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知识|考点(7)解表类中药.小结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学知识|考点(7)解表类中药.小结

绪论部分

【基本要求】

1. 掌握中药、中药学和本草学的含义,中药性能(主要是四性、五味、归经、升降浮沉及毒性)、炮制的目的、配伍关系及用药禁忌等中药学基本理论知识。

2. 熟悉本学科的发展概况、主要炮制方法、用量和用法。

3. 了解中药的起源、产地(主要是中药材的地域性、道地药材的含义、著名的道地药材)及其他炮制方法。

【重点】

掌握中药、中药学和本草学的含义,中药性能(主要是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及毒性)、炮制的目的、配伍关系及用药禁忌等中药学基本理论知识。

【难点与关键】

难点:中药的四气、五味、炮制、配伍关系等中药学基本理论知识。

解表药【教学基本要求】

1. 通过本章及章内各节概述部分的学习:

掌握解表药的含义、分类、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使用注意和各类药物的性能特点。

2.通过本章具体药物的学习:

(1)掌握麻黄、桂枝、紫苏、防风、荆芥、羌活、白芷、香薷、细辛、藁本、薄荷、牛蒡子、桑叶、菊花、葛根、柴胡的性能、功效、应用、特殊的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

熟悉蝉蜕、苍耳子、生姜、辛夷、蔓荆子、升麻的功效、主治病证、特殊的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

了解淡豆豉的功效、特殊的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

参考药:

葱白、胡荽、柽柳、鹅不食草、浮萍、木贼。

【重点】

1.解表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使用注意和各类药物的性能特点。

2. 麻黄、桂枝、紫苏、防风、荆芥、羌活、白芷、香薷、细辛、藁本、薄荷、牛蒡子、桑叶、菊花、葛根、柴胡的性能、功效、应用、特殊的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

【难点与关键】

难点:相似药物麻黄与桂枝、桑叶与菊花等药物在性味、功效、和应用的区别。

关键:以中药的性能理论来说明麻黄、桂枝、紫苏、防风、荆芥、羌活、白芷、香薷、细辛、藁本、薄荷、牛蒡子、桑叶、菊花、葛根、柴胡等药物的性能特点,结合中医基础理论说明功用。

【教法】

1.分析法――从五味和归经的作用,分析本章药物的性能特点;从具体药物的药性分析药物的功效。

2.比较归纳法――本章功效相似的药物进行比较归纳,并与已学过的解表药的药物进行比较。

【教学内容与过程】

概述部分

【含义】

以发散表邪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表证的药物,称为解表药。又称为发表药。

【性能特点】

1.药性:辛味,部分兼苦味

发散风寒药:偏于温性;

发散风热药:偏于寒凉;

2.归经:主要归肺、膀胱经;

3.升降浮沉:作用趋向为升浮;

4.毒性:细辛与苍耳子为“有毒”之品;

【功用与分类】

祛风解表----表证

(1)发散风寒药--发散风寒--风寒表证

(2)发散风热药--发散风热--风热表证

【配伍应用】

因证选药:区分表证的寒热;

三因制宜:

3.兼见症状:

【使用注意】

1.不宜过汗

使用解表药,尤其是发汗之力较强的祛风药,服用量不可过大,否则汗出淋漓,既会伤阴,又致损阳;若微令汗出,得汗即止,则既可使邪气外出,又可令正气不伤。

2.津血不足者慎用

3.因时因地制宜

4.不宜久煎:

祛风药多为芳香质轻之物,一般不宜久煎,以免挥发性有效成分逸散而使药效降低。

5. 服药宜忌:

发散风寒药多宜饭后热服,服药后温覆其体,可助散寒解表之力。同时还应忌食生冷、油腻之品。

表证的临床表现与西医学中的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传染病及急性感染性疾病初期的症候群相似。中医认为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西医认为恶寒是由于皮肤血流量减少,皮肤体温降低所致,又由于受寒皮肤血管收缩,黏膜局部缺血,抵抗力下降,病毒、细菌等病原微生物易于入侵、繁殖,导致炎症,进而出现发热、恶寒、头身酸痛、鼻塞、流涕、喷嚏等一系列症状。

本章药物往往具有发汗、解热、抗病原微生物、镇痛、抗炎等药效作用,这是解除表证及利咽喉的药理学基础;其所具有的调节免疫功能作用等,不仅对解表有积极意义,其对变态反应的抑制作用,又可主治皮肤以鼻黏膜的过敏性疾病,能收止痒、通鼻窍之功。

解表药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

麻黄

【药性】辛、微苦,温。【归经】归肺、膀胱经。

【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散寒通滞。

1.发汗解表,用治:风寒表(实)证:

(1)外感风寒、腠理闭塞之表实证:麻黄汤;

(2)阳虚外感:麻辛附子汤。

2.宣肺平喘,用治:咳喘实证。为肺气壅遏之实证喘咳的要药

(1)风寒外束,肺气壅遏之咳喘:三拗汤。

(2)肺寒喘咳(外感风寒,内有寒饮):小青龙汤;

(3)肺热喘咳:麻杏甘石汤;

3.利水消肿,用治:风水水肿(为宣肺利尿之要药)。

主治风水证:越婢加术汤。

4.散寒通滞,用治:风寒痹证,阴疽,痰核。

【用法用量】:煎服,3~10g。生用发汗力较强;蜜炙麻黄长于平喘。

【使用注意】

1.本品发汗力强,自汗盗汗者忌用。

2.虚喘不宜。

3.麻黄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兴奋作用,并可使血压上升,失眠及高血压患者慎用。(可用紫苏代替)

“虚人伤风、气虚发喘、阴虚火炎以致眩晕头痛,平日阳虚腠理不密之人,皆禁用。”

桂枝

【药性】:辛、甘,温。【归经】归心、肺、膀胱经。

【功用】:发汗解肌、温经通脉、通阳化气。

1.发汗解肌,用治:外感风寒表(虚)证。

①外感风寒、表虚有汗证:桂枝汤;

②外感风寒、表实无汗证:麻黄桂枝汤;

③素体阳虚、外感风寒:配伍附子、麻黄、细辛,以助阳解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