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电路分析 大学教材 第三章NEW
电工学第三章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工学教研室第3章正弦交流电路返回目录3.1 正弦电压与电流3.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3.3 电阻元件、电感元件与电容元件3.4 电阻元件的交流电路3.5 电感元件的交流电路3.6 电容元件的交流电路3.7 电阻、电感与电容元件的交流电路3.8 阻抗的串联与并联3.9 交流电路的频率特性3.10 功率因数的提高3.1 正弦电压与电流直流电和正弦交流电前面两章分析的是直流电路,其中的电压和电流的大小和方向是不随时间变化的。
I,UOt直流电压和电流返回tiu O正弦电压和电流实际方向和参考方向一致实际方向和参考方向相反+-正半周实际方向和参考方向一致+_u R⊕i负半周实际方向和参考方向相反+_u R⊕i正弦交流电的电压和电流是按照正弦规律周期性变化的。
3.1.1 频率和周期正弦量变化一次所需要的时间(秒)称为周期(T )。
每秒内变化的次数称为频率(),单位是赫兹(Hz )。
我国和大多数国家采用50Hz 的电力标准,有些国家(美国、日本等)采用60Hz 。
小常识正弦量变化的快慢还可用角频率来表示:fTππω22==tT2T 23T tωππ2π3π4T2u iOf 频率是周期的倒数:f =1/T已知=50Hz,求T 和ω。
[解]T =1/=1/50=0.02s, ω=2π=2×3.14×50=314rad/sf f f 例题3.13.1.2 幅值和有效值瞬时值和幅值i 正弦量在任一瞬间的值称为瞬时值,用小写字母表示,如、u、e等。
瞬时值中的最大的值称为幅值或最大值,用带下标m的大写字母表示,如IU m、E m等。
m、有效值在工程应用中常用有效值表示交流电的幅度。
一般所讲的正弦交流电的大小,如交流电压380V或220V,指的都是有效值。
有效值是用电流的热效应来规定的。
设一交流电流和一直流电流I 流过相同的电阻R,如果在交流电的一个周期内交流电和直流电产生的热量相等,则交流电流的有效值就等于这个直流电的电流I。
[工学]第3章 三相整流电路
O ia ib
u
a
u u b
u
c
a
wt
wt wt wt wt
其关断。
O ic
O id O
O
O
u
wt
ac
图3-6 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阻 感负载时的电路及a=60时的波形
第一节 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
◆基本数量关系 ☞a的移相范围为90。 ☞整流电压平均值
Ud 1.17U2 cosa
☞Ud/U2与a的关系 √L很大,如曲线2所示。 √L不是很大,则当 a>30后,ud中负的部分 可能减少,整流电压平 均值Ud略为增加,如曲 线3 所示。
u2
a =30° ua
ub
uc
O uG O ud O i VT
1
wt
wt wt 1 wt wt wt
u ab u ac
O u VT u 1 ac O
图3-4 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电阻 负载,a=30时的波形
第一节 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
u2 O uG
a =60° u
a
ub
uc
wt wt wt wt
√a=90时的波形见图3-18。
第二节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
■基本数量关系 ◆带电阻负载时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a角的移相范围是 120,带阻感负载时,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a角移相 范围为90。 ◆整流输出电压平均值 ☞带阻感负载时,或带电阻负载a≤60时
Ud
1 3
2 a 3 a
☞晶闸管承受的电压波形与三相半波时相同,晶闸管承受 最大正、反向电压的关系也一样。
第二节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
■阻感负载时的工作情况 ◆电路分析 ☞当a≤60时 √ud波形连续,电路的工作情况与带电阻负载时十分相 似,各晶闸管的通断情况、输出整流电压ud波形、晶闸管 承受的电压波形等都一样。 √区别在于电流,当电感足够大的时候,id、iVT、ia的 波形在导通段都可近似为一条水平线。 √a=0时的波形见图,a=30时的波形见图3-16。 ☞当a>60时 √由于电感L的作用,ud波形会出现负的部分。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三章
【 例3-3】如图3-5所示,已知 R1 R2 R3 1 ,
R4 2 ,R5 1 ,IS 2.8 A ,US 1V ,用回路电 流法求各支路电流。
图3-5 例3-3图
【解】 ① 选取的回路及其电流方向如图3-5所示,根据KVL,列ib和ic的回
路电压方程为
(R1 R2 )ia (R1 R2 R3 R4 )ib (R2 R4 )ic 0
判断回路是否为独立回路的方法是:在选取一个回路时,如果该
回路至少包含一条其他已选过的回路中所没有的支路,则该回路必然 是独立回路;平面电路中的网孔必是独立回路。
在应用上,回路电流法比网孔电流法更广泛和灵活。对于含有电 流源支路的电路,应用回路电流法可以使求解方程的数目减少。但对 于不含电流源的电路,回路电流法与网孔电流法的方程数相等,不可 少列方程,否则无法求解。
图3-6 节点电位法示意图
设流入节点的电流取正号,流出节点的电流取负号,则各节点的KCL方程为
节点a 节点b
i1 i3 i4 iS1 0
i2 i3 i5 iS2 0
(3-4)
接下页
接上页
根据电压与电位的关系有
uab va vb
ubc vb vc
根据欧姆定律有
uac va vc
④ 联立各节点电位方程,求取各节点电位,进而 求得各支路电流及其他电路变量。
【例3-4】试列出图3-7所示电路的节点电位方程。
图3-7 例3-4图
【解】该电路有a,b,c,d四个节点,可列出三个节点电位方程。选择d点为电位
参考节点,则c点电位为 ,而且支路电阻R2阻值为有限值,电流源电阻无穷大,所 以节点b,c间的电导为零。因此,只需再列出a,b两个节点的电位方程即可。
电路分析基础 第3章ppt课件
编辑版pppt
3
3.1支路电流法
对具有n个节点,b条支路的电路,直接以b条支路的电流为待求变量,依 据KCL、KVL和支路伏安关系列写方程,从而对电路进行分析求解的方法。
节点数n=4,支路树b=6,网孔数m=3
i6
R6
(内网孔),回路数为7。利用支路 电流法需要列写出6个方程。 KCL方程 :
节点A: i1 i4 i6 0
R1
网孔电流的参考方向均是任意设定的。
u s1 a u s2 R2
以网孔电流作为待求变量,根据KVL 和支路伏安关系列写电路方程,从而对 电路进行分析的方法,称之为网孔回路 法或网孔电流法,简称网孔法。
i1
im1
R5
us4
b
R4 i4
i5
d
im3
im2
i2
R6
i6
c
R3
i3 us3
依据:(1)KVL
i2 G2
d
G3 i3
c3
i4
us4
G4
点处为节点电位的参考“+”极。 节点电位具有相对性
若节点电位已知,则各支路电压 即均可求得
支路电压具有绝对性
uad 1
ubd 2
以 节 点 电 位 为 待 求 变 量 , 根 据 KCL 和支路伏安关系来分析电路的方法,
ucd uab
3 1
2
u 2
i1 2A,i2 im2 4A,i3 im1 im2 2A
im1 2A,im2 4A,u 4V
各支路的参考方向如图示,有:
编辑版pppt
19
例4 图示电路,用网孔法电流法求各支路电流,并求受控源发出的功
率。
电路分析第三章答案
uS1 I1R1 I 2 R2 uS 2 uS 2 I 4 R4 I 3 R3 I 2 R2 I 3 R3 I 5 R5 ri3
附加方程:
I 3 iS
3-4 电路如图,列写支路电流方程 设电流I1、I2、I3、I4、I5、I6、U5 uS2 R + 列写节点①②③的KCL方程 I2 2 3 I1 I 2 I 5 I 5 I 6 I 4 ① I5 R5 ② iS5 + uS4
p1 4i 2W 8V电压源的功率: p2 8I1 28W
4V电压源的功率:
受控源的功率: p2 U n3 2i1 4W
3-16 用节点分析法,求图 示电路中的电压U1和电流I 解:(1)给节点编号, 以节点④为参考节点,列 写节点方程。
U n1 0.5U1 U n1 U n 2 (1 2) 0.5I 2U n1 U n3 (1 2) 0.5I 2
R3 R 3
3-13 列写图示电路的节点电压方程 解:给节点编号,以节点 4A ③为参考节点,列写节点 ① 方程。 + 1Ω
10V 2A
② + 3V 1Ω
+ 5V ③
2Ω
U n1 (1 0.5) U n 2
Un2 5
10 24 2
3-14 列写图示电路的节点电压方程 解:给节点编号,以节点 4Ω ③为参考节点,列写节点 ① 2Ω ② 方程。 + 2A +
I6
I 2 I3 I6
列写回路1、2、3的 KVL方程
I1 + + U5 − R1 U1 R42 − I4 1 + + uS1 βU1
电路分析基础章 (3)
一般交流电机、照明负载及家用电器等都使用工频交流电。 但在其他不同的领域内则需使用各种不同的频率,以满足工程
18 例3.2.1
解 因为f=50Hz,故有
T 1 1 0.02 s f 50
5
如果电路中含有一个或几个频率相同并按正弦规律变化的 交流电源,就称这种电路为正弦交流电路。本章主要以单相正 弦交流电路为例来阐述正弦交流电的一些基本概念、定
6
3.1.2 由于正弦交流电压或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都在随时间作正弦
规律变化,它的实际方向经常都在变动,如果不规定电压、电 流的参考方向就很难用一个表达式来确切地表达出任何时刻电 压、电流的大小及其实际方向。参考方向的规定和前述 直流电路中一样,电流的参考方向可用箭标或双下标表示,电 压的参考方向可用“+”、“-”极性来表示。例如图3.1.1(a) 为一个正弦电流的波形图,图3.1.1(b)为假定电压、电流的参
初相角的单位可以用弧度或度来表示,初相角ψ的大小与 计时起点的选择有关。另外,初相角通常在|ψ|≤π的主值范
20 图3.2.4 不同初相时的正弦电流波形
21
在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中,有时需要比较同频率的正弦量
之间的相位差。例如在一个电路中,某元件的端电压u和流过 的电流i
u=Umsin(ωt+ψu) i=Imsin(ωt+ψi) 它们的初相分别为ψu和ψi,则它们之间的相位差(用φ
25
例3.2.3已知正弦电压u=100sin(628t-30°)V,求该正弦 电压的幅值Um、有效值U、角频率ω、周期T和初相角ψ。
解 Um=100V, U U m 70.7V 2
电路分析课件第3章
例:电路如右图,电阻的单位为 ,求I5。
5
解题要点:
+ 18 6 I5 4 12 Us=165V -
1)设I5=1V,反 过来求相应的 电源电压us; 2)根据线性电 路的比例性, 求出Us=165v 时对应的I5。
四、叠加定理
线性电路中, 线性电路中,几个独立电源共同作用产生的 响应, 响应,是各个独立电源分别作用时产生响应的代 数叠加。 数叠加。 其实质是将多电源电路化为单电源电路来分 析计算。 析计算。
已知: 为一无独立源的线性电路 并知: 为一无独立源的线性电路, 已知:N为一无独立源的线性电路,并知: 当Us = 1V, Is = 1A时,U2 = 0V 时 思考 Us = 10V, Is = 0A时,U2 = 1V 时 求: 当Us = 0V, Is = 10A时, U2 = ? 时 I
s
8k1 + 12k 2 + k3 I s 3 = 80 − 8k1 + 4k 2 + k3 I s 3 = 0 0 × k1 + 0 × k 2 + k3 I s 3 = −40
k1 = 0, k 2 = 10, k3 I s 3 = −40
=20A时 当Is1=Is2=20A时:
U x = 20k1 + 20k 2 − 40 = 20 × 0 + 20 ×10 = 240V
u = u ' + u " = 6V + 9V = 15V
例3 用叠加定理求 I1 。
4Ω I1 10V 2I1
说明:电路中受控源不能单独作 受控源不能单独作用 说明:电路中受控源不能单独作用, 受控源应始终保留在电路中。 受控源应始终保留在电路中。
电路-第三章---高等教育出版社精选全文完整版
第3-23页
■
3.支路电流法的一般步骤
(1) 选定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 (2) 选定n-1个结点,列写KCL方程; (3) 选定b-n+1个独立回路,指定回路绕向,
列写以支路电流为变量的KVL方程;
(4) 联立求解方程,得到b个支路电流, 根据支路VCR求b个支路电压。
第3-24页
■
支路电流法
第3-33页
■
a
(R1 R2 )il1 R2il2 uS1 uS2 R2il1 (R2 R3)il2 uS2
观察可以看出如下规律:
i1
i2
R1 +
il1
R2 +
il2
i3 R3
uS1 uS2
–
–
b R11=R1+R2 回路1的自电阻。等于回路1中所有电阻之和。
R22=R2+R3 回路2的自电阻。等于回路2中所有电阻之和。
第3-18页
■
- uS + i6
6
例 用2b法列出电路的方程。
+
u6
-
+
u2 - + u4 - i4
+ i1 i2 2 u1 1
+ i3 4
+
i5 iS
u3 3 u5 5
-
-
-
KCL :i1 + i2 + i6 =0 – i2 + i3 + i4 =0 – i4 + i5 – i6 =0
KVL: –u1 + u2 + u3 = 0
第3-34页
■
回路电流方程的标准形式
R11il1+R12il2=uS11 R21il1+R22il2=uS22
精品文档-电路分析基础(第四版)-第3章习题讨论课
零状态响应:电路的起始状态为零,仅由t≥0所加的输入信号
作用在电路中所产生的响应,称为零状态响应。
西
安
对全响应作自由响应与强迫响应分解是着眼于响应函数形式
电 子
与输入函数形式之间的依从关系,是“自由”的或是“强迫”的?
科
技 大
对全响应作暂态响应与稳态响应分解是从响应随时间的变化
学 规律看作分解的,响应是随时间增长而衰减呢?还是为稳定有界函
第3章习题讨论课
Ⅰ无源电路元件R、L、C的VCR及性能比较
项目Leabharlann 西 名称安电
子
科 技
R
大
学
ZYR
制L
作
C
时域模型
VCR
耗能
储能
记忆性
u i
u Ri
t Ri2d 0
0
无
u
u L di
电流记忆
i
dt
i 1
t
u( )d
L
0
wL
(t)
1 2
Li2
(t)
电压
u i
i C du dt
u 1
t
i( )d
西 的内因所决定,所以称它为固有响应也言之有理。
安
电
强迫响应:这部分响应是在输入信号强迫下电路所作出的反响,
子 科
它与输入信号有相同的函数形式,所以赋于它强迫响应之名。
技
大
暂态响应:顾名思义,暂态响应就是暂时存在之意。它是在一
学
定条件約束下的自由响应。当自由响应的指数项均为随时间增长而
ZYR
制 呈现衰减;当强迫响应在t→∞时仍为稳定有界的函数。将这种情况 作 时的自由响应称为暂态响应。
电路分析基础第三章
第一章 集总电路中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 第二章 网孔分析和节点分析 第三章 叠加方法与网络函数 第四章 分解方法及单口网络
第三章 叠加方法与网络函数
§ 3.1 § 3.2 § 3.3 § 3.4
线性电路的比例性 网络函数 叠加原理 叠加方法与功率计算 数模转换器的基本原理
§3-1 线性电路的比例性 网络函数 线性电路-是指由线性元件、线性受控源
以及独立源组成的电路。 电压源的电压、电流源的电流是电路的
输入,对电路起激励作用。其他元件的
电压、电流是激励引起的响应。
+
+ -
+ -
线性关系
一、线性电路的特性
若某线性电阻电路有唯一解,则该电路
中任一支路电流和电压均可表示为电路中所
若Us=12V,则有: Uo=(4+2+1)V=7V
若输入为110,则有:
U o U 'o U 'o' U 'o'' Us Us 1 Us 1 0 3 3 2 3 2 12 1 12 1 12 0 1 0 ( 4 2)V 6V 3 2 3 2 3
-2t
-4t -1 -4t-1 10 5t+10
不能确定
不能确定 不能确定 不能确定 -4 -2t-4
t+9(答案) 不能确定
第三章 叠加方法与网络函数
§ 3.1 § 3.2 § 3.3 § 3.4 线性电路的比例性 网络函数 叠加原理 叠加方法与功率计算 数模转换器的基本原理
§3-3 叠加方法与功率计算
i = auS
式中a为常数,它只与电路结构和元件参数有 关, 而与激励源无关。
《电路分析基础》_第3章-3分解
●
i’ - + ●
+
12V 3Ω 1Ω
ri’
+ u’ +
-
●
(a)
解: 用叠加的方法分别求解两电 源的电流、电压。 对于图(b)可得网孔方程
(3+1)i'' + 3i''2 = -2i'' i''2 = 6A
解得 i''= -3A
i- +
●
12V 3Ω
1Ω
+ u +
6A
ri
-
●
所以 u''=(3Ω)●(-3A+6A)=9V
电流源单独作用:
uS -
iS
u
''
is (R
//
R )
V
●
●+ i2 R2 u2
-
故电流源功率为:
两种算法结果是一致的。
P'is = -iS u2''= -9×36 =-324W 注意:叠加原理计算电源提
两电源提供的总功率为:
供的功率仅适用于无受控源 的电路,且必须将电源分为
P's = P'uS+ P'is =-324-72 =-396W电压源和电流源两组作用。
由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电阻的功率计算不能用叠加原 理求得,而不含受控源的电路电源对电路提供的总功率可以用 各独立源单独作用提供的功率的代数和求得。
这是因为电阻的功率计算与电路变量的平方有关,与电 路变量之间不是线性关系,故一般来说其功率不服从叠加原 理,只有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才是例外。
电路分析基础第三章讲解
IC
CUC
UC 1
UC XC
安
C
徽 职
11
X C C 2fC
业 技
XC称为容抗, 单位为Ω。
术 电流和电压之间的相位关系为正交,即电流超前电压
学
院
ui uC
iC
2
i
u
2
0
t
第三章 正弦交流电路
2.电压与电流的相量关系
安
uC UCm sin(t u )
URIR T
(T
0)
URIR
P
URIR
I
2 R
R
U
2 R
R
第三章 正弦交流电路
p u,i p
安 徽 职
P
Pm=UmIm
P=
1 2
Pm=UI
业
0
t
技
i
术
u
学
电阻元件的功率曲线图
院
例: 一只功率为100W,额定电压为220V 的电烙铁, 接在380V的交流电源上, 问此时它接受的功率为多少? 若接到110V的交流电源上, 它的功率又为多少?
. jt
第三章 正弦交流电路
正弦量的有效值用复数的模表示,
正弦量的初相用复数的幅角来表示。
安 徽 职
该方法为相量表示法。 表示为:
业
.
技 术
I Ie j(ti ) I i
学
院 注:正弦量与相量一一对应。
2、相量图
相量图就是把正弦量的相量画在复平面上。
第三章 正弦交流电路
学
院
同频率正弦量的几种相位关系:
电路分析第3章
• 平面图:把一个图画在平面上,其各条支路除 连接的结点外不再交叉,这样的图称为平面图。 • 网孔是平面图中的“自然孔”,网孔内不再有 其它支路。
平面图
非平面图
18
网孔电流?
一种假想的在网孔中流动的电流,例如图中的 Im1、Im2、Im3
US3
+ -
R3
Im3
R5 R6 R2
+
R1
+ -
R4
US1
22
例:理想电流源支路的处理
将电流源电压设为未知量,增加网孔电流和电流源电流的关系 方程。
( RS R1 R4 )i1 R1 i2 R4 i3 U S
R1i1 ( R1 R2 )i2 U
R4 i1 ( R3 R4 )i3 U
RS + US _
4
1
• 电路的图G分两类: 有向图(与支路电流或电压的参考方向相同) 无向图
2
1
2
2
3
i6
R6 R4
i3 i4 i5
i2
R2
i1
R1
+
us1
R3
R5
i s5
-
无向图
有向图
5
*3.2 KCL和KVL的独立方程数
2
①
1
②
3
4
③
5
一、KCL方程的独立方程数
i1 i2 0
i 4 i5 0
Im1
Im2
US2
-
各支路电流用I1、I2、 I3、I4、 I5、I6表示 I4=Im1-Im3 I1=Im1 I2=-Im2 I5=Im2-Im3 I3=-Im3 I6=Im1-Im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关系式:
电场能量
t
du iC dt
t
1 2 uidt Cudu Cu 0 0 2 结论: 储能元件
§3.2 换路定则与电压和电流初始值的确定
一“稳态”与 “暂态”的概念:
K
+
_
R
+
R E _ C 电路处于新稳态
E
uC
uC
电路处于旧稳态
暂态过程 : 旧稳态 新稳态
uC
E
暂态
稳态
t
(二)产生暂态过程的电路及原因 电阻电路
第三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
第三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
§3.1 电阻元件、电感元件、电容元件
§3.2 换路定则与电压和电流初始值的确定
§3.3 RC电路的响应 §3.4 一阶线性电路暂态分析的三要素法
§3.5 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
§3.6 RL电路的响应
§3.1 电阻元件、电感元件、电容元件
电阻元件
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u
(电压、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终点
f ( )
0.632 [ f () f (0 )]
起点
f (0 )
t
“三要素”的计算(之一)
初始值
f (0 )
的计算:
步骤: (1)求换路前的
uC (0 )、iL (0 )
u C ( 0 ) uC ( 0 ) iL (0 ) iL (0 )
说明:
学习重点:直流电路、交流电路都存在暂态过程。 我们学习的重点是直流电路的暂态过程。
研究暂态过程的意义:暂态过程是一种自然现象,
对它的研究很重要。暂态过程的存在有利有弊。有
利的方面,如电子技术中常用它来产生各种波形;
不利的方面,如在暂态过程发生的瞬间,可能出现
过压或过流,致使设备损坏,必须采取防范措施。
iL 0 A
U i(0 ) R uL (0 )
uL (0 ) 20 0 20V
uL 发生了突跳
iL (0 ), u L (0 )
例2
K . U V R 解: 换路前
已知:
L
U 20V , R 1K, L 1h
iL
电压表内阻 RV 500K, 设开关K在 t = 0 时打开。
i1
E 1.5mA
R1 2K
_
+
R2 1K 3V
uL
E uC (0 ) i2 (0 ) R2 3m A
iL (0 )
u( C 0 )
i (0 ) i1 (0 ) i2 (0 ) 4.5m A
uL (0 ) E i1 (0 ) R1 3V
其中:
A为积分常数 p为特征方程式的根
u"C 随时间变化,故通常称为自由分量或
暂态分量。
求P值:
将
u"C Ae
pt
代入齐次方程:
du C RC uC 0 dt RCP 1 0
得特征方程:
故:
1 P RC
t RC
求A:
uC (t ) u 'C u"C uc() Ae
由数学分析知此种微分方程的解由两部分组成:
u'C 方程的特解 u"C 对应齐次方程的通解(补函数)
即:
uC (t ) u'C u"C
1. 求特解 ----
u' C
u'C K (常数)。代入方程
K E
u ' C 和外加激励信号具有相同的形式。在该
电路中,令 得:
dK RC K E dt
初始值 ---稳态值 ---时间常数----
其中三要素为:
f (0 )
f ( )
利用求三要素的方法求解暂态过程,称为三要素 法。只要是一阶电路,就可以用三要素法。
三要素法求解暂态过程要点:
. 分别求初始值、稳态值、时间常数; . 将以上结果代入暂态过程通用表达式; . 画出暂态过程曲线(由初始值稳态值)。
3 3
I S V 2010 50010 10000 V
I S iL (0 ) 20mA
注意:实际使用中要加保护措施
例3
+
2 K R
i K
1
E
2K
_ 6V
uC
已知: K 在“1”处停留已久,在t=0时合向 “2” 求: i、i1、i2、uC、uL 的初始值,即 t=(0+)时刻的值。
uC (t ) E Ee
RC
1 定义: RC P
称为时间常数
单位
R: 欧姆 C:法拉
:秒
§3.4 一阶线性电路暂态分析的三要素法
K 根据经典法推导的结果: + _E R C
i
uC
uC (t ) u 'C u"C t uc () [uc (0 ) uc ()] e RC
可得一阶电路微分方程解的通用表达式:
f (t ) f () [ f (0 ) f ()] e
式中
t
f (t ) 代表一阶电路中任一电压、电流函数。
f (t ) f () [ f (0 ) f ()]e
式中
t
f (t ) 代表一阶电路中任一电压、电流函数。
电感电路
K
R iL
储能元件
暂态
E
+ t=0 _
iL
稳态
t
电感为储能元件,它储存的能量为磁场能量, 其大小为:
1 2 WL uidt Li 0 2
t
因为能量的存储和释放需要一个过程,所以有电 感的电路存在暂态过程。
结论
有储能元件(L、C)的电路在电路状态发生 变化时(如:电路接入电源、从电源断开、电路 参数改变等)存在暂态过程; 没有储能作用的电阻(R)电路,不存在暂态 过程。 电路中的 u、i在暂态过程期间,从“旧稳态”进 入“新稳态”,此时u、i 都处于暂时的不稳定状态, 所以暂态过程又称为电路的过渡过程。
(三) 换路定理及初始值的确定
电感中的电流不能突变。
设:t=0 时换路
1 换路定理:在换路瞬间,电容上的电压、
0
--- 换路前瞬间
0
--- 换路后瞬间
则:
uC (0 ) uC (0 )
iL (0 ) iL (0 )
换路瞬间,电容上的电压、电感中的电流不能突 变的原因解释如下:
(2) 根据电路的基本定律和换路后的等效
电路,确定其它电量的初始值。
例1
U
K t=0
uR
解:
根据换路定理
iL
uL
iL (0 ) iL (0 ) 0 ( A)
i L 不能突变
换路时电压方程 :
已知: R=1KΩ, L=1H , U=20 V、
开关闭合前
设t 求:
0 时开关闭合
在电路中,通常取换路后的新稳态值作特解,即
u 'C (t ) uC ()
,故此特解也称为稳态分量或强
制分量。所以该电路的特解为:
u'C (t ) uc() E
2. 求齐次方程的通解 ----
u" C
的解。
pt
du C 通解即: RC uC 0 dt
其形式为指数。设:
u"C Ae
求稳态值举例
t=0
+
4k 10v 3k
t=0 4k
2
3
iL
3 L
-
C
uc
4mA
3 uC () 10 3 4 // 4 6v
3 iL () 4 33 2 mA
“三要素”的计算(之三)
的物理意义: 决定电路暂态过程变化的快慢。
K R
时间常数
i
+ _E
iL (0 ) I0 0 电感相当于恒流源, ,电感相当于断路。 其值等于 I ; i ( 0 ) 0 L 0
§3.3 RC电路的响应
一阶电路的概念:
根据电路规律列写电压、电流的微分方程,若 微分方程是一阶的,则该电路为一阶电路(一阶电 路中一般仅含一个储能元件。)如: K R i + _E 电压方程 C
i
R
u iR
功率
欧姆定律
t t
0
uidt Ri dt
2 0
结论:
耗能元件
电感元件
i
d eL N dt
基本关系式: 磁场能量
N L i
u
L
di uL dt
1 2 0 uidt 0 Lidi 2 Li
t t
结论:
储能元件
电容元件
i
u
C
dq i dt
q c u
该电路中: u
C (t ) E Ae t RC
uC (t ) u'C u"C uc() Ae
代入初始条件
t
RC
uC (0 ) uc() Ae
0
得:A uC (0 ) uc()
该电路的起始条件为: C C 所以
u (0 ) u (0 ) 0
* 自然界物体所具有的能量不能突变,能量的积累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