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第四课时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计划
教
材
分
析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退位减法,是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10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多位数四则运算的基础。
学
情
分
析
学生已经掌握列竖式计算加减法的规则“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并且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估算和计算能力,这些知识的掌握为本单元的教学打下了基础。但是因为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并不完全相同,思考的角度也不相同,这就意味着面对相同的问题情境,不同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率也有很大的差距。
难点:使学生选择适当的方法,能正确的、迅速的计算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并能应教
学
设
想
1.可通过创设情境,有意识地将数学与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2.进行多种不同的练习,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并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感受数学思想的灵活性和数学方法的多样性。
教
学
目
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理解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
2.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会算法多样化,初步发展估算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
学
重
难
点
重点:掌握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根据情境提出简单的问题,并能根据要求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课时
安排
4课时。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连加》教案设计
本次教案设计的教材为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连加》,这是一门与幼儿园的数学接轨的课程,主要涉及到加法的概念,并引入通过连加计算加法的方法。
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们来说,这是一门非常重要的数学课程,也是他们学习数学的重要一步。
本篇教案设计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示例以及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加法概念,并能根据问题进行加法计算2、能掌握通过连加计算加法的方法3、能够运用连加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加法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1、加法的概念和应用2、通过连加计算加法的方法3、如何将连加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当中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体验式教学法”、“游戏式教学法”和“板书式教学法”等方法进行教学。
体验式教学法旨在营造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游戏和实践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游戏式教学法则注重在游戏中进行学习,通过游戏的方式帮助孩子们理解概念,巩固记忆;板书式教学法则是将重点概念、公式、例题等用简单的画面进行概括和表达,形式生动,易于理解。
四、教学过程1、导入阶段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加法的概念,在本节课的导入阶段,教师可以通过举例红苹果和黄苹果的数量进行介绍,让孩子们理解简单的加法概念,加倍数的概念(如:2颗红苹果+3颗黄苹果=5颗苹果)。
2、讲解阶段在本节课的讲解阶段,老师应通过黑板、画图、卡片等方式讲解加法的概念和如何通过连加计算加法,并且引导孩子们探索加法的规律和性质。
同时,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或者配对练习的方式,让孩子们在合作中相互学习,互相帮助,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
3、练习阶段在本节课的练习阶段,老师可以通过课堂活动和游戏等方式,设计涉及连加的加法问题,让孩子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如:通过连加方法计算从 1 到 100 所有自然数的和,或者通过抛球的方法进行加法的游戏等。
4、巩固阶段在本节课的巩固阶段,教师应该进行课后延伸的练习。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一班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一班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1教学目标1、使同学体验统计的过程,把握统计的方法,会依据统计图答复下列问题。
2、培育同学的统计意识。
教学重点进一步使同学把握统计的方法,体验和感受整理数据的过程。
教学难点观看统计图,答复提出的问题。
教具预备投影片、图片教学过程:一、谈话。
(1) 同学们,新年快到了,我们布置教室需要一些气球,你们说是哪种颜色的气球可以多买一些红色黄色绿色蓝色(2)同学自由发言问:多买的依据是什么同学争辩、汇报争辩结果(3)让我们来统计一下吧二、制成条形统计图。
(1) 你想用什么方法记录红色黄色绿色蓝色(2)统计,制成统计图(3)答复下列问题1、统计图中可以看出,调查了( )名同学。
2、宠爱( )颜色的人最多宠爱( )颜色的人最少3、假如你们班有一名同学没来,他最有可能宠爱( )颜色4、布置会场,多买些什么颜色的气球比拟好呢三、实践活动:每一位同学调查本组同学最宠爱的电视节目是什么动画片体育竞赛电影新闻做一次统计四、总结:你今日有什么收获#729992一班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2教学内容:一班级下册第30—31页“回收废品〞。
学习目标:学问目标:同学在学习过程中,结合“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同学在学具的操作中,能正确列式并进行计算,稳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
力量目标:在观看中培育同学的创新意识,在操作、争辩、沟通中培育同学自主探究的力量,在解决问题中提高同学的计算力量。
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培育同学的合作意识和环保意识,提高同学的学习爱好,使同学想学、乐学、会学。
教学重点:如何建立实际情境与加减法意义的联系。
教学难点:培育同学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师:小伴侣宠爱去公园吗那,老师就带大家去公园瞧一瞧。
(播放课件)公园里的景色真美呀,有绿树、有凉亭、还有人工湖……这给人们带来了多大的欢快呀!可是,人们又给公园留下了什么呢大家宠爱现在的公园吗为什么你们打算怎么做2. 板书课题:回收废品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 (播放课件)师:瞧,这三位小伴侣已经开头行动了,他们正在收集塑料瓶。
营造活泼氛围,轻松学习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4
营造活泼氛围,轻松学习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4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对于一些学生来说,数学并不是一门简单易学的科目。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营造一个活泼的氛围,让学生轻松地学习数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今天,我们来分享一份教案,让您更好地了解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一、教学目标1.了解数学运算规则;2.掌握小学数学运算步骤;3.了解小学数学恒等式等基本概念。
二、教学重点了解数学运算规则三、教学难点小学数学运算步骤掌握四、教学过程1.导入活动,营造轻松氛围为了使学生们感到活泼,主动参与,让他们轻松地学习数学,我们先进行一些游戏。
比如,老师手中拿着一只兔子玩具,让学生们猜猜它的重量。
这个游戏可以激发学生们的思维,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并为课堂后续内容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讲解学习内容我们可以在介绍数学运算规则时,啰嗦一些,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出一个有趣的气氛。
通过介绍漫画动画、图形、图片等方式,生动形象地讲解了数学运算规则。
我们可以使用这些手段将枯燥的概念变得有趣,并减轻学生的压力和焦虑情绪。
3.新课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新课内容的学习中,我们可以通过让孩子们自己发现问题的方式,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老师可以提问:“如果三个爷爷一共有9个橙子,每个爷爷会有几个橙子?”,这个问题就可以让孩子们动脑筋,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
我们还可以通过数学游戏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比如,做一些容易让学生们上手的基础数学游戏。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除学生对数学难度的担忧。
4.小结,以小结领会教学重点要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让学生们提高自己的思考和写作能力,以便将来能成功地应用所学知识。
我们可以让每个学生做一道练习题,帮助他们消化所学内容。
在小结时,我们可以对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一些建议,这对于学生将来解决其他问题时也会有所帮助。
五、教学效果通过上述教学方法,我们能够达到以下目的:1. 提高学生对数学的了解和兴趣,推动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问;2. 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基础知识,逐渐提升自己的学习效果;3. 对于那些对于数学有所畏惧的学生,我们能够帮助他们消除自己的担忧情绪,并逐渐变得自信;4. 通过上述方法,我们能够在适当的时间,针对学生的表现情况,及时提出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
小学一年级数学关于第六单元优秀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关于第六单元优秀教案小学一年级数学第六单元优秀教案大全一:《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教学目标:1. 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学生初步学会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理解算理,能够正确地进行口算。
2. 感受进位加法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进位加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
教学过程:一、基础训练1、口算。
20+40 32+10 40+48 42+75+23 4+64 56+30 8+512、只列式不计算(1)上面哪几道题先算几加几?(2)哪几道题先算几十加几十?二、新知学习1、谈话引入,示联欢会场景图。
2、看图了解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3、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式。
4、讨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小组合作摆小棒。
5、分组介绍计算方法,集体评价。
6、做一做,同桌任选一道合作摆小棒,说一说计算方法。
7、指名说一说怎样计算的。
【小结】师生小结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计算方法:进行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可以先算几加几,加的得数和原来的整十数相加;也可以先把两位数凑成整十数,再加余下的数。
三、巩固练习1、独立完成练习十五的第5题,(学生同桌说一说发现)。
2、独立完成练习十五的第6题,集体订正。
3、小医生,把错的改正过来,说一说错在哪里。
54+7=51 36+7=42 7+24=944、游戏:小小邮递员,练习十一的第9题。
四、拓展练习1、游戏夺红旗。
(1) 连续加728→□→□→□→□→□(2)连续加814→□→□→□→□→□2、数学乐园。
从10、20、30、40、50、60、70、80中,写出和相等的一组算式。
□+□=□+□□+□=□+□□+□=□+□五、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1、26+8 = 5+37 =想:先算( )加( )等于( ) 想:先算( )加( )等于( )再算( )加( )等于( )。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辅导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辅导教案引言: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也是人类文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数学教育在小学一年级开始,是深入普及数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基础。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是关于“图形”这一知识的学习,通过学习这一单元,孩子们可以在手脑协调、观察能力等方面得到较好的提高,实现知识的全面性和能力的素养。
一、教学目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孩子学会认识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能够准确地辨认它们的特征,了解其特点,能根据给出的条件画出所需图形。
同时,还要通过关键词和问题的串联,培养孩子的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等,使孩子的思维得到更全面、更深的发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通过生活实例和练习题目,让孩子掌握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和绘制方法。
教学难点是:让孩子由抽象认识到具体认识。
孩子们还没有完全掌握整体看待一个物体的能力,还需要凭借所知道的一些实物进行模拟和类比,逐渐获得对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其特征的认识。
同时,孩子的绘图能力也需要得到相应的提升。
三、教学设计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的分析,下面列出本单元教学设计:1.导入通过简单的理解提问导入本单元的知识。
综合问答:人有几只脚?人的头长什么样?(小学一年级的孩子都能回答)如果把人的头延长成矩形,身体部分形成正方形,腿延伸出去的形状就像是平行四边形,请你画一下平行四边形是什么样的。
通过生活场景引入,进一步培养孩子对图形的认知和联系。
2.学习新知识学习本单元新知识,引领孩子掌握绘制图形的方法。
①同桌配合游戏要求一个人将手中的木块组合成一个长方形或者正方形,另一个人看后要快速地说出形状和排列方式。
通过同桌配合的方式让孩子掌握绘制图形的方法,对重视合作精神的培养也具有很好的作用。
②生活实例练习让孩子们在生活实例中挖掘出图形的规律,举例钢笔、书桌等熟悉物品,通过描述特征让孩子使用几何角度去分析并画出这些物品的形状。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解决问题》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解决问题》教案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解决问题》教案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解决问题》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1、学会列式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并理解算理。
2、初步学会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课件、珠子教学过程:(1)课时一、创设情境1、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生:珠子。
师:这里有几种颜色的珠子?生:两种,红色和黄色师:猜,哪种颜色的珠子多?学生猜。
师: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到底是谁多?生:数一数生:摆一摆师:怎么摆?(指名演示)——“同样多”二、探究新知1、12个红的.,8个黄的师:现在呢?(红的多)那红色的比黄色的多几个?生:多4个师:你怎么知道?生:用一小棒分开(指名演示)师:现在能一眼看出来红色的比黄色的多几个吗?生:能师:怎么看出来的?生说师:你看,这个时候红色的分成了几部分?哪两部分?(和黄色一样多的这部分及多出来的这部分)师:谁听明白了?生重复说师:那你看,把这些一样多的拿走,剩下来就是比黄色的多的几个。
生2:也可以算一算12-8=4(老师板书算式)通过刚才的摆一摆,我们知道了:从红色珠子里拿走和黄色一样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比黄色多的部分,就可以用减法计算。
2、下面我们来摆一摆,小朋友袋子里的珠子,哪种颜色的多。
学生操作。
展示反馈:你哪种颜色的珠子多?多多少?算式怎么列?你是怎么想的?哪种颜色的珠子少?少多少?算式怎么列?你是怎么想的?3、比较求……比……多几与求……比……少几有什么关系?(小组讨论。
)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只是问的角度不同,意思一样。
因此都用相同的方法计算。
4、揭题师:同学们真聪明!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新知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四课时《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四课时《解决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了解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基本解决问题的方法;2.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初步掌握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让学生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2.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3.让学生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程是《解决问题》。
大家有没有遇到过困难或问题呢?如果遇到问题,你们一般会怎么解决呢?”引导学生思考的目的是让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的过程,拓展学生的思维,为后面的教学打好基础。
2.学习新知识教师让学生看一组问题:瓶子里有7颗豆子,你拿走了2颗,那么瓶子里还剩几个豆子?让学生观察问题,思考解决方法,然后进行讲解。
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上,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比较基础的方法,如“组合和拆分、补数、找规律”等。
让学生学会运用这些方法解决问题,从而打下问题解决的基础。
3.练习与巩固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己来想一些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问题,在学生解决问题时,鼓励他们自己去想,启发他们思考,让他们尝试不同的方法,从而可以使学生在掌握所学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4.提高拓展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数学的应用,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拓展一下问题的应用。
比如,如果要在一家商店买3斤糖,但是手里只有1元钱,那么他应该怎么购买呢?在这个问题中,不仅要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还要运用“计算比价”这个方法,这样可以更好的达到教学的效果。
五、课堂总结教师会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的内容,并分享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对于所学知识更加深入的了解。
同时,也可以向学生展示数学的应用,让学生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1.让学生自己想一组问题,然后利用所学的方法解决问题;2.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发现周围的问题,并用数学方法解决。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合教案——数到你满意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合教案——数到你满意,是一门非常重要的数学课程,它的学习不仅能够培养孩子们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能启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吧。
1. 教学目标:本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有:掌握0-10以内的数字顺序和大小比较,能够听到数字就数到相应的数量,能够用图片、手指、计数器等不同的方法表达数量。
通过这些课程的训练,可以培养孩子们的数学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2. 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数字0-10的认知,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计数和表达数量的方法等。
其中,数字的认知和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它们是孩子们进行数学计算和逻辑推理的基础。
3. 教学方法:本单元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孩子们通过多种渠道来认知数字和计数方法。
例如,老师可以利用图片、计数器、手指等不同的物品和工具,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和操作来学习数学知识;还可以采用游戏、问答、贴画等互动形式,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4. 教学步骤:本单元的教学步骤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数字认知阶段、数的顺序比较和大小比较阶段、计数和表达数量阶段。
具体的教学步骤如下:(1) 数字认知阶段:通过图片、计数器、手指等多种方式呈现数字0-10,让孩子们认知并记忆这些数字。
(2) 数的顺序比较和大小比较阶段:老师通过对数字的顺序和大小比较来让孩子们学习数字的大小和关系。
(3) 计数和表达数量阶段:通过数物品、计算小组人数、找东西等活动来让孩子们练习计数和表达数量的方法。
5. 教学反思:本单元的教学效果比较好,孩子们能够快速掌握数字的认知和大小比较,能够灵活地计算和表达数量。
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孩子们对数字的认知不够深入,往往只是形式上认识数字,而缺乏实际的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更加注重帮助孩子们理解数字的实际意义,让他们真正掌握数学的本质。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设计第一单元加与减(一)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探索、交流活动,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
2、学会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计算,并能比较熟练的口算。
3、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4、能发现和提出用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解决问题,并尝试解决。
5、感受退位减法运算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减法的实际应用,激发研究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计算,并能比较熟练的口算。
教学难点: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1、小棒、计数器2、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教学时间:9课时第一课时买铅笔教学目标:1、1、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探索、交流活动,体会减法的含义。
2、学会“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3、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教学重点:闇练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探讨“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小棒、铅笔、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师谈话:小动物们非常喜欢研究,它们也经常买一些研究用品。
上面老师带同学们到动物文具店去看一看,看看小动物们在做什么?(出示书中的情境图,学生独立观察,先在小组说说自己对图意的理解,然后让学生个别汇报自己对图意的理解。
2、请学生上台扮演,师口述内容,生扮演,兔妈妈开了一家文具店,小老鼠和袋鼠也在文具店里,这时分来了一只小兔,它对兔妈妈说:“我买9支铅笔”。
兔妈妈把铅笔都拿出来了:一捆(10支)和散的5支,这时分大袋鼠提出了一个问题:15支铅笔,卖出9支,还剩几何支?二、想一想,列算式1、想一想,猜一猜,还剩多少支铅笔呢?2、列出算式,15—9三、讨论15—9的算法1、让学生独立考虑,用小棒摆一摆,测验考试解题。
2、小组交换:你是如何算的?把自己的算法和小组学生说一说3、说说你是怎么算的?(1)、一根一根地减。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第6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材简析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带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及用连加、连减等方法解决较复杂的实际问题。
这样安排便于学生扎实地打好计算基础。
100以内的加减法是按难易程度分三个阶段安排的,第一阶段是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第二阶段是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先是不进位后是进位;第三阶段是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先是不退位后是退位。
学完后再通过带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和解决问题,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
学情分析1.学生已了解加、减法的含义。
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能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加、碱法,整十数加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等。
2.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已初步形成。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的智力有所发展,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已初步形成。
3.学生已初步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
之前在学习加、减法的计算时,教师已强调学生养成正确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目标导向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进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能较熟练地计算 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2.会计算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理解小括号在运算中的意义。
3.通过计算加数相同的连加和减数相同的连减运算,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多样性。
过程与方法借助小棒、计数器等直观学具,通过操作、类比、标注口算过程图等方式,使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逐步形成口算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富有思考性的习题训练,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以及培养学生正确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法与学法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3.加强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4.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本单元建议用12课时安排教学。
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在数学课中,老师要紧紧围绕重要的知识点去思考问题,使学生有明确的知识追求目标。
每个一年级数学老师在教学之前都应该写一年级数学教案。
#730082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第二册,第30——31页,解决比多比少的数学问题。
学习目标:1、结合“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在学具的操作中,能正确地列式并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1、理解“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在学具的操作中,能正确地列式并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小黑板小棒口算卡片挂图教学措施:1、教学中让学生充分操作,理清数量之间的关系。
2、通过操作活动抽象出比多比少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激发问题情境师:同学们,你们看老师的手里拿的是什么?(出示一节电池)生:电池师:准确地说这是节用完了电能的电池,可以说它现在就是一件“废品”。
板书:废品师:你们知道吗?废电池中有金属和废弃的液体,这些物质对土壤、对水、对人的健康产生直接的影响。
一颗纽扣大小的电池可以污染60万升水,这些少掌柜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
师:再看老师的手里又拿了什么?(出示塑料饮料瓶子)。
生:塑料饮料瓶子)。
师:这也是“废品”。
这种瓶子埋在地下好多年也不会腐烂,对庄稼的生长有影响。
师:针对这种情况,同学们说该采取什么措施呢?生想一想。
生:回收师:很好。
(再板书“回收”。
)回收是个好办法,对回收的废品有的还能再利用,不能利用的也可以进行有益的处理。
这不,小林、小红、小青已经行动了,我们去看一看吧。
出示主题图,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这里有哪些数学问题。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师组织学生观察:图上给我们什么信息?学生用语言描述所给的信息。
思考: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小组合作交流。
学生代表汇报:小红收集了多少个?小青收集了多少个?(如果学生提出的是两步解答的,就放到问题银行。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很好,该好如何解答呢?请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并用你的小棒摆一摆吧。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减法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学设计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材目标: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
3.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
4.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5.用连加、连减解决问题。
教学要求:1.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2.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建议:1.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
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
它是计算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计算”常与“枯燥”“机械重复”相连,这是由传统数学教学上的缺陷造成的。
计算的知识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原本是十分生动的数学活动。
教学中,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
比如,借助教材设计的发新书的情境,让学生提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计算方法,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置入有事物、有情节的探索中,使计算含有丰富、生动的具体内容。
再如,借助教材设计的“写字”“发饮料”等,给学生创造结合实际情境提出计算问题和进行计算的空间。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能够从数量上进行观察和思考的兴趣和习惯,促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计算意识。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标准》认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教材的设计已经努力体现了《标准》的理念,例如,例题、“做一做”等的插图,一般都展现了动手操作、合作学习的方式。
教学时,可以结合教材,精心设计,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或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例如,教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教材第62页)时,借助发书的场景,让学生进入情境,并从中发现“一共有多少本书”“左边有多少本”等计算问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解决问题》教案分享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解决问题》教案分享。
一、教学目标1.了解解决问题的过程及方法;2.掌握头脑风暴的方式;3.掌握解决问题中的基本技巧;4.能够独立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1.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2.头脑风暴的方式;3.实践中有效应用。
三、教学难点1.如何运用得当;2.如何有效地解决问题;3.如何深度思考与探究。
四、教学准备1.教学视频: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2.教学游戏:头脑风暴;3.课堂案例: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五、教学过程1.导入全班同学一起举手,回答“什么是问题”?”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问题的种类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讲解在课堂讲解过程中,教师通过视频、游戏等方式教授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在“头脑风暴”的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启发式教育的方式,让学生利用自身想象与创造力,百花齐放地提出不同的主题和解决方案。
然后让学生利用头脑风暴总结解决问题的思路及其优缺点。
3.练习带着学生做几个数学题,引导学生运用解决问题的技巧去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4.提高在深度思考与探究的阶段,教师选取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在课堂上完成。
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也要使用所学内容去解决自身出现的问题。
5.总结在总结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强化学生对解决问题方法的掌握。
六、作业让学生带着今天的解决方法去解决现实问题,然后进行下一次课的分享。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方式相对而言是比较良好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创造性,并且在学生深度思考与探究的过程中,通过实际操作去加深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和感性认识。
教学的目标得到了圆满地实现。
但是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更多的实践,让学生在生活中也能很好地运用所学的内容。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第六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内容: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减法)单元教材分析:100以内的加减法是生活中常用的数学知识,是生活数学的最好体现,它的学习对学生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以及乘除法的基础,同时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心算。
因此这一单元的教学是全册的重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对以后的计算的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影响,不仅有利于学生在用数学中进一步领会加减法的含义,而且还可以为今后发现和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本单元的计算按难易程度分三段编排: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单元教学要求:1、使学生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3、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计算,培养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
单元教学重、难点:(1)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教学是本单元的重点(2)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
单元课时安排:约15课时1.十数加、减整十数3课时2.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4课时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6课时4.整理和复习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P56—57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1—3T)教学目的:1、初步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正确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的心算能力、仔细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3、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掌握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心算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2一、从生活经验入手,培养学生仔细的观察能力(课件出示场景切换,配上明快的背景音乐:春天在哪里)1、师:春天到了,你发现了我们周围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认识春天的什么花?(课件切换到书上的主题图)2、师:瞧,这些美丽的花将我们的大自然装点得多美啊!你能估计一下,这里大概有多少盆花吗?——大概有多少黄花?多少红花?3、课件从左慢慢移入一个花农骑车进入。
西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pdf
西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认识,能够熟练地进行数的读写和大小比较。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100以内数的认识:能够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理解数位的含义,掌握数的组成。
2. 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能够比较两个100以内数的大小,理解数的大小关系。
3.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掌握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4.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100以内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和加减法运算。
2. 教学难点:理解数位的含义,熟练地进行加减法运算。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PPT课件,便于学生直观地理解知识。
2. 教学用具:数字卡片、计数器、小棒等,帮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 练习题: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学生的知识掌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2. 新课:讲解100以内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和加减法运算,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 练习: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解答学生的疑问。
5. 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 练习评价:检查学生练习题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3. 期末考试:组织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七、教学建议1.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 加强个别辅导,关注学困生,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最新)共82页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第一课时:认识平面图形教学目标:1.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3.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准备: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探究新知:1.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图形朋友吗?(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2.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学生在纸上画一画3.你们画下的图形有什么特点?学生小组讨论并且小组小结最后派代表全班交流不同点:共同点:长方形对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正方形4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不断开的圆没有角即封闭的)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二、巩固发展:1.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2.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图形?小组内评一评,各小组展示作品。
3.练习一第1题请小朋友涂一涂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知道各涂什么颜色吗?小组讨论合作,反馈汇报哪些涂成黄色,哪些涂成蓝色,哪些涂成紫色,哪些涂成红色?4.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拼一拼图形。
同桌合作比一比哪一桌拼的最好?全班交流展示。
5.第2题:数一数有几个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独立完成,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有什么好方法?小结方法。
观察结果总结: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个有什么特点?你有什么想问的?课后记:第二课时:拼一拼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通过学生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
4.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合教案——数学小达人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合教案——数学小达人数学是一门抽象但又非常重要的学科,是学生们必须要掌握的技能之一。
特别是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数学的基础知识对整个人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合教案——数学小达人。
一、教学目标1、认识0~100以内的数字,并能正确拼读。
2、掌握经典教材中的简单加减法口诀。
3、能够熟练进行0~10以内的加减法。
4、通过不同形式的习题,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
二、教学过程1、数字认知先从数字认知开始,让学生逐个认识0~100以内的数字。
可以通过图形、实物等形式让学生更易于接受。
认识数字后,再让他们学会正确的拼读。
通过玩数字卡片和连连看等游戏,让学生更加容易地记忆数字。
2、经典加减法口诀经典加减法口诀是小学数学的基础,让学生学会并掌握口诀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数学计算。
老师可以通过演唱、听音乐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掌握口诀,同时,老师也可在每节课后检查学生对口诀的掌握情况。
3、加减法运算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计算,老师可以准备许多不同难度的习题。
从最简单的0~10以内的加减法开始,逐渐加大难度。
学生需要注意类型的转换,比如从加法到减法的转换。
4、综合运用在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考虑到学生各方面能力的不同,老师可以通过编写不同难度的试卷,检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三、教学评估1、课堂小测验。
老师可以把一些小测验融入课堂内容,检测学生对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情况。
例如,在学习加减法口诀后,可以给学生出口诀默写题目,来测验他们对口诀的记忆情况;在学习加减法运算后,可以给学生出一些计算题,来检验他们的计算能力。
2、期中考试。
通过期中考试,学生可以知道自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情况,并且对于老师也能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
3、期末考试。
通过期末考试,学生和老师都可以对整个学期所学内容有一个全面综合的了解。
四、教学效果1、将知识点压缩在最短的课时内进行传授,紧凑而又耐人寻味。
2024年小学一年级数学关于第六单元优秀教案
2024年小学一年级数学关于第六单元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第六单元的基本概念,如加减法的应用、认识钟表、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等。
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十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方法,发现数学规律,提升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让他们通过实践活动来巩固所学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鼓励学生与同伴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十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钟表的基本认识,能够正确读写时间。
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
难点:灵活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准确理解钟表上时间的变化规律。
几何图形之间的区分与识别。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看时间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学生已学过的加减法知识,为新课做好铺垫。
2. 讲授新课采用图示、实物展示等方法,让学生直观感受第十单元的数学概念。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方式,发现数学规律。
结合实际情境,讲解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3. 课堂练习设计多样化的练习题,如填空、选择、计算等,以巩固所学知识。
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如制作钟表模型、搭建几何图形等,让学生动手操作,深化理解。
在活动中,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错误。
5. 总结反馈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复述所学知识点。
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反馈,表扬优秀学生,鼓励需要努力的学生。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结合多媒体教学资源,如PPT、视频等,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通过动手操作来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课堂练习:设计基础题:确保学生掌握基本的加减法运算。
新课标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9加几》教案
新课标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9加几》教案教学内容:9加几,96-98页教学目标: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投影片、小棒18根。
学具准备:每人准备小棒18根。
教学过程:一、例11、教师用投影出示课本第9697页的全景图。
老师说明:这是学校运动会的场面,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让学生自己看图互相说一说)2、运动会上,学校为了给运动员解渴,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要结束时小明问:还有多少盒?师:你们知道还有多少盒吗?互相说一说。
(学生互相说时,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老师说明:你们说的几种方法都很好,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3、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刚才有的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还有多少盒饮料,也有的同学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
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9加几的?要算还有多少盒饮料怎样列式?板书9+49加4应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盒子外边的4盒饮料。
边提问边指导操作: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就凑成了10盒?这个1盒是从哪来的?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后还剩多少盒?10盒与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4、利用课本右边的资源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师:同学们接着看图,运动会上有9个踢踺子的,还有6个跳远的,要求踢踺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9+6等于多少呢?自己用小棒摆一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 题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课 时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应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
2、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由具体倒排抽象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用小棒摆出24+9=。
2、小组内讨论计算方法。
解疑合探
1.小组合作探究,解决“自探提纲”中的问题。
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启发:要把两部分小棒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根,应该怎样做?
同学之间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小组交流展示。
3.教师点拨,即时反馈。
⑴抽象:教师依据学生的叙述进行演示。使学生对“个位数先相加--再与整十数相加”的算理形成表象。
学生完成后,师生分析每一组算式的不同点。
2、引入新课:
在刚才的练习中,31+5你是怎样想的?24+2呢?(强调两位数加一位数时,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板书课题)
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怎样计算这样的两位数加一位数?
二.归纳形成“自探提纲”,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⑵5+35=8+63=
先让学生联系本课的知识议一议,教师引导学生明确:一位数加两位数与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相同,都是先把个位数相加,然后再把它们的和与整十数相加。
⑶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第65页“做一做”,教师巡视。
3.梳理重点,反思归纳。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24+9=
通过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算理。
教学难点
理解个位与个位相加以及进位的道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投影仪
学生准备
小棒、答题纸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预授课
感悟
设疑自探
一.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质疑。
(一)铺垫伏笔
1、口算:
8+6=20+15=31+5=
⑵归纳:根据演示图,你能说说口算24+9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引导学生归纳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完成24+9的计算过程。学生在书上把例题补充完整。
质疑再探
运用拓展
1.学生编题,小组内自主训练。
2.集中训练,拓展提升。
1、反馈练习。
⑴35+5=63+8=
同桌互相说说口算过程,然后向全体同学汇报,教师填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