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音乐-九年级下册-《绿袖子》教案
初中音乐_初中音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1、唱歌《绿袖子》2、拓展欣赏《绿袖子幻想曲》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歌曲的学唱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所描绘的深厚情感及世界音乐文化的多样性。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聆听、分析歌曲等手段,学会歌曲。
(2)利用对比聆听的方式,拓展欣赏管弦乐作品《绿袖子幻想曲》3、知识与能力(1)学习提高演唱的基本技巧,用有气息支撑的声音歌唱。
(2)复习巩固“弱起”以及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3)准备演唱变化音。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讲故事:国王亨利八世传说中相当暴戾的男人,却真心爱上一个民间女子,那女子穿一身绿衣裳。
某天的郊外,他骑在马上,英俊威武。
她披着金色长发,太阳光洒在她飘飘的绿袖上,美丽动人。
只一个偶然照面,他们眼里,就烙下了对方的影。
但绿袖姑娘知道他是国王?她是平民唯有选择逃离。
而国王却对她念念不忘。
但他命令宫廷里的所有人都穿上绿衣裳,好解他的相思。
他寂寞地低吟:将我无情地抛去。
而我一直在深爱你。
绿袖子就是我的欢乐,绿袖子就是我的欣喜,绿袖子就是我金子的心,我的绿袖女郎孰能比?终其一生,他不曾得到她,一瞬的相遇,从此成了永恒。
于是就有了一首动人的歌曲《绿袖子》。
二、歌唱1、播放音乐2、情绪怎样?3、出示歌谱,体会歌曲的节拍特点,a、这是一首几拍子的歌曲呢?b、歌曲有几个乐段?4、下面请大家划着三拍子的指挥图示小声跟唱歌曲。
5、找出临时变音记号#号,弹琴感受。
6、请大家自由的读一下歌词,体会一下歌词表现了主人公怎样的内心情感?7、让我们分乐段来唱一下。
8、请观察同学们刚才演唱的乐句之间有什么相同之处呢?9、我们再把b乐段唱一下10、完整演唱,注意情绪的对比,注意一字对多音的地方。
11、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旋律的走向,清唱伸出手边唱边体会。
B乐段12句音区的对比唱出来。
12、带着这样的情感我们再唱一遍。
继续唱23段歌词13、跟伴奏演唱,教师指挥。
三、拓展1,现在我们来听听根据绿袖子改编的一首管弦乐《绿袖子幻想曲》感受器乐曲的魅力。
绿袖子教案
绿袖子教案
教学目标:
一:感受3/4拍的节拍韵律,准确把握弱起小节。
用吉他和镲为全曲配伴奏。
二:有感情的模仿乐曲声音哼唱《绿袖子》全曲。
三:模仿伴奏乐曲音色为乐曲前半部分配上分解和弦。
四:了解人声乐队的起源及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置,上方旋
律
弱拍进入
看弱起
拍
出示副部旋律谱师范唱并指挥用‘bong
ci ci’伴
奏
学唱副
部旋律
旋律有什么特点
师生合作师唱前面相同的部分师唱不同部分四乐句,前
三乐句相
同,第四乐
句不同
唱不同部
分
生唱相同
部分
生生合作:
一组用
‘bong
ci ci’伴
奏,另一组
唱副部旋
律
学唱副
部旋
律,接
龙式。
稳定节
奏,仔
细看指
挥手势
出示全曲乐谱(两声部旋律)
放绿袖子音乐,师帮生一起唱副部旋律,另一组学生唱节奏
与刚才你听到的音乐比较怎么样?副部旋律
的作用,唱
副部旋律
听主题音
乐
(气口的
处理)
感受音
乐织体
的变化
会让音
乐风格
发生变
化。
初中音乐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唱歌 绿袖子》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音乐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唱歌绿袖子》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名师授课教案】(一)教具1. 头饰:印第安人插着羽毛的头饰。
2. 图片:蓝皮鼠图片、大脸猫图片。
3. 打击乐器:木鱼、堂鼓、小钹。
4. 《大风车》《蓝皮鼠和大脸猫》《快乐的小木匠》《跟着队长走》《三个和尚》音响资料(录音带)。
5. 写有唱名do re mi sol la 的卡片,按以下位置摆放:6. 节奏卡片:(二)文字、图片资料1. 《蓝皮鼠和大脸猫》《三个和尚》《小飞侠》的动画片,或动画片片断、图册等。
2. 《蓝皮鼠和大脸猫》《三个和尚》《小飞侠》动画片故事,及动画片的相关介绍。
四、教材分析(一)编写意图在现代生活中,动画片因为其丰富的表现内容、奇妙的想象与幻想、神奇的高科技表现手法,给人们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力。
它吸引着广大观众,尤其是少年儿童,成为儿童娱乐生活中的重要内容。
其中的许多优秀作品,包括动画片中的主题歌、插曲、音乐背景等,成为流传广泛的音乐佳作。
因此,在第一学期第五单元的《动画城》之后,本学期再次安排一个单元的《动画城》,希望能从浩瀚的动画片世界里撷取几朵小小的音乐浪花,奉献给学生们。
本单元由《大风车》《快乐的小木匠》《蓝皮鼠和大脸猫》三首歌曲、器乐合奏《三个和尚》以及音乐活动《跟着队长走》组成。
歌曲和乐曲均选自近年来播放的优秀动画片,现代气息浓郁。
《大风车》是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正在采用的片头曲;《蓝皮鼠和大脸猫》《小飞侠》也是近两年拍摄、引进、播放的动画音乐。
有的歌曲在儿童中间早已传唱开来,有的歌曲儿童虽说不会唱,但也已耳熟能详。
编写者的意图,一是整理儿童课外的零星的音乐信息,了解儿童的音乐趣味;二是借助画面和情节,丰富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三是鼓励学生模仿动画音乐、探究音乐情绪,发展创造性思维。
人教版-音乐-九年级下册-《绿袖子》教学课件
绿袖子
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曲,说说歌曲给你怎样的感受。
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曲,说说歌曲给你怎样的感受。
这是一首古老的英国民歌,优美纯朴而又略带伤感情调,在世界广为流传。
请同学们挥拍唱谱,注意歌曲的节拍韵律。
请同学们随琴唱谱(挥拍),注意歌曲中的变化音。
请同学们默唱第一段歌词。
请同学们随琴演唱第一段歌词,注意歌曲中的 变化音。
歌曲为单二部曲式结构,e 旋律小调,四三拍。 A段由四个乐句构成,每个乐句的“弱起”是其最显著 的特征,旋律基本在中低音区进行,四个乐句的旋律线具 有低—中—低的特点。 B段同样由四个乐句组成,强拍开始的乐句与A段的 “弱起”乐句形成对比。旋律由全曲最高音“5”开始, 四个乐句的旋律进行都是由高到低逐渐下行,表达了一种 忧郁的情绪。
请随伴奏完整演唱歌曲,注意表现歌曲的情感。
欣赏乐曲《绿袖幻想曲》。
欣赏《绿袖幻想曲》。
管弦乐曲《绿袖幻想曲》有两个主题。A主题的原型为传统 民歌《绿袖子》,B主题则根据另一首英国民歌《可爱的约 翰》改编创作。我们现在唱一唱B主题。
完整聆听管弦乐曲换气记号换气。
请同学们再次视唱歌谱,边唱边画出歌曲的旋律线。
请同学们演唱歌曲第三段歌词。结合歌曲旋律的 起伏,注意演唱时的力度变化。
请同学们欣赏歌曲范唱。歌曲是由几个乐段组成的? (两个乐段)
请同学们再次欣赏歌曲。歌曲两个乐段有什么特点?
请同学们再次欣赏歌曲。歌曲两个乐段有什么特点?
唱歌《绿袖子》教案-贵州省施秉县第三中学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演唱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歌曲《绿袖子》相关的英国传统音乐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英国传统音乐的演变和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审美感知与表现:通过演唱和欣赏《绿袖子》,学生能够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培养对音乐美的感知和表现能力,提升音乐素养。
3.创新思维与实践:在演唱《绿袖子》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音乐创作和表演实践,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4.合作交流与沟通:在小组合作学习和演唱过程中,学生能够与他人合作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情感升华:
结合歌曲《绿袖子》的背景知识,引导学生思考音乐与文化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歌曲《绿袖子》的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歌曲《绿袖子》的内容,强调歌曲的特点和演唱技巧。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
1.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音乐的基础知识,如音高、节奏、音色等,这些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学生在八年级音乐课程中学习了外国音乐的基本形式,包括民歌、流行音乐、古典音乐等。这些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绿袖子》这首歌曲的风格和特点。
3.学生在之前的音乐课程中学习了基本的演唱技巧,如呼吸、发声、咬字等,这些技巧对于演唱《绿袖子》这首歌曲是必要的。
4.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作业的质量、完成的时间等。观察学生是否能够认真完成作业,是否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作业的质量是否达到要求。
《第三单元唱歌绿袖子》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唱歌绿袖子》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初中音乐课程《唱歌绿袖子》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使学生能够准确掌握《绿袖子》的旋律与节奏。
2. 培养学生歌唱的技巧与情感表达的能力。
3. 让学生通过歌曲学习,理解音乐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
二、作业内容1. 基础训练- 学生需完成乐理知识的自学,如掌握五线谱及音符的识读方法。
- 指导学生通过听力练习,辨识《绿袖子》歌曲的拍子和调性。
2. 歌曲学唱- 教授《绿袖子》的歌词与旋律,要求学生逐句跟唱,注意音准与节奏。
- 学生需完成歌词朗读及歌曲演唱的录制,尝试表达歌曲的情感。
3. 音乐表现- 分析歌曲《绿袖子》的音乐特点,包括其历史背景和风格。
- 学生分组讨论,用身体语言和表演来展现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和音乐形象的创造。
4. 文化延伸- 通过相关背景资料的搜集与整理,让学生了解绿袖子的历史与传说故事。
- 对古典时期音乐的特征进行比较,寻找其与《绿袖子》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三、作业要求1. 学唱部分要求:- 歌曲演唱须完整无遗漏,每个字的发音准确,旋律与节奏符合原曲。
- 学生要尽力理解并传达歌曲所蕴含的情感。
2. 表现部分要求:- 身体动作及表情需符合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 分组表演时,团队成员应互相配合,整体效果要和谐。
3. 文化部分要求:- 学生需认真阅读相关资料,撰写简短的感想或理解,对所收集信息进行整合和思考。
- 与音乐课程内容相结合,对所了解的音乐知识进行综合性的运用和拓展。
四、作业评价-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演唱准确性、节奏感、音准及情感表达等综合表现进行评价。
- 对学生分组表演的创意、团队协作能力及整体效果进行评价。
- 对学生在文化部分中的理解和思考深度进行评价。
五、作业反馈- 教师将在下一课时针对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反馈,及时纠正问题并表扬优秀者。
- 设立课堂讨论环节,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和经验。
- 根据学生的整体表现情况,给予相应的教学指导和改进建议。
《绿袖子》示范教案
《绿袖子》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欣赏《绿袖子》,感受英国田园特有的风味,培养学生理解和分析歌曲的能力。
2.通过欣赏《绿袖子》,体会民歌的特色,激发学生对民歌的喜爱。
教学重难点1.欣赏《绿袖子》,感受英国田园特有的风味,培养学生理解和分析歌曲的能力。
2.通过欣赏《绿袖子》,体会民歌的特色,激发学生对民歌的喜爱。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歌曲,每个民族的先民都有他们自古代已有的歌曲,民歌的特色,是在于其能否反影它的出处和环境、文化特色。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绿袖子》,这是一首英国民歌,去感受感受歌曲中要表达的情感。
【设计意图】初听歌曲,介绍民歌的特色,让学生学会带着问题听音乐,提高学生鉴赏音乐的能力。
二、新课1.歌曲介绍绿袖子是一首英国民谣,在伊丽莎白女王时代就已经已广为流传,相传是英皇亨利八世所作。
这首民谣的旋律非常古典而优雅,是一首描写对爱情感到忧伤的歌曲,但它受到世人喜爱的层面却不仅仅局限在爱情的领域。
有人将它换了歌词演唱、也有人将它作为圣诞歌曲,而它被改编为器乐演奏的版本也是多不胜数,有小品、有室内乐、有管弦乐……而这其中又以《乞丐歌剧》和英国作曲家佛汉威廉斯所写的《绿袖子幻想曲》最具代表性。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介绍,使学生了解歌曲背景,从而更好地把握歌曲。
2.欣赏歌词,思考:从歌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情感?我可爱的绿袖姑娘,竟忍心把我抛弃。
我爱你如此久长,梦想着和你永相依。
我时刻跟随在你身旁,完成你所有的愿望。
向你献出土地和生命,只为得到你的欢心和爱情。
再见吧!绿袖姑娘,祝福你一切如意。
我像往日一样爱你,愿你重新和我在一起。
【设计意图】通过歌词赏析,强化同学们对于歌曲情感的把握。
3.背后故事传说这首乐曲描述的是与国王亨利八世的一段爱情有关。
亨利八世在英国历史上被认为是一个性格暴戾的男人,然而他却真心爱上一位美貌的民间女孩,那女孩穿一身绿色的衣裳。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英俊威武的亨利跃马郊外,遇见这位身着绿衣的女孩,她披着金色的长发,太阳光洒在她飘逸的绿袖上,美丽动人。
绿袖子教案
教案用纸
学
科
琴法
第十七章
授课日期
课题:左手分解和弦《禄袖子》
课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
班
级
授课方式
案例法、练习法、情景设置法
教学目的
专业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和巩固左手分解和弦《禄袖子》的技巧。
方法能力:培养学生正确弹左手分解和弦《禄袖子》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掌握左手分解和弦《禄袖子》的技巧。
二、新课讲授:?
1、连奏的重要性
(1).所谓连奏是将断奏的基本方法有效地组织起来,使弹奏动作连续地进行,并使每个音之间紧密地衔接起来。所以,连奏在基本动作和重量等方面的要求和断奏是有密切联系的。也就是要注意重量在连奏中仍然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关键问题。因此,手臂的放松依然是我们的前提之一。
(2).既然是连奏,手就不能离开键盘,否则音就一定会断开。而如果手指不能离开键盘,否则音就一定会断开。而如果手指不能离开键盘,那么就不能再象断奏那样把手臂抬起来以获得下键的力量。为了弥补这一问题,我们要求在弹奏连奏时,要让手指适当地抬起来。 这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弥补手臂不能抬起而造成缺少下落力量的缺陷;二是通过抬指使手指的触键获得“颗粒”感。
(3).在初学连奏阶段,最好把每一组连奏音的第一个音用断奏的方法“落”下去,然后使后面的几个音在这一“落”下的重量的移动中完成。也就是说,一组连音,实际上只需要手臂的一个重量,而不需要每个音都用手臂压一下。(4).随着连奏学习内容的逐步复杂和多样,重量转移的动作要逐渐从外部动作转化到内部,特别是手腕的上下左右的运动要尽量减少。此时要特别注意放松。
(5).在逐渐复杂起来的连奏中,手指的动作要逐渐起到主导作用。
唱歌 绿袖子-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唱歌绿袖子-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绿袖子这首歌曲的历史背景和音乐特点;
2.能够正确演唱绿袖子这首歌曲,并感受其中的情感;
3.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绿袖子歌曲的情感表达;
2.正确把握绿袖子歌曲的节奏、音高等音乐要素;
3.提高唱歌表现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
A. 绿袖子歌曲的介绍
1.绿袖子是中国著名的古曲之一,源自于古英国民谣《绿袖子的故事》;
2.该曲充满着浪漫、爱情、离别的情感,旋律优美动听,歌词简洁易记。
B. 歌曲教学及演唱练习
1.老师先为学生演唱几遍绿袖子歌曲,并逐字逐句地分析歌词中的意思;
2.教师指导学生正确发音,把握歌曲的节奏和各个音高,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所传达的情感;
3.带领学生一起练习歌曲,逐渐理解和掌握歌曲的情感和音乐要素;
4.分别安排小组演唱,提高学生的唱歌表现能力。
C. 唱歌评价及总结
1.教师可对学生进行现场评价,评价唱歌效果,还可对唱歌的发音、节奏、韵律等方面进行点评和指导;
2.总结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再次了解本堂课所教的知识点,以便复习和巩固。
四、教学后记
唱歌是音乐教学中重要的一环,通过唱歌的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素养。
本次教学中,我带领学生学习了绿袖子这一著名的中外合作的经典歌曲,教学过程中注意理解和把握歌曲的情感表达,并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节奏和各个音高,最后分组进行正式演唱,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唱歌表现能力。
绿袖子教案
绿袖子教案绿袖子是一首英文歌曲,以下是关于该歌曲的教案:课题:绿袖子(The Green Sleeves)目标:1. 学会唱英文歌曲《绿袖子》。
2. 了解歌曲的背景和含义。
教学内容:1. 听歌练发音。
2. 学习歌曲的歌词。
3. 学习歌曲相关的文化知识。
4. 听歌练习歌曲。
教学准备:1. 电脑或音箱。
2. PPT或歌词卡片。
教学步骤:1. 引入歌曲:介绍歌曲的背景和含义,让学生对歌曲产生兴趣。
2. 音乐欣赏:播放歌曲,让学生先听一遍,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 听歌练发音:教师放慢歌曲的节奏,让学生跟随发音。
重点教授单词和发音不熟悉的部分。
4. 学习歌曲的歌词:通过PPT或卡片展示歌词,教师慢慢带领学生跟着唱。
可以使用分段教学的方式,先教唱第一段,然后逐渐加入后面的歌词。
绿袖子的歌词如下:Alas, my love, you do me wrongTo cast me off discourteouslyFor I have loved you well and longDelighting in your companyGreensleeves was all my joyGreensleeves was my delightGreensleeves was my heart of goldAnd who but my lady Greensleeves5. 学习文化知识:简单介绍绿袖子在英国文化中的重要性和流行程度,让学生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
6. 听歌练习:让学生跟着整首歌曲唱,教师可以逐句唱,学生跟读。
练习几遍,直至学生能够熟练唱整首歌曲。
拓展活动:1. 分角色表演: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一位学生扮演歌曲中的角色,其他成员跟唱歌曲,完成表演。
2. 创作新歌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创意,编写属于自己的绿袖子歌词。
可以鼓励学生用自己熟悉的语言或文化元素进行创作。
3. 了解其他版本:让学生搜索并了解其他版本的绿袖子,比较不同版本的音乐风格和词曲编排,进行讨论。
音乐《绿袖子》教案
音乐《绿袖子》教案教案标题:音乐《绿袖子》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和理解音乐《绿袖子》的背景和历史。
2. 学习和演奏《绿袖子》的基本乐谱。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音乐《绿袖子》的录音或视频资源。
2. 乐器(如钢琴、吉他等)。
3. 乐谱或简谱。
4. 幻灯片或图片展示工具。
教学步骤:引入:1. 通过播放音乐《绿袖子》的录音或视频,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和独特性。
2. 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这首音乐的第一印象和感受。
背景知识:1. 介绍《绿袖子》这首音乐的背景和历史,包括作曲家、创作背景等。
2. 展示相关图片或幻灯片,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这首音乐的背景。
乐谱学习:1. 分发乐谱或简谱给学生,并解释乐谱上的音符、节拍等基本概念。
2. 逐步教授乐谱中的每个乐段,包括旋律和伴奏部分。
3. 指导学生使用乐器演奏乐谱,鼓励他们多次练习,熟悉乐曲。
音乐欣赏:1. 再次播放音乐《绿袖子》,让学生跟随乐谱或简谱,欣赏演奏的过程。
2. 引导学生聆听音乐中的不同乐器声音和音乐表达的情感。
3. 让学生讨论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鼓励他们用词语描述音乐中的情感和意境。
创作和表达:1. 鼓励学生在音乐《绿袖子》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可以尝试改编旋律或创作自己的伴奏。
2. 分组或个人表演学生的创作作品,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和创造力。
总结:1. 回顾学生在本节课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2. 鼓励学生继续练习和欣赏音乐,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拓展活动:1. 邀请学生在家中或学校的音乐会上演奏《绿袖子》或自己的创作作品。
2. 探索其他古典音乐作品,让学生了解更多不同类型的音乐。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学习乐谱和演奏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收集学生对音乐《绿袖子》的理解和感受的书面反馈。
3. 评估学生在创作和表达环节中的创造力和表现能力。
教学延伸:1. 结合其他学科,如历史、文学等,进一步探讨《绿袖子》的背景和相关文化。
音乐教案 绿袖子
音乐教案绿袖子教案标题:音乐教案-绿袖子教案目标:1. 了解和理解音乐作品《绿袖子》的背景和历史;2. 学习和演奏《绿袖子》的简单乐谱;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表演技巧;4.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材准备:1. 音乐作品《绿袖子》的音频或视频;2. 《绿袖子》的简单乐谱;3. 乐器(如钢琴、吉他等);4. 音乐播放设备。
教学步骤:引入:1. 向学生介绍音乐作品《绿袖子》的背景和历史,包括作曲家、创作背景等。
2. 播放《绿袖子》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
主体:3. 分发《绿袖子》的简单乐谱给学生,并解释乐谱中的音符和节奏。
4. 请学生跟随乐谱,尝试演奏《绿袖子》的简单乐曲。
可以根据学生的音乐水平和乐器掌握情况,选择合适的乐谱难度。
5. 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演奏《绿袖子》的乐曲。
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合作完成演奏。
6. 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提高演奏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巩固:7.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演奏成果,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8. 可以组织一个小型音乐会或班级表演,让学生有机会展示他们的演奏技巧。
拓展:9. 鼓励学生尝试使用不同乐器演奏《绿袖子》,如钢琴、吉他、小提琴等,以丰富音乐的表现形式。
10. 探索其他与《绿袖子》风格相近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扩展音乐知识和欣赏范围。
评估:11. 观察学生在演奏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12. 可以组织一次简单的小测验,考察学生对《绿袖子》的了解和乐谱的掌握程度。
教案扩展:1. 如果学生对音乐创作感兴趣,可以引导他们尝试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以《绿袖子》为灵感。
2. 可以组织一次音乐欣赏会,让学生分享他们喜欢的音乐作品,并进行交流和讨论。
注意事项:1.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音乐水平,适当调整教案的难度和内容。
2. 确保学生在演奏过程中的乐器使用安全,提供必要的指导和监督。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营造积极活跃的音乐学习氛围。
《绿袖子》教学设计教学过程:
8师:下面请同学们看一下歌曲B段的旋律。歌曲的A段是以弱起小节为主,B段有什么变化吗?我们看一下歌曲的旋律除了这个不同点以外还有其他的不同吗?(A段为小调式,暗淡的色彩;B段为大调式,色彩明亮,这也是音乐中常用的创作的手法:对比。)
②分析演唱两段旋律的不同之处。
③两段旋律的节拍有何不同?
④请大家一起来听赏乐曲的引子部分,请分辨主奏乐曲和担任背景演奏的乐器分别是什么?(长笛和竖琴)
⑤进入主题后担任背景演奏的乐器有变化吗?担任旋律主奏的是什么乐器呢?(弦乐)
⑥让我们一起来演唱一下第一主题旋律。
⑦这首乐曲是由两个主题构成的,另一个主题也是选用了一首民歌为素材创作而成的,我们先来看一下曲谱。先观察一下,第二主题与第一主题有什么不同?(拍号、速度)
②请同学们看一下歌曲的旋律片段,老师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大家来共同思考一下,带升记号的“sol”和不带升记号的“sol”有什么区别?
2.唱歌《绿袖子》
(1)学唱歌曲
1请同学们先把歌曲的旋律演唱一遍,教师的伴奏旋律要稍微突出一些,学生的演唱声音可以弱一些,这样便于学生听辨旋律的音准。
2三拍子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请同学们在强拍时用一只手的手指拍击另一只手的手心,在弱拍时用一只手的手指轻击另一只手的手指。
(2)完整演唱歌曲
1听范唱录音,并随录音完整哼唱歌曲。在哼唱的过程中,找出自己和范唱存在的差距以及产生的原因。
2最后请同学们随着教师的伴奏演唱歌曲,注意倾听伴奏中的旋律声部,以便巩固自己的音准感觉。
绿袖子 音乐教案
绿袖子音乐教案教案标题:绿袖子音乐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绿袖子》这首音乐作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 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旋律和动态的理解和感知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通过合奏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绿袖子》的背景和作曲家。
2. 分析《绿袖子》的乐曲结构、旋律和节奏特点。
3. 学习演奏《绿袖子》的乐器部分。
4. 进行合奏练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音乐表演技巧。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绿袖子》的音乐片段,让学生先感受音乐的美妙。
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这首音乐的感受和印象,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第二步:学习背景知识1. 介绍《绿袖子》的背景和作曲家,包括作曲家的生平和创作动机。
2. 分析《绿袖子》的乐曲结构,引导学生理解主题、副歌和过渡部分的区别。
第三步:分析乐曲特点1. 引导学生聆听《绿袖子》的旋律和节奏,帮助他们理解乐曲的情感表达。
2. 分析乐曲中的动态变化和速度变化,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表现手法。
第四步:学习乐器部分1. 根据学生的音乐兴趣和能力,分配不同的乐器部分给学生。
2. 教授各个乐器部分的演奏技巧和注意事项,帮助学生掌握演奏技能。
第五步:合奏练习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演奏一个乐器部分。
2. 引导学生进行合奏练习,注意协调和统一演奏的节奏和速度。
3. 鼓励学生进行反复练习,提高合奏的表演水平。
第六步:展示演出1. 组织学生进行《绿袖子》的合奏演出,可以在校内进行小型演出或者在班级内进行展示。
2. 鼓励学生展示个人特长,可以进行独奏或者合唱等形式的表演。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合奏练习中的表现,包括合作精神、演奏技巧和音乐表达能力。
2. 对学生进行简单的问答,检查他们对《绿袖子》的理解程度。
3. 对学生的演出进行评估,包括音准、节奏和表演技巧等方面。
教学拓展:1.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其他经典音乐作品,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广泛兴趣。
绿袖子教案
绿袖子教案《绿袖子》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所著的一部短篇小说,讲述了主人公谢尔盖·伊万诺维奇在经历了一次意外之后,找不到自己的绿袖子扣子,并因为这个小事而对家中的一切产生了疑问,最终对自己的生活作出了重大改变的故事。
这个教案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和理解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深入思考其中的主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对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进行分析和解读。
一、预习导入(10分钟)1. 师生自我介绍,并简述本课的主题和目标。
2. 让学生简要了解《绿袖子》的作者列夫·托尔斯泰,并分享一些托尔斯泰的其他作品。
二、阅读理解(15分钟)1. 分发小说《绿袖子》的阅读材料,要求学生先独立阅读并理解故事的大致内容。
2.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互相讨论并分享阅读的体会、故事的情节以及可能存在的隐含含义。
三、教学讲解(20分钟)1. 对故事的背景进行简单介绍,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作家的创作动机。
2. 解读故事的主题和情节:主要讲解故事中主人公的经历以及他对自己生活的怀疑和改变。
3. 分析故事中的一些象征和隐喻的意义:如绿袖子象征主人公的安逸生活,失去绿袖子扣子象征他对生活的疑问。
四、反思与探索(15分钟)1. 学生思考并回答一些问题:主人公在故事中经历了什么?他为什么对生活感到不满意?他通过什么方式来改变自己的生活?2. 分组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是否也会因为一些小事而对自己的生活产生怀疑?我们又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改变自己的生活?五、课堂总结(10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并强调主要观点和发现。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这个故事的理解和观点。
3. 提醒学生关于下一节课的预习内容。
六、课后作业(5分钟)1. 要求学生写一篇简短的读后感,并在下节课开始前交给教师。
2. 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通过本教案的教学活动和讨论,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绿袖子》这个经典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和隐含意义,并通过深入思考对其中的主题作出自己的理解和解读。
音乐课绿袖子教案反思与评价
音乐课绿袖子教案反思与评价教案标题:音乐课绿袖子教案反思与评价教案概述:这个教案是为音乐课设计的,主题是绿袖子。
本教案的目标是通过学习和演奏绿袖子这首经典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合作精神和音乐表达能力。
本教案适用于小学三年级学生。
教案反思:1. 教学目标:教案中是否明确了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感目标?2. 教学内容:教案中是否清晰地列出了教学内容,包括音乐理论知识、演奏技巧和音乐欣赏要点?3. 教学步骤:教案中是否详细描述了教学步骤,包括导入、展示、实践和总结等环节?步骤是否合理、有序?4. 教学方法:教案中是否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示范、练习和评价等?5. 教学资源:教案中是否列出了所需的教学资源,如音乐录音、乐器等?6. 学生参与:教案中是否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如小组合作、集体演奏等?7. 评价方式:教案中是否明确了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如观察记录、听力测试等?8. 个性化教学:教案中是否考虑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了个性化的学习活动或扩展任务?教案评价:1.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如音乐欣赏能力、合作精神和音乐表达能力的培养?2. 学生参与度: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如何,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活动?3. 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是否理解了音乐理论知识、掌握了演奏技巧?4.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5. 教学资源利用情况:教案中列出的教学资源是否充分利用,是否能够支持学生的学习需求?6. 教学反馈:教师是否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他们改进和提高?教案改进建议:1. 针对教学目标,可以明确目标的层次和要求,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2. 在教学步骤中,可以增加更多的互动环节,如让学生互相演奏、分享感受等,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 针对个性化教学,可以提供一些扩展任务或活动,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初中绿袖子教案
初中绿袖子教案教案标题:初中绿袖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能正确运用绿袖子的基本知识,包括历史背景、作者、主题等。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写作、演讲等形式,展示对绿袖子的理解和个人观点。
二、教学重点:1. 理解绿袖子的主题和故事情节。
2. 掌握绿袖子的背景知识和作者的生平。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1. 导入(5分钟)介绍绿袖子的背景知识,包括作者、作品的主题和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详细解读绿袖子的主题和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
3. 阅读与讨论(20分钟)分发绿袖子的文本材料,让学生阅读并理解文本内容。
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作品中的重要情节和人物形象,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读。
4. 欣赏与评价(15分钟)邀请学生展示他们对绿袖子的理解和个人观点,可以通过口头演讲、写作等形式进行。
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提问,促进学生的思维交流和思考深度。
5. 总结与拓展(10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点评,强调绿袖子对现代文学的影响和意义。
同时,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其他类似题材的文学作品,拓展他们的阅读广度和深度。
四、教学资源:1. 绿袖子的文本材料2. PPT或黑板、白板等教学工具3. 学生笔记本和纸张五、教学评估:1. 小组讨论时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和表达能力。
2. 学生的口头演讲和写作作业的评分。
3. 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评价。
六、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一步阅读其他与绿袖子类似题材的文学作品,比较不同作品之间的异同。
2.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展览或文学活动,深化对绿袖子及相关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3. 引导学生进行创作,让他们尝试写一篇与绿袖子相关的短文或故事,展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以上是初中绿袖子教案的一个简要示例,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袖子》教案
一、授课课题:
《绿袖子》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音乐的要素、特点,音乐欣赏的分类及音乐的代言人等基本音乐欣赏知识(2)欣赏音乐片段:外国交响乐《绿袖子》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鉴赏音乐的能力
(三)思想目标:通过曲目的欣赏,培养学生从知觉感受、情感共鸣至理智审美的审美实践过程,获得美的愉悦和美的享受
三、学生分析:
学生接触的大多是流行歌曲,也很喜爱,但对音乐世界的整体格局、类别知识贫乏,但有兴趣了解。
四、教学重点:
(1)了解和音乐赏析相关的音乐欣赏要素
(2)粗略感受音乐欣赏的整体风格
五、教学难点:
学生对西洋乐队编制相关知识的了解
六、解决方案
讲解时结合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
七、教学过程:
知识介绍
1.了解音乐的要素:旋律、节拍、速度、音色、和声等
2.理解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欣赏是聆听、感受与审美的审美实践活动
3.掌握音乐欣赏的分类:中外音乐声乐器乐
4.认识与音乐活动相关的人:作曲家乐队与指挥演员等
5.让学生回忆接触过的零散的音乐要素并说明,来共同归纳音乐的基本要素包括哪
些。
6.图片展示讲解大型西洋管弦乐团、中国民族广播乐团排列和编制
作品欣赏
1.聆听外国器乐作品《绿袖子》片段
2.让学生随音乐自由划出强拍动作,感受音乐热烈的气氛,说一说听到的乐器声音有哪些,教师结合多媒体简介作品内容、风格
3.聆听声乐作品,小声哼唱,教师教师结合多媒体简介作品内容、风格
4.学生演唱《绿袖子》
拓展
1.讨论:如果把本单元的音乐作品用于不同活动场合的背景音乐,你怎么安排?
2.说一说你喜爱的中国声乐作品
3.创设庆典、开场、酒店等场景,让学生选择合适的主题音乐
4.让学生带喜欢的声乐作品(包括流行歌曲、组合)到课堂上和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