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重整河山待后生》教案
重整河山待后生-湘文艺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重整河山待后生-湘文艺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重整河山待后生》的演唱技巧;2.增强学生的唱歌表现力,在演唱时更好地表现歌曲情感;3.培养学生对于家乡文化的了解和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歌曲介绍《重整河山待后生》是一首由陈歌辛谱曲,苏锦年填词的红色歌曲。
是一首描绘了当代新时代的青年风采和创造力的歌曲,在全国和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并深受人们喜爱。
2. 歌曲演唱1.唱法技巧:本曲快板快速诵唱,注意整齐有力、节奏分明,音高要准确,气息要充足。
2.情感表现:在演唱时要注意表现出歌曲所传递的情感,包括对于家乡文化的自豪和对于新时代的热爱。
3. 文化讲解通过对于歌曲内容的解析和对于家乡文化的介绍,让学生更了解自己的家乡和文化。
例如:1.岳阳楼:岳阳楼始建于三国时期,是中国文化的一张名片。
岳阳楼因《滕王阁序》而名扬天下,被誉为“国之楼阁”。
歌曲中有多处提到岳阳楼,正是因为岳阳楼是湖南的一座古迹,与湖南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创新精神:歌曲中提到“开创新方向,立新奇志向”。
这体现了新时代的青年追求创新的精神和态度,对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攀高峰的精神面貌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1.音乐游戏(争分夺秒):在教室中设置一些障碍物,学生分成两组,每组先选出一个代表,代表要穿过障碍物回到自己的小组,在时间内回到小组的学生获胜。
2.制作道具:老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道具,如尺子、铃铛等,让学生制作自己的乐器,以增加学生的兴趣。
2. 歌曲演唱1.逐句讲解歌词:老师逐句讲解歌曲,讲解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并提醒学生在演唱时需要注意的情感表现。
2.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分别演唱歌曲,并传授一些歌曲演唱的技巧,如气息掌握、发声技巧等。
3.整体演唱:将小组学生集合在一起,进行整体演唱,并指导学生如何在演唱中更好地表现情感。
3. 文化讲解1.家乡介绍:老师向学生介绍一些关于家乡的基本情况,如文化、历史和人文风情等,并让学生介绍自己对于家乡的看法和想法。
《重整河山待后生》-花城粤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重整河山待后生教学目标1.了解《重整河山待后生》这首歌的背景和意义。
2.学习并掌握歌曲的曲调和歌词。
3.提高学生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培养其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课本《花城粤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
2.播放歌曲的音乐设备。
3.给学生们准备的歌曲歌词手册。
4.学生活动室或教室。
教学过程1. 演唱体验首先,让学生们听一遍《重整河山待后生》。
请他们将目光放在教师提供的歌词手册上,并试着跟着歌曲的节拍唱歌。
这么做的目的是让学生们对这首歌有一个初步的印象,了解歌曲的节奏和特点。
2. 讨论歌曲背景请学生们根据课本中提供的歌曲背景,阐述这首歌的主题和背景。
这将有助于学生们理解该歌曲的意义和重要性。
3. 学习歌曲的曲调和歌词接下来,教师可以在音乐设备上播放歌曲,要求学生们跟着唱。
这样做旨在让学生们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同时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4. 分析歌曲内容请学生们分析歌曲的内容,提取出其中的重要思想并组织成一个小组讨论。
这将有助于学生们更深入地理解歌词的含义,并加深对歌曲主题的理解和认识。
5. 听取多种版本请学生们在课后注意收听多种版本的《重整河山待后生》,并比较其表现形式和音乐风格。
这将有助于学生们更全面地了解这首歌的艺术魅力和音乐特点。
教学总结以上就是关于《重整河山待后生》这首歌的教学过程,我们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歌曲,并在音乐表达和情感沟通方面得到提高。
同时,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以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随心唱响 重整河山待后生》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重整河山待后生》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会演唱歌曲《重整河山待后生》,理解歌曲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2. 了解并感受京韵大鼓的韵味和特点。
3.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歌曲,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和韵律。
2. 教学难点:理解歌曲中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感受京韵大鼓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在课前需要准备好教学用的音乐、图片、乐器等素材。
2. 安排好教室教学的时间和流程,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3. 提前检查教室设备是否正常,避免在教学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
4. 准备好教学用具,如黑板、白板、投影仪等,确保教学效果。
在课前准备工作中,教师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确保音乐、图片、乐器等素材的质量和适用性,以免影响教学效果。
2.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选择合适的素材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3. 及时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反馈,以便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方式。
总之,课前准备工作是教师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干系到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需要认真对待课前准备工作,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音乐教师播放《后生歌》的MV,让同砚们观看并聆听这首歌曲。
2. 教师提出问题:“这首歌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让学生们展开讨论。
3. 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和主题,引导学生们对歌曲产生兴趣。
(二)新授1. 教师播放《重整河山待后生》的音频,让学生们跟唱。
2. 教师详细讲解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让学生们理解歌曲的内涵。
3. 教师引导学生们进行歌词填词,让学生们尝试创作自己的歌曲。
4. 教师组织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们分享自己的演唱技巧和经验,互相学习。
(三)实践1. 教师组织学生们进行小组合唱比赛,让每个小组选择一首歌进行演唱。
2. 教师根据学生们的表现进行评判和指导,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设计:重整河山待后生
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设计:重整河山待后生一、教学内容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上册,第20章“重整河山待后生”。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歌曲《重整河山待后生》的背景和意义,能够用恰当的情感演唱这首歌曲。
2. 学生能够了解这首歌曲的结构和旋律特点,能够用正确的节奏和音准演唱。
3. 学生能够理解这首歌曲所传达的爱国情怀,能够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1. 歌曲《重整河山待后生》的背景和意义。
2. 歌曲的结构和旋律特点。
3. 歌曲所传达的爱国情怀。
四、教学难点1. 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2. 歌曲的情感表达。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介绍歌曲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共鸣。
2. 学习歌曲:通过分析歌曲的结构和旋律特点,引导学生正确演唱。
3. 情感表达:通过引导,让学生理解歌曲所传达的爱国情怀,并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4. 总结:通过总结,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加深理解和记忆。
六、教学评价二、核心素养目标1. 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2. 通过学习歌曲《重整河山待后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3.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社会素养。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 重点:歌曲《重整河山待后生》的背景和意义。
- 解决办法:通过介绍歌曲的背景,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意义,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2. 难点: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 解决办法:通过反复练习,让学生熟悉歌曲的节奏和音准,同时提供辅助工具,如节拍器等,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节奏和音准。
3. 重点:歌曲的情感表达。
- 解决办法:通过引导,让学生理解歌曲所传达的爱国情怀,并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4. 难点:歌曲的结构和旋律特点。
- 解决办法:通过分析歌曲的结构和旋律特点,引导学生正确演唱,同时提供辅助工具,如乐谱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结构和旋律特点。
音乐初三上人教新资料2.1(重整河山待后生)教案
音乐初三上人教新课件2。
1(重整河山待后生)教案教学目标1。
聆听《贺新春》,了解京韵大鼓旳基本风格特点.2. 学唱、背唱《重整河山待后生》,感受京韵大鼓旳风格特点及基本旳演唱技巧。
3。
背唱歌曲.教学重、难点1。
学唱歌曲,做到有感情地演唱,音准、节奏准确,咬字、吐字正确,气息控制到位,并背唱.2。
初步认识说唱艺术中语言与旋律旳紧密关系.教材分析《贺新春》是一首新创作旳京韵大鼓曲目,通过新春景象旳描写展现了祖国大地欣欣向荣旳面貌,表达了中华儿女大展宏图旳豪情壮志.全曲高亢嘹亮,旋律起伏大,在具有浓郁旳京韵大鼓风格旳同时,又充满了鲜明旳时代气息。
《重整河山待后生》是20世纪80年代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主题曲,为了表现抗战时期我国北方京津地区人民悲壮激愤旳情绪,旋律选取了京韵大鼓旳音调作为素材进行创作,并由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骆玉笙演唱,具有浓郁旳京韵大鼓旳风格特点。
歌曲音域跨度近2个8度,运用七声音阶G宫调式写成。
全曲共分两个段落,第一段由“千里刀光影”到“花香之地无和平”。
开头以高音区旳平稳唱出“千里”两字,随之用四度跳进跃上“刀”字,又接以连续旳高音下行级进唱出“刀光影”,曲调高亢,具有悲壮激烈旳情绪特点.接着,以连续下行级进为特点唱出“仇恨”两字,突出悲剧色彩.到“月圆之夜人不归”时,以拉宽节奏、扩展句式篇幅和往低音区回旋等手法展开旋律,使音乐旳悲剧气氛得以加强。
第四句在“花香之地无和平"旳“和平”两字上,用大起大落旳旋律反衬出战争所带来旳动乱和人们内心旳不安.第二段头两句“一腔无声血,万缕慈母情",用低回委婉旳旋律来渲染骨肉情谊和赤子之心。
到“为雪国耻"时再次触及高音区,尤其高音fa旳出现更具悲壮色彩,后半句“身先去”又以拖腔往重低音区回旋,为第四句做了铺垫.最后一句,在高八度mi音上开始,然后攀上全曲最高音sol,以富有气势旳旋律唱出“重整河山待后生”,充满信心和力量,满怀着对未来旳希望。
重整河山待后生教案
重整河山待后生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重整河山待后生”这一历史事件的背景和意义;2.掌握“重整河山待后生”的基本内容和核心要点;3.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国家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1.背景介绍–中国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治背景;–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民族危机;–改革开放后的国家复兴意识。
2.“重整河山待后生”的意义和影响–强调了国家的复兴和强大是全体中国人民的责任;–激发了人们对民族振兴的向往和奋斗意志;–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思想观念和精神支持。
3.“重整河山待后生”的基本内容和核心要点–发表于中国共产党八七会议期间的李敦白讲演;–分析了当前国民党执政的弊端和国家面临的危机;–强调了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提出了“不惜一切代价恢复中华民族的商业帝国”的目标。
三、教学方法1.讲授–结合PPT和多媒体资料,向学生介绍“重整河山待后生”事件和背景;–分析事件的意义和影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就“重整河山待后生”的意义和内容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就“不惜一切代价恢复中华民族的商业帝国”这一目标的可行性进行辩论。
3.展示–让学生准备相关资料和观点,进行小组展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四、教学过程1.教师引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引入“重整河山待后生”事件,并向学生提出相关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2.课堂讲授(15分钟)–结合PPT和多媒体资料,介绍“重整河山待后生”的背景和意义;–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治背景和国家面临的危机。
3.小组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就“重整河山待后生”的意义和内容展开讨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互相交流和讨论。
4.小组展示(20分钟)–让每个小组准备相关资料和观点,进行小组展示;–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进行讨论和评价。
5.总结与反思(10分钟)–教师总结“重整河山待后生”的意义和内容;–引导学生对本次讨论和展示进行反思,并提出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重整河山待后生-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重整河山待后生-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重整河山待后生”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意义。
•理解并掌握这首歌曲的基本乐理知识与演唱技巧。
•能够正确地演唱和表达出这首歌曲的情感和意义。
1.2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学生应该能够:•认识到音乐艺术与时代、政治、文化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了解音乐与社会的关系。
•提高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音乐审美与音乐表演能力。
1.3 情感目标•帮助学生感受到这首歌曲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
•帮助学生理解国家发展进程中的艰辛与辉煌,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二、教学内容2.1 乐曲背景《重整河山待后生》是由人民音乐出版社于1953年出版的军民合唱曲,作词者为谢冰莹,作曲者为张铁夫。
该曲歌颂了中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伟大胜利,“重整河山待后生,人世沧桑史纵横”。
2.2 乐曲分析歌曲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第一部分是男声合唱,以2/4拍进行,以青年军男生为代表,唱出了革命至上、信仰之重的精神和革命逆境之中,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第二部分是混合合唱,以4/4拍进行,表达了全民族复兴的必须性和不可阻挡的前进势能。
2.3 歌曲学习方法•先了解歌曲的整体结构以及每一部分的情感表达。
•从每个声部开始分别唱练。
•然后将几个声部组合到一起分别唱练。
•最后再将所有声部合起来练习。
三、教学步骤3.1 预习活动•了解歌曲的背景和意义。
•对乐曲进行初步听辨。
3.2 教学过程3.2.1 第一部分•由指挥员带领男声学生分声部进行各自的声部练习。
•分别练习每个声部的旋律,注意音准、节奏、力度等方面的问题。
•带领男声学生全部合唱,注意调整音量和音色,切换乐句时把握好节奏。
3.2.2 第二部分•由指挥员带领全体学生开始训练混合合唱部分。
•先训练各个声部的旋律,然后逐渐合并声部,形成整体的和声效果。
•发扬个性,唱出深情表达后面混声合唱时的精气神。
3.3 巩固训练•将两个部分合并,进行整体的练习和调试,保证音乐的完整性。
《重整河山待后生》-花城粤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重整河山待后生》-花城粤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重整河山待后生》的背景、歌曲形式、演唱技巧等知识。
2.理解该曲的歌词,意识到“后生可畏”的思想内涵,感受爱国主义情感。
3.练习唱法,培养合唱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4.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编排等方式展示他们的自我风采。
教学重点1.歌曲背景介绍和歌词学习。
2.唱法演练和合唱练习。
教学难点1.合唱曲调的整体把握和搭配演唱。
2.歌词中含有的时代背景和思想内涵理解。
教学过程1. 热身引导学生做适当的身体和嗓子的准备活动,让他们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2. 介绍歌曲背景让学生了解这首歌曲的历史背景,并简要介绍当时国情和社会环境。
3. 学习歌词分段逐字逐句为学生讲解歌词含义,帮助他们明白歌词背后蕴含的爱国主义思想。
并注重发挥“后生可畏”这一关键词的语调和气息变化。
4. 合唱演唱让学生掌握整首歌曲的调式和曲调,明确合唱中每个人的分声部演唱内容,并强调音准和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并指导学生通过个人练习来提高合唱的整体效果。
可在课堂中分小组,让学生根据学习内容,进行整体排练,并从中挑选出优秀的表现,进行班级或学校级别的展示。
5. 总结归纳在教学过程后,对学生的表现和歌曲内容的理解,进行总结和概括。
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好的理解和表达歌曲中所具有的爱国情感。
课后作业让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形式,编排自己的音乐作品,表达自己对爱国主题的理解与情感。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采用了分组合唱的形式,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音乐素养,并在课堂中注重学生对歌曲内涵的接受和思考。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讲解和学生自主练习相结合,帮助学生逐渐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能力。
未来我们需要更多的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更好的发挥他们的特长和创意潜质,让他们的音乐表现更具有个性魅力和创新亮点。
初中音乐《重整河山待后生》教案
《重整河山待后生》教学目标:聆听京韵大鼓代表曲目,初步了解我国说唱音乐的历史发展、表现形式和艺术特色。
教学重难点:通过聆听与赏析音乐,对比音乐表现手法和音乐特点的例外,加深对说唱音乐的体验与感知。
教材分析:《重整河山待后生》是电视剧《四世同堂》的主题曲,林汝为词,雷振邦、温中甲、雷蕾曲。
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是根据著名作家老舍的同名小说《四世同堂》改编而成。
它再现了老舍笔下中国人民在日本侵略者铁蹄下饱受欺凌和苦楚生活情境与奋起抗日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同时生动地描绘了旧北京某一家四代人的例外生活侧面。
教学过程:一、导入:首先导入一段相声表演的视频,那么,相声是一种大家都非常喜闻乐见的一种说唱音乐的艺术表演形式,本单元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国的说唱音乐。
那么,接下来就来介绍一下说唱音乐这种艺术表演形式。
说唱音乐又称曲艺音乐,那么,在曲艺中除少数曲种外,大多数以说唱结合为其特点,唱居主要地位。
说唱音乐在南方的代表——弹词(苏州评弹),在北方的代表——鼓词(京韵大鼓)。
二、对比欣赏传统京韵大鼓与《重整河山待后生》。
首先播放一段传统京韵大鼓唱段和《重整河山待后生》,找出二者之间的区别。
思考:(1)音乐的特点:《重整河山待后生》是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主题歌,其旋律是采用京韵大鼓的音调素材写成的。
它通过众多的、形形色色的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展现了抗战八年来沦陷区广漠人民血与泪交织的生活画面,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血腥统治、汉奸的卑劣下流的嘴脸,描述了中国人民所遭受的民族灾难,反映了在这一历史时期人民大众逐渐觉醒的过程和顽强不屈、奋起抗日的精神。
(2)情感的体现:《重整河山待后生》这个唱段,表现了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人民的苦楚,歌颂了中国人民为雪国耻不怕流血牺牲、大义凛然、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艺术家骆玉笙在演唱时,发挥了她音域开朗、抒情色彩浓重的演唱风格,并揉进了壮烈凄凉的演唱特点。
强化了壮烈的、大义凛然、坚强不屈的音乐情绪。
重整河山待后生-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重整河山待后生-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重整河山待后生》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意义;2.能够正确理解歌词中的意思;3.能够口感准确地演唱这首歌曲。
教学重点1.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意义;2.歌曲中的中心思想;3.歌曲的演唱技巧和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1.歌曲的意义理解;2.歌曲中的情感表达;3.歌曲的演唱技巧。
教学准备1.课堂黑板;2.教学用PPT;3.CD或其他音乐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1 自我介绍向学生们介绍自己,并简单介绍一下本节课的主题。
1.2 思考问题在黑板上提出以下问题,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歌曲《重整河山待后生》:•你喜欢唱歌吗?•你喜欢听哪些歌曲?•有没有感觉到哪些歌曲有特别深刻的意义?1.3 歌曲介绍播放《重整河山待后生》并解释歌曲的意义和背景。
二、理解歌曲的意义2.1 探讨歌曲中的字词引导学生讨论歌词中的字词,让学生们思考其含义和语境。
2.2 解读歌曲的中心思想从歌曲的整体上解读其中心思想,引导学生理解其主旨。
三、学习歌曲的演唱技巧3.1 歌曲的配合节奏让学生们跟着歌曲的节奏走,训练他们的配合能力。
3.2 歌曲的音色掌控通过对高低音的练习,让学生们掌握好音色,使歌曲更加动听。
3.3 歌曲的情感表达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感觉表达出歌曲中的情感。
四、课堂练习将学生分成几组,让他们互相进行演唱练习,让他们在练习中不断提高。
五、作业布置让学生们在家继续练习歌曲,并写一篇感悟。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理解了歌曲的意义和背景,掌握了歌曲的演唱技巧,并表达出了歌曲的情感。
这些都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了歌曲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重整河山待后生-西南师大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重整河山待后生——西南师大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教学目标
1.能够听出不同的音高、节奏、音色和旋律;
2.能够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
3.能够识别并演唱简单的民歌、儿歌等;
4.能够在合唱中感受协作和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
第一节课
主题:音乐的基本元素
教学内容
1.音高、音符的表示方法;
2.节拍、拍子的概念;
3.旋律和节奏的关系。
教学步骤
1.演示音高的表示方法,包括简单调式和升降号;
2.通过节拍器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节拍和拍子;
3.演示旋律和节奏相结合的例子。
第二节课
主题:民歌、儿歌欣赏
教学内容
1.中国的民歌和儿歌;
2.小组合唱民歌或儿歌。
教学步骤
1.欣赏多个代表性的中华民族经典民歌和儿歌;
2.学生分组合唱自己选择的民歌或儿歌;
3.教师反复演示,辅导学生演唱。
第三节课
主题:团队合作和表演
教学内容
1.合唱团和合唱指挥;
2.合唱表演概念和基本技巧;
3.如何进行合唱排练。
教学步骤
1.教师介绍合唱团和合唱指挥的概念;
2.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演出,培养学生对表演的兴趣;
3.教授合唱排练的基本技巧,如如何唱出和声和节奏等。
总结
本次教学以音乐基本元素、民歌和儿歌欣赏、以及团队合作和表演为主要内容,使学生能够听出不同的音高、节奏、音色和旋律,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识别并演唱简单的民歌、儿歌等,并在合唱中感受协作和团队精神。
通过音乐教育,提升学生审美水平和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演技巧。
重整河山待后生-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重整河山待后生-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重整河山待后生》这首歌曲的背景与创作初衷,理解歌曲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
2.学会整理歌曲的节奏与旋律,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现能力,通过集体演唱展示出乐团的风貌。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琴键图、敲击乐器图等教学辅助物品。
2.准备打字机、钻机等电子乐器以及弦等人声器乐器进行配合演奏。
3.准备较长的录音液晶屏,以展示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歌曲演唱。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1)启发学生思考歌曲名所表达的意义,引出歌曲内容主题。
(2)通过解析“重整河山待后生”这一词语的意义,引领学生认识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发生的巨大变化。
(3)通过老师的讲解或引导,让学生体会到《重整河山待后生》的热情,进而喜欢上这首歌曲。
2.分组演唱(20分钟)(1)根据课堂人数情况,老师可以分为不同的组别,每个组别自行安排组内成员的角色。
(2)老师给每个组别发放歌曲的谱子,帮助学生熟悉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分配每个组别不同的吉他、电子键盘等乐器进行演奏配合,提高演唱的美感。
(3)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组别的要求自由发挥,选择进行口琴、唱诗等形式进行演唱。
3.个人演唱(15分钟)(1)让学生根据音质进行分组,同时可以输送一些演唱技巧。
(2)老师可以选择本课的前二十分钟进行录像,让学生进行自评,同时发放课程反馈单,帮助学生进行反思。
4.教师点评(10分钟)(1)教师就每个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包括声音感、台风、唱功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2)同时,可以结合学生的个人情况,给学生一些指导性的建议,活跃有利于后续课程的教学。
教学内容分析1.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分组或个人进行演唱,有利于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培养合作意识和自我表达能力。
2.《重整河山待后生》是一首好听的歌曲,通过演唱能够让学生加强对历史和现实的认识。
音乐九年级上人音版第三单元曲苑寻珍—重整河山待后生教案
重整河山待后生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从教材内容来看,本课围绕我国多民族艺术中的说唱艺术展开,为的是学生能从中汲取独特的艺术营养,认识民间艺术的审美特性,体会艺术与生活的联系,丰富生活情趣。
(二)教材内容: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说唱艺术形式及其特色,并让学生尝试表演。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说唱艺术产生的生活背景和社会意义,了解说唱艺术的主要种类、表演形式和艺术特色,认识说唱艺术的美学含义。
教学重点、难点:随着时尚艺术的影响,今天的青少年已对说唱艺术比较陌生,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产生兴趣,真正认识到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这将是重点也是难点。
教法分析:方法选择:欣赏、讲述、讨论。
原则体现:在学生欣赏说唱形式的同时,展开竞赛,活跃课堂气氛,做到人人参与,突出体现主体性与主动性。
教学过程1、课前先布置学生准备一些曲艺作品的资料,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
因为学生寻找资料的过程本身就是在学习,这样的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学习。
2、导入:欣赏西河大鼓《绕口令》(先说说绕口令的艺术特点,说完后可以再提一提:绕口令做为说唱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如今日益为我们所不了解,现在我们只能在相声中偶尔听到,其实绕口令和现代流行音乐给合也能产生出美丽的火花,如SHE的《中国话》)3、欣赏《中国话》(听完后小节,希望学生不要忘记传统的东西)4、欣赏:大鼓书《单刀会》(它代表了北方大鼓的艺术特色,其中的唱词在写景方面非常精彩,反映了民俗艺术中的文化内涵)和北京琴书《东坡与小妹》(它代表了南北方都有的琴书艺术,其中苏东坡与苏小妹各写的对联很有趣味,反映了民间艺术的幽默与智慧):欣赏完后让学生来说说这些作品和我们现代的音乐有哪些不同之处?(可从多方面说起,从内容、词语、曲调、吐字发音等方面找出其特点来,进而认识曲艺的艺术特点)5、学生说完,教师总结曲艺的特点:曲艺是中国特有的各种说唱艺术的总称。
据建国后的不完全统计,全国约有三百多个曲种,包括大鼓、弹词、道情、快板、走唱、双簧以及大家非常熟悉和喜爱的相声等。
初中音乐重整河山教案
初中音乐重整河山教案年级:八年级教材:《重整河山待后生》是人音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说唱音乐》的一首歌曲。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说唱音乐的基本特点,感受《重整河山待后生》的艺术魅力。
2. 学会演唱《重整河山待后生》,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重点:1. 说唱音乐的基本特点。
2. 演唱《重整河山待后生》。
教学难点:1. 说唱音乐的演唱技巧。
2. 理解《重整河山待后生》的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
教学准备:1. 教材:《重整河山待后生》。
2. 音响设备:播放《重整河山待后生》的音频文件。
3. 教学PPT。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重整河山待后生》的音频文件,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魅力。
2. 引导学生讨论: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歌曲的主题是什么?二、说唱音乐的基本特点(10分钟)1. 教师介绍说唱音乐的基本特点,如演唱技巧、音乐结构等。
2. 学生跟随教师学唱《重整河山待后生》,体会说唱音乐的演唱技巧。
三、深入学习《重整河山待后生》(15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重整河山待后生》的旋律、歌词和历史背景。
2. 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歌曲,注意掌握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
四、小组合作演唱(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说唱音乐进行合作演唱。
2. 教师巡回指导,提出改进意见。
五、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让学生谈谈对说唱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互相交流。
3. 教师推荐一些说唱音乐的优秀作品,让学生课后欣赏和学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重整河山待后生》,使学生了解了说唱音乐的基本特点,掌握了演唱技巧,并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同时,教师还需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初中音乐_《重整河山待后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欣赏选唱作品《重整河山待后生》教学设计教学年级:初中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课型: 欣赏唱歌课授课课题 :欣赏选学唱《重整河山待后生》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京韵大鼓的独特韵味及依字行腔的拼读方法,注意从字儿、气儿、劲儿和味儿来欣赏和学唱,并有进一步了解京韵大鼓的愿望.有感情的选学唱其中的几句来感受和体验京韵大鼓的风格.2:过程与方法目标;聆听并学唱歌曲到对比欣赏并找到歌唱的演唱技巧提升音乐情绪和感情,从而能够主动的表达出歌曲《重整河山待后生》的悲壮激愤的情绪,达到情感共鸣.达到知识与技能,情感与表演相结合的效果.体验老七点的鼓,体验三弦的固定前奏,为兴趣学习埋下了伏笔.3:知识与技能目标能有感情的使用京韵大鼓的演唱风格来演唱歌曲,并能用手比划着字音结合音调来演唱,击打出老七点,唱出固定前奏.在浓郁的音乐情绪中感受说唱音乐的特点.为进一步学习和了解曲艺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学重点:初步从感性上感受京韵大鼓的音乐风格和特点,从而通过对比欣赏来辨别京韵大鼓的方法,进而从理性上进行演唱和品唱.教学过程:一、导人1.天津快板听析学唱。
师:上课,请同学们欣赏老师带来的唱段《武松打虎》。
词是:竹板这么一打呀,别的咱不说,说一说武松打虎武二哥。
话说这么一天,武松操家伙,直奔景阳岗,他心里乐呵呵。
要说打虎,还是武二哥,打了虎,出了名天下传说。
可没走几里路,他心里暗琢磨,这山上的老虎到底多大个,是公还是母,是高还是驼,是一个是两个还是一大摞。
一个还好办,我跟着能比霍,要是上来七八个,我可打不过。
(1)边听曲艺边随着速度双手击打拍速。
(2)学生学唱几句,感受体会。
(3)判断出地方方言,讨论曲艺形式是什么?伴奏乐器。
【设计意图】:创设说唱音乐的艺术氛围,活跃气氛,激发学生学习说唱音乐的热情;感受说唱与语言的关系,达到积极参与的学习心理需求。
师:手拿竹板,学生识别节奏。
(天津快板,快板,三弦)2.说说山东方言,山东曲艺知多少。
欣赏 《智斗》 《重整河山待后生》-沪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欣赏《智斗》《重整河山待后生》-沪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课程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理解《智斗》和《重整河山待后生》这两首歌曲的意义和形式;2.学习并演唱这两首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3.探究这两首歌曲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关系,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课程内容2.1 《智斗》1.演唱全曲:老师先演唱一遍全曲,由学生跟读;2.分析歌曲: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意义和形式,包括:–歌曲的主题和情感;–歌曲的节奏、旋律和和声;–歌曲中使用的音乐元素,如重复、变奏、对位等;–歌曲的总体结构;3.合唱练习:老师和学生一起练习歌曲,注意节奏、准确性和情感表达。
2.2 《重整河山待后生》1.演唱全曲:老师先演唱一遍全曲,由学生跟读;2.分析歌曲: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意义和形式,包括:–歌曲的主题和情感;–歌曲的节奏、旋律和和声;–歌曲中使用的音乐元素,如重复、变奏、对位等;–歌曲的总体结构;3.合唱练习:老师和学生一起练习歌曲,注意节奏、准确性和情感表达。
2.3 探究和谐社会的概念通过学习这两首歌曲,引导学生了解和谐社会的概念和内涵,包括:•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和指标;•和谐社会的推进模式和路径;•和谐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三、教学方法1.演唱法:通过老师的示范和引导,带领学生学唱这两首歌曲,注意节奏、准确性和情感表达;2.分析法: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歌曲的意义和形式,培养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3.探究法:通过讨论和启发式提问,引导学生探究和谐社会的概念和内涵,培养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四、课时安排本节课的教学时间为2个课时,具体安排如下:时间内容第1课时介绍课程目标,演唱《智斗》第2课时演唱《重整河山待后生》,探究和谐社会的概念五、教学评估为了评估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可采用以下评估方法:1.视听评估:老师通过观察学生的演唱和表现,评估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2.知识问答:老师提出一些关于歌曲和和谐社会的问题,让学生回答,评估他们的知识掌握和理解能力;3.作业评估:布置一些练习题和思考题,让学生自主完成,评估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初中音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欣赏:重整河山待后生》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音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欣赏:重整河山待后生》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曲艺音乐,并对曲艺音乐产生兴趣,从而热爱上中华民族艺术。
2.通过学唱和欣赏,了解曲艺音乐的伴奏乐器、表现形式,能分辨几种不同曲艺音乐的类别。
2学情分析
通过预习,初步了解曲艺音乐。
3重点难点
1.唱歌:《前门情思——大碗茶》
2.欣赏:《重整河山待后生》
3.欣赏:《蝶恋花·答李淑一》
4.欣赏:《布谷鸟儿咕咕叫》 4.选听:《有话好好说》
5.选听:《武松打虎》
4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我是歌手中有一位歌王是哪位?
教师:歌王不仅仅是给观众亮出好嗓子,唱出动听的歌,更应该传承音乐的文化,韩磊在他的歌曲里有给大家带来过蒙古神秘悠扬的呼麦、胡笳朝尔,印度具有异域风情西塔尔琴声,古老优美的学堂乐歌,还有一件在秦朝就诞生有着悠久历史,演奏难度非常高的乐器。
欣赏三弦演奏《前门情思大碗茶》过门,介绍乐器。
(二)《前门情思大碗茶》
教师:听过门,认为是什么地域的音乐?
这首歌曲带有浓郁的京味,是因为它的旋律吸收了北京曲艺音乐的元素,伴奏也运用了三弦、琵琶等乐器。
教师:完整欣赏作品,歌曲在音乐上有什么特点。
1.每句后都有个小过门;
2.大量装饰音;
3.弱起小节较多。
音乐活动:带节奏朗读歌词,注意儿话音、节奏准确性和清楚演绎出弱起小节。
带入旋律,并强调装饰音的使用。
歌曲分段,并分析每段歌曲的旋律有什么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小结:
我们在课堂上要为学生创造情境,让学生通过视觉与听觉的冲击来感受音乐课中各种不同的曲艺形式的魅力,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与感受能力,激发对各种曲种的兴趣,课外布置收集曲艺资料的活动来加强锻炼。通过学习各种曲种来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最后达到以德育人的教育宗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首先导入一段相声表演的视频,那么,相声是一种大家都非常喜闻乐见的一种说唱音乐的艺术表演形式,本单元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国的说唱音乐。
那么,接下来就来介绍一下说唱音乐这种艺术表演形式。说唱音乐又称曲艺音乐,那么,在曲艺中除少数曲种外,大多数以说唱结合为其特点,唱居主要地位。
说唱音乐在南方的代表——弹词(苏州评弹),在北方的代表——鼓词(京韵大鼓)。
二、对比欣赏传统京韵大鼓与《重整河山待后生》。
首先播放一段传统京韵大鼓唱段和《重整河山待后生》,找出二者之间的区别。
思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音乐的特点:
《重整河山待后生》是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主题歌,其旋律是采用京韵大鼓的音调素材写成的。它通过众多的、形形色色的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展现了抗战八年来沦陷区广大人民血与泪交织的生活画面,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血腥统治、汉奸的卑鄙下流的嘴脸,描述了中国人民所遭受的民族灾难,反映了在这一历史时期人民大众逐渐觉醒的过程和顽强不屈、奋起抗日的精神。
(2)情感的体现:
《重整河山待后生》这个唱段,表现了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人民的苦难,歌颂了中国人民为雪国耻不怕流血牺牲、大义凛然、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艺术家骆玉笙在演唱时,发挥了她音域宽阔、抒情色彩浓郁的演唱风格,并揉进了悲壮苍凉的演唱特点。强化了悲壮的、大义凛然、坚强不屈的音乐情绪。
三、音乐知识:
(1)京韵大鼓:
由河北省沧州、河间一带流行的木板大鼓发展而来,形成于京津两地。河南木板大鼓传入北京、天津后,刘宝全改以用北京的语音声调来吐字发音,吸收石韵书、马头调和京剧的一些唱法,创制新的唱腔,专唱短篇曲目,称为京韵大鼓。
(2)骆玉笙:
天津人,生于上海。艺名小彩舞,筱彩舞。出生6个月时被卖给天津艺人骆彩舞,改姓骆。7岁时学习京剧,9岁拜苏焕亭为师唱京剧老生。1926年登台演出,1931年改唱京韵大鼓,1934年拜韩永禄为师学习京韵大鼓,承宝全派。1939年首次在北京演出。
《重整河山待后生》
教学目标:
聆听京韵大鼓代表曲目,初步了解我国说唱音乐的历史发展、表现形式和艺术特色。
教学重难点:
通过聆听与赏析音乐,对比音乐表现手法和音乐特点的不同,加深对说唱音乐的体验与感知。
教材分析:
《重整河山待后生》是电视剧《四世同堂》的主题曲,林汝为词,雷振邦、温中甲、雷蕾曲。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是根据著名作家老舍的同名小说《四世同堂》改编而成。它再现了老舍笔下中国人民在日本侵略者铁蹄下饱受欺凌和苦难生活情境与奋起抗日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同时生动地描绘了旧北京某一家四代人的不同生活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