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边桩坐标计算数学模型

合集下载

公路中桩、边桩和桩基坐标计算系统

公路中桩、边桩和桩基坐标计算系统

第2排桩基坐标 桩基编号 X(N) N台-04# 2661580.1139 N台-05# 2661579.0589 N台-06# 2661578.0038 Y(E) 512304.9443 512302.3507 512299.7571
1 2 3
A
4 5 6
A
7 8 9
B B
2 3
A
5 6
A
8 9
选择起点桥台桩基结构 3排 9根9根
第1排桩基坐标 桩基编号 X(N) Y(E) 512302.1582 512299.5646 512296.9710 N台-01# 2661582.8430 N台-02# 2661581.7879 N台-03# 2661580.7328
DK627+940.000
0台-01# 2662029.0666 0台-02# 2662027.8615 0台-03# 2662026.6565
X(N) 2662030.2131 2662025.8053
Y(E) 511827.2259 511832.3116
2661582.1589 2661577.4495
512302.6156 512307.4234 6.730
注:如是斜交桥,斜交角与桥墩同步. 第1排桩基坐标 桩基编号 X(N) Y(E) 511828.8326 511826.3052 511823.7778
终点桥台桩基的坐标计算
斜交角(°) 梁缝桩号偏移值(E1) 台背桩号偏移值(E2) 前后桩号 DK629+103.935 DK629+110.665 14.34° 0m 纵排桩距(A) 横排桩距(B) 3.9m 2.8m
梁缝与台中心距离 0m 1.98m 左 线 中 桩 坐 标 两点间直 线距离 X(N) Y(E)

路线中桩坐标计算

路线中桩坐标计算

路线逐桩坐标计算高等级公路路线设计中,必须计算各点位的逐桩坐标,以作为路线施工放样的依据,也是公路交工和峻工验收时检测中线偏位的依据,故坐标计算能力,已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必备技能。

1、 路线交点偏角、交点间距、曲线要素及主点桩计算如图所示,设路线起点坐标),,(000YJ XJ JD 任一交点i 的坐标为,,...3,2,1),,(n i YJ XJ JD i i i =则相邻两交点之间的坐标增量:1,11,1-----=∆-=∆i i i i i i i i YJD YJD Y XJD XJD X路线交点坐标计算:ii i i i i i i Y Y J D Y J D X X J D X J D ,11,11----∆+=∆+=交点间距:2,12,1,1)()(i i i i i i Y X S ---∆+∆=象限角i,1i i ,1i ,1X Y arctan---∆∆=i i θ象限角与方位角A 之间关系i i i i i i i i i i A Y X ,1,1,1,1,1,0,0-----=>∆>∆θθ位于第一象限,时,i i i i i i i i i i A Y X ,1,1,1,1,1180,0,0-----=>∆<∆θθ-位于第二象限,时, i i i i i i i i i i A Y X ,1,1,1,1,1180,0,0-----+=<∆<∆θθ 位于第三象限,时, i i i i i i i i i i A Y X ,1,1,1,1,1360,0,0-----=<∆>∆θθ-位于第四象限,时,路线偏角i α 等于后方位角减前方位角: 12θθα-=一般情况下,i α为正时,曲线右偏;i α为负时,曲线左偏。

2、 直线段上中桩坐标计算图中,设交点i 的坐标为Jdi(Xji,YJi),交点i 前后相邻直线的方位角分别为A i-1,i 和A i,i+1.则ZH(或ZY)点的坐标: )180sin()180cos(,1,1++=++=--i i i i ZHi i i i i ZHi A T YJD Y A T XJD XHZ(或YZ)点的坐标:1,1,sin cos +++=+=i i i i HZi i i i i HZi A T YJD Y A T XJD X设直线上加桩里程为L ,ZHi 、Hzi 表示曲线i 的起、终点里程,则交点i 前直线上任意点坐标(i ZH L ≤)。

公路逐桩坐标计算程序

公路逐桩坐标计算程序

2 )sinαAB +(
P 点为顺时针方向时,其方位角为 αAB+900 P 点为逆时针方向时,其方位角为 αAB−900
第一段缓和曲线时:以直缓点(ZH)为起点计算,αAB 为 ZH 点的坐标方位角,L 为 P 点距 ZH 点的距离。 第二段缓和曲线时:以缓直点(HZ)为起点计算,αAB 为 HZ 点坐标方位角的反 方向即 HZ 点方位角加 180 度,L 为 P 点距 HZ 点的距离,加减 90 度刚好与第一 段缓和曲线相反。图如下:
缓和曲线转角公式:β
=
L2
2RLs
(2) 边桩坐标计算公式
左侧
XA=XP+T1cos(αAB± β-900) YA=YP+T1sin(αAB± β-900)
右侧
XB=XP+T2cos(αAB± β+900) YB=YP+T2sin(αAB± β+900)
*第二段缓和曲线计算边桩坐标时, 注意加减 90 度时, 与第一段缓和曲线相反。
2、 缓和曲线段 (1) 中桩坐标计算公式
Xp=X1+(L − Yp=Y1+(L −
L5 40R 2 Ls L5 40R 2 Ls
2 )cosαAB+(
L3 6RLs L3 6RLs
− −
L7 336R 3 ������s 3 L7 336R 3 ������s 3
)sin(αAB±900) )sin(αAB±900)
右侧
XB=XP+T2cos(αAB± β+900) YB=YP+T2sin(αAB± β+900)
第二章
公路导线测量计算
1
公路导线测量为附合导线测量,按路线前进方向测量右角。β

道路中边桩坐标计算

道路中边桩坐标计算
(2-5)
内移距和切线增长距则可取:
(2-6)
2、局部坐标计算
(1)、缓和曲线段。缓和曲线段上各待定点坐标按缓和曲线参数方程计算,即
(2-7)
(2)、圆曲线线段。圆曲线段上各待定点坐标,可按图2.2写出
(2-8)
图2.2圆曲线局部坐标
注:式中 为圆曲线上的点到圆曲线起点的弧长(里程差)
2.3 中桩坐标计算
平面曲线按其半径的不同分为圆曲线和缓和曲线。圆曲线上任意一点的曲率半径处处相等。缓和曲线是在直线与圆曲线,圆曲线与圆曲线之前设置的曲率半径连续渐变的一段过渡曲线;缓和曲线上任意一点曲率半径处处在变化。当缓和曲线作为直线与圆曲线之间的介曲线时,其半径变化范围自无穷大至圆曲线半径R,若用以连接半径为R1和R2的圆曲线时,缓和曲线的半径便自R1向R2过渡。
2、切线角公式,如图2.1所示,可知切线角公式为:
(2-2)
3、回旋线参数方程式为:
(2-3)
注:当圆曲线半径较大时,一般略去高次项,x只取前一、二项,y取前一项即可。缓和曲线终点HY(或YH)的坐标即为:
(2-4)
2.2.2缓和曲线局部坐标计算
1、如图2.1当半径较小时应取更多的项,实际计算取前五项即可,其中A为回旋线参数,以下为回旋线参数方程取前五项的计算公式:
(2-15)
故AP方向的坐标方位角和P点坐标为:
(2-16)
3、采用坐标转换计算中桩坐标,利用坐标转换公式将xoy坐标系下的坐标的切线角,曲线右偏为正,左偏为负,再将 坐标系下的坐标转换到测量坐标系下则可得:
(2-18)
其中 为A点的切线在测量坐标系下的坐标方位角。
按曲线的连接方式不同,可分为:
a、单圆曲线,亦称为单曲线,即具有单一半径的曲线

公路施工放线中边桩坐标计算

公路施工放线中边桩坐标计算

公路施工放线中边桩坐标计算1.确定边坡起点和终点坐标边坡起点是指边坡开始的位置,一般是公路平面路面的外边缘。

边坡终点是指边坡结束的位置,一般是边坡与平面路面的交接点。

边坡起点和终点的坐标可以通过实地测量或根据设计图纸确定。

2.计算边坡的坡度坡度是指边坡的斜率,一般用百分比表示。

计算边坡坡度的方法有以下两种:方法一:直接计算斜率值地面上两点的高差除以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再乘以100,即可得到边坡的坡度。

例如,地面上两点的高差为5米,水平距离为100米,则边坡的坡度为5/100*100=5%。

方法二:利用正切值计算斜率值边坡的坡度可以通过测量边坡的倾斜角度来计算。

根据正切函数的性质,tan(坡度角度)=高差/水平距离。

通过测量边坡起点和终点的高差和水平距离,可以计算出边坡的坡度角度,然后再转化为百分比表示。

3.计算边坡的坡高坡高是指边坡的垂直高度,即边坡起点点位的高程和终点点位的高程之差。

坡高的计算可以直接通过实地测量得到,也可以根据设计图纸上标注的高程数值进行计算。

4.确定边坡的放线点位边坡的放线点位是根据边坡起点和终点的坐标、坡度和坡高进行计算得出的。

根据边坡起点的坐标、坡度和坡高,可以计算出边坡上每个放线点位的坐标和高程。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1)确定边坡起点的坐标和高程。

(2)根据边坡的坡度和坡高,计算出边坡上每个等分点的高程。

(3)根据边坡起点的坐标和高程,以及等分点的高程,计算出边坡上每个等分点的坐标。

5.检查边坡放线的准确性在计算边坡坐标后,需要进行准确性检查。

可以通过对边坡上的放线点进行测量,然后与计算得出的坐标进行比对,如果两者相差较大,说明计算有误,需要重新计算。

总之,公路施工放线中边坡坐标的计算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准确计算。

通过正确计算边坡的坐标和坡度,可以确保公路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公路中桩边桩坐标计算方法

公路中桩边桩坐标计算方法

高等级公路中桩边桩坐标计算方法一、平面坐标系间的坐标转换公式如图 9 .设有平面坐标系 xoy 和 x'o'y' (左手系—— x 、 x' 轴正向顺时针旋转90°为 y 、 y' 轴正向); x 轴与 x' 轴间的夹角为θ( x 轴正向顺时针旋转至 x' 轴正向.θ范围:0° —360°)。

设 o' 点在 xoy 坐标系中的坐标为( xo',yo' ).则任一点 P 在 xoy 坐标系中的坐标( x,y )与其在 x'o'y' 坐标系中的坐标( x',y' )的关系式为:二、公路中桩边桩统一坐标的计算(一)引言传统的公路中桩测设.常以设计的交点( JD )为线路控制.用转点延长法放样直线段.用切线支距法或偏角法放样曲线段;边桩测设则是根据横断面图上左、右边桩距中桩的距离(、).在实地沿横断面方向进行丈量。

随着高等级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的兴起.公路施工精度要求的提高以及全站仪、 GPS 等先进仪器的出现.这种传统方法由于存在放样精度低、自动化程度低、现场测设不灵活(出现虚交.处理麻烦)等缺点.已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公路建设的需要.遵照《测绘法》的有关规定.大中型建设工程项目的坐标系统应与国家坐标系统一致或与国家坐标系统相联系.故公路工程一般用光电导线或 GPS 测量方法建立线路统一坐标系.根据控制点坐标和中边桩坐标.用“极坐标法”测设出各中边桩。

如何根据设计的线路交点( JD )的坐标和曲线元素.计算出各中边桩在统一坐标系中的坐标.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二)中桩坐标计算任何复杂的公路平面线形都是由直线、缓和曲线、圆曲线几个基本线形单元组成的。

一般情况下在线路拐弯时多采用“完整对称曲线”.所谓“完整”指第一缓和曲线和第二缓和曲线的起点( ZH 或 HZ )处的半径为∞ ;所谓“对称”指第一缓和曲线长和第二缓和曲线长相等。

公路逐桩及对应边桩坐标的设计计算方法

公路逐桩及对应边桩坐标的设计计算方法

位 角的计 算 如图 2 ,当 给定 P点里 程 满 足 Z i< e H() L<
Z i ,HY() Z i ,Y i ,HZ i H() i ,Q () H() ()等 。
( )平 曲线主 点坐标 计 算 2 Z 点 坐标 : H()
丑,
HY() ,则 P点 落 在 J i的 第一 缓 和 曲线 段 i时 O() 上 ,在 坐标 系 中 ,P点局 部坐 标为 :
线 三 种 基 本 线 形 ,不 论 何 种 平 曲 线 组 合 ,均 可
以图 1中所 示 基 本 型 曲线 的 计算 单 元 为 例 ,
在 这 个 计 算 单 元 ,通 常 包 括 第 一 缓 和 曲线 、圆 曲线 、第 二 缓 和 曲线 和 直 线 段 四个 部 分 。计 算 时 .给 出里 程 或 桩 距 , 即可 求 得 逐 桩 坐 标 。 同
时 各种 曲线 主点 需作 为加 桩 按 序 插 入相 应 位 置 ,
归 结 为 这 三 种 平 面 线 形 要 素 的逐 桩 坐 标 和 切 线
方 位 角 的 计 算 。为 简 化 计 算 ,一 般 对 平 曲线 的
各 个 要 素 单 元 建 立 相 对 坐 标 系 ,求 出 在 该 相 对 坐 标 系 下 的 逐 桩 坐 标 ,然 后 归 化 到 统 一 的 坐标
摘Leabharlann 要公路 逐 桩 坐标 是 设 计 单 位 在 设 计 阶 段 要 做 的 工 作 ,逐 桩 对应 边 桩 坐标 的计 算是 施 工 单
位 为 方便 施 工 及 编 制 竣 3 图要 做 的 工 作 。 传 统 的 坐标 计 算 方 法 比较 繁 琐 ,本 文 根 据 实 际 经 验 ,总 结 -
提 出了 简便 实 用 的逐 桩 及 对 应 边 桩 坐标 计 算 方 法 。 关 键 词 公 路 设 计 逐 桩 坐标 边 桩 坐标 计 算 方 法

道路对称基本型曲线中边桩坐标计算原理【fx-5800P】

道路对称基本型曲线中边桩坐标计算原理【fx-5800P】

计算范围从前一交点曲线终点到下一交点曲线起点间任意桩号里程的中、边桩点坐标。

已知条件(1)交点桩号JD 、坐标),(J JD D Y X ;(2)起始边方位角(第一切线方位角)1A ;(3)曲线转角α、转向参数w (右转取+1,左转取-1);(4)圆曲线半径为R 、缓和曲线长为s L ;(5)中桩桩号P ;(6)边桩与中桩连线同中桩切线方向的交角γ(与曲线上某点切线前进方向顺时针夹角);边桩与中桩的左(或右)偏距L D (R D )。

注:本文中无特别说明角度单位均为度(°)。

计算过程一、曲线要素计算已知条件:曲线转角α;圆曲线半径为R 、缓和曲线长为s L 。

(1)切线增值q 、圆曲线内移值p 的计算①圆曲线内移值p1222178563422)!2()14()1(15482880506880268824--⨯⨯⨯--++-+-=n n s n n s s s s R L n n R L R L R L R L p ),3,2,1( =n 。

计算中考虑取前两项,即56342506880268824R L R L R L p s s s +-= ②切线增值qnn s n ns s s s R L n n R L R L R L L q 212126745232)!12()14()1(8386560345602402++⨯⨯+⨯+-++-+-= ),3,2,1,0( =n 。

计算中考虑取前三项,即4523345602402RL R L L q s s s +-=, ③缓圆(圆缓)点的缓和曲线角R L s 20=β (2)切线长T 的计算2tan )(αp R q T ++=(3)外距E 的计算R p R E -+=2sec)(α(4)圆曲线长度L y 的计算 )()2(0R L R R L s y -=-=αβα (5)曲线长度L 的计算s y L L L 2+=(6)校正值——切曲差J 的计算L T J -=2二、主点里程桩号计算若交点B 的里程桩号为JD ,则直缓(ZH )点里程桩号T JD ZH -=缓圆(HY )点里程桩号s L ZH HY +=圆缓(YH )点里程桩号y L HY YH +=缓直(HZ )点里程桩号s L YH HZ +=曲中(QZ )点里程桩号2/L HZ QZ -=交点(检核)里程桩号2/J QZ JD +=三、中桩坐标计算已知条件:曲线转角α;圆曲线半径为R 、缓和曲线长为s L ;切线增值q ,圆曲线内移值p ;切线长T ;交点桩号JD 、坐标),(J JD D Y X ;第一切线方位角1A (ZH →JD 方向);(一)ZH 、HZ 点坐标(1)ZH 点坐标⎩⎨⎧++=++=)180sin()180cos(1JD P1J P A T Y Y A T X X D (2)HZ 点坐标⎩⎨⎧++=++=)sin()cos(1JD P1J P ααw A T Y Y w A T X X D(二)直线段坐标(1)ZH 点前直线段⎩⎨⎧++-+=++-+=)180sin()()180cos()(1ZH P1ZH P A T P ZH Y Y A T P ZH X X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 边桩坐标
数学模型 切 线斜 率
道路 边桩
1 前 言
把 式 2 式 3代 入 式 1则 : 、 ,
Y ya・ e -
关 于 中桩 坐 标 的计 算 , 很 多 测 量 书 籍 中有 完 备 的计 在 算 公 式 , 用 也较 为方 便 。但 关 于边 桩 的计 算 , 门介 绍 使 专 其 计 算 的 资料 却 不 多 。 现 在 使 用 的边 桩 计 算 公 式 大 体 可 分 为 三 大 类 : 是通 过 切 线 方 位 角进 行 计 算 , 是 通 过 圆 一 二 心 ( 于 缓和 曲线 指 的 是瞬 时 圆 心 ) 标 进 行 计 算 , 是 通 对 坐 三 过 辛 普 森 积 分 公式 进 行 计 算 。这 三 种 方 法 都 有 较 高 的 准 确 性 , 在现 场 使 用 过 程 中却 不 甚 方 便 , 于 方 位 角 在 使 但 对 用时容易理解错 , 对于通过 圆心计算边桩要进行坐标转换 ( 括 坐 标 平 移和 坐 标 旋 转 ) 辛 普 森 积 分 公 式不 太 适 合 手 包 , 工 计 算 。本 文介 绍 的边 桩 坐 标 计 算 模 型 , 论 直 线 、曲线 无 ( 圆曲线或缓和 曲线) 均可采用统一 的计算模型计算, , 只 需 知道 待 求 点的 中桩 坐标 和 其 前 任 一 点 的中 桩 坐标 , 可 就 计 算 出 该 中桩 左 右 两 侧 的边 桩 坐 标 , 便 于 理 解 , 便 于 既 又 计算, 特别是现场 计算时, 其优越性尤显 。 2 边 桩 坐 标 计 算数 学模 型 如 图 1示 , P为 路 中 线 上任 一 点 ,- 线 为 P点 的 设 1 P连 切 线, a点和 b点 为 点 P两 侧 的 边桩 点 , 据 横 断 面 线 的 定 根 义, P点 的横 断 面 线 (— 线 ) 与 点 P的切 线 相 垂 直 , aP连 应 故 1P连线垂直于 ap连线。根据平面解析几何中的两线垂 - - 直 的条 件 可 知 :
一丽 , ’ ±

Ki V p e

y  ̄
“ r 丽
转 弯 装 置
出现伤人、 坏设备的情况; 损
() 5系统要 求。 ① 绞 车 要 求 能 对 称 布 置 、 向 出绳 ; 双 ② 两 根 钢 丝 绳 均 布 置 在 轨 道 内侧 ; ③采用五轮重锤式张紧; ④绞车采用机械换档 , 操作简单 、 方便; ⑤ 电气实现软启动 , 配套 自动防跑车装置 。 3 效益 分析 因为顺槽连 续牵 引车 的运输 区段 从巷道 的一端 到另 端 , 固定区段 实现 了直达运输 , 在 则有下列优点: () 少 了摘 挂 钩 次数 , 1 减 不会 因跑 车 、 钩 、 脱 断绳 等 情况
维普资讯
应 用 技 术 N ・ 2・0 1 ・ O 2 2 6・ 1 0
道路边桩坐标计算数学模型
张成华 (川 筑 业 术 院 桥 研 德 6 0 ) 四 建 职 技 学 道 教 室 阳 l0 80
摘 要 : 丈运 用切 线斜 率 的概念 建 立 了道路 直线 、 该 曲线段 边桩 坐标 计算 的统 一数 学模 型 , 并介 绍 了模 型中斜率 K在 直线 、 曲线 中的计算 方法。 该数 学模型克服 了一般 边桩 坐标计算方法的难理解 、 易出错 , 不便直接使用 的问题 。 通过 实践使用 , 该公式具有 方便 、 快捷 的特 点。
参 考文献:略 ) (
维普资讯

1・20年 2 中 国 西部 科 技 2 06 第2 期
南阳市排水系统改造的思考
张付刚 李 硕 (阳 市 管 处 南 4 0 ) 南 市 政 理 阳 70 32
摘 要 : 南 阳 市城 区排 水 系统 的 现 状 及存 在 问题 进 行 了研 究 , 出近 期 改 造 方案 和发 展 方 向 。 对 提

() 2 设备简单 、 数量少、 维护方便、 故障率低 , 不会影响 生产需要: ( 系统 运行 平 稳 , 3 ) 大大 减 少 了掉道 对 生产 的时 间影 响 : () 4设备操作简单, 不像 4K 绞车对拉运行对司机的经 0W 验和操作熟练程度的要求那样严格, 减少了人为不安全因素; () 5 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 , 提高了劳动效率 。从安全运 行检查角度看, 该绞车与 自动防跑车装置配合使用, 在拐弯 处加设传感器 , 矿车运行到拐弯处将信号反馈给操作工, 在 运行期间不需人员跟车, 就可换为低速运行。 简化 了运输环 节、 减少 了不 安全 因 素 , 为煤 炭 安全 生 产提 供 了有 力 保 障 。
K i =一1 ( 1 式 ) 如 1P a坐 标 分 别 为 (l 1、 ,p、 ,。则 : 、、 x, ) ( y) ( y) y

x— x口 p


xp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i -

( 、 4 式 ) 。
设 D 为边桩 、 中桩之间的水平距离, 则根据 两点距离 公式有 :
D= 一 )
关键 词:南阳市排水 系统 设施现状 截 流式排 水 系统 溢流井 截污管 南阳市位于豫西南部,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穿越城市 规 划 区共 有 ~ 大 七 小 八 条 河 流 。 举 世 瞩 目的 南 水 北 调 中 线工程斜穿规划 区西北部 , 对南阳的 自然水系产生重大 的 影响。从上世纪 9 0年代 以来对 白河进行 了综合治理,治 理工作 已基本完成, 水城风姿初见端倪 。但是城 区其他七

( 5 式 )



士 : 笛 亡

弄 I圃 l

根 据式 4 式 5 解可 得 边 两边 桩 ab 标 计算 公 式 : 和 联 、坐
I D 丽 L J r

… r
( 6 式 )


Xp

Exa
( 2 式 ) ( 3 式 ) 2 8节 ( 右 各 半) 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