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赋》中“以乐论文”的审美价值
文学名词解释
文学名词解释提前注明:名词解释是有技巧性的,要交代年代,作者,代表作,文学特征,文学的历史作用等等,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切忌死记硬背。
熟读文学史,做到烂熟于心,写起来就自由流畅了。
二、魏晋南北朝1、建安风骨指建安诗歌的风格特色,所谓“风”主要指建安诗歌反映社会动乱,抒写理想壮志的现实内容,“骨”主要是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艺术特色。
两者结合指建安诗歌内在的生气和感染力,以及语言表达上的刚健的特点。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风骨,虽然没有直接论述“建安风骨”,但他无疑是将建安文学作为风骨的典型来看待,后来钟荣在《诗品》中则直接用了“建安风力”一词。
后世的作家在反对片面追求形式和单纯的修辞之美,而强调文学的热情和内在的感染时,往往就标举“建安风骨”的旗帜,如陈子昂。
在文学发展史上起了积极的作用。
(《时序》“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哀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
”)2、正始文学(诗歌)正始是魏废帝曹芳的年号,但习惯上所说的“正始文学”,还包括正始以后直到两晋立国这一段时期的文学创作。
正始时期著名的文人,有所谓“正始名士”和“竹林名士”,前者代表人物是何晏、王弼、夏侯玄。
后者又称“竹林七贤”,指阮籍、嵇康、山涛、王戎、向秀、刘伶、阮咸七人。
其中嵇康、阮籍的文学成就最高。
所谓“嵇志清峻,阮旨遥深”,即是他们的主要特色。
3、建安文学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这一称谓包括了其后若干年的文学创作,习惯上就称为“建安文学”。
这一时期,文坛上涌现了大量的作家,“三曹”“七子”和蔡琰是其中的代表。
他们都曾被卷入极度动乱的时代漩涡,生活和思想都有较大的变化。
一,他们继汉乐府之后,打破了汉代文人诗歌消沉的局面,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诗歌的高潮,二,他们直接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以反映社会动乱和抒写报国壮志的充实内容,慷慨悲凉的情辞和苍劲雄浑的风格形成了“建安风骨”,对魏晋南北朝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我国古典诗歌也从此摆脱了四言格局,完善了五言体制,开创了七言新体,这一时期,赋与散文也表现出新的面貌。
什么是“以乐景衬哀情”和“以哀景衬乐情”?
什么是“以乐景衬哀情”和“以哀景衬乐情”?以“乐景衬哀、哀景写乐”,这是清末学者王夫之提出的理论。
王夫之在《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
他引⽤的例⼦是《诗经·采薇》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雪霏霏。
”这种艺术⼿法的本质是,描绘出⼀副与内⼼真实感受,或与所要表达的情感不同或相反的景象,形成⼀种⽭盾对⽴的氛围,借此来突出⼈物的⼼理感受。
我们要掌握这种艺术⼿法,就要明⽩什么是“乐景”,什么是“哀景”,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陆机《⽂赋》⽈:“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草⽊摇落,菡萏⾹销,⼤雁悲鸣,潇潇秋⾬,这就是哀景。
所谓物⾊摇动,⼼亦摇焉。
柔条芳春,红杏闹春,蜂飞蝶舞,歌尽桃花,这就是乐景。
(以上,仅为例⼦,包括但不限于此。
)明⽩了什么是哀乐之景,在创作的时候,加以运⽤即可。
譬如:我今天⼼情很好,为了表达内⼼的喜悦,我在诗歌或⽂章的前⾯,铺叙了⼀段萧瑟凄凉,或者衰败的景象,然后再笔势⼀转,表露出内⼼的开⼼,达到⼀种意想不到的效果。
⼜譬如:为了表达内⼼的难过,可以先铺叙⼀段充满⽣机,或者欢快明丽的景象,然后再拖出内⼼的真实感受。
但需要说明的是,《诗经·⼩雅》这句诗⾥,只有以乐衬哀,并⽆以哀衬乐。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诗中主⼈公去参军打战时,春柳依依,⼀派⽣机,是乐景。
你去参军打战,远离⽗母妻⼉,内⼼肯定是不开⼼的,所以杨柳似乎也懂⼈⼼,变得依依深情,要挽留⼈⼀样。
这就是以乐衬哀。
“今我来思,⾬雪霏霏。
”今天归来时,却⾬雪纷纷,凄凉彻⾻,是哀景。
但并⽆“以哀衬乐”,只是直描景物,今昔对⽐,哀乐之景互相映照。
因为主⼈公的内⼼,并⽆归家的喜悦,所以后⾯才说“⾏道迟迟,载饥载渴。
我⼼伤悲,莫知我哀。
”举例:⼀、以乐情衬哀情韦庄的《菩萨蛮》:⼈⼈尽说江南好,游⼈只合江南⽼。
春⽔碧于天,画船听⾬眠。
垆边⼈似⽉,皓腕凝霜雪。
陆机《文赋》疑难问题解答
陆机《文赋》疑难问题解答1(学习陆机《文赋》要掌握哪几点,陆机的《文赋》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的一篇名作。
它着重探讨了文学的内部规律,第一次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文学创作的基本理论。
《文赋》是用骈赋形式写成的,对于现在的读者有较大的阅读困难,因此,我们应该在注释的帮助下认真阅读原文,不仅要从字词句上读懂,更要体会理解它在文学理论批评上的内涵。
请注意掌握:一、文学创作的构思,特别是关于文学创作的想像问题;二、各类文体的特征及其艺术风格;三、创作过程的具体表现技巧;四、文学作品艺术美的标准;五、《文赋》的影响。
2(《文赋》对文学创作的构思有些什么论述,《文赋》的中心是论述了以构思为主的创作过程。
1、构思前的准备:着重强调了玄览、虚静的精神状态和知识学问的丰富积累两方面的内容。
《文赋》开篇就说:"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
""玄览"与虚静意思相同,即是排除纷扰,全神贯注地进入创作状态,而"典故"就是指积累丰富的学养,这样构思活动才能顺利展开。
2、构思活动的情状:《文赋》生动地描绘了构思活动的情状;首先要进行丰富的想象活动,想象活动超越时空,无限丰富和广阔,所谓"精骛八极,心游万仞"。
情与物在想象过程中的结合,是艺术构思的心然结果。
当艺术意象在作家的思维过程中形成以后,就要用语言文字作为物质手段,使它具体地呈现出来。
为了寻找最精彩的、最能充分表现在构思中形成的艺术意象的语言文字,就要"倾群言之沥液,漱六艺之芳润",上天下地去寻找。
并且,这语言文字还要具有独创性。
3、灵感在构思中的作用:陆机认识到灵感的作用,认为灵感不是人力所能左右,而应顺乎自然。
3(陆机《文赋》的文体论的内容是什么,"诗缘情而绮靡"说的具体内涵是什么,《文赋》把文体分成十类:即诗、赋、碑、诔、铭、箴、颂、论、奏、说,并且认为,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风格。
文赋读书笔记
《文赋》是晋代陆机所著的一部文学理论著作,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宝库中的重要文献。
在《文赋》中,陆机对文学的本质、创作过程、创作方法等进行了深入探讨,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学作品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表达情感、传递思想,而不是简单地叙述事实。
因此,他主张在创作中注重表现作品的内在美,通过华丽的辞藻、优美的韵律、独特的修辞等手段来营造出作品的审美效果。
这种注重文学审美性的观点,对于我们今天的文学创作依然具有启示意义。
其次,陆机在《文赋》中探讨了文学的创造性。
他认为,文学作品的诞生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是作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和思考创造出来的。
因此,他主张在创作中充分发挥作者的创造性思维,通过联想、想象、象征等手法来创造出独特的艺术形象和意境。
这种对文学创造性的探讨,不仅对我们今天的文学创作有指导意义,也对其他艺术领域的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此外,陆机在《文赋》中还强调了文学的社会功能。
他认为,文学作品应该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能够起到教育、启示、娱乐等作用。
因此,他主张在创作中关注社会现实、反映人民心声,通过作品来传递正能量、弘扬正义。
这种对文学社会功能的认识,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是一致的。
总之,《文赋》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重要文献,对我们今天的文学创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阅读《文
赋》,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文学的本质、创作过程、创作方法等方面的问题,也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传统和文化底蕴。
同时,《文赋》所倡导的注重审美性、发挥创造性、关注社会功能等观点,也为我们今天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乐语文赋
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乐语文赋语文,汉语中蕴藏的文化。
从结绳记事到文字的出现,蕴藏着形象;从诗词的清丽脱俗到散文的柔美飘逸,蕴藏着灵动;从气势磅礴的论文到经典的小说,蕴藏着灵魂。
品味语文,就像细品一杯香茗,温馨的气息沁人心脾;品味语文,就像荷叶上刚沁出的一滴露水,生命的气息传遍全身;品味语文,就像山溪间一股流淌的清泉,纯然、质朴……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带着我的魂走进了濮水边,清幽的.月光下,一位寂寞的老者,徐徐的背影。
只听见一句:“宁摁尾于涂。
”去提问赴难的使者。
他那无所待的逍遥游,他那例如大鹏般的志向刺痛着我的心灵。
荣华富贵尤可舍,权势名利尤可甩,这就是庄子,搞着“蝴蝶梦”的庄子,醒过来之后,物我已两忘记,无人知晓就是“我”变为了蝶,还是蝶化为了“我”。
这棵寂寞地守候月亮的树永远立起在我的心中。
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带着我的魂来到了那座失落的大观园。
宝钗的可人、练达让人着迷,黛玉那如水的性情让人怜惜,凤姐的泼辣让人钦佩,宝玉的痴情让人心生敬意。
一切的一切都化为美丽的天使印入我的脑海,大观园的盛衰也让人看后觉得惋惜,宝黛的反封建勇气可嘉,那段缠绵悱恻的爱情令人伤感。
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带着我的魂步入那《边城》的透明化之境。
闻到了,边城人民质朴的情怀;听到了,边城的大老、二老含情脉脉的情丝;看到了,翠翠等坐在岸边那望眼欲穿、灵动的双眸。
那段凄婉哀伤的边城之意化作一股清泉流遍我的身体,牵动着我的神经。
人性的透明莫过于此,结局是悲凉的,可又有谁能否认翠翠是幸福的呢?无尽的等待已化作有情的相思泪,挥洒在边城的角落,飘散在每个读者的心间。
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荡涤着人性的灵魂,步入至低的精神空间,回去品味人性的至氢铵,回去体会人性的高尚,回去体会人性的华美、天真……语文,博大精深,包容世间万象,海纳百川,其灵魂在文学之光的普照下,得到精神的滋养,得到精神的润洗,彰显出人的本性,若一泓清泉在我心中汩汩流淌……。
20世纪《文赋》研究述评(一)
20世纪《文赋》研究述评(一)【内容提要】作为我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一篇完整而系统的文学理论作品,《文赋》所论及的问题涉及到创作构思、创作方法、表达技巧等方面的内容,并将这些问题提升到文学批评的视域,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建构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回顾并评说近百年《文赋》研究的状况,总结其成绩与不足,这对未来的《文赋》研究无疑是有益和必要的。
《文赋》是我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一篇完整而系统的文学理论作品,也是世界文学理论宝库中一颗晶莹璀璨的明珠。
就其论域而言,《文赋》所论及的问题涉及到创作构思、创作方法、表达技巧等方面,并将这些问题提升到文学批评的视域,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建构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臧荣绪《晋书》认为陆机“天才绮练,当时独绝新声妙句,系张、蔡。
机妙解情理,心识文体,故作《文赋》”①。
骆鸿凯在《文选学》中指出:“唐以前论文之篇自刘彦和《文心》而外,简要精切,未有过于士衡《文赋》者。
顾彦和之作,意在益后生;士衡之作,意在述先藻。
又彦和以论为体,故略细明钜,辞约旨隐。
要之言文之用心莫深于《文赋》,陈文之法式莫备于《文心》,二者固莫能偏废也。
”程千帆在《文论要诠》中也指出:“盖单篇持论,综核文术,简要精确,伊古以来,未有及此篇者也。
”大体上看来,近百年《文赋》研究可分为开创、发展和兴盛三个时期:一1949年以前为开创期。
最早的《文赋》研究是附属于《文选》学研究的。
由于《文赋》以辞采纷呈、声调流利、富于美感特征的赋体写成,所以被梁代萧统选录进《昭明文选》,在封建社会为士人所普遍诵读。
因此,“五四”以前关于《文赋》的研究成果,最值得注重的是历代《文选》注家对《文赋》的校勘和诠释,自唐至清不下三十余家。
唐代李善注,为现存最早也是最重要的注本。
这之后的各家《文选》注本,对其续有补正,对理解《文赋》本文亦不无裨益。
其中重要的有方廷硅的《昭明文选大成》、于光华的《文选集评》等,集思广益,收集了大量的资料。
1906年,王运曾在《国粹学报》第23期上,引用《文赋》中“诗缘情而绮靡”等12条论句,“以己意解之”,专“论诗文体法”;指出“有韵之文”,“专主华饰”,而“无韵之文”,“单行直叙”。
探究陆机《文赋》的文体观念及其在文体学上的意义
探究陆机《文赋》的文体观念及其在文体学上的意义1. 引言1.1 介绍《文赋》的背景陆机《文赋》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文论著,被称为“文章之精品”。
在介绍《文赋》的背景时,我们不得不提到陆机这位作者的背景和地位。
陆机,字文鸯,江苏苏州人,是东晋文学家、文论家、书法家。
他是东晋朝廷的重要官员,曾任吏部尚书、国子祭酒等职,享有“东晋文学六家”之首的盛誉。
陆机不仅在政治上有卓越成就,在文学领域也有独树一帜的造诣,尤其在文论方面更是引领潮流。
《文赋》是陆机所著的一部文论著作,共分为30篇,文风严谨、精妙。
在《文赋》中,陆机对文赋(文体)的概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阐述,提出了自己独到的文体观念,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陆机在《文赋》中对文体的定义、特点、风格以及运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通过研究《文赋》的背景和文体观念,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陆机的文学思想和对文学的贡献。
1.2 概述文赋的文体观念《文赋》是唐代文学家陆机所作的一篇文论文章,被称为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第一篇兼有系统性的章回小品文章。
在《文赋》中,陆机提出了他独特的文体观念,对文体的要素和特点做出了深入的探讨。
概括而言,陆机在《文赋》中强调了文学作品应具备的质朴、真实和自然的特点。
他认为,一篇成功的文章应该表达出作者真实的情感和思想,而不应该被繁琐的修辞和华丽的词藻所掩盖。
陆机强调了文体的朴素和真实性,认为写作应该从内心深处发出,而不是刻意追求虚华和华丽。
在文体观念方面,《文赋》也对文学创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如情感应真实、用语应自然、结构应合理等。
陆机认为,一个优秀的文学作品应该通过感性的艺术表达,让读者感受到作者自身的思想和情感。
这种文体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世文学作品的写作风格和表现手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启示作用。
2. 正文2.1 探讨陆机的文体观念陆机(798年-878年),字文昌,唐代诗人、文学家,与韩愈、柳宗元并称唐代三大家。
魏晋玄学本体论与陆机《文赋》美学观
魏晋玄学本体论与陆机《文赋》美学观作者:张焱来源:《文教资料》2018年第08期摘要:《文赋》是由西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文论家陆机所作,深受时代思潮的影响,其创作论的研究方法和美学形态均显示出魏晋玄学的理论精神。
陆机《文赋》提出的“缘情而绮靡”的美学主张,改造了自古以来“诗言志”的美学命题,将文论研究的重心转到了文学本身。
关键词:玄学本体论审美自觉美学观《文赋》《文赋》是由西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文论家陆机所作,其上承曹王的《典论·论文》,下启刘勰的《文心雕龙》,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系统地论述文学创作问题的理论专著,它标志着魏晋时期文学观、美学观的转型。
鉴于《文赋》在中国古代文论史上所具有的不朽价值。
《文赋》深受时代思潮的影响,其创作论的研究方法和美学形态均显示出魏晋玄学的理论精神。
《文赋》改造了自古以来“诗言志”的美学命题,而以“诗缘情”理论对文学的本体特征做了新的概括,将文论研究的重心转到文学本身。
陆机《文赋》所提出的“缘情而绮靡”的美学主张,奏响了华彩文学到来的先声。
一、玄学本体论与陆机陆机生活的年代正值西晋玄学发展的重要时期,“经历了从王弼‘有无’本体到郭象‘性’本体的玄学本体论体系完全确立的时期”[1]。
在玄学本体论中,“无”作为万物的本体,与观念、精神有关,却又不是观念、精神的本身。
它当然不是现代哲学意义上的物质,而是在万物之中起作用,却又看不见,能感受得到,但又无形无声的一种力量,这种东西很神秘,故称之为玄。
王弼注《老子》四十二章时说:“万物万形,其归一也,何由致一,由于无也。
”他认为“无中生有”,宇宙万物皆归于一,而这共同的本原只有一个,就是“无”。
王弼继承了老子“无”的思想,在他的哲学中,认为无形之象,无声之音,无呈之味,是品物之宗主,事实上是包罗天地的最高的美。
这种美既体现于具体物象,又不拘守于某一物象。
由此可见,在王弼的本体论哲学中,“无”并不是宇宙万物生成之前所存在的先验观念,所谓的“虚无”只是形容一种状态,事实上他的“无”指的是万物的自然之本然。
文赋的总结
文赋的总结简介文赋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它起源于中国古代,又称为“文章赋”,是一种典型的散文体裁。
文赋的主要特点是描写广泛、内容丰富,并且注重情景描写和情感表达。
在古代文学中,文赋被广泛应用于叙事、抒情和议论等方面,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学形式。
发展历史文赋的源流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但直到汉代才逐渐发展成熟。
在汉代,文赋开始出现各种不同风格和类型,形成了多样化的表达方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文赋的发展继续蓬勃,唐代和宋代是文赋的鼎盛时期,创作了许多卓越的作品。
文赋的发展也受到其他文学形式的影响,并与诗、散文等产生了许多交叉。
特点1.广泛的题材:文赋可以描写各种不同的主题和情感,如描写自然景色、描写人物的表现等。
这种广泛的题材使得文赋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
2.情景描写:文赋注重情景描写,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叙述,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3.修辞手法的运用:文赋在表达的过程中经常使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排比等,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4.感情表达:文赋注重对情感的表达,通过对感情的描写和展现,使读者能够共情并产生共鸣。
5.议论性质:文赋在描写的同时,也经常表达作者自身的意见和看法。
它有时也具有一定的议论性质,通过对社会问题和思想观点的探讨,引起读者的思考和讨论。
文赋的分类文赋可以按照内容、形式、风格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文赋分类:1.叙事文赋:以叙事为主要目的,通过叙述故事的方式来表达情感、揶揄和批评等。
2.抒情文赋:以抒发情感为主要目的,通过富有感情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3.议论文赋:以议论和思考问题为主要目的,通过对社会问题和人生哲理的探讨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4.描写文赋:以描写为主要目的,通过对景色、人物、事物的描绘来表达情感和塑造形象。
文赋的价值文赋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具有深远的价值和影响力。
以下是一些文赋的价值所在:1.文化传承:文赋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形式和内容的传承,让后人了解和感受到古代文学的魅力和风采。
陆机《文赋》原文译文赏析
陆机《文赋》原文|译文|赏析《文赋》该赋序言说明创作缘由和意图,指出“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的困惑,认为对写作的认识,虽然可以借览前人的经验,但主要靠个人在实践中摸索。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文赋》原文魏晋:陆机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
夫放言谴辞,良多变矣,妍蚩好恶,可得而言。
每自属文,尤见其情。
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
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
故作《文赋》,以述先士之盛藻,因论作文之利害所由,它日殆可谓曲尽其妙。
至于操斧伐柯,虽取则不远,若夫随手之变,良难以辞逮。
盖所能言者具于此云。
佇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
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
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
詠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
游文章之林府,嘉丽藻之彬彬。
慨投篇而援笔,聊宣之乎斯文。
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
精骛八极,心游万仞。
其致也,情曈曨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
倾群言之沥液、漱六艺之芳润。
浮天渊以安流,濯下泉而潜浸。
于是沉辞怫悦,若游鱼衔钩,而出重渊之深;浮藻联翩,若翰鸟婴缴,而坠曾云之峻。
收百世之阙文,採千载之遗韻。
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
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然后选义按部,考辞就班。
抱景者咸叩,怀响者毕弹。
或因枝以振叶,或沿波而讨源。
或本隐以之显,或求易而得难。
或虎变而兽扰,或龙见而鸟澜。
或妥帖而易施,或岨峿而不安。
罄澄心以凝思,眇众虑而为言。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始躑躅于燥吻,终流离于濡翰。
理扶质以立干,文垂条而结繁。
信情貌之不差,故每变而在颜。
思涉乐其必笑,方言哀而已叹。
或操觚以率尔,或含毫而邈然。
伊兹事之可乐,固圣贤之可钦。
课虚无以责有,叩寂寞而求音。
函绵邈于尺素,吐滂沛乎寸心。
言恢之而弥广,思按之而逾深。
播芳蕤之馥馥,发青条之森森。
粲风飞而猋竖,郁云起乎翰林。
体有万殊,物无一量。
纷纭挥霍,形难为状。
辞程才以效伎,意司契而为匠。
在有无而僶俛,当浅深而不让。
虽离方而遯圆,期穷形而尽相。
《文赋》的理论价值
《文赋》-理论价值《文赋》是中国文学理论史上一篇重要的论文,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文学创作的基本问题,标志着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文赋》是魏晋时代文学变化和发展的产物。
它围绕“意称物,文逮意”的中心论点,对作家的创作过程做了生动细致的描述。
所涉及的问题相当广泛,这里把它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创作过程的论述《文赋》的重要内容是较全面地论述了文章创作的复杂过程,指出了创作的产生,是作家由于受到外界事物的激发以及前人作品的影响和启示,才能产生创作的要求,即“文因情生,情因物感”。
在创作过程中,《文赋》生动地描绘了构思活动的情状:首先要进行丰富的想象活动,想象活动超越时空,所谓“精骛八极,心游万仞”。
当艺术意象在作家的思维过程中形成后,就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了,但为了寻找最能表现头脑中构思的语言文字,就要“倾群言之沥液、漱六艺之芳润”。
《文赋》还指出,在创作中必须明确以内容为主、文采辞华为辅的原则。
二、对创作文体的论述在《文赋》中,把文体分为诗、赋、碑、诔、铭、箴、颂、论、奏、说十类,并说明了各类的性质。
《典论·论文》的“四科八体”是文体论的滥觞,而《文赋》的十体分类是它的继承和发展。
从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魏晋时代文体的产生与发展的轨迹。
三、对创作技巧的论述《文赋》在创作过程中的结构和布局中强调,要恰如其分地安排好意和辞,使之充分发挥作用。
结构应根据内容需要,采取不同的形式。
指出了意对辞的主导作用,以意为主干,文辞为枝条,实则是指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
并注重艺术技巧方面的几个重要原则,即对诗赋等文学作品,要构思巧妙,词藻华美,有抑扬顿挫的音乐节奏感等。
四、对创作风格的论述《文赋》在论述文学作品的风格时较为具体。
指出了多种多样的文学作品,由于受到作品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和作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呈现出纷纭复杂的情状。
指出了“穷形”、“尽相”,即真实地表达和反映所写的事物,是一切文学作品应该共同努力的目标。
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意思
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意思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出自:魏晋陆机的《文赋》解释:诗歌因为抒情而显得美丽细腻,赋作因表现物态而显得明丽嘹亮。
赏析:在诗歌创作方面,陆机强调了抒情的特征,明确地将“诗言志”的传统理论向抒情化方向推动了一大步。
陆机论文体,不论诗赋,均意辞并重。
缘情,尤言抒情。
所以缘情者,指的是诗意、文旨;绮靡者,指的是语言、辞藻。
《文选·文赋》中李善注解说:“诗以言志,故曰缘情。
”又谓:“绮靡,精妙之言。
”意思说,诗赋不仅语言应该精美华丽,富有文采,更应重视诗人感情的抒发,这就第一次明确地将“诗言志”的传统理论向抒情化方向推动了一大步。
先秦以来,儒家强调言志而不提感情,注重的是诗歌的政治教化内容。
其实“志”也兼括德性和感情,但这个“情”,在儒家眼里必须是经儒家政治道德净化了的情。
到了汉代,虽然已认识到诗歌的抒情特点,明确地将情、志并举,但又强调“发乎情,止乎礼义”,“吟咏情性,以风其上”(《毛诗序》),仍离不开礼教规范。
诗人在礼义的束缚下,不能自由地抒情,阻碍了诗歌的发展。
从汉末到魏晋,文学创作出现了繁荣景象,特别是建安诗歌的发展,使文学进入了自觉时代。
缘情的五言诗发达了,诗歌的抒情性更为明显,许多作家明确地强调感情色彩对诗歌创作的重要性,于是晋陆机在《文赋》中提出“诗缘情”说,强调情感活动是诗人创作的内在动因,诗的美感作用是使欣赏者动情。
缘情说并不排斥“诗言志”说,在《文赋》中,陆机往往情、志并举,但只谈情志,不谈儒家教化,突出的是诗歌表达喜怒哀乐之情的作用,切中了诗歌的艺术特点和本质属性。
这标志着诗歌创作上的突破带来了诗歌理论的发展,开始不受儒家礼教的束缚了。
缘情说提出后,许多诗人、诗论家坚持以情论文,又作了新的发展。
特别是南朝梁刘勰的《文心雕龙》对言情说作出了很大贡献。
他在《精采》篇中说:“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
此立文之本源也。
”把情感提高到“文之经”的地位,认为它在创作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文赋
产生背景
[1]两汉以来,由于汉武帝对儒家文艺思想的“专尊”,使得儒家思想在整个社会中占主导地位。儒家学派论诗,十分讲究、重视诗的教化作用,他们着重指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毛诗序》说:“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曹丕也在《典论》中把文章看作“经国之大业”。 这些文艺思想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过多的强调了文艺的社会作用,相对地忽视了文艺的艺术特点。魏晋时期这种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使得文学走进自觉地时代。随着儒家思想的衰微,人的思想的解放,人道价值重新得到肯定,文学的地位日益提高,在文学理论上也一扫两汉沉闷凝滞的气氛。对文学的本质特征的认识更加深入,对文学艺术规律的研究全面展开。 《文赋》的出现,正是文学摆脱经学附庸地位而得到独立发展之后,在大量创作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理论结晶。《文赋》首次把创作过程、写作方法、修辞技巧等问题提上文学批评的议程。陆机写《文赋》的宗旨是为了解决创作中“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的矛盾,所以以创作构思为中心,主要论述“作文利害之所由”,即文章写作的方法技巧和艺术性的问题。自然,这样做难免会从中流露出“形式主义”的痕迹,但是这显然不能影响陆机在《文赋》中的贡献。
论构思和想象
其始也,皆收视反听,李善 注:“收视反听,言不视听也。” 耽思傍讯,李善 注:“耽思傍讯,静思而求之也。” 精骛八极,心游万仞。 其致也,情曈昽(tong long)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 曈昽:犹蒙胧 倾群言之沥液,漱六艺之芳润。群言:众好书。沥液:李周翰 注:“沥液,涓滴也。” 浮天渊以安流,濯下泉而潜浸。天渊:星宿,《宋史·天文志三》:“天渊十星,一曰天池,一曰天泉······主灌溉。下泉:《诗经·下泉》:洌彼下泉,浸彼苞稂。喻下民浸苦而思治 于是沈辞怫悦,沈辞:深沉之辞。怫悦:犹怫郁。本句形容吐辞艰涩。 若游鱼衔钩而出重渊之深; 浮藻联翩,若翰鸟缨缴(zhuo)而坠曾云之峻。藻:辞藻。缨缴:箭带之长丝。喻中箭 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阙文:犹佚文 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谢:避辞。朝华:晨之花。披:开。夕秀:晚花 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须臾、一瞬:谓时间短 创作开始,要停止对外物的视听,沉思游想(以求神来之笔),让精神飞驰于八极之远,心绪游荡于万仞之高。当文思到来,思情理路逐渐明朗,物象随之清晰。积累的群书之精髓如涓滴倒出,六经之英华润荡于口中。思绪或与上神同浮天渊星宿之高,情系大河之安;或与下民同浸地泉之寒,意体微躯之苦。有时深切之辞难出,如同深水之鱼,即便上钩,也得从深渊处一点点牵出;有时辞藻纷至沓来,如层云之鸟中箭,陡然从天而降。遣词高古,在于广搜前代逸作遗韵作为积淀。不趋时风,因为它像朝花,虽绚烂却已是开过;要用更清新的词意,就像晚上刚开启的花,虽少为人知那才更鲜。作文就是这样,在刹那间思绪通观古今、抚念四海。
古代文学魏晋南北朝部分 名词解释
二、魏晋南北朝1、建安风骨指建安诗歌的风格特色,所谓“风”主要指建安诗歌反映社会动乱,抒写理想壮志的现实内容,“骨”主要是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艺术特色。
两者结合指建安诗歌内在的生气和感染力,以及语言表达上的刚健的特点。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风骨,虽然没有直接论述“建安风骨”,但他无疑是将建安文学作为风骨的典型来看待,后来钟荣在《诗品》中则直接用了“建安风力”一词。
后世的作家在反对片面追求形式和单纯的修辞之美,而强调文学的热情和内在的感染时,往往就标举“建安风骨”的旗帜,如陈子昂。
在文学发展史上起了积极的作用。
(《时序》“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哀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
”)2、正始文学(诗歌)正始是魏废帝曹芳的年号,但习惯上所说的“正始文学”,还包括正始以后直到两晋立国这一段时期的文学创作。
正始时期著名的文人,有所谓“正始名士”和“竹林名士”,前者代表人物是何晏、王弼、夏侯玄。
后者又称“竹林七贤”,指阮籍、嵇康、山涛、王戎、向秀、刘伶、阮咸七人。
其中嵇康、阮籍的文学成就最高。
所谓“嵇志清峻,阮旨遥深”,即是他们的主要特色。
3、建安文学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这一称谓包括了其后若干年的文学创作,习惯上就称为“建安文学”。
这一时期,文坛上涌现了大量的作家,“三曹”“七子”和蔡琰是其中的代表。
他们都曾被卷入极度动乱的时代漩涡,生活和思想都有较大的变化。
一,他们继汉乐府之后,打破了汉代文人诗歌消沉的局面,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诗歌的高潮,二,他们直接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以反映社会动乱和抒写报国壮志的充实内容,慷慨悲凉的情辞和苍劲雄浑的风格形成了“建安风骨”,对魏晋南北朝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我国古典诗歌也从此摆脱了四言格局,完善了五言体制,开创了七言新体,这一时期,赋与散文也表现出新的面貌。
4、咏怀诗阮籍所作。
有五言诗八十二首,四言诗十三首,前者尤为著名。
它开创了中国政治抒情组诗的先河,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
谈《文赋》“以乐论文”的审美价值
以成乐 , 直雅而无 悲不成 。 圆国 : ” -悲 在这 里不是 悲伤
声音 是音乐 存在 的载体 。 音乐 也十分 注重 声音
的节奏感 , 曲调要 符合旋 律 。 要求 同样 文学是 以有选
陆机也 同样重 视文之音声 。 例如 : 1 即音 声之 迭代 , . 若五 色之相 宣 意思 是文 章的音 调高低 错落有 致 。 好象 五色互
收 稿 日 :0 1o 一 4 期 2 1- 3 l
之 间要相 呼应 , 而且 要求 乐器 与 歌词 之 间 、 曲调 与 歌词之 间也要相 互配合 , 协调 。而一部 好 的文学 相 作 品也 同样要 求 内容 之 间 、 与 句之 间 、 句 内容 与文
其 次 是对 注 重辞 藻华 美 的论 述 , 嵘在 《 品 钟 诗 序》 中说 :宏斯 三义 , “ 酌而用之 , 干之 以风力 , 润之 以
意 思是 说 : 采富 丽像 斑斓 锦 绣 , 调凄 婉 如 辞 情 乐 器 和 弦 。 “ 色备 日缛 。音韵 合 和故 若 繁 弦 之 五 声 。”】 【 2 旧这里陆 机直接用 繁弦作 比喻 。 比喻文 章之
音声 , 也是强调 文章 的音 节要符合 音韵 , 耳动听 。 悦
f ) 章之情感 -文
摘要:以乐论文” 文赋》 “ 是《 所采用的一种表述方式, 陆机用音 乐来论述文章 , 涉及到 了文章各 个方面, 有文章之音声; 文章之情感; 文章之和谐 ; 文章之文采与雅正等等。用音 乐来比喻文章 , 将 抽 象的文 学理论形 象具体 化 , 深入 浅 出, 感发人 心 , 有很 高的 审美价值 。这一 表述 方式 对后世 产 具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题库及答案一一、填空题1.《论语·阳货》记孔子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可以观,可以群,可以”。
2.《庄子·外物》篇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而·”这一言论揭示了文学创作中言意关系的奥秘。
3.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一文里根据历史上许多伟人的事迹,概括出了“”说,这一文学影响了唐代韩愈的“”说。
4.汉代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著作《》说:“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
”提出了它的诗歌讽刺观。
5,教材认为,曹丕在《典论·论文》里首先提出的重要问题是作家的与的性质特点之关系,认为“文非一体,鲜能备善”,不应“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6.陆机在《文赋,中论文体风格特征时,提出了“诗而绮靡,赋而浏亮”的说法,可以看出他对文学艺术的两个最重要的特征:感情与形象有了极为深刻的认识。
7.“文章合而著,歌诗合而作”的著名论断是出自白居易的《与元九书》。
8.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里提出了诗“”说;李清照在《论词》里提出了词“”说。
9.明代诗论家谢榛主张情与景应该互相融合,二者的融合取决寸:“情景;而清代诗论家王夫之认为情景结合的方式有三:其一是“”,结合得天衣无缝,其:是“景中情”,在写景中蕴涵有情,其三是“情中景”,在抒情过程中能让人见到形象。
10.当沈德潜的“”说的诗歌理论盛行之时,袁枚则提出了“”说与之相抗。
2022年聊城大学专业课《中国美术史纲要》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聊城大学专业课《中国美术史纲要》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填空题1、画史上“吴带当风,曹衣出水”分别指的是唐代画家___________和北齐画家__________所独创的宗教图像样式。
2、“扬州八怪”大致分三类,其中一类是丢官后来扬州的文人,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人。
3、马王堆出土的汉代帛画,其主题思想是___________。
4、南末画家梁搭擅绘洗练放逸的“___________”,开启了元明清写意人物的先河。
5、我国迄今发现最古老的壁画紫迹,是辽宁牛河___________梁遗址出土的壁画残块6、我国先秦时代的青铜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类。
7、“从来没有一个画家像他这么努力与绘写社会生活……”这是郑振锋对《点石斋画报》的主要执笔人___________的评价。
8、元代画家以___________画梅著称。
9、中国美术史上至今发现最古老的装饰品,是距今约28940年前峙峪人制作的一件___________装饰品。
10、青铜器中的___________,是统治阶级用以区别尊卑等级的器物。
二、选择题11、铜胎掐丝法邮的俗名是()A.唐三彩B.扣器C.景泰蓝D.宣德炉12、根据现有资料,可知画像石萌发于()A.春秋战国时期B.西汉时期C.东汉时期D.魏晋南北朝时期13、与经享颐.何香凝共同组织“寒之友”社的画家是()。
A.居廉B.高剑父C.高奇峰D.陈树人14、瓷器中的“粉彩”出现于()A.嘉靖时期B.万历时期C.康熙时期D.雍正时期15、描绘宫中嫉妃生活哀怨的作品是()A.就国夫人游春图B.捣练图C.挥扇仕女图D.簪花仕女图16、“昭陵六骏”浮雕中具有情节性的作品是()。
A.飒露紫B.拳毛翳C.白蹄乌D.特勒骤17、《潇湘图》的作者是五代画家()。
A.荆浩B.关全C.董源D.巨然18、马王堆汉墓帛画描绘的主题思想是()。
文赋的主要内容
文赋的主要内容文赋是中国古代文学体裁之一,起源于古代儒家文化,是一种文学诗歌,用以反映家庭、个人、社会和政治生活以及青年人在思想、文化、社会方面的追求。
文赋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晚清,它一直受到中国文化界的广泛重视。
文赋可以分为抒情文赋和议论文赋两种,抒情文赋注重感受,以情感的表达引发读者的共鸣;议论文赋则强调理性的分析,力图从上下文得出理论思想,推动当时的政治社会进步。
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文赋有一系列独特的特点。
首先,文赋以往常文体为基础,以传统押韵和夸张句式来表达文字,富有诗意;其次,文赋的格调介于文雅和诗意之间,篇幅短小,可写可读;最后,文赋多从婉言谆语的角度出发,强调用美好的言词去影响和激励人们,使他们把道德观念付诸实践。
文赋的概念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出现,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出自韩非子的《韩文赋》、孔子的《岐伯文赋》、老子的《老子文赋》等。
随着中国古代文学体裁的发展,文赋也有了不同的类型:朱子诗、唐文赋、宋代文赋、元代文赋、明清文赋等。
以明清时期文赋为例,以史铁生的《贫者文赋》最为典型,他以端庄的文字写出了贫苦百姓的生活,动情的表达出贫苦百姓的困境,从而激发了其他文人的思考;此外,袁枚的《教子文赋》既满载着他多年及家庭教育经验,也充满了他对青少年的期望。
文赋是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融合了传统文化和现代观念,包含了抒情和议论思想,使其成为一首传唱着传统爱国主义精神的文学之歌。
它把传统文化的智慧浓缩成一种极致的艺术形式,以其简练的文字、丰富的情感、婉转的比喻和细腻的色彩,将中国古代文字之美传承下来,让我们能够在大量的文赋中领略古代文化的魅力。
文赋的诞生不仅使中国古代文学形式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也为后世普及了婉约慎言、推崇道德价值观的优秀文化,且在思想文化社会等多方面影响着时代进程,也为后世构建了一条走向中华优秀文化的路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见其在 《 文赋》 中的重要地位。
一
意思是说 :辞采富丽像斑斓锦绣 ,情调凄婉
如乐器 和 弦。唐五 臣注 日 : “ 色倩 日缛 。音韵 五
、
《 文赋》 “ 以乐论文” 分类例释
“ 以乐论文 ”在 《 文赋》 中有十 四处之 多,
合和故若繁弦之声。 L】这里陆机直接用繁弦作 ”2酗 J
这句话是指 ,言辞缺少感情和鲜明爱憎 ,文 辞浮飘而不真实,就像琴弦小而弹急,即便和谐 也不感人。东汉许慎 日: “ 鼓琴循 弦谓之徽 ,悲 雅俱 在 ,所 以成 乐 ,直 雅 而 无 悲 不 成 。 J ” l : 悲 在这里不是悲伤 的意思 ,而是 能否感人 的意思 。 所 以这一段是在讲文章缺乏思想 内容和真实的情 感 ,因而不能感人的毛病。可见陆机认为文章不
第 2期
2 1 年 5月 01 来自厦 门广播 电视 大学学报
Ju a fXime a i o r l a n R do& T lvs n U iest n o ee ii nv ri o y
No 2 .
M _ 0 1 a 2 1 v
论 《 文赋》 中 “ 以乐论文’ ’的审美价值
要 符合音 韵 ,尤 其是诗 歌非 常重视平 仄相 间 。陆 机 也 同样 重视文 之音声 ,例 如 : 1 .即音 声之 迭代 ,若五 色之 相 宣 这句 话 的意思 是 文章 的音 调 高低 错 落 有致 , 好 象 五 色 互 相 配 合 一 样 。 唐 代 五 臣 :翰 日 : “ ,至也 。音 声 ,谓 宫 商合 韵 也 。 j 这 一 即 ” l从 。 句 话可 以看 出陆机是 提倡 文章音声 要具有 高低 起 伏 的节奏 感 ,即要求 文章 的语言 在音节 上要具 有 抑扬顿挫 之美 。
涉及 到 了方方 面面 的文 学理论 问题 ,归纳起 来有
专论 ,而且 《 文赋》 是在继承前人的理论观点 的基础 上创 作 而成 的 ,并 对后 世 有 深远 的影 响 ,
它上接曹丕的 《 典论 ・ 论文》 ,下迄刘勰的 《 文
下面几个方面。 ( )文章 之音声 一
众所 周知声 音是音 乐存在 的根本 ,并 且音 乐 也 十分 注 重 声 音 的节 奏 感 ,要 求 曲调 要 符 合 旋 律 。同样 文学是 以有选 择 、有组织 的形象 化语 言 作 为客 观 媒 介 的 ,声 音 又 是 语 言 存 在 的必 要 条 件 ,因此 文学创 作也 十分重 视文章 的音声 ,如姚
不 和
比喻 ,比喻文章之音声 ,也是强调文章的音节要 符合音韵 ,悦耳动听。
( )文章 之情 感 二 或 遗理 以存 异 ,徒 寻 虚 以逐 微 。 言 寡 情 而
鲜 爱 ,辞 浮 漂 而不 归 。犹 弦 么 而徽 急 ,故 虽 和
而不 悲 。
这段话指有时候文辞憔悴 ,虽徒事浮靡 , 语 言却缺少光泽,把美丑相混 ,美也被沾上瑕疵 , 又好 比堂下管乐奏出偏急的调音 ,虽与堂上雅乐 相应 ,却由于曲调急促而不能与之和谐 。明闵齑 华注 日: “ 下管 ,堂下之乐,与堂上之乐 问奏 , 则吹管而起其声偏疾 ,与众声不和叶。故此文似 之 也 。 [1和 ,在 音 乐 上 指 不 同 的 声 音 互 相 配 ”29 ]1 合 ,而构成的一种和谐之美。这段是在讲文章的
冯 云琪
( 集美大学 文学院,福建 厦 门 3 12 ) 0 0 1
[ 摘
要] “ 以乐论文 ”是 《 文赋》 所 采用的一种表 述方式 ,陆机 用音 乐来论述文章 ,涉及 到 了文章
各个方面的问题 ,有 文章之音声 ;文章之 情感;文章之 和谐 ;文章之文采与雅 正等等。更重要的是 用音 乐 来 比喻文章 , 将抽 象的文学理论形 象具体化 ,深入 浅 出,感发人心 ,具有很 高的审 美价值 。并且 这一表述
心雕龙》 ,可 以说 《 文赋》 具有承 上启下 的作 用 ,因此 《 文赋》在文学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 众所周知 《 文赋》是用赋 的形式来论 文的,这
是 《 文赋》 的主要 特 点 ,而 当我 们 仔 细 阅读
《 文赋》时 ,不难发现陆机也常常将音乐与文结 合 在 一 起 ,即 所 谓 的 “以 乐 论 文 ” 以 乐 论 。“
文” ,是一种 表述 方 式 ,是用 音 乐 论述 文 章 。 主
要 表现 在两个 方面 :一方 面 ,基 于音 乐理论 与文 学理论 具有共 性 ,将音乐 的理论 直接 运用 到文学
鼐在 《 与陈硕甫书》 中断言:“ 诗古文各要从声 音 证人 ;不 知 声 音 ,总 为 门外 汉 耳 。 【卷 ”1 七文 辞 】
方 式 也 对后 世 产 生 了深远 的影 响 。
[ 关键词 ]陆机 ;《 文赋》 ;以 乐 文;审美价值 论 [ 中图分类号 ]I0. [ 72 2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1 32 【0 1 2 06 — 5 6 — 22 2 1)0 — 04 0 7
陆机的 《 文赋》是我 国古代第一篇用赋 的 形式来谈论文学理论 ,是第一篇讨论文学理论 的
2 .炳若缛缔 ,偻 若繁炫
理论 上来 ;另一方 面 ,基 于音 乐与文 学具有 相 同 的特 点 ,用 音乐来 比喻 文学 。通过这 种方式 ,不
仅使我们在音乐中领悟文学,同时也使文学具有 了音乐美。据统计 《 文赋》 中大约有十 四处体 现了 “ 以乐论文”这一表述方式。《 文赋》 本来 篇幅就不长 ,却有 十几 处体现 了 “ 以乐 论文” ,
[ 收稿 日期 】2 1 — 3—1 01 0 I [ 作者简 介]冯云琪 (96 ) 18 一 ,女 ,山西晋城人 ,集美大学文学院 o 级研究 生。 9
・
6 ・ 4
第2 期
冯云琪 :论 《 文赋》 中 “ 以乐论文” 的审美价值
寄辞於瘁音 ,徒靡 言而 弗华。混妍蚩 而成
体 , 累良质 而为 瑕 。 象 下 管之 偏 疾 ,故 虽应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