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动物学多细胞动物的起源演示课件

合集下载

多细胞动物的起源讲PPT课件

多细胞动物的起源讲PPT课件
第三章 多细胞动物的早期胚胎发 育与起源
一.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单细胞动物的证据; 二.多细胞动物的早期胚胎发育; 三.生物发生率; 四.多细胞动物的起源;
-
1
原生动物(Protozoa): 单细胞动物,仅仅是一个细胞内的分化。
后生动物(Metazoa): 包括除原生动物以外的绝大多数的多细胞动物。
➢ 外胚层:细胞分是多种多的,分化为皮肤上皮,包 括皮肤腺和其他皮肤衍生物, 神经组织、感觉器官 和消化管的两端
-
24
三. 生物发生律
德国学者海克尔(Haeckel, E. 1866) 生物发生律(law of biogenesis),或称重演律
➢ 原生动物中的群体鞭毛虫,比如盘藻、实球藻、空 球藻、杂球藻、团藻等在研究多细胞动物起源上具 有重要的意义。
-
5
(三)胚胎学证据(Embryo evidence)
多细胞动物的早期胚胎发育:
➢ 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中胚层及体腔形成 →胚层分化。
➢ 多细胞动物的早期胚胎发育是极为相似的,都按一 定渐进的顺序进行的,
中生动物( Mesozoa): 原生动物与后生动物之间的一个小类群,约50种, 寄生在海洋无脊椎动物的体内,结构简单,生活 史复杂。
-
2
一. 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单细胞动 物的证据
(一)古生物学方面(Paleontology) ➢ 古生物学: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生物的发生、发展、
分类、演化、分布等规律的科学。 ➢ 研究对象是化石(fossils)。 ❖ 化石的形成: 1) 古生物体的全部或部分 2) 生物的遗物(恐龙蛋)、遗迹(粪便、足印等)形成。
➢ 表面囊胚:中黄卵进行表面卵裂,到囊胚期由一层 分裂球包在一团实体的卵黄外面,没有囊胚腔。如 昆虫。

《多细胞动物》课件

《多细胞动物》课件
调节生理活动
神经系统能够调节身体的生理活动,如呼吸、心 跳、血压等,维持身体内环境的稳定。
03
多细胞动物的行为习性
繁殖行为
繁殖方式
多细胞动物有多种繁殖方式,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有性繁殖 通过配子结合形成合子,无性繁殖则通过体细胞直接发育成新个体 。
繁殖周期
多细胞动物的繁殖周期因种类而异,有些动物是连续繁殖,有些则 是季节性繁殖。
多细胞动物
contents
目录
• 多细胞动物的概述 • 多细胞动物的生理结构 • 多细胞动物的行为习性 • 多细胞动物的进化历程 • 多细胞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01
多细胞动物的概述
多细胞动物的定义
多细胞动物是指由多个细胞构成的生 命体,与单细胞生物相对。它们具有 复杂的结构和功能,能够完成各种生 命活动。
调节体 。
感觉功能
皮肤内分布着大量的神经末梢,能够感知触觉、痛觉 、温度等外界刺激。
消化系统
01
摄取食物
消化系统负责摄取食物,通过口 腔、食道将食物送入胃、小肠进 行消化和吸收。
消化过程
02
03
吸收营养
消化系统分泌消化酶分解食物, 将大分子物质转化为小分子物质 ,如氨基酸、单糖等。
总结词
哺乳动物阶段是多细胞动物进化的高级阶段,这一阶段的动物出现了高度发达的 大脑和神经系统,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和生存竞争。
详细描述
在哺乳动物阶段,多细胞动物进化出了高度发达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形成了各种 不同的哺乳动物,如猫、狗、人类等。这些动物的智力、情感和社会性等方面都 得到了高度的发展,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和生存竞争。
多细胞动物的出现是生物进化史上的 一个重要事件,标志着生物从简单到 复杂的演化过程。

多细胞动物的起源讲PPT课件

多细胞动物的起源讲PPT课件

-
34
群体学说与合胞体学说的比较
-
35
本章小结
原生动物、后生动物、中生动物的概念; 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单细胞动物的证据; 多细胞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的过程; 生物发生率; 多细胞动物起源学说的具体内容; ➢ 群体学说; ➢ 合胞体学说。
-
36
思考题
名词解释:完全卵裂、不完全卵裂、螺旋卵裂、辐 射卵裂。
-
3
❖ 不同地层的化石特点: 早期地层:古生物化石越简单,越低等, 晚期地层:古生物化石越复杂,越高等。 ❖ 最明显、最主要的证据是化石。
最早的化石:澳州西海岸- 35亿年前的兰细菌化石 4
(二) 形态学证据(Morphological evidence)
➢ 现存的动物种类形成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 到高等的序列。
-
21
-
22
体腔的类型:三胚层无体腔、假体腔和真体腔
-
23
6. 胚层分化
内胚层最为简单,中胚层最为复杂,而外胚层则最 为特异。
➢ 内胚层:变化大部分涉及膜的外凸和内凹,分化为 消化管的大部分上皮,肝、胰、呼吸器官,排泄器 官和生殖器官的一部分;
➢ 中胚层:中胚层变化最大,形成的器官也最多;分 化为肌肉,结缔组织、生殖和排泄器官的大部分;
受精卵→ 囊胚→ 原肠胚→ 三胚层的胚→ 无腿蝌蚪 → 有腿蝌蚪→ 青蛙
❖ 青蛙的系统发展: 单细胞动物→单细胞的球状群体→腔肠动物→原始 三胚层动物→鱼类动物→有尾两栖类→无尾两栖类
❖ 蛙的个体发育重演了其祖先的进化过程。 ➢ 生物发生律对了解各类群动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及其
发展线索提供了理论依据。
-
囊胚的大小仍然与受精卵时相似,分为囊胚层 和囊胚腔。

《多细胞动物起源》课件

《多细胞动物起源》课件

VS
多细胞动物包括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 物两大类,其中无脊椎动物包括海绵 动物、腔肠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 物等,而脊椎动物则包括鱼类、两栖 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等 。
多细胞动物起源的背景和重要性
多细胞动物的起源是生物学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标志着生物界从单细胞生物向多细胞生物的演化。 这一演化过程涉及到许多复杂的生物学机制和过程,如细胞分化、组织形成、器官发育等。
多细胞动物起源的模型
REPORTING
共祖模型
总结词
该模型认为多细胞动物有一个共同的祖先,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祖先逐渐演化出各种 不同的多细胞动物。
详细描述
共祖模型认为多细胞动物起源于一个单细胞 生物,这个单细胞生物在经历了数亿年的演 化后,逐渐发展出了复杂的组织和器官,最 终形成了多细胞动物。这个模型强调了生物 进化的渐进性,认为多细胞动物的起源是一 个长期、稳定、逐渐变化的过程。
胚胎发育的证据
胚胎发育的证据也是研究多细胞动物起源的重要依据之一。通过研究不同物种胚胎发育的过程和特征,科学家可以了解物种 之间的亲缘关系和演化过程,从而推断出多细胞动物的起源。
胚胎发育的证据的局限性在于,不同物种胚胎发育的过程和特征可能存在差异,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才能得出准确的 结论。
PART 03
生态适应理论
认为多细胞动物是由于环境的变化和生态竞争的压力而产生的,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单细胞生物开始 聚集在一起形成多细胞生物。
PART 02
多细胞动物起源的证据
REPORTING
化石记录
化石记录是研究多细胞动物起源的重要证据之一。通过研究 化石记录,科学家可以了解古代生物的形态、特征和演化过 程,从而推断出多细胞动物的起源。

高中生物多细胞动物的起源PPT课件

高中生物多细胞动物的起源PPT课件
第二章 多细胞动物的起源 Chapter 2 Origin of Metazoa
一、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单细胞动物 二、多细胞动物的早期胚胎发育 三、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 四、多细胞动物的主要类群
一、 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单细胞动物 1. 起源证据
古生物学 paleontology 形态学 morphologic 胚胎学 embryology 2. 多细胞动物的起源学说 原肠虫学说 gastraea theory 吞噬虫学说 phagocitella theory
分化成消化道、呼吸道和尿道的上皮。
三、 生物发生律 Biogenetic law
1. 个体发育 Ontogeny: 指多细胞动物从受精卵开始,经过
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器官形理功能、 组织结构和器官形态都发生一系列变化。
2. 系统发育 Phylogeny
精卵的融合媒介: 水生种类--借助于水; 陆生种类、个别水生种类和某些寄 生种类--具交配器(蛔虫、蝗 虫等的交合刺)。
☻ 卵的类型
根据卵内卵黄的多少可将卵分为:
少(均)黄卵: 卵黄少,如蛙卵;
多黄卵
卵黄多
端黄卵:分布于植物极,如鸟卵; 中黄卵 分布于中央,如昆虫卵;
☻ 卵的极性
卵细胞的结构是非均 质的,即细胞核的位置和 细胞质成分的不均匀分布。
(1) 端细胞法: 终胚法、裂体腔法, 原口动物
端细胞法
(2) 体腔囊法:肠体腔法 ,后口动物
体腔囊法
5. 胚层的分化 differentiation 5.1 外胚层 ectoderrn
神经系统、表皮及其衍生物、消化道的前 后两端。 5.2 中胚层 mesoblast
具有多能性,分化成动物的大部分器官, 如肌肉组织、结缔组织、消化腺、循环系统及 生殖系统、排泄器官的大部分等。 5.3 内胚层 endoblast

《多细胞动物的起源》课件

《多细胞动物的起源》课件
形态学比较
早期的探索者通过比较不同生物的形态特征,试图找出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从而推断 多细胞动物的起源。
现代的探索
分子生物学证据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可以 通过比较不同生物的基因序列来研究它们的 亲缘关系和演化历程。这些研究提供了更深 入的见解,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多细胞动物 的起源。
Part
04
多细胞动物起源的证据
化石记录
古生物化石
古生物化石是研究多细胞动物起源的重要证据,通过化石记录可以追溯多细胞动物的演 化历程。
化石形态分析
通过对化石形态的分析,可以推断出多细胞动物的生理特征和演化趋势,例如细胞组织 分化、骨骼和软组织的发育等。
生物地理学证据
生物分布
不同地区的生物分布可以揭示生物的 演化历程和迁移路径,通过比较不同 地区的生物分布情况,可以推断出多 细胞动物的起源和演化。
Part
06
多细胞动物起源的影响
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01
02
03
生物多样性的增加
多细胞动物的起源开启了 生物多样性的大爆炸,使 得地球上的生物种类变得 更加丰富。
生态系统的形成
多细胞动物的出现促进了 生态系统的形成,它们与 其他生物相互作用,共同 维持生态平衡。
生物进化的加速
多细胞动物起源后,生物 进化速度明显加快,各种 适应不同环境的物种不断 涌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细胞起源理论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是没有细胞核的简单细胞,真核细胞具有细胞核和其他细胞器,真核细胞被认 为是更先进的细胞类型。
细胞共生
细胞共生是指两种或多种细胞共同生活在一起,形成一种共生关系。在多细胞动物起源 过程中,细胞共生可能起到了关键作用。

多细胞动物起源-1-幻灯片(1)

多细胞动物起源-1-幻灯片(1)
鱼类
• 外包(epiboly):软体动物
• 同一原肠胚常常包括几种细胞运 动方式。
原肠作用过程
中细胞的五种 运动方式
原肠内陷
• 内陷、内移、分层、内转、外包→原肠胚: 原肠腔 内胚层 外胚层 胚孔(原口)
外胚层 内胚层
原肠腔 胚孔
5,中胚层及体腔形成 内外胚层之间形成中胚层,中胚层之
间形成的腔叫体腔。
律.ppt
☆ 蛙的发育
蛙的个体发育由受精卵 开始,经囊胚、原肠胚、 三胚层胚、无腿蝌蚪、有 腿蝌蚪,变态成为蛙。 这个过程反映了系统发 展所经历了的单细胞、单 细胞群体、腔肠动物、原 始三胚层动物、低等脊椎 动物、鱼类到两栖类的基 本过程。 蛙的个体发育重演了其 祖先的进化过程。
蝌蚪的几个时期
• 表面囊胚:中黄卵进行表面卵裂,到囊胚期由一层分裂 球包在一团实体的卵黄外面,无囊胚腔。如昆虫。
• 盘状囊胚:硬骨鱼类、爬行类、鸟类等典型的端黄卵进 行盘状卵裂,形成囊胚,盖于卵黄上,称为盘状囊胚。
从动物的进化来看
• 实心囊胚和原始的腔囊胚出现在海绵动物、腔肠动物、 扁形动物和一些低等的环形动物中;
有尾 两栖类
成蛙
无尾 两栖类
个体发育是指一个新个体从产生到死亡的 全部历程。对两性生殖的生物来说,新个体始 于两性配子(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受精。 卵子受精后启动发育程序,形成一个新个 体的过程叫做胚胎发育。 胚胎发育包括受精、卵裂、囊胚、原肠胚 形成、中胚层形成、神经胚形成、胚层分化与 器官形成等几个主要的发育阶段,许多动物还 必须经过胚后发育阶段——变态,才能发育为 成体。
仓鼠卵子
二)、精子
1 构造:
a头部:细胞核,
顶体(含溶酶体, 溶解卵膜) b颈部:短,含中心

多细胞动物的起源课件

多细胞动物的起源课件
成熟。(减数分裂) n 胚胎期:始于受精卵,终于幼体的形成。
(有丝分裂) n 胚后期:从动物幼体由卵孵出或由母体产
出,即进入胚后期,止于死亡。它包括 幼体的生长发育、性成熟、衰老、死亡。
18
例如从受精卵到人体
精子 卵细胞
细胞
受精卵 胎儿
胚前发育 胚胎发育




胚后发育
19
胚胎期:从受精卵到幼体
n共生学说 不同种的原生动物共生在一体,发展为多
细胞动物。
47
合胞体(syncytium ):由一层细胞膜包绕的多个核的一 团细胞质称合胞体。通常是由于发生了细胞融合或不 完全细胞分裂(核分裂,但细胞没有分裂)。
48
作业:
n 1、什么是生物发生律? n 2、名词解释
原口动物与后口动物 囊胚、原肠胚、三胚层 端细胞法和囊体腔法
13
4.2 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单细胞动物的证据 n古生物学方面---化石。 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古生物的遗体或遗迹。
最古老的地层中 , 动物化石最简单 , 如 太古代 大量的有孔虫,晚近的地层动物化石种类多且 复杂。
14
15
4.2 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单细胞动物的证据 n形态学方面的证据 团藻等是原生动物与
多细胞动物的中间 类型。
16
4.2 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单细胞动物的证 据
n 胚胎学 多细胞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相似: 受精卵 — 卵裂-- 囊胚-- 原肠胚 — 中胚层体腔-—-器官\系统--幼体。 受精卵是单细胞,幼体是多细胞。 说明:多细胞起源于单细胞。
17
4.3 多细胞动物胚胎发育的重要阶段
n 多细胞动物的个体发育过程分为3个阶段 n 胚前期:始于精、卵细胞的产生,终于其

《多细胞动物的起源》PPT课件

《多细胞动物的起源》PPT课件

合胞体学说示意图 17
三、共生学说 这一学说存在一 系列的遗传学问 题,因为不同遗 传基础的单细胞 生物如何聚在一 起形成能繁殖的 多细胞动物,这 在遗传学上是难 以解释的
精选课件ppt
18
一、受精(fertilization)与受精卵 少黄卵
卵 中黄卵 多黄卵
植物极(vegetal pole):卵黄相对多的一端
动物极(animal pole)卵黄相对少的一端
受精:精子和卵子成熟后,结合形成单细胞受精卵的过程, 称为受精
受精卵是新个体发育的起点精选课件ppt
6
精子 胶质膜 卵膜 卵核
精选课件ppt
囊胚虫 吞噬虫学说示意图15
3、扁囊胚虫学说 现存的扁盘动物丝
盘虫是扁囊胚虫现存 种类的证据。
精选课件ppt
16
第三节 多细胞动物起源的学说
二、合胞体学说 (syncytial theory) Hadzi,1953 Hanson,1977
起源于多核纤毛虫的原始类群
合胞体细胞化
精选课件ppt
中心粒 精原核 卵原核
受精过程示意图
精选课件ppt

受精膜
纺锤体
7
二、卵裂(cleavage)
1、完全卵裂:等裂、不等裂
等裂:卵黄少分布均匀,形成的分裂球大小相等的叫做卵裂.如海胆、 文昌鱼 不全等裂:如果卵黄在卵内分布不均匀,形成的分裂球大小不等的叫 不全等裂,如海绵动物、蛙类
2、不完全卵裂:表面卵裂、盘状卵裂
精选课件ppt
2
化石记录显示,越老的地层,生物形态越简单;越 新的地层,生物形态越复杂。
古 生 物 学 证 据
精选课件ppt
3
第一节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单细胞动物的证据 二、形态学方面的证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泳虫纲的动物寄生在多种海生无脊椎动物体内,成虫 多数雌雄异体。
双 胚 虫
直 泳 虫
中生动物门
主要特征: 1、全部为体内寄生种类。
双胚虫:寄生于头足类的肾 直泳虫:寄生于海产无脊椎动物 2、种类少,个体小。50种 0.5-10mm 3、结构简单,生活史复杂。 虫体由20-40个细胞组成; 细胞排列成双层 4、介于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之间的过渡类型
第三章 多细胞动物的起源
第一节 从单细胞动物到多细胞动物
1. 进化顺序 原生动物——中生动物——后生动物 Protozoa Mesozoa Metazoa
2. 中生动物 小型内寄生动物。 结构简单,约50种,分菱形虫纲和直泳虫纲。 细胞数目恒定。 其分类位置尚无定论。
菱形虫纲的动物寄生在头足类软体动物的肾内,虫体由 20-40个细胞组成。生活史复杂。
第二节 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单细胞动物的证据
1. 古生物学方面的证据(研究生物化石的科学)
古代动物,植物的遗体,经过地壳的变迁等形成 了化石。在距今愈古老的地层中,化石愈简单;在距 今愈近的地层中,化石也愈高等。在太古代地层中, 已发现有单细胞动物有孔虫的化石,而多细胞动物的
化石在这里极少。说明单细胞动物比多细胞动物 出现早
完全卵裂:整个卵细胞都进行 分裂,多见于少黄卵. 等裂:海胆,文昌鱼 不等裂:蛙类
不完全卵裂:只在卵黄少的部 位进行卵裂, 见于多黄卵. 盘裂:乌贼、鸡卵 表面卵裂 :昆虫
Zygote
2-cell stage forming
Gray crescent
4-cell stage forming
50 m
(a) Fertilized egg (b) Four-cell stage(c) Early blastula (d) Later blastula
SUCCESS
THANK YOU
2019/6/25
3. 囊胚(blastulation)
桑椹胚进一步发育形成中空的细胞群体为囊胚. 囊胚有囊胚腔和囊胚和系统发育
一.个体发育:有机体从受精卵发育成成体的过程。
包括 胚前期,胚胎期和胚后期。
(一)胚前期:性细胞的产生和成熟的过程。
精母细胞
4个精子
3个极体
少黄卵:卵黄少,均匀。
卵母细胞
1个卵细胞 中黄卵:卵黄多,分布于中央。
多黄卵:卵黄多,分布于一侧。
卵黄较少、卵裂速度较快的一极称为动物极, 反之为植物极。
Sperm head
Acrosome Jelly coat
Sperm-binding receptors
Vitelline layer Egg plasma membrane
Basal body (centriole)
Sperm head
Acrosome Jelly coat
Sperm-binding receptors
Hydrolytic enzymes Vitelline layer
Perivitelline space
Egg plasma membrane
EGG CYTOPLASM
体外受精
2. 卵裂(cleavage): 受精卵发生分裂,细胞数目增加
形成桑椹胚。由于卵细胞内卵黄的多少及其在卵内分布 情况的不同,卵裂的方式与不同。
Sperm head
Acrosome Jelly coat
Sperm-binding receptors
Sperm nucleus
Actin filament
Acrosomal process
Fertilization envelope
Fused plasma
Cortical granule
membranes
2. 形态学上的证据
从现有动物来看,有单细胞动物、多细胞动物, 并形成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的序列。群 体鞭毛虫,如团藻,其形态与多细胞动物很相似, 可推测这类动物是从单细胞动物过渡到多细胞动 物的中间类型,即由单细胞动物发展成群体以后, 又发展多细胞动物。
3. 胚胎学上的证据
多细胞动物的胚胎发育,是由受精卵开始的, 都要经过受精、卵裂、囊胚、原肠胚等一系列过 程,逐渐发育成多细胞的成体。多细胞动物的早 期胚胎发育是相似。
Hydrolytic enzymes Vitelline layer
Egg plasma membrane
Basal body (centriole)
Sperm head
Sperm nucleus
Actin filament
Acrosomal process
Acrosome
Jelly coat
Sperm-binding receptors
Hydrolytic enzymes Vitelline layer
Egg plasma membrane
Sperm plasma membrane
Basal body (centriole)
Sperm head
Acrosome Jelly coat
Sperm-binding receptors
Sperm nucleus
Actin filament
Acrosomal process
Fused plasma membranes Hydrolytic enzymes Vitelline layer
Egg plasma membrane
Sperm plasma membrane
Basal body (centriole)
8-cell stage
Animal pole
Vegetal pole
Blastula (cross section)
Blastocoel
0.25 mm
8-cell stage (viewed from the animal pole)
0.25 mm
Blastula (at least 128 cells)
植物极:原生质少,卵黄多的一端 动物极:质生质多,卵黄少的一端
(二)胚胎期:从受精卵开始到幼体产生的时期,
要经过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中胚层的形成和 胚层的分化。
1.受精(fertilization) 和受精卵:
精卵结合成为受精 卵.是个体发育的 起点。
Basal body (centriol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