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教育缺失了什么

合集下载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热点问题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热点问题

理论世界口钟鸣一、关于教育公平问题教育的公平问题是近年来国人普遍关注的话题,因为社会的公平首先体现在教育的公平上,没有教育的公平.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社会公平。

民主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社会的公平。

而其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教育公平。

社会要稳定就必须存在不同阶层(所谓的贫富阶层)之间的流动.没有这样的有序流动,必然会导致社会的动荡不安。

古代中国之所以能长期基本保持稳定,科举制度功不可没,因为科举制度为底层人民通往仕途阶层筑起了一条通天之路.实现了穷人阶层与富人阶层之间的流动.虽然这种流动数量很少.但在科举面前人人平等,使得有才、有识之士找到了发展自己的路。

各阶层之间的凝固,堵死了穷人阶层跨人富人阶层的路。

必然导致社会的动荡。

如何实现不同阶层之间的合理流动是执政者始终不敢怠慢的问题。

教育的公平就可以担当此任.而我国教育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教育公平问题。

教育公平问题的提出是基于教育的不公平.君不见什么国家级重点学校、省级重点学校、市级重点学校、县级重点学校,示范学校、优质学校、实验学校。

还有重点班、尖子班、火箭班等等,这就是教育不公平的具体体现。

建国以来的很长一段时期,由于国力不强.为了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办出示范性学校(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个别地方或学校)可谓当时的无奈选择。

但国力发展到今天,再这样做就不合时宜了。

可以说我们国家教育的不公平是政府教育投入不均所造成的。

在这种投入严重不均的现实情况下。

国家的教育投入不仅不应该采取平均分配的办法。

而且要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薄弱学校(如西部地区、农村。

普通学校)大力倾斜,只有这样才能逐渐缩小原来造成的巨大差距,以保障教育的公平。

我们一些地区、教育行政部门仍然热衷于投资重点学校而忽视一般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

以换得所谓的政绩是极不明智的。

无视这种差异.而人为地还在加剧这种差异,无异于自掘坟墓!概括起来,教育的公平问题可以分解为教育机会、教育过程以及教育结果三个方面的公平问题。

学校德育存在的五个主要问题

学校德育存在的五个主要问题

请你列出当前学校德育中存在的五个主要问题,并按其内在逻辑关系排序一、我们对学校德育概念理解缺乏明确统一的认识(主要原因)。

我们人为地将学校德育分成了“大”与“小”,或者说是“广义与狭义”,“大德育”,也即“广义的德育”。

既将所有能够影响青少年品德发展的活动都称为德育;“大德育”即包括的内容主要有:政治、思想、道德、法治、心理等方面的内容。

我们只需要简单地思考一下,便可发现如果这样理解德育,会出现什么问题呢?这其中的每一部分内容都会涉及到一个独立的学科,或者说是一门专门的科学。

它们有自身内在的逻辑,如果不加分析地将其进行混合,所造成的结果就是,无法进行具体的操作,这也是德育实践中人们常常感到困惑的根本原因。

“小德育”也即“狭义的德育”。

即专门指“道德教育”;如果学校德育是指狭义的道德教育,那么,我们就要面对一个如何培养青少年的思想意识,政治素养等等问题,如它们使用什么名称,具体教育的层次,这些就会给我们的学校德育的课程设置,理论研究提出新的问题,当然,如果要科学地认识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是必要的。

否则,学校德育就只能作为一种工作概念而不是理论概念存在于学校教育之中。

也有人从与西方接轨的角度将德育视为“道德教育”,即西方人用的MORAL EDUCATION。

但这很显然是不行的,因为不同文化中对道德的理解是不一样的,这一点,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更是如此。

以上的区分太过于简单化,不利于建立一套长期的,稳定的学校德育知识体系。

二、缺少长期的,稳定的学校德育知识体系(次要问题)由于我们对学校德育概念理解缺乏明确统一的认识,我们现在的学校德育没有一套长期的,稳定的学校德育知识体系。

我们现有的德育教材,内容链接生硬,缺乏一个内在的逻辑线索。

三、当代学校德育如何面向传统(次要问题)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深刻。

仅就道、德二字而言,我们便不难出,这其中的奥妙,它体现的不是简单与单纯的记忆与模仿,而是充满着动态与变化的主体自觉与理解。

傅国涌:追忆历史,今天我们的教育缺了什么?

傅国涌:追忆历史,今天我们的教育缺了什么?

傅国涌:追忆历史,今天我们的教育缺了什么?被扭曲的先锋时代周报:最近有两件事引起了我的关注:一是一些位于中西部的二线城市出现了大学生高昂的反日抗议浪潮,二是河北大学校园车祸中,作为目击者的大学生们在警方介入后趋于沉默不语。

同样是面对眼中的不公,在捍卫国家利益和捍卫身边同学权益之间,学生们的态度判然有别,你怎么看?傅国涌:更准确的表述应该是在捍卫国家利益和捍卫生命尊严态度上的不同,发生在河北大学校园的车祸已经导致了人的生命的消失,这不仅仅是关乎人的权益问题,而是至高无上、不可复制的生命。

我的看法可以分作三个层次:首先,在身边同学的生命遭到剥夺时,他们依然保持沉默,这说明他们确实很精明、也可以说很成熟、很世故,他们对于自身安全的判断是如此的精准。

当然,我这样说并非是责备他们,因为这种判断的背后是基于他们对社会真实的了解和感知。

不过,这种安全感的丧失随之带来的后果也很惨重,比如许多大学生因此丧失了本该拥有的最基本的良知、激情和正义感。

第二点是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大学生们在价值取向上的问题。

这些大学生善于将自己隐藏在“国家”、“民族”这样一些宏大叙事中,以避免个人安全的丧失。

之所以会这样,其中一个原因与他们的价值取向有关。

在国家、民族与个体的生命之间,他们对于前者有着一种天然的向往和肯定,但对于身边同学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乃至生命本身被剥夺时,他们并没有应有的表现。

对于国家与个体之间价值的取舍,目前很多大学生确是出现了一些问题。

第三则是人性层面的问题。

从安全考虑到价值取向,再深入到人性层面,我们会发现这个时代不光是大学生,整个社会都出现了人性层面的萎缩、扭曲。

在社会的道德伦理层面,我们这个时代出现了很多问题,大学生本身应该作为一种先锋力量,又在大学校园里过集体生活,他们应该是最敏感的、最敏锐的,但他们常被扭曲了,这一点也是最可怕的。

当然,这一切都不能怪学生,还是要追究这个时代的责任。

尽管学生还不能因此逃避自己应该承担的那一部分。

安全教育心得体会(10篇)

安全教育心得体会(10篇)

安全教育心得体会(10篇)安全教育心得体会1紧张辛苦的一个学期已经结束了,在我们欢庆收获季节的时候,又迎来自己盼望已久的暑假。

怎样过好这个长假呢?我们有太多的设想与计划,我们有太多的欣喜与希望。

可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上的。

生活中的不安全隐患的触角几乎伸到了每一个角落。

所以在假期中,我们每一个同学都必须提高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大家不仅要记在脑子里,更要落实到行动上。

更希望同学们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一。

安全第一,防范意外。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远离各种安全隐患。

不要因为自己的麻痹大意出现不该发生的事情。

防溺水事故是夏季在安全方面存在的最大隐患,每年在这个季节里都会发生许多令人惨痛的事故和教训,并且这些教训往往是以生命的失去而作为代价的。

禁止擅自与同学结伴或单独到河边、水沟、水渠等有水的地方游泳、戏水或钓鱼,以防不测。

二。

遵纪守法,行为文明。

要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

在道路上行走靠右边走人行道,横穿马路要走斑马线;不在路上相互追跑,打闹、嬉戏;不乘坐超载车、无牌无照车辆出行。

不偷盗、损害他人财物。

不随便进入校园或在校园附近闲逛、逗留。

我们也要劳逸结合,过一个愉快的假期!安全教育心得体会2通过本周的安全教育学习,我更加深刻的感受到“安全”的重要性。

企业成于安全,败于事故。

任何一起事故对企业都是一种不可挽回的损失,对家庭、个人更是造成无法弥补的伤痛。

安全意识应始终牢牢扎根在每个人的心中,让大家知道若责任心不到位就会酿成事故,正确认识到安全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一个上下关联、人人互保、环环相扣的链,是一张错综复杂、紧密相连的网。

回顾石化企业发生的重大事故,一次次映入我脑海的不外乎是以下内容:某人安全意识淡漠,严重违反《安全生产法》;某某安全责任心不强,麻痹大意习惯性违章;某某单位安全管理不严,尤其是现场安全监督检查不力等等。

这些惨痛的案例,无不折射出我们的安全教育的缺失,表现出安全知识的宣传普及尚存很大的缺陷,我们安全管理的体系还是那么的脆弱!“安全就是效益”,这种观点应根植于每个人(包括我自己)的心中。

《民主主义与教育》读后感

《民主主义与教育》读后感

第一次读书笔记此次的读书笔记是针对教育学史这门课程写的。

老师的作业要求是:李克强总理曾发表一篇关于“我们的教育工具与科技发展太快,请等等我们的灵魂”,请谈谈你对此的看法,并以小论文的形式表现出来,字数在2000字以上。

为此,最先找到的材料就是相关的讲话材料,并没有计划要找讲话原稿,所以在网页上搜索了很多人对这件事的看法。

在搜索看法的过程中,有一种看法很吸引我,那就是认为我们的教育之所以没有灵魂,主要是因为我们的教育中缺少我们中华民族的教育,缺少根植于传统文化的教育。

在凤凰卫视的系列节目《盗火者》里面,也曾说过相关的问题,就是小学语文中的课文是“成人思维,披着小孩童趣的皮,来教小孩学习”,对比民国时期的课本,很多课文内容没有实际意义,也缺乏教育意义,甚至很多内容都是错的,假的。

因此,很多认识到这一问题的老师,在自己从事读经典的教育,这些经典都是原文,而且是中国的经典着作。

在老师出的题目里面,灵魂与工具是一对相对概念,但灵魂的内涵是什么呢?我认为灵魂的内涵主要是一种教育精神。

因此我再想到了教育的本质,有学者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文化育人,我很同意这样的观点。

有这样一种说法,就是我们国家的教育是“舶来品”,那么在我国的教育中,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本身就是精神的传承;教育中有了传统文化,既是遵循教育本质的规律,也是教育灵魂的重现与载体。

因此,我构思的论文内容就是传统文化和教育灵魂的关系。

如果把我们的教育分成形式和内容两部分,那么对教育灵魂的忽略实际上是对教育内容的忽略。

教育内容不仅包含教育过程中传递的知识和观念等方面,还包含教育精神,即教育的意义的实现,对教育本质的规律的遵循。

那我们对灵魂的忽略究竟忽略在哪里呢?在这里我参考了王冀才老师的《大学文化哲学》这本书。

他认为教育的本质是文化育人。

由此我认为,灵魂的忽略就应该是课程内容上传统文化的忽略和教育理念上文化育人的忽略。

如果在课程内容上继承了我国的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继承了我国传统中育人以德的方式,那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灵魂是不是也能找回呢?以下就是我搜集资料的阶段。

《追寻失落的中国教育传统》读后感 竹林漫步

《追寻失落的中国教育传统》读后感 竹林漫步

读《追寻失落的中国教育传统》有感长春袁昌云近期拜读了王丽的《追寻失落的中国教育传统》这本书,心情沉重,头脑中不断思考着这样几个问题:我们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我们在追随潮流的时候,有没有从已有的教育传统中保留下一些精华部分呢?学校在本土根基之上如何促进学生发展?王丽,21世纪教育研究院研究员、北师大版高中语文实验教材副主编。

做过小学、中学及师范学校语文教师,其文章在多家报刊上发表。

该书精选了其中21篇文章,17万字。

内容侧重于基础教育及中国传统教育,具有独到见解。

用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教授的话说:“这本书启示我们去思考什么是学校、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好学校、什么是好教育,它追问每一个有良知的教育工作者: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失落的中国传统教育在哪里?书中一个个被王丽挖掘还原的历史片断似乎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感悟一:现代人最大的精神危机是精神懈怠,自我迷失,也许是因为我们丢失了中华文化“根”的教育。

在第二辑《一座村庄教育血脉》一文中,作者认为,中国的教育传统是学在民间。

福建省培田村是个明清建筑风貌保存良好的山村,500年前,培田先人以“兴养立教”为己任,“十户一塾,一户一匾”,处处可闻琅琅读书声。

在当地的历史上既有以读书做官、光宗耀祖为核心的传统仕子教育,也有以培养能写会算的生活技能、耕田种地的生产技术,以及生活礼仪为任务的生动活泼的乡土教育。

正是像培田村这样发达的民间教育的“根系”为国家源源不断输送人才,也维系着文化命脉。

但进入21世纪,有着500年办学历史的培田村小学,只有3个年级,共25个学生,4位老师。

随着城镇化的进程,一所所乡村小学相继关闭,随之被切断的是一个个村庄的历史传统与人文血脉。

培田村只剩下一个没有灵魂与血肉的躯壳,成为供人“到此一游”的一个古董。

根据我国国情,决定整个中国教育成绩的应该是农村教育的成绩。

我们都知道:我国具有着庞大的农村人口,短期改变不了这个现实。

作为教师的我们深有体会:中国教育取得成绩,似乎唯一的目的是教育学生脱离农村,加入城市生活,而不是重在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掌握生活技能。

章莹颖事件,背后真相让人深思!

章莹颖事件,背后真相让人深思!

我举个例子,一个女孩子,站在火车站,女孩子很漂亮,拿着一个大包。这个时候旁边来了一个小伙子长得也很帅,很有礼貌,给女孩一鞠躬说,“对不起,小姐,我能帮你拿行李吗?”一看小伙子这么漂亮,这么有礼貌,女孩子说什么呢?
A女孩说:“好啊,咱俩是不是老乡啊,一块儿走吧”。
B女孩说:“对不起,不用了,谢谢。”
“二龙戏珠”,百战百胜
年轻的女孩子晚上独自在街上走,觉得被人跟踪怎么办?你有没有办法自救呢?
有人说赶快回头迎着他走!不对,坏人巴不得你回头迎着他走呢,现在要离他越远越好。这个时候怎么办?我建议你走到马路对面去。
若你走到马路对面去,这个人跟着你走到了马路对面,你再走回来,他又跟着走回来,那就逃命吧!这个时候你就知道后面那个人对你图谋不轨了。因为你在前面,好好走着,后面有一个人跟着你他不一定是坏人,你逃命就有点大惊小怪了;如果你走到马路对面去,你就能够判断他是不是色狼。
有的人就问我,说,“王老师,你给这个28岁的妈妈打多少分呢?”我说:“60分,及格了。”她保住了女儿的生命。但是她丢的40分是因为什么呢?因为她没有和犯罪分子斗智斗勇。那么这40分怎么挣呢?
再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北京有一个女司机,她晚上开车拉活,突然后面上来一个小伙子,斯斯文文地戴着眼睛,她就不太害怕。这个乘客说要到北京的郊区去,这个女司机就开着车拉这个人去了。
这是在告诉孩子:你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安全。
而中国的教育:告诉孩子的你要好好学习将来要成功。
2、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摸
这是在告诉孩子:你的身体属于自己,他人不得冒犯。
而我们的教育:听叔叔阿姨的话。
3、生命第一,财产第二
这是在告诉孩子:人生在世,生命第一,为财舍命划不来。

教育中的三大缺失

教育中的三大缺失

教育中的三大缺失独立自主的教育不要吃惊,在这个已经充分意识到独立自主非常重要的时代,我们并没有将其付诸实施。

以其父母财富而成就的“富二代”,因外面世界竞争太激烈而且窩居在家的“啃老族”等就是独立自主教育缺失的例子。

不得不承认,中国人文环境的特殊性。

安徽省太和县李兴镇程寨村一位85岁的老人,在儿子今年1月死后,无人照料,被活活饿死在自己栖身的废墟里。

面对村民们对村干部不履行救助责任的指责,村干部的回答是:“谁让他没有儿子。

”“多子多福”、“无后为大”封建思想影响的深度与广度在短时间内清除是不可能的。

一个孩子从一下生就寄托着父辈乃至家族的诸多愿望,而孩子也正是在这种环境中失去了独立的可能。

当把他们和世界上的同龄的孩子相比较时就会发现,我们的孩子显得那么弱不经风,笨手笨脚,事实上我们已经落后于起跑线。

前一段时间在有关“民工荒”的报道中有这么一则消息:新一代农民工怕吃苦,渴望融入城市,有一些工作开价5000元而招不到人。

有关专家据此评论说,这是社会的进步。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个群体的吃苦耐劳的独立自主精神正逐渐消失。

在家庭里,父母替代了孩子的手脚,只想把孩子培养得一心只读圣贤书,只为以后光耀门庭。

而生活中的一切都由陪读来完成,以至于上了大学还要带着个“保姆”。

在学校里,处于诸多方面的考虑,户外活动、社会实践等都被在实际操作中停止。

教育成了只注重知识传授的操作。

教育的实质是使人成为为一个独立的人。

这种独立包括思想独立、社会生活独立、人格独立等等。

为此教育需要大的改革,社会同样需要酝酿教育思想的变革为孩子们的独立自主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与氛围。

按照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的观点,“少年独立则中国独立”,可见少年独立对于民族、国家是何等重要!独立自主是一种精神,品质,意识,更是一种能力!没有独立自主,只是泛泛而谈什么“自尊”、“自强”,那是奢望。

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非有独立自主不可!规则的教育规则是使人类有序、和谐运作的重要保证。

中国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中国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中国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基础教育是我国教育大厦的基石,它直接关系着我们民族的未来。

我们的教育应如何发展以适应当前和谐社会发展的要求,从而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到科学育人、全面育人,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好好探究的课题。

我们的基础教育是教育这棵常青树的根系所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有些还是根深蒂固的问题,如果不对这些问题进行改革,是无法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教育使命的。

为此必须充分认识基础教育的重要战略地位,认清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着力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础教育体系,使我国的基础教育得到科学充分的发展。

我国基础教育体系是建立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框架之上,以、“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与教育理念,致力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体系包括学前教育、义务阶段教育,大而言之,高中和中职教育也包含在基础教育的范畴里,通过多年的观察,我个人认为,我国的基础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教育功能的单一性和认识的模糊性。

毋庸讳言,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仍旧是偏重于以书本知识的传授为主的简单文化课教育,这种教育似乎是历史积淀下来的根深蒂固的一种惯性思维教育,一直以来忽视了学生做为一个独立的人,一个社会人的长远发展所需要的各种素质和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首先,做为一个独立人,学生应该获得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那点知识,还应学会满足其个体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社交、自控、自我完善、礼仪、健体、防卫、审美鉴赏等多种知识和技能,这些素质和能力的建构,对其一生的平衡发展、最终发展都长短常重要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甚至远比学生背会几个公式定理要有用得多。

再者,做为一个社会人,学生应建立起强烈的国家意识、道德感、组织认同感、责任感等等。

在当前国际国内的复杂背景下,从国家战略发展的层面来说,对于学生这些方面的培养,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怎样理解教育

怎样理解教育

怎样理解教育天津市大港区教师进修学校王德鹏一、从学科角度看教师专业发展我们围绕“从学科的角度看教师专业发展”进行了深入地讨论。

老师们各抒己见,有很多观点值得我们借鉴。

(我的观点)要走出课堂看学科,跳出学科看发展。

小学数学的最大功能是引导学生喜欢数学,培养学生数学的思维意识,而不仅仅在于传授学科知识。

因此,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1、用广博的知识赢得儿童的敬重,进而影响儿童喜爱数学。

2、用智慧的语言开启儿童的思维,进而促进儿童创新实践。

3、用系统的学科知识培养儿童的习惯,进而提高儿童的应用意识。

(魏瑞江)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深厚的学科专业功底,但要跨出区域看教育,学科的功能具有互补性,学科功能具有艺术价值。

(徐长青)要关注学科本色,站在学科本位看学科,要看到内在联系;跳出学科看学科,要看出全景学科。

(王万江)教师自身专业发展,要真正投身到学科建设中。

(张宏丽)1、要提升素养,人文素养、语言素养、学科知识素养。

2、学科内知识的框架结构要深钻研。

3、要有反思精神,用批判的思想梳理,反思我们教学是怎样的。

(孙静)用自身良好的人格影响周围的教师和学生。

(陈立平)不仅要关注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更要关注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要采取多样的形式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用简单的思维看教育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很多人都会说:教书育人。

那教书育人的本质又是什么呢?可能您会说出很多,也会想很多。

哲学家黑格尔说过: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名词,往往是我们无知的东西。

2009年5月7日《人民教育》主编傅国亮在报告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很多人现在都会开车,但如果问您一个问题“开车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您会想到什么呢?其实很简单:开车的基本原则就是“各行其道。

”往往简单的道理却被我们忽略了。

教书育人,无外乎两个层面:一是教书,那教书的本质就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

二是育人,那育人的本质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

我们抓住了这两点,就是抓住了教育的基本任务,抓住了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缺失演讲稿范文高中

教育的缺失演讲稿范文高中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非常荣幸能够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个关乎我们每一个人未来的重要话题——教育的缺失。

教育,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是我们探索世界的钥匙,是我们实现梦想的阶梯。

然而,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教育的缺失现象日益凸显,这无疑是对我们这一代人的极大挑战。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谈谈教育的缺失,并探讨如何应对这一问题。

一、教育缺失的表现1. 基础教育薄弱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质量逐年提高,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阅读、写作、计算等基本技能掌握不牢,导致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影响全面发展。

2. 创新教育不足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许多学校过分强调分数,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生普遍缺乏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3. 德育教育缺失德育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前德育教育存在缺失现象。

部分学生道德观念模糊,缺乏责任感、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4. 家庭教育缺失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但许多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忽视孩子的身心健康,导致孩子心理压力过大。

二、教育缺失的原因1. 社会因素(1)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城乡、地区之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导致部分学生享受不到优质教育资源。

(2)教育观念落后:部分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仍然坚持应试教育观念,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2. 学校因素(1)教学方式单一:部分教师采用“填鸭式”教学,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2)校园文化缺失:部分学校忽视校园文化建设,导致学生缺乏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

3. 家庭因素(1)家庭教育观念错误: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过于严厉,忽视孩子的身心健康。

(2)家庭教育投入不足: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投入不足,导致孩子无法得到全面发展。

三、应对教育缺失的措施1. 优化教育资源分配政府应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努力缩小城乡、地区之间教育资源差距,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古希腊斯多葛哲学揭示欲望过多为何让现代人难以获得真正的快乐

古希腊斯多葛哲学揭示欲望过多为何让现代人难以获得真正的快乐

古希腊斯多葛哲学揭示欲望过多为何让现代人难以获得真正的快乐引言欲望与快乐,这对看似密不可分的词语,在现代社会却常常背道而驰。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斥着各种欲望的时代:对物质的渴求、对名利的追求、对社交认可的渴望……然而,随着欲望的不断膨胀,我们却发现,真正的快乐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

为何欲望会成为我们追寻幸福路上的绊脚石?古希腊斯多葛哲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斯多葛哲学家认为,欲望是痛苦的根源,而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内心的平静和对命运的接纳。

他们强调,通过理性地控制欲望,我们可以获得更充实、更有意义的生活。

第一章:欲望的本质1.1 欲望的定义与分类欲望,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心理状态,是人对某种事物或状态的强烈渴求。

这种渴求可能源于生理需求,也可能源于心理需求,甚至可能是社会环境所塑造的。

我们可以将欲望大致分为以下几类:•生理欲望:这是最基本的欲望,是为了维持个体生存所必需的,例如饥饿、口渴、性欲等。

•心理欲望:这是更高层次的欲望,包括对爱、被认可、成就感、安全感等心理需求的渴望。

•社会欲望:这是受社会环境影响的欲望,包括对财富、地位、声望等社会资源的追求。

1.2 欲望的起源与发展•生物学角度:欲望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的进化过程中。

为了生存和繁衍,人类发展出了各种各样的欲望。

例如,饥饿感促使我们寻找食物,性欲促使我们繁衍后代。

•心理学角度: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欲望的产生与个体的学习经历、社会环境以及个人价值观密切相关。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哪些事物可以满足我们的需求,从而产生相应的欲望。

社会环境也会塑造我们的价值观,影响我们的欲望取向。

1.3 欲望与快乐的关系很多人认为,满足欲望就能带来快乐。

然而,这种观点并不完全正确。

•短期快乐:满足生理欲望的确可以带来短暂的快乐,但这种快乐往往是短暂的。

例如,吃饱喝足后,饥饿感消失了,但很快我们又会产生新的欲望。

•心理上的空虚:过度追求物质享受和社会地位,可能会带来短暂的满足感,但长期来看,却可能导致心理上的空虚和失落。

不学无术的后果—年幼不学老无益说明

不学无术的后果—年幼不学老无益说明

不学无术的后果—年幼不学老无益说明不学无术的后果—年幼不学老无益说明1. 引言在我们的生活中,学习是至关重要的。

尤其是在年幼的时候,学习能够为我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然而,如果年幼的时候不注重学习,那么这种不学习无术的习惯将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负面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年幼不学老无益的后果。

2. 初入社会的挑战在年幼时没有努力学习,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将使我们在进入社会后面临许多挑战。

没有好的学习基础,我们可能无法胜任工作,缺乏在职场上取得成功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可能会面临困难时无法自我学习和提升的问题。

3. 影响个人的发展学习是个人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如果年幼不学习,我们将错过很多机会来提升自己。

缺乏知识和技能的情况下,我们可能无法追求自己的理想职业,也无法实现个人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不学无术的状态还可能导致我们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得不到充分的发展,限制了我们在个人生活和社交关系中的表现。

4. 对社会的负面影响不学无术不仅对个人有负面影响,也会给社会带来一系列问题。

缺乏知识和技能的人无法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无法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另这种习惯也容易导致人们对待学习的态度普遍冷漠,进而影响整个社会对待学习的重视程度。

这样的情况下,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都将受到限制。

5. 改变现状的重要性尽管年幼时不学习的习惯会对生活产生负面影响,但我们仍然有机会改变现状。

通过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提升自己,我们可以弥补缺失的知识和技能,从而为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们也要教育年幼的下一代重视学习,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6. 总结年幼不学无益,这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个事实。

不注重学习会给个人和社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然而,我们仍然有机会改变现状,通过不断努力学习和追求进步,我们可以扭转不学无术的状态,实现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

7. 我的观点我个人认为,学习对于个人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的基础教育缺失了什么

我们的基础教育缺失了什么

我们的基础教育缺失了什么发表时间:2017-02-08T13:47:29.237Z 来源:《教育学》2016年12月总第110期作者:张继军[导读] 由“云大”、“川大”等案件可以看出,我们今天的素质教育和高等教育恰恰忽视了学生“德育”为首的重要性。

甘肃省武山县马力镇干扎九年制学校741314我们的基础教育改革已进行了多年,尤其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全民素质教育成了公众议论的焦点和教育改革者的试验田。

这不仅是牵扯到千家万户的民生问题,更是影响到整个国家兴衰的大计。

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当看到“云大”和“川大”杀人案发生时,我们既为他们的失足而叹息,同时也对我们的基础教育工作产生了质疑。

“云大”、“川大”的骄子,从人生的象牙塔沦为阶下囚,既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当然当事学校也责不可推。

必然性就是要问问我们的基础教育工作者对我们的基础教育做了什么?为什么这样的事件在素质教育提倡并进行了多年后却在大学校园里时有发生?一、思想道德教育的缺失,为偶然事件的发生奠定了必然基础古人把“德育”教育放在教育的首位,这是古人最为睿智的表现。

不论教育如何发展,教育做人是教育的根本核心与价值观取向。

而我们今天的素质教育的核心其实与古人的“传道”为首的德育教育理念是万变不离其宗的。

然而,由“云大”、“川大”等案件可以看出,我们今天的素质教育和高等教育恰恰忽视了学生“德育”为首的重要性。

1.我们的素质教育工作者没有从根本上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

提高国民素质是兴国强国的根本,作为国家基础教育的初中教育,更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关键。

然而,基础教育的改革也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以高考教育的改革为主导。

有什么样的选拔教育,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改革。

大学的选拔教育往往是以学生文化课成绩的高低成败论英雄,虽然近年来各大学校联合自主招生,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作了一些硬性要求,对刚性的分数要求作了弹性处理,然而从大局和根本上还没有改变以分数选拔学生的竞选机制。

我们的教育缺失的是什么

我们的教育缺失的是什么

我们的教育缺失的是什么营田中学仇田英缺失陪伴曾在一次培训中,一位讲课的学者谈到一个问题,中国的小学生手册上是这样规定的,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劳动。

而美国学生手册上是:当别人送你礼物时,你必须说谢谢。

很随意的一句,我听后没有吭声,但一路上我一直在想着这个问题,我们的教育真的出了问题,缺失的东西太多,才会让教育空洞,才会出现高分低能。

幼儿园的孩子三四岁就开始被迫写字,循规蹈矩的孩子就是乖孩子的代名词。

独生子女越来越霸道,不懂得感恩。

啃老族层出不穷,奋斗青年越来越稀缺,所有的一切都归根于什么,也很自然想到了池莉写得那本《来吧,孩子》至少我是没有办法做到像池莉那样教育孩子,可很多孩子也不属于她女儿那一类型的孩子。

很困惑更彷徨,该怎么办?想到赵娟校长给我们神秘礼物中的一件是:多和六岁以下和七十岁以上的人在一起呆呆,我首先必须多给孩子一些陪伴的时间。

只有有了时间保障才能让我有更多的思考空间,才能更好地把控缺失的教育中所缺失的东西。

缺失感恩再次不断反思教育缺失什么时,不由地让我想起曾经的一次学习,听了一截中国感恩教育第一人彭成教授的演讲,心灵深处也曾几次被触动着,我思索着生活:为什么中国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我们不能做教学工作者,而是要成为教育工作者。

每个生命的孩子都是独特的,何为“教”,应当先孝而后传授知识。

缺失探索新课程理念一直都提倡要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我也一直赞同这观点,但今天着实让我重新审视了这理念,自从我上初二的课程以来,我一直用理念引领自己处理好学生与我之间的关系,上课时我也改变的角色,总想说顺应他们的思维,首先让他们喜欢上语文课,他们现在处于是一个逆反期,很多冲突我都以眼神和推心置腹地谈话尽力去化解。

毕竟他们与我之间也有一个磨合期。

可这样做下来的结果不容人乐观。

上课不听课的人渐渐多起来,不完成作业的人也与日俱增。

昨天我坚持周记,班上的男同学除了一人完成了,其他全没做,着实让我气了一番,晚上我翻开怎样面对棘手学生艺术一书,对症下药,根据我班这样的学情,我觉得自己应该要把那部分上课不听课讲笑话的学生先晾一边,我视而不见,继续我的讲课,对于顽固派的学生,我不再用眼神交流、提醒,对他们冷处理,对他们周边的学生格外关心。

关于总结教育的论点

关于总结教育的论点

关于总结教育的论点关于总结教育的论点精选篇1学习不仅仅是学到知识,更是提高自己的德行,提高自己的素养,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培养个人品德。

钱学森曾经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发疯的原因背后究竟何在?可以说,是我们缺少德行教育而造成了人才损失。

历史上的杰出人物都是有高尚的品德和极高的智慧。

很多文人更是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下,散发出一股浓烈的文人气概。

他们不正是拥有高尚的品德与智慧,通过德行教育,成为卓越的人才吗?古时候有的人为了使自己更优秀,在生活中不断重视德行,意义就在于提高个人修养,这也就体现了古代为什么古人喜欢提高自己的个人境界,喜欢归隐,喜欢抒发个人理想。

孔子,庄子,孟子等等,他们都通过个人的努力来创造不同的思想,意义在于提升个人修养。

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仅仅是学到知识而不会运用知识,或者是没有德行。

那么学到知识也就等于没有多大意义,就像近日发生的一件比较令人震惊的事情,那就是鸡蛋既然能够在煮熟的情况下再次孵出小鸡。

当这篇学术发表之后,人们都对其表示搞笑、厌恶和痛斥。

而发表这篇学术论文的人,正是为了获取广大群众的钱财。

在金钱面前,他选择了牟利,而不是选择帮助人们。

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所以拥有知识还不够,德行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光有德行教育,也是不行的。

因为德行教育仅仅只是个人品德的修养,但是并没有更高深层次的提高个人的知识水平。

因而有道德的人并不一定能够做出好的事情来,所以如果要提高个人的综合素养,那么你就要既注重知识的熏陶,又要重视德行教育。

德行教育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接受的`一种隐形的教育。

有的人聪明了一时,但是却聪明不了一世。

如果缺失德行,做事情就会失去做人本分的原则,这样就会遭到社会和个人的强烈反对,只有把德行与智慧并肩齐坐,才可以实现个人梦想。

能够成为模范的人,必然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人。

我们最值得尊敬的模范的人,便是智慧与德行共有的人。

因为德行教育是我国目前比较缺失的一个方面。

大龄单身与离婚率现象飙升背景下反思当下“爱的能力”教育的缺失

大龄单身与离婚率现象飙升背景下反思当下“爱的能力”教育的缺失

大龄单身与离婚率现象飙升背景下反思当下“爱的能力”教育的缺失【摘要】在当下社会大龄单身和离婚率现象不断飙升的背景下,我们需要反思当下“爱的能力”教育的缺失。

本文首先介绍了大龄单身和离婚率现象的现状,引出问题:为什么这些现象会出现。

接着探讨了爱的能力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现有教育的不足之处。

我们需要加强爱的能力教育,提倡尊重、理解和包容他人。

建议改进现有教育体系,从小培养孩子的爱的能力,促进人际关系和家庭关系的和谐发展。

总结了现状并展望未来,希望能够通过加强爱的能力教育,缓解大龄单身和离婚率现象,建立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关系。

【关键词】大龄单身,离婚率,爱的能力,教育,缺失,反思,问题,现象,重要性,不足之处,加强,改进,教育体系,总结,展望未来。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今社会,随着大龄单身和离婚率现象的不断增加,人们开始反思当下“爱的能力”教育的缺失。

大龄单身指的是未婚而年龄较大的群体,他们往往在社会压力和家庭期望下,难以找到合适的伴侣。

而离婚率的飙升则表明了许多夫妻在婚姻中遇到了问题,无法解决而选择了分开。

这些现象的背后,反映了人们在爱情和婚姻中缺乏正确的认知和处理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的改变,爱的能力教育变得愈发重要。

人们需要学会如何与他人建立稳固的关系,如何处理情感矛盾和沟通问题,如何维护长久的爱情关系。

现有的教育体系中很少注重这方面的教育,导致许多人在面对爱情和婚姻时束手无策。

加强爱的能力教育变得迫在眉睫。

通过培养人们的情感认知能力、沟通技巧和解决问题能力,可以帮助他们在爱情关系中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也需要对现有的教育体系进行改进,增加对爱的能力教育的重视和投入,为人们提供更加全面和有效的教育。

1.2 问题提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观念逐渐更新,大龄单身和离婚率现象在当下社会越来越普遍。

人们选择单身或离婚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其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对爱的理解和能力不足。

随着爱情观念的变化,传统的婚姻观念已不再适用于现代社会。

反校园欺凌宣传片的心得体会(15篇)

反校园欺凌宣传片的心得体会(15篇)

反校园欺凌宣传片的心得体会(15篇)反校园欺凌宣传片的心得体会(精选篇1)“我们的教育,不仅仅是教你们学知识,还要教你们做个好人。

”班会上马校长这样说道。

对啊,学校就是一个让学子进步、完善和发展的地方,它将一切坏念头扼杀在萌芽阶段。

读书以明理,明理方可成人。

这次班会围绕“拒绝校园霸凌,做品学兼优学生”展开。

班会中几段学生打架斗殴、欺凌弱小的校园霸凌事件视频,使观看的我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撼。

平日里念着文明友善的莘莘学子竟也成了对他人恶语相向、棍棒相加的人。

如法制副校长谢所长说,13亿人,安康280多万,我们彼此相遇,并将同窗3年是多大的缘分,平常同学之间的一些小摩擦,我们该用宽容的心态去对待,毕竟有的人、有的事都要我们去珍惜。

再者,这样的青涩年华,我们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逝去的日子就不会重来,做过的决定也不会轻易更改。

若有天我们成了施暴者,即使发肤无损伤,心理留下的阴影将是无法抹去的,父母给予我们生命,为何又要再做些令他们操劳费心的事。

即便不是很优秀,不闯祸惹事就挺好。

同样是不友善待人,不处理好人际关系,成为受害者也是有可能的。

心灵与肢体的创伤想要彻底消去,终究是困难的,血肉源于父母,无论伤害或深或浅,都会给父母带来苦楚与懊恼。

其三,站在衡量个人健康的角度来说,道德健全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若因小事就与人争执不下,又何谈大度与宽容。

嫉妒他人植下祸根的种子,又怎样前往光明的方向。

整日纠结于利益名誉,人性本善也终将被摧毁。

拒霸凌之门外,品学固优也。

在变坏之前做个好人,为自己,为父母,为他人。

身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对最近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感到痛心,每件事让每一个人都感到愤怒。

身为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要更加积极主动,去普及校园暴力带来的恶劣影响,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广大学生,杜绝校园暴力,创建和谐校园。

我们要引导学生、学生家长,充分认识校园欺凌所带来的伤害.身为一名教师,我们能做什么。

性教育论文

性教育论文

2013年3月31日当前性教育困境的根源在于被动的应对方式今年7月,山东一名老师涉嫌奸淫多名小学被逮捕;2011年6月,江西省赣州市一名教师强奸未成年小学女生被警方刑拘;去年8月,河北省赵县的一名三年级班主任因猥亵儿童被抓捕,在长达两年多的时间里,该教师涉嫌猥亵19名小学女生,这些学生中年龄最大的11岁,最小的只有8岁。

社会上因为性教育缺失而发生的致使幼小儿童遭受伤害的悲剧已屡见不鲜,茶余饭后,我们谈论着这给我们情感体验着色的话题,感叹着社会百态,在愤慨泯灭人性的犯罪分子的同时,是不是少了一些思考?为什么年龄小的孩子在受到伤害时大多不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又为什么明白了的孩子在受到侵犯时又会选择忍气吞声?今天上网看到一篇报道,它对当前中国性教育落后的分析用了这样一个比喻——“摸着石头过河”。

作者的意思也就是,当前青少年缺乏自我性保护意识的根源在于性教育起步晚,由于性教育发展尚处于初始阶段,各方面不成熟所以才给犯罪分子以可趁之机,各种性侵犯屡禁不止。

而我个人却认为,当前中国性教育缺失的原因在于,我们缺乏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意识,因为孩子的无知和悲剧的发生,性教育被置于一个不得不开展的境地,也就是说,我们的性教育是被动,不得已而为之的结果,所以在面对纷繁复杂的情景时,它才显得那么稚嫩,那么“不成熟”。

暂不去追溯人类从诞生有了性行为之后到现在经历了多长时间,单就中华历经五千年而言,那么长的一个时间段对于青少年的性教育长期缺失,恐怕不是性教育起步晚,“摸着石头过河”这么简单个原因可以概括得了的,我想这是因为性教育在很长段时间内没有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等到某天才突然发现原来性教育长期缺失是不行的,所以采取了补救性措施,而这种盲目补救性的效果往往并不是那么好,所以才有了“摸石头过河”这一结论。

孔子有言“非礼勿看,非礼勿言,非礼勿听”,性被当作“非礼性”的东西,关于性的教育自然也成了一个禁止的话题,中国曾长期处于保守的封建时期,后来越来越森严的等级制度,及对妇女的长期约束也将这种保守发挥到了极致,性教育的开展对于古人更是天方夜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怀 ,忽视 了学 生 作 为生 命 本体 的 活态 度 , 变得 冷酷 甚至 违法违 纪 ; 是 : 第一 , 要有 现代 化 的意识 , 具
存在。 意识 , 对办学 特色 的强 烈追求 。 失 去 了学 习的动力 和毅 力 ,厌学 、 有 新 的政治 观念 、 思想 观念 、 道德


作 的热情 和激情 ,从 而也 就 缺失 的教 育 让一 些 孩子 失 去 了对 美 好
总之 ,根 据 当今 时代 的发展
人生 的追求 ,失去 了梦想 和激 情 , 和 我 市 中小 学 校长 的实 际 ,就 总
2 .缺 失 了 对 学 生 的人 文 关 变得 现实 、 麻木 ; 去 了积极 的生 体 而 言 对 校 长 的 能 力 要 求 主 要 失
维普资讯
编者 致 语
今 年暑 假 有机会 到新疆克 拉 玛依 市讲 学 , 认识 了克 拉 玛依市教 育 局 的彭建伟 局长 。 彭局长 个 子不 高 , 眼睛不 大 , 目光 明亮 , 力充 沛 , 情豪 爽 , 但 精 热 洒脱 干练 , 而且举 手投足 间有 一股 浓 浓 的 书卷 气 , 与之 交谈 , 让人 自觉不 自觉就 受到感 染 , 为他 的热诚 和 激情所 打 动。 作 为行 政 官员 , 彭局长 表现 出的对专 家学 者的 尊重让 人 十分慨 叹 。说 到 于漪老 师 、 说到 华东 师大 的 几位老 教授 , 局长 立时 神情肃 然 , 彭 话语 里充 满 了发 自内心 的敬仰 ; 当得 知 国 内一位成 就斐 然 的教育 局
的含 金量不 高 。 6 .大 多 数 教 研 组 长 和 骨 干
教 师 没有 表现 出较 高 的理 论 素养


问题 的提 出
些 问题 ,正如 上海 的一 位专 家 所 和 过 硬 的教学 基本 技 能 ,包 括学 科 带 头人 也 是 如此 。没有 充 分 发
7 .没有 处理 好 “ 应试 ” “ 和 素
长 与我是好 朋 友 时, 彭局长 马 上让 我给他 打 电话 , 彭局长 当场 与他 通话 , 真诚 邀请 他来讲 课 , 并立 马定 下
了讲 课 时间 ; 笔者和 一 些教授在 克 市讲课 期 间 , 彭局长 只要 有 时间 , 就会 跑 到会场 认认 真真 听课 ; 每天 晚 上 , 然应酬特 别 多 , 总 要挤 出一点 空 陪讲 课老 师们 一起 吃 一会 儿饭 …… 虽 他 对 一位教 育 局长 而言 , 用更 多地 了解 , 不 单单 凭着这 种对 专家 学者 的真诚 尊 重 , 凭着 这种 对教 育 改 革 的 满腔热 情 , 着这 种对 事业 的坚 韧执著 , 着这种 对知 识和 学 问的强 烈渴求 , 已经可 以判 断他 的 凭 凭 就
精彩 的课 ” 。 3 教 学过 程显 得模 式化 、 . 程
式化, 教学 方 法仍然 显得 陈 旧。
4 .总体看教 师的专业功底
不 厚实 , 文 本钻研 不深 , 对 理解 不 透 , 没 有在 指导学 生 真读 书 、 也 提 高真 能力上 下功 夫 、 见实效 。
5 .课 堂教 学 的信 息 量 不大 , 学 生思 维 的质 量 不 高 ,课 堂教 学
重, 没有 时间钻 研业 务 。要 多给教
成绩 。但 是 , 可否认 , 不 也存 在一
2 .没有 处理 好 “ 预设 ” “ 和 生 师一 些 人 文关 怀 ,让教 师 愉快 的
3 《 础教 育 ) 8 基 月刊
20 0 6年 第 7期
维普资讯
精 神境 界 了。
有 了这 样 的境界 , 育事 业的 发展才 有 了 么
新疆 克拉 玛依 市教 育局 彭建伟
成” 的关 系 , 少看 到教学 “ 成 ” 很 生
的亮点 。“ 没有 ‘ 预设 ’ 的课 是不 负
责任 的课 ; 没有 ‘ 生成 ’ 的课 不是
最 近 , 了许 多节课 , 昕 对克 拉 指 出的那 样 :
玛 依 的教育 教 学 现状 进 行 了深 入 的反 思 。应该说 , 过一 系列 的教 变 还缺 乏 足 够 的认 识 ,考 虑 教 师 经
1 多 教 师 对 课 程 观 的 转 挥 实施新 课程 排 头兵 的作用 。 .许
读书、 进修 。
的学 校文 化需 要 激 情 和专 业 的支 康 ; 着力 塑造 优 良的学 校文 化 , 积 人 文环 境 ,着力 倡 导一 种 爱 的教
对此 , 我不禁 要 问 : 我们 的教 持 , 它也需 要持 续 的挑 战 、 怀疑 和 极 营造开 放 、 容 、 宽 宽松 、 向上 的 育 究 竟缺 失 了什 么 ? 办好 一 所学 反馈 。” 校究 竟要 靠 什 么作 支 撑 ?我 认 为 我们 的教育 缺失 了以下 东西 : 6 缺 失 了求 真 务实 , 于探 育 , 导一 种 宽容 的教育 , . 勇 倡 倡导一 索 , 韧不拔 , 坚 严谨 自律 的治 学态 种 理 解 的教 育 ,倡 导 一 种激 励 的 和 弘 扬 团 队 精 神 两 者 的 有 机 统
师 培训 ,经过 课 程改 革 的 强有 力 的 “ ” , 教 多 考虑 学生 的 “ ” , 学 少 以 质 教育 ” 的关 系 。
的推 动 ,我们 的课 堂教 学 已经 发 学 定 教和 以学评 教 的 意识 比较淡
生 了很 大 的变 化 ,取 得 了可喜 的 漠 。
8 .多数 教 师 的负 担 还 是 很

1 先 进 的教育 理念 。缺 失 了 度 和科学 精神 ; . 敬业 、 勤业 和精业 教 育 ,促 进 个 人 作用 的充 分发 挥 先 进 的教 育 理念 ,就是 缺 失 了对 的精 神 不强 。
教 育 的理 想 和追 求 ,缺 失 了对工
了工作 的创 造性 。
由于 以上 东西 的缺 失 ,我 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