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 品德与社会 》课堂教学中凸显人文精神
整合课程资源 融入课堂教学——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感悟
德教学的重任之一 。 我在 教学《悲愤 的吼声》(浙教版五年级下册 )一课 时,努
力 宣讲 “认 识 El军侵 华战 争 的 罪 恶 ,体 会 中 日两 国人 民友 好 相 处”的战争与和平的道德价值观 。就课文事件 而言 ,已相隔半 个多世纪 ;就课文 内容 来说 ,是对战争与和平的理 解。两者对 于一 个 十 来 岁的 儿 童 来说 都 是 那样 的遥 远 ,这是 教 学的 难 点 所在。所以,要教好此课 ,关键在 于对相关课程 资源进行有效 的精选与整合。于是 ,我采 用读、看 、走访等活动形式,对大量 相 关 教 学 资 源 进 行 了整 合 :精 读 课 文 ,初 知 E l军侵 华 罪 恶 ;细 看图片资料和“南京大屠杀”影像资料 ,揭露 El军侵华 的罪恶 ; 亲临侵 华 El军碉 堡遗址 ,感知战争 灾难 ;走访 中 El合 资企 业, 感悟 中E1人 民友好 。经过整合 筛选的课程资源具有 生动 、形 象、鲜活的特点 ,使 学生心灵 受到震撼 ,思维得 到启迪 ,因此 , 学生很 快地 达 成 了“日军侵 华 罪 行 累 累,中 日经 济合 作 互 惠 双 赢 ,中 E l两 国人 民世 代 友 好 ”的 共 识 ,圆 满 实现 了课 堂预 设 目 标。不仅如此 ,我还积极 引导学生在体验成功和快乐的同时 。 学会 怎样去面对失败与挫折 ;当情感和利益发生冲突时,引导 他 们 怎 样去 对 待对 与 错 、爱 与恨 、祸 与福 。让 学 生在 这样 的 “碰 撞”活动 中,对社会存在事物和现 象有一个基本正确 的道德判 断和选择 ,可使他们的辩证思维得到培养与提高。
断和选择 。同时 ,它也为儿童的 品德 内化 、良好 习惯的培养 、 健全人格 的塑造提供活 动平 台和发展 空间 ;二是“以儿童生 活为基础”,当然 ,这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 翻版。课程的教 育 意 义 在 于对 儿 童 生 活 的 引导 ,用经 过生 活锤 炼 的 有 意 义 的 内容教育儿 童。鉴于这样 的认识 ,对 品德课堂教学 资源进行 必要整合 ,是进行有效品德课堂教学需 求的必然选择 。
深度教学视域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魂育人策略研究
深度教学视域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魂育人策略研究作者:彭舜怡来源:《师道(教研)》2024年第01期本文将以人教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第10课《传统美德源远流长》第二课时《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的教学作为范例,分析应该如何在教学中以素养为导向,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铸魂育人功能。
一、深入解读教材,围绕核心素养,定位教学目标教学先从《论语》导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理解“立己达人”的意思,带领学生探寻仁爱精神这种中华美德的根源,对仁爱精神有了初步的肯定性体认。
继而挖掘学生校园生活的真实事例,通过“演—议—辨”将对仁爱精神的理解与真实的生活构建起联系。
再通过文本的历史故事与现代学生较熟悉的仁德楷模的故事,引导学生从古到今,从个人到社会、再到国家的角度,层层深入地感悟“仁爱”思想的内涵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情怀的一脉相承,进一步激发学生情感共鸣与价值认同。
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事,了解“民胞物与”的思想,引导学生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就是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的体现,深化仁爱精神的文化认同。
最后借助评价表,感悟仁爱品质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帮助学生内省。
二、创设真实情境,进行多维体验,发挥育人功能1.演绎生活,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老师通过挖掘校园生活中学生的实际事例,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在“准真實”生活中学习,调动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让传统美德的养成回归儿童生活。
如在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老师在课堂上让学生演绎课室内常见的因为桌椅位置移动而发生的争执,让学生从正反角度思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站在自己的角度想问题,就会容易计较、追究他人的过错;但从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将心比心,就会容易体谅别人。
面对同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就会有不同的处事待人方法。
再让学生思考,在生活中怎么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让学生用“我不愿意,我也不。
”来进行表达。
2.设置问题,品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创造性源于问题的解决。
小学《品德与社会》高效课堂教学初探
小学《品德与社会》高效课堂教学初探[摘要]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在备课的同时,还要注意备学生、备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 《品德与社会》高效课堂兴趣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是小学活动的教学。
如果教学活动开展的不生动、不活泼、不主动、不精彩,师生配合欠默契,学生就会无兴趣,教学效果自然就不理想。
那么,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怎样才能变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堂为高效呢?我在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觉得做到以下几点非常重要。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对学生的学习,尤其是对小学生的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
如果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不感兴趣,任凭老师怎么苦口婆心地讲,往往得不到预期效果,甚至弄得师生双方受气。
相反,如果变所学内容是他们感兴趣、喜欢的,他们就会尽量挖掘内在的潜能,犹如挤海绵里的水一样,竭尽全力挤,分秒必争地学。
其刻苦精神让人惊讶,让人感叹。
倘若这样,品社教学效果能不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吗?因此,在品社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我在教学《我长大了》一课时,我让孩子们带来自己上幼儿园时的照片和上小学以后戴上红领巾的照片,进行对比,请学生仔细观察,说说发现了什么。
引导他们从自己的身体发育了、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提高了,以及精神风貌等多方面的变化来进行总结、比较,感知自己的成长和变化。
孩子们学习兴趣很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他们从自己的成长中发现总结变化最明显的地方,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或画下来,制作成“我的变化”小卡片,收集在“我的成长记录袋”里。
这样教学,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积极性也得到了充分调动。
二、巧设导语,引发学生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思想政治课不可忽视人文精神教育
思想政治课不可忽视人文精神教育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他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
学生具有正确的思想观念,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对于事物的探究意识,并且能加强学生的办事效率。
然而消极的心态不但不能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还容易使学生养成懈怠、懒惰的毛病,使其做事缺乏责任心。
因此,正确思想观念的树立,对于初中生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当今的教育在学生的教育过程中不断融入人文精神的培养,能够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策略1.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
对于初中生思想道德的建设方法分为两种,一种是采用理论的方法,另一种是采用实践的方法。
其过程中不断的教育培训能够提升学生对于理论的理解,并且通过工作从而提升学生实践的能力。
在教育过程中,初中生的思想水平存在差异的问题,老师应在教育过程中一视同仁,并根据各个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教育,对思想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专门培养,采用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从而提升学生人文精神教育过程中的趣味性。
并可以结合教师自身的经历作为教学素材,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杰出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并将教学目标定为提升社会需求的高级人才。
2.针对初中生心理特征展开教学。
初中生在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不能得到很好的效果是由于初中生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为使初中生能够有效地接受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需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从而找到最适合、最有效的教育方法。
初中生人文精神培养目标是使初中生成为优秀新青年,使其具有互相团结并且勇于表达自己的良好品质。
教师在此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特征,对其心理思想进行分析,并且及时对于问题展开交流。
浅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渗透
浅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是非常重要的。
语文教育是一门涉及文字、语言和文化的学科,它不仅仅要传授学生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全面发展。
人文精神是文化的核心,是人类文明的灵魂。
它包含了人性关怀、尊重他人、注重人的价值和个性发展等方面。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体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人文关怀是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应该对学生充满关爱和尊重。
语文课堂是师生之间相互理解、沟通和交流的场所。
教师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需求,并尽力满足他们的需求。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传递积极的情感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和困难,在成长过程中培养勇气和坚韧的品质。
其次,人文精神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人格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课程应该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
这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要培养他们对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领域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通过学习古诗词、经典文学作品等,学生可以感受到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感受到文学艺术的美感,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第三,人文精神也需要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品德教育的培养。
语文课可以通过阅读名人传记、道德故事等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
通过这些教材的引导,学生可以学习到不同伟人的感人事迹和崇高品质,激发他们向往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
此外,人文精神还要求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语文教学应该引导学生有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和创造性表达的能力。
这要求教师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任务和活动,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创新精神。
最后,人文精神的渗透还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语文教育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他人,并且激发他们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
通过课堂的讨论和研究,学生可以了解社会问题和人权意识,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综上所述,人文精神的渗透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任务。
如何让德育在品德与社会课中凸显
如何让德育在品德与社会课中凸显众所周知小学阶段是养成教育的最佳年龄期,抓好这个阶段的教育,对少年儿童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至关重要。
在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
如何让德育在品德与社会课中凸显呢?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1、钻研教材,把握特点。
思想品德新教材突出时代特点,把“五爱”教育作为教学基本内容。
课文图文并茂,生动活泼,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为一体。
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把握特点,选择教法,有效地“导学”,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2、提高认知,发展思维。
以事明理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要原则,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开启学生求知明理的动机,引导学生探究图文中蕴含的道理,鼓励学生独特的见解,让学生感受道德思维发展的乐趣。
3、创设情景,激发情感。
激发培养情感,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关键所在。
教师在教学中,一要自己对生活充满希望,以自己对党、对祖国、对他人的情和爱,移情于教,作用于学生;二要善于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兴趣情感,以情载理,以情育人。
4、联系实际,指导行为。
品德与社会课要着眼落实教学生学会做人。
教师应贯彻知行统一原则,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的具体表现,在行为习惯培养上,给予具体的指导,让学生对照道德规范,既知道“为什么”,又知道“怎么做”。
教师还应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在道德行为上为学生作出示范,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榜样主导作用。
二、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
教师通过创设丰富的、灵活的、直观的、开放的学习形式,给学生大量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既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提高了主体参与能力,从而增强了品德与社会课的实效性。
1、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建立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共同配合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前准备活动、课堂教学活动、课后延伸教育活动。
如何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何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意义,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一切创新都是从提出问题开始,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
因此,教师要做一个学生创造火花的激发者,智慧源泉的开掘者。
要引导学生求异,鼓励学生去怀疑、去超越、去创新、去做具有独创精神的创造型人才。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创新精神是指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又是新课改的重要目标。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教师要注重自身的素质修养和培养创新精神。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长流水”。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如果自身不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更新知识结构层次,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适应新课改要求。
具体来说,教师必须精通所担任学科的基础知识,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个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
教师有了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透彻地理解教材,灵活地处理教材,准确的讲授教材。
另外,教师还应有比较广博的的文化修养。
素质教育和创新精神都要求教师具备一种更新知识结构、补充学术养料、拓展教育视野的能力,使自己拥有精深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一专多能、左右逢源、触类旁通的知识结构。
二、在教学过程中,应树立教改意识,改革教学手段。
1、设置情境,激发兴趣,引起探究动机-创新源泉。
选择耐人寻味的事例,创设逼真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进行创新思维。
思想品德课本身偏重知识,趣味性少,如果教师将课堂上成纯粹的讲授课,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昏昏欲睡,点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因此,教师必须想尽办法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根据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将引人入胜的寓言,脍炙人口的诗歌,言简意赅的歇后语,饶有情趣的民谣,美妙动听的音乐,启迪智慧的谜语,幽默省人的漫画以及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热点等融入教学过程之中。
关于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几点思考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如在教学三年级下 册《 你 的心情我理解 》 时, 这 一 课 如 果 只让 学 生 说 一 说 则 根本 起 不 到 内化 的 作 用 ,我 把 3 8 页 的情 景 图做 成 课 件 , 让学生转换角色体验图片中人物的言谈举止 , 再 让学 生 说 一 说 自己 当 时 的感 受 .有 的说 : “ 被 别 人 误 会我 很 伤 心 。” 有 的说 : “ 同 桌不 理 解 我 时 , 我 很 难 过 。” … …让 学生 将 心 比心 , 换位思考 , 体 谅 理 解 同学 、 朋友 等人 的心 情 。 在 这 种 情 境 中学 生 自然体 会 到 了人 与人 之 间要 相 互 理 解 . 相互帮助 。 每 个 人都 不 是 完 人 , 要 宽容 和 包 容 他 人 。
三、 注重 生 活 。 学会 尊 重 其 实 每 一 课 的 教 材 编 排 和 设 计 都 有 它 的 意 图 且 都 来 源 于生活 , 符合小 学年龄段孩 子 的生活特 点 。因此 , 在 教 学 过
同 学 的 帮 助 。很 多学 生 习惯 了父 母 的疼 爱 ,不 知 道 珍 惜 和 感 激。 品社 教 材 中有 很 多 与现 实 生 活 相 联 系 的 内容 。 通 过他 们 最 熟悉 , 与 自身 发 展 联 系 最 密切 的地 方 , 体验生活 。 如 在 教 学 三年 级上 册 第 二 单 元 《 温 暖的家》 中《 名 字 的 故 事》 之 前 ,我 先 让 学 生 回 家 做 一 个小 调查 — — 自己名 字 的 由 来 。这 个 小 小 的 活动 , 却 达 到 了 意 想 不 到 的效 果 。孩 子们 兴 致 勃 勃 地做 起 了小 调 查 , 从 自 己的 “ 姓” 着手 , 还 了解 了 自己名 字 的意 义 。 在课 堂 交 流 过 程 中 ,学 生 积 极 发 言 说 自己 名字 的含 义。 当我 看 到 学 生们 一 个 个 头 头是 道 地 说 着 自己 名 字 的 由来 , 说 着 父母 在 自己 的名 字 中对 自己 所 寄 予 的 希 望 时 ,我发 现孩 子们 似 乎 长 大 了。 通 过 小 调查 , 孩 子 们 更深 刻地 感 受 到 了 父母 对 于 自 己的 爱 , 更 真 切 地 体 会 到 了父 母 的 期 望 , 更 实 实 在 在 地 明确 了 自 己努 力 的方 向 , 知 道 怎 么做 来 感 恩 自己 的 父母 。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探讨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探讨摘要: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以往的思想品德教学过于强调让学生接受学习,学生缺乏主动精神与活力,易产生厌学心理。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不仅要通过课堂完成教学任务,在生活中也要处处有教育,时时有教育,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教学自主探究教学方法一、角色扮演,引发共鸣在思想品德课上,若教学一篇故事完整、情节生动、表象鲜明的课文,则可让学生自己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表演整个故事情节。
通过一台有血有肉、情节生动的课本剧,学生可从中领悟到课文中的思想内涵,这是一种以社会经验为基础而设计出的教育模式。
它使学生如临其境,增强社会中的角色意识,唤起责任感。
例如《我想要我能要》一课,有关星星和爸爸妈妈逛商场吵着买东西的一段,就可以让学生扮演爸爸妈妈和星星,双方都试图说服对方。
让学生演了后评,评了再演。
这样在评演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言行,认识到想要的和能要的之间的区别、差距,加上老师的点拨和激励,学生的道德认识不知不觉内化为行动并外显出来。
二、组织辩论,深化明理学生的道德认识不能只局限于课本,有时必须通过活动拓展认识,深化明理,而开展课堂辩论,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方法。
中央电视台曾经现场直播“国际大专辩论会”,吸引了无数观众。
来自不同国家的选手旁征博引,唇枪舌剑,向广大观众展示了敏捷的思维,超凡的口才。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道德认知冲突或抓住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采用辩论的方式解决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辩论中深化明理,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
“灯不拨不明,理不争不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创设道德认知冲突,为学生营造有利于开展课堂辩论的环境。
例如教学《心中的110》一课时,我借助多媒体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放学路上,从一辆汽车上走下来一个陌生人对小红说:‘我是你班主任的好朋友,能带我去见你的班主任吗?’小红应该跟陌生人走吗?我没有让学生直接回答,而是让同意走的同学坐左边,不同意的同学坐右边,座位调整使课堂成为辩论会场。
2009年度师生获奖统计
张恩慧
1、2009年奉贤区中小学篮球比赛获小学组男子团体第四名
1、2009年奉贤区中小学广播操比赛获小学组一等奖
21
瞿慧星
1、2009年奉贤区中小学篮球比赛获小学组女子团体第四名
1、2009年区政府嘉奖
1、2009年奉贤区中小学广播操比赛获小学组一等奖
22
钱伟锋
1、2009年10月参加市交通志愿者规范操展示获组织奖
2、2009年“七彩杯”上海市小学生现场作文优秀指导奖
1、2009年“七彩杯”上海市小学生现场作文朱奕宁、宋欣怡、张昊琦获三等奖3个,李博恒、邹韩菡、平瞿澄、张骐乐获鼓励奖4个。
5
蔡馨梅
1、2009年“七彩杯”上海市小学生现场作文优秀指导奖
1、2009年“七彩杯”上海市小学生现场作文顾尧奇获三等奖,胡欣悦获鼓励奖。
3、青少年金钥匙科技选拔赛区一等奖2人,区二等奖1人,区三等奖2人。
27
陆荣平
1、“未来工程师大赛”折返跑机器人项目获市三等奖2人,区一等奖1人,区二等奖2人
2、在09年上海市青少年车辆模型竞赛中获区二等奖1人,三等奖2人
28
洪建华
1、在市09年度《救救野牛》主题中小学野生动物保护知识竞赛中获学校团体优秀组织奖
1、2009年4月,《语文差异教学的策略研究》发表于《奉贤教育》。
2、2009年5、10月,区级公开课《小鸭历险记》、《鸟的天堂》(3课时)。
3、区级讲座2次。
4、3次在上海市各类小学生征文活动中获优秀指导奖。
1、09年1月,1人获市作文特等奖,1人三等奖,1人鼓励奖;
2、09年4月,1人获市作文一等奖;
1、徐懿婷2009年“七彩杯”上海市小学生现场写作活动荣获三等奖
小学品德及社会课程培养的人文素养论文
小学品德及社会课程培养的人文素养论文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人文素养的提升。
人文素养是一个人思想品质的基础,需要从基础教育开始抓起。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以及社会公德的课程之一,教师应将其作为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载体,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
一、人文素养的内涵人文素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是指对人生存状态以及发展空间的关注,另一方面则是指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认知,并能够不断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1]。
通过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塑造良好的心理品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对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优势1.课程理念符合人文素养培养需求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理念中,将德育作为培养的核心,注重对学生的终身影响和发展,强调学生的成长经历以及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以培养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的人才为目标。
可见,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理念与人文素养对人的生存状态以及未来发展的关注相一致,同时也强调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新课程的推进以及素质教育的开展,使得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理念逐渐由单纯的传授知识开始向发展能力转变,由机械的记忆向体验理解转化,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只注重学生的知识储备,更要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无论是学习方法还是学习技能,都需要考虑是否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这也是人文素养对人发展的基本观点。
2.课程内容符合人文素养培养需求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内容很多都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其中包括很多社会生活常识以及我国传统美德和相关的故事,这些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社会和获取社会信息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高尚的民族精神,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责任心、爱心以及意志[2]。
通过对传统美德故事以及学生生活案例的融入,能够引发学生的讨论和反思,进而为学生传递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正确的道德观念以及行为规范。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作为一门社会学科,主要是将人类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进行有效结合,通过学生自主探讨和学习了解人类的发展历史和文化精华,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正“品”习“品”用“品”--浅说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之教学
付 。要达 到这 样的教学效果 ,确 实需要教师站在 教学 的角度和 实际操作 中,新课程下的 品德 学科教学与传统的德育活动
说 它重要,是 因为它承 担着小学生成 长中 “ 参与社会 ,学 会做 学生的需要去理解课程 ,真正走进品德学科的教学 。
活 的 认 识 、体 验 和 感悟 , 学 生 的 现 实 生 活 对 其 品 德 的形 成 和 社 有着本质 的区别 。传统的德育 活动学生是被动 的,只有个别或
一
最后形 成大 家认可的观点或者 是做 法 。我想 ,这 样的教学操作
、
需正 “ 品”。即真正认识品德学科教学
就是践行 了新课标 中 “ 促进学 生对生活 的认 识,体验和感悟 ”
的要求 。
从一 个小学生到一 名小学教师 ,品德学 科是豆芽学科的概 念可 以说 是根 深蒂固 、习以为常了。近些年 的小学 教学 中,各 个学科的教学都在提倡一千9 理念——课程育德, 即: 学科教学 中
动手动脑 ” 教 好! 现行 的品德 教 材呈 现的是 “ 话题”、 “ 范例 ” ,不是 多是需要儿童作为主体 参与其 中的,要他们 自己 “ 去做 、去探索 、去得 出结论 。所 以, 自主、探索性学 习在教学 故 事 。那 么,教 学 中怎样 根据 呈现 的 “ 话 题 ”进行 引伸 和迁
移 ,设 置学 生能 触摸 到 的鲜活 的生 活情境 来 开展教 学 ,就是 中要合得用,大胆用 。 突 出教 材 中 “ 范例 ”和 “ 话题 ”的 目的性 ,培养 体格健 值 得考 量 的问题 。因此, 单纯 的把 品德教 材 中呈 现的 素材看 商) 智( 商) 双高的学生 。尽 量做 到教学情境 的设 置和教 成 一个 情境 ,一 个故 事 , “ 以一生 一 ”的教 学就 不是 教材 的 全 、情 ( 本意 。所 以, 几句话 , 几幅 图的 品德教 材没 有想象 中的那 么 学活动的开展能带 给学生的是一种真 实的生活,而不是为上 品 简单 。教者 还应 在简 单 的话题 背后 挖掘 大量 的 同类信 息,强 德课 而承受 的一 种 无耐 ,更不 能把 品德 课上 成是对 师 生 的一 种折 磨 。努力 呈现 《 品德 与 生活 ( 社 会) 》 教学 中的 “ 幸福 生 化学 生的认 知 ,形成 各 种能力 。要做 到这样 的教 学, 还真 不 简单!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分析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分析一、教材特点《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材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互相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以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
教材采用单元编排,主题统整的方式来构建教材体系。
五下教材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本册教育内容由四个单元构成。
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本册教材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教育性:品德与社会课担负着道德人格培养的任务.在本册教材中,主要进行以下方面内容的教育:以多种形式促进这两个我的对话,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向儿童呈现他们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让他们从这种关系中去理解和体验,引导儿童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引发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等等。
2、综合性:本册教材几乎涵盖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
所有这些内容都是通过“个人——人与人——人与社会”这条主线来串联的,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线索。
3、参与性:为了使学生能真正体味到教材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就需要为学生提供自己亲自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
本册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问题、案例,让学生参与,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社会场景中,通过学生与家庭,学生与学校,学生与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以及对这些事例的认识与实践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4、直观性:本册教材呈现的是一页页文字与画面有机融合的版面,力图通过各种精选的图画、照片、示意图、地图和表格等来最大程度地阐述教材所要反映的思想、意图。
例如每个单元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文字的基础上,安排了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已不再仅仅是一些图画,还有示意图和大量的照片。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的开放式教学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的开放式教学近年来,广大教育教研工作者,都在积极努力地探讨不断改进,尝试着如何上好品德与社会课。
但纵观目前一些学校的教学现状,仍令人担忧——很多教师还没有解脱“一言堂”和“封闭式”教学方法的桎梏。
为改变这种不良现状,必须遵循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倡导“开放式”课堂教学,即实践新的教学理念,打破陈旧的“封闭式”教学常规,废除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彰显人文精神,树立合作观念,张扬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一个情感浓郁、充满活力的环境中“活动”、“体验”,求道理,悟真情,培养能力。
一、让学生在充满情感的环境中,畅想思辨,充分活动,探求真理目前,很多教师上品德与社会课时,仍运用着传统的教学方法,照本宣科,硬性灌输,重“一言堂”而不讲“民主活动”,重传道继承而忽视“激情感悟”。
不让学生涉及社会生活中的良莠现象,不让学生表明自己的爱憎观点。
控制学生辨别是非,强制学生言听计从。
乏味专行的教学,把学生囿于没有兴趣、毫无感情的环境中,被动而厌烦地“陪伴”着布道者,度过这“漫长”的一节课。
这样,极大的损伤和扼制了小学生的自主意识,泯杀了小学生的辨别是非能力。
因此说,这种“封闭式”“保守性”教学方式和方法应废止。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堂教学中,加强小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实践与活动。
这就给我们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阐明了新理念,表明了教学方法和方式。
因此,教师自身观念要更新,自身角色要转换,使自己真正成为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合作者。
巧妙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一个富有激情、轻松愉快的空间里畅想思辨,充分活动。
同时要改变以“教材为本”,指教“教材”的课堂教学观。
遵循课程目标,组织引导学生采用不同方式,了解国情民情,涉及社会现象,结合相关事例,展开探求真理的活动。
课堂活动的方式要有科学性、实效性、趣味性。
如,“小组合作讨论”、“分组大辩论”、“查询资料”、“交流信息”、“过门闯关”、“知识竞答”、“奇思妙想”、“实话实说”、“现场采访”、“即兴演讲”、“擂台赛”、“趣味科普园设计”、“灵感小制作”等。
江苏省文明委印发《关于在全省开展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意见》的通知
江苏省文明委印发《关于在全省开展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公布日期】2014.01.19•【字号】苏文明委[2014]3号•【施行日期】2014.01.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江苏省文明委印发《关于在全省开展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意见》的通知(苏文明委〔2014〕3号)各市、县(市、区)文明委,省文明委各成员单位:《关于在全省开展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意见》已经省文明委领导同志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江苏省文明委2014年1月19日关于在全省开展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意见为推动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与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两个率先”进程相适应,促进江苏人的现代化,形成未成年人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引导未成年人崇德向善、崇尚文明,现就在全省开展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办发〔2013〕24号)要求,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遵循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依托学校、家庭、社会三大成长空间,突出基本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融入“爱、善、诚、勤、俭、美”六种理念和价值取向,引导未成年人从小做起,学礼仪、知礼仪、行礼仪,努力成为品德高尚、富有理想、文明有礼、快乐健康、全面发展的新一代江苏人。
二、目标要求1、总体要求--引导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把开展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作为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工程,持之以恒地抓紧抓好。
关于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实效性的思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盛
、
者 。即使在探究中出现错 误的结论或见解 ,也要给 予正确 的引导。对学生而言, “ 出错 ”是孩子的权利 ,更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 在教 学 《 只有一个地 球》时,为 了让学生充分地认 识到人为破坏 让地球 不堪重负 ,伤痕累累,我让学生分为 “ 专家门诊 一 人 口科 、专家门诊 一资源科 、 专家 门诊 一 环境科 ”,通过学 生收集 资料 、整理数据、归纳总结、小组讨论 , 交流汇报 、集体 “ 会诊 ”,分组给地 球 “ 把 脉 ,诊断出地球的 “ 病情 ”:人 口越来越多 一 变挤 了;资源越来越 少 一 变 穷了;环 境恶化 加剧 一变脏 了;再一 步一步探究地球 的 “ 病 因”、 “ 病根 ”,提 出 “ 治疗方案 ”。通过真 实、生动 有趣的活动。让学生探究、理解 知识,学会动手 ,学会思考 ,学会感悟 。 兰、点技耍糟 思维的主 体是学生 。课 堂教学中 ,学生 的思维是否达 到了要求,知识 的 理解是否到位,关键要看教师的点拨 引导 。点拨 引导不要预设 的太详尽 ,否则 教师往往会被预设牵着鼻子走 ,统得太死 。试想 ,如果在一节课 中教师无情地 掐断了激起全体学生独立思考 ,积极探索的导火索 ,学生还能个个小脸通 红、 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吗 ?因此 ,在教学 中,一是点拨要适量 。要 紧 扣教学 目标筛选 有价值的,又容易被忽视的东西进行点拨 。二是 点拨要适度 , 要在 学生一片茫然时进行适度的开闸放渠 ,引发学生共鸣 。三是 点拨要适 时, 课堂 点拨 关键是教师能明察学生思维的火花 ,及时加一把火 。如在教学 《 学会 和谐相 处》一课 时,先让学生分组讨论: “ 与 自己的伙伴、 同学 、父母或长 辈 发 生冲 突时,该怎么办?”讨论后让学生分组进行答辩,甚至争论 ,当他们争 得面红耳赤 , 对这些 问题产生疑惑 时, 我才进行 点拨 , 开设 “ 有话 好好说” 信箱, 引导他们总结 出 “ 与人相处的黄金规则 ”,让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和启迪 。 四、拓晨薹活 学 习理解 了新知 ,就 整个教学过程 来说并没有完 结,还需要让 学生在课 内或课外继续不 断的实践、运用 ,以达到对 新知识的巩固理解、熟练掌握 ,促 进思维及 能力 的发展 。 《 品德与社会 》课更加重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个性 的张扬 ,更加注重培养学 生正确 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社会责任感。因 此,要让他们从常规课堂 教学 的 “ 束 缚”中解放 出来,成 为课堂教学活动中的 主人 。要让学生真正 的融入到社会 当中,去亲身感悟社会 ,使他们的情感在社 会的长河中得到不断的升华,真正成为社会的主人。 例如 学习 了《 健康文 明的休闲方式》 、 《 社会 文明大家谈 》 后, 我就模仿“ 实 话实说”栏 目 形式 ,自己当主持人,给学生营造 出一种宽松、和谐 的学 习氛 围, 让学生把亲身经历的或 自己看到 的、听到的一些事 实实话 实说 ,自己辨别是非 , 然后集体讨论,分析到底是对还是错 ?学生各抒己见,课堂气氛很活跃 。 最后 , 我针对学生的发言,引导他们一步一步得出结论
生命教育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渗透——以“让危险从我们身边
生命教育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渗透——以“让危险从我们身边走开”教学为例作者:顾甜甜来源:《小学教学参考·下旬》 2015年第7期江苏盐城市建湖县冈西镇中心小学(224742)顾甜甜[摘要]《品德与社会》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在于彰显人文精神、生命关怀和人生价值的生命教育。
主要以“让危险从我们身边走开”为例,在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生命、远离危险的意识。
[关键词]生命教育品德与社会危险[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9068(2015)21-083小学时期是学生德育教育的起始阶段,同时也是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关键时期。
而《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因此,应深入研究《品德与社会》课程,认真学习课标,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品格。
本文以三年级上册“让危险从我们身边走开”教学为例,浅谈生命教育在《品德与社会》中的渗透,进而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远离危险,珍惜生命,最终健康成长。
一、巧用教材,培养生命意识小学生生性好动、好奇,对任何人、任何事物都较好奇,都想尝试。
而生活中的危险无处不在,如:水、电、煤气、火都是危险的来源。
学生一旦缺乏日常生活常识,可能面临生命危险。
而“让危险从我们身边走开”则全面地介绍了日常生活中所面临的危险。
教师可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可贵。
教师可进行如下教学。
师:在上课前,让大家先看一组图片(利用多媒体展示教材中的图片),看了这组照片后,大家有什么感受呢,能否用一个词来形容此时的心情呢?生:伤心、难过。
师:恩,老师的心情也和大家一样。
通过这组图片、文字,我们可以了解到日常生活中的危险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学习新课,希望学习完本课后,同学们能够远离风险,珍惜生命。
(板书:危险)随后,教师可出示第二组图片(游泳、电线杆下放风筝)。
游泳是学生较喜欢的运动,但由于学生年纪小,如果学生私自下水,容易发生生命危险。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策略作者:郭元明来源:《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8年第01期【摘要】小学《品德与社会》作为小学生思想教育的课程,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和“以人文本”的教育思想,是一门集学科思想性、教育性、实践性为一体的综合学科。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对现实生活的体验,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引导学生更好地生活,促进学生良好的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教学策略《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要改变过去那种偏重知识学习,忽略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观念和倾向。
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全过程。
为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教学实践谈谈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
一、贴近生活策略《品德与社会》课应当以社会为背景,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强调拓展课堂教学的内涵,课堂的组织教学要与课外的实践活动结合进行,教师应有意识地开展社会调查、参观、社会服务等活动,让学生走出学校这个小课堂,走进生活这个大课堂,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实践,不断体验、领悟道德准则并培养学生道德意识和社会生活能力。
教师要带学生走进现实生活的“活”教材,让学生接触和了解社会上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社会和人生。
在教学中,要找准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回顾生活过程中,深化道德认识。
品德课的内容来自生活、来自社会。
学生的生活情景、生活场景、以及生活感受可谓丰富多样。
品德课上,教师还应该找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来讲。
例如,一次,我无意间看到一位学生把痰吐在地上,没有吐在石灰盒里。
我并没有直接找这位同学谈话,在品德课上我就让同学们谈谈随地吐痰的危害,学生各抒己见。
有的说随地吐痰很不卫生,有的说随地吐痰不文明,还有的说随地吐痰散播细菌……此时,那位学生早已面红耳赤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凸显人文精神
《品德与社会》的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它表明了该课程的方向性和人文性。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实践中,如果过于强化思想道德品质的灌输,而忽视人文内涵的渗透教育,就会导致《品德与社会》课程本身具有的灵性与生机的流失。
《品德与社会》学科是一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抽掉人文精神,教学活动就失去了灵魂和生命,步入枯燥乏味的照本宣科。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凸显人文精神,渗透人文教育,应该成为我们孜孜不倦的追求。
一、以情为纽带,让课堂洋溢着浓郁的人文色彩
理想的《品德与社会》课堂应该洋溢着浓郁的人文色彩,而不是毫无生机的道德灌输。
课堂上,师生的情感是流动的、变化的。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
”《品德与社会》课堂应该追求文本、教者、学生之间的多向的情感交流。
教师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用一颗童心去感受,去思考,去寻找课程与生活的联系,寻找走进孩子心灵的方式,让课堂散发出人文的芬芳。
教学中,教师可凭借情感来渲染特定的情境,让学生从中受到情的感悟、理的启迪。
例如在教学《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前,教师可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歌颂母爱的文章、名言、诗歌、歌曲等,激起学生对母爱的无限崇敬之情,为学习本课定下了情感基调。
教学伊始,教师可深情地向学生讲述“藏羚羊跪拜”的故事,当讲到藏羚羊为了保护肚子里的孩子给老猎人下跪的时候,学生的眼里会闪动着晶莹的泪花。
教师再适时导出课题:“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和爸爸妈妈之间也有许多的不理解,今天就让我们敞开心扉与他们说说心里话吧!”情境的创设,在学生的心中激起情感的涟漪,他们很快进入了学习情境。
接着,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赞颂母爱的故事、诗歌,情感再一次得以升华。
最后,让学生畅谈如何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在此基础上教师相机点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把爱的情感化作春雨点点去滋润父母的心田,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整节课师生都会沐浴在爱意融融的情境之中,显现出了浓郁的人文主义色彩,这何尝不是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可贵的孝心呢?
二、活用教材中的文本材料,在灵动的学习中渗透人文教育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选入了许多陶冶高尚情操、启迪人生智慧,探求人生价值、明辨是非善恶,警示历史教训、不忘感恩励志等方面的文本内容,它们凝聚着浓郁的人文内涵,蕴涵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不仅是文章的范本,也是立身的范本。
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
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挖掘文本的人文精神内涵,活用教材中的文本材料,点燃学生头脑中的火把,放飞他们的思维,使他们感受人文精神的魅力,体验到创造的快乐和幸福。
1.挖掘文本,赏析感悟人文精神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充分挖掘出教学内容中所蕴涵的人文因素,并用富有情感的语言加以表现,从而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就能在课
堂上形成师生间和谐的“生命对话”,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
例如教学《筑起血肉长城》(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一课,如何让学生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接受心灵的洗礼呢?教师可联系文本,在播放歌曲《义勇军进行曲》后,作连续追问:这是一首什么歌?这首歌的词曲作者分别是谁?“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敌人”指的是什么人?听了这样的旋律你有怎样的感受?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一气呵成、逐层深入的追问会引领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在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所表现出来的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点燃学生的爱国激情,教材中的人文精神也得到了充分彰显。
2.入境诵读,心领神会人文情怀
“言为心声”,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精彩片段,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诵读,让语言所抒发的感情溢出纸面,拨动学生的心灵之弦,使之产生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鸣。
例如在教学《李奶奶身上的伤痕》(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时,教师可坚持”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的原则,让学生的情感体验贯穿其中。
在导入学习后,教师可提出问题,营造一种特定的阅读情境,假如你就是李奶奶的后人,这篇文章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日本侵略者的惨无人道?读了这篇文章你的心情如何?你想说些什么?学生在潜心阅读的过程中,痛心、愤怒、震撼、呐喊的情感交织在一起,道德感染变得鲜活、具体又丰富,激发了学生反对侵略,热爱和平的人文情怀。
3.超越教材,创新发展人文光彩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创造是每个人身上所潜在的心理倾向。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尤其是对教材中选用的文本材料,教师如果能指导学生富有个性地解读,就能超越文本,产生出新的阅读创意,出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阅读效果,更有利于人性的发展和道德的完善。
例如在教学《真正的友谊》(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一课时,当学生在阅读完“管鲍之交”这个历史故事后,教师可让学生分组讨论:管仲和鲍叔牙你们更喜欢谁?为什么?绝大部分学生会给出“更喜欢鲍叔牙,因为他大度、真诚、无私”的答案,但教师不应就此结束,而应该用反问启示学生:“如果没有管仲的才智和成功,历史上会有‘管鲍之交’的佳话吗?”学生恍然大悟,一定会有学生更喜欢管仲,因为他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报效国家,让他们的友谊彰显出非同一般的价值。
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产生了令人回味的结论,《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进行多角度、有创意的解读方式,有利于拓展思维空间,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这正是创新发展人文光彩的重要体现。
三、重视倾诉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的人文价值观
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有很多事会引起他们思考,然而他们的思考往往会因为心理年龄和人生观、价值观的不成熟,而导致消极情绪和观念的堆积。
《品德与社会》课堂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一个可以敞开心扉的殿堂,让学生释放自己,这就要求教师将学生生活实际同《品德与社会》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为学生提供足够的人文色彩浓郁的倾诉机会,并进行科学引导和有效干预,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例如教学《家里的烦人事》(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一课时,教师可采用以“诉”代“讲”的方式,课前让学生静心思考、整理来自于家庭的不和谐的音符,并形成书面材料在课堂上倾诉,教师趁热打铁,引导学生采用具有个性化和人性化的方式驱散笼罩家庭的阴霾,让爱的春风重新吹进各自的家庭。
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但有助于学生健康、乐观、向上的心理形成,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文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