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何必曰利ppt5 人教课标版

合集下载

《王何必曰利》课件剖析24页PPT

《王何必曰利》课件剖析24页PPT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王何必曰利》课件剖析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孟子王何必曰利》优质ppt

《孟子王何必曰利》优质ppt
儒家义利观念的内涵
儒家强调“义利并举”,主张在追求利益的同时也要注重道德和人文价值,强调 社会的公平正义和人类的全面发展。
对儒家义利观念的深化
现代新儒家学者认为,在当代社会,应该更加注重精神追求和长远利益,强调“ 以义为先,以利为后”,以此来指导人生和社会的方向。
对现代新儒家的理论贡献
丰富和发展了儒家思想
历史地位
孟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地位重要,被尊称为“亚圣”,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其思想被视为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2
《孟子王何必曰利》原文解读
原文内容的解析和阐释
背景介绍
阐述《孟子王何必曰利》的背景 和时代特点,介绍孟子的思想体 系和核心观点。
文本解析
逐段解读《孟子王何必曰利》的 原文内容,对每个段落进行详细 的解释和分析,重点强调其中的 关键语句和段落。
04
现代新儒家对《孟子王不必曰利》的 反思与深化
对现代社会的反思与回应
反思现代社会的弊端
现代社会以利益为导向,忽视人文价值,追求物质利益导致社会不公、环境 污染等问题。
回应现代社会的挑战
现代新儒家学者认为,面对现代社会的挑战,需要重新审视传统文化价值, 汲取其中的智慧和力量。
对儒家义利观念的再认识
通过对《孟子王不必曰利》的反思与深化,现代新儒家学者 丰富和发展了儒家思想,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为现代社会提供了新的思路
现代新儒家学者的理论贡献,为解决当代社会问题提供了新 的思路和方法,对于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05
孟子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与启示
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与启示
01
企业文化建设
借鉴孟子思想,企业应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关注员工的成长和

《王何必曰利》ppt课件

《王何必曰利》ppt课件

1.解释下列句子中不同颜色字词 ①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远:以……为远,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利:使……得到利益,名词的使动用法
②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后:以……为后;先:以……为先 名词的意动用法
③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间:距离、差别
2.翻译下列句子 ①何以利吾国?
用什么来使我的国家获利? 宾语前置 以何利吾国 ②秦、楚之王悦于利。 秦王楚王因为有利而高兴 状语后置 秦、楚之王于利悦
先秦诸子选读----《孟子》
王何必曰利
授课人:城关中学 语文教师 王云侠
学习目标:
1、能通过对字词、句子的梳理把握文章 内容。
2、会分析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首尾呼 应的结构。
3、能领会孟子的义利观及对今天的启示 意义。
学案检测
预习课文内容并翻译,完成下列习题。 1.解释下列句子中不同颜色字词意义及用法 ①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②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③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2.翻译下列句子 ①何以利吾国? ②秦、楚之王悦于利。 ③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
孟子答梁惠王说:“王何必曰利?
的 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梁
义 利 观
惠王》)也把义和利看作是矛盾 的,强调要重义轻利、先义后利。
荀子主张先义后利,“先义而后 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
(《荀子·荣辱》)
孟子的义利观
重义轻利、先义后利
首先,孟子积极肯定了人皆有物质利益 利需求,认为这种需求从根本上说是必 然的,合理的。当政者要顺着民众的需 求,使他们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③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
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杀害国君的一定是拥有一千 辆兵车的大夫。

人教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王何必曰利》教学PPT课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人教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王何必曰利》教学PPT课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义也。”(《滕文公上》)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仁学思想,常把 “义”与“仁”、“礼”等字合成一词使用,谓 之“仁义”、“礼义”等。 孟子主要把“仁”看 作是人心理上一种应有的“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 (《尽心下》)的道德品性,而“义”,孟子主 要把它看作是人在生活中应遵循的,应内化于心 的一种行为标准,一种道德规定。
宋牼说:“我听说秦楚两国交战,我要去拜 见楚王劝说他并使他停止战争,(如果)楚王不 高兴,我要去拜见秦王劝说他并使他停止战争。
二王我将有所遇 焉。”曰:“轲也 请无问其详,愿闻 其指。说之将何 如?”曰:“我将 言其不利也。”
遇:投合,符合 请:表敬副词 详:详细的情况。形作名 指:通“旨”意旨,意向 言:讲述
志:志向 号:指所用的提法 悦:感到高兴。意动 以:因而 罢:使…停止 乐:以…为乐,乐意。意动。
【译文】孟子说:“先生的志向是远大的,可是 先生的提法(劝说的说法)却不行。先生用利益 去劝说秦国、楚国的国王,秦王楚王喜欢利益, 因而撤回所有的军队,这会使军队的士兵乐于休 战却喜欢利益啊。
为人臣者怀利以 事其君,为人子 者怀利以事其父, 为人弟 者怀利以 事其兄,是君臣、 父子、兄弟终去 仁义,怀利以相 接,然而不亡者, 未之有也。
什么一定要说利呢?(只讲 仁义就行了)(如果)大王 说‘用什么使我的国家获 利?’大夫说,‘用什么使 我的封地获利?’士人和平 民百姓说,‘用什么使我自
危矣。
己获利?’上层下层互相谋
求利益,国家就危险了啊!
万乘之国,弑其君 乘: 兵车
者,必千乘之家; 千乘之国,弑其君
弑:子杀父,臣杀君
者,必百乘之家。 家:卿大夫
连词,表修饰关系 连词,表假设关系 连词,表转折关系 连词,表承接关系 连词,表因果关系 连词,表转折关系

王何必曰利ppt 人教课标版

王何必曰利ppt 人教课标版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 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 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王 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 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麋鹿 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 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楠 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 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宋释说:“我将告诉他们,交战是很不利的。” 孟子说:“先生的动机是很好的,可是先生的提法却不行。先 生用 利去劝说秦王楚王,秦王楚王因为有利而高兴,于是停止军 事行动;军队 的官兵也因为有利而高兴,于是乐于罢兵。做臣下 的心怀利害关系来侍奉 君主,做儿子的心怀利害关系来侍奉父亲, 做弟弟的心怀利害关系来侍奉 哥哥,这就会使君臣之问、父子之 间、兄弟之间都完全去掉仁义,心怀利 害关系来互相对待,这样 不使国家灭亡的,是没有的。若是先生以仁义的 道理去劝说秦王 楚王,秦王楚王因仁义而高兴,于是停止军事行动;军队 的官兵 也因仁义而高兴,于是乐于罢兵。做臣下的心怀仁义来侍奉君主, 做儿子的心怀仁义来侍奉父亲,做弟弟的心怀仁义来侍奉哥哥,这 就会使 君臣之间、父子之问,兄弟之间都完全去掉利害关系,心 怀仁义来互相对 待,这样还不能够使天下归服的,是没有的。何 必要去谈听‘利’呢?”
(提示:kēng、wàng、zī、zhí、jiàn)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红词语的含义。 1、上下交征利 2、苟为后义而先利 3、吾闻秦、楚构兵 4、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 5、愿闻其指 6、然而不亡者 7、孳孳为善者 8、舜之徒也 9、利与善之间也 10、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
(提示:1、相互 2、如果 3、交战 4、使… 停止5、意向 6、这样而 7、勤勉、努力不懈的 样子8、类 9、差别 10、背离)

王何必言利ppt 人教课标版

王何必言利ppt 人教课标版

孟子民本思想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孟子 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孟 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正因此原因, 《汉书》「艺文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 子书,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到五代十国的後蜀时,後蜀 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 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到南宋的孝宗时, 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 起称「四书」,并成为「十三经」之一,《孟子》的地位 才被推到了高峰。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因不满孟子的民本思 想,曾命人删节《孟子》中的有关内容。
孟子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统治者实行 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 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 翻。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 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索。这 种思想是从春秋时期重民轻神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2.语言特色:善于铺排,句式整饬,语意连贯,斩截痛快!
3.说理方法:采用正反对比论证说理,学生学习时可从 论证方法入手,分析其论证效果。
拓展 延伸
在孟子看来,只追求利益,会使 人忽略对道德的完善和培养,使行动 失去合宜的准绳。 “天下熙熙,皆为 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由此 可见,利对人的诱惑是十分巨大的。
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呢? 只要说仁义就行了。大王说‘怎样使 我的国家有利?’大夫说,‘怎样使 我的家庭有利?’一般人士和老百姓 说,‘怎样使我自己有利?’结果是 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国家就危险
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 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 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 不为不多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二是道理、正理,作名词。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 道路矣。”(《梁惠王上》) “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滕文公上》)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仁学思想,常把 “义”与“仁”、“礼”等字合成一词使用, 谓之“仁义”、“礼义”等。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 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告子上》)
作者在第3则内容中,强调了什么?
作者通过对比,表现了“为利”与 “为善”的差别,强调我们应该多 多行善。
一、为下列加红词语注音。 1、宋牼将之楚_____k_ē_n_g______ 2、然而不王者_____w__à_n_g_____ 3、孳孳为善者_______z_ī ______ 4、蹠之徒也_____z_h_í_______ 5、利与善之间也 jiàn
孟子答梁惠王说:“王何必曰利? 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梁惠王》) 也把义和利看作是矛盾的,强调要贵义 贱利。
荀子主张先义后利,“先义而后利 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 辱》)
《孟子》一书中“义”字共出现108次,有两 种基本意思。
其一是合乎某种道或理谓之“义”,作名词 或动词。
“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 正。”(《离娄上》)
Hale Waihona Puke 其次,孟子认为,物利和道德是相关相联的、 相生相长的。孟子指出,在尽量使物质享受达 到一定水平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的同时,务 必加强教育,加强人伦道德观念的培养 。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 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 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 矣。”(《梁惠王上》)
译文:宋牼将要到楚国去,孟子在石丘这个地方遇到了他, 问道:“先生将要去什么地方?”宋牼说:“我听说秦、 楚两国交战,我将去谒见楚王,劝说他使他停止战争。如 果楚王不高兴,我将去见谒见秦王,劝说他使他停止战争。 楚王、秦王两人人当中,我将有投合的。”孟子说:“我 不敢问详细的情况,希望听听您做这件事的大致意向,先 生将怎样去游说他们?”宋牼说:“我将向他们说明两国 交兵是不利的。”
三、指明下列句子中加红词语的特殊用法。 1、苟为后义而先利______________ 2、未有义而后其君者______________
(提示:1、2均为意动用法)
四、指明下列句子的句式 1、先生将何之? 2、未之有也。
(提示:1、疑问句中的宾语前置 2、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
下课! 再见!
孔子最早提出义和利的对立,“君 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 仁》)
“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 已矣。”
孟子在文中是如何论证自己 的观点的?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1、面对梁惠王关于利的问题,首先亮出 自己的观点: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 何 必 曰 利
2、通过反面分析 “利”的坏处
国危矣

举例论证: 反
不夺不魇

3、通过正面阐述 “义”的好处:推行 仁义才是大利所在。
译文:孟子说:“先生的动机是很好的,可是先生的提法 却不行。先 生用利去劝说秦王楚王,秦王楚王因为有利 而高兴,于是停止军 事行动;军队的官兵也因为有利而 高兴,于是乐于罢兵。做臣下 的心怀利害关系来侍奉君 主,做儿子的心怀利害关系来侍奉父亲, 做弟弟的心怀 利害关系来侍奉哥哥,这就会使君臣之问、父子之 间、 兄弟之间都完全去掉仁义,心怀利害关系来互相对待,这 样 不使国家灭亡的,是没有的。若是先生以仁义的道理 去劝说秦王 楚王,秦王楚王因仁义而高兴,于是停止军 事行动;军队的官兵 也因仁义而高兴,于是乐于罢兵。 做臣下的心怀仁义来侍奉君主, 做儿子的心怀仁义来侍 奉父亲,做弟弟的心怀仁义来侍奉哥哥,这 就会使君臣 之间、父子之问,兄弟之间都完全去掉利害关系,心怀仁 义来互相对待,这样还不能够使天下归服的,是没有的。 何必要去谈听‘利’呢?”
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红词语的含义。
1、上下交征利 相互 2、苟为后义而先利 如果 3、吾闻秦、楚构兵 交战 4、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 停止 5、愿闻其指 意向 6、然而不亡者 这样而 7、孳孳为善者 勤勉、努力不懈的样子 8、舜之徒也 类 9、利与善之间也 差别 10、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 背离
举例论证 仁不遗其亲 义不后其君
比 论 证
4、再次强调论点,首尾呼应,突出 自己鲜明的立场:义先于利。
原文2:宋牼将之楚,孟子遇于石丘,曰:“先生 将何之?”曰:“吾闻秦、楚构兵,我将见楚王说 而罢之。楚王不说,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二王我 将有所遇焉。”曰:“轲也请无问其详,愿闻其指。 说之将何如?”曰:“我将言其不利也。”
孟子主要把“仁”看作是人心理上一种应有 的“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尽心下》)的道 德品性,而“义”,孟子主要把它看作是人在生 活中应遵循的,应内化于心的一种行为标准,一 种道德规定。
《孟子》一书中“利”字共出现38次,主要 有三种意思。其一是指利益,作名词。其二是有 利于、利用、以……为利的意思,作动词。其三 是锐利或利害的意思,作形容词。
原文:先生之志则大矣,先生之号则不可。先生以 利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利,以罢三军之 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利也,为人臣者怀利以 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 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 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先生以仁义说秦、楚 之王,秦、楚之王悦于仁义,而罢三军之师,是三 军之士乐罢而悦于仁义也。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 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 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 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必曰利?”
译文:孟子回答说:“大王为什么一定说利呢?只 要讲仁义就行了。假如大王说:‘用什么使我的国 家获利呢?’大夫说:‘用什么使我的封地获利 呢?’士和百姓说:‘用什么使我自己获利呢?’ 上层下层互相从对方那里谋取财利,国家就危险了! 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杀害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 一千辆兵车的大夫;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杀害 国君的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国家有一万 而大臣拥有其中的一千,或者国家有一千而大臣拥 有其中的一百,这不能说不多了。但如果以义为后, 以利为先,那么大臣不杀掉国君而全部夺取他的财 利,就不会感到满足。没有一个有仁心却会遗弃父 母的人,没有一个讲道义却会把君王摆在次要位置 上的人。大王只讲仁义就行了,为什么一定要说利
反面:人与人之间沦为

利益关系,破坏社会和

谐,丧失对仁义价值的

关怀。



正面:用仁义来大动人
结论: 何必曰利
原文3:孟子曰:“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 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蹠之徒 也。欲知舜与蹠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译文:孟子说:“晨鸡报晓连忙起来,孜孜 不倦地行善者,是舜一类的人;晨鸡报晓连 忙起来,孜孜不倦地谋利者,是跖一类的人。 要想了解舜和跖地区别,没有别的,只是利 和善的差别。”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孟子的文章,相信 同学们对此会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
原文1:孟子见梁惠王。王曰:
“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 以利吾国乎?” 译文:孟子谒见梁惠王。梁惠 王说:“老人家,不辞长途辛 苦(您不以千里为远)而来, 将有使我的国家得利的手段 吧?这”是当时梁惠王对孟子的期待,
也是当时诸侯对孟子的期待。面对梁 惠王的期待,孟子将如何应对呢?
王 何 必 曰 利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史记》 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 往。”这种说法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当今社会是 一个物质社会,人们追求财利并没有什么错。但 是,两眼只盯着财利的人会失去很多美好的东西; 不择手段追逐财利的人,不仅会伤害他人,而且 会伤害自己;如果人人利字当头,那么人与人之 间的关系就会沦为冷冰冰的金钱交易。
原文: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 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 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 ‘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 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 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 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 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 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 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我们应该怎样看待 “利”和“义”呢? 孔、孟是怎么说的呢?
孔子曾经说过:“富与贵,是人之所 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 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 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 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 不辟也。”
“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梁惠王上》 “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梁惠王上》) “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而利其灾,乐其所以亡 者。”(《尽心上》)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公孙丑下》)
“利”在孟子的思想学说中主要指实实在在的利益、 好处,可以说相当于我们现在通用的“利益” 。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 卡儿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 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 克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21、 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24、意志命运往 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 —卢梭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 奇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33、 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37、我们唯 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 殆。——孔子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己。——德国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 要头脑。——玛丽·佩蒂博恩·普尔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47、书到 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 一样成功。——莫扎特51、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52、生命不等于是呼吸,生命是活动。——卢梭53、伟大的事业,需要决心,能力,组织和责任感。 ——易卜生54、唯书籍不 朽。——乔特5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库法耶夫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吕凯特58、问 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笛卡儿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左拉61、奢侈 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CocoChanel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丘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 里,与其说好的教师是幸福,不如说好的教师是不幸。——海贝尔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杰纳勒尔·乔治·S·巴顿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德谟克利特67、今天应做的事 没有做,明天再早也是耽误了。——裴斯泰洛齐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的,只是一瞬之间。——歌德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克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71、既然 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 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76、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77、坚强 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做出惊人的事业。——马尔顿78、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7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80、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 思。——朱熹81、对一个人来说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起点可以相同,但是选择了不同的拐点,终点就会大03、拿望远镜看别人,拿放大镜看、命运如同手中的掌纹,无论多曲折,终掌握在、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