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实验中学八年级物理上期第2次月考试卷(无答案)
河南省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
河南省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 (共16题;共32分)1. (2分) (2019八上·长春期中) 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万籟俱静,究其原因,正确的是()A . 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增多,噪声减小B . 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C . 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D . 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2. (2分) (2017八上·长清期中) 关于声音的传播和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 . 都必须要有介质才能传播C . 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和光的传播速度相同D .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3. (2分) (2018八上·新化期末) 光的世界丰富多彩,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不符合实际的是()A . 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B . 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以外C . 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D . 太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4. (2分)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日食现象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 . 岸边的人看水中的鱼,鱼的像的位置在鱼的下方C . 雨后的彩虹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D . 电视机的遥控器通过发射紫外线脉冲来控制电视机5. (2分)如图中能正确表示小丑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是()A .B .C .D .6. (2分) (2017八上·丰县月考) 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我们在欣赏这些诗歌辞赋时,不仅要挖掘其思想内涵,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所蕴涵物理知识的理解正确的是()A . “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B . “人画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C . “潭清疑水浅,池水映月明”——都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D . “雨后见彩虹”——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7. (2分)调节电视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 . 音色B . 响度C . 音调D . 频率8. (2分)光从空气斜射水中会发生折射现象,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这种现象的是()A .B .C .D .9. (2分) (2019九上·黔南期末) 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A . 冬天树枝上会出现雾凇——凝固B . 放在手里的冰块逐渐变小一一熔化C . 涂在手上的酒精变干了一一升华D . 打开冰箱冷冻室时出现“白气”一一汽化10. (2分) (2019八上·滨州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当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20°夹角时,反射角也是20°B . 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C . 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D . 利用超声波来排除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11. (2分)月亮距地面km,月亮在2m深水池中的像距水面的距离是()A . 0mB . 2mC . kmD . 无法判断12. (2分) (2020八上·高州期末) 对下列四幅图阐述正确的是()A . 甲图: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凸透镜矫正B . 乙图: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凹透镜矫正C . 丙图: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D . 丁图:天文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目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13. (2分) (2015八上·重庆期末) 图是通过频闪照相机拍摄的小汽车在一段时间内的运动图片.频闪照相机每隔0.5s闪拍一次,小汽车的车身长约3m,则此段时间内小汽车的运动速度约为()A . 8m/sB . 18m/sC . 48km/hD . 68km/h14. (2分)(2017·菏泽) 关于成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平面镜成的都是虚像B . 凸透镜成的都是实像C . 凸透镜可以成缩小的像,也可以成放大的像D . 凸透镜可以成倒立的像,也可以成正立的像15. (2分) (2017八上·滦南月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凸透镜是很厚的透镜,凹透镜是很薄的透镜B . 王奶奶戴的老花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C . 小明戴的近视镜的镜片中央比边缘厚D . 透镜两焦点之间的距离叫焦距16. (2分) (2015八上·松原期末) 把一只点燃的烛放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前16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这个像是图中的()A .B .C .D .二、填空题: (共6题;共15分)17. (2分)(2011·贵港) (2011•贵港)在发生严重干旱的时候,有关部门会采取“人工降雨”的措施来缓解旱情.用飞机在云层里撒干冰,利用干冰的________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水滴形成降雨.在春季,当天气突然变暖时,有时会发现贴瓷砖的墙壁“冒汗”,这是_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18. (3分) (2019八上·兰州期末) 乐音的三个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南省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二次月考试卷
河南省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二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1题;共11分)1. (1分)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说法是()A . 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B . 发声体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C . 超声波是传播速度大于340m/s的声波D . 戴耳罩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2. (1分)地震时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可以在远离地震中心的地方被有些动物接收到,并有所反应.表中是几种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其中在远离地震中心的地方能感觉到地震的是()几种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Hz蝙蝠 1 000~120 000海豚150~150 000猫 6 0~65 000大象1~20 000A . 蝙蝠B . 海豚C . 猫D . 大象3. (1分)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大象之间的“交谈”有时用超声波,声音很小,人类听不见但大象们能听清B . 因为大象和狗的“发声频率”没有重叠区,所以狗的叫声大象永远也听不见C . 家人之间悄悄说话,身边的狗狗无动于衷,因为“悄悄话”的频率狗狗是无法感知的D . 静谧的夜晚我们身边的狗狗有时突然耳朵一竖并转动几下,这可能是狗狗听到了人类听不见的声音4. (1分)为控制噪声对考生考试的影响,下列措施中与控制噪声无关的是()A . 禁止考场附近的汽车鸣笛B . 不允许考场旁的建筑工地施工C . 选择通风条件良好的教室作为考场D . 播放英语听力时,监考员要避免发出声响5. (1分) (2016八上·嘉祥期中)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 . 声波是一种电磁波B . 戴上耳塞是在人耳处减弱噪音C . “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响声来判断的D . 调节MP3音量是改变了音调6. (1分)某同学早上起床时每分钟心跳次数为80次,那么在他跑步的过程中,心跳的次数可能为()A . 400次B . 130次C . 55次D . 80次7. (1分)如图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卡片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A . 音调是否与声源振动频率有关B . 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C . 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D . 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8. (1分)(2012·成都)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B . 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响度C . 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 . B超检查身体是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9. (1分) (2020八上·乾县期末) 小明看到如图所示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如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的是()A .B .C .D .10. (1分) (2020八上·通榆期末)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 . 水中的倒影B . 墙上的手影C . 池水变“浅”D . 小孔成像11. (1分)(2017·磴口模拟) 一物体放在距凸透镜20cm处时,在另一侧距凸透镜14cm处的光屏上出现了一个清晰的像.那么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 . 3cmB . 6cmC . 9cmD . 12cm二、多选题 (共5题;共5分)12. (1分)(2020·顺义模拟) 某同学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两侧,蜡烛放置在20cm刻度线处,如图所示。
河南省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2015-2016学年河南省郑州校级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一、填空(每空1分,共16分)1.在二胡表演时,表演者在用弓拉动琴弦的同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的长度,这样做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2.光在均匀介质中沿传播;同学们在教室的每个位置都能看清黑板上的字,这是光的反射现象.3.小军同学身高1.6m,当他站在平面镜前1m处时,镜中所成的像与他相距m.若他以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运动4s,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m,像的大小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一束光入射到平面镜上,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5度,则反射角为度.5.每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其主题是“关爱心灵窗户”.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透镜,有些同学由于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导致近视,需配戴透镜来矫正.6.小明用爷爷的老花镜正对太阳,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面,移动眼镜,在纸上会呈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老花镜是(凸/凹)透镜,小明发现老花镜可以使稍远处的窗户在光屏上成(正立/倒立)、缩小的像,生活中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7.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若将点燃的蜡烛依次放在a、b、c三处,其中蜡烛放在处得到的实像最大,放在处得到的实像最小.8.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航天员将地球上质量为50kg的物体带到月球上,此时物体的质量将.(选填“变大”,“不变”,或“不变”)二、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9.中学生的大拇指指甲面积约为()A.1 mm2B.1 cm2C.1 dm2D.1 m210.图中所列仪器用于测量时间的是()A.卷尺B.螺旋测微器C.游标卡尺D.钟表11.一件俄制宇航服曾被丢弃在太空,空间站内的宇航员透过舷窗盯着窗外的宇航服看,感觉自己在向后运动,他选取的参照物是()A.宇航服B.自己 C.舷窗 D.舱内把手12.小明利用电冰箱制一些冰块,他在制冰盒里倒入一些冷水,然后放入电冰箱冷冻室,过段时间冰块就制好了,如图的几幅图中,哪个图可以表示制冰过程中水的温度变化曲线?()A.B.C.D.13.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手在屏幕上形成“手影” B.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C.放大镜把文字放大D.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14.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的现象.如图所示,他用蜡烛作为光源,在木板上钻一个小孔,发现光线透过小孔在墙壁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孔成像现象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B.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圆形的C.保持蜡烛和墙的位置不变,将木板向靠近墙的方向移动,蜡烛在墙上的像会变大D.蜡烛在墙上形成的像是虚像15.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乙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的焦距是30cmB.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C.照相机成像特点与图乙中所成像的特点相同D.保持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将蜡烛远离凸透镜,烛焰仍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16.如图所示表示一个凸透镜某次成像的情况,在这一次实验中()A.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B.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焦距而小于2倍焦距C.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焦距而小于2倍焦距D.所成的是虚像17.一个人在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的时候,不小心把被测物体放到了右盘,砝码放到了左盘,砝码有50g一个,20g 两个,游码刻度是3g.该物体的质量是()A.90g B.93g C.87g D.73g18.2014年5月25日,邵阳市部分地区遭受洪魔侵袭.小明利用天平测量一杯洪水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所示.由图可知,杯和洪水的总质量为()A.80 g B.82.4 g C.77.6 g D.83 g三、作图题:(每题3分,共18分)19.如图所示,a、b是镜前一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答题卡的图中根据反射光线a、b画出点光源S的位置.20.如图,一束光射入水中,在水底形成光斑(1)画出水面的反射光线;(2)画出水中的折射线.21.如图所示,已知一条入射光线过凸透镜的光心O,一条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与主光轴平行,请分别画出它们对应的出射光线和入射光线.22.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图中的虚线框内画出适当类型的透镜.23.如图所示请作出凸透镜的入射光线和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24.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以通过画光路图去理解.在光路图中凸透镜用图a表示,O点为光心,F为焦点.图b中A′B′是物体AB经透镜所成的像.请画出图b中两条入射光线的出射光线,完成成像光路图.四、实验探究题(25、26每空1分,27、28、29每空2分共27分)25.某次测量如图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是cm.26.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1)实验时应选(较厚/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竖立在水平桌面上.(2)在玻璃板前放置棋子A,将完全相同的棋子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B与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得结论:.(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情况,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B所在的位置,应在玻璃板(前/后)侧观察白卡片上是否有A的像.(4)改变A的位置,重复(2)中步骤并分别测出A和B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在下表中.序号 1 2 3A到玻璃板的距离/cm 3.00 5.00 8.00B到玻璃板的距离/cm 3.00 5.00 8.00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结论:.27.小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65cm刻度线处,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请结合此实验完成下列问题:(1)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能够说明的成像特点.(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照相机B.幻灯机C.放大镜(2)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该进行的操作是.(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将蜡烛左移,光屏左移B.将蜡烛左移,光屏右移C.将蜡烛右移,光屏左移D.将蜡烛右移,光屏右移(3)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若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80cm刻度线处,将光屏放在光具座上透镜的左侧,通过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呈现烛焰清晰的的像.(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倒立放大B.倒立缩小C.正立放大.28.小周用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能成在.(2)小周在图所示位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老师要求她在凸透镜不动的情况下.在光屏上再成一个更小的实像,小周应当把蜡烛向移动.同时把光屏向移动.(3)小周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她应当向移动光屏,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29.江涛想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桌上有两个凸透镜,焦距分别为10cm和20cm.(1)江涛将其中一块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当烛焰、透镜及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他选择的凸透镜的焦距为cm;(2)江涛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换,发现在光屏上仍能成一清晰的像,此时像的性质是倒立、的实像;(3)实验(2)中,不改变各元件的位置,江涛换了另一块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此时(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找到烛焰的像,这是因为.五、综合应用题(9分)30.某飞机在5s内匀速飞行了1000m,它飞行的速度为多少m/s,合多少km/h?31.在密度单位中,1g/cm3=kg/m3.测得一只苹果的质量为171g、体积为180cm3,则苹果的密度为kg/m3.2015-2016学年河南省郑州校级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每空1分,共16分)1.在二胡表演时,表演者在用弓拉动琴弦的同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的长度,这样做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专题】声现象.【分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和物体振动频率有关.据此做出判断.【解答】解:当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时,琴弦振动的快慢会不一样,频率不一样,所以声音的音调就会发生变化.故答案为:音调.【点评】知道并理解音调的影响因素是解决该题的关键.2.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同学们在教室的每个位置都能看清黑板上的字,这是光的漫反射现象.【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漫反射.【分析】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凹凸不平的表面会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解答】解:光在均匀介质中一定沿直线传播;黑板的表面是比较粗糙的,可以将射来的光线向四面八方反射,是漫反射.这样,教室里不同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故答案为:直线,漫反射.【点评】此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及生活中的漫反射现象,是一道光学的基础题.3.小军同学身高1.6m,当他站在平面镜前1m处时,镜中所成的像与他相距2m.若他以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运动4s,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5m,像的大小将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专题】应用题;比较思想;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解答此题应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解答】解: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所以,由他到平面镜的距离为1m可得镜中所成的像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1m,则相距像与他之间的距离为1m×2=2m;由他以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运动4s,根据v=可得,他远离平面镜的距离为s=1m/s×4s=4m,此时他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1m+4m=5m,所以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5m;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所以像的大小将不会改变.故答案为:2;5;不变.【点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实际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也是光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要求熟练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4.一束光入射到平面镜上,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5度,则反射角为55度.【考点】光的反射定律.【专题】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法线垂直于反射面;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是反射角;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由此解答.【解答】解: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35°,所以入射角为90°﹣35°=55°.因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是55°.故答案为:55.【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同时还考查了入射角与反射角的概念,是一道基础题.5.每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其主题是“关爱心灵窗户”.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有些同学由于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导致近视,需配戴凹透镜来矫正.【考点】眼睛及其视物原理;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①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②近视眼的晶状体较厚,会聚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需戴凹透镜矫正.【解答】解: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近视眼的眼睛成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故应该佩戴凹透镜来矫正视力,因为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光线推迟会聚,正好成像在视网膜上.故答案为:凸;凹.【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眼睛的视物原理,以及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方法的了解和掌握,属于基础知识.6.小明用爷爷的老花镜正对太阳,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面,移动眼镜,在纸上会呈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老花镜是凸(凸/凹)透镜,小明发现老花镜可以使稍远处的窗户在光屏上成倒立(正立/倒立)、缩小的像,生活中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2)凸透镜成像规律之一: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实像,照相机成的像即如此.【解答】解:移动眼镜,在纸上会呈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说明老花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即老花镜是凸透镜;凸透镜成像规律之一: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实像,可知,老花镜可以使稍远处的窗户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像,照相机就是用这个原理制成的.故答案为:凸;倒立;照相机.【点评】通过老花镜,理解凸透镜的作用,进而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7.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若将点燃的蜡烛依次放在a、b、c三处,其中蜡烛放在b处得到的实像最大,放在c处得到的实像最小.【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凸透镜成像的规律:①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2f>v>f;②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像距v=2f;③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v>2f;④u=f,不成像;⑤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距v>u.【解答】解:由图可知:a点在一倍焦距之内,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u<f,可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b点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f<u<2f,可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v>2f;c点在二倍焦距以外,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u>2f,可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2f>v>f.综上分析可知,蜡烛放在b处得到的实像最大,放在c处得到的实像最小.故答案为:b;c.【点评】掌握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和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像距、像的变化规律,这是凸透镜成像习题的基础知识,一定要掌握.8.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kg,航天员将地球上质量为50kg的物体带到月球上,此时物体的质量将不变.(选填“变大”,“不变”,或“不变”)【考点】质量及其特性.【专题】应用题;定性思想;顺推法;质量及其测量.【分析】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主单位是千克,符号是kg;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决定于物质的多少,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无关.【解答】解: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kg;质量为50kg的物体从地球到达月球,位置发生变化,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仍然是50kg.故答案为:千克;不变.【点评】此题考查了质量的特点和单位,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知道质量只决定于物质的多少,与其他因素无关,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基础.二、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9.中学生的大拇指指甲面积约为()A.1 mm2B.1 cm2C.1 dm2D.1 m2【考点】长度的估测.【专题】应用题;定量思想;估算法;长度、时间、速度.【分析】首先对自己大拇指指甲的长、宽进行合理的估测,然后利用公式s=ab得到面积.【解答】解:中学生大拇指指甲的长和宽差不多,在1cm左右,所以指甲的面积在s=ab=1cm×1cm=1cm2左右.故选B.【点评】对物体长度、质量、面积等进行估测,是初中物理的一项基本要求,平时结合所学知识对身边的如:人高、教室高、一步长、步行速度、楼梯阶梯数、物理课本长和宽、教室内空气质量等等,多观察多思考,必要时做出正确判断.10.图中所列仪器用于测量时间的是()A.卷尺B.螺旋测微器C.游标卡尺D.钟表【考点】时间的测量.【专题】应用题;定性思想;归谬反证法;长度、时间、速度.【分析】明确每个选项中测量仪器的用途,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解答】解:A、卷尺是测量长度的工具.不符合题意;B、螺旋测微器是测量长度的仪器.不符合题意;C、游标卡尺是测量长度的仪器.不符合题意;D、钟表是常用测量时间的工具.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我们对常见测量工具用途的掌握,属于基本技能的考查.11.一件俄制宇航服曾被丢弃在太空,空间站内的宇航员透过舷窗盯着窗外的宇航服看,感觉自己在向后运动,他选取的参照物是()A.宇航服B.自己 C.舷窗 D.舱内把手【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专题】运动和力.【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解:以宇航服为参照物,宇航员和宇航服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所以感觉自己在向后运动;以自己或舷窗或舱内把手为参照物,自己和自己或舷窗或舱内把手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感觉自己是静止的.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12.小明利用电冰箱制一些冰块,他在制冰盒里倒入一些冷水,然后放入电冰箱冷冻室,过段时间冰块就制好了,如图的几幅图中,哪个图可以表示制冰过程中水的温度变化曲线?()A.B.C.D.【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晶体的熔化过程的特点:知道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同时要知道冰的熔点是0℃,知道冰块变成液态的过程是熔化过程.【解答】解:A、根据图象可知,A中物体的温度一直在下降,说明这是非晶体凝固的图象;故A不符合题意;B、物体的温度在下降,说明物体在放热,且有一段时间放热温度不变,说明这是晶体凝固的图象,故B符合题意;C、物体的温度一直在升高,说明这是非晶体熔化的图象;故C不符合题意;D、物体的温度在升高,说明物体在吸热,且有一段时间吸热温度不变,说明这是晶体熔化的图象,故D部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有两点,一是明确熔化吸热、凝固放热;二是分清晶体有一定的凝固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凝固点.13.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手在屏幕上形成“手影” B.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C.放大镜把文字放大D.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考点】光的反射.【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都是光的折射.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解答】解:A、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故与题意不符;B、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C、用放大镜看文字时,文字变大了,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与题意不符.D、从水中笔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笔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折断了,故与题意不符;故选B.【点评】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包括: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等;光遇到物体表面会发生反射:平面镜成像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钢笔错位、筷子变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属于光的折射现象.14.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的现象.如图所示,他用蜡烛作为光源,在木板上钻一个小孔,发现光线透过小孔在墙壁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孔成像现象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B.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圆形的C.保持蜡烛和墙的位置不变,将木板向靠近墙的方向移动,蜡烛在墙上的像会变大D.蜡烛在墙上形成的像是虚像【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专题】压轴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小孔成像实验中,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成像的形状取决于物体的形状和小孔的形状没有关系,并且所成的像为倒立的实像,成像的大小与像到小孔的距离、物到小孔的距离有关.【解答】解:A、小孔成像是由光的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该选项说法正确;B、小孔成像成的是物体的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保持蜡烛和墙的位置不变,将木板向靠近墙的方向移动,因为成像的大小取决于像到小孔的距离,则木板与小孔距离越小,像也越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蜡烛在墙上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A.【点评】(1)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通过小孔后,在小孔后面的光屏上形成倒立的实像,这就是小孔成像;(2)在小孔成像现象中,物体经小孔成的像的形状由物体决定,像的形状与物体的形状相同,与孔的形状无关.15.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乙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的焦距是30cmB.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C.照相机成像特点与图乙中所成像的特点相同D.保持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将蜡烛远离凸透镜,烛焰仍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1)根据凸透镜对光线的折射作用知: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然后可知其焦距;(2)根据图中表示的焦距与物距,利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以确定成像的性质.(3)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4)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解答】解:A、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汇聚于点F,点F即为此透镜的焦点,从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即为焦距,则透镜的焦距为30cm﹣20cm=10cm,故本选项错误;B、图乙中,物距u=15cm,像距v=30cm,像距大于物距,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本选项正确;C、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故本选项错误;D、因为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所以将蜡烛远离凸透镜,保持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则在光屏上不能成清晰的像,要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测量焦距的方法和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实像时如果物距变小,那么像距变大,像的大小也变大,凸透镜成虚像时,如果物距变小,那么像距变小,像的大小也变小.16.如图所示表示一个凸透镜某次成像的情况,在这一次实验中()A.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B.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焦距而小于2倍焦距C.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焦距而小于2倍焦距D.所成的是虚像【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处于1倍和2倍焦距之间.【解答】解:由图中可知,在光屏上成的是烛焰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此时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而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处于1倍和2倍焦距之间.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有关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首先要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特别是像的特点与物距之间的关系,并要搞清像距与物距的关系.17.一个人在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的时候,不小心把被测物体放到了右盘,砝码放到了左盘,砝码有50g一个,20g 两个,游码刻度是3g.该物体的质量是()A.90g B.93g C.87g D.73g。
河南省郑州市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
郑州2017~2018学年上学期第二次考试八年级物理(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1、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的性质制成的。
如图所示,甲温度计的示数为 ℃.乙温度计的示数为 ℃.2、夏天,市场上的海鲜周围通常要放一些冰块,这是因为冰熔化时_______,温度______,从而使海鲜保持较低的温度。
3、某同学将碎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和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同时发现易拉罐的底部外有白霜形成,该白霜的形成是______现象(填物质变化名称),在形成白霜的过程中会____ __热量(选填“吸收”后“放出”).4、早晨太阳光与水平方向成30°角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经镜面反射,反射角为__ __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早晨到中午,反射角将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5、如图所示是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中发生折射的路线图,你来判断界面的 (选填“上方”或“下方”)是空气,此时入射角等于 度,折射角等于 度。
6、教室里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因为光在黑板上发生 (选填“漫”或“镜面”)反射的缘故;个别同学被前方高个子同学挡住,看不到黑板上的一些字,这是因为光 的缘故。
7、小红站在穿衣镜前2m 的地方,像到小红的距离为_____m ;小红发现衣领处有一点污渍,便走近镜子,镜中的像将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由于室内光线较暗,为了帮助小红看清衣领上的污渍,小明应将光源照向_______(选填“衣领”或“平面镜”)8、东湖边的白塔塔顶距湖面高25m ,湖水深5m ,映在平静湖水中塔的“倒影”是由光的 形成的,该倒影的塔顶距湖面 m 。
9、彩色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 三种色光合成的;电视机遥控器用 来遥控电视。
10、在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如图所示.这种检查视力的方法,相当于视力表与人眼的距离是m .300 500 界面图5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36分)11、夏季的清晨,站在湖边会看到水面上飘着淡淡的白雾,这些“白雾”的形成的物态变化是()A. 汽化B. 液化C. 升华D. 凝华12、如图所示的符号分别代表小雪、霜冻、雾、冰雹四种天气现象,其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13、下面物体全部属于光源的一组是()A.点燃的篝火、燃烧的木柴、夜空的繁星 B.发光的灯泡、燃烧的篝火、明亮的月亮C.明亮的月亮、发光的灯泡、夜空的繁星 D.发光的灯泡、点燃的篝火、耀眼的太阳14、炎热的夏天人们总喜欢在“树荫”下乘凉,这“树荫”形成的原因是()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15、夏季晴天的时候,茂密的树下的地面上会出现圆形的光斑,这是 ( )A. 树叶的影子B.太阳的影子C. 太阳的实像D.树叶的实像16、下列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平面镜成像 B.小孔成像 C.水中的倒影 D.水中的筷子变折17、下列能正确表示“鸭子”在水中所成倒影的是()18、哈尔冰举办冰雕展,展出时当地的气温一直持续在 -10℃以下,可是冰雕作品在一天天变小,此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 汽化 B.熔化 C.升华D.凝华19、下列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是升华现象B.熔化状态的玻璃轧制成玻璃板的过程中需要放热C.烧开水时茶壶嘴上方出现的“白气”是汽化现象D.舞台上用干冰能制造白雾,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使水蒸气液化20、人眼看到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以下四幅光路,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的是()21、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A.水中倒影——光的折射B.雨后彩虹——光的反射C.形影不离——光的直线传播 D.海市蜃楼——光的色散22、关于人眼看不见的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焊工人在焊接时戴上防护眼镜是为了防止眼睛被红外线烧伤B.响尾蛇捕食时是靠紫外线选定目标的C.验钞机是利用荧光物质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能够发光的原理制成的D.医院、饭店经常用红外线来灭菌消毒三、作图题(每题3分,共12分)23、如图所示,清澈平整水面下的“射灯”射出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到空气中,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2021-2022学年-有答案-学年河南省某校上学期八年级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
2021-2022学年河南省某校上学期八年级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一、填空题1.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A”或“B”),测出该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cm.2. 小明坐在一列行驶的动车上,看到窗外的树向后退,他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的.小明想测动车的速度,在路上动车通过一座大桥,已知大桥长1000m,从上桥到离开桥,小明通过大桥的时间是20s,则动车速度是________m/s,已知车长150m,则动车全部通过大桥所需要的时间是________s.3. 小明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________发声;二胡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传播到我们耳中的.4. 小芳在距平面镜1m处照镜子.她从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________(实/虚)像,如果小芳向平面镜靠近0.3m,她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________m,像的大小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5. 如图所示,F、F′为凸透镜的焦点,P、P′到凸透镜的距离均为2倍焦距.烛焰在光屏上成的应是________、缩小的实像;若把蜡烛移到P与F之间,调整光屏位置后,在光屏上得到的像将会__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6. 建筑工地要用500m3的沙石,现取这种沙石1×10−3m3,测得其质量为2.6kg,则这种沙石的密度为________kg/m3,若用载重4t的卡车运送,需运送________车.二、选择题以下长度的估测中最接近3m的是()A.教室的高度B.课桌的高度C.物理课本的宽度D.中学生的身高某运动物体在前一半路程内运动的平均速度为20m/s,后一半路程内运动的平均速度为30m/s,则该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A.10m/sB.24m/sC.25m/sD.50m/s正在拉二胡的一位同学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A.阻止琴弦振动发声B.为了获得更好的音色C.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D.使二胡发出不同的音调你家附近建筑工地在施工,为了减小噪声的干扰,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关紧门窗B.打开门窗,让空气加快流通C.用棉花塞住耳朵D.告知有关部门督促施工单位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图中能正确解释用鱼叉很难叉到河里的鱼的光路图是()A. B.C. D.关于物体的质量和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把铁球加热,质量变大,密度变小B.把铜块碾压成铜片,质量和密度均不变C.一块冰全部熔化成水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D.某种物质的密度与它的质量成正比,而与它体积成反比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蜡烛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8cmB.图中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应用在了照相机上C.保持透镜和光屏位置不动,移动蜡烛,烛焰仍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D.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动,移动凸透镜,光屏上能成放大清晰的烛焰像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了几组数据并绘出了m‒V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液体密度为2 g/cm3B.该液体密度为1.25 g/cm3C.量杯质量为20 gD.60 cm3的该液体质量为60 g三、作图题在如图中,画出通过透镜的折射光线.四、实验题在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1)图中AB段的路程s AB=________cm,如果测得时间t 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 AB=________cm/s.(2)测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所测AB段的平均速度偏________.(3)斜面应选择________坡度(填“大”或‘小”),这样设计是为了________.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1)实验室提供较厚和较薄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__的玻璃板做实验,同时选用两节相同的干电池,目的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________关系.(2)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前放置电池A,移动玻璃板后的电池B,直到电池B与电池A的像重合,可得出结论________.(3)将光屏放在电池B的位置上,人眼应该在玻璃板________(前/后)观察,发现光屏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图实验:(1)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________g,酱油的密度为________kg/m3.(2)小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于是小华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请补充.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②将一个烧杯________,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③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④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ρ=________(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五、解答题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早上7:30从甲地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144km/ℎ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求:(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征征和妈妈到无锡旅游,买了一只宜兴茶壶.她听说宜兴茶壶是用宜兴特有的泥土材料制成的,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于是她用天平测出壶盖的质量为44.4g,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14.8g.(1)请你帮征征算出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2)若测得整个空茶壶的质量为159g,则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多大?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2021-2022学年河南省某校上学期八年级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一、填空题1.【答案】B,1.36【考点】长度的测量【解析】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①看:使用前先看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是否损坏;②放:放正尺的位置,使刻度尺有刻度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③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④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记上数值和单位.【解答】解: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故选B;由图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起始位置对应的刻度值是1.00cm,末端对应的刻度值是2.36cm,物体的长度L=1.36cm.2.【答案】动车,50,23【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参照物及其选择【解析】(1)被研究的物体和选定为参照物的物体之间发生位置变化,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2)①知道大桥的长度和通过大桥的时间,根据v=st求出动车速度;②动车完全通过大桥的路程是动车长度与桥长之和,求出动车的路程;③已知动车速度,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动车全部通过大桥所需要的时间.【解答】解:小明以动车为参照物时,车窗外的树木与动车之间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故观察到树木是运动的;动车的速度:v=st =1000m20s=50m/s,动车全部通过大桥所行驶的路程:s=s桥+s车=1000m+150m=1150m.由v=st得,动车全部通过大桥所需要的时间:t′=s′v =1150m50m/s=23s.3.【答案】振动,空气【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的产生【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解:小明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振动发声,二胡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耳中的.4.【答案】虚,0.7,不变【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来分析此题.【解答】解:因为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所以他们在镜子中看到的是自己的虚像;因为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若她走近平面镜0.3m,即物距减小0.3m,像距也应随之减小0.3m,所以她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1m−0.3m=0.7m;因为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与物距大小无关,所以当小芳向平面镜靠近0.3m时,她在平面镜中的像大小不会改变.5.【答案】倒立,变大【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解析】由图判断物距与焦距的关系,确定像的性质;根据“物近(物距减小)像远(像距变大)像变大”作答.【解答】解:由图知,物距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若把蜡烛移到P与F之间,f<u<2f,则物距变小,根据“物近(物距减小)像远(像距变大)像变大”,适当向右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的像将会变大.6.【答案】2.6×103,325【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解析】已知这种沙石的体积和质量,利用密度公式即可求得其密度,已知沙石的体积可求得其总质量,根据卡车运载质量和砂石质量,可以得到需要运载的次数.【解答】解:这种沙石的密度ρ=mV = 2.6kg1×10−3m3=2.6×103kg/m3,由ρ=mV可得,沙石的总质量m总=ρV总=2.6×103kg/m3×500m3 =1.3×106kg=1300t,则需运的车数为:n=m沙石m载=1300t4t=325(车).二、选择题【答案】A【考点】长度的估测【解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及其进率的认识,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河南初二初中物理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南初二初中物理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有力的作用 B .没有物体也可以有力的存在C .不接触的物体之间可能有力的作用D .施力的物体肯定不会受到力的作用2.甲、乙两个同学穿着滑冰鞋面对面静止站在冰面上,如果甲对乙用力推一下,其结果是( ) A .甲仍静止,乙被推开B .乙受到甲的推力,甲不受推力作用C .乙受到的推力大于甲受到的推力D .甲、乙将同时相对离开3.人在游泳时,使人前进的力是( ) A .四肢向前运动产生的动力 B .人对水的作用力 C .水对人的作用力 D .上面各力的共同作用4.如图所示,使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现今分别用大小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如图所示的形变,如果F 1=F 3=F 4>F 2,那么,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的图是( )A .图a 和图cB .图b 和图dC .图a 和图bD .图 a 和图d5.打出去的篮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的力是(不计空气阻力)( ) A .手对球的推力 B .重力 C .不受力D .手对球的推力和重力6.假如没有重力,下列哪种现象说法是错的( ) A .就不会有“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一谚语了 B .玻璃杯掷到地上不会破碎 C .传统的体育比赛都失去了意义 D .“登天”不再是一件难事了7.在体操比赛中,运动员在上单杠之前要在手上抹一些镁粉,而在杠上做回环动作时手握杠又不太紧,他这样做的目的是( )A .前者是增大摩擦,后者是减小摩擦B .前者是减小摩擦,后者是增大摩擦C .两者都是增大摩擦D .两者都是减小摩擦8.物理知识渗透于我们的生活,以下警示语中与惯性知识无关的是()A.汽车后窗贴有“保持车距”B.公路旁立有“雨天路滑,减速慢行”C.公共场所标有“禁止吸烟”D.交通规则写有“行车时系好安全带”9.目前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已飞出了太阳系,如果探测器所受外力全部消失,那么探测器将()A.沿原路径返回地球B.沿原方向做减速直线运动C.沿原方向做加速直线运动D.沿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10.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哪一对力是书受到的平衡力()A.书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B.书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C.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D.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子受到的重力11.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一定运动C.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慢慢停下来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12.一同学用水平力推停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没能推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因为推力小于汽车所受的阻力B.虽然汽车未被推动,但推力一定等于汽车的重力C.因为推力小于汽车的重力D.虽然汽车未被推动,但推力等于汽车所受的阻力二、填空题1.人用力拉车,拉车的力叫“拉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同时人感觉到车也在拉他,这现象表明力的作用是的.2.如图所示是正在使用的弹簧测力计,这个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 N,分度值是,所测拉力F的大小是.3.小陶同学骑自行车上学的路上遇事紧急刹车后,自行车由于还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才能停下,在刹车过程中,是通过增大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力.4.汽车车轮的外表面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是为了.某同学用水平推力推停在平直公路上的汽车,没能推动,这时推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汽车所受的阻力.5.在水平桌面上有一质量为1kg的长方体.用4N的水平拉力向右拉,长方体静止不动,此时它所受的摩擦力为 N;拉力增大至6N时长方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拉力增大至8N时长方体所受的摩擦力为 N.6.在一辆行驶的汽车车厢里其顶壁上挂着一个小球.当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景时,汽车在做(填“加速”、“匀速”、“减速’)运动.此时绳子对球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填“是”、“不是”、“可能是”)一对平衡力.三、作图题1.如图所示,小车重150N,在A点受到大小为30N的水平向右的拉力,试作出这个拉力的图示.2.质量为5kg的物体放在斜面上,请用力的示意图画出此物体所的力(g=10N/kg).四、实验题1.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的实验中,按照图甲所示,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1)把表格中的空格填写完整;(2)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3)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象;(4)由此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成.2.如图是某实验小组做的“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1)为保证实验成功,每次都应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沿水平方向作运动,并在此过程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若已知每个木块的质量为3kg,请你帮助小明填全表格内的数据(g=10N/kg);实验次数接触面木块对木板的压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滑动摩擦力/N(3)比较1、2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一定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有关.(4)比较1、3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一定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成正比.(5)比较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发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3.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模拟实验装置.根据图中实验现象,可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应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选填“相等”或“不等”),即小车应从斜面上的处释放.(2)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摩擦力最大的是第次,这说明小车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有关.(3)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即小车不受摩擦力),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运动.五、计算题1.如图,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已知汽车质量1.2t,汽车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3倍.求: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多大?2.月球对物体的吸引力约为地球的,一个人在地球上能举起200kg的物体,那么到月球上他能举起物体的质量是多少?=2.7×103 3.有一个体积30cm3、质量为178g的空心铜球,若在其空心部分铸满铝,则铝的重力是多少N?(ρ铝kg/m3,ρ=8.9×103 kg/m3,g取10N/kg)铜河南初二初中物理月考试卷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有力的作用B.没有物体也可以有力的存在C.不接触的物体之间可能有力的作用D.施力的物体肯定不会受到力的作用【答案】C【解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其中受到力的作用的物体叫受力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加了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受到力的同时,也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在发生力的作用时,两个物体不一定接触(如:磁铁吸引铁钉);相接触的物体不一定有力的作用.解:A、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不一定有力的作用,没有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可能存在力的作用.如:自然站立靠近墙壁的人,对墙壁没有压力;磁铁吸引铁钉时没有直接接触.A选项错误,C选项正确;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左右,没有物体就不会有力的作用.此选项错误;D、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在施加力的作用的同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此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对力的概念的理解,是对学生基础的一个衡量,只有基础牢固的,做这类基本概念理解的题,才不会出错.2.甲、乙两个同学穿着滑冰鞋面对面静止站在冰面上,如果甲对乙用力推一下,其结果是()A.甲仍静止,乙被推开B.乙受到甲的推力,甲不受推力作用C.乙受到的推力大于甲受到的推力D.甲、乙将同时相对离开【答案】D【解析】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外的物体施加这种作用,这两个物体间的力是相互的,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解:甲、乙两个同学穿着滑冰鞋面对面静止站在冰面上,如果甲对乙用力推一下,那么根据力的相互性可知,乙也会对甲有个相反且大小相等的作用力,因此结果就是甲、乙将同时相对离开;故选D.【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进行分析解决.3.人在游泳时,使人前进的力是()A.四肢向前运动产生的动力B.人对水的作用力C.水对人的作用力D.上面各力的共同作用【答案】C【解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这两个物体互为施力物体互为受力物体,由手和脚向后划水,便可以得出提供人体前进的施力物体了.解:手和脚向后划水,手和脚对水一个向后的作用力,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手和脚同时会受到水对它们一个向前的作用力,从而使人前进.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力的作用的相互性,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是解题的关键.4.如图所示,使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现今分别用大小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如图所示的形变,如果F 1=F 3=F 4>F 2,那么,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的图是( )A .图a 和图cB .图b 和图dC .图a 和图bD .图 a 和图d【答案】A【解析】(1)力的三要素有: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2)要探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就应该控制力的作用点、大小相同,而力的方向不同.解:图(a )和图(c )的实验中,力的作用点、大小相同,而力的方向(F 1向左,F 3向右)不同;根据控制变量的思想,两图是探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 故BCD 错误;A 正确;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控制变量法在探究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要认真分析四图中的异同条件.5.打出去的篮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的力是(不计空气阻力)( ) A .手对球的推力 B .重力 C .不受力D .手对球的推力和重力【答案】B【解析】任何物体都受重力作用,根据物体的状态和位置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解:任何物体都受重力作用,所以飞出去的篮球,在不计阻力的情况下,只受重力作用; 故选B .【点评】会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注意飞出去的物体不再受人的作用力.6.假如没有重力,下列哪种现象说法是错的( ) A .就不会有“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一谚语了 B .玻璃杯掷到地上不会破碎 C .传统的体育比赛都失去了意义 D .“登天”不再是一件难事了【答案】B【解析】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无论物体受不受重力,物体都具有质量. 若没有重力,则由于重力而产生的现象都会消失.解:A 、水总是往低处流,是因为到重力的作用;若没有重力,则水就会漂浮在空中,不会向下流动.说法正确; B 、由质量的概念可知,即使物体不受重力,物体仍有质量,有质量就有惯性,掷杯子时杯子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与墙发生力的作用而破碎.说法错误;C 、假如没有重力,传统的体育比赛都失去了意义.比如再大的铅球,人轻轻一掷就会飞离地球,说法正确;D 、人跳起来会落向地面,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使人终落下来;若没有重力,则人跳起来由于不再受到重力作用就会离开地球.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可参照生活中常见的重力现象去推出若没有重力将出现的现象.7.在体操比赛中,运动员在上单杠之前要在手上抹一些镁粉,而在杠上做回环动作时手握杠又不太紧,他这样做的目的是( )A.前者是增大摩擦,后者是减小摩擦B.前者是减小摩擦,后者是增大摩擦C.两者都是增大摩擦D.两者都是减小摩擦【答案】A【解析】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接触面所受压力;通过分析接触面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变化来判断摩擦的变化.解:镁粉是比较粗糙的,抹在手上,增大了手和单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手握单杠不能太紧,是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摩擦的,故运动员这样做的目的:前者是增大摩擦,后者是减小摩擦.故选A.【点评】摩擦力在生活中几乎是无处不在的,我们要能够根据所学有关摩擦力的知识分析生活中哪些是增大摩擦的,哪些是减小摩擦的,这也是中考的一个必考知识,需要掌握.8.物理知识渗透于我们的生活,以下警示语中与惯性知识无关的是()A.汽车后窗贴有“保持车距”B.公路旁立有“雨天路滑,减速慢行”C.公共场所标有“禁止吸烟”D.交通规则写有“行车时系好安全带”【答案】C【解析】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即运动的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静止的要保持静止状态.逐个分析选择项中提到的物理情景结合惯性的知识加以分析.解:A、保持车距的目的是防止前面的车刹车时,后面的随之刹车,由于惯性后面的车仍向前运动,如果距离过近,容易撞上前面的车.故与惯性有关.B、当车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停车时,由于惯性车仍要向前运动,雨天,车与地面的摩擦力减小车就更不易停下来,所以要慢行.故与惯性有关.C、公共场所吸烟时,整个场所都会充满烟味,这是一种扩散现象,故与惯性无关.D、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汽车急刹车时,人体由于惯性向前运动,撞击车体而对人造成伤害.故与惯性有关.故选C.【点评】惯性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在对惯性的考查时,经常将其与交通方面联系起来进行考查如:车辆的限速、限载、保持车距都是这方面的内容.9.目前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已飞出了太阳系,如果探测器所受外力全部消失,那么探测器将()A.沿原路径返回地球B.沿原方向做减速直线运动C.沿原方向做加速直线运动D.沿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D【解析】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据此可做出分析判断.解: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探测器在外力消失之前是运动的,那么在外力消失之后,由于它不受任何力的作用,所以它的运动状态就不会发生改变,只能沿直线永远的匀速运动下去.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即对力和运动关系的理解.要理解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10.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哪一对力是书受到的平衡力()A.书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B.书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C.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D.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子受到的重力【答案】B【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正确分析书在平衡状态时的受力情况,解:书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这两个力同物、同线、等值、反向,符合平衡力的条件,所以选项B正确;选项A、C、D不符合平衡力成立的条件,所以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衡力的辨别的掌握情况.平衡力的成立条件:同物、同线、等值、反向.11.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一定运动C.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慢慢停下来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答案】D【解析】(1)维持物体的运动依靠物体的惯性.(2)平衡力不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不一定运动;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也能运动.(3)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解:A、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是惯性.不符合题意.B、原来静止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不能改变运动状态,还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不符合题意.C、一切外力撤销,物体将保持撤销力时的速度和方向不变,永远运动下去.不符合题意.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只要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1)正确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2)正确理解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不一定运动;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可能运动.12.一同学用水平力推停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没能推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因为推力小于汽车所受的阻力B.虽然汽车未被推动,但推力一定等于汽车的重力C.因为推力小于汽车的重力D.虽然汽车未被推动,但推力等于汽车所受的阻力【答案】D【解析】汽车没动,就是静止.即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摩擦阻力等于推力.解:用水平力推汽车,结果没有推动,即汽车仍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其受力平衡.在水平方向上,人对汽车的推力与地面对汽车的摩擦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状态的判断与平衡力的判定,一对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二、填空题1.人用力拉车,拉车的力叫“拉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同时人感觉到车也在拉他,这现象表明力的作用是的.【答案】人;相互的【解析】(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其中受到力的作用的物体叫受力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加了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受到力的同时,也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解:拉车的力叫“拉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人感觉到车也在拉人,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答案为:人;相互的.【点评】深入理解力的概念和物体间力的作用相互性,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如图所示是正在使用的弹簧测力计,这个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 N,分度值是,所测拉力F的大小是.【答案】0~5;0.2N;3.2N【解析】在使用测力计之前,应认清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被测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的量程;认清测力计的分度值,才能正确地读数.解:由图知,测力计的量程为0~5N,分度值为0.2N,示数为3.2N.故答案为:0~5;0.2N;3.2N.【点评】此题考查了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使用测量工具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认清量程、分度值.3.小陶同学骑自行车上学的路上遇事紧急刹车后,自行车由于还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才能停下,在刹车过程中,是通过增大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力.【答案】惯性;压力【解析】物体具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据此分析回答.解:紧急刹车后,自行车由于惯性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自行车刹车,是通过增大刹车皮与车圈之间的压力来增大摩擦,从而使车能停的快一些.故答案为:惯性;压力.【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惯性、增大摩擦方法的了解与掌握,利用所学知识解释身边现象.4.汽车车轮的外表面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是为了.某同学用水平推力推停在平直公路上的汽车,没能推动,这时推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汽车所受的阻力.【答案】增大摩擦力;等于【解析】(1)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有两个,即其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通过增大压力或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2)车在推力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静止的汽车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推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解:汽车车轮的外表面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某同学用水平推力推停在平直公路上的汽车,没能推动,说明此时汽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所以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以判断,这时的推力等于汽车所受的阻力;故答案为:增大摩擦力;等于.【点评】该题考查了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和二力平衡的应用.5.在水平桌面上有一质量为1kg的长方体.用4N的水平拉力向右拉,长方体静止不动,此时它所受的摩擦力为 N;拉力增大至6N时长方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拉力增大至8N时长方体所受的摩擦力为 N.【答案】4;6【解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知道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受力平衡.知道一对平衡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要掌握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解:用4N的水平拉力向右拉,长方体静止不动,所以物体所受的拉力与摩擦力相互平衡,大小相等都为4N.拉力增大至6N时长方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物体仍处于平衡状态,受拉力与滑动摩擦力相互平衡,都为6N.若拉力增大至8N时,由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仍为6N.故答案为:4;6.【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一定要注意审题,找出题目中的关键词“静止”或“匀速”.同时考查了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速度、所受拉力无关.6.在一辆行驶的汽车车厢里其顶壁上挂着一个小球.当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景时,汽车在做(填“加速”、“匀速”、“减速’)运动.此时绳子对球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填“是”、“不是”、“可能是”)一对平衡力.【答案】加速;不是【解析】汽车匀速运动时绳子在竖直方向上;汽车做变速运动时,绳子倾斜;加速小球向后摆,减速小球向前摆.根据平衡力及平衡的条件分析解答此题,二力平衡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解:(1)当汽车加速时,由于惯性,小球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小球就向后偏;根据球向后偏可知汽车做加速运动.(2)忽略空气阻力,小球受竖直向下的重力,沿绳子斜向上的拉力,这两个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这两个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答案为:加速;不是.【点评】物体具有惯性而表现出来的惯性现象以及平衡力的问题,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要多观察,多实验,多体会.三、作图题。
河南省初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
河南省初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据观察,教室的宽度最接近于()A . 0cmB . 8dmC . 8mD . 60m2. (2分) (2019八下·乌拉特前旗期中) 运动员百米赛跑情境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员是静止的B . 运动员的鞋底花纹很深,可以减小摩擦C . 运动员冲刺到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是由于人具有惯性D . 运动员跑得越快,到达终点所用时间越长3. (2分)如图所示是小华同学利用自制的刻度尺测量自己的身高,他一共测量了四次数据分别为156.2cm、156.3cm、176.4cm、156.3cm,则小明的身高的平均值为()A . 156.3cmB . 156.2cmC . 156.27cmD . 156.267cm4. (2分)下列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 . 一袋普通方便面的质量约为0.5gB . 教室地面到天花板的高度约为30mC . 一个正规篮球的直径约为1dmD . 小学生步行上学的速度约为1m/s5. (2分)音乐会上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 “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B . “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C . “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D . “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6. (2分)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A . 人的正常体温是27℃左右B . 家用空调正常工作时的电压为220VC . 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ND . 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7. (2分) (2016八上·罗田期中) 关于下列声现象正确的是()A . 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 . “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C . “敲一下锣后,锣面就发声且余音未了”这是回声现象D . 世界“吼王”发出超过100dB的声音,可将玻璃杯震啐,说明声音可传递信息8. (2分) (2016八·无锡月考) 声音在均匀空气里传播过程中()A . 声速逐渐减小B . 频率逐渐减小C . 振幅逐渐减小D . 声速、频率、振幅都不变9. (2分)下列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 . 把2个鸡蛋举高1m做的功大约为1WB . 人步行速度为5 m/sC . 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气温是37℃D . 全新的2B铅笔长约为18cm10. (2分)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由此图可判断甲、乙两物体速度的大小关系为()A . ν甲>ν乙B . ν甲<ν乙C . ν甲=ν乙D . 无法确定二、填空题 (共14题;共31分)11. (2分) (2015八上·江都月考) 四位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数据为:19.41cm 、19.42 cm、19.82 cm 、19.42 cm ,实验中错误的数据为________cm,此物体的长度应记为________mm。
2023年八年级上半年期中考试物理免费试卷完整版(河南省实验中学)
填空题如图2016 年10 月17 日7 时30 分,“神州十一号”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随着火箭腾空而起,我们看到火箭底部涌出庞大的“白气团”,这是利用水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吸热来保护发射台底。
“神州十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后,若认为“神州十一号”处于静止状态,则选取的参照物可能是_______。
【答案】汽化天宫二号【解析】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汽化吸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看研究对象与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的变化,若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若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
水汽化时要吸热,白气团是汽化成的水蒸气遇冷的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若认为“神州十一号”处于静止状态,“神州十一号”相对于“天宫一号”的位置没有改变,所以选取的参照物可能是天宫一号。
故答案为:汽化;天宫一号。
填空题“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现有一蜻蜓立于距水面0.4m 处的荷尖上.池中水深2.1m,则蜻蜓在水中的像距水面________ m。
蜻蜓的像形成的原因是光的________。
【答案】0.4 反射【解析】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依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成的像是虚像,利用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得到蜻蜓在水中的像距水面的距离。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现象。
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若蜻蜓立于距水面0.4m处的荷尖上,根据像和物到平面镜距离相等,所以蜻蜓在水中所成的像距水面的距离也为0.4m,。
蜻蜓的像形成的原因是光的反射。
故答案为:0.4;反射。
填空题某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下图所示,这种物质是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在第10 分钟时,该物质处于________态(填“固”、“液”或“固液共存”),其熔化过程用时____ min.【答案】晶体固液共存8【解析】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区别: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要知道晶体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完为晶体的熔化过程,且在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河南省2021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二次月考试卷(II)卷
河南省2021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二次月考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0题;共10分)1. (1分) (2015八上·东城期末) 下列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是()A . 教室门的高度约为1.80mB .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C . 一支完整粉笔的长度约为10cmD . 一名中学生的体重约是100g2. (1分)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 . 初春,冰雪消融汇成溪流B . 盛夏,刚从冰箱中拿出的饮料瓶外壁出现水滴C . 金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D . 寒冬,晾在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3. (1分) (2017八上·宝鸡期中) 严冬的早晨,玻璃窗上有一层漂亮的冰花,这是由于:()A . 室外的冷空气先液化成小水珠再凝固而成,冰花在玻璃的外侧B . 室外的水蒸气向玻璃窗放热凝华而成,冰花在玻璃的内侧C . 室内空气中所含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而成,冰花在玻璃的内侧D . 室外的水蒸气向玻璃窗放热凝华而成,冰花在玻璃的外侧4. (1分) (2018八上·姜堰期末) 小明和小华在操场上沿直跑道跑步,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 前2s内,小明跑的更快C . 8s内,小明的速度是5m/sD . 8s内,小明跑的路程更长5. (1分) (2019八上·萍乡月考)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高速公路边的隔音板可以阻断噪声传播B . 声波不能传递能量C . “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D .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6. (1分)周日,小文跟姨妈逛商场,买碗时,姨妈把两只碗放在一起碰一碰,听听发出的声音,以判断碗的好坏,这是因为()A . 声音能够传递信息B . 声音能够传递能量C . 品质不同的碗的振幅不同D . 品质不同的碗的响度不同7. (1分)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敲锣是靠锤子的振动发声的B . 空气传声比水传声快C . 音调越高的声音越响亮D . 真空不能传声8. (1分) (2018八上·北京期末) 下列现象中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 . 我国古代利用日晷暑针影子变化计时B . 在海边观看到海市蜃楼C . 雨后天空中出现美丽的彩虹D . 卢沟桥在水中的"倒影"9. (1分) (2018八上·罗湖期末) 2016年7月22日,深圳市出现了日食奇观。
河南省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2月月考试卷(II)卷
河南省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2月月考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5题;共15分)1. (1分)(2017·营口模拟) 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A . 雨后天空的彩虹B . 水中的“月亮”C . 斜插入水中“变弯”的筷子D . 阳光下人在地上的影子2. (1分)酒精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是78℃。
如果在 1标准大气压时,酒精的温度是7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酒精沸腾B . 酒精不沸腾C . 酒精继续吸热,则能沸腾D .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3. (1分)(2017·深圳模拟) 如图所示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 . 用放大镜看报纸B . 三棱镜分解白光C . 日全食D . 水中倒影4. (1分)(2019·烟台) 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A . 凝重的“霜”的形成是放热过程,是凝固现象B . 飘渺的“雾”的形成是吸热过程,是升华现象C . 晶莹的“露”的形成是放热过程,是液化现象D . 洁白的“雪”的形是成是吸热过程,是凝华现象5. (1分)光斜射到镜面上时,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40°,则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A . 0°B . 40°C . 50°D . 100°6. (1分)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表明:中学生近视发生率急剧上升,且低龄化,甲、乙两眼睛的成像示意图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 甲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B . 甲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C . 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D . 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7. (1分) (2016八上·宝鸡月考) 小明联想到一些学过的物理知识场景所包含的物理道理,其中错误的是:A . 擦地后,开窗通风干的快,是加快空气流通,使蒸发加快B . 从冰箱中取出的汽水瓶流汗,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C . 烧开水后,看到“白气”是汽化现象D . 看到灯泡变黑是先升华后凝华8. (1分)(2017·临淄模拟) 光使世界绚丽多彩,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光.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用玻璃三棱镜可使太阳光发生色散B . 柳叶呈现绿色是因为它只反射绿光C . 光在银幕上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小于入射角D . 有些超市收银员用紫外线识别钞票的真伪9. (1分) (2018八上·青岛期末) 下面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A .B .C .D .10. (1分)打预防针前用酒精棉球涂在皮肤上消毒,有凉的感觉,这是因为()A . 酒精温度低B . 酒精会挥发C . 酒精蒸发后从人皮肤上吸热有致冷作用D . 以上说法都不对11. (1分)在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时,小刚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该物质属于非晶体B . 该物质的温度达到46℃时,其状态是液态C . 将50℃的该物质放在教室里,它会逐渐凝固D . 将装有该物质的试管放在48℃的温水中,该物质会逐渐熔化12. (1分) (2017八上·陇西期末) 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探究后他总结出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 . 照像机是利用蜡烛放在a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B . 放大镜是利用蜡烛放在b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C . 幻灯机是利用蜡烛放在d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D . 蜡烛放在b点成的像比它放在c点成的像大13. (1分)小明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描绘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 可以用体温计测量此实验中水沸腾的温度B . 从图象可分析出此时气压大于1个标准大气压C . 水的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D . 不考虑蒸发过程中质量的微小变化,水在沸腾过程中因为温度不变,所以内能也不变14. (1分)(2014·海南) 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观察到的现象,下列光学仪器中成像原理与其相同的是()A . 放大镜B . 幻灯机C . 照相机D . 近视眼镜15. (1分) (2019八上·山西期中) 图甲是在1标准大气压下探究“某种固体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1标准大气压下该物质的沸点为127.9℃)。
河南省2021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卷(II)卷
河南省2021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 (2017八上·泰州期中) 泰州凤城河龙舟节比赛时,运动员喊着号子、合着鼓点有节奏地同时划桨.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A . 鼓声是由鼓槌振动产生的B . 鼓声是通过空气传到岸上观众耳朵中的C . 运动员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响度越大D . 岸上观众是通过音色分辨出鼓声、号子声的2. (2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人不能听到大象发出的声音B . 人不能听到蝙蝠发出的声音C . 人是根据音调的高低来分别不同动物的声音D . 狗的声音音调比大象的高3. (2分) (2017八上·江苏期中) 以下措施中,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A . 禁止燃放烟花爆竹B . 禁止商家使用扩音器C . 在摩托车发动机上安装消声器D . 公路段两侧设有透明板墙4. (2分) (2018九上·芜湖期末) 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根据表中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可以用铜锅熔化钢块B . 金块掉入铁水中会熔化C . 在﹣265℃时氮是液态D . ﹣40℃的气温可用水银温度计测量5. (2分)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对二人声音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 . 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B . 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C . 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D . 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6. (2分) (2018八上·兴化月考) 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春天,河里冰雪消融,是升华现象B . 夏天,冰棍儿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C . 秋天,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是熔化现象D . 冬天,车内窗玻璃有时会变模糊,是水蒸气液化的缘故7. (2分)(2019·泰州) 下列做法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A . 用同一张卡片先后以不同速度划过梳齿B . 用相同力度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C . 改变杯内水量,用湿手摩擦杯口发声D . 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8. (2分)在实验室里,同组的小刚不慎将一支水银温度计打破,亮晶晶的水银像珍珠一样洒落在实验桌上,此时你应该()A . 坚持把实验继续做下去,不要受到这些水银的干扰B . 帮助小刚赶紧用手把这些水银捡起来交给老师C . 立即报告老师,请老师及时处理D . 用纸盖上这些水银,下课再处理9. (2分) (2016八上·柘城期中) 同学们体育课上用的“铅球”实际上是一个铁球,它是将铁水直接倒入“模子”浇铸而成.在下列各图中,能正确描述“铅球”在铸造过程中温度变化的是()A .B .C .D .10. (2分) (2017·临泽模拟) 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 “欲渡黄河冰塞川”中的冰是由于水遇冷凝固形成的B .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C . “一道残阳铺水中”,这个现象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D .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形成的11. (2分)夏天扇扇子,身子感觉到凉快是因为()A . 扇来的风使汗液蒸发加快,蒸发要吸热B . 扇来的风吹掉了身上的热C . 扇扇子时,能使用周围空气的温度降低D . 扇来的风温度较低12. (2分) (2016九上·港南期中) 我们烧水,水沸腾时,不断有“白气”冒出来.从水到形成“白气”的物态变化是()A . 先熔化后汽化B . 先汽化后升华C . 先汽化后液化D . 先液化后汽化13.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收音机的音量开关是调节音调的B . 收音机的音量开关是调节响度的C . 只要发声体在空气中振动,我们就可以听到它的声音D . 一个人的音色是不变的14. (2分)(2016·丹东模拟) 关于用电热水壶烧水时的情景,有关描述正确的是()A . 壶盖被水蒸气顶起时能量的转化与热机压缩冲程能量的转化相同B . 水沸腾时,继续通电,水的温度会升高C . 壶盖和壶口上方的“白气”是由水蒸气汽化形成的D . 烧水过程中,电能转化为内能15. (2分) (2017八上·永定期中) 冬天小明从教室外走进温暖的教室,他的眼镜片上出现了一些薄雾,一会儿薄雾又消失了上述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是()A . 先凝固后升华B . 先液化后汽化C . 先凝固后蒸发D . 先凝华后升华二、填空题 (共11题;共15分)16. (1分)请将图所示的测量结果记录在相应的空格中(1)图中所示电阻箱的示数为________ Ω(2)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是________ ℃。
河南省实验中学八年级物理上期第2次月考试卷(无答案)
河南省实验中学八年级物理上期第2次月考试卷(无答案)八年级物理命题人:邱娜审题人:赵世英〔时间:60分钟,总分值:70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1.图1是河南省实验中学校管乐团演奏«歌唱祖国»时的场景。
单簧管演奏者演奏时不时用手指去控制空气柱的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动声响的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观众们在听音乐时把手机调成振动或静音,目的是在________削弱噪声。
2.放入冰箱中的一杯盐水,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2甲所示,此盐水的熔点为_____。
假定外地气压为一个规范大气压,当此杯盐水正在熔化时,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其中,如图2乙所示,试管中的冰将________(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第1题图第2题图3.如图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假定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剖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共运动了_____cm的路程,小球从D点到F点的平均速度为_____m/s。
4.小华同窗用激光笔照射水面,在水槽壁上出现两个红点A和B,如下图。
假定坚持入射点O的位置不变,欲使A点下移至A',应使入射光线MO绕着点O沿________(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假定坚持入射光线不变,欲使B点下移至B',应使水面____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在水面变化进程中,折射角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第4题图第5题图第6题图5.如下图白纸上画了两个箭头(图甲),用玻璃杯装半杯水放在白纸前(图乙)。
人眼观察到位于下方的箭头发作了变化,那是由于玻璃杯下半部相当于一个________,使下方箭头成增加的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
将玻璃杯渐渐远离白纸,在移动进程中,下方的箭头方向将________________〔选填〝坚持不变〞或〝发作改动〞〕。
【精品】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河南省郑州校级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doc
2019-2020学年河南省郑州校级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一、填空(每空1分,共16分)1.在二胡表演时,表演者在用弓拉动琴弦的同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的长度,这样做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2.光在均匀介质中沿传播;同学们在教室的每个位置都能看清黑板上的字,这是光的反射现象.3.小军同学身高1.6m,当他站在平面镜前1m处时,镜中所成的像与他相距m.若他以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运动4s,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m,像的大小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一束光入射到平面镜上,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5度,则反射角为度.5.每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其主题是“关爱心灵窗户”.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透镜,有些同学由于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导致近视,需配戴透镜来矫正.6.小明用爷爷的老花镜正对太阳,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面,移动眼镜,在纸上会呈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老花镜是(凸/凹)透镜,小明发现老花镜可以使稍远处的窗户在光屏上成(正立/倒立)、缩小的像,生活中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7.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若将点燃的蜡烛依次放在a、b、c三处,其中蜡烛放在处得到的实像最大,放在处得到的实像最小.8.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航天员将地球上质量为50kg的物体带到月球上,此时物体的质量将.(选填“变大”,“不变”,或“不变”)二、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9.中学生的大拇指指甲面积约为()A.1 mm2B.1 cm2C.1 dm2D.1 m210.图中所列仪器用于测量时间的是()A .卷尺B .螺旋测微器C .游标卡尺D .1钟表11.一件俄制宇航服曾被丢弃在太空,空间站内的宇航员透过舷窗盯着窗外的宇航服看,感觉自己在向后运动,他选取的参照物是()A.宇航服B.自己 C.舷窗 D.舱内把手12.小明利用电冰箱制一些冰块,他在制冰盒里倒入一些冷水,然后放入电冰箱冷冻室,过段时间冰块就制好了,如图的几幅图中,哪个图可以表示制冰过程中水的温度变化曲线?()A .B .C .D .13.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 .手在屏幕上形成“手影”B .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C .放大镜把文字放大D .2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14.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的现象.如图所示,他用蜡烛作为光源,在木板上钻一个小孔,发现光线透过小孔在墙壁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孔成像现象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B.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圆形的C.保持蜡烛和墙的位置不变,将木板向靠近墙的方向移动,蜡烛在墙上的像会变大D.蜡烛在墙上形成的像是虚像15.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乙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的焦距是30cmB.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C.照相机成像特点与图乙中所成像的特点相同D.保持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将蜡烛远离凸透镜,烛焰仍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16.如图所示表示一个凸透镜某次成像的情况,在这一次实验中()A.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B.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焦距而小于2倍焦距C.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焦距而小于2倍焦距D.所成的是虚像17.一个人在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的时候,不小心把被测物体放到了右盘,砝码放到了左盘,砝码有50g一个,20g 两个,游码刻度是3g.该物体的质量是()A.90g B.93g C.87g D.73g18.2014年5月25日,邵阳市部分地区遭受洪魔侵袭.小明利用天平测量一杯洪水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所示.由图可知,杯和洪水的总质量为()A.80 g B.82.4 g C.77.6 g D.83 g3三、作图题:(每题3分,共18分)19.如图所示,a、b是镜前一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答题卡的图中根据反射光线a、b画出点光源S的位置.20.如图,一束光射入水中,在水底形成光斑(1)画出水面的反射光线;(2)画出水中的折射线.21.如图所示,已知一条入射光线过凸透镜的光心O,一条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与主光轴平行,请分别画出它们对应的出射光线和入射光线.22.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图中的虚线框内画出适当类型的透镜.23.如图所示请作出凸透镜的入射光线和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24.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以通过画光路图去理解.在光路图中凸透镜用图a表示,O点为光心,F为焦点.图b中A′B′是物体AB经透镜所成的像.请画出图b中两条入射光线的出射光线,完成成像光路图.4四、实验探究题(25、26每空1分,27、28、29每空2分共27分)25.某次测量如图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是cm.26.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1)实验时应选(较厚/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竖立在水平桌面上.(2)在玻璃板前放置棋子A,将完全相同的棋子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B与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得结论:.(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情况,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B所在的位置,应在玻璃板(前/后)侧观察白卡片上是否有A的像.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结论:.27.小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65cm刻度线处,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请结合此实验完成下列问题:(1)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能够说明的成像特点.(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照相机B.幻灯机C.放大镜(2)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该进行的操作是.(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将蜡烛左移,光屏左移B.将蜡烛左移,光屏右移C.将蜡烛右移,光屏左移D.将蜡烛右移,光屏右移(3)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若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80cm刻度线处,将光屏放在光具座上透镜的左侧,通过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呈现烛焰清晰的的像.(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倒立放大B.倒立缩小C.正立放大.28.小周用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能成在.(2)小周在图所示位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老师要求她在凸透镜不动的情况下.5在光屏上再成一个更小的实像,小周应当把蜡烛向移动.同时把光屏向移动.(3)小周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她应当向移动光屏,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29.江涛想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桌上有两个凸透镜,焦距分别为10cm和20cm.(1)江涛将其中一块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当烛焰、透镜及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他选择的凸透镜的焦距为cm;(2)江涛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换,发现在光屏上仍能成一清晰的像,此时像的性质是倒立、的实像;(3)实验(2)中,不改变各元件的位置,江涛换了另一块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此时(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找到烛焰的像,这是因为.五、综合应用题(9分)30.某飞机在5s内匀速飞行了1000m,它飞行的速度为多少m/s,合多少km/h?31.在密度单位中,1g/cm3=kg/m3.测得一只苹果的质量为171g、体积为180cm3,则苹果的密度为kg/m3.62019-2020学年河南省郑州校级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每空1分,共16分)1.在二胡表演时,表演者在用弓拉动琴弦的同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的长度,这样做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专题】声现象.【分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和物体振动频率有关.据此做出判断.【解答】解:当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时,琴弦振动的快慢会不一样,频率不一样,所以声音的音调就会发生变化.故答案为:音调.【点评】知道并理解音调的影响因素是解决该题的关键.2.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同学们在教室的每个位置都能看清黑板上的字,这是光的漫反射现象.【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漫反射.【分析】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凹凸不平的表面会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解答】解:光在均匀介质中一定沿直线传播;黑板的表面是比较粗糙的,可以将射来的光线向四面八方反射,是漫反射.这样,教室里不同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故答案为:直线,漫反射.【点评】此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及生活中的漫反射现象,是一道光学的基础题.3.小军同学身高1.6m,当他站在平面镜前1m处时,镜中所成的像与他相距2m.若他以1m/s 的速度远离平面镜运动4s,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5m,像的大小将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专题】应用题;比较思想;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解答此题应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解答】解: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所以,由他到平面镜的距离为1m可得镜中所成的像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1m,则相距像与他之间的距离为1m×2=2m;由他以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运动4s,根据v=可得,他远离平面镜的距离为s=1m/s×4s=4m,此时他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1m+4m=5m,所以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5m;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所以像的大小将不会改变.故答案为:2;5;不变.【点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实际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也是光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要求熟练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4.一束光入射到平面镜上,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5度,则反射角为55度.【考点】光的反射定律.【专题】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法线垂直于反射面;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是反射角;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由此解答.【解答】解: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35°,所以入射角为90°﹣35°=55°.因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是55°.7故答案为:55.【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同时还考查了入射角与反射角的概念,是一道基础题.5.每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其主题是“关爱心灵窗户”.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有些同学由于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导致近视,需配戴凹透镜来矫正.【考点】眼睛及其视物原理;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①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②近视眼的晶状体较厚,会聚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需戴凹透镜矫正.【解答】解: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近视眼的眼睛成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故应该佩戴凹透镜来矫正视力,因为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光线推迟会聚,正好成像在视网膜上.故答案为:凸;凹.【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眼睛的视物原理,以及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方法的了解和掌握,属于基础知识.6.小明用爷爷的老花镜正对太阳,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面,移动眼镜,在纸上会呈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老花镜是凸(凸/凹)透镜,小明发现老花镜可以使稍远处的窗户在光屏上成倒立(正立/倒立)、缩小的像,生活中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2)凸透镜成像规律之一: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实像,照相机成的像即如此.【解答】解:移动眼镜,在纸上会呈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说明老花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即老花镜是凸透镜;凸透镜成像规律之一: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实像,可知,老花镜可以使稍远处的窗户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像,照相机就是用这个原理制成的.故答案为:凸;倒立;照相机.【点评】通过老花镜,理解凸透镜的作用,进而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7.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若将点燃的蜡烛依次放在a、b、c三处,其中蜡烛放在b处得到的实像最大,放在c处得到的实像最小.【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凸透镜成像的规律:①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2f>v>f;②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像距v=2f;③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v>2f;④u=f,不成像;⑤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距v>u.【解答】解:由图可知:a点在一倍焦距之内,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u<f,可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b点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f<u<2f,可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v>2f;c点在二倍焦距以外,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u>2f,可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2f>v>f.综上分析可知,蜡烛放在b处得到的实像最大,放在c处得到的实像最小.故答案为:b;c.8【点评】掌握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和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像距、像的变化规律,这是凸透镜成像习题的基础知识,一定要掌握.8.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kg,航天员将地球上质量为50kg的物体带到月球上,此时物体的质量将不变.(选填“变大”,“不变”,或“不变”)【考点】质量及其特性.【专题】应用题;定性思想;顺推法;质量及其测量.【分析】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主单位是千克,符号是kg;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决定于物质的多少,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无关.【解答】解: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kg;质量为50kg的物体从地球到达月球,位置发生变化,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仍然是50kg.故答案为:千克;不变.【点评】此题考查了质量的特点和单位,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知道质量只决定于物质的多少,与其他因素无关,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基础.二、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9.中学生的大拇指指甲面积约为()A.1 mm2B.1 cm2C.1 dm2D.1 m2【考点】长度的估测.【专题】应用题;定量思想;估算法;长度、时间、速度.【分析】首先对自己大拇指指甲的长、宽进行合理的估测,然后利用公式s=ab得到面积.【解答】解:中学生大拇指指甲的长和宽差不多,在1cm左右,所以指甲的面积在s=ab=1cm×1cm=1cm2左右.故选B.【点评】对物体长度、质量、面积等进行估测,是初中物理的一项基本要求,平时结合所学知识对身边的如:人高、教室高、一步长、步行速度、楼梯阶梯数、物理课本长和宽、教室内空气质量等等,多观察多思考,必要时做出正确判断.10.图中所列仪器用于测量时间的是()A .卷尺B .螺旋测微器C .游标卡尺D .钟表【考点】时间的测量.【专题】应用题;定性思想;归谬反证法;长度、时间、速度.【分析】明确每个选项中测量仪器的用途,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解答】解:A、卷尺是测量长度的工具.不符合题意;B、螺旋测微器是测量长度的仪器.不符合题意;9C、游标卡尺是测量长度的仪器.不符合题意;D、钟表是常用测量时间的工具.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我们对常见测量工具用途的掌握,属于基本技能的考查.11.一件俄制宇航服曾被丢弃在太空,空间站内的宇航员透过舷窗盯着窗外的宇航服看,感觉自己在向后运动,他选取的参照物是()A.宇航服B.自己 C.舷窗 D.舱内把手【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专题】运动和力.【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解:以宇航服为参照物,宇航员和宇航服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所以感觉自己在向后运动;以自己或舷窗或舱内把手为参照物,自己和自己或舷窗或舱内把手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感觉自己是静止的.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12.小明利用电冰箱制一些冰块,他在制冰盒里倒入一些冷水,然后放入电冰箱冷冻室,过段时间冰块就制好了,如图的几幅图中,哪个图可以表示制冰过程中水的温度变化曲线?()A .B .C .D .【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晶体的熔化过程的特点:知道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同时要知道冰的熔点是0℃,知道冰块变成液态的过程是熔化过程.【解答】解:A、根据图象可知,A中物体的温度一直在下降,说明这是非晶体凝固的图象;故A不符合题意;B、物体的温度在下降,说明物体在放热,且有一段时间放热温度不变,说明这是晶体凝固的图象,故B符合题意;C、物体的温度一直在升高,说明这是非晶体熔化的图象;故C不符合题意;D、物体的温度在升高,说明物体在吸热,且有一段时间吸热温度不变,说明这是晶体熔化的图象,故D部符合题意;故选B.10【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有两点,一是明确熔化吸热、凝固放热;二是分清晶体有一定的凝固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凝固点.13.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手在屏幕上形成“手影”B.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C.放大镜把文字放大D.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考点】光的反射.【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都是光的折射.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解答】解:A、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故与题意不符;B、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C、用放大镜看文字时,文字变大了,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与题意不符.D、从水中笔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笔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折断了,故与题意不符;故选B.【点评】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包括: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等;光遇到物体表面会发生反射:平面镜成像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钢笔错位、筷子变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属于光的折射现象.14.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的现象.如图所示,他用蜡烛作为光源,在木板上钻一个小孔,发现光线透过小孔在墙壁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孔成像现象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B.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圆形的C.保持蜡烛和墙的位置不变,将木板向靠近墙的方向移动,蜡烛在墙上的像会变大D.蜡烛在墙上形成的像是虚像【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专题】压轴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小孔成像实验中,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成像的形状取决于物体的形状和小孔的形状没有关系,并且所成的像为倒立的实像,成像的大小与像到小孔的距离、物到小孔的距离有关.【解答】解:A、小孔成像是由光的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该选项说法正确;B、小孔成像成的是物体的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保持蜡烛和墙的位置不变,将木板向靠近墙的方向移动,因为成像的大小取决于像到小孔的距离,则木板与小孔距离越小,像也越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蜡烛在墙上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A.【点评】(1)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通过小孔后,在小孔后面的光屏上形成倒立的实像,这就是小孔成像;(2)在小孔成像现象中,物体经小孔成的像的形状由物体决定,像的形状与物体的形状相同,与孔的形状无关.15.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乙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的焦距是30cmB.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C.照相机成像特点与图乙中所成像的特点相同D.保持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将蜡烛远离凸透镜,烛焰仍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1)根据凸透镜对光线的折射作用知: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然后可知其焦距;(2)根据图中表示的焦距与物距,利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以确定成像的性质.(3)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4)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解答】解:A、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汇聚于点F,点F即为此透镜的焦点,从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即为焦距,则透镜的焦距为30cm﹣20cm=10cm,故本选项错误;B、图乙中,物距u=15cm,像距v=30cm,像距大于物距,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本选项正确;C、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故本选项错误;D、因为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所以将蜡烛远离凸透镜,保持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则在光屏上不能成清晰的像,要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故本。
河南省实验中学八年级物理上期第2次月考试卷(无答案)
河南省实验中学八年级物理上期第2次月考试卷(无答案)(3)(2)(3)(4)12.在下面所示的四幅图中,属于实像的是()A.水中的鱼B.凸透镜中的航天员C.镜中的猫D.水滴下的字13.(双选)如图所示,透过凸透镜人眼能看到M处的蜡烛在N处成放大的清晰像。
若在M 和N之间的AB虚线处放上一块不透光的光屏。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眼不能再看到蜡烛清晰的像B.人眼能直接在光屏上看到清晰像C.将蜡烛自M处向透镜靠近适当距离,能看到清晰像位于光屏处D.将凸透镜向右远离蜡烛适当距离,适当移动人眼,会看到蜡烛倒立放大的像14.(双选)为有效应对不利气象条件下的空气污染,郑州市人民政府决定在主城区实施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措施,单车成了绿色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
在一条南北方向的街道上,有甲乙丙三辆单车。
甲车看到丙车向北运动,乙车看到甲、丙都向南运动,丙车看到路边的树向北运动。
那么,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A.甲车必定向南行驶B.乙车可能静止C.乙车一定向北行驶D.丙车向北行驶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4分)15.一束红、紫两色的混合光,由空气射向一块表面平行的玻璃砖。
请在图中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砖并离开玻璃砖的大致传播路径,并且在折射光线上注明红光和紫光。
第15题图第16题图16.在图中画出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图。
(O为光心,F为焦点)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第17题4分,第18题6分,第19题9分,共19分)17.如图所示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甲乙(1)小莉观察到实验某个过程中气泡的上升情况如图甲所示,则该图是水在沸腾________(选填“前”或“时”)的情况。
(2)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探究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育资料】河南省实验中学八年级物理上期第2次月考试卷(无答案)学习精品
河南省实验中学2019-2019学年上期月考2试卷八年级物理命题人:邱娜审题人:赵世英(时间:60分钟,满分:70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1.图1是河南省实验中学校管乐团演奏《歌唱祖国》时的场景。
单簧管演奏者演奏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空气柱的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声音的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观众们在听音乐时把手机调成振动或静音,目的是在________减弱噪声。
2.放入冰箱中的一杯盐水,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2甲所示,此盐水的熔点为_____。
假设当地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当此杯盐水正在熔化时,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其中,如图2乙所示,试管中的冰将________(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第1题图第2题图3.如图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共运动了_____cm的路程,小球从D点到F点的平均速度为_____m/s。
4.小华同学用激光笔照射水面,在水槽壁上出现两个红点A和B,如图所示。
若保持入射点O的位置不变,欲使A点下移至A',应使入射光线MO绕着点O沿________(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若保持入射光线不变,欲使B点下移至B',应使水面____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在水面变化过程中,折射角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第4题图第5题图第6题图5.如图所示白纸上画了两个箭头(图甲),用玻璃杯装半杯水放在白纸前(图乙)。
人眼观察到位于下方的箭头发生了变化,那是因为玻璃杯下半部相当于一个________,使下方箭头成缩小的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
将玻璃杯慢慢远离白纸,在移动过程中,下方的箭头方向将________________(选填“保持不变”或“发生改变”)。
6.水是生命之源,为了让干旱地区也能喝上安全的水。
河南初二初中物理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南初二初中物理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计算题如图是澳大利亚“空中升降机”(Skylifter)公司制造的圆盘状飞艇,它能吊起的货物最大质量为150t.取g=9.8N/kg.问:(1)飞艇能吊起的货物最大重力为多少N?(2)若飞艇已吊装0.98×106N的货物,最多还能吊装货物多少t?二、填空题1.用钢丝绳吊起一个重力为500牛的物体,当该物体在空中静止时,绳对物体的拉力大小为 ______牛;当绳拉着物体匀速上升时,绳对物体的拉力 ______ 500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当绳拉着物体匀速下降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为 ______.2.重100牛的物体A,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如果用20牛的水平拉力使物体A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______牛,摩擦力的方向为 ______.当水平拉力增大到57牛时,物体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______牛.3.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长木板上缓慢地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力计的示数为1.5牛,根据 ____条件可知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______牛.如果该同学拉着此木块较快地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测力计示数将会 ______ 1.5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如果在木块上施加一个竖直方向的力,测力计示数 ______变小(选填“一定”、“可能”、“不可能”).4.观看体操比赛,常见体操运动员总要到镁粉盒内向手上涂些镁粉,其作用是 ______;而看到手术医生在戴乳胶手套前总要在手上涂些滑石粉,其作用是 ______.5.用手握住重8N的啤酒瓶静止悬在空中,瓶口竖直向上,此时手的握力10N,瓶子受到手竖直向上的摩擦力为______ N;若手的握力增加15N,瓶子受到手的摩擦力为 ______ N.三、选择题1.用绳子系住水桶,手握绳子从井中提水,水桶受到的力有()A.重力、绳子的拉力和手的拉力B.重力和手的拉力C.绳子的拉力和手的拉力D.重力和绳子的拉力2.下列关于力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力大小相同,产生的效果一定相同B.受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施力物体C.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才可能发生力的作用D.一个物体不能同时与两个物体有力的作用3.我们常用“鸡蛋碰石头”来形容对立双方的势力悬殊,鸡蛋(弱者)很容易被碰得“头破血流”,而石头(强者)却完好无损,对此现象的正确解释是()A.它们所受作用力大小一样,只是石头比鸡蛋硬B.鸡蛋受到较大的力的作用,石头受到较小的力的作用C.鸡蛋受到力的作用,而石头没有受到力的作用D.以上说法都不对4.如图所示的四个力中,有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它是()A.熊猫攀树的力B.人对跳板的压力C.地球对卫星的引力D.汽车对地面的压力5.一弹簧测力计,两个人用水平拉力拉它的两端,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20N,那么这两个人用力的情况是()A.两个人分别用10N的力B.两个人分别用20N的力C.一个人用20N的力,另一个人不用力D.一个人用5N的力,另一个人用15N的力6.在实验时,小明将一个正常的铁质外壳测力计的挂钩挂在铁架台上,静止时有如图所示的示数.接着,他把这个测力计像如图中乙那样,上下各挂一个0.5N的钩码,并挂到甲测力计下,则甲、乙两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A.1.0 N和1.5 NB.1.0 N和0.5 NC.2.0 N和1.0 ND.2.0 N和1.5 N7.某同学在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发现没有拉力时,测力计的指针在零刻度线上方,没有调零他就用该测力计来测量拉力大小,则测量结果()A.偏小B.偏大C.与真实值相等D.无法判断8.重力大约等于300N的是()A.一只麻雀B.一只公鸡C.一只羊D.一头大黄牛9.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任何物体的重心都一定在这个物体上B.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可能不在物体的中心C.重心就是物体上最重的点D.物体重心的位置一定会随物体形状改变而改变10.如图所示,小刚发现,学校的欢迎展牌经常被风吹倒,于是他提出的一些防止展牌被吹倒的措施,你认为合适的是()A.将展牌的支架做得更高些B.在展牌的中空支架的下部灌些沙子C.选用密度小的材料来做展牌,使展牌更轻些D.将展牌支架之间的夹角做得更大一些11.下列现象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A.高速路上汽车限速行驶B.拍打衣服灰尘脱离衣服C.人踩到香蕉皮上易滑倒D.汽车驾乘人员系安全带12.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使质量较大的物体运动后,撤走外力,物体将()A.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继续运动B.由于物体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C.由于不再有动力,停下来D.由于物体质量太大了,不容易停下来,继续运动13.如图所示,小车上的木块突然向左倾倒,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小车突然向左运动B.向左运动的小车突然停下C.向右运动的小车突然停下D.以上原因都有可能四、作图题1.如图所示,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对斜面的压力为100牛,用力的图示法画出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实验中学2019-2019学年上期月考2试卷八年级物理命题人:邱娜审题人:赵世英(时间:60分钟,满分:70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1.图1是河南省实验中学校管乐团演奏《歌唱祖国》时的场景。
单簧管演奏者演奏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空气柱的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声音的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观众们在听音乐时把手机调成振动或静音,目的是在________减弱噪声。
2.放入冰箱中的一杯盐水,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2甲所示,此盐水的熔点为_____。
假设当地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当此杯盐水正在熔化时,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其中,如图2乙所示,试管中的冰将________(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第1题图第2题图3.如图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共运动了_____cm的路程,小球从D点到F点的平均速度为_____m/s。
4.小华同学用激光笔照射水面,在水槽壁上出现两个红点A和B,如图所示。
若保持入射点O的位置不变,欲使A点下移至A',应使入射光线MO绕着点O沿________(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若保持入射光线不变,欲使B点下移至B',应使水面____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在水面变化过程中,折射角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第4题图第5题图第6题图5.如图所示白纸上画了两个箭头(图甲),用玻璃杯装半杯水放在白纸前(图乙)。
人眼观察到位于下方的箭头发生了变化,那是因为玻璃杯下半部相当于一个________,使下方箭头成缩小的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
将玻璃杯慢慢远离白纸,在移动过程中,下方的箭头方向将________________(选填“保持不变”或“发生改变”)。
6.水是生命之源,为了让干旱地区也能喝上安全的水。
来自加州伯克利分校的团队,设计出了一款可以向天空借水的神器——WaterSeer,如图所示。
将WaterSeer插入地下深约六英尺的地方,其独特的冷却系统,上部被冷却的金属就会不断将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并收集起来。
最后,将水抽取出来就,就可以得到干净安全的饮用水。
将该设备放在空气湿度大的地区,发现提取的水量变多;同样发现在温度高的地区,提取的水量也会变多。
请对上述现象中的原因及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一个你认为值得探究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7至12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3、14两题有两个正确答案,选对一个给1分,多选或错选不得分)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超声波和次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B.有声音的产生,就一定有物体的振动C.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音能传播信息D.“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在公共场所说话时音调放低些8.“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
很多名句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错误的是( )A.“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句中“楼台倒影”是楼台反射的光在水面发生折射进入池内形成的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人看到的“落日”是阳光经过大气发生折射而成的虚像C.“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湖面波光粼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D.“峰多巧障日,江远欲浮天”,“峰多巧障日”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9.将液态氮(沸点为-196℃)倒入盛有奶浆的杯中制作冰淇淋,如图所示。
我们观察到杯中液态氮沸腾,杯外壁出现白雾,同时在杯外壁出现白霜,则()A.白雾是杯中的液态氮汽化形成的B.此时杯中的液态氮温度不断升高C.杯中的液态氮不断吸热,温度保持-196℃D.杯外壁上出现的白霜是由于空气凝华形成的10.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都相当于放大镜,均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上世纪中叶科学家发明了红光LED、绿光LED和黄光LED,将这三种LED组合可以得到白色LED光源C.学校定期会在教室内使用紫外线灯进行消毒杀菌。
打开开关,能看到浅紫色的紫外线D.红外线的热效应比较强,所以人们常用它来进行遥感探测11.长时间过度使用手机,导致青少年未老先衰,新型疾病“手机老花眼”患者剧增,患者主要表现为观察近处物体不清晰。
这种疾病的形成原理和矫正方法是()A.(1)(3)B.(1)(4)C.(2)(3)D.(2)(4)(1)(2)(3)(4)12.在下面所示的四幅图中,属于实像的是()A.水中的鱼B.凸透镜中的航天员C.镜中的猫D.水滴下的字13.(双选)如图所示,透过凸透镜人眼能看到M处的蜡烛在N处成放大的清晰像。
若在M 和N之间的AB虚线处放上一块不透光的光屏。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眼不能再看到蜡烛清晰的像B.人眼能直接在光屏上看到清晰像C.将蜡烛自M处向透镜靠近适当距离,能看到清晰像位于光屏处D.将凸透镜向右远离蜡烛适当距离,适当移动人眼,会看到蜡烛倒立放大的像14.(双选)为有效应对不利气象条件下的空气污染,郑州市人民政府决定在主城区实施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措施,单车成了绿色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
在一条南北方向的街道上,有甲乙丙三辆单车。
甲车看到丙车向北运动,乙车看到甲、丙都向南运动,丙车看到路边的树向北运动。
那么,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A.甲车必定向南行驶B.乙车可能静止C.乙车一定向北行驶D.丙车向北行驶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4分)15.一束红、紫两色的混合光,由空气射向一块表面平行的玻璃砖。
请在图中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砖并离开玻璃砖的大致传播路径,并且在折射光线上注明红光和紫光。
第15题图第16题图16.在图中画出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图。
(O为光心,F为焦点)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第17题4分,第18题6分,第19题9分,共19分)17.如图所示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甲乙(1)小莉观察到实验某个过程中气泡的上升情况如图甲所示,则该图是水在沸腾________(选填“前”或“时”)的情况。
(2)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探究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小明同学利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带有镀膜面的玻璃板、白纸、支架、火柴等器材在水平桌面上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如图所示:(1)小明在实验时选用玻璃板而不选用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的透光性,便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在有镀膜面的玻璃板前放置点燃的蜡烛甲,如果在寻找甲的像的位置时,无论怎样沿桌面移动蜡烛乙,都不能使它与蜡烛甲的像重合,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调整后,小明将蜡烛甲向玻璃板靠近,观察到它的像将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为了研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情况,将一张白纸竖直放在蜡烛乙所在的位置,应在玻璃板______(选填“前”或“后”)侧观察白纸上是否有甲的像。
(5)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__________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不变”)。
(6)实验过程中,操作正确,但是像到玻璃板镀膜一面的距离总是大于物到玻璃板镀膜一面的距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小军用自制的水凸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如图所示。
当向水凸透镜里注水时,水凸透镜的焦距变小;当从水凸透镜里抽水时,水凸透镜的焦距变大。
(1)实验前,应调节烛焰、水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在__________________。
(2)当该同学移动蜡烛,水凸透镜和光屏至图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此像的性质是倒立、_________的实像,生活中利用此成像特点可制成_________。
此时该水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
(3)小军接着在蜡烛和光屏位置都不变的情况下,将水凸透镜移至_________cm刻度处,再次得到清晰的烛焰的像,像的大小跟原来相比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小军利用注射器向水凸透镜注入少许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不清,小军要想重新得到清晰的烛焰像,在蜡烛和水凸透镜的位置都不变的情况下,应将光屏向_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水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若不移动光屏,小军发现将自己的眼镜放在蜡烛和水凸透镜之间,也能看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清晰了。
则小军戴的是_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5)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由于蜡烛的燃烧小军发现光屏上的像的位置偏高,为了使像能呈在光屏的中央,可以将凸透镜向_______(选填“上”或“下”)调。
五、综合应用题(本题共2小题,第20题8分,第21题9分,共17分)20.地震发生时会产生次声波,某次海底发生地震时,同时引发了海啸。
若震源到海边陆地的距离为300km。
已知次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
则:(1)地震发出的次声波到达海边陆地所需要的最短时间大约是多少?(2)陆地上的次声波接收器接收到次声波的同时进行预报,在预报后大概1300s海啸引发的巨浪登陆陆地。
则海啸引发的巨浪推进速度是多少?21.在青少年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们乘坐大巴车从学校来到拓展培训基地。
其中某辆大巴车共行驶了60km的路程,它首先以4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了一半路程,又用30min行驶完后一半的路程。
则:(1)这辆大巴车在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该车从学校到拓展培训基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3)某大巴车上装有卫星定位系统,它在路上行驶的路况信息可以经通信卫星反射随时传到培训基地,如图甲所示。
该过程可简化为图乙,大巴车所在位置为A,培训基地所在位置为B。
假设某一时刻A和B两地的距离为2L,通信卫星距地面的高度为H,信息以光速c传递,则信息从A地传递到B地需要的时间为多少?(用字母表达式表示)甲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