有针对性,如属议论文体中举例论证,答题思路则可概括为“论点+作用”,具体事例一般有“丰富内容,突出中心,增强说服力的作用”。

最后根据指定内容的位置,联系上下文,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思考作答。

过渡语段的作用主要是承上启下,做题时要具体回答怎样承上、如何启下。

有时,对文章上下文内容的检索要认真仔细,弄清楚承上启下的具体内容。

如果中间段描述的次要物象与选文的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或情感上一致,那么在表达上的作用一般是衬托(或烘托、铺垫)。

如果中间段描述的次要物象与选文的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或情感上不一致,其表达作用就是反衬。

【备选术语】承上启下过渡总领后文照应前文引出全文关键词,衬托烘托铺垫反衬【答题规范】例5中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承上启下:一方面,它承接上文,是对上文不同文人所写泰山的归结;另一方面,它开启下文,交代了作者自认为写不了泰山的原因,进而转入对泰山封禅的叙写。

例6的“今天终于以另一种方式接近了你”这句话,根据山东卷《歌德之勺》的具体内容,一句承接上文作者谈年轻时阅读歌德作品的情况,开启了下文作者对歌德故居的描述,尤其是对大炊勺的描述。

修辞手法作用题答题程式【真题回放】例7.(2004年重庆卷第20题)本文在描述十二月党人的年轻妻子义无反顾地选择追随丈夫,承受悲惨和苦难后,写道“她们一夜之间成长为山峦”,请结合全文,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解题思路】首先要确认所用的修辞手法。

常用的修辞手法包括排比、比喻、拟人、对偶、夸张、反语、设问、反问(或反诘)、借代、层递、反复等;其次,结合语句分析其具体作用。

一般来说,比喻的作用就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拟人的作用是赋予人的感情,便于抒发情感;对比有突出或反衬的作用;反复能起强调、突出重点,升华主题的作用等。

【备选术语】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7.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突出思想,强调感情,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8.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对比中有正比,就是平常说的衬托,术语有侧面烘托衬托(烘托);有反比,就是平常说的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9.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

10.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

【答题规范】“她们一夜之间成长为山峦”这句话照应了文章题目;作者以巍峨高大的山峦作喻,形象传神地写出这些年轻妻子突遭厄运时意志像山峦一样坚忍,爱像山峦一样博大;同时,歌颂了她们甘愿为自由而受难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她们的热情赞扬和仰慕之情。

表现手法作用题答题程式【真题回放】例8.(2008年北京卷第19题)本文大量运用描写色彩的词语,这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解题思路】明确常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常用的表现手法有类比、象征、联想、想象、托物言志、铺垫、比兴、烘托、白描等。

衬托的作用是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特点;渲染的作用是为行文设置铺垫,营造氛围等。

在此基础上明确所用表现手法并结合文句内容作答。

解题步骤:手法+分析(举例)+作用,分析时要注意结合文段内容,切合手法的特点,表述作用时要符合作者写作的动机及主旨。

【备选术语】白描象征反讽类比联想想象托物言志铺垫比兴【答题规范】北京卷材料是《碧云寺的秋色》,文章大量运用描写色彩的词语,其作用是:写出了秋叶的绚烂多彩,展现了秋色的丰富性,给人以一种视觉的享受,富于艺术感染力,从而凸显了文章主旨——对秋色之美的发现与赞叹。

表达方式作用题答题程式【真题回放】例9.(2006年安徽卷第17题)文中画线部分所描写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点?这样描写起什么作用?例10.(2008年宁琼卷第12题)小说两次写到“一阵冷飕飕的风”,有什么作用?【解题思路】首先要确认指定语段所用的具体的表达方式。

其次要明确五种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中具体分类及作用,以便答题时明确方向。

如:肖像描写以形传神;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寄托感情;白描简笔勾勒,准确传神;工笔细描精雕细刻,纤毫毕现,具体生动;细节描写准确鲜明传神;插叙丰富内容,深化主题,曲折有致;倒叙设置悬念,吸引兴趣,波澜起伏;叙后议论画龙点睛,点明主旨;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淋漓尽致;间接抒情寓情于景,委婉含蓄等。

第三要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备选术语】①再现自然风光。

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

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2.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3.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4.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5.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答题规范】例9可答为:以秀美的山河烘托两位爱国诗人的伟大形象,以宁静的环境衬托作者激荡的内心世界。

例10可这样答:第一次写“一阵冷飕飕的风”的作用是:烘托了自然环境的凄冷,为故事结局预设感伤基调,同时烘托出警察吉米忠于职守、不徇私情的坚毅个性。

第二次写“一阵冷飕飕的风”的作用为:渲染两人无话可说的沉寂氛围,暗示了警察吉米内心的凄苦、矛盾,同时也为下文便衣警察的出现起到了情节转换的作用。

不同人称作用题答题程式【真题回放】例11(2008年浙江卷第21题)鲁迅《祝福》中的“我”既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又是主人公祥林嫂命运的见证,其重要性与本篇中的“我”相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