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态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组态课程设计

组态课程设计
组态课程设计
一、教学内容
《组态课程设计》
章节:八年级下册第五章《自动控制系统》第四节《组态软件应用》。
内容:
1.组态软件的基本概念与功能;
2.组态软件的界面设计与操作方法;
3.常见组态软件的使用实例;
4.使用组态软件进行简单的监控系统设计;
5.组态软件在实际工业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2、教学内容
4.教师点评与反馈:针对每组的项目实践进行点评,指出优点与不足,提供改进建议;
5.总结项目实践中的关键知识点和技能,强调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要性;
6.布置期末综合项目:要求学生结合课程所学,独立设计一个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组态监控系统;
7.介绍组态软件相关的职业发展路径和行业认证,激发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
《组态软件应用实践》
1.组态软件的安装与配置连接与仿真;
4.组态软件的报警与事件管理;
5.基于组态软件的工业控制流程设计实例;
6.学生分组讨论与展示:设计一个简单的组态监控系统,实现数据采集、显示和控制功能;
7.课堂总结与作业布置:总结组态软件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布置相关的实践作业。
3、教学内容
《组态软件综合应用与拓展》
1.组态软件的高级功能应用,如脚本编程、数据库连接等;
2.基于组态软件的复杂监控系统设计,涵盖多个控制环节和设备;
3.组态软件在智能控制系统中的集成应用案例分析;
4.介绍组态软件在新能源、环保等领域的应用案例;
5.引导学生探讨组态软件在工业4.0和智能制造中的作用;
6.组织课堂讨论:分析组态软件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前景和挑战;
7.安排课后拓展任务: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组态软件的新功能,设计一个创新性的监控系统方案。

组态课程设计

组态课程设计

组态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组态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对组态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组态的定义、特点和分类,掌握组态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技能目标包括能够独立完成组态的设置和调试,能够运用组态解决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组态的热爱和责任感,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自主学习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组态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具体安排如下:首先,介绍组态的定义、特点和分类,使学生对组态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其次,讲解组态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让学生掌握组态的核心知识;最后,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运用组态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讲授法用于向学生传授组态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讨论法用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组态的相关问题;案例分析法用于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理解和应用组态;实验法用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

教材方面,我们将使用《组态技术》作为主教材,辅以相关参考书籍和资料;多媒体资料方面,我们将收集和制作与组态相关的视频、动画和图片等,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实验设备方面,我们将准备计算机和相关软件,以确保学生能够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

通过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将采取多种评估方式。

平时表现方面,将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参与度等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作业方面,将布置与组态相关的练习题,通过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来评估其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考试方面,将通过期中和期末考试来检验学生对组态知识的掌握程度。

组态设计教案模板范文

组态设计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组态软件应用与设计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组态软件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发展历程;(2)掌握组态软件的安装、配置及基本操作;(3)熟悉组态软件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应用;(4)了解组态软件的编程方法和技巧。

2. 能力目标:(1)具备使用组态软件进行项目设计的能力;(2)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组态软件的二次开发;(3)具备团队协作完成项目的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组态软件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2)培养学生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内容:第一课时1. 导入(1)介绍组态软件的概念及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应用;(2)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 组态软件概述(1)组态软件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发展历程;(2)组态软件的分类及适用范围。

3. 组态软件安装与配置(1)组态软件的安装步骤;(2)组态软件的配置方法。

4. 组态软件基本操作(1)组态软件的界面及功能;(2)组态软件的图形化编程方法;(3)组态软件的调试与优化。

5. 课堂练习(1)安装并配置组态软件;(2)完成一个简单的组态项目。

第二课时1. 上节课回顾(1)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2)针对上节课的练习进行讲解和答疑。

2. 组态软件编程方法(1)编程语言及语法;(2)变量、函数、结构体等编程元素;(3)编程技巧及注意事项。

3. 组态软件二次开发(1)二次开发的基本概念及方法;(2)组态软件的API及组件;(3)二次开发实例。

4. 团队协作完成项目(1)项目需求分析及规划;(2)团队成员分工及协作;(3)项目实施与验收。

5. 课堂练习(1)根据项目需求,完成组态软件的编程;(2)进行团队协作,完成一个实际项目。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组态软件的理解程度;2. 学生在组态软件操作和编程方面的掌握程度;3. 学生在团队协作完成项目过程中的表现。

六、教学资源:1. 组态软件相关教材、资料;2. 组态软件安装包;3. 课堂练习项目资料。

工控组态课程设计

工控组态课程设计

工控组态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工控组态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进行工控组态系统设计和应用的能力。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工控组态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组态软件;掌握工控组态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步骤;熟悉工控组态系统的调试和优化。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使用组态软件进行简单的工控组态系统设计;能够进行工控组态系统的调试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工控组态技术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工控组态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以及工控组态软件的使用和应用。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工控组态的基本原理,如数据采集、报警和趋势分析等;常用组态软件的使用方法,如WinCC、Intouch等;工控组态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包括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和系统运行等;工控组态系统的调试和优化方法,如调试工具的使用、系统性能的评估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和讨论法等。

通过讲授法,使学生掌握工控组态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通过案例分析法,使学生了解工控组态系统的实际应用;通过实验法,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应用工控组态软件的能力;通过讨论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多种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教材包括《工控组态技术》等;参考书包括《工业控制系统》等;多媒体资料包括教学PPT、视频等;实验设备包括工控组态软件的实训平台等。

这些教学资源将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工控组态技术。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提问和回答问题等情况;作业主要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要求学生完成一定的工控组态设计任务;考试主要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问答题等。

组态课程设计

组态课程设计

组态课程设计组态(SCADA)是一种广泛用于控制和监测工业过程的技术。

组态系统通常由监视器、人机界面、PLC控制器、电机、阀门和传感器组成,以对工业系统进行监测和控制。

组态系统可用于自动化生产、能源管理、工艺控制、设备监控等领域。

在组态系统中,一般采用图形化界面(HMI)来展示监控数据和控制器状态。

传感器将获取的数据反馈到控制器中,控制器通过输出信号对机器进行控制。

展示监控数据可使运维人员及时获取信息,做出相应的操作和决策。

组态课程是针对从事工业控制和自动化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的一种课程,旨在培养学员的组态系统设计和操作能力。

组态课程设计组态课程的设计应基于实际工业场景,并紧密结合企业需求。

以下是组态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1. 组态系统基础组态系统基础包括:•组态系统基本组件和结构•SCADA系统基本原理和功能•PLC控制器的基础知识•常用通讯协议2. 组态软件使用组态软件是组态系统的核心,常用的组态软件有Wonderware InTouch、WinCC、iFix、Intellution iFix等。

组态软件使用主要包括:•软件安装和配置•绘制组态图•学习组态运行环境•将PLC控制器连接到组态系统3. 组态系统实战组态系统实战将提供真实的工业场景,让学员了解组态系统的实际应用。

实战内容包括:•基于PLC的电机和控制阀的控制•工业生产过程的控制和监测•组态系统的报警和诊断4. 组态系统优化组态系统优化主要包括:•优化的定义和目标•组态系统优化方案•使用组态软件对系统进行优化•优化结果的评估和反馈课程实效组态课程设计的实效体现在:•学员掌握组态系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员能够熟练使用组态软件,绘制组态图和连接PLC•学员能够解决组态系统运行中的问题•学员能够为组态系统的优化提供方案,并进行系统优化组态课程设计需紧密结合实际工业需求,提供真实的案例,为学员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并为学员量身定制培训内容,提高学员在组态系统领域的实际操作能力。

dcs课程设计组态

dcs课程设计组态

dcs课程设计组态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DCS课程设计组态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DCS系统设计和组态。

具体目标如下:1.掌握DCS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原理。

2.了解DCS课程设计组态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3.熟悉常见的DCS组态软件和工具的使用。

4.能够使用组态软件进行简单的DCS系统设计和组态。

5.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DCS系统的参数设置和调整。

6.能够进行DCS系统的调试和优化,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DCS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对自动化技术的认识。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DCS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原理:介绍DCS系统的定义、发展历程、主要组成部分以及工作原理。

2.DCS课程设计组态的基本流程和方法:讲解DCS系统设计的整体流程,包括需求分析、系统方案设计、系统组态、调试与优化等环节。

3.常见的DCS组态软件和工具的使用:介绍目前常用的DCS组态软件和工具,如WinCS、Intouch等,并讲解其基本操作方法。

4.DCS系统设计和组态实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讲解DCS系统设计和组态的具体步骤,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1.讲授法:通过讲解DCS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原理,使学生掌握DCS技术的基本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DCS系统设计和组态的具体步骤,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环节,使学生能够亲手操作DCS组态软件,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4.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合适的教材,如《DCS系统设计与应用》等,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电梯组态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电梯组态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电梯组态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一、课程背景电梯作为现代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电梯组态技术作为电梯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与操作对于电梯的安全性和性能至关重要。

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将电梯组态技术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思想道德素养,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二、课程目标1. 理解和掌握电梯组态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工作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团队合作意识。

4. 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提高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 电梯组态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电梯组态软件的使用和操作;- 电梯组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教学方法:- 以案例教学为基础,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采用小组讨论和问答互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主动学习意识;- 结合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身感受电梯组态技术的应用。

四、教学流程1. 思政教育导入(10分钟):- 通过引入电梯组态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讨论,引起学生对工程伦理和职业道德的思考,并强调电梯组态人员应具备的社会责任感。

2. 电梯组态技术知识讲解(30分钟):- 讲解电梯组态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领域,并介绍相关的组态软件和硬件设备。

3. 电梯组态软件操作演示(30分钟):- 通过对电梯组态软件进行操作演示,让学生了解软件的界面、功能和操作流程。

4. 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30分钟):- 分为小组,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案例,进行实际的电梯组态软件操作,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5. 思政教育总结(20分钟):- 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总结电梯组态技术对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影响,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实践中体现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实践操作的成果评价:根据学生实际操作的情况,评估其组态软件操作的熟练程度和问题解决能力。

组态课程设计孟凡姿

组态课程设计孟凡姿

组态课程设计孟凡姿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组态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了解组态王软件的界面和基本操作,以及掌握组态王软件在工业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使用组态王软件进行简单的工业控制系统设计和仿真,具备一定的组态王软件实际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工业控制系统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组态王软件的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组态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组态的定义、特点和分类,讲解组态王软件的界面和基本操作。

2.组态王软件的应用:讲解组态王软件在工业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包括数据采集、报警与事件处理、趋势分析等功能。

3.组态王软件的实际操作: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动手操作组态王软件,进行简单的工业控制系统设计和仿真。

4.工业控制系统的应用案例:分析一些典型的工业控制系统的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组态王软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章节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组态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让学生掌握组态王软件的理论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一些典型的工业控制系统的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组态王软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3.实验法:让学生动手操作组态王软件,进行简单的工业控制系统设计和仿真,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小组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章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合适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

2.参考书:提供一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教案等多媒体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

4.实验设备:准备计算机和相关设备,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实验。

工控组态软件课程设计

工控组态软件课程设计

工控组态软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工控组态软件的基本概念、功能及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2. 掌握工控组态软件的常用操作与配置方法,如画面设计、数据库连接、报警与事件处理等;3. 了解工控组态软件与其他自动化设备的协同工作原理。

技能目标:1. 能够独立进行工控组态软件的安装与配置;2. 能够运用工控组态软件设计简单的监控界面,实现数据采集、处理与显示;3. 能够运用工控组态软件对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故障排查与维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3. 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培养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以理论教学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和自动化理论知识,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案例教学、分组讨论、实际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工控组态软件概述- 工控组态软件的定义、发展历程及应用领域;- 常用工控组态软件的特点及选型依据。

2. 工控组态软件的安装与配置- 软件的安装环境及安装步骤;- 软件的基本配置方法,包括通信配置、数据库配置等。

3. 工控组态软件操作与画面设计- 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如画面切换、数据输入输出等;- 监控画面的设计原则及常用组件的使用方法;- 数据库连接与数据实时显示。

4. 报警与事件处理- 报警系统的组成与配置方法;- 事件记录与查询功能的实现;- 报警事件的响应与处理流程。

5. 工控组态软件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需求分析及解决方案;- 项目实施过程及关键环节;- 项目运行效果评价与优化建议。

6. 故障排查与维护- 工控组态软件常见故障类型及原因;- 故障排查流程与方法;- 软件维护与优化策略。

四层电梯组态课程设计

四层电梯组态课程设计

四层电梯组态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电梯组态的基本原理,包括电梯的构造、运行机制及相关术语。

2. 学生能够了解电梯组态中涉及的四层电梯的基本配置,如楼层按钮、指示灯、门控制系统等。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电梯组态知识,分析并解决简单的电梯运行故障。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组态软件进行四层电梯的模拟设计,实现电梯的运行控制。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电梯组态过程中涉及的编程、调试和故障排除技巧。

3. 学生能够运用团队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四层电梯的组态设计和运行测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养成自主学习、积极探究的良好习惯,对电梯组态技术产生浓厚兴趣。

2. 学生能够认识到电梯组态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增强对工程技术的尊重和责任感。

3.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学会相互沟通、支持与尊重,培养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本课程针对初中生设计,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电梯组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紧密结合课本内容,进行以下安排:1. 电梯原理概述:介绍电梯的基本构造、运行机制、安全系统等,使学生了解电梯的基本工作原理。

2. 电梯组态软件认识:学习电梯组态软件的功能、界面及操作方法,为后续的电梯模拟设计打下基础。

3. 四层电梯组态设计:a. 楼层按钮与指示灯配置:学习如何设置楼层按钮、指示灯,并进行编程控制。

b. 电梯门控制系统:学习电梯门的开、关控制原理,并进行组态设计。

c. 电梯运行控制:学习电梯运行过程中速度、方向的编程控制,实现四层电梯的运行。

4. 故障分析与排除:分析电梯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学习故障排除方法。

5. 实践操作与团队合作:安排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分组完成四层电梯的组态设计和运行测试。

MCGS组态软件课程设计

MCGS组态软件课程设计

智能仓储管理系统设计
系统组成:包括仓储管理系统、仓储设备、仓储管理系统软件等 功能特点:实现仓储管理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 应用领域:广泛应用于物流、仓储、制造等行业 设计要点:注重系统安全性、稳定性、可扩展性
电力监控系统设计
设计目标:实现对 电力系统的实时监 控和管理
设计思路:采用 MCGS组态软件进 行系统设计
成熟阶段:MCGS组态软件 功能的不断完善和优化
未来展望:MCGS组态软件 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MCGS的应用领域
工业自动化控制
电力行业
智能仪表 环保监测
MCGS的主要功能
实时数据采集和处理
添加标题
历史数据存储和查询
添加标题
网络通信和远程监控
添加标题
安全保护和权限管理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报警和事件处理
创建工程
打开MCGS组 态软件
选择工程类型: 新建工程或打 开已有工程
输入工程名称 和描述
选择工程路径 和存储位置
完成工程创建, 进入工程设计 界面
配置设备
设备选择:根 据项目需求选 择合适的设备
设备参数设置: 设置设备的参 数,如型号、 规格、数量等
设备连接:将 设备连接到
MCGS组态软 件中
设备调试:对 设备进行调试, 确保其正常运

制作界面
界面布局:合理规 划界面布局,确保 信息清晰、易读
色彩搭配:选择合 适的色彩搭配,提 高界面的美观度和 易读性
图标设计:设计简 洁、易识别的图标 ,提高界面的易用 性
交互功能:设计易 于操作的交互功能 ,提高用户的操作 体验
编写脚本
脚本语言:MCGS 组态软件支持多种 脚本语言,如 VBScript、 JavaScript等

工业组态技术课程设计

工业组态技术课程设计

工业组态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工业组态技术的基本概念,理解其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2. 学会使用至少一种工业组态软件,并能完成基本的组态设计和操作。

3. 了解工业组态技术在工业现场的数据采集、监控、故障诊断等方面的实际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工业组态软件进行自动化系统设计的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组态项目。

2. 提高学生分析工业现场问题,运用工业组态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表达的能力,能在小组项目中发挥积极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工业组态技术及相关行业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其认识到工业组态技术在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关注工业组态技术的发展趋势,提高其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结合课本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和自动化相关知识,对新技术充满好奇,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教学手段,使学生达到课程目标,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教学过程中,注重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工业组态技术基本概念:介绍工业组态技术的定义、作用、发展历程,使学生了解其在自动化领域的重要地位。

2. 工业组态软件及应用:讲解常见工业组态软件的功能、特点及操作方法,如WinCC、组态王等,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3. 组态项目设计:教授如何运用工业组态软件进行项目设计,包括硬件配置、画面设计、数据连接等环节。

- 硬件配置:介绍如何根据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并进行配置。

- 画面设计:讲解如何设计美观、实用的监控界面。

- 数据连接:教授如何实现组态软件与下位机、数据库的数据交换。

【2024版】工控组态软件课程设计

【2024版】工控组态软件课程设计
例:使“料粒”的颜色随变量“开始上料”的值而改变。
A.新建变量“开始上料” :I/O离散型
◎对于离散型变量,阀值只有0或1 ;
B.将料粒作成组合图素,双击它.
◎对于整数或实数型变量, 可有多个阀值,如:
▲ 位置与大小变化连接 使图形对象随变量值的变化而改变位置或大小。 包括五种:填充连接、缩放连接、旋转连接 水平移动连接、垂直移动连接
组态软件是工业自动化软件系统的基石,是实现控制网络与信息网络集成的关键之一,通过组态软件开放的接口技术,将实时数据库与现场设备数据互联,从而为系统提供综合全面的信息和数据。 监控组态软件是一种控制系统开发工具,用户可根据应用对象及控制任务的要求,通过简单形象的组态,利用组态软件提供的工具,以“搭积木”的方式灵活配置、组合各功能模块,构成用户应用软件。
● 水平移动连接 使被控对象在画面中随连接表达式值的改变而水平移动。移动距离以象素为单位,以被连接对象在画面中的原始位置为参考基准。
建立水平移动连接时不仅要用动画连接对话框,还可能要用命令语言设计程序。 如:使传送带上的物件2沿水平方向移动。
B.建立物件右移2的动画连接
A.在数据词典中新建内存整型变量:物件右 移 2 。
数据词典中出现的基本变量类型有: I/O离散型 内存离散型 I/O整数型 内存整数型 I/O实数型 内存实数型 I/O字符串型 内存字符串型
▲ 定义变量的方法
双击工程浏览器画面里最右列中的变量,切换到数据词典。
或单击工程浏览器左侧数据库下的 “数据词典”,切换到数据词典画面.
▲ 各种动画连接的方法 ● 属性变化连接 它是使被连接对象的属性(线型、颜色和填充属性)随连接表达式的值而改变。 属性变化可提供三种连接: ※ 线属性连接、 ※ 填充属性连接、 ※ 文本色连接。

组态设计教案模板范文

组态设计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组态软件的基本概念、功能和特点。

(2)使学生掌握组态软件的安装、配置和使用方法。

(3)使学生能够利用组态软件进行简单的监控、报警和数据处理。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团队协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组态软件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2)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团队精神。

(3)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组态软件概述2. 组态软件的安装与配置3. 组态软件的基本功能4. 组态软件的实际应用案例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组态软件的基本概念、功能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与演示(1)组态软件概述:讲解组态软件的定义、发展历程、应用领域等。

(2)组态软件的安装与配置:演示组态软件的安装步骤、配置方法等。

(3)组态软件的基本功能:讲解组态软件的监控、报警、数据处理等功能。

(4)组态软件的实际应用案例:展示一些成功的组态软件应用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组态软件的实际应用。

3. 实践操作(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配备一台计算机。

(2)任务分配: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为每组分配具体的实践任务。

(3)实践操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组态软件完成实践任务。

(4)讨论与交流:各小组分享实践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学习内容,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 实践操作:评价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熟练程度、创新意识等。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和进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组态软件相关教材2. 课件:组态软件教学课件3. 实践平台:组态软件实践平台4. 教学视频:组态软件教学视频六、教学进度安排1. 第1课时:组态软件概述2. 第2课时:组态软件的安装与配置3. 第3课时:组态软件的基本功能4. 第4课时:组态软件的实际应用案例通过以上教学过程,使学生掌握组态软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工业组态课程设计

工业组态课程设计

工业组态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工业组态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对工业组态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工业组态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典型应用,理解工业组态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工业组态软件进行简单工程实践的能力,学会分析、设计工业组态系统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工业组态技术的认同感,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在实际工程问题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工业组态的基本概念、工业组态软件的使用、工业组态系统的设计与实践三部分。

1.工业组态的基本概念:介绍工业组态的定义、发展历程、分类和应用领域。

2.工业组态软件的使用:讲解工业组态软件的界面布局、参数设置、数据采集与处理、报警与监控等功能。

3.工业组态系统的设计与实践:分析工业组态系统的设计原则,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工业组态系统的设计方法,并能够进行工程实践。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通过讲解工业组态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工业组态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实验法:学生进行工业组态软件的实操训练,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工业组态技能。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3.实验设备:提供工业组态软件的实操平台,让学生能够进行实际操作训练。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以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mcgs组态软课程设计

mcgs组态软课程设计

mcgs组态软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MCGS组态软件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能够运用该软件进行简单的工业控制系统设计。

具体目标如下:1.理解MCGS组态软件的概念和特点。

2.掌握MCGS组态软件的安装和启动方法。

3.熟悉MCGS组态软件的界面和基本操作。

4.了解MCGS组态软件在工业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5.能够使用MCGS组态软件创建简单的工程。

6.能够配置工程中的数据源和设备。

7.能够设计工程中的监控界面和报警系统。

8.能够对工程进行调试和运行。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2.培养学生对工业控制系统的兴趣和热情。

3.培养学生对MCGS组态软件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MCGS组态软件的概述:介绍MCGS组态软件的概念、特点和应用领域。

2.MCGS组态软件的安装与启动:讲解MCGS组态软件的安装步骤和启动方法。

3.MCGS组态软件的基本操作:介绍MCGS组态软件的界面布局、功能模块和基本操作方法。

4.工程创建与配置:讲解如何创建新工程、配置数据源和设备。

5.监控界面设计:介绍如何设计工程中的监控界面,包括图形显示、数据曲线等。

6.报警系统设计:讲解如何设置报警条件和处理报警事件。

7.工程调试与运行:介绍如何对工程进行调试和运行,包括模拟控制和实际控制。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MCGS组态软件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了解MCGS组态软件在工业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3.实验法:让学生动手操作MCGS组态软件,进行工程创建和配置。

4.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实践,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MCGS组态软件教材,用于学生自学和参考。

组态4层电梯课程设计

组态4层电梯课程设计

组态4层电梯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组态4层电梯的基本原理、设计和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知识目标:理解组态4层电梯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组成部分;掌握电梯的设计方法和步骤;了解电梯在实际应用中的各种问题和解决方案。

2.技能目标:能够使用相关软件进行电梯的组态设计;具备分析和解决电梯运行中出现问题的能力;能够进行电梯的安装、调试和维护。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电梯行业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对电梯安全和质量的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组态4层电梯的基本原理:介绍电梯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组成部分,使学生了解电梯的工作流程和各种设备的功能。

2.电梯的设计方法:讲解电梯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包括电梯的选型、参数计算、控制系统设计等,使学生能够独立进行电梯的设计。

3.电梯的应用案例:分析电梯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解决方案,让学生了解电梯的实际运行情况和应用场景。

4.电梯的安装、调试和维护:介绍电梯的安装、调试和维护方法,使学生具备电梯的安装和维护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电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电梯的应用情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验法:通过实验室的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电梯的安装、调试和维护技能。

4.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出版的组态4层电梯相关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2.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教学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3.实验设备:准备电梯实验装置,供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4.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信息。

有组态仿真图的课程设计

有组态仿真图的课程设计

有组态仿真图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组态仿真图的基本概念,掌握其构成要素和表示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识别组态仿真图中的关键信息。

3. 学生能够运用组态仿真图解决实际问题,如控制系统设计、故障诊断等。

技能目标:1. 学生掌握组态仿真软件的基本操作,能够绘制简单的组态仿真图。

2. 学生能够通过组态仿真图分析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3. 学生能够运用组态仿真图进行数据监控和系统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自动化技术的兴趣,激发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学生通过组态仿真图的学习,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3. 学生能够认识到组态仿真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培养对实际应用的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培养学生运用组态仿真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初三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可能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组态仿真图基本概念:介绍组态仿真图的定义、作用及其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二节2. 组态仿真图构成要素:讲解组态仿真图中的设备、信号、连接线等基本元素及其表示方法。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三节3. 组态仿真软件操作:学习组态仿真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包括绘图、配置参数、运行与调试等。

教材章节:第四章第一节4. 组态仿真图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组态仿真图案例,使学生了解不同场景下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四章第二节5. 组态仿真图绘制与优化: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绘制简单的组态仿真图,并进行系统性能优化。

教材章节:第四章第三节6.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组态仿真软件的实操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ifix组态红绿灯课程设计

ifix组态红绿灯课程设计

ifix组态红绿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ifix组态软件的基本概念,掌握红绿灯控制系统的原理;2. 学生能掌握ifix组态软件中与红绿灯控制系统相关的组件使用方法;3. 学生了解并掌握红绿灯控制系统的基本编程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ifix组态软件设计简单的红绿灯控制系统;2. 学生能通过ifix组态软件对红绿灯控制系统进行调试与优化;3. 学生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对实际红绿灯控制系统进行故障排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兴趣,提高对工程技术的认识;2. 学生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3. 学生认识到红绿灯控制系统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结合ifix组态软件,以红绿灯控制系统为载体,培养学生掌握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对实际工程问题有一定的好奇心,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学生特点,采用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ifix组态软件概述:介绍ifix组态软件的基本功能、特点及应用领域,使学生对该软件有初步了解。

相关教材章节:第一章ifix组态软件概述。

2. 红绿灯控制系统原理:讲解红绿灯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信号灯控制逻辑、交通流控制等。

相关教材章节:第二章红绿灯控制系统原理。

3. ifix组态软件操作:学习ifix组态软件的基本操作,如新建项目、添加设备、绘制流程图等。

相关教材章节:第三章ifix组态软件操作。

4. 红绿灯控制系统组件使用:学习ifix组态软件中与红绿灯控制系统相关的组件,如信号灯、定时器、逻辑控制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 设计目的 (2)2 控制要求 (2)3 系统结构设计 (2)3.1 控制方案 (2)3.2 控制规律 (3)3.3 过程仪表及过程模块 (3)3.3.1 液位变送器 (3)3.3.2 电动调节阀 (5)3.3.3 变频器 (6)3.3.4 水泵 (7)3.3.5 模拟量采集模块 (8)3.3.6 模拟量输出模块 (8)3.3.7 通信转换模块 (8)3.3.8 开关电源 (9)3.4 硬件连接 (9)4 系统组态设计 (10)4.1 组态软件介绍 (10)4.2 系统流程图 (11)4.3 组态画面 (12)4.4 动画连接 (13)4.5 PID 控制算法流程图 (13)参考文献 (14)1 设计目的(1)加深对过程控制系统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对过程仪表的实际应用能力。

(2)培养运用组态软件和计算机设计过程控制系统的实际能力。

2 控制要求(1)能根据具体对象及控制要求,独立设计控制方案,正确选用过程仪表。

(2)能够根据过程控制系统A/D、D/A和开关I/O的需要,正确选用模块。

(3)能根据与计算机串行通讯的需要,正确选用RS485/RS232转换与通讯模块。

(4)能运用组态软件,正确设计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态图、组态画面和组态控制程序。

3 系统结构设计3.1 控制方案串级控制系统是一种常见的复杂控制系统,它是根据系统结构命名的。

一、基本原理:它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控制器串联而成的,一个控制器的输出是另一个控制器的的给定值。

二、结构:整个系统包括两个控制回路,即主回路和副回路。

主回路有主控制器、副回路、主对象和主变送器构成;而副回路由副控制器、控制阀、副对象和副变送器构成。

三、特点:与简单控制系统相比,串级控制系统由于在结构上增加了一个副回路,所以有以下特点(1)、对于进入副回路的扰动具有较快、较强的克服能力。

(2)、改善主控制器的广义对象的特性。

(3)、对符合和操作条件的变化有一定的自适应能力。

(4)、副回路可以按照主回路的需要更精确地控制操纵变量的质量流和能量流。

四、应用场合:(1)、用于克服变化剧烈的和幅值大的干扰。

(2)、用于时滞较大的对象。

(3)、用于容量之后较大的对象。

(4)、用于克服对象的非线性。

本控制系统中,被控参量有两个,上水箱的液位和下水箱的液位,这两个参量具有相关关系。

上水箱的液位可以影响下水箱的液位,根据上下水箱的液位相关关系,故系统采用的串级控制。

其中,内环控制上水箱的液位,外环控制下水箱的液位,系统远行使下水箱的液位跟随给定值,系统框图如下图3.1所示图3.1双容液位单回路控制系统框图3.2 控制规律本设计采用的是工业控制中最常用的PID控制规律,内环与外环的控制算法采用PID算法,PID算法实现简单,控制效果好,系统稳定性好,外环PID的输出作为内环的输入,内环跟随外环的输出。

在工程实际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调节器控制规律为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简称PID控制,又称PID调节。

它结构简单,参数易于调整,在长期的应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其主要特点是:(1)技术成熟;PID调节是连续系统理论中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控制方法,它的结构灵活,不仅可实现常规的PID调节,而且还可根据系统的要求,采用PI、PD、带死区的PID控制等;(2)不需求出系统的数学模型;(3)控制效果好。

虽然计算机控制是非连续的,但由于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越来越快,因此用数字PID完全可代替模拟调节器,并且能得到比较满意的效果。

3.3 过程仪表及过程模块本设计中共用到了以下过程仪表和过程模块:3.3.1 液位变送器液位传感器是用来上位水箱和下位水箱的液位进行检测,采用工业用的DBYG扩散硅压力变送器,本变送器按标准的二线制传输,采用高品质,低功耗精密器件,稳定性和可靠性大大提高。

可方便的与其他DDZ—IIIX型仪表互换配置,并能直接交换同类仪表。

校验的方法是通电预热十五分钟后,分不在零压力和满程压力下检测输出电流值。

在零压力下调整零电位器。

使输出电流为4mA ,在满程压力下调整量程电位器,使输出电流为20mA。

本传感器精度为0.5级,因为二线制,故工作时需串联24V直流电源。

液位传感器用来上水位箱和中水位箱的水位进行检测,采用工业用的DBYG扩散硅压力变送器,精度为0.5级,二线制4—20mA标准信号输出。

图3.2 液位传感器图3.3压力传感器3.3.2 电动调节阀调节阀用于调节介质的流量、压力和液位。

根据调节部位信号,自动控制阀门的开度,从而达到介质流量、压力和液位的调节。

调节阀分电动调节阀、气动调节阀和液动调节阀等。

调节阀由电动执行机构或气动执行机构和调节阀两部分组成。

调节并通常分为直通单座式和直通双座式两种,后者具有流通能力大、不平衡办小和操作稳定的特点,所以通常特别适用于大流量、高压降和泄漏少的场合。

德国PS公司进口的PSL202型智能电动调节阀,PS系列电子式执行机构可以用于对管道的阀门和风门的调节及开与关的控制,其主要特点如下:一体化结构设计,位置变送器和伺服放大器作为两个独立部件均可直接装入执行机构内部,直接接受4—20mA的控制信号,输出4—20mA或者1—5VDC的阀位反馈信号,具有自诊断功能,使用和调校十分方便。

功能模块式结构设计,通过不同可选择功能的组合,实现从简单到复杂的控制,满足不同的应用要求。

结构简单,体积小巧,重量轻,便于安装和维护,机械零件全部采用CNC加工部件,工艺精湛。

传动全部采用小齿隙密封齿轮,具有效率高,噪声低,寿命长和稳定可靠,无需再加油等特点。

具有多种运行速度,可以满足各种控制系统的要求,以保证系统的快速响应及稳定性。

PSL系列同阀门的连接采用柔软盘黄连接,可避免阀杆与输出轴不同轴给阀门带来的影响,可预置阀门关断能力保证阀门的可靠关断,防止泄露。

PSQ系列有转矩开关保护,可防止因阀门产生过大转矩而损坏阀杆。

驱动电机采用高性能稀土磁性材料制作的高速度同步电机,运行平稳,具有体积小、转矩大、抗堵转、控制精度高等特点。

可设置分段调节,即由一台调节器输出的双时间比例信号控制两台执行机构(4—12mA对应PSL1的全开全闭,12—20mA对应PSL2的全开全闭)阀位反馈元件全密封高精度多圈电位器,具有体积小、精度高、死区小、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行程可调,便于与阀门连接。

全部电器元件均采用世界名牌产品,质量可靠,使用时间长。

电器部件布线严谨并传动部件完全隔离,提高执行机构运行性的可靠。

图3.4 电动调节阀3.3.3 变频器变频器是利用电力半导体器件的通断作用将工频电源变换为另一频率的电能控制装置。

变频器实际上就是一个逆变器.它首先是将交流电变为直流电.然后用电子元件对直流电进行开关.变为交流电.一般功率较大的变频器用可控硅.并设一个可调频率的装置.使频率在一定范围内可调.用来控制电机的转数.使转数在一定的范围内可调.变频器广泛用于交流电机的调速中.变频调速技术是现代电力传动技术重要发展的方向,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交流变频技术从理论到实际逐渐走向成熟。

变频器不仅调速平滑,范围大,效率高,启动电流小,运行平稳,而且节能效果明显,所以应用越来越广泛。

三菱FR-S520变频器,4-20控制输入信号,可对流量或者压力进行控制,该变频器体积小,功率小,功能非常强大,运行稳定安全可靠,操作方便,寿命长,可外加电流控制,也可通过本身旋钮控制频率。

可单相或者三相供电,频率可高达200HZ。

图3.5 变频器3.3.4 水泵水泵是一种利用大气压强将低处的水汲往高处的机器,多半是以电动机作为动力。

抽水的电动机泵通常把提升液体、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加压力 , 即把原动机的机械能变为液体能量从而达到抽送液体目的的机器统称为泵。

这里采用丹麦格兰富循环水泵。

不会影响教师授课减少麻烦。

功耗低,220V供电即可,在水泵出水口装有压力变送器,与变频器一起可构成恒压供水系统。

图3.6 水泵3.3.5 模拟量采集模块模拟量输入模块可测量多通道交流电压、电流输入信号。

测量精度:0.2级。

16位A/D循环采样,采样速率:3000次/S;1.2倍量程可正确测量,过载2倍量程输入1S不损坏;隔离电压1000VDC。

模拟量输出模块输出标准电流信号,可用于驱动继电器、开关等。

这用A/D牛顿7017模块8路模拟电压(1-5V)3.3.6 模拟量输出模块D/A牛顿7024模块4路模拟输出,电流(4—20mA) 电压(1—5V)信号均可。

3.3.7 通信转换模块485/232转换牛顿7520模块,转换速度极高(300—115KHz),232口可长距离传输。

图3.7 牛顿模块示意图3.3.8 开关电源DC24的开关电源,最大电流为2A,可以满足实验要求。

3.4 硬件连接本系统中,D/A模块中的IO0接口为控制器调节阀开度的控制通道,IO1为可控硅的电压控制通道,IO2为变频器的控制通道。

A/D模块中,IN0为上水箱液位的检测,IN1为下水箱液位的检测,IN2为主流量的检测,IN3误为副流量的检测,IN4为温度信号的检测,IN5为阀位反馈信号的检测,IN6为水泵出口压力信号的检测。

在D/A模块中,由于模块本身不能提供电源,所以在控制时应串入24V直流电源,输出电流信号控制执行器,AGND为D/A模块公共地。

由于变送器输出的都是电流信号,而A/D模块输出的都是电压信号,所以在A/D通道的正负端并联一个250欧姆的电阻,将电流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

系统采用的液位变送器,压力变送器都是二线制的,在检测液位工作时要串入DC24V电源。

连接图如图4 系统组态设计4.1 组态软件介绍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迅速提高,计算机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人们对工业自动化的要求越来越高,种类繁多的控制设备和过程监控装置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使得传统的工业控制软件已无法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

在开发传统的工业控制软件时,当工业被控对象一旦有变动,就必须修改其控制系统的源程序,导致其开发周期长;已开发成功的工控软件又由于每个控制项目的不同而使其重复使用率很低,导致它的价格非常昂贵;在修改工控软件的源程序时,倘若原来的编程人员因工作变动而离去时,则必须同其他人员或新手进行源程序的修改,因而更是相当困难。

通用工业自动化组态软件的出现为解决上述实际工程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方法,因为它能够很好地解决传统工业控制软件存在的种种问题,使用户能根据自己的控制对象和控制目的的任意组态,完成最终的自动化控制工程。

组态(Configuration)为模块化任意组合。

通用组态软件主要特点有(1)延续性和可扩充性。

用通用组态软件开发的应用程序,当现场(包括硬件设备或系统结构)或用户需求发生改变时,不需作很多修改而方便地完成软件的更新和升级;(2)封装性(易学易用),通用组态软件所能完成的功能都用一种方便用户使用的方法包装起来,对于用户,不需掌握太多的编程语言技术(甚至不需要编程技术),就能很好地完成一个复杂工程所要求的所有功能;(3)通用性,每个用户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利用通用组态软件提供的底层设备(PLC、智能仪表、智能模块、板卡、变频器等)的I/O Driver、开放式的数据库和画面制作工具,就能完成一个具有动画效果、实时数据处理、历史数据和曲线并存、具有多媒体功能和网络功能的工程,不受行业限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