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藏族大学生社会支持的调查研究

合集下载

青海藏族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和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青海藏族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和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方式 由计划体制下的分配政策转变为市场机制 下的双向选
择政策 , 至此 , 我国高校毕业 生就业制度市场化的转 型全部


完成。此后 , 所有的大学毕业生开始采取“ 自主择业” 的就业 办法 , 这无疑使 当今 的大学生既面临着更 大的挑 战与机遇 , 又承受着巨大 的心理压力。高等教育 出版社社会资源分社
p e s r n ca u p r c n p e i t a h oh r Ab v e u t s o d t a eq a i fs ca u p r ,b ln e be s c a r s u e a d s i s p t a r d c c t e . o e r s l h we h t h u l yo o i s p o t aa c a l o i o l o e s t t l l
压 力和社会支持 的关系。结果表 明藏族 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和社会 支持分别在性 别、 家庭收入、 否班干部 、 是 是否参加社 会 实践等方面存在差异 ; 而且藏族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 中的家庭 因素、 个人因素和压 力总分与社会 支持 中的客观 支持、 主观
支持和支持 总分之 间呈显著性 负相 关; 藏族 大学生的就 业心理压力和社会 支持之 间互有预测性。 明建构社会支持 的质量、 说
z Ho h o u S a -h i
Ab t a t B a d o 9 u sin ar s h s p p rwa tt i u s te r lt n h p b t e n c re r s u n o i l u p r i sr c : a e n 4 0 q e t n i ,t i a e n d s s h ai s i e w e ae r p s r a d s c a p ot n o e o c e o e e s

藏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现状调查与分析

藏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现状调查与分析

藏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现状调查与分析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现状对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意义重大,本调查以藏族大学生为样本,运用调查问卷结合个别访谈方法,对藏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原因,探索提高藏族大学生国家认同和主流文化认同对策。

标签:藏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歷史证明,多民族国家内公民的国家认同和主流文化认同度高,多民族国家就能历经风雨变化而保持统一,反之对国家的统一就会提出挑战。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现状对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意义重大,而各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状况,对其他社会群体具有巨大的示范作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事业的成败举足轻重。

本调查以藏族大学生为样本,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自行编制《藏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调查问卷》和综合访谈提纲,调查藏族大学生对国家的认同度、对中华民族统一体的认同度;对本民族的认同度;对藏族文化的认同度、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度和对当代中国主流文化的认同度。

一、藏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现状国家认同主要调查藏族大学生对中国公民身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统一体的认同和对中华民族利益的认同情况。

在受调查的藏族大学生中,87.6%的学生认为作为中国公民是自豪的,86.3%的学生认为藏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85.9%的学生认为西藏的社会经济发展离不开祖国大家庭的支持和帮助,对于“国家利益至上”的说法,持“同意”态度的为79%,80.3%的学生认为国家要加大力度打击“东突”、“藏独”等分裂势力,85%的学生期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

调查统计结果显示,藏族大学生的国家意识比较好,能够积极地肯定和认同中华民族这个统一体,能自觉认同中华民族利益。

虽然藏族大学生在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中长大,但成长于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准则下生活,接受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内容和形式,自小在接受民族教育的同时,必然受到国家主流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再加上国家在藏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和民族扶持政策,使西藏教育、经济和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当代藏族大学生绝大多数是社会主义新西藏建设的受惠者,所以对国家的认同度、中华民族统一体的认同度和中华民族利益认同度比较高。

青海大学医学院藏族大学生融入校园情况调查分析

青海大学医学院藏族大学生融入校园情况调查分析

要 】 青 海 大 学 医学 院 藏 族 大 学 生校 园融 入 情 况调 研 分 析 结 果 显 示 : 汉 族 大 学 生和 藏 族 大 学 生 的 总 均 分 差 异 不 大 , 但 藏 族 男性 大
学生焦虑、 敌对、 偏执 因子 均分高 于汉族 男性 大学生 , 藏族女性 大学生 恐怖 因子 均分 高于汉族女 性大学生 ; 汉族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活动 的参 与度 高于藏族大学 生, 汉族女性 大学生非正 式群体 参与度 高于藏族女 性大学生 , 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 ( P < O . 0 5 ) ; 结论藏族大学生 的校 园融入 已逐渐接近汉族 大学生, 但仍有提 高空间, 要 具体化 、 全 面化 、 有针 对性 的采取措 施解决藏族大学生校 园融入 问题 。 【 关键 词】 青海大学 医学院 ; 藏族大学生 ; 校 园融入 ; 现况调查

n = 3 7 5 )
藏族 ( n = 3 9 7 )
躯体化 强迫症状
人 际 关 系 敏 感
1 . 5 2 ±0 . 5 4 1 9 7 ±0 6 3
1 7 4 ±0 6 5
1 . 5 6 ±0 . 5 7
2 0 5 ±0 6 6 l 7 6 ±0 . 6 5
1 、 汉族 和 藏 族 大 学 生 心 理 健 康 状 况 分 析 伴 随着 全 球性 现 代化 运 动 , 同 中国 其它 地 区一 样 , 少 数 民族 地 区也被 动地 迈 向了现 代社 会的发 展之 路 ; 少数 民族 大学 生的 民族 文 汉 族大 学生 和藏族 大学 生 的 S C L . 9 0 总 均分 差异 没有统 计学 意 化 保 存度 、 应 对现 代 文 化的 态度 也 呈现 出不 同类 型, 而 藏族 是 传 统 义 , 但敌 对 、 恐怖、 偏执 三个 因 子水 平 差异 有统 计 学意 义 , 藏族 大 学 民族 文化 主导 型 , 即有 自己的语 言文 字 、 宗教 传统 , 民族 文化 体 系古 生 的因 子水平高 于汉族 大学 生 , 见表 1 。 表1 汉族和藏族大 学生 S O L 一 9 0 均分 比较 ( 分,x 一 - 4 - S ) 老而 完 整 , 民族 内 部对 共 同生 活 习惯和 心 理状 态 有较 强 的约 束 力 , 因子名称 民族 这 类 少数 民族 的 大学 生在高 校校 园中仍 能保 持鲜 明的 民族特色 。口 汉族 ( t 值 P 值

西藏大学生社会心态问题分析

西藏大学生社会心态问题分析

西藏大学生社会心态问题分析本文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从政治、文化、道德三个方面调查了西藏大学生的社会心态问题,认为西藏大学生社会心态的总体现状与目前的社会转型时期一些特殊情况有着密切的联系,既出现了一些比较好的现象,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标签:西藏;大学生;社会心态问题;现状调研目前西藏的在校大学生,基本都是出生于我国改革开放十多年后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期,在新旧体制转换的变革时期成长,受到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巨大影响,他们的社会心态尤其复杂。

[1]西藏大学生作为一个民族地区特殊的群体,对其社会心态进行分析研究,查找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能有效的引导西藏大学生健康发展。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通过对西藏大学生进行访谈,作者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咨询过程中有意识的加入相关访谈内容等方式,搜集大学生社会心态方面的信息;大量学习社会心态学方面的知识,参考的问卷。

[2]从政治、文化、道德三个方面设计了问卷,一共65道问题,其中政治方面20道,文化方面18道,道德方面27道。

二、问卷调查对象作者针对课题需要在西藏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实地开展了针对西藏高校在校学生的《西藏大学生社会心态调查问卷》。

笔者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问卷478份,采用随机抽取各学校在校学生的方式,其中有效问卷470份。

三、问卷结果分析作者设计的65道问卷题目都是采用的5个选项的形式,我们在分析的时候采用5点记分的方式进行,从1-5选项的结果依次从好到坏,将多个相近形式的问题合并分析。

1、政治方面表1 整体评价方面百分比内容 1 2 3 4 5当前社会的总体状况39.36% 53.62% 3.62% 3.40% 0.00%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53.83% 32.55% 11.06% 2.55% 0.00%中央政府近年工作评价 38.09% 50.64% 6.17% 5.11% 0.00%对中国共产党信任程度 45.32% 41.28% 13.40% 0.00% 0.00%对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 37.45% 50.64% 11.91% 0.00% 0.00%通过上表分析可以看出,西藏大学生对政治方面的总体评价是比较高的,对党领导集体充满信心,对当前的社会主义政治实践满意度高,拥护党的大政方针。

藏族学生控制源、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研究

藏族学生控制源、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研究
(.1 09)和全量表 (. ) 08 。 8
2研究对象与方法 .
23数据处理 .
21 究对象 .研
采用 ssl,进行统计分析。 ps7 0
通过分层随机抽样对玉树 民族 中学藏族学生 进行问卷调查 ,发放 32份 ,有效 回收 26 。 1 9份 男 生 17人 ,女生 18人 ;初 二 3 3 5 8人 ,初 三 8 2
结果表明,该校藏族学生控制源总体倾 向于
32该 校 藏 族 学生 控 制 源 、社 会 支 持 与 心 理 . 内控 ,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状况较 良 ,表 明从 好 灾 区迁移到聚源的适应状况 良好 ,该校学生 已基 健康 的相关 、回归状况 相关分析表明 ,控制源 、社会支持与心理健 本 适应 了在 盆地 的学 习 、生活 。此结果 与在 该校 康部分存在显著相关 。经回归分析发现 ,控制源 心理健康教师的亲身体验相符。
题 目分相加 , 得分越高 ,个体感受到的社会支持 二和其他年级的得分无显著差异。 程度越高。本研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 ,将原量表
表 1 控制源、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维度各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 ( ) x土s
控制源 生活幸渴 乐于学习 人际和谐 考试镇静 情绪稳定 家庭支持 朋友支持 其他支持 社会支持
系相对于朋友 、老师来说较少 ,所 以体验到的支 心理学杂志,20 ,1( :30 32 06 4 ) 0 - 0 3 持多来 自 朋友、同学和老师等 ,此结论也表明藏 【 苏丹 ,黄希庭. 5 ] 中学生适应取向的心理健康
族学生控制源与社会支持存在相关 。越 内控的学 结构初探 . 心理科学. 0 ,3 ( :19- 24 2 7 0 ) 20 19 0 6 生,当体验到来 自 朋友、老师关心 、支持与帮助 [ f 汪向东,王希林 ,马弘,等. 67 ]】 心理卫生评 z 时,他们会觉得这与通过 自己的努力在朋友、老 定量表手册增订版.【 】 中国心理卫生 杂志社 .

藏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现状调查与分析

藏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现状调查与分析
,
对 中 国 特 色 社会 主 义 建 设 和 发 展 事 业 的 成 败 举足轻 重

本调查 以 藏族大学生 为 样本
,
,
人 民 共 和 国 教 育法 》 规 定 的 内 容 和 形 式 受 民 族教育 的
同时
; ,
,

小在接
根 据 已 有 的 研究 成果 和 相 关 理 论


行编 制
必 然 受 到 国 家 主 流 文 化 和核
,
平 等 写 入 了 宪 法 采 取 了 许 多 措施 保 证 民 族平 等
豪的
8
,
6
.
3
%
关键 词 藏族 大 学 生
认同
;
国 家认同
;
民族
的 学 生 认 为 藏族 是 中 华 民 族 的 重 要组 成 部 分
8 5
.
,
文化 认 同
9
% 的学生认
为 西 藏 的 社 会经 济 发 展 离 不 开 祖

,
_
国 大家 庭 的 支 持 和 帮 助 对 于
国 家利益至 上
8
"

历 史 证 明 多 民 族 国 家 内 公 民 的 国 家认
同 和 对本 民 族 的 认 同 呈现
致性
.

9
1
% 的
藏 族大
族身 份 的 认 同 以 及
, ,

己 和 其他 民 族 成 员 交
学 生 表示 精 通 本 民 族 语 言
,
9
3
2
%的
学生 了 解 本 民 读有 关本 民
往 时 的 情 况 调 査表 明 藏 族 大 学 生 有 着 强 烈

藏族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藏族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作为一名藏族大学生,我深知社会实践对于我们成长的重要性。

为了更好地了解社会,锻炼自己的能力,我积极参与了本次社会实践。

以下是我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二、社会实践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民族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紧密。

作为藏族大学生,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深入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传承和发扬民族精神。

同时,也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为我国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作出贡献。

三、社会实践内容1. 民族文化传承(1)参观藏族博物馆:通过参观藏族博物馆,我了解了藏族的历史、文化、宗教等方面知识,对藏族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2)学习藏族语言: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藏族文化,我报名参加了藏族语言培训班,学习藏语基础,以便与藏族同胞更好地沟通。

2. 社会热点问题关注(1)环保宣传:我参加了当地环保组织,参与了环保宣传活动,向群众普及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2)关爱留守儿童:为了关注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我加入了志愿者团队,定期到留守儿童家中进行走访,为他们提供生活、学习上的帮助。

3. 就业创业(1)调研当地企业:为了了解当地就业市场,我走访了多家企业,了解企业招聘需求和就业前景。

(2)创业项目策划: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我策划了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创业项目,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

四、社会实践成果1.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专业能力,还锻炼了自己的沟通、组织、协调等综合素质。

2. 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在实践过程中,我积极参与民族文化传承活动,为藏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3. 关注社会热点问题:通过参与环保、关爱留守儿童等活动,我关注到了社会热点问题,提高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4. 就业创业能力提升:通过调研当地企业和策划创业项目,我了解了就业市场和企业需求,为今后的就业和创业打下了基础。

五、总结与反思1. 总结本次社会实践让我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还让我更加坚定了为民族地区发展贡献力量的信念。

就业援藏背景下藏族大学生内地就业意愿调查与建议

就业援藏背景下藏族大学生内地就业意愿调查与建议

2020.08一、引言做好藏族大学生内地就业工作,已经成为应对西藏就业压力,促进社会稳定和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重要举措。

但自2012年就业援藏政策实施以来,实际到区外就业的藏族高校毕业生仍占极少比重。

对于其原因,较多研究强调藏族大学生有强烈的“铁饭碗”就业取向,[1]并且就业观念陈旧,就业准备不足,希望安稳就业和回到熟人社会,从而选择在西藏就业。

[2,3]同时,父母的意愿也是重要的因素。

[4]但也有研究注意到藏族大学生就业竞争意识增强的现象。

藏族大学生不愿意到内地就业,关键在于制度和政策因素,尤其是西藏的办学模式和办学结构不适应内地就业市场,西藏的就业扶持八项措施的双重效应的负面影响。

[5]事实究竟是什么?藏族大学生是否愿意到内地工作?影响藏族大学内地就业的真正因素是什么?如何破解藏族大学生内地就业不足的难题?为回答这些疑问,本研究团队于2018年、2019年分别开展了两次针对西藏籍大学生的就业意愿问卷调查。

两次调查分别回收有效样本867份、1827份。

2018年,由于担心问卷回答者有意满足问卷编制者的意图,调查问卷以出生地来代替民族。

当年,“出生地在西藏”的学生样本341份。

2019年,藏族学生有效样本1168份。

由于考虑到藏族学生与汉族学生,以及内地藏族大学生和西藏本地高校藏族大学生在就业意愿上可能有所异同,本文在适当地方提供比较。

二、对流行观点的检视当前关于藏族大学生倾向于本地就业有很多争论,这里仅对主要的流行观点进行检视。

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流行观点一:藏族大学生不愿意内地就业就业援藏背景下藏族大学生内地就业意愿调查与建议谢伟民和慧菊宋夌涛西藏大学政法学院摘要:做好藏族大学生内地就业工作,已经成为应对西藏就业压力,促进社会稳定和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重要举措。

然而,自2012年就业援藏政策实施以来,藏族大学生内地就业的比重仍很低。

本文结合2018、2019年两次针对西藏籍大学生就业意愿的问卷调查,对流行的关于影响藏族大学生内地就业意愿的观点进行检视,尝试性提出影响藏族大学生内地就业意愿的真实因素,并给出相应政策。

西藏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西藏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西藏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第一篇:西藏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林芝地区八一镇旅游饭店业人力资源开发调查林芝地区八一镇坐落在雅鲁藏布江的支流尼洋河的北岸,距雅鲁藏布江和尼洋河相汇处50千米。

八一镇平均海拔3000米,地势平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河谷四周的山坡上,树木参天,森林秀丽葱茏,山光水色十分明媚,原始森林保存很完整。

在这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下,八一镇的特色旅游业发展迅速,已形成了以旅游经济为主导,带动第三产业及相关的藏医药业、高原特色生物产业、农畜产品加工和民族手工业等多元经济共同发展的局势。

旅游饭店是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饭店业作为旅游产业支柱之一,为旅游者提供舒适的休息和用餐,而饭店业是人力资源密集型行业。

因此,对饭店业的人力资源进行开发与管理十分重要。

林芝地区八一镇旅游饭店业现状(1)员工的流动率比较高经调查统计,八一镇饭店业的员工年龄普遍比较年轻,其员工流动率在30%左右,有的饭店高达45%。

导致饭店人员流动率加快的几个原因有“个人发展”、“学习”、“工资福利”、“成就感”、“社会地位”。

(2)工作时间相对较长饭店是一个面向顾客、相对开放的场所,没有节假日,有些旅游饭店要求每天二十四小时都必须有服务人员在岗。

由于客人对饭店服务时间的连续性要求,对员工的工作时间也有特殊要求,员工在上班期间,要始终保持高效的工作效率,做到处处让顾客满意。

(3)需求波动对员工规划影响大饭店的客源供给是季节性、周期性甚至每天都在变化,而饭店设施的供给能力基本上是固定的,当服务的需求超过了服务人员的最大能力时,服务质量就会降低。

因此,饭店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根据客人需求和饭店供给能力的变化及时调整员工的规模,实行多样的用工形式。

八一镇旅游饭店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1)人员分布不合理,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缺乏从目前发展来看:一方面,八一镇旅游饭店不仅需要大量操作型人员,更需要大量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而目前初中、高中与本专科学历旅游高级管理人才的比例严重失调;另一方面,旅游饭店存在着严重的专业缺口问题,需求的岗位从营销、餐饮、客房、财务管理到热动、电力、物业等技术工程员,而旅游专业的学生则主要集中在总台、客房、烹饪、餐厅服务方面,工程技术、物业管理等方面人才奇缺。

西藏大学生社会实践现状与对策研究

西藏大学生社会实践现状与对策研究

高等教育新教师教学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给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回信中讲到,“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青年的成长成才,多次出席青年活动、与青年谈心、给青年群体回信,对青年一代寄予殷切期望,尤其是在青年大学生勇于在社会实践方面奉献青春智慧时,习近平总书记总是给予最高的肯定。

西藏大学生是青年学生中一支重要的生力军,他们担负着建设西藏、发展西藏、稳定西藏的历史使命。

因此,西藏大学生不仅要勤于学习,更要投身社会实践,履行对社会的责任。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指“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以稳定的实践基地为依托,以建立长效机制为保障[1],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开展的教学实践[2]、专业实习、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和勤工助学以及‘三下乡’、‘进社区’等活动”。

西藏高校社会实践工作自开展以来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成果。

回顾“社会实践”的建设历程,我们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建设初阶段,大致从2000年至2010年,社会实践从共青团发起的一项活动转变成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形成了长效育人机制。

二是育人文化的营造阶段,从2010年起,学校提出“深度实践”的基本方针,让社会实践工作的科学性水平和育人深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是实践自觉的养成阶段,今后一段时间,要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养成作用,努力让核心价值观进学生思想、入文化主流、变实践自觉。

一、西藏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情况以西藏两所高校2015年社会实践活动为例,西藏民族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践行八字真言,投身四个全面”为主题,组建了七支重点团队,107名学生分赴西藏日喀则、江西井冈山、北京、天津等地开展活动,活动内容涵盖了志愿服务、社会观察、义务支教、医疗服务、普法宣传、见习实习等多个方面,核心团队数量和参与学生人数再创新高。

藏族大学生适应性教育及成长帮扶工作个案研究

藏族大学生适应性教育及成长帮扶工作个案研究

藏族大学生适应性教育及成长帮扶工作个案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藏族大学生适应性教育及成长帮扶工作的个案研究,探讨藏族大学生在适应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分析成长帮扶工作的重要性。

文章采用个案研究方法,具体分析了一个个案,并评估了成长帮扶工作的效果。

研究结果显示,适应性教育对藏族大学生具有重要意义,成长帮扶工作在个案中发挥了有效性。

在强调了适应性教育的重要性,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本研究为深入了解藏族大学生的需求,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藏族大学生、适应性教育、成长帮扶、个案研究、效果评估、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西藏地区,藏族大学生在适应性方面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

由于区域的特殊性和文化差异,许多藏族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可能感到身不由己,无法融入主流社会。

他们可能面临着语言、文化、心理等多方面的困难,导致适应性不佳,影响学业和生活质量。

研究表明,适应性教育和成长帮扶工作对藏族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专门的适应性教育培训和个案帮扶工作,可以帮助藏族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环境,增强自信心和社会适应能力。

这不仅有利于其个人发展,也有助于维护和传承藏族文化,促进区域和谐稳定。

对藏族大学生的适应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如何开展有效的成长帮扶工作至关重要。

通过个案研究和实证分析,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藏族大学生的真实情况,制定更科学有效的帮扶方案,促进其健康成长和发展。

1.2 研究目的藏族大学生在面对现代社会挑战时,往往面临着诸多适应性问题,如文化冲突、心理压力、学业困难等。

本研究旨在探讨藏族大学生的适应性教育及成长帮扶工作情况,以提升其适应性水平和促进其健康成长。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1.分析藏族大学生面临的适应性问题及其原因;2.探讨成长帮扶工作在提升藏族大学生适应性方面的作用;3.通过个案研究,深入了解并分析具体个案的情况,为今后的成长帮扶工作提供实践参考;4.评估成长帮扶工作的效果,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改进建议。

藏族社会实践活动(3篇)

藏族社会实践活动(3篇)

第1篇随着我国民族文化的日益繁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和参与民族社会实践活动。

为了深入了解藏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我们组织了一次藏族社会实践活动。

此次活动旨在让参与者深入了解藏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感受藏族人民的热情与善良。

一、活动背景藏族是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等地。

藏族文化独具特色,包括独特的语言文字、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藏族文化,我们决定组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藏族文化的魅力。

二、活动内容1. 参观藏族村落我们首先来到了位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藏族村落。

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村民们热情好客。

我们参观了村民的住房、牧场和农田,了解了藏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

在村长的带领下,我们还参观了当地的寺庙,了解了藏传佛教的历史和信仰。

2. 学习藏族语言为了更好地融入藏族文化,我们邀请了当地的一位藏族老师,为我们教授基本的藏族语言。

从发音、日常用语到简单的问候,我们都认真学习。

通过学习,我们不仅学会了基本的交流,还体会到了藏族语言的韵味。

3. 体验藏族服饰藏族服饰色彩鲜艳,图案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在活动中,我们参观了当地的服饰展览馆,了解了藏族服饰的历史演变和制作工艺。

随后,我们还亲自尝试了藏族服饰的穿着,感受了藏族人民的审美观念。

4. 品尝藏族美食藏族美食种类繁多,独具特色。

在活动中,我们品尝了酥油茶、糌粑、青稞酒等传统美食。

这些美食不仅美味可口,还富含营养,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藏族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5. 参与藏族节日在活动期间,正值藏族传统节日——雪顿节。

我们参加了当地的庆祝活动,观看了精彩的藏戏表演,感受到了藏族人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活动收获1. 文化认知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深入了解了藏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对藏族文化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2. 情感交流在与藏族人民的交流中,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的热情与善良,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

藏族大学生适应性教育及成长帮扶工作个案研究

藏族大学生适应性教育及成长帮扶工作个案研究

藏族大学生适应性教育及成长帮扶工作个案研究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教育已经成为了每个国家乃至每个家庭关注的焦点。

而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栋梁和未来的希望,其适应性教育和成长帮扶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尤其是对于藏族大学生而言,由于地域、文化、政策等方面的影响,他们在适应性教育和成长帮扶工作方面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本文通过对某藏族大学生的个案研究,探讨其适应性教育和成长帮扶工作,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一、个案背景小明(化名),男,藏族,来自西藏自治区某农村,父母务农为生,家庭经济条件较为困难。

小明从小就表现出较好的学习能力和较强的自理能力,初中毕业后被县里的项目选拔到内地读高中。

高中毕业后,小明顺利考入了一所重点大学,他成为了家乡的骄傲和希望。

来到大学后,小明却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问题。

二、个案问题1. 适应性问题小明来到大学后,他对城市的环境、气候、饮食等方面都感到十分不适应。

他一度因为身体不适而影响学习和生活,甚至有些自卑。

2. 文化差异问题由于西藏的宗教和文化背景与内地相差较大,小明在内地的大学生活中也面临了很多文化差异的问题,比如言行举止、交往方式等方面。

3. 经济困难问题由于家庭经济情况的困难,小明在大学生活中也面临了较大的经济压力。

尤其是在外出实习或者社会实践等方面,他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金钱。

4. 情感问题小明在大学中也遇到了一些情感问题,他的恋爱经历不顺利,曾经陷入过一段情感困扰,影响了学习和生活。

三、个案分析针对小明的适应性问题,学校和社会应该加强对藏族学生的适应性教育,包括对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适应。

为此,学校可以设立特殊的适应性辅导课程,教会藏族学生在大学生活中如何更好地适应环境。

为了解决文化差异问题,学校可以开展多元文化交流活动,加强藏族学生与内地学生的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和理解。

通过开设一些有关西藏文化和宗教的课程,也可以增强藏族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对于经济困难的学生,学校可以提供一定的经济帮扶,比如奖学金、助学贷款等,从经济上减轻学生的负担。

最新藏族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最新藏族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最新藏族学生社会实践报告在过去的几个月中,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专注于探索和了解藏族学生在现代社会中的教育、文化适应以及社会参与情况。

本报告旨在总结这些活动的主要发现和成果。

首先,我们对藏族学生的教育环境进行了深入研究。

通过与当地学校合作,我们发现藏族学生在接受现代教育的同时,也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

学校课程中融入了藏语文、藏族历史和宗教文化等特色内容,这有助于学生在保持文化身份的同时,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

其次,我们关注了藏族学生的社会适应问题。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我们发现虽然藏族学生在语言沟通和生活习惯上存在一定的挑战,但他们普遍展现出强烈的适应意愿和能力。

通过参与各种社团活动和社区服务,他们不仅提高了自身的社交技能,也为当地社区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此外,我们还着重研究了藏族学生的社会参与度。

结果显示,藏族学生在环境保护、文化传承等领域表现出较高的参与热情。

他们通过组织和参与各类活动,如清洁山川、传统节日庆典等,积极传播和保护藏族文化,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在实践活动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例如,部分藏族学生在科技教育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通过增加计算机课程和科学实验等教学内容来弥补。

同时,为了更好地促进文化交流,建议加强与其他民族学生的互动和交流项目。

最后,我们提出了一系列建议,旨在进一步支持藏族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增加资金投入以改善教育设施,提供更多文化交流的机会,以及建立长效机制以持续跟踪和评估社会实践的效果。

通过这些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期望能够促进藏族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为他们所在的社区带来积极的变化。

我们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改进,藏族学生将能够在保持自身文化特色的同时,更好地适应和贡献于多元和谐的现代社会。

藏族大学生适应性教育及成长帮扶工作个案研究

藏族大学生适应性教育及成长帮扶工作个案研究

藏族大学生适应性教育及成长帮扶工作个案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西藏地区是中国西南部的一个自治区,一直以来以其独特的藏族文化而闻名于世。

近年来,随着西藏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藏族青年选择走上大学校园。

由于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教育资源相对匮乏,许多藏族大学生在进入城市学习生活后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扰。

藏族大学生的适应性教育及成长帮扶工作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通过对藏族大学生适应性教育进行研究,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城市学习生活,提高学习成绩,增强自信心和自我认知能力。

对成长帮扶工作的研究可以指导相关部门和学校开展更加精准的帮扶工作,帮助藏族大学生走向成功与光明的未来。

本研究旨在通过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探讨藏族大学生适应性教育及成长帮扶工作的现状与问题,寻找解决的有效途径,为提升藏族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藏族大学生适应性教育及成长帮扶工作的个案研究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

藏族大学生作为少数民族的代表,他们面临着与汉族大学生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心理需求。

通过对他们进行个案研究,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他们的成长环境、思想观念以及心理状态,为进一步开展适应性教育和帮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旨在通过个案研究的方式,探讨藏族大学生适应性教育及成长帮扶工作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为促进藏族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提供参考依据。

1.3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藏族大学生适应性教育及成长帮扶工作的有效性,为提升藏族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当前藏族大学生的适应性教育现状,揭示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后续的帮扶工作提供依据。

2. 探讨适应性教育理论在藏族大学生群体中的应用及其实际意义,为设计有效的帮扶措施提供理论支持。

3. 调查和总结不同学校、组织或政府机构在藏族大学生成长帮扶工作中的实施情况,分析工作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藏族大学生适应性教育及成长帮扶工作个案研究

藏族大学生适应性教育及成长帮扶工作个案研究

藏族大学生适应性教育及成长帮扶工作个案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藏族地区的教育事业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发展。

由于历史原因和地域环境的限制,部分藏族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可能会面临一些适应性问题和成长困境。

本文将以某藏族大学生为个案对象,探讨其适应性教育和成长帮扶工作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A同学是一名来自西藏的藏族大学生,他在进入大学后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由于他的家庭经济条件有限,他面临着经济压力和生活困难。

他从西藏来到大城市学习,环境和文化差异使得他感到孤独和不适应。

他对大学的学习和生活规律还没有形成良好的适应性,导致他在学业上遇到了困难。

针对A同学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适应性教育和成长帮扶工作。

学校可以加大对藏族学生的经济资助力度,帮助他们解决经济问题,减轻他们的经济压力。

这可以通过增加奖学金名额、设立特殊困难补助金等方式来实现。

学校可以成立一个特殊的辅导团队,由专业的辅导员和心理专家组成,为藏族学生提供情感和心理支持。

他们可以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和交流会,让藏族学生有机会和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和相互帮助,增加他们的归属感和自信心。

学校也可以通过增加藏族文化课程的设置,加强对藏族学生的文化教育,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自己的文化。

学校可以加强对学业问题的帮扶。

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学业辅导班,为藏族学生提供学习指导和帮助。

这可以包括学习技巧的教授、学习计划的制定和学习资源的提供等。

学校也可以组织一些学习交流活动,让藏族学生有机会与其他学生共同学习和交流,互相借鉴和学习。

对于藏族大学生的适应性教育和成长帮扶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学校可以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帮助藏族学生解决经济困难、适应环境和规律,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和生活质量。

只有通过这样的工作,才能让藏族学生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活,发展个人的潜力,并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藏族学生控制源、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研究

藏族学生控制源、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研究

藏族学生控制源、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研究
王兴梅;黄园媛;王庆
【期刊名称】《社会心理科学》
【年(卷),期】2011(026)010
【摘要】目的探讨玉树民族中学藏族学生控制源、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方法采用心理健康、内外控制源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

结果①不同性别学生心理健康总分差异显著,社会支持和控制源得分差异不显著。

②不同年级学生在控制源差异显著,其余变量差异不显著。

③除家庭支持外,心理控制源、社会支持及其各维度与心理健康显著相关。

④控制源和朋友支持对心理健康有很好的预测作用。

结论控制源和社会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对心理健康有预测作用。

【总页数】4页(P85-88)
【作者】王兴梅;黄园媛;王庆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844.2
【相关文献】
1.社会支持、心理控制和心理健康关系研究综述 [J], 姜涌;王艳丽;张秀君
2.社会支持和心理控制源对护士心理健康的影响 [J], 曲海英
3.医学硕士研究生社会支持及心理控制源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 [J], 刘潇荃;薛云珍
4.心理控制源、社会支持对特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J], 曾九江;叶金辉
5.社会支持和心理控制源对美沙酮维持治疗者心理健康的影响 [J], 童建冲;汤文杰;吴月利;陆群芳;袁红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藏族大学生适应性教育及成长帮扶工作个案研究

藏族大学生适应性教育及成长帮扶工作个案研究

藏族大学生适应性教育及成长帮扶工作个案研究本文将介绍一位藏族大学生适应性教育及成长帮扶工作的个案研究。

这位学生名叫阿娃,来自西藏的一所农村学校。

在进入大学后,阿娃遇到了许多适应问题,这对她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为帮助她解决这些问题,学校采取了多种方法与手段。

一、问题描述阿娃是一个长相漂亮、性格开朗、很有亲和力的女孩子。

她来自西藏的一个农村地区,家庭经济比较困难。

在高中时期,阿娃表现出色,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一所综合性大学,然而,进入大学后,她却遇到了许多问题。

首先,她的语文和英语水平比较低,听说读写都有很大的困难;其次,她来自农村,身上带有浓重的藏族文化气息,与城市生活和大学学习的要求不太相符,导致她感到迷茫和无助;再次,她这个人比较内向,不善于交际,缺乏自信,导致她很难适应新的环境和同学们。

为了帮助阿娃解决适应问题,学校采取了多种方法与手段。

首先,学校安排了专门的语言辅导老师,为她提供语文和英语方面的指导和支持。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交流,阿娃的语言水平得到了很大幅度的提升,她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学习内容,并且在和同学的交往中更加流畅和自信。

其次,学校组织了一些文化活动,帮助阿娃更好地了解城市文化和大学生活,增强她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这些活动有:走进校园、参观博物馆、观看电影、参加学生会等。

通过参加这些活动,阿娃逐渐认识到自己身为一名大学生的使命和责任,对自己的未来也更有信心和远见。

第三,学校在适当的时候安排阿娃和其他学生一起参加课程学习和课外活动,帮助她与同学建立联系和友谊。

学校还特意安排了一些优秀的同学作为阿娃的导师,他们和阿娃一起学习和生活,向她传授技巧和知识,帮助她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三、帮扶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帮扶和支持,阿娃的适应问题逐渐得到了解决。

她开始积极参加学校和课外活动,拓宽自己的眼界和人脉。

她的成绩也逐渐提高,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和赞扬。

现在,阿娃已经成为学生会的骨干成员之一,她也经常组织团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为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致 性 a系数 为 . 8 ( < . O ) 86P O1 。
二 、 查 结果 与分 析 调
生 进 行 群 体 细 化 研 究 , 其 是 针 对 大 学 生 内 部 的 特 殊 群 体 少 尤
数 民族 大 学 生 社 会 支 持 的 研 究 还 比较 薄 弱 。所 以 , 文 选 择 本
持。

( ) 族 大 学生 物 质 和 精 神 支 持 来 源 归 类 一 藏
表 1 藏 族 大 学 生 获 得 物质 和精 神 支 持 的 来 源 情 况 ( )

研 究 方 法 与 工具 父母 家人 物 质 支持 %
6 . 47
精神 支持
51 2 .
( ) 试 一 被
本 文 采 用 分 层 随 机 抽 样 的 方 法 , 别 从 青 海 的 三 所 高 校 分
藏 族 大 学 生 为 研 究 对 象 , 探 讨 藏 族 大 学 生 社 会 支 持 的 情 来
况 , 期 开辟 少 数 民 族 大 学 生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的 途 径 , 进 民 以 促 族 地 区社 会 的 和 谐 稳 定 , 而 为 他 们 提 供 更 有 价 值 的 社 会 支 从
中抽 取 1 4 级 的在 校 藏 族 大 学 生作 为 研 究 对 象 。 为 了 更 ~ 年
亲戚 朋友 或 同 学 学校
老 师 其 他
1 . 35 1 . 16 52 .
2 3
1. 07 2. 04 77 .
1 0 O
好地分析藏族 学 生的 心理 特性 , 抽取 藏族 学 生样 本 的 同 在 时 , 相应 的学 校 和 班 级 抽 取 了 1 1 汉 族 学 生 以 作 参 考 。 在 7名
第3 4卷
第 1期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 学社会科学版) 哲
J u n l fQig a r lUnv riy Phls p y a d S ca ce c s o ra n h iNo ma iest ( i o h n o ilS in e ) o o
Vo. 1 34。 O. N 1
21 0 2年 1月
Jn 2 2 a . 01
青海 藏族 大学 生 社 会 支 持 的调 查 研 究
朱 韶 晖 鞠 晓 英
(.青 海 民族 大 学 社 会 发 展 学 院 ,青 海 西 宁 8 00 ;2 青 海 师范 大 学 学 生 工 作 处 ,青 海 西 宁 8 0 0 ) 1 107 . 1 0 8
最 终 收 回藏 族 大 学 生 调 查 问卷 5 0份 , 效 问 卷 4 0份 , 1 有 9 有
收 稿 日期 :0 lO —O 2 1_71
作 者 简 介 :.朱 韶 晖( 9 1)女 , 族 , 海 西 宁 人 , 海 民族 大学 教 授 。研 究 方 向 : 会心 理 学 。 1 1 7 一, 藏 青 青 社 2 .鞠 晓英 ( 9 3)女 , 族 , 1 7- , 汉 山东 莱 西 人 , 海 师 范 大学 副 教 授 。研 究 方 向 : 青 大学 生思 想 政 治 教 育 。
效 率 9 . 。汉 族 大 学 生有 效 问 卷 1 1 , 汉 有 效 问 卷 合 61 7份 藏 计 6 1份 。所 有 有 效 问卷 的数 据 采 用 S S 1. 6 P S 50统 计 软 件 包
进行整理和分析 。
( ) 究 工 具 二 研
社 会 支 持 问 卷 是 我 国学 者 肖水 源 编 制 的 。该 问 卷 有 主 观 主 持 、 观 支 持 和 对 支 持 的 利 用 度 三个 维 度 。这 些 维 度 的 客 分 数 高 , 映 受 试 者 主 观 支 持 、 观 支 持 及 社 会 支 持 利 用 度 反 客 好 。此 问 卷 的 重 测 总 分 一 致 性 R一 0 9 ( < 0 0 ) 内 在 一 .2P .1 ,
具 有 单 一 性 和 不 平 衡 的 特 点 。 藏族 大 学 生 与 汉族 大 学 生在 社 会 支 持 上 存 在 显著 性 差 异 , 并且 在 其 他 各 维度 上 也 存
在 显著 性 差 异 。 因此 , 构 平 衡 的藏 族 大 学 生 社 会 支 持 网络 , 视 藏 族 大 学 生社 会 支 持 网络 的规 模 、 建 重 密度 和 异 质 性 程度 , 以及 合 理 利 用 有 效 资 源 , 养 藏族 大 学 生 的 支持 利 用 度 等 方法 对 合 理 提 供 社 会 支 持 有 着 一 定 的 积 极 意 义 , 培 对
摘 要 : 过 对 随 机 抽 取 的 4 0名 藏 族 大 学 生 和 1 1名 汉族 大 学 生进 行 社 会 支 持 的调 查 问卷 , 通 9 7 以期 探 讨 青 海 藏 族 大 学 生 社 会 支 持 的具体 情 况 。 结果 表 明 , 族 大 学 生 的 社 会 支 持 主 要 来 源 于 父 母 家 人 、 戚 及 朋 友 , 会 支 持 网络 藏 亲 社
其 他 地 区或 群 体 也 有 参 照 意 义 。
关键词 : 藏族 大 学 生 ; 会 支 持 ; 查 社 调
中图 分 类 号 : 4 G4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0 1 2 (0 2 0 —0 2 — 0 1 0 —5 0 一 2 1 ) 1 1 3 4
大 学 生 作 为 社 会 的 一 个 特 殊 群 体 , 直 以 来 都 是 社 会 支 一 持领域研究的热 点。有关研 究表 明 , 大学生 面临 压力 时, 当 有 家 庭 、 友 、 师 和 其 他 人 提 供 支 持 的 大 学 生 往 往 比那 些 朋 老 缺 乏 社 会 支 持 的大 学 生 发 生 心 理 疾 患 的 可 能 性 要 小 的 多 。 ] C 1 虽 然 很 多 学 者 认 为 , 会 支 持 作 为 一 个 中介 心 理 因素 对 大 学 社 生 个 体 健 康 有 着 很 大 的 影 响 。但 是 , 多研 究 并 没 有 对 大 学 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