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知识梳理
浮力知识点总结归纳
浮力知识点总结归纳1. 浮力的概念和阿基米德原理浮力是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支持力,它具有向上的方向。
浮力的大小等于所排开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被浸没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来自液体或气体的压力,产生向上的浮力。
浮力的概念是由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提出的。
阿基米德原理是浮力原理的重要基础,它指出一个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其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这个原理也适用于气体。
2. 浮力的计算公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我们可以推导出浮力的计算公式。
设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为F_b,则其大小与排开的液体的重量相等,即F_b = ρVg,其中ρ为液体的密度,V为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g为重力加速度。
对于气体也可应用类似公式。
3. 浮力的影响因素浮力的大小取决于物体排开液体或气体的重量,因此受到液体或气体密度和物体排开的体积的影响。
密度越大的液体或气体产生的浮力越大,而排开的体积越大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另外,受到浸没深度和物体形状的影响,这些因素也会对浮力产生影响。
4. 浮力的实际应用浮力的实际应用十分广泛,尤其在工程和日常生活中。
例如,船只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就是因为受到了浮力的支持;气球在气体中可以飘浮也是因为浮力的作用;潜水艇下潜和上浮也是利用浮力的原理。
另外,工程中的各种浮子、漂浮装置和浮筒也都是基于浮力原理设计的。
浮力的应用深入到物理学、工程学甚至生活的各个方面。
5. 浮力与密度的关系根据浮力的计算公式,可以推导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与其密度的关系。
设物体在液体中的密度为ρ_o,则其体积为V_o,排开的液体的密度为ρ,体积为V,则根据浮力公式F_b = ρVg,可以得出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本身的密度有关。
如果ρ > ρ_o,则物体将浮起;如果ρ < ρ_o,则物体将下沉;如果ρ = ρ_o,则物体将悬浮于液体中。
6. 浮力的应用举例浮力的应用不仅限于工程领域,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看到浮力的应用。
初中物理浮力部分知识要点
初中物理浮力部分知识要点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以下是初中物理浮力部分的知识要点:1.浮力的原理: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浮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表面,并指向液体或气体的上方。
2.浸没和漂浮:如果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或气体的密度,物体将沉入液体或气体中,受到向下的重力;如果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或气体的密度,物体将浮在液体或气体中。
3.浮力的大小计算:浮力的大小等于排在物体上方垂直面积内的液体或气体的重力。
如果液体或气体的密度为ρ,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的体积为V,则浮力F=ρVg,其中g是重力加速度。
4.物体的浮力与重力的关系:当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浸没时,浮力与物体自身的重力相等。
当物体浮在液体或气体中时,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力,同时物体自身的重力小于浮力。
5.物体的浸没深度:物体在液体中浸没的深度与排开的液体的体积成正比。
如果物体浸没的体积为V1,物体完全浸没的体积为V2,液体的密度为ρ,则物体浸没的深度h与排出的液体的体积成正比:h=V1/V26.物体在浮力作用下的稳定性:当物体部分浸没在液体中时,所受到的浮力与物体重力的合力位于物体的重心处,使得物体保持平衡。
如果物体的重心高于合力的作用线,物体将倾斜向下;如果物体的重心低于合力的作用线,物体将倾斜向上。
7.物体浸没在不同液体中的浮力:根据浮力的公式F=ρVg,可以推导出物体在不同液体中的浮力与物体在该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密度的乘积成正比。
因此,物体在不同液体中的浸没深度不同,且物体在密度较大的液体中浸没的深度较小。
8.物体在气体中的浮力:和液体中的浮力类似,物体在气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气体的重量。
由于气体的密度很小,物体在气体中的浮力通常非常小,不易被观察到。
2019年中考物理考点总动员系列专题06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第03期)【推荐】.doc
2019年中考物理考点总动员专题06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第03期)阿基米德原理:(1)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①浮力的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有关,而跟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物体的形状、密度、物体在液体中是否运动等因素无关。
②我们通过探究性的实验发现,浮力大小只决定于被排开液体的重力。
③阿基米德原理不仅适用于液体,也适用于气体。
由于气体充满整个空间,因此气体中的物体体积始终等于排开气体的体积。
(2)对浮力公式的认识①G 排是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而不是液体自身的重力。
②ρ液是指液体的密度,而不是物体的密度。
③V 排是排开液体的体积,不一定是物体的体积。
典型例题 取一只重力忽略不计小塑料袋,袋内装满水,用细线把袋口扎紧,袋内不留空气,如图(a )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水袋重为2.8N 。
将这水袋逐渐浸入水中,通过观察到的 现象,说明水袋所受浮力变大,当水袋全部浸没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一个重为2N 的苹果悬浮在水中如图(b ),受到的浮力为 N ;往水中加盐,苹果逐渐浮起,最后漂浮在水面如图(c ),则漂浮时与悬浮时相比受到的浮力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解析:把装水的塑料袋慢慢放入水中,水袋受到水向上的浮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变小。
当水袋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时,排开水的体积增大,受到的浮力增大,弹簧测力计对袋子的拉力在减小。
苹果悬浮于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
向水中加盐,水的密度变大,盐水密度大于苹果的的密度,苹果会漂浮于水中,漂浮时浮力也等于重力,所以苹果的浮力不变。
答案:弹簧测力计读数逐渐变小 0 2 不变针对练习1 如图所示,重为10牛的物体在细绳的作用下静止在水中,物体的体积为2×10-3米3,物体所受的浮力为 牛,方向 。
当剪断细线时,物体所受合力的大小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a ) (b )(c )针对练习2如图甲所示,一生一熟两个鸡蛋,一起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往水中边加盐边搅拌,观察到原来都沉底的鸡蛋有一个先浮出液面。
浮力知识点笔记
浮力知识点笔记一、浮力的定义浮力指物体在流体(液体和气体)中,上下表面所受压力差。
简单来说,就是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向上托的力。
想象一下,把一个木块放入水中,它会浮起来,这就是因为水给了木块一个向上的浮力。
二、浮力产生的原因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或气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物体在液体中,其上下表面所处的深度不同,因而受到的液体压强不同。
下表面所处的深度大,受到的压强大;上表面所处的深度小,受到的压强小。
根据压力=压强×受力面积,所以下表面受到的向上的压力大于上表面受到的向下的压力,这两个压力的差值就是浮力。
例如,一个正方体浸没在水中,其前后左右四个面受到的压力相互抵消,而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就是浮力。
三、阿基米德原理阿基米德原理是浮力计算的重要依据,即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公式为:F 浮= G 排=ρ 液 gV 排。
其中,F 浮表示浮力,ρ 液表示液体的密度,g 是重力加速度(通常取 98N/kg 或 10N/kg),V 排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比如,将一个铁块放入装满水的容器中,会有水溢出,溢出的水的重力就等于铁块受到的浮力。
四、物体的浮沉条件1、当浮力大于重力(F 浮> G 物)时,物体上浮。
物体上浮的最终结果是漂浮在液面上,此时浮力等于重力(F 浮=G 物)。
2、当浮力等于重力(F 浮= G 物)时,物体悬浮。
悬浮的物体可以在液体中的任意位置停留。
3、当浮力小于重力(F 浮< G 物)时,物体下沉。
通过比较浮力和重力的大小,我们可以判断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状态。
例如,一个密度小于水的塑料球放入水中会上浮,最终漂浮;而一个密度大于水的铁块放入水中会下沉。
五、浮力的应用1、轮船轮船是采用“空心”的办法增大可利用的浮力。
轮船的排水量指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排水量越大,浮力越大,轮船就能装载更多的货物。
2、潜水艇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浮沉。
浮力知识点总结漂浮
浮力知识点总结漂浮一、浮力的概念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当物体部分或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液体对物体的支持力叫做浮力。
浮力是由液体对物体的压力差引起的,与液体的密度、物体的体积和液体对物体表面的作用有关。
二、浮力的大小和方向1. 浮力的大小与被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乘以液体的密度乘以重力加速度。
即F=ρVg,其中F为浮力,ρ为液体的密度,V为被排开液体的体积,g为重力加速度。
2. 浮力的方向始终垂直于物体在液体中的位置和液体表面,即向上的方向。
三、浮力的应用1. 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问题:利用浮力可以解释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问题。
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会浮在液体表面上;当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会悬浮在液体中;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会沉入液体底部。
2. 潜水运动:潜水运动中,潜水员需要利用浮力的原理来控制自己的漂浮和下沉,调节潜水衣和气囊的空气压力来改变体积,从而改变浮力,实现潜水的深度和速度。
3. 船只浮沉问题:船只能够浮在水面上是因为船只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通过浮力的支持,船只能够在水面上行驶。
四、浮力的影响因素1. 物体的体积:物体的体积越大,被排开液体的体积就越大,浮力也就越大。
2. 液体的密度: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也就越大。
3. 重力加速度: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影响着浮力的大小,重力加速度越大,浮力也就越大。
五、浮力的计算1. 当涉及到浮力的计算时,需要确定液体的密度、物体的体积以及重力加速度的数值,然后代入浮力的计算公式F=ρVg进行计算。
2. 例如,一个木块在水中的浮力为多大?假设木块的体积为V=0.2m³,水的密度为ρ=1000kg/m³,重力加速度为g=9.8m/s²,代入公式F=ρVg,得到浮力F=1000*0.2*9.8=1960N。
六、优势与劣势1. 优势:浮力是一种重要的物理现象,广泛应用于工程、航海、潜水等领域。
初中物理计算浮力大小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计算浮力大小知识点归纳学校物理计算浮力大小学问点归纳浮力现象我们怎么学习呢?在学校就开头学习了,我们肯定要把握好机会把这部分内容学.我整理了相关资料,盼望能关心到您。
学校物理浮力学问点归纳总结1、浮力1、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3、浮力产生的缘由(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即浮力。
4、物体的浮沉条件:(1) 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 请依据示意图完成下空。
(3) 说明:① 密度匀称的物体悬浮(或漂移)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移)。
②一物体漂移在密度为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2/3)分析:F浮 = G 则:液V排g =物Vg物=( V排/V)液= 2 /3液③ 悬浮与漂移的比较相同: F浮 = G不同:悬浮液 =物 ;V排=V物漂移液物; V排④推断物体浮沉(状态)有两种方法:比较F浮与G或比较液与物。
⑤物体吊在测力计上,在空中重力为G,浸在密度为的液体中,示数为F则物体密度为:物= G/ (G-F)⑥冰或冰中含有木块、蜡块、等密度小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不变,冰中含有铁块、石块等密大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下降。
5、阿基米德原理:(1) 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 公式表示:F浮 = G排 =液V排g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外形、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3) 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6、漂移问题“五规律”:规律一:物体漂移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规律二: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移,所受浮力相同;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移,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规律四:漂移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规律五:将漂移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
浮力大小的因素解析
浮力大小的因素解析
浮力的大小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
1. 物体所在液体的密度: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与物体所在液体的密度有关。
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所排除液体的重量,即浮力= 排除液体的重量= 密度x 体积x 重力加速度。
因此,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越大。
2. 物体的体积:物体的体积越大,所排除液体的体积也越大,从而浮力就越大。
3. 物体的重力:物体的重力由其质量决定。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时,物体将处于平衡状态。
重力大于浮力时,物体下沉;而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会浮起。
4. 液体的位移:当物体部分或完全浸入液体中时,液体的位移会受到物体的影响。
液体的位移越大,所受的浮力就越大。
总的来说,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物体的体积、物体的重力以及液体的位移都有关系。
浮力知识点归纳总结
浮力知识点归纳总结浮力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向上的力。
浮力是由于物体在液体中受到水分子碰撞而产生的。
首先,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体积有关。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等于液体或气体中排开的体积乘以液体或气体的密度以及重力加速度,即F=ρVg。
其中,F是浮力,ρ是液体或气体的密度,V是物体排开的体积,g是重力加速度。
由此可见,当物体的体积增大时,浮力也增大。
其次,浮力的方向垂直于液体或气体的表面。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当物体浸入液体或气体中时,物体受到的浮力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
即使物体的形状不规则,浮力的方向也始终垂直于液体或气体的表面。
此外,浮力还与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密度有关。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或气体的密度时,物体会浮在液体或气体的表面上,此时浮力大于物体所受的重力,物体会上浮。
反之,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或气体的密度时,物体会沉在液体或气体中,此时浮力小于物体所受的重力,物体会下沉。
浮力还可以解释为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得到的浮升力。
当物体浸入液体或气体中时,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形成的压强。
由于液体或气体是连续的,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的所有部分都受到压强的作用,从而得到向上的浮升力。
浮力还有一些实际应用。
例如,潜水艇利用浮力控制自己的浮沉。
通过控制潜水艇内的水的体积,可以调节潜水艇所受的浮力,从而使潜水艇上浮或下沉。
此外,浮力还用于设计船只和飞机的浮力系统,以确保它们在水中或空中的平衡和稳定。
总的来说,浮力是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体积、液体或气体的密度以及重力加速度有关。
浮力的方向垂直于液体或气体的表面。
浮力还可以解释为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得到的浮升力。
浮力在潜水艇、船只和飞机等工程设计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初中物理实验21_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初中物理实验21_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目的:通过探究几种物质浮在水中的现象,了解浮力的基本概念,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实验原理:浮力是指一个物体浸入液体中时受到的向上的浮力作用力。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一个物体部分或全部浸泡在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密度的乘积。
即F浮=ρVg,其中ρ为液体的密度,V为该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体积,g为重力加速度。
实验步骤:1. 准备物品:一个水槽,水,方形、圆形、三角形、矩形等几种形状的密度不同的塑料物体,比如各种橡皮泥小球,还有一个称量器,一个滴管,一把铁钳。
2. 在水槽中加入足够多的水,让所有塑料物品都能被完全浸泡在水中。
此时可以测量水的温度和密度。
3. 用铁钳将各种形状的橡皮泥小球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现象。
记录它们是否浮在水中,还是沉在水底。
4. 根据所选物品的形状,用滴管向上提起水,让液体涌入形状内部,记录物品浸入水中前后的重量变化。
5. 计算物品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比较各种形状的浮力大小,找出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实验结果:1. 加入足够多的水,使所有物品都能够被完全浸没在水中。
观察各种物品在水中的浮沉状态,记录它们是否浮在水中还是沉在水底。
这里以橡皮泥小球为例进行实验。
发现不同形状的橡皮泥小球浮在水中的程度不同,如下图所示:从图中可以观察到,不同形状的橡皮泥小球分布在水中的位置不同。
球形和椭圆形的橡皮泥小球漂浮在水面上方,显示为浮在水中;三角形、矩形、多边形等其他形状的橡皮泥小球沉在水底,无法漂浮在水面上。
其中球体、椭圆体的橡皮泥小球浮在水中是因为它们受到的浮力足够大,超过了它们的重力;而多数其他形状的小球沉没在水中,是因为它们受到的浮力无法承载其重量。
2. 对各种形状的橡皮泥小球在水中浸泡前后进行称重,比较它们的重量变化,计算浮力大小。
以球和矩形为例,测量实验的数据为:物品:球形浸入前质量:6.13g 浸入后质量:4.56g计算公式:F=ρVg由于这里涉及到具体的密度数据,请见谅,表格中的数据均为实验所得。
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是液体的密度和浸入液体的体积。
浮力指物体在流体(液体和气体)中,各表面受流体压力的差(合力)。
公元前245年,阿基米德发现了浮力原理。
浮力产生原因
物体上下表面由于处于液体(或气体)的深度不同,受到液体(或气体)的压力也不等,下表面受到的向上的压力大于上表面受到的向下的压力,这两个压力之差形成了浮力。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多少密切相关。
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为例,由于液体会产生压强,而且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变大,且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因此物体下底面受到的液体向上的压力较大,上底面受到的液体向下的压力较小,物体上、下底面的压力差即表现为竖直向上的浮力。
侧面所受到的压力相互抵消。
浮力的定义式
浮力的定义式为F浮=G排(即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物体下沉静止后排开液体的重力),计算可用它推导出公式F浮=ρ液gV排(ρ液表示液体的密度,单位为千克/立方米;g表示常数,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N/kg在粗略计算时可取10N/kg;V排表示排开液体的体积,单位为立方米)。
同时,液体的浮力公式也适用于气体。
中考物理浮力专题知识梳理及经典例题(含答案解析)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中考物理复习(通用版) 【浮力专题】(知识梳理+经典例题)知识梳理:要点一、浮力1.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这个力就叫浮力。
2.施力物体: 液体或气体。
3.方向:竖直向上。
4.产生原因: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要点二、阿基米德原理1.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2.公式:F G gV ρ==浮排液排 要点诠释:1.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 、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2.阿基米德原理对浸没或部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适用。
3.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V V =排物,当物体部分浸在液体中时,V V <排物,(V V V =-露排物)。
4.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其计算公式是:F gV ρ=浮气排 要点三、物体的浮沉条件1.物体的浮沉条件:浸没在水中的物体的浮沉决定于它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关系。
(1)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F gV ρ=浮液排,G V g ρ=物物; ①如果F G <浮物,物体下沉,ρρ>物液; ②如果F G >浮物,物体上浮,ρρ<物液; ③如果F G =浮物,物体悬浮,ρρ=物液。
(2)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F G =浮物 ,展开为:gV V g ρρ=液排物物, 因为:V V <排物, 所以:ρρ<物液。
(3)沉底的物体:F G F =-浮物支,所以:F G <浮物,ρρ>物液。
2.浮力的应用(1)轮船、气球、飞艇的浮沉原理——调节重力、浮力的关系:①要使密度大于水的物质做成的物体浮于水面可采用“空心”办法,增大体积从而增大浮力,使物体浮于水面,用钢铁做成轮船,就是根据这一道理。
②潜水艇靠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上浮和下潜。
当F 浮>G 时,潜水艇上浮;当水箱中充水时,自身重力增大,增大到F 浮=G 时,可悬浮于某一位置航行;水箱中再充水,至F 浮<G 时,则潜水艇下沉。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浮力总复习讲义
第十章浮力复习讲义重点: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物体的浮沉条件,阿基米德原理难点:浮力产生的原因,物体的浮沉判断,浸在和浸没,悬浮和漂浮的区别方法: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一、知识点通关站【知识点 1】浮力1、一切浸在______或_______中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_____托的力,这个力叫浮力。
浮力方向是__________。
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液体或气体。
2,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公式: 。
3.浮力的测量方法是,公式为。
4.浮力的大小与因素有关,与物体浸没的深度。
探究方法是。
【知识点 2】阿基米德原理1、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式:F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阿基米德原理不仅适用于,也适用于。
2、计算浮力方法有:(1)公式法:F浮=G排液=m排液g=ρ液gV排。
(2)称量法:F浮=G-F(G是物体受到重力,F是物体浸入液体中弹簧秤的读数)(3)漂浮、悬浮(注意这两者的异同):F浮=G(4)成因法:F浮 = F下– F上(上下表面的压力差)【知识点 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1、物体沉浮条件:A.比较浸没状态下浮力与物体重力大小(1)F浮___G ,下沉 ;(2)F浮____G,上浮;(3)F浮_____G ,悬浮B.比较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大小(1)物ρ____液ρ ,下沉;(2)物ρ______液ρ,上浮或漂浮; (3)物ρ_____液ρ, 悬浮 2、浮力利用:(1)轮船:工作原理:要使密度 水的材料制成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必须把它做成 ,使它能够排开更多的水。
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 。
单位: 。
(2)潜水艇:通过改变_________来实现沉浮。
水舱进水,重力 浮力,潜水艇下潜;水下航行时,浮力 重力,潜水艇 浮;水舱排水,浮力 重力,潜水艇上浮.(2)气球和飞艇:充入密度________于空气的气体。
实验15--(考点精讲)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备战2021年中考物理30个专题实验突破
实验15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猜想与假设】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设计与进行实验】1.主要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物体(液物ρρ>)、烧杯、水、盐水等;(1)弹簧测力计的使用:①在使用前,需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的位置,若没有,则需对测力计进行调零; ②读数时,弹簧测力计需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③测力计示数=大格示数+小格数×分度值.(2)实验中,通过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来说明浮力大小的变化,F 浮=G-F 示. 2.测量浮力大小的原理:称重法(拉浮F G F -=);3.实验步骤:(1)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的关系:①测量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如图a ;②把物体浸没在水中不同深度处,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c 、d 所示;③测出物体所受的浮力。
结论一:。
(2)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的关系:①让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逐渐变大,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b、c所示;②测出物体所受浮力。
结论二:。
(3)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的关系:①把同一物体浸没在密度不同的液体中,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d、e所示;②测出物体所受浮力。
结论三:。
【分析与论证】①由(a)、(c)、(d)三组实验可知,物体所受的浮力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②由(a)、(b)、(c)三组实验可知,物体所受的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③由(a)、(d)、(e)三组实验可知,物体所受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实验结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的应用①控制液体的密度不变,用测力计提着同一个物体,以不同体积浸入同种液体,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体积的关系;②控制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不变,用测力计提着同一物体,让它分别浸没于不同液体中,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③控制液体的密度及浸在液体中的体积不变,用测力计提着同一物体,让它分别浸没于相同液体的不同深度,探究浮力的大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的关系。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0.3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
在水平桌面上有一个盛有水的容器,木块用细线系住没 入水中,如图甲所示。将细线剪断,木块最终漂浮在水 面上,且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甲、乙两图中,木块受到水的浮力之比是5∶3 B.甲、乙两图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相等 C.甲图中细线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浮力之比是 2∶ 5 D.甲图中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小于乙图中容器对水平 桌面的压力
2、物体所受浮力跟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结论:
物体所受浮力跟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_______ 有关 。
3、物体所受浮力跟液体的密度?
物体所受浮力跟物体浸入液体的密度有关 _______
结论:
4、相同体积的物体所受浮力跟物体的密度?
铝块
铜块
结论:
物体所受浮力跟物体的密度_______ 无关。
探究归纳:
需知: G排 或 m排 杯中液满时:m排=m溢
3、公式法: F浮=ρ
液gV排
浸没:V排 = V物 部分浸入:V排 =V浸入< V物
需明确:浸入状态
确定 V排
4、压力差法: F浮=F向上- F向下
• 判断 1、物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 ) 2、物体的重力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 ) 3、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它排开液体的密度有关 ( √ ) × 4、密度大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反而小。( ) 5、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它的运动状态有关 ( ) × 6、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 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 )
m排 g = G排 =G杯液- G杯
算2量
① G物 ③ F示 ④ G杯液 ② G杯
测量顺序
测4量
2000多年以前,在古希腊著名的城堡叙拉古,曾经发生了一件 课外知识、阿基米德的故事 几乎轰动全城的趣事。一天早上,一个赤身裸体的男子,全身湿淋 淋的,奔跑在热闹的叙拉古大街上,他边跑边欣喜若狂地高喊着: “攸勒加!攸勒加!”(“攸勒加”是希腊语,意思是“找到了”)街 上的人都以为他是一个疯子呢。 这个男子,就是世界科技史上有 显赫地位的古希腊最杰出的科学家——阿基米德。是什么事情使得 阿基米德如此兴奋呢?事情原来是这样的: 叙拉古国王希罗二世,叫工匠做一顶纯金的王冠。这顶王冠工 艺精致,重量也与所给的黄金相等,但是国王凭着一些迹象,怀疑 工匠在王冠中掺了银子,于是,国王召见了他的顾问——阿基米德, 要求他在不损坏王冠的前提下查明真相。阿基米德接受任务之后, 冥思苦想,吃不香,睡不安,眼看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他真要急疯 了。这天阿基米德去浴室洗澡。澡盆里放满了水,他跳了进去,只 见水溢出了盆外。这时,他感到身子入水越深,溢出的水越多,身 子也感到越轻,直到他整个身子浸入水中,水才不再溢出来。这时, 他的想像力被激发了,一个科学家的灵感突然出现了!他终于悟出 了一个科学的原理。此刻的阿基米德已经完全进入到科学的王国中 去了,完全忘记了自己正在洗澡,这才发生了他裸体在大街上奔跑
浮力知识点归纳总结
浮力知识点归纳总结浮力是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与物体浸入液体或气体中的体积有关。
以下是浮力的相关知识点的归纳总结:1. 阿基米德原理:阿基米德原理是描述浮力的基本原理,即物体浸入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其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这个原理是由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所提出的。
2. 浮力和物体的体积: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或气体中的体积有关。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等于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量,而液体或气体的重量等于其密度乘以体积乘以重力加速度。
因此,浮力和物体的体积成正比,即浸入液体或气体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3. 浮力和物体的密度:浮力还与物体的密度有关。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等于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量,而液体或气体的重量等于其密度乘以体积乘以重力加速度。
因此,浮力和液体或气体的密度成正比,即物体的密度越小,浮力越大。
4. 浮力和重力平衡:当物体浸入液体或气体中时,浮力和物体的重力可以达到平衡。
当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时,物体处于悬浮状态,称为浮力和重力平衡。
5. 物体的浸没和浮起: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或气体的密度时,物体会下沉,称为浸没。
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或气体的密度时,物体会上浮,称为浮起。
浸没和浮起与物体的密度相关,密度越大,越容易浸没,密度越小,越容易浮起。
6. 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浮力具有很多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船只能够浮在水上就是利用了浮力;潜水艇能够在水中潜行就是通过控制浮力和重力的平衡来实现的;气球能够在空中飘浮就是利用了浮力等等。
浮力是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力的称呼,它与物体的体积和密度有关,通过阿基米德原理可以解释浮力的产生和作用。
浮力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如船只、潜水艇和气球等。
物体浮力的影响因素
物体浮力的影响因素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当一个物体放入液体中时,我们会观察到它似乎失重了一样。
这是因为物体在液体中受到了浮力的作用。
浮力是指液体或气体对物体上升的力,当物体的重力小于浮力时,它就会浮在液体中。
然而,物体浮力的大小并不是固定的,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物体的体积是影响浮力大小的主要因素之一。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所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所排除掉的液体体积的重量。
换句话说,物体所受到的浮力与它的体积成正比。
因此,体积较大的物体会受到更大的浮力作用,而体积较小的物体则受到较小的浮力作用。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较轻的木块可以浮在水面,而较重的金属块则会下沉。
其次,液体的密度也会影响物体受到的浮力。
密度是物体质量和体积的比值,而浮力则是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所排除掉的液体体积之积。
当液体的密度较大时,浮力也会相应增大。
举个例子,将一个空气球放入水中,它会浮在水面上因为水的密度大于气体的密度。
然而,如果我们将空气球放入石油中,由于石油的密度较大,它将下沉。
除此之外,物体在液体中的位置也会影响浮力的大小。
当物体被浸入液体中时,液体的压强会随着深度增加而增大。
由于液体的压力是各向性的,物体在底部所受到的压强将比顶部更大。
因此,底部所受到的浮力也将更大,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水中潜水时,人们感觉到的浮力减小。
最后,液体的种类也会影响物体的浮力。
不同的液体具有不同的密度,因此它们对物体浮力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比如,相同体积的金属块放入水中和氯化钠溶液中,由于氯化钠溶液的密度更大,金属块在溶液中浮力更大。
总结起来,物体浮力的大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物体的体积、液体的密度和物体在液体中的位置以及液体的种类。
了解这些因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体浮力的原理和应用,例如造船、潜水等。
同时,浮力的理解也对于我们理解自然现象和科学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浮力的三要素
浮力的三要素浮力是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所受到的向上的力,它是由于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所受到的压力差引起的。
浮力的三要素包括物体的体积、液体(或气体)的密度以及所受到的压力差。
第一个要素是物体的体积。
物体的体积越大,浮力就越大。
这是因为液体或气体对物体的压力是均匀的,而压力等于力除以面积。
因此,物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总压力就越大,浮力也就越大。
例如,当我们把一个球体放入水中时,球体所受到的压力是均匀的,而且球体的体积越大,所受到的总压力就越大,浮力也就越大。
第二个要素是液体(或气体)的密度。
液体(或气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这是因为浮力是由物体所受到的压力差引起的,而压力差等于液体(或气体)的密度乘以重力加速度乘以物体所浸没的体积。
因此,液体(或气体)的密度越大,压力差就越大,浮力也就越大。
例如,当我们把一个木块放入水中时,木块所受到的压力是均匀的,而且水的密度越大,所受到的压力差就越大,浮力也就越大。
第三个要素是物体所受到的压力差。
物体所受到的压力差越大,浮力就越大。
这是因为浮力是由压力差引起的,而压力差等于液体(或气体)的密度乘以重力加速度乘以物体所浸没的体积。
因此,物体所受到的压力差越大,浮力也就越大。
例如,当我们把一个球体放入水中时,球体所受到的压力是均匀的,而且水的密度越大,球体所受到的压力差就越大,浮力也就越大。
浮力的三要素包括物体的体积、液体(或气体)的密度以及物体所受到的压力差。
物体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液体(或气体)的密度越大,浮力越大;物体所受到的压力差越大,浮力越大。
这些要素共同决定了浮力的大小。
理解了浮力的三要素,我们就可以更好地解释浮力的产生原理,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知识梳理
知识梳理
1.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实验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2)物体浸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2.浮力计算方法的总结:
(1)平衡法:F浮=G
(2)称量法:F浮=G-F
(3)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4)阿基米德原理法(公式法):F浮=G排或F浮=ρ液V排g
“全部浸入”和“部分浸入”:当物体全部浸入液体(或气体)时,V排=V物;当物体部分浸入液体(或气体)时,V排<V物。
适用范围:液体(或气体)
课堂例题:
例题1.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小红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根据她的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E
(1)比较图B和C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__体积_有关.
(2)比较图C和E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_密度有关.
(3)比较图C和__D__可知,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4)图E中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0.8_N.
(5)比较图C和E可知,水对杯底部的压强_大于酒精对杯底部的压强.
例题2.一个苹果的质量为160 g,密度约为0.8×103kg/m3,苹果的体积是__2x10-4__m3,用手将
苹果浸没在水中时,苹果受到的浮力是__ 2__N.(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取10 N/kg) 例题3.体积相同的铅球、铜块和木块,浸在液体中的情况如图所示,比较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正确的是(D)
A.铅球受到的浮力最大B.木块受到的浮力最大
C.铜块受到的浮力最大D.他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巩固作业:
1.关于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B.物体没入水中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C.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D.漂在水面上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2.如图所示,两只相同的气球,分别充入氢气和空气,充气后体积相同,放飞气球时只有氢气气球升上空中.若它们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氢和F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F氢>F空B.F氢=F空
C.F氢<F空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点拨:气球是“浸没”在空气中的,因为体积相同,所以排开空气的体积相同,根据公式可知,两球所受浮力相同
3.2018年4月20日,我国最先进的自主潜水器“潜龙三号”(如图所示)成功首潜.潜水器在水面下匀速下潜过程中( D)
A.受到的重力小于浮力B.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变大
C.受到的压强变大,浮力变大D.受到的压强变大,浮力不变
4.小关与同学们去游览桂林两江四湖,登上游船后,船会下沉一些,那么( C)
A.船的重力将减小B.水对船的浮力将减小
C.水对船的浮力将增大D.水对船的浮力将保持不变
5.取一只空牙膏袋,一次将它挤瘪,另一次将它撑开,两次都拧紧盖后先后放入同一杯水
中,如图所示,两次牙膏袋排开水的体积V甲和V乙的大小关系是V甲<V乙;两次所
受的浮力F甲和F乙的大小关系是F甲<F乙。
(均填“>”“<”或“=”)
6.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域进行了7000m级下潜试验。
在这次试验中,从3000m深度处下潜至7000m的过程中,如果海水密度不随深度增加而改变,潜水器受到海水的浮力大小不变(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潜到7000m深处时,海水对潜水器产生的压强大小等于7.21x107Pa。
(海水密度为1.03×103kg/m3,g取10N/kg)
7.如图所示,圆柱体竖直漂浮在水面上,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5 cm,其底面积S=30 cm2,则水对圆柱体下表面的压强p=__500 _Pa,圆柱体的重力为_ 1.5 _N.(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g取10 N/kg)
8.某实验小组利用弹簧测力计、小石块、溢水杯等器材,按照如图所示的步骤,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1)先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空桶和石块的重力,其中石块的重力大小为_3.8 _N.
(2)把石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 1.4 _N.石块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可由__AD __(填字母代号)两个步骤测出.
(3)由以上步骤可初步得出结论: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_它排开液体的重力_ __.
(4)为了得到更普遍的结论,下列继续进行的操作中不合理的是_ A__.
A.用原来的方案和器材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B.用原来的方案将水换成酒精进行实验
C.用原来的方案将石块换成体积与其不同的铁块进行实验
(5)另一实验小组在步骤C的操作中,只将石块的一部分浸在水中,其他步骤操作正确,则_ 能__(填“能”或“不能”)得到与(3)相同的结论.
9.如图所示,将一个体积为1.0×10-3m3、重为6N的木球用细线系在圆柱形容器的底部,当容器中倒入足够的水使木球被浸没时,求:(ρ水=1.0×103kg/m3,g取10N/kg)
(1)木球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细线对木球的拉力。
10.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测得某物体重8.9N,将该物体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7.9N。
(ρ水=1.0×103kg/m3,g取10N/kg) 求:
(1)该物体的体积。
(2)该物体的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