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振兴美丽乡村的作品创意说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科技创新引领乡村振兴的特点
科技是“乡村振兴”深层次的驱动因素,立足对于种养农业、乡村环境等传统领域的快速提升,强化产业发展、环境升级、文化创意、管理机制等方面直接带动效应,着眼于长效机制,培育新动能、新农民,通过科技创新减小城乡差距,特别是对于相对贫困地区的乡村,更需要科技为乡村注入动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推进农业农村的现代化过程。

主要特点如下:
1、科技作为引领要素:科技作为基础要素,其创新发展对环境提升、乡村建设、智慧乡村、特色产业、公共服务等诸多环节具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能够有效缓解或解决相关限制性或者障碍性因素,彻底扭转乡村发展动力不足的现象。

2、科技与产业紧密融合:农业强不强关键在提质增效,背后是科技创新能力的支撑。

科技是产业特色性、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具有明显的“科技+”特征,在产业的选择、构建、提升、人才培育等多方面、全过程结合紧密。

3、现代农业为主导:科技创新在农业农村最直接的表现是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现代农业具有明显的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定制化、创意化、工业化的特征,是农村整体产业体系的主导力量。

另外,科技创新对于所属乡村的产业具有较为广泛的带动作用。

4、人才发挥关键作用:人才作为科技驱动的动力和支撑,在全过程各个环节均发挥关键作用,不仅仅是科研、管理、产业化等专业人才,还包括经过培训的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

此类模式驱动的村庄,人员素质普遍较高,将直接促进“人才振兴”。

5、产品附加值较高:由于融合科技创新,首先农业相关产品具有了定制化、创意化、工业化、科技化等特征,附加值高、效益高;其次,乡村拥有了诸如文创、加工、科技、生活类等更多非农产品。

总体而言,乡村产品因为科技元素注入,将实现更大收益,抵御市场波动的能力更强。

二、科技创新引领乡村振兴的内容
科技创新引领乡村振兴的模式可概括为“科技创新驱动、高新农业主导、专业人才支撑、产学研农结合、创新制度保障”。

1、科技创新驱动:科技创新是此模式的核心驱动力,是乡村振兴实现绿色发展、培育绿新动能的关键,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创新涵盖乡村振兴全过程、全产业的科技融入、持续创新。

创新类别主要包括科技乡村、科技产业、科技农民、科技服务等。

2、高新农业主导:高新农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输出,具有高新技术、知识密集、要素集聚、人才高配、创意定制等特征,是传统农业主要
发展方向,成为此类模式的产业主导,并以此盘活和吸附上下游产业、赋能多元主体,从而真正意义上优化农业、释放劳动力。

3、专业人才支撑:人才作为科技创新的关键因素,两者相辅相成。

主要涵盖农业科技、数字管理、科技转化、公司经营等多方面人才。

主要途径包括外部人才的引进、自身人才的培养,以及双向流动,才能有效驱动科技创新发展。

4、产学研农结合:科技农业、科技乡村是一个体系工程,要强化科研院校、龙头企业、产业园区、乡村(协会、农民)四个维度的完全参与;同时科技转化、服务环节作为打通科技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尤其重要。

从根本上促进和提升农民的科技意识,加大农业科技比重等,才能实现产业链的可续健康发展。

5、创新制度保障:制度的完善对于科技农业以及所驱动的乡村振兴具有关键作用,首先构建与之相匹配的产业体制,如公司制度、人才制度等;其次是要完善和引进相关的保护制度,如产权制度、交易制度、评估制度等,为科技创新营造一个健全的制度土壤。

三、科技创新引领乡村振兴模式的适用条件
1、拥有创新型企业家:企业经营者对于科技、创新的接受程度、投入热情此模式培育的基础。

除此之外,创新型企业家还应具备对前沿科技较强学习能力、敏锐的洞察能力,以及将科技与所属企业融合发
展、转化应用的意识、能力;自身及企业高管经常性参加相关学习、培训;加速实现企业主体的创新发展中。

2、科技与产业融合度高:科技支撑产业发展,产业引领科技创新,两者基于市场、产业的互动融合,对于科技的产业化尤为重要。

产业发展对于科技创新依赖程度较高;科技创新有赖于产业的试验、验证。

3、拥有较好的创新平台:创新型平台是指特定领域的相关创新资源集聚而形成的有形场所或者无形空间,具有网络化的组织特征。

在研发、转化、服务等方面拥有相关配置:研发方面包括科技中心、创新中心、科研实验室(自有或合作共建)等;转化方面拥有孵化器、技术转化中心等;服务方面拥有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交易中心、产业联盟等。

4、具有创新氛围:项目地在人员素质、教育环境、产业融合等方面,对技术创新和实践利用等,具有良好的氛围和支撑;对于技术突破和转化利用,持续推动。

主要包括当地政府(县乡村)、企业(核心产业骨干企业)、社会组织或机构(含科研院所)等,能够想成良好互动、共同创新。

5、具有鼓励创新的制度:主要包括创新本身、创新保障两个方面,强化以属地政府、企业为主体的制度保障。

首先在科技研发、产权保护、成果转化、人才引进培育以及国际交流等方面,形成专业化的制
度设计;其次在资金投入(财税政策)、人才政策、扶持政策等方面能够形成完善配套;并能够有效的贯彻实施。

四、科技创新引领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
1、培育创新意识:针对政府、企业、村集体、农民等多元群体,特别是主要领导、企业高管、农业带头人等关键人群,重点通过教育宣讲、产业示范、外部学习、资金奖补等手段,培育创新意识、学习能力、转化能力等,持续强化。

2、加大创新投入:以政府和企业为主体,依据自身特点,对科技创新不同环节持续加大创新投入。

政府侧重于基础研究及教育投入、制度建设、基础服务(知识产权服务、交易、转化等)等;企业立足产业导向,强化专项突破和应用转化研究,实现良好互动。

建议属地的创新及科研投入比例控制在地方GDP 3%以上。

3、塑造创新主体(平台):立足乡村核心产业及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市县(区)政府、相关院校及科研机构为核心主体,以科技研发、技术应用、孵化转化为主要功能,成立相对独立平台公司。

积极推进平台组织的网络化、偏平化、柔性化,充分发挥和调动成员的多边联系、互助互利。

平台重点强化问题导向、跨界融合、关联多维科技(物联网、互联网、农业大数据、生物技术)三大方向,推动科技农业核心技术的突破。

4、凝聚专业人才:科技创新引领乡村振兴的模式落地关键是凝聚创新型、专业型人才,重点包括“引进人、留住人、培育人、发展人”四个方面。

首先,应制定人才需求目录、出台人才政策、完善相关硬件设计和软性服务,为人才创新、创业、生活营造良好环境;其次,可以结合项目地特征,和专业机构合作,开展就地方特色产业技术、技能的实施“人才订单式”培养。

5、建设科技园区:以市县乡为主体单元,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实行一个产业园和一个科技团队对接、拥有一项或者一类核心技术)、“农业科技孵化器”等,培育打造科技创新驱动的核心优势产业。

在园区内部完善资金支持、人才引进、科技转化、产权交易、产品化包装等相关扶持、鼓励制度,先行先试,持续提升科技与产业转化力度,强化落地以及对所在区域乡村的产业带动、就业吸纳。

6、完善创新制度:以市县为主体,推动以下创新制度出台、落地:包括资金支持、技术引进、知识产权保护和交易、评价考核、激励制度、农民培训、企业孵化、社会福利(卫生、教育、生活基本福利、资产保全、津贴、保险等特殊福利)等;同时,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加强制度落实。

五、科技创新引领乡村振兴的案例启示——三亚水稻国家公园
1、基本情况
三亚海棠湾水稻国家公园占地3800亩(其中300亩为袁隆平水稻试验田),以科学、农业、生态、文化、旅游五大资源,以“区域生态化、景区科普化、农田景观化、景观产品化、产品体验化”理念,打造“中国饭碗”、“南繁硅谷”、农旅文化-水稻文化旅游基地。

2、主要做法
——依托南繁基地,打造单一品种优势:袁隆平院士选定在水稻国家公园现址上建设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三亚南繁综合试验基地。

该基地占地面积350亩,其中育种基地300亩,科研建设用地50亩,将建成为“国内第一、国际一流”的国家级杂交水稻南繁核心研发基地。

——融合属地资源,培育农旅融合业态:在水稻国家公园,望得见山、看得见水、摸得着稻、闻得着花、摘得了果、感受得到泥土芳香、乡愁的延绵……依次布局了风情小镇、农耕博物馆、民间艺术美术展馆、大型实景演义舞台、乡村主题酒店、商业街、水稻风情摄影基地等板块。

——培育科技平台,构建农业科技综合体:水稻国家公园借助互联网、物联网平台,打造线上线下联动的农旅共享模式。

3、重要启示
——以专业化机构为依托,构筑乡村产业技术优势:现状乡村振兴普遍缺乏科技要素支撑,特别是农林类高科技。

应发挥乡村的产业基础、土地空间等优势,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高新企业等专业化机构合作,以单一品类、品种为突破,构筑乡村产业的技术壁垒,形成泛农业产业的发展基础。

——以产业化融合为路径,打造乡村空间园区形态:农业科技与乡村的结合,应强化产业化的路径,以园区化、企业化为主要形式,突出科技农业与旅游、电商、康养、科普等融合发展,打造具有多种业态的产业园区,支持科技农业和乡村振兴的高效发展。

——以系统化制度为保障,培育乡村科技创新基础:科技之于乡村融合发展的有效性,取决于系统化的制度建设,特别是人才培育、资金支持、科技转化、产权保护等基础制度、创新制度;并对保障制度条例化,强化时时评估、持续更新,做到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相互匹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