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升高衔接语文讲义:第二讲 过渡时应注意的问题
初高中语文衔接教材 第二章 帮你找回初中基本功
第二章帮你找回初中基本功语文基础是什么?能不能快速补习提升?成绩差等于基础差?语文基础包括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础体系。
语文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但是我们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让地基建设的高一点。
成绩不等同于基础,大可不必因为成绩差而不自信,文学不等于考试。
换句话说,无论你成绩如何,你都有自己的语文基本功,有的时候含而不露,有的时候一团乱麻,这一章就是帮你找到线头,理清脉络,建立信心的。
请不要退缩,面对过去!一、基础知识我学过些什么呢?我们按照单位由小到大的梳理一下。
1.汉字。
读音、含义、书写是我们从小学起的,人人都具有这项基本功。
一个汉字可能是多音字,分别有不同的意义,比如“便”。
字形方面,汉字“六书”即造字法。
包括象形字、指事字、形声字、会意字、转注字和假借字。
其中前四种是造字法,后两种是用字法。
学会了造字法对于参悟汉字的含义非常重要,尤其在古文中更是我们推断字义的手段。
2.词。
两个音节的词,四个音节的成语都是词。
一个词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
古代文言文、诗歌中的词是我们背诵过的基础,比如“谪守”“金鳞”,比如“兵”,古代汉语中兵字有“武器、士兵、军队”的不同含义,这叫一词多义,比如“涕”,古代的含义是眼泪,现代的含义是鼻涕,这叫古今异义词。
它们的含义是初中考察的重点,如果这一部分有欠缺,补习的方法特别简单。
买一本初高中文言文全解参考书,挡上译文,自己口译,有疑惑的部分画上圈,然后对照背下来,5篇之后圈会明显减少,坚持到20篇,你的文言文可以达到中等水平,坚持就是胜利。
成语的积累和考察是高中的重要板块,平时看到就记,多翻看成语故事,有能力同学看古文版,一箭双雕。
3.句段。
句段的基础在于会分析,能准确表达。
这当中涉及难上难的语法,词性、成分、单句、复句、关联词,搭配、顺序、表意、结构,这就涉及到高中的病句题、补写题。
具体知识见附录。
4.篇章。
阅读和写作是你最骄傲的基础。
你能读懂,阅读量充分就是学语文的优势。
初高中语文衔接讲座(教师版)
初高中语文衔接讲座第一讲、如何读懂古典诗歌把握内容和思路是读懂诗歌的关键。
下面我们就考场上短时间内如何快速读懂诗歌作一指导。
古诗鉴赏,其前提是要读懂诗歌。
对于考生来说,能否读懂诗,决定着能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作品的内容和技巧。
因此,必须扭转轻读诗、重做题的倾向,而应沉下心来,反复咀嚼,一定要重视古诗本身给我们传达的内容,从而来解读古诗。
在考场上,读懂一首古诗,说到底就是理解诗句意思,诗歌写了哪些内容,是按照什么样的思路和层次来写的。
下面我们就考场上如何能在短时间内快速读懂诗歌作解说。
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
如何利用标题来读诗呢?(一)把握标题信息标题是诗歌内容和形式等信息的丰富载体。
有的标题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有的揭示了作品的线索,有的奠定了作品的感情基调,有的揭示了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
总之,标题是我们理解诗歌的重要切入点。
1.《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一诗,从标题上来看,交代了哪些内容?参考答案:①交代了写作缘由和内容(竹窗闻风);②交代了写作目的(怀念远方之人);③暗示了诗的感情基调和类别(怀人诗)。
(二)带着标题去读诗有些标题并不一定蕴涵着那么丰富、全面的信息,而是留下了空白点,这个空白点给我们留下了猜想揣摩诗的内容的空间,使我们很容易较快地深入到诗的内容中去。
以柳宗元《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为例。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的内容。
[即时应用]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乌 夜 啼陆 游纨扇婵娟素月,纱巾缥缈轻烟。
高槐叶长阴初合,清润雨余天。
弄笔斜行小草,钩帘浅醉闲眠。
更无一点尘埃到,枕上听新蝉。
从词中的“弄笔”“钩帘”“听新蝉”这些词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解析:(1)读题目:“乌夜啼”,时间为“夜”,物象为“乌”,动作为“啼”。
(2)猜想:作者为什么夜里不睡?心情如何?(3)读诗:“素月”与标题中的“夜”对应,诗人在干什么?原来在“弄笔”写作,再联系陆游的生平作答。
初升高语文衔接知识2
初升高语文衔接知识第2讲古文学法指导我个人认为高中阶段,文言文教学应作为一个重点。
从应试角度看,近两年高考试卷中文言文比例明显加大,150分的试卷,文言文占去近30分,约五分之一的比例,若不算写作的60分,那么文言文就占到基础卷的三分之一了。
比重不可谓不小;从培养学生文学素养角度看,从了解祖国优秀文化传统角度看,文言文都功不可没。
而学生进入高中阶段,语文学习的难点之一就体现在文言文上。
一方面是由于高一教材所选的文章多为先秦散文,难度较大,知识点较多;另一方面,学生初中阶段对文言文的学习程度不齐,了解不够系统。
当然这与初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不一致,导致不少学校的初中语文教师对文言文教学不够重视也有相当关系,但这一问题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
在本文中我想谈谈在高中起始年级学生如何尽快掌握学习文言文的一些方法。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毕竟,作为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文言文在学生眼中是艰涩难懂的。
所以学生首先就有一种畏难情绪。
那么,如何打消畏难情绪,让自己乐学、爱学文言文呢?第一,理清语法关系利用语法知识解决长句、难句: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的语法知识是个非常薄弱的环节,这与中、高考的考纲中明确提出不单独考察语法知识有直接关系,因为不考,所以老师们在教学中就淡化语法知识,或干脆不教语法,这样导致学生语法概念混乱,分不清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甚至与英语语法混淆,在汉语学习中出现表语、宾语补足语等概念,在分析句子时搞得一塌糊涂。
我个人认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语法还是要占一席之地的,虽然不必搞得太复杂,但基本概念,基本的分析方法学生还是要掌握的。
特别是在文言文教学中,一些难句、长句通过语法知识来解决既直观又方便,更主要的是规范。
如《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不少同学在翻译此句时,译为“人死了,就说不是我的责任,是年成的责任,这与刺伤并杀死了人有什么不同,说不是我的责任,是兵器的责任。
中考作文怎样过渡-过渡的技巧
中考作文怎样过渡:过渡的技巧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讲第一个问题:过渡的概念过渡,是指文章中的层次和段落之间,表示连接或转折的方式。
所谓”过渡”,主要是指段落之间的衔接和转换。
具体一点说:由这层意思向另层意思转换;或由这段内容向另段内容发展,在这中间要用话串起来,这就是”过渡”。
”过渡”的实质:它是文章中的层次和段落之间,表示连接或转折的方式。
是文章内容转换的一种重要手段。
也是段落与段落,层次与层次之间衔接的一种常见的形式。
讲第二个问题:过渡的作用桥梁的作用:过渡在上下文中间起桥梁和接榫作用。
过渡像桥梁,它连接两头,连接层与层,段落与段落,把上下文的意思衔接起来。
它像桥梁一样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可以使行文自然、语气连贯、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而且有助于表现主题思想。
过渡好,文章显得结构严谨,前后连通贯;需要过渡而没过渡,或过渡欠妥,都会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甚至会给读者的思路造成混乱.连接不好的文章,就会显得生硬、别扭、不通畅。
因此,要重视文章的过渡,学会过渡技巧。
讲第三个问题:要重视过渡技巧、要重视文章的过渡。
一篇作文,当一层意思说完转到另一层意思时,不仅要注意内在的联系,还要注意形式上的衔接,让读者的思路顺利的由前者过渡后者,不致感到有什么空隙。
、在什么情况下才需要过渡呢?〖从适用范围上看〗1、在结构变化中,需要过渡。
2、在内容变化中,需要过渡。
3、在表达方式变化中,需要过渡。
4、在表现手法变化中,需要过渡。
5、记叙时间发生转换;或地点发生转移时,需要过渡。
(三)、有时,还不用过渡。
有的文章,层次之间,段落之间具有自然过渡的属性,上下意思很紧密,就范不必另加什么过渡段落、过渡句。
学会词语过度讲第四个问题:过渡技巧常用的有四种学会词语过渡1、词语过渡的概念。
什么是过渡词语?当文章的层次、段落之间意思的转换,并不复杂时,一般用其所长一个词、一个短语来过渡。
词语过渡及句子过渡,统称”语句衔接。
初高中语文知识衔接及方法指导
初高中语文知识衔接及方法指导浅析初高中语文知识的衔接及方法第一篇:存在问题探究高一语文第一节课;听学生吐槽:“你目前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有哪些困惑”?根据所提问题,对得到的答案作了整理,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学习兴趣方面:1.对语文兴趣还不够。
老师讲有趣的东西,不考;讲考试的东西,又无趣。
2.感觉初中语文老师的课挺简单有意思,但到高中容量大,就好像有些拗口。
二、学习方法方面:3.语文没边没沿,浩如烟海,实在是老虎吃天,无处下口啊!4.在初中语文能跟着感觉走,到高中还没有主动探索属于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于是很不适应。
5. 存在不良的语文学习习惯:书写不规范,字体不端正,文面意识比较差,成绩好的学生比较突出。
6.课堂听课效率不高,复习不及时,课堂讲过的一些内容,或已经训练过的内容,甚至反复训练的内容,还不能掌握。
三、基础知识的学习方面:7.初中的一些文章读得很透彻,但到高中有很多文章读不懂了,一知半解。
8.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还不够丰富,基础知识方面的选择题,错误率还比较高。
9.文言文在初中比重很少,而到高中内容就太多太难了。
10. 初中语文不学语法,高中老师老抱怨,并说将影响阅读理解的提高和作文的水平。
四、阅读方面:11.课外阅读的面不够广泛,概括、分析、综合表达的能力比较差;文言文阅读阅读数量少,仅限于教材内的文章。
对文言文阅读有畏惧心理。
五、写作方面:12.每天的生活是单调的“三点一线”,老师却要求作文想像力丰富,有真情实感和理性深度,不知道怎么办。
13.作文审题能力比较差,跑题现象比较严重。
这无疑是一次质的飞跃与提高。
(五).现代文阅读方面:①在阅读方法上:由初中“熟练运用略读、浏览”,到高中“能根据不同目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法”。
②理解方面:由初中“理解主要内容”到高中“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情感”。
③分析评价方面:由初中的“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到高中的“做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学习从不同角度进行阐发、评价、质疑”。
初高中语文衔接的注意点
初高中语文衔接的注意点高一作为整个高中生涯的开始,做好高一衔接非常重要!对于语文科目也是这样,因为初中接触的内容和高中还是有一定的差别,如果不及时转轨,很有可能致使后期学习跟不上节奏!那么高一语文衔接应该怎么进行呢?跨好学习台阶从初中过渡高中初高中语文的衔接,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知识层面的衔接。
比如语法知识、修辞知识、哲学常识、逻辑常识等,在初中基本没学,而高中语文更重视能力的考核,这些知识非补不可。
因为语法知识直接影响高中的文言文学习,修辞知识、哲学常识、逻辑常识则影响高中语文的阅读和写作。
二是思维能力方面的衔接。
初中重视识记能力,以及一定程度的理解能力,而高中语文在此基础上注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考查我们的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鉴赏评价等五个层级的能力;重视文化的熏陶,以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因此,高一阶段一定要注意这些思维能力方面的衔接。
三是学习方法的衔接。
高中以能力为主,在考试要求的范围内什么样的题型都是允许的。
这就要求我们应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
在高一阶段我们要抓积累,要抓语文能力,尤其是读写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实践证明,读写习惯和能力的形成,是培养语文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根本途径。
为此,从高一开始我们要抓好九个字——多阅读,勤积累,常练笔。
多阅读即广泛地课内、课外的阅读课内,课本上的选文不管是否要求背诵,一定要强化阅读。
要放声朗读,尤其是古诗文和现代散文,要读得朗朗上口,读出情感,读出语感,并掌握阅读方法;课外阅读更重要,课内得法,课外受益。
可课外阅读读多少?读什么?怎样读?这三个问题如果不解决,课外阅读还是一句空谈。
■读多少教育部公布的课程标准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0万字,高中阶段不少于150万字。
按最近出台的《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规定:初中每学年阅读3部以上经典文学名著,高中每学年阅读5部以上文学名著及其他读物。
初高中过渡衔接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初高中过渡衔接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高一新生是刚刚步入高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高一作为一个新的起点,在整个教学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事多年高中教学的老师可能都发现,高一新生普遍存在五种现象:一是松懈现象。
经过初三阶段紧张的冲刺,一些学生尤其是跨入重点高中的学生以为这下可以松一口气了,不想这一松就把成绩给松了下来.二是表面现象。
部分学生的学习方式仍停留在初中时代,不知道如何将知识学深学透。
三是初三现象.仍时时等着老师给布置学习重点、难点,自己不动脑筋.四是骄傲现象。
一些学生觉得自己是优秀生,在心理上过高地估计自己,而不肯在学习上加倍下功夫,结果却是“大意失荆州".五是自卑现象。
这主要是一些“三限生”,由于进校时考分就比一般同学低那么几分,于是从一开始就产生自卑心理,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有的甚至因此而自暴自弃。
因此,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生活是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高一新生应如何解决初、高中衔接阶段出现的问题,如何把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如何进行正确的心理调适,怎样才能尽快进入角色呢?我认为,应当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纠正对高一阶段的错误认识初三是整个初中教学周期中最为紧张强度最大的阶段,学生为了升学承受着自上初中以来所能承受的压力极限,其中不少同学因此而感觉前路茫茫、遥无尽头,于是初中老师为了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只好哄着他们说:“再坚持一下,只要中考完了,只要能上了重点高中,你们就可以缓冲一下了,你们就可以再次享受到七彩的生活了。
成功往往就在一咬牙的坚持中。
"孩子们一听,都觉得苦日子是有盼头的,马上会苦尽甘来了,这种冲动硬是撑着他们走过了艰难困苦的初三阶段。
其中不少人都如愿以偿地考上了重点中学。
压力的骤然消失和目标的暂时兑现让初中孩子们一时之间产生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于是他们开始品味初中老师曾经许给他们的承诺,心花怒放地晃过了高一新生活的第一个学期.但是,中国教育的悲哀与中国学生的悲哀是同一韵律上的脉动.期末考试如同黑脸判官一样站在了第一学期结束的门槛。
初升高如何做好语文学习衔接
初升高如何做好语文的学习衔接?初上升如何做好语文的学习连接?关于语文的学习,目前中存在的两个误区:一个误区是:轻视语文学习,对语文的重视程度、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够。
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工具,其他学科的学习都需要并且离不开阅读力量、理解力量、表达力量,都需要正确、规范地书写。
那如何做好初上升语文学习的连接工作呢?下面,我整理了从“心态”、“要点”、“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了整理,供老师同学们参考。
一、心态1、调整心态。
首先,熟知盲点。
即了解初高中语文课标的要求差异及变化,做到心中有数,明确连接过渡的着力点。
初、高中语文,考查的重点基本上聚焦在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诗歌鉴赏、语言运用和作文这五个方面。
①语法修辞进考查要求。
学校对语法、修辞、文言文词法、句法等学问,侧重于了解,教学中淡化且不作为考查内容;而在高中则重在运用,对语言学问的要求较高,教学中强化且作为重要的考查内容。
②诗歌阅读增加了难度。
从学校的了解到高中的学习,从学校的重在考查积累,到高中强化理解分析,体现了初高中诗歌学习的变化。
③文言文阅读要求提高。
学校强调“理解文言文基本内容”,淡化词法、句法考察;而高中则要“把握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句式、读懂课文,用现代观念端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思想倾向”,并力争在实践中一反三,力量要求明显增加。
④新增精读的阅读要求。
学校现代文阅读仅仅要“娴熟运用略读、扫瞄”,“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而高中则要能依据阅读的不同目的、阅读材料,敏捷运用精读、略读、扫瞄法,“作出自己的分析和推断”,并从不同角度评价、质疑。
⑤课外练笔要求数量陡增。
学校要“课外练笔不少于一万字”;高中则要“课外练笔不少于二万字”。
课外练笔新增一万字。
总之,“文言词法与文言句法”、“现代汉语语法、修辞学问”,是制约初高中语文学习连接的“瓶颈”、“盲点”。
为此,在初高中语文学习连接时,同学们要加以重视。
2、摆渡自我。
⑴做好心态“摆渡”,提前“上岗”。
初高中语文学习的过渡与衔接
刘长军 ( 重庆市长寿中学, 长寿 4 0 1 2 0 0 )
【 摘 要 】 初高中语文新课改已经实施了一段时问, 高中语文新课改正在如火如茶地逐步推进, 由于初高中新课程标准对
语 文学 习的要求 不尽相 同, 特 别是初 中新课 程标 准 有淡化 、 弱化某些语 文能力 , 使 学生 一入高 中便无 法适应 高 中的学 习 , 老 师
为两个封 闭的系统 。现在高 中语文 教育和初 中语文教 育之 间 词句含义 , 读 懂文章 内容 。了解并梳理常 见的文 言实词 、 文 言
未 能很好地 衔接起来 ,许多在初 中基础并不 是很扎实 的学生 虚词 、 文言句式 的意义或用 法 , 注 重在 阅读 实践 中举一反 三。 ” 进入 到高 中学习就会举 步维艰 , 给学 习造 成了许多 困难 。 首先 , 由于初 中属义 务教育 , 也受 学生 年龄特 征等 限制 , 是知 识型 的 , 能力型 的较少 。虽然 考试分数 较高 , 但科学 的学
和 学生都面 临着初高 中语 文学 习“ 断层” 的烦恼 。 因此对 目前初高 中语文教 学衔接所 面临 的问题进行分 析研 究 , 是 有效地 实施 新课程 教学理念 的必然要 求。
【 关键词】 过渡
衔接 应对
措施
在高一新生 刚进入高 中语文学 习中 , 就发 生诸 多不适应 , 习则对 阅读能力要求 明显增强 。
到更好 的契合点 , 顺 利完成初高 中的过渡 , 向着高考迈 进 。
语文 知识 , 帮助理 解结构 复杂 、 含 义 丰富 的浯句 , 体 会精彩 语
高 中和初 中是两个 区别比较大 的学段 ,它们几 乎各 自 成 句 的表现 力 。 ”“ 阅读浅 易文 言文 , 能借助注 释和工具 书 , 理解
初高中语文衔接应注意些什么?
扎 实 实教 好 本 学科 的课 程 .让 学 生 从
专题 研究
ZHUANTIANJ U Y l
至 注 意 些 什 么? 应
整 体 上把 握 本 学科 的知 识 体 系 . 养 培 学 生 的学 科 能 力 . 因此 还 是 立 足 于 课
训 练 过程 中传 授 知 识 、发 展智 力 、 提 高 思 想觉 悟 而 高 中语 文教 学 的指 导
学 生评 、其 他 人 评 和学 校 评 相 结 合 的办 法 .对 青 年 教 师 的专 业 发 展 进 于 那些 有 特 殊 天 赋 和 特 别有 个 性 的
初离 巾语文
青 年 教师 . 任 用 和评 价 时 . 们 也 在 我
武汉 市常青第 一 中学 成志 刚
行 评价 。 同时 . 们 建 立 了 “ 年 教 尽 可 能做 到人 尽 其 才 、 得 其 人 、 我 青 事 人
思想 则 不 同 : 一 步 提 高 学 生 的 现 代 进
文 阅读 能 力 、写 作 能 力 和 听说 能力 .
习 . 般 来 讲 . 时 的 测 验 考 试 就 基 使 学 生 初 步 具 有 文 学 鉴 赏 能 力 和借 一 平 本 不成 问题 了 而 高 中 阶段 的 终极 目 标 是 考 试 同 时 . 着 知 识层 次 的加 随
他 们 调 整发 展 目标 . 其 接 近 “ 近 升 近 年 来 . 校 共有 2 使 最 学 8名 青 年 教 程 度 的 理 解能 力 。而高 中语 文却 在 此
发 展 区 ” 二 是 运 用 激 励 机 制 , 他 师 的 6 篇 文 章 在 各 级 各 类 刊 物 上 ; 对 4 基 础 上 主 要 培 养 学 生 的 分 析 问 题 和
初升高中语文衔接课件教案
初升高中语文衔接课件教案随着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面对的不仅是全新的学习环境,还有更为复杂的知识体系。
特别是语文学科,由于初高中课程标准、考试要求的差异,学生需要做好充分的衔接准备。
本文将提供一份初升高中语文衔接课件教案范本,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适应高中语文的学习。
一、了解初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区别在设计衔接教案前,首先要明确初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不同点。
相较于初中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高中语文教学更强调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文化素养的提升。
因此,教案设计时需考虑如何引导学生逐步适应这种转变,比如通过增加文本分析的深度、引入多元文化素材等方式。
二、加强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高中语文对阅读理解的要求更高,不仅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文字意义,还要能够进行深入分析和批判性思考。
因此,衔接教案中应包含不同类型文本的阅读训练,如古诗文鉴赏、现代文阅读、文言文解读等,并配合相应的阅读策略指导。
三、提升写作表达能力除了阅读,写作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中语文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着更高的期待,不仅要求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还要求有独到见解和文采飞扬。
衔接教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包括文章结构布局、论证方法、修辞运用等,并通过实践让学生不断提升写作水平。
四、强化语言知识和文学素养语言知识是语文学习的基础,而文学素养则是深层次的要求。
高中语文教学中会涉及更多的文学史知识和作品赏析。
因此,衔接教案需要整合语言知识和文学素养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框架,同时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五、培养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高中学习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这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案设计中应融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的能力,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在课堂上主动参与讨论与交流。
六、实施有效的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
在初升高中的衔接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给予具体的改进建议。
初升高语文衔接知识1
初升高语文衔接知识1(一)过渡时应注意的问题初中学生升入高中后总感到高中语文难学,没有什么规律可循,专门难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究其缘故确实是没有把握语文学科的知识衔接规律。
1. 知识层次的衔接语文知识本身是有系统序列的。
语文教学的进程也是循序渐进逐步加深的。
我们的教材内容是依照学生知识基础和年龄特点的不同分时期来编排的。
初中语文与高中语文在教学要求、内容和方法等方面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例如:从初中语文知识的结构层次来看,从每册教材到每个单元再到每篇课文都有详细的重点说明和预习提示,课后的练习设计也较全面具体,有质有量,如每个单元后面设计有“阅读训练”“听说训练”“作文训练”,表达了初中语文教学对语文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由于对这些知识的层次安排合理有序,学生学起来觉得实在、易同意。
而高中教材的课文不仅长,而且课后练习和单元练习题相对少多了,但这些少而精、容量大的题目,它是在初中知识层次的基础上拓宽加深,迁移性强、知识容量大,表达了语文知识和其它学科的交叉性、渗透性。
2. 思维能力的衔接依照初中生年龄的特点,初中语文教材要紧要求学生加强对知识的识记能力和培养一定程度的明白得能力,而高中语文却在此基础上要紧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文化熏陶,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而且处处要培养高考对学生语文能力的五个层级的培养。
(1)识记(指识别和经历,是语文能力最差不多的层级,内容一样是知识性较强的语言、字形、文化和文学常识等)。
(2)明白得(指在识记的基础上加以说明,是识记的高一级层级)。
(3)分析综合(指分析说明和归纳整理,比前二者又高一级的层级)。
(4)应用(指的是对语文能力的灵活运用,是在前三者的基础上在表达方面的能力层级)。
(5)鉴赏、评析(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
能够说这五个层级安排得合情合理,它既考虑到高中生年龄特点,又符合认知规律,因此从知识的识记明白得到分析综合和运用,这一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的又一关键。
中考语文 作文指导讲义 文章的过渡
文章的过渡我们初学写作,总感觉文章不连贯,却找不到原因。
其实,主要是我们的文章过渡没有处理好。
如果把过渡处理好了,文章就会变得行云流水一样,读者读之是一种享受,当然就会喜欢上我们的文章。
那么,如何让文章变得行云流水呢?这就需要我们处理好文章段与段之间的过渡关系,让文章衔接自如,了无痕迹。
我从以下几点阐述:一、以人的动作过渡我们写景物的时候,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叫做“移步换景”。
移步换景顾名思义就是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
我们通过人的动作,让文章非常顺畅。
比如:朱自清《绿》。
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
仙瀑有三个瀑布,梅雨瀑最低。
走到山边,便听见花花花花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
我们先到梅雨亭。
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
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
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
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
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
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
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
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
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
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
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
但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些。
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
--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
作者以眼睛看到的瀑布作为联系点,非常好的把上下文连接在一起,让人读之不感到突兀,非常自然。
二、段落过渡文章描写两个方面的东西,甚至没有什么相同点,必须有一个段落过渡。
比如:鲁迅《从三味书屋到百草园》。
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我却不大能用。
明明见它们进去了,拉了绳,跑去一看,却什么都没有,费了半天力,捉住的不过三四只。
初中语文作文指导讲义文章的过渡
初中语文作文指导讲义之文章的过渡我们初学写作,总感觉文章不连贯,却找不到原因。
其实,主要是我们的文章过渡没有处理好。
如果把过渡处理好了,文章就会变得行云流水一样,读者读之是一种享受,当然就会喜欢上我们的文章。
那么,如何让文章变得行云流水呢?这就需要我们处理好文章段与段之间的过渡关系,让文章衔接自如,了无痕迹。
我从以下几点阐述:一、以人的动作过渡我们写景物的时候,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叫做“移步换景”。
移步换景顾名思义就是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
我们通过人的动作,让文章非常顺畅。
比如:朱自清《绿》。
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
仙瀑有三个瀑布,梅雨瀑最低。
走到山边,便听见花花花花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
我们先到梅雨亭。
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
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
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
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
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
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
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
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
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
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
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
但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些。
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
--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
作者以眼睛看到的瀑布作为联系点,非常好的把上下文连接在一起,让人读之不感到突兀,非常自然。
二、段落过渡文章描写两个方面的东西,甚至没有什么相同点,必须有一个段落过渡。
比如:鲁迅《从三味书屋到百草园》。
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我却不大能用。
明明见它们进去了,拉了绳,跑去一看,却什么都没有,费了半天力,捉住的不过三四只。
中考语文作文指导讲义文章的过渡
文章的过渡我们初学写作,总感觉文章不连贯,却找不到原因。
其实,主要是我们的文章过渡没有处理好。
如果把过渡处理好了,文章就会变得行云流水一样,读者读之是一种享受,当然就会喜欢上我们的文章。
那么,如何让文章变得行云流水呢?这就需要我们处理好文章段与段之间的过渡关系,让文章衔接自如,了无痕迹。
我从以下几点阐述:一、以人的动作过渡我们写景物的时候,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叫做“移步换景”。
移步换景顾名思义就是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
我们通过人的动作,让文章非常顺畅。
比如:朱自清《绿》。
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
仙瀑有三个瀑布,梅雨瀑最低。
走到山边,便听见花花花花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
我们先到梅雨亭。
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
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
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
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
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
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
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
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
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
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
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
但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些。
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
--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
作者以眼睛看到的瀑布作为联系点,非常好的把上下文连接在一起,让人读之不感到突兀,非常自然。
二、段落过渡文章描写两个方面的东西,甚至没有什么相同点,必须有一个段落过渡。
比如:鲁迅《从三味书屋到百草园》。
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我却不大能用。
明明见它们进去了,拉了绳,跑去一看,却什么都没有,费了半天力,捉住的不过三四只。
初高中语文知识衔接和方法指导
初高中语文知识衔接和方法指导完美WORD格式浅析初高中语文知识的衔接及方法第一篇:存在问题探究高一语文第一节课;听学生吐槽:“你目前在语文学科的研究中有哪些困惑”?根据所提问题,对得到的答案作了整理,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研究兴趣方面:1.对语文兴趣还不够。
老师讲有趣的东西,不考;讲考试的东西,又无趣。
2.感觉初中语文老师的课挺简单有意思,但到高中容量大,就好像有些拗口。
二、研究方法方面:3.语文没边没沿,浩如烟海,实在是老虎吃天,无处下口啊!4.在初中语文能跟着感觉走,到高中还没有主动探索属于自己的有效的研究方法,于是很不适应。
5.存在不良的语文研究惯:书写不规范,字体不端正,文面意识比较差,成绩好的学生比较突出。
6.课堂听课效率不高,复不及时,课堂讲过的一些内容,或已经训练过的内容,甚至反复训练的内容,还不能掌握。
三、基础知识的研究方面:7.初中的一些文章读得很透彻,但到高中有很多文章读不懂了,一知半解。
8.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还不够丰富,基础知识方面的选择题,错误率还比较高。
9.文言文在初中比重很少,而到高中内容就太多太难了。
10.初中语文不学语法,高中老师老抱怨,并说将影响阅读理解的提高和作文的水平。
四、阅读方面:11.课外阅读的面不够广泛,概括、分析、综合表达的能力比较差;文言文阅读阅读数量少,仅限于教材内的文章。
对文言文阅读有畏惧心理。
五、写作方面:12.每天的生活是单调的“三点一线”,老师却要求作文想像力丰富,有真情实感和理性深度,不知道怎么办。
13.作文审题能力比较差,跑题现象比较严重。
专业知识分享完美WORD格式第二篇:应对方法浅谈根据初高中语文研究的特点和差异,我们就以上高中语文研究存在的诸多问题,作如下分析:一、初高中语文教育的目标及其差异分析:《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它们有如下六点差异:(一).两个阶段的目标请求的基本内容分歧:初中课程标准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研究”五个方面提出要求;高中课程标准则从“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提出发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