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神的,不知从哪朝哪代起,中秋月圆的自然现象与思
中秋节的来历及习俗
中秋节的来历及习俗中秋节的来历1、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
2、中秋源自《嫦娥奔月》这一传说,现在的月饼,也是嫦娥思凡,而做出的。
3、中秋节据说是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祭月。
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4、据说中秋节是源自于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
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
“中秋节有哪些习俗1、赏月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2、吃月饼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
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
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3、祭月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
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4、燃灯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悬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
5、观潮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
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
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
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6、走月皎洁的月光下,人们衣着华美,三五结伴,或游街市,或乏舟秦淮河,或登楼观赏月华,谈笑风生。
旧时南京人“走月”还有一种特殊的祈盼之举:凡没生儿子的已婚妇女,要去游夫子庙,随后再跨过一座桥,相传即可有“梦熊之喜”(意生男孩)。
中秋节的历史起源
中秋节的历史起源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自古以来被视为团圆与感恩的时刻。
这个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起源,据传可追溯至古代的祭月祭祖活动。
下面将为您介绍中秋节的历史起源及其相关的传说故事。
1.古代祭月祭祖活动中秋节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商朝时期。
古人观察到每年八月十五的夜晚,月亮最圆,便将这一天定为中秋节,成为团圆与感恩的象征。
在古代的习俗中,人们会在这天晚上一起赏月、吃月饼,并举行祭月祭祖的传统仪式。
这是由于月亮在古代中国文化中被视为人们祖先的象征之一,人们通过祭祀月亮来表达对祖先的尊敬和思念。
2.嫦娥奔月的传说中秋节的起源还与一个著名的传说故事——《嫦娥奔月》有关。
相传,古代中国有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曾射下九个太阳,拯救了人类。
为了感谢他的功绩,王母娘娘赐给他一瓶不死药。
然而,后羿的妻子嫦娥偷偷吞下了这颗不死药,她为了不被世人发现,飞到了月亮上。
从此以后,嫦娥便成为了月亮上的仙女,月亮也因此成为人们感恩和团圆的象征。
3.中秋节的民间故事除了嫦娥奔月的传说,中秋节还有许多其他的民间故事,流传至今。
一个常见的故事是关于董永与七仙女的爱情故事。
相传,董永是古代的一个农民,他和七位仙女共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然而,命运让他们分开,每年的八月十五,七仙女便会从天界降临人间,与董永团聚。
这个故事表达了人们对团圆的美好向往,对爱情的珍视。
总结:中秋节作为传统节日,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起源。
古代的祭月祭祖习俗以及与之相关的传说故事,使中秋节成为了一个寄托人们思念和祝福的时刻。
嫦娥奔月与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更是为这个节日增添了浓厚的民间色彩。
我们在这一天会赏月、吃月饼,与家人、亲友团聚,表达对爱与感恩的情感。
中秋节的历史起源和传统习俗,使得它成为了一道连接古代与现代、传统与现代的文化纽带。
让我们一起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亲人共度美好时光。
中秋节的起源与意义:月圆之夜,情深意长
中秋节的起源与意义:月圆之夜,情深意长在中国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中,中秋节以其独特的文化韵味和深厚的情感内涵,成为了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精神家园。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当一轮皓月高悬夜空,无论身处何方的人们,都会不由自主地仰望那轮明亮的圆月,心中涌动着对家的思念与对亲人的牵挂。
一、中秋节的起源:古老月祭的演变中秋节的起源,可追溯至远古时期先民对天象的崇拜,尤其是对月亮的敬畏与祭祀。
在古代农耕社会,月亮的圆缺变化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和季节的更替,因此,人们对月亮充满了神秘感和崇敬之情。
据史书记载,早在周代,中国就有了秋夕祭月的习俗,人们在这一天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祈求月神保佑五谷丰登、人畜兴旺。
这一习俗,便是中秋节的前身。
随着历史的发展,秋夕祭月逐渐演变成了全民性的节日活动。
到了唐代,中秋赏月之风盛行,文人墨客纷纷以月为题,吟诗作对,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宋代以后,中秋节正式定型,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丰盛的宴席,共赏明月,共度佳节,中秋节的团圆和丰收寓意也愈发鲜明。
二、中秋节的传统习俗:月圆人团圆中秋节作为一个充满温情的节日,其传统习俗无不围绕着“团圆”这一主题展开。
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便是赏月和吃月饼。
赏月,是中秋节最为核心的传统习俗之一。
中秋之夜,皓月当空,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或登高望远,或临水赏月,享受那份宁静与美好。
在赏月的过程中,人们不仅欣赏到了月亮的圆缺变化之美,更寄托了对家乡、对亲人的深深思念。
正如唐代诗人张九龄所言:“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无论身处何方的人们,都能在这一刻感受到彼此心灵的相通与共鸣。
吃月饼,则是中秋节不可或缺的习俗之一。
月饼象征着团圆和丰收,是中秋节期间最为畅销的食品之一。
月饼的种类繁多,口味各异,既有传统的豆沙、莲蓉、五仁等口味,也有现代创新的各种新奇口味。
人们品尝月饼的同时,也在分享着节日的喜悦与亲情的温暖。
此外,中秋节还有猜灯谜、玩花灯、赏桂花等传统习俗。
为什么中秋节月亮是圆的
为什么中秋节月亮是圆的为什么中秋节月亮是圆的因为中秋节是在农历的八月十五,农历的每个十五时地球运行到月亮和太阳之间,这天太阳从西方落下去时,月亮正好从东方升上来,地球上看见圆形的月亮,这种月相叫望,这时的月亮叫望月,也叫满月,所以看起来圆。
在农历的每月初一,当月亮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的时候,月亮以它黑暗的一面对着地球,并且与太阳同升同没,人们无法看到它。
这时的月相叫“新月”或“朔”。
新月过后,月亮渐渐移出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区域,这时我们开始看到月亮被阳光照亮的一小部分,形如弯弯的娥眉,所以这时的月相叫“娥眉月”。
这种“娥眉月”只能在傍晚的西方天空中看到。
到了农历初八左右,从地球上看,月亮已移到太阳以东90°角。
这时我们可以看到月亮西边明亮的半面,这时的月相叫“上弦”。
上弦月只能在前半夜看到,半夜时分便没入西方。
上弦过后,月亮一天天变得丰满起来,我们可以看见月亮明亮半球的大部分,这时的月相叫“凸月”。
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时,月亮在天球上运行到太阳的正对面,日、月相距180°,即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之间,从地球上看去,月亮的整个光亮面对着地球,这时的月相叫“望月”或“满月”。
黄昏时满月由东边升起,黎明时向西边沉落。
中秋节的来历我国古代很早就有祭祀月亮的礼俗,据《周礼》记载,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农历八月中旬,又是秋粮收获之际,人们为了答谢神祗的护佑而举行一系列仪式和庆祝活动,称为"秋报"。
中秋时节,气温已凉未寒,天高气爽,月朗中天,正是观赏月亮的最佳时令。
因此,后来祭月的成分便逐渐为赏月所替代,祭祀的色彩逐渐褪去,而这一节庆活动却延续下来,并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中秋节的别称的来历中秋节有很多别称,中秋节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仲秋节"、"团圆节"、"女儿节"、"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和"端正月"。
中秋节的起源及意义
中秋节的起源及意义中秋节,又称为月夕、八月节、追月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正值秋分之后,夜晚的月亮最圆最亮,人们便会团聚一堂,共赏明月,品尝美食,祈求团圆和幸福。
中秋节的起源及意义深厚,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累的文化瑰宝,下面将为大家详细讲述中秋节的起源和其蕴含的意义。
中秋节的起源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古代的祭月仪式。
根据史书记载,周朝时期的嫦娥奉帝尧之命,嫁给后羿,随后后羿射下九个太阳,挽救了人类于水深火热之中。
为了感谢后羿的功绩,人们将每年的八月十五定为中秋节,并开始举行祭月仪式,以表达对后羿的敬慕之情。
除了祭月的起源之外,中秋节也与中国的传说故事紧密相连。
最著名的是关于嫦娥奔月的传说。
相传在古代有四位伟大的神仙,分别是后羿、嫦娥、吴刚和玉兔。
后羿凭借神箭射下了九个太阳,拯救了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
后来,帝王赐给后羿不老不死的药丸,但被后羿的妻子嫦娥偷偷吞下。
吞下药丸后,嫦娥飞升至月宫成为仙女,并守护着人间的家庭团聚幸福。
吴刚是一个忠诚的仆人,为了能与嫦娥在一起,被流放到月宫,在那里一直砍伐桂树。
而玉兔则是嫦娥的伴侣,陪伴着她在月亮上度过寂寞的时光。
中秋节的意义深远,包含着家庭团聚和感恩的主题。
中秋节是一个团圆的节日,人们趁着月明人团圆的夜晚,相聚一堂,共同品味月饼,互赠礼物,并分享饕餮盛宴。
在这一天,远离家乡的游子们常常会回到家中,与亲人相聚,共同庆祝节日,表达对家庭的思念和感恩之情。
中秋节也是一个表达友谊和爱的日子,朋友之间互赠月饼和礼品,以此表达对友情和亲情的真挚祝福。
此外,中秋节还承载着丰收和感恩的意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中秋节是一个感谢大自然的节日。
它恰逢秋季,正是收获的季节,人们通过中秋节来表达对丰收和充实生活的感谢之情。
同时,中秋节也寓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月亮的圆满象征着家庭的和谐、事业的顺利以及人民的幸福。
总之,中秋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中秋节的历史由来
中秋节的历史由来中秋节的历史由来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中国古代,最初的中秋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还蕴含着一种祭祀的意义。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中秋节的历史由来。
中秋节最早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秋季祭月神活动。
据传,商朝时期的夏王朝开国君主商汤,喜爱月亮,认为月神是诸神之首,对其极为崇拜。
商汤死后,商朝继位的夏后一场为了纪念商汤,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都会举行一次盛大的祭祀活动,供奉给月神,并将之后的节日定为中秋节。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秋节逐渐被民间吸纳并且发展壮大。
到了唐代,中秋节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节日,并且逐渐流行于社会的各个层面。
唐代的中秋节一直被视为一个重要的家庭团聚的节日。
才子佳人们纷纷在这一天写诗吟词,把对月亮的怀念与对亲人的思念寄托其中,这也使得中秋节的文化内涵更加丰富起来。
在宋代,中秋节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力,成为了一个全民皆宴的盛大节日。
中秋节的夜晚,人们纷纷享用月饼,欣赏月色。
而到了明清时期,中秋节更是成为了民间艺术的重要载体,丰富多彩的中秋节民间舞狮、甩秧歌等活动开始盛行。
到了现代,中秋节虽然废止了月神的祭祀活动,但仍然保留了其团聚、祈福、欢乐的传统。
在中秋节这一天,人们除了赏月、吃月饼之外,还有一项重要的活动就是赏花灯。
赏花灯是中秋节重要的习俗之一。
古人把花灯比作太阳、月亮和星辰,认为它是人间的希望和灯火胜夜的象征,也是给予家人、朋友与自己祝福的一种方式。
赏花灯不仅可以增加中秋节的喜庆氛围,更可以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如今,中秋节已经成为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人们在这一天通常会放假回家与家人团聚,品尝传统的月饼,赏月,赏花灯,一起共享团圆的喜悦。
同时,中秋节也成为了一种文化交流的窗口,许多国家和地区也会庆祝中秋节,人们通过互赠月饼、赏月、举办文艺活动等方式,加深了各国之间的友谊。
从起源至今,中秋节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秋节的历史由来不仅展示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与敬畏之情,也展示了人们对家庭、亲人和友情的珍视与执着。
中秋节的历史与发展过程
中秋节的历史与发展过程关键信息项:1、中秋节的起源时间2、中秋节的传统习俗3、中秋节在不同朝代的发展特点4、中秋节对社会文化的影响11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其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
最初,它源自古人对月亮的崇拜。
在古代,人们认为月亮具有神秘的力量和象征意义。
111 古代祭祀活动早期的中秋节,有隆重的祭祀月亮的仪式。
人们通过祭祀,祈求风调雨顺、农作物丰收以及家庭的平安幸福。
112 天象崇拜的影响月亮的阴晴圆缺变化,让古人对其充满了好奇和敬畏。
这种对天象的崇拜,逐渐演变成了中秋节的重要元素。
12 汉朝时期的中秋节在汉朝,中秋节的雏形开始出现。
虽然尚未成为一个成熟的节日,但一些与月亮相关的习俗和观念已经逐渐形成。
121 赏月活动的萌芽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在月圆之夜欣赏月亮,感受其美丽和宁静。
122 相关文化作品的出现一些文人墨客开始创作与月亮和中秋相关的诗词歌赋,为中秋节的文化内涵增添了色彩。
13 唐朝时期的中秋节唐朝是中秋节发展的重要阶段。
此时,中秋节已成为官方认定的节日,庆祝活动丰富多彩。
131 官方庆祝的兴盛朝廷会组织各种庆祝活动,如宴会、歌舞表演等。
132 民间习俗的多样化百姓们除了赏月,还会举行猜灯谜、玩花灯等活动,增添了节日的欢乐氛围。
14 宋朝时期的中秋节宋朝时期,中秋节的文化内涵进一步丰富,成为了一个充满诗意和浪漫的节日。
141 诗词创作的高峰众多文人写下了大量关于中秋节的优美诗词,使中秋节成为了文学创作的重要主题。
142 商业活动的繁荣街市上出现了各种与中秋节相关的商品,如月饼、瓜果等。
15 明清时期的中秋节明清时期,中秋节的习俗基本定型,并传承至今。
151 家庭团聚的重要性凸显中秋节成为了家庭团聚的重要时刻,无论身在何处,人们都会尽量赶回家中与亲人共度佳节。
152 地域特色的形成不同地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庆祝方式和习俗,如南方的舞火龙、北方的兔儿爷等。
16 现代社会中的中秋节在现代社会,中秋节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也面临着一些新的变化和挑战。
中秋节的自然现象
中秋节的自然现象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它与自然息息相关。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可以观察到一系列有趣的自然现象。
本文将从月亮、潮汐和气候等方面来探讨中秋节的自然现象。
首先,中秋节最引人注目的自然现象之一当属明亮的月亮。
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的月亮总是特别圆。
据科学家的解释,这是因为在这个时候,太阳、地球和月亮正好处于一条直线上,太阳的光线可以直接照射到月亮的表面,使得月亮呈现出最圆的形状。
而且,由于中秋节的天气通常比较晴朗,月亮的亮度更加突出。
因此,人们在中秋节晚上常常可以看到一轮皎洁的明月挂在天空中,给人以宁静和美好的感觉。
其次,中秋节还与潮汐有关。
潮汐是海洋中的一种自然现象,是由于月亮和太阳的引力对海洋水体的作用而产生的。
在中秋节这一天,由于月亮与地球的距离较近,月亮的引力对海洋的影响更大。
这就导致了潮汐的变化。
在中秋节期间,潮汐的幅度通常比较大,海水会有明显的涨落。
有些地方甚至会出现“涨潮走地”的现象,海水会涌入沿海的低洼地区,形成壮观的海水漫溢景象。
这种自然现象不仅给人们带来了观赏的乐趣,也对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此外,中秋节的气候也是一个有趣的自然现象。
中秋节正好是秋季的开始,天气逐渐转凉,气温适宜。
在这个时候,人们可以感受到秋天的清爽和凉爽。
同时,中秋节也是一年中晴朗天气较多的时候,这给人们赏月、赏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许多地方会举行各种户外活动,如赏月会、登山等,人们可以在秋风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总之,中秋节是一个与自然现象紧密相连的节日。
明亮的月亮、变化的潮汐和宜人的气候,都为中秋节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这些自然现象不仅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也让我们更加关注和珍惜大自然。
希望在未来的中秋节里,我们能够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共同呵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天文与历法探索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天文与历法探索中秋节,一年一度阖家团圆的节日,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然而,除了月圆人团圆的美好寓意外,中秋节背后还隐藏着天文与历法的奥秘。
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神秘面纱,探索其中蕴藏的天文学和历法学知识。
中秋节的历史渊源中秋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源远流长,其历史可追溯至古代。
据史载,中秋节最早起源于周朝,当时是一种祭月的仪式。
由于中秋节恰逢秋季收获,所以逐渐演变为一个合家团聚、感恩丰收的节日。
农历八月十五与天文现象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固定的日期,但其背后的天文现象却是千变万化的。
在这一天,往往是一年中月亮最圆最明亮的时刻,也是月亮离地球最近的时候,被称为“超级月亮”。
此时的月亮高悬于夜空,如同一轮银盘散发着柔和的光辉,照亮人们的心灵。
月相变化与历法推演在古代,人们通过观测月亮的形态来制定历法。
农历是以月相变化为基础的,因此中秋节的日期也会随着月相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通过精密的天文观测和历法推演,古人确定了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的固定日期,使得中秋节与天文现象相辅相成,历法与自然规律和谐共生。
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与天文意义除了天文现象与历法推演之外,中秋节还承载着丰富的传统习俗,如赏月、吃月饼、赋诗对饮等。
这些习俗既体现了人们对自然、对生活的向往,也蕴含着天文学的深刻意义。
赏月不仅是一种享受月光的方式,更是对月亮运行规律的观察;吃月饼则寓意着团圆与完整,与天文学中的各种规律相呼应。
中秋节作为一个融合了天文学和历法学的传统节日,不仅仅是团圆和美食的象征,更是人类与自然、历法与天文的和谐共生。
在这个中秋佳节,让我们一起感受天文之美,体会岁月流转,珍惜亲情友爱,祈盼和平与安宁。
希望大家在中秋节这一天,能够与家人团聚,共同感受天文之美,品味传统习俗的魅力,度过一个美好的节日时光。
中秋节的魅力不仅在于团聚与食物,更在于其融合了天文与历法的深刻内涵,让我们在这个节日里感受自然之美,珍爱历史文化,珍惜团聚时刻。
中秋节的起源及意义
中秋节的起源及意义中秋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又称“月光节”、“团圆节”,是在农历八月十五日庆祝的。
中秋节的起源可以追溯至3000年前的商朝时期,而后又经过不断发展演变,成为了如今我们所熟知的中秋节,下文将深入探讨中秋节的起源及其背后的意义。
一、起源相传,在商朝时期,人们普遍信仰着太阳神。
而后,随着阴阳五行学问的发展,月亮也逐渐被视为重要的象征,人们开始对月亮崇拜。
在商朝著名的书面记载中,如《尚书•仲虺》中便有“辰闻歌于中秋”之语,是我国最早的中秋节历史记录。
此后,中秋节逐渐成为了“月亮节”。
在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中,中秋节自然也充满传说和故事。
其中,最为有名的莫过于“嫦娥奔月”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月神、嫦娥和后羿的传说。
据传说,商朝年间,原本有十个太阳照耀大地,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嫦娥的丈夫后羿,身为工匠,用神箭将九个太阳射落,留下一个太阳,从此定时照明。
为了感谢后羿,王母娘娘赏赐后羿长生不老药,但后羿不想一个人过来,便将药藏在家中。
嫦娥在后羿外出时偷吃了长生不老药,终于飞到了月亮上。
在月亮上,嫦娥化身为月宫仙子,终日游玩于月宫之中,与她共处的还有月神和月兔。
二、意义中秋节作为“团圆节”,象征着一家人圆圆满满地在一起,早在唐代就已经成为了一个成为了国家常规节日。
在民间,中秋节的灯笼、猜谜、吃饼等活动也是创新不断,为这个节日增添了浓郁的文化氛围。
在人们其它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看到中秋节的影子。
如,用“月圆、人圆”来祝福身边亲人和朋友幸福平安;用“圆一拜”来表达尊敬前辈和亲友的心意;用“团圆宴”来激发人们对美食的热爱等等。
此外,中秋节的庆祝活动还在不断地丰富着我们的文化生活。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和绿色环保的重视,中秋节的灯笼逐渐变成了环保高科技的代表——LED灯笼。
有的地方还增加了科技互动,如地铁、机场、商场等地方也会增添中秋主题的,如结合手语、AR、VR等科技手段,营造出更加浓厚的中秋节氛围。
中秋节的起源简单介绍
中秋节的起源简单介绍中秋节,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们对团圆、美好的向往。
那么,中秋节究竟是如何起源的呢?中秋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
那时,人们对天象就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敬畏之心。
在秋季的夜晚,天空中那一轮皎洁的明月格外引人注目,它的明亮和圆润让古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神秘。
于是,他们开始对月亮进行祭祀和崇拜,这或许就是中秋节最初的萌芽。
在古代的农业社会中,中秋节的起源与农业生产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秋季是收获的季节,庄稼成熟,人们辛勤劳作了一年,终于迎来了丰收的喜悦。
而中秋节正好处于这个时候,人们在庆祝丰收的同时,也感恩大自然的恩赐,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此时的中秋节,不仅是一个欢乐的节日,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对未来的祝福。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中秋节与古代的帝王祭祀活动有关。
在古代,帝王有着祭祀天地、日月的传统。
在秋分这一天,帝王会祭祀月亮,以祈求国泰民安、天下太平。
这种祭祀活动逐渐流传到民间,成为了百姓庆祝中秋节的一种形式。
此外,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也为中秋节的起源增添了一抹浪漫的色彩。
传说中,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拯救了苍生。
西王母赐给后羿一粒长生不老药,然而,后羿的徒弟逢蒙心怀不轨,企图偷取这粒仙药。
后羿的妻子嫦娥为了不让仙药落入坏人之手,无奈之下吞下了仙药,随即飘向了月宫。
从此,嫦娥便居住在了月宫中,成为了月神。
百姓们为了纪念嫦娥,便在每年的八月十五这一天对着月亮祭拜,希望她在月宫中能够幸福快乐。
中秋节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和演变。
在唐代,中秋节逐渐成为了一个官方认定的节日,当时的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关于中秋节的诗词佳作,如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生动地描绘了人们在中秋节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到了宋代,中秋节更是热闹非凡,人们不仅赏月、拜月,还会举办各种庆祝活动,如舞龙舞狮、放天灯等。
明清时期,中秋节的习俗更加丰富多彩,如吃月饼、馈赠月饼等,月饼成为了中秋节必不可少的美食,象征着团圆和美好。
中秋节的来历来历
中秋节的来历来历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庆祝。
它源于中国古代的农耕社会,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庆祝方式和民俗传统。
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与中国的月亮文化密切相关,下面我们将介绍中秋节的来历。
据史书记载,中秋节最早可以追溯到商朝时期,约公元前16世纪。
当时,商朝的人们已经开始庆祝秋天的丰收,同时也祭祀月神。
这个节日一直延续到汉朝,成为一个年度特殊的庆典。
在明朝时期,中秋节逐渐演变为家庭的团圆节日。
中秋节的来历中还有一个重要的传说,就是关于嫦娥奔月的故事。
相传古时候有十个太阳,这使得大地干旱,百姓们生活困难。
于是,英雄后羿决定上天射下九个太阳,拯救人民。
他成功地射下九个太阳后,受到了人民的崇拜和爱戴。
然而,由于后羿的力量过大,使得他渐渐变得独断专行,忘记了自己的初心。
最终,他盗取了不死药,并准备独自飞升成仙,离开人间。
他的妻子嫦娥发现后,为了挽救后羿,她偷偷吞下了不死药。
在一次月圆之夜,嫦娥感受到强烈的力量,她变成了一个永远居住在月亮中的仙女。
为了表达对后羿的怀念,人们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供奉水果和月饼,以纪念这个传说。
同时,中秋节也相当于一个团圆节,家人团聚,共同欣赏明亮的满月。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秋节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
人们在这一天会进行一系列庆祝活动,如赏月、吃月饼、赏花灯、玩猜灯谜等。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中秋节的文化内涵,也增加了节日的乐趣和欢庆氛围。
总而言之,中秋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厚的节日氛围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中秋节的来历与古代的农耕文明、月亮文化和传说密切相关。
通过庆祝中秋节,人们表达了团圆、感恩和美好祝愿的心声。
中秋节也成为了中华民族团结亲情的象征,传承了几千年来的人文精神。
中秋节的民间传说与现实历史
中秋节的民间传说与现实历史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几千年来它承载着人们对团圆、丰收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月亮最圆,象征着团圆完美。
在这个佳节中,除了品尝月饼、赏月和灯会,还有许多动人的民间传说以及悠久的历史渊源值得我们去探索与了解。
中秋节的起源与历史演变中秋节的起源相当复杂,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农耕社会。
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以及文献记载,早在周朝时期,中国人就开始庆祝秋天的丰收。
这个时候,农作物成熟,农民在忙于收获之余,会在月下进行祭月活动,以感谢自然神灵的恩赐,同时也祈求来年的丰收和安康。
到了唐代,中秋节的习俗逐渐固定下来。
当时,诗人们常在这个时节吟诵有关月亮的诗句,极大地推动了中秋文化的发展。
如著名诗人杜甫和李白都曾在诗中描绘过中秋夜美丽的月景与人们的思乡之情。
经过宋代的传承与发展,中秋节逐渐演变为一个重要的民间节日。
这一时期,吃月饼已成为一种风俗,即寓意团圆、和谐。
元朝和明清时期,中秋节保持了基本形式,但也更加丰富多彩。
各地开始盛行赏月、花灯游行、乡贤聚会等活动。
此外,中秋晚会和家族团聚成为这一节日的核心主题,年复一年滋养着中华民族对团圆、美满生活的不懈追求。
中秋节的民间传说中秋节有众多美丽而富有寓意的民间传说,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便是“嫦娥奔月”和“后羿射日”这两个故事。
嫦娥奔月然而,后羿并不想独享这样的永生,他决定将不死药留给妻子嫦娥,共同享受幸福的人生。
然而,一名心怀叵测之徒跟踪并企图夺取药物。
在危急关头,为了不让坏人得逞,嫦娥毅然选择吞下了不死药,她身体轻轻一飘,飞向了明亮而洁净的月球。
从此,她便居住在那孤独绵长的月亮上,只能遥望地球上的后羿。
嫦娥奔月象征着对爱情与忠贞的不渝向往。
同时,这个故事也表达了不要为了自身利益而损害他人的明确道理,让人在欣赏美丽浪漫之余,也能从中反思人生哲理。
玉兔捣药另一个与嫦娥息息相关的人物则是玉兔。
在嫦娥奔月之后,有一只可爱的玉兔陪伴在她身边,每天负责捣制长生不老药。
中秋节赏月传统的起源与演变
中秋节赏月传统的起源与演变中秋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被誉为“月圆节”。
每逢中秋之夜,人们都会聚集在一起,欣赏明亮的月亮,并举行各种活动来庆祝这个特殊的时刻。
这样的习俗源远流长,起源于古代的祭月文化,并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演变和丰富。
本文将探讨中秋节赏月传统的起源与演变。
一、祭月的起源中秋节赏月传统最早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当时人们在秋天的特定日子中,会举行一种名为“拜月”的仪式,以祈求丰收和平安。
中国古代人们对于自然的崇拜深入人心,认为月亮是一位神灵,拥有着神奇的力量。
因此,每到秋天,人们会通过拜月的方式来表达对月亮的敬意和祈愿。
随着时间的推移,祭月的形式逐渐演变。
在唐朝时期,举行赏月宴会成为中秋节的流行活动。
皇帝和贵族们会在宫殿中设置专门的赏月区域,与臣子和家人们一起欣赏明亮的月亮。
这种形式的赏月活动不仅加深了皇室与民众之间的联系,还成为了展示文化底蕴和社会地位的场合。
二、民间赏月活动的兴起与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中秋节赏月活动逐渐从宫廷传入民间,并且日益普及。
在宋朝时期,人们开始在家中的庭院或附近广场上设立赏月台,用于赏月和拜祭。
充满诗意的月光洒在每个人的心头,将这个节日的喜悦带给更多的普通百姓。
到了明清时期,中秋节的赏月活动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丰富。
民间绘画、舞蹈、唱歌等各种艺术形式相继出现,为这个节日增添了更多的趣味和色彩。
同时,团圆的意义也更加凸显。
在当时,许多人因战争或其他原因分离,中秋之夜成为他们思念亲人和朋友的时刻。
因此,赏月不仅代表着对自然的崇拜,也成为了对亲人亲友情感表达的方式。
三、现代赏月的文化内涵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秋节赏月的活动方式和形式也在不断变化。
不同地区的习俗和传统相互融合,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赏月文化。
比如,广东潮汕地区的中秋节庆典,人们会点燃大型灯笼,用花灯表演、烟花爆竹等形式庆祝中秋之夜。
而在浙江杭州的西湖上,成千上万的游人会乘船在湖面上观赏明月,同时举行各种文艺演出活动。
中秋节的起源你了解多少
中秋节的起源你了解多少中秋节,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每逢中秋佳节,人们总会团聚在一起,赏月、吃月饼、共话家常,享受这温馨而美好的时刻。
然而,对于中秋节的起源,你又真正了解多少呢?中秋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月习俗。
在远古时期,人们对自然界的变化充满了敬畏和好奇,尤其是对月亮的阴晴圆缺感到神秘莫测。
月亮的周期性变化与季节的更替、农作物的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古人开始对月亮进行崇拜和祭祀,祈求月神保佑农作物丰收、人畜平安。
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时期,就有了“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秋节的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
到了唐代,中秋节逐渐成为一个固定的节日。
唐代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对于节日的庆祝也更加隆重和多样化。
在唐代的诗歌中,有很多关于中秋节的描写,如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生动地表达了人们在中秋之夜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中秋节在宋代得到了进一步的普及和发展。
宋代商业繁荣,市民文化兴起,中秋节成为了一个全民欢庆的节日。
人们在这一天不仅会赏月、拜月,还会举办各种娱乐活动,如夜市、杂技表演等。
此外,宋代还出现了“月饼”这一独特的食品。
据传说,月饼最初是用来传递情报的工具。
在元末时期,朱元璋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为了反抗元朝的统治,将起义的时间和信号藏在月饼中,分发给各地的起义军。
最终,起义取得了成功,月饼也因此成为了中秋节的象征之一,寓意着团圆和幸福。
到了明清时期,中秋节的庆祝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除了赏月、吃月饼、玩花灯等传统习俗外,还出现了一些新的风俗,如舞火龙、烧塔等。
舞火龙是在香港等地流行的习俗,人们用草扎成龙的形状,在龙身上插上香火,舞动起来犹如一条火龙在空中飞舞,十分壮观。
烧塔则是在南方一些地区流行的习俗,人们用砖块和瓦片砌成塔形,在塔内点燃柴火,寓意着驱除邪祟,保佑平安。
中秋节不仅是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中秋节的起源及历史背景
中秋节的起源及历史背景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富有诗意和浪漫情怀的节日之一。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中国古代,与月亮崇拜、丰收祭祀等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
本文将从中秋节的起源、历史背景以及相关传统习俗等方面,详细介绍这个具有浓郁文化内涵的节日。
一、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商周时期。
在当时,中国农耕文明已经相对发达,人们开始重视丰收和农业的祭祀活动。
据史书记载,最早的中秋节起源于古代的月下祭祀,这是为了感谢月亮带来丰收和幸福生活。
中秋节与古代崇拜月亮的习俗密不可分。
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每月十五是月亮最圆的时候,人们开始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向月亮祈求丰收和家庭幸福。
这样的月下祭祀活动逐渐演变成中秋节的形式,并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和演变,成为了如今的中秋节。
二、中秋节的历史背景中秋节除了与月亮崇拜有关外,还与中国古代一些重要历史事件有着紧密的联系。
1. 月宫嫦娥奔月相传,古代神话中有一个故事,讲述了嫦娥奔月的传说。
据说,古代有十个太阳,造成了严重的干旱和灾害。
后羿,一位英勇的射手,射下了九个太阳,挽救了人类免于灭亡。
天帝十分悲伤,将药丸赐给后羿,使他获得了长生不老的能力。
然而,后羿的妻子嫦娥却偷吃了他的药丸,最终飞上了月亮。
为了纪念嫦娥,人们在中秋节这一天开始举行赏月活动,认为嫦娥就居住在月亮上,通过赏月来怀念她。
2. 革命活动的象征在中国现代历史上,中秋节也与一些重要的革命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辛亥革命前夜,中国人民为了反抗封建统治,推翻满清王朝的统治,发起了一系列的反对运动。
辛亥革命爆发的前一天恰逢中秋节,人们利用这个传统节日的机会,在全国范围内举行了抗议活动和示威游行,号召人们起来推翻封建统治。
这让中秋节成为了中国反封建斗争的象征之一。
三、中秋节的传统习俗1. 赏月赏月是中秋节最重要的传统习俗之一。
在中秋节这一天,人们会聚集在户外或者阳台,观赏明亮的圆月。
月亮象征团圆和幸福,人们通过赏月来祈求家庭的和睦和幸福。
中秋节赏月传统的历史与现代演变
中秋节赏月传统的历史与现代演变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一个充满浪漫与神秘的日子。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通常会聚集在一起,品尝月饼、赏月、赏花灯,进行家庭聚会等一系列活动。
赏月是中秋节最重要的传统之一,也是表达人们对亲人和朋友思念之情的方式。
本文将介绍中秋节赏月传统的历史和现代演变。
一、赏月的历史渊源中秋节赏月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古代,源于远古时代人们对月亮的崇拜。
早在唐朝时期,人们就开始庆祝中秋节,并将赏月作为其中一个重要活动。
当时,人们通常会在月圆之夜登高望月,同时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吃月饼、赏花灯、作诗赋字等。
赏月不仅是欣赏月光的美丽,更是对团圆与祝福的一种象征。
二、传统的中秋节赏月习俗1. 吃月饼:中秋节这天,人们会品尝各种口味的特色月饼,如莲蓉、豆沙、五仁等。
月饼形状圆润,寓意着团圆与完整。
2. 赏月:当夜幕降临,人们会前往公园、湖边等开阔地区,仰望天空中的明月。
人们赏月时会祈愿团圆、家庭幸福、事事顺利。
3. 赏花灯:中秋节期间,各地会举行花灯展览活动。
这些花灯不仅造型各异,还有灯光闪烁的效果,营造出诗意与浪漫的氛围。
人们逛灯会时一方面能欣赏灯光的美,同时也能感受到节日的喜庆气氛。
4. 诗词赋字:自古以来,中秋节都是文人雅士文思泉涌之时。
许多文人会以中秋节为题材,创作诗文。
这些作品表达了他们对美好生活、团聚与共同理想的向往。
以上就是传统中秋节赏月习俗的主要内容。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这些习俗也在不断演变。
三、现代赏月的新形式1. 网络赏月: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观赏到遥远地方的月亮。
有一些网站或APP会实时播放月亮的画面,使无法亲临现场的人们也能共同体验赏月的乐趣。
2. 创意月饼:现如今的月饼不仅限于传统口味,还有各种别出心裁的创意款式和口味,如冰淇淋月饼、巧克力月饼等。
这些新口味的月饼既满足了人们的味蕾,也突破了传统的束缚。
3. 大型灯会:大城市通常会举办盛大的花灯展览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关注。
中秋节的来源
中秋节的来源中秋节,是我国众多传统节日中备受喜爱的一个。
每当中秋佳节来临,人们阖家团圆,共赏明月,品尝月饼,处处洋溢着温馨与欢乐。
然而,你是否曾好奇过中秋节究竟是如何起源的呢?中秋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
在那个时候,人们对天地自然充满了敬畏和好奇。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当农作物成熟,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对大自然的感恩之情,便开始举行一些祭祀活动。
这可以被看作是中秋节最初的雏形。
到了先秦时期,帝王们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
据《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
”夕月就是祭月亮,这表明当时已经有了在秋季祭祀月亮的传统。
但此时的祭月活动,主要还是局限在宫廷和上层社会。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汉代,中秋赏月的习俗开始在民间流传开来。
据史书记载,汉代的人们在中秋之夜,会在庭院中摆上瓜果、糕点等祭品,对着明月祭拜,祈求家庭平安、幸福。
不过,此时的中秋节还未成为一个正式的节日。
唐代,是中秋节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唐朝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社会风气开放,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在这个时期,中秋赏月成为了一种非常流行的文化活动。
许多文人墨客留下了关于中秋的优美诗篇,如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通过诗句生动地描绘出了人们在中秋之夜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此外,唐代还出现了一些与中秋相关的传说和故事,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这些传说和故事为中秋节增添了神秘而浪漫的色彩,也使得中秋节逐渐深入人心。
到了北宋时期,中秋节正式被定为一个节日。
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
”这说明在当时,中秋节已经成为了一个全民性的节日,无论是富贵人家还是普通百姓,都会在这一天庆祝。
人们会相聚在一起,赏月、吃月饼、玩花灯,热闹非凡。
中秋节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重要的节日,并流传至今,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秋节强调家庭团圆,体现了中国人对亲情的重视。
在古代,交通不便,人们往往很难经常相聚。
中秋节的来源
中秋节的来源中秋节,是我国众多传统节日中极富诗意和温情的一个。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人们仰望明月,阖家团圆,品尝月饼,共赏秋景,这温馨的场景背后,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
中秋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月习俗。
在远古时期,人们就对神秘的月亮充满了敬畏和崇拜。
月亮的阴晴圆缺变化,被认为与世间万物的生长、兴衰有着密切的关联。
于是,在特定的日子里,人们会举行隆重的祭月仪式,向月亮祈求丰收、平安和幸福。
早在周朝,就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
但此时的祭月活动,更多地是一种官方的礼仪,还没有成为民间普遍的风俗。
到了唐代,中秋节逐渐成为一个固定的节日。
唐朝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社会风气开放,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中秋之夜,文人墨客们常常相聚一起,吟诗赏月,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比如,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以明月寄托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王建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则把中秋之夜人们的相思之苦描绘得淋漓尽致。
这些优美的诗句,不仅让中秋节充满了诗意,也使得中秋节在人们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宋代,中秋节已经成为全民性的节日。
《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
”无论是富贵人家还是平民百姓,都会在这一天精心准备,共度佳节。
人们会制作精美的月饼,互相赠送,以表达美好的祝福。
月饼在此时已经成为中秋节不可或缺的美食。
此外,还有各种热闹的民俗活动,如舞龙舞狮、花灯巡游等,让中秋节充满了欢乐的氛围。
明清时期,中秋节的习俗更加丰富多彩。
除了赏月、吃月饼、玩花灯等传统活动外,还有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走月亮等特殊的风俗。
而且,中秋节的庆祝活动往往会持续数日,成为人们在金秋时节最为期待的节日之一。
关于中秋节的传说,也为这个节日增添了许多神秘和浪漫的色彩。
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当属“嫦娥奔月”的故事。
传说中,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拯救了苍生。
西王母为了表彰后羿的功绩,赐给他一粒不死之药。
中秋节的起源
中秋节的起源
中秋节的起源说法众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天象崇拜说
上古时代,人们就对月亮天体有着崇拜活动,最早见于《周礼》。
《礼记·月令》也提到“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
古人认为日月的正常运行是宇宙和谐的保证,因而重视对日月的祭祀。
在秋分的晚上有祭月的礼俗,秋分时节月亮看起来又大又圆,这可能是中秋祭月习俗的早期来源。
后来,人们将祭月活动由“秋分”调至农历八月十五,即中秋节月圆之夜,以更好地赏月、祭月。
2.嫦娥奔月传说
据史书记载,“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
后羿射下九个太阳后,西王母赏了他一颗长生不老药,被后羿的妻子嫦娥保管。
后来后羿的徒弟逢蒙趁后羿不在逼迫嫦娥交出仙药,嫦娥便吞吃了仙药往月亮飞去。
百姓们为了纪念嫦娥,便将这天定为中秋节。
不过这更多是一种民间传说,给中秋节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和浪漫的氛围。
3.庆祝丰收说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
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
4.月饼军粮说
有历史学家研究指出,中秋节起源应为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裴寂以圆月作为构思,成功发明月饼,并广发军中作为军饷,成功解决因大量吸收反隋义军而衍生的军粮问题。
总之,中秋节的起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融合了天象崇拜、传说故事、农业生产等方面的元素,逐渐演变成如今的重要传统节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瞧瞧 ! 这才是 “ 中秋文化, 海外传承 ”
----- 知青协会《明月共赏 乡音乡情》联欢晚会通知
想想挺神的 ----- 不知从哪朝哪代起,中秋月圆的自然现象与思乡思亲的人文情怀,怎么就被中华文化联系起来了 ! ? 在中国活了大半辈子的花生屯儿中国知青们,打小就迷迷糊糊地被熏陶着、享受着中秋文化。
家境再窘,也不差钱买块月饼尝尝,就着几粒酸葡萄,瞪眼儿等着月上柳梢,要去找桂下白兔,广寒嫦娥。
这帮人漂泊海外后,可了得,竟要传承和发展这一奥妙文化 ---- 买月饼都嫌跌份,要自己做,感觉那才叫文化传承!知青协会烹饪社早早就培训出一大票月饼师傅了,还委托社员探家时贩了一批月饼模具回来武装大家。
如今,这种月饼已在各家地下黑作坊批量生产,知青大小聚会上都有供应。
烹饪社长小粤庵为使这月饼从地下走进金山、美心、大中华,想注册商标,可那些月饼师傅们竟为取名是"知青"牌还是"花生屯"牌争起来,致使注册一事暂无结果。
嫌海外知青俗得可爱吗?他们也雅得没比!两周前,协会的诗社与歌社不让烹社专美,连袂搞了档“中秋咏月”的活动,嗬!李白,王昌龄,苏东坡接踵登场赋月;方听鸡声茅店月,又见明月出天山;草原敖包的月刚和边疆哨所的月比了圆满,唐朝的关山月又与时下的圪梁月较上苍凉;窗外老美们正在过他们啤酒烧烤夜,屋内这帮老中们,你猜怎么着?---- 悠悠忽忽地在春江花月夜里梦游!唉!这伙子人呀,没救了……
你还别说,花生屯儿里百、八十个华人社团,就数知青协会这些年逾半百的青哥青妹们对中秋文化痴情,理解上更是准确深刻 : 中秋的月亮,别人看是圆的,他们看是圆里透凉的 -----当年,刚刚蜕了 “年少不知愁滋味儿” 的青涩,还没等到脸上长出青春痘痘,他们就饱尝了"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滋味。
漂泊海外后又反刍其味,愈觉浓烈了。
他们做月饼,咏月,秋日聚会,其实啊,改一字唐诗,都是“我寄思心与明月”,将对挚爱亲朋的思念,对家乡山水的眷恋,以及对挥洒过青春的那块热土的关顾,全借机倾倒出来。
听说了知青协会将在月圆中秋之日举办《明月共赏, 乡音乡情》联欢晚会,协会内不论是米脂婆姨绥德汉,还是岭南仔珠江妹,不论是被浦江浑水灌大的,还是被泸州老窖熏熟的,这些会员可逮着机会秀一把地方特色文化,连日来正卯足了劲加紧排练呢。
那位张罗粤海文化的老广发了话:哼!看了我们的节目,你们北人啊 (他把广东以北的人都当北方佬) ,一定会来我门下拜师学鸟语的!顺便提醒北人,莫忘了备足咖啡哇!我们一曲"月光光"顶5粒安眠药嘢!更耍噱头的那位,是领衔沪淞文化秀的老克腊,他先是漏了点儿风,要表演"上海滩簧"---- 楞让晚会总导不知他要卖什么药!后又报了节目名"罗汉钱",又惑得副导瞎猜:那钱是袁大头呢还是开元通宝?还嫌关子没卖足,这个把上海以外的人都当乡下人的老克腊,又甩出包袱:那天叫你们乡下人看看,啥是正宗上海30年代旗袍服装秀!
华盛顿中国知青协会《明月共赏,乡音乡情》联欢晚会
时间: 十月三日, 星期六,晚六点(5:30入场,晚宴6时开始)
地点: Julius West Middle School
651 Great Falls Rd,Rockville, MD 20850
请各人(家庭)准备好2009-2010年度知青协会会费$15。
夏季烧烤时入会的会员已付会费有效期延至09-10年度,故本次活动不额外收费。
非会员每人酌收$5。
请各家带一、两道拿手好菜来共享 “百家宴”。
欢迎大家届时光临,共度中秋佳节!
(华盛顿中国知青协会中秋晚会筹备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