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山陕会馆雕刻艺术的美学价值探析

合集下载

巧夺天工的雕刻 古朴含蓄的寓意——社旗山陕会馆雕塑儒商文化探幽

巧夺天工的雕刻 古朴含蓄的寓意——社旗山陕会馆雕塑儒商文化探幽

流 , 水流喘急 , 骤然雍高 , 飞流而下 , 曾有 “ 龙 门三 跌 水 ” 之说 , 过 了 龙门, 河水变缓 , 水 位 骤 然 降 低 。 在 平缓 而又 优 雅 的黄 河 水 域 环境
中 , 小 鲤 鱼 就 生 活 在 这里 , 过 着 无 忧 无 虑 的 生 活 。 随 着 一 天 一 天 的



被 原 国家 文 物 局局 长 、 故 宫博 物 院 副 院长 吕济 民题 为 “ 艺 术 辉 煌 , 绝 无仅 有 ” 的 社 旗 山 陕会 馆 , 它 的 雕 刻 艺 术 在 创 作 手 法 上 融 合 了写意 、 夸 张 、 装饰 、 变形与 表现 的多种 因素 , 配 以 中 国 古 典 的 戏
法等 文 化 的光 芒 ,并 通 过 多 种 艺 术 语 言 形式 ,传 播 着 儒 家 仁 义 道 是 晋
秦商贾聚散 货物 、 议商事 、 谈戒律 、 论 行 规 的 地 方 。 其 功 能 是 下 ”、 “ 商议行规 ” 、 “ 通报行情 ” 、 “ 联 络 乡情 ” 。 这 里 面 敬 的
德, 弘扬秦、 晋商帮商业文化思想 , 为商 业 的 繁 荣 发 达 起 到 了 重 要 “ 接 上迎
的 推 进作 用 。
神灵是三国的关羽 , 因为 关 羽 是 山 西人 , 重义气 , 对人忠诚 , 所 以成
一 关键 词一 山陕 会 馆 雕 塑 典 故 商 业 文 化
为 山西 、 陕西 商 人 崇拜 的 偶像 。 当 时这 里 舟 来 车 往 、 商贾云集 、 交 易 频繁 , 为联 络 通 商 和 树 立 本籍 商 业形 象 。 商贾们“ 运 巨材 于 楚 北 。 访
中, 画幅最 大的是 “ 鲤 鱼 跳 龙 门 ”图 , 象 征 “富 贵 连 绵 ” 的 连 枝 牡 丹

花戏楼砖雕艺术调研方案

花戏楼砖雕艺术调研方案

中华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调研实践——以安徽亳州为例方案四:花戏楼砖雕艺术调研方案一、活动背景安徽省亳州市花戏楼的砖雕,属晋派微雕艺术,场面宏大,虽然人物小如花生米粒,但是人物栩栩如生,神态各异,结构严谨、线条圆润、题材丰富而又有内在联系,同时吸纳了徽派精巧玲珑、刀法严谨的雕刻工艺。

这些砖雕艺术,造型别致,玲珑剔透,玲珑满目,可谓巧夺天工,让人拍案叫绝。

它把阴柔之美呈现到了美学的极致。

方寸之间,展现着大千世界。

亳州花戏楼原名歌台,是一座演戏的舞台,是祭祀山西名人关羽的庙祠,也是明清时山西、陕西的药商在安徽亳州经营药材的联络之地,因此称“山陕会馆”,“大关帝庙”。

关帝庙主殿建于清顺治十二年(1656),戏楼增建于清康熙十五年(1676),乾隆年间又增添了许多彩绘和雕刻,它以精湛的雕刻艺术、绚丽的彩绘而驰名中外;整个建筑面积3163平方米,分戏楼、钟楼、鼓楼、座楼和关帝大殿等几个部分。

会馆之所以称为花戏楼,是因为院中花戏楼色彩绚丽、美轮美奂。

亳州花戏楼又名山陕会馆,在建筑布局、整体设计及装饰艺术上,都堪称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其砖雕更是中国砖雕艺术历经几千年演变的巅峰之作。

看似不经意的砖雕作品拼合,实则为设计者精心组合,力求在有限的空间内,彰显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

亳州花戏楼融北"晋"建筑风格与南"徽"砖雕艺术于一体,成为古代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砖雕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艺术语言丰富,而且还浓缩着中华文化的精华。

亳州花戏楼精湛的砖雕艺术令人叹为观止,其清新质朴中饱含着中华文化"和"的审美伦理内蕴。

这些砖雕具有极大的文物价值和历史价值,反映了明清时期的砖雕艺术风格和艺术发展成就。

它们以审美表征形式生动呈现了图形文化中的器物意识形态,使审美个体在审美的同时受到"和"的审美道德规训。

通过对亳州花戏楼砖雕的调查,发现存在以下问题:脱落、酥粉、碱蚀、褪色和整体强度下降等,其原因主要是碱蚀所致。

明清时期山陕会馆研究

明清时期山陕会馆研究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研究背景明清以来缘商帮而产生的工商会馆是中国商人面对15世纪以来世界商品经济一体化冲击而自觉进行的制度创新,是中国商人对自古以来商业经营形式和组织机构的一次大调整,从而保证了中国商人以全新的姿态登上明清之际世界商品经济的舞台,标志着中国商业走上集团化经营的新阶段。

现阶段对工商会馆的研究新作廖廖,而会馆的市场操作却迎合市场经济的需要遍地滋生。

现实的急速发展与理论研究的相对滞后,构成主客观之间的反差和矛盾,需要我们加强对工商会馆的研究。

(一)在我国,关于会馆史的研究,大体始于20世纪20年代。

1925年5月,郑鸿笙发表了《中国工商业公会及会馆、公所制度概论》,①为会馆研究的第一篇论文。

三、四十年代以后,窦季良等人开始注重诸如会馆这类社会组织的研究,其《同乡组织之研究》②从乡土观念、组织演化、集体象征、功能分析等方面对包含会馆在内的同乡组织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堪称会馆史研究方面的重要里程碑。

到20世纪50年代,随着一批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对中国社会性质研究的深入,人们开始较多地关注会馆问题。

解放后,中国学术界对会馆的研究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在资本主义萌芽框架下研究会馆。

主要作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资料收集的基础性工作。

其中李华先生编著的《明清以来北京工商会馆碑刻选编》、③《江苏省明清以来碑刻资料选集》、④《明清苏州工商业碑刻资料》、⑤《上海碑刻资料选编》、⑥《明清佛山碑刻文献资料选辑》⑦等,尤其是彭泽益先生编辑的《中国工商行会史料集》⑧在会馆史料辑录方面影响尤大。

二是研究工作。

在资本主义萌芽框架下,学术界这一时期对会馆的认识停留在“工商行会组织”的传统观点上。

在众多的论述资本主义萌芽的论文中,较多论者干脆把它比附注:研究背景参考王日根《国内外中国会馆史研究述评》,见哎文史哲》1994年第3期。

①郑鸿笙:《中国工商业公会及会馆、公所制度概论》,《国闻周报》1925年第2卷第19期,第19-20页。

赊店山陕会馆雕刻装饰艺术的文化内涵赏析

赊店山陕会馆雕刻装饰艺术的文化内涵赏析

赊店山陕会馆雕刻装饰艺术的文化内涵赏析社旗山陕会馆建筑于中国古建筑艺术臻于完美的最后一个高潮期,会馆的装饰雕刻刀法简练,造型淳朴厚重,充分地体现出商人阶层的文化特征和精神追求,从雕刻题材方面折射出明清时期明清时期商人的崇商、崇儒、崇文和绅士文化与世俗文化相融合的商业文化内涵。

社旗山陕会馆建筑于中国古建筑艺术臻于完美的最后一个高潮期,加之寓居赊店的山、陕二省商贾“盖压三江”的比富心理,以其雄厚的财力对会馆建筑倾力投入,从而使社旗山陕会馆建筑之时得以“运巨材于楚北,访名匠于天下”,其用材之优,延聘工匠之多,为斯时斯地建筑之冠。

各地的能工巧匠汇聚于此,各展“绝活”,使社旗山陕会馆的建筑装饰艺术达到了其时的巅峰状态。

同时,南阳地处南北文化相互交流、影响的交冲要地,其建筑工艺兼收南北建筑文化之长,融北方古建筑雄浑壮观之气势和南方古建筑严谨柔美之风格于一体,成为一处风标独树的古建筑典范之作。

会馆座北向南,占地面积约7750平方米,地面全部用一尺见方的青白石板铺砌,现存殿、堂、楼、阁及各种建筑130余间。

主体建筑由琉璃大照壁、悬鉴楼、大拜殿、春秋楼四部分组成,自南向北呈现中轴线式分布。

前为琉璃照壁、铁旗杆、东西辕门和东西马厩;其后为悬鉴楼、钟鼓楼、东西廊房;再后为大拜殿、药王殿、马王殿;最后为春秋楼。

布局严整,庄严肃穆。

除后部“春秋楼”被毁外,其余保存尚好,是河南省古建筑中一个比较完整的建筑群。

其石雕、木雕、琉璃雕、匾额、楹联、刺绣等装饰艺术无不造型生动、寓意深涵、神韵跌宕、气势磅礴,这也使得社旗山陕会馆的建筑艺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状态,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和独特风格,被誉为我国的古建明珠。

雕刻是会馆建筑装饰的主要部分,按材质区分,有石雕、木雕和砖雕三类,常统称为“三雕”由于雕刻材料和工艺特点的差别,三者呈现出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砖雕典雅,石雕凝重,木雕精细,三者互补互衬,成为会馆装饰艺术中最为精彩的部分。

河南社旗山陕会馆的艺术与审美路径分析

河南社旗山陕会馆的艺术与审美路径分析

河南社旗山陕会馆的艺术与审美路径分析作者:程鹏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4年第04期当别人提起中国的古城,或许你想都不用想,脑海中即会浮现出洛阳,西安,南京,北京,开封,杭州 ......但我想说的并不是这些,或许河南社旗你没有听说过,他没有洛阳的龙门石窟,没有西安的兵马俑,更没有北京的故宫,但提及天下第一会馆或许你就不会陌生了。

单士元是我国著名的古建筑专家,他面对天下第一馆时曾赞叹之“辉煌壮丽,天下第一”。

确实,若果你身临其境定会体会到用此句话来赞美一点不为过。

一、山陕会馆由来在河南省的西南地区有一座城镇——社旗镇。

社旗县历史上称之为赊旗店,顾名思义此名正是因为东汉时期刘秀举义兵因赊旗而产生。

社旗县四周拥有九座城门,这九座城门成为当时与南北九省交通的必经之路,正因其所处的地理优势,使之成为当时商业重镇,当时在此经商的商人来自十几个省,正因都是外省人,在外经商的老乡在一起就会觉得非常的亲切,而且通过相互沟通,了解家乡及亲人也成了必然。

在这种情况下各省的商人集结建立自己的同乡会馆,通常会以自己的省份来给会馆命名,山陕会馆便是其中之一。

其实,表面看上去会馆是各地商人们相互沟通了解乡情,互通情报的场所,但究其实质却是为了更好的经营,制定一些约束的条例,更主要的是在商海中稳固自己的位置,占据竞争的强势位置。

二、山陕会馆历史发展山陕会馆是有当时在此经商的山陕两省人共同兴建的,馆内还敬奉这关公,故此也有人称山陕会馆为关公祠。

在现在看来,山陕会馆不但是一座商业会馆而且是一座与关帝庙完美结合的古代建筑群。

当时的山陕会馆建造在商业繁盛的城镇中心,在所有的会馆当中,山陕会馆规模最为宏大,气势若鹏在天。

大规模的兴建需要强大的财力支持,而这资金的来源也正是各地的商人想要显示自身财富,树立自己商业形象的最佳体现方式。

山陕这个两个省份的商人富甲一方,出手阔绰,再加上有“技压群雄”之意,再加上山陕会馆所处的地理位置优势,交通方便,四通八达,故山陕会馆建筑之时得以召集天下名匠,购进最好的建筑材料。

社旗山陕会馆石雕装饰艺术审美

社旗山陕会馆石雕装饰艺术审美

社旗山陕会馆石雕装饰艺术审美
社旗山陕会馆是位于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的一座文化建筑,建筑风格具有浓厚的陕西文化特色。

会馆外部以仿古建筑为主,而会馆内部则充满了陕西石雕装饰艺术的精华。

石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旗山陕会馆的石雕装饰艺术在审美方面也具备了无可替代的独特魅力。

首先,社旗山陕会馆的石雕装饰艺术在造型上追求别致,精美绝伦。

会馆大门两侧的屏风石雕分别雕刻了“天福”和“地佑”两幅图案,画面精细、生动,石质细腻光亮,细节处理出色。

在会馆内,天花板、柱子等部分的石雕图案琳琅满目,每一个角度都能看到不同的精美细节。

有的石雕作品还融入了陕西戏曲文化的元素,展现了陕西文化独特的审美特色。

其次,在题材上,社旗山陕会馆的石雕装饰艺术多以民俗文化、宗教文化为主题,寓意深刻,令人回味无穷。

例如,在会馆门厅的正中央有一座“和合五福”石雕,意喻五福临门,大
吉大利。

石雕寓意积极,造型也别具匠心,充分地融合了艺术与文化。

再次,社旗山陕会馆的石雕艺术还具有很强的工艺美感。

这些石雕作品大都采用优质的大理石或青石材质,精雕细琢,制作工艺高超。

石雕的色泽和纹理具有自然的美感,体现了中国传统技艺的精湛水平。

总之,社旗山陕会馆的石雕装饰艺术无论在造型、题材还是工艺上都充分地体现了陕西文化的独特魅力,具备了审美上的内涵和外在质感。

这些石雕作品散发的艺术气息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也让社旗山陕会馆成为了南阳市不可错过的旅游景点之一。

洛阳山陕会馆琉璃照壁的装饰艺术赏析

洛阳山陕会馆琉璃照壁的装饰艺术赏析

洛阳山陕会馆琉璃照壁的装饰艺术赏析洛阳山陕会馆琉璃照壁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西工商业街路西,是一座清代会馆建筑,是洛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会馆前旧称“山陕俱乐部”,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是在清朝政府的鸦片战争后派驻的官员协助下,由山西、陕西一带的侨民投资兴建的,其主要用途是迎接、招待来洛的同乡和远离故土的侨胞们。

会馆的琉璃照壁建筑在会馆大门左右两面,采用两个不同的题材,其装饰艺术彰显出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

这些照壁的制作在民间,得到了广大艺术工匠的鼎力支持和注重,体现出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的精华。

照壁的主题之一为“春秋俊杰”,表现了春秋时期的“大医”扁鹊、孔子弟子中的“阳曲侯”颜回、杞国太子“蹇叔”、南方的“义烈”伍子胥、吴越国之间的隐士“许由”等历史名人的形象,为此世中华儿女提供了丰富的人文历史知识,展现了我国悠久的文明和文化。

而表达故事和历史的方式也非常独特,运用音律、形神、点面、绘制和题字等手法,呈现出优美的线条、明暗和层次感。

这些艺术手法的运用不仅表现了艺术家的才华,也塑造了人物的个性与特质。

照壁的另一主题是“山河风貌”,描绘了山西、陕西、洛阳、洛水、关中等地区的名胜气象,包括悬空寺、嵩山少林寺、华山、黄河、洛阳白马寺、洛阳龙门石窟、秦岭、龙泉寺等地标性建筑和自然景观,给人们展示了神仙仙境般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表现了时间和空间的拓展和扩大。

同时,这些景观和建筑的体现方式,运用了镂空、浮浮雕、勾线、打点、锤击等多种表现手法,堪称明清时期艺术领域中的珍品,对中国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深刻的促进作用。

总体来说,洛阳山陕会馆琉璃照壁具有一定的收集价值、教育价值和文化价值。

在收藏中,照壁的材料、制作工艺、存放状况等都需要特别重视,以确保其保存完好。

此外,通过对照壁的研究和欣赏,在历史与文化、艺术与美学方面都会获得不同程度的提升。

当代艺术家也可以从其中获得灵感和借鉴,为其更好地发挥其艺术才能和创造力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社旗山陕会馆建筑雕刻艺术和审美特性

社旗山陕会馆建筑雕刻艺术和审美特性

社旗山陕会馆建筑雕刻艺术和审美特性【摘要】社旗山陕会馆建筑雕刻艺术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其建筑雕刻艺术特点体现在精美细致的雕刻工艺和独特的设计风格上,展现出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文化元素。

审美特性则表现为庄重典雅、简洁大方的风格,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在艺术表现手法方面,社旗山陕会馆建筑雕刻多采用浮雕和透雕等技法,使作品更具立体感和视觉冲击力。

这种建筑雕刻艺术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意义,还对当地文化传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未来,社旗山陕会馆建筑雕刻艺术将继续发扬光大,为地方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更多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社旗山陕会馆, 建筑雕刻艺术, 审美特性, 历史背景, 艺术表现手法, 文化意义, 独特魅力, 文化传承, 发展展望1. 引言1.1 社旗山陕会馆建筑雕刻艺术和审美特性社旗山陕会馆建筑雕刻艺术和审美特性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历史渊源和审美价值。

通过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

社旗山陕会馆建筑雕刻艺术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其精湛的工艺技法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上。

在建筑雕刻的制作过程中,工匠们常常运用精湛的刀法和雕刻技巧,将各种吉祥图案和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使整个建筑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这种雕刻艺术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反映了当地人民的信仰和生活方式。

在审美特性方面,社旗山陕会馆建筑雕刻艺术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精致的细节而闻名。

建筑雕刻的图案和造型常常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情,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独特魅力。

这些建筑雕刻艺术作品还融合了汉族、回族等多个民族的建筑风格和艺术元素,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审美效果,为观者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和心灵上的震撼。

2. 正文2.1 历史背景社旗山陕会馆建筑雕刻艺术和审美特性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清朝时期。

社旗山陕会馆建筑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代表作之一,其建筑风格融合了汉、蒙、回、藏等民族的建筑特点,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艺术欣赏

艺术欣赏

艺术欣赏——试论山陕会馆艺术价值——班级:建筑0601班姓名:郭海岭学号:06101182指导老师:杜鹏题目:试论山陕会馆艺术价值摘要:山陕会馆建筑格局严谨,规模宏大。

从其功能上来说其历史价值也是不言而喻的。

其集建筑艺术,建筑美学之大成,雕刻艺术在建筑装饰方面的应用感更是登峰造极。

不愧为会馆建筑之瑰宝。

关键词:山陕会馆、建筑、艺术、雕刻等一、相关背景资料开封位居中原,无高山险峰之阻,有四通八达之利,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早为晋商所青睐。

从明至清的数百年间,山西商人在开封一直很活跃。

他们将西北的皮毛、山货及日用品源源不断地运抵开封。

由于山西客商云集开封的人数愈来愈多,遂集资于今老会馆街(龙亭东侧)建立了一处山西旅汴同乡会馆——山西会馆。

乾隆年间,陕西旅汴商人与山西旅汴商人商定联合建立山陕会馆。

经多方考察,他们最终选定明代徐府旧址建立山陕会馆。

嘉庆初年,会馆的建筑风剥雨蚀,年久失修,商户们商定,各个店铺每进钱一千,抽取二文,交请老会首收存,作为会馆每年修补的费用。

道光四年(1824年)五年,同治三年(1864年)商户们把会馆进一步扩展。

这样,一组较为完整的关帝庙古建筑群终于耸立于闹市之中。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山陕会馆一直是附近百姓奉祀关帝和看大戏的去处。

到了光绪年间,甘肃旅汴商贾加入,山陕会馆遂易名为山陕甘会馆。

1927年6月13日,冯玉祥将军被武汉政府任命为河南省主席。

他主豫期间,把山陕甘会馆的祭祀场所关帝庙改为河南省艺术学校的校址。

1933年这里又改为私立西北中学。

1938年,日寇侵入开封,西北中学外迁,会馆成为日寇的华北五省特务机关总部。

日寇投降后,西北中学返回开封,重新回到会馆上课。

再后来,会馆又成为徐府街小学的校园。

1988年10月23日,修复后的山陕甘会馆正式对外开放。

二、艺术价值山陕甘会馆,同我国古代建筑庭院与组群的布局原则一样,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轴线设计的。

它座北面南,在中轴线上建立主要建筑(照壁、戏楼、拜殿和牌楼)及其对面的次要建筑,再在院子左右两侧建附属建筑,从南向北依次为左右翼门、钟鼓二楼、东西配殿和东西院跨等。

社旗山陕会馆建筑雕刻艺术和审美特性

社旗山陕会馆建筑雕刻艺术和审美特性

社旗山陕会馆建筑雕刻艺术和审美特性作者:田志涌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16年第03期摘要:社旗山陕会馆以其精湛巧妙的雕刻装饰艺术和深厚的商业文化而闻名全国,其“天下第一馆”的美誉当之无愧。

会馆内造型生动、栩栩如生、寓意深刻、形式考究的石雕运用圆雕、透雕、浮雕、平雕、线雕等多种技法,极好地展现出绘画与雕刻艺术结合的审美特质,尽显雕刻艺术之神韵。

作为建造初期的商业活动场所,商人首先是以人为本,以信为本,但会馆雕刻装饰中处处体现出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美学思想与文化价值又远远超越了商业场所本身。

会馆神韵跌宕、气势磅礴的装饰技巧与当时人们平和的心态所体现的理念与思想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去认真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社旗山陕会馆;石雕;木雕;审美取向“艺术辉煌,绝无仅有”的极高赞誉是原国家文物局长及故宫博物院吕济民院长对社旗山陕会馆建筑的题词。

古老的社旗镇镇中心坐落着气势恢宏的古建筑——山陕会馆,别名山陕庙。

社旗山陕会馆群体建筑为木质结构,包括琉璃照壁、石牌悬、悬鉴楼、大拜殿、东西配殿、钟楼鼓楼、东西辕门、铁旗杆等。

占地面积10885.29平方米,前中后分为三座院落,整体建筑端庄大方又彰显雍容华贵、雄伟壮丽,其建筑艺术的壮丽风采很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图1)。

一、社旗山陕会馆群体建筑艺术特点(一)琉璃照壁的装饰独具匠心用1000余块彩釉大方砖仿照北京故宫九龙壁设计砌造起来的琉璃照壁,金碧辉煌。

琉璃照壁装饰图案南北两面亦各有特色。

先看南面图案,从左到右依次为凤穿牡丹、五龙捧圣、鹤立青莲的圆形饱满图案,让前来聚会客商的视觉及心理大有祥和、欢快、热情之感。

再看照壁北面,居中偏下位置的图案呈对称状排列。

左右两边依次是以矩形边条装饰的四狮斗宝和雄狮战麒麟的吉祥图案,位于中间的鲤鱼跳龙门和二龙戏珠图案则是用八边形边条装饰,加之外围的福、禄、寿,使得北面照壁的装饰庄重严肃又不失变化活泼。

在照壁正中有四个金色大字“义冠古今”,两侧内外两副对联“浩气已吞吴并魏,麻光常阴晋与秦”“经壁辉光媲美富,羹墙瞻仰对英灵[1]”。

聊城山陕会馆建筑装饰艺术的研究与思考

聊城山陕会馆建筑装饰艺术的研究与思考

聊城山陕会馆建筑装饰艺术的研究与思考作者:温亭亭张天文常小磊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18年第02期摘要:聊城山陕会馆最初兴建于明代,兴盛于清代的一个民间商会装饰性建筑。

建筑内的装饰样式包括精美的木雕、石雕、砖雕、彩绘、楹联、匾额是清代建筑装饰中的代表作,山陕会馆建筑装饰精美细致、美轮美奂、独具风格。

对会馆内的建筑装饰风格与题材内容是有不同的种类的包括地域性题材、宗教题材、教育传承题材、祈福题材等进行概述。

最后考察完山陕会馆的建筑装饰对它仅存的装饰艺术进行保护的言论探讨,以及对以后建筑装饰艺术的创新进行了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聊城山陕会馆;建筑装饰艺术;保护;传承一、聊城山陕会馆建筑与其建筑装饰的时代背景聊城山陕会馆位于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内部,位于古代京杭大运河的岸边,到如今能依然保存完好,虽然说会馆的面积不大但是其建筑装饰的绘画艺术和雕刻艺术是非常精湛的。

明清时期山陕商人不畏南北商贩的夹击,拥有自己独特的经营之道,并且奋志经营、恪守商道促进自己在各大地区的商业发展,并稳健求生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经商风格。

商业的繁荣促进了艺术的发展。

会馆的建筑艺术的精美不仅表现在工匠艺人的精湛技法还在于商人的文化素养和当时科技和建筑工具的提高共同促进了建筑装饰产生。

二、聊城山陕会馆建筑装饰的种类聊城山陕会馆从山门进入从东到西依次是戏楼、夹楼、钟鼓楼、南北看楼、南北碑亭、南北大殿、春秋阁等组成。

据查阅历史记载会馆先后进行过8次扩建和维修,会馆的各个建筑多以木、石、砖、为主要的建材。

会馆的外观装饰主要使用的是各种雕刻的手法对其进行点、线、面的装饰。

装饰的种类主要是由木雕、石雕、砖雕、彩绘、楹联匾额等组成。

三、聊城山陕会馆的建筑装饰风格与题材内容1.地域特色题材。

聊城山陕会馆虽是中国传统装饰性民间建筑。

但是因为山陕会馆是旅游经商和庙会双重性的建筑,因此聊城山陕会馆建筑装饰在整体上呈现出华丽的装饰艺术特征,细致的装饰了斗拱、琉璃、彩绘、楹联、匾额、门楣等部位。

社旗山陕会馆木、石雕刻艺术赏析

社旗山陕会馆木、石雕刻艺术赏析

社旗山陕会馆木、石雕刻艺术赏析打开文本图片集木、石雕刻是中国古建筑中熠熠生辉的构成要素,在建筑中具有重要地位。

位于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的山陕会馆不仅布置精妙、建筑恢弘,其内的木、石雕刻作品更是精美生动,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审美借鉴价值。

文以传承中国古建筑文化为主旨,探析社旗山陕会馆的木、石雕刻艺术。

中国木、石雕刻艺术木、石雕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广泛应用于中国建筑中。

它不仅是一种精妙的装饰艺术,更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图案构思、雕刻技法对现代建筑具有十分深刻的影响。

木雕是以质地细密坚韧、不易变形的木头如紫檀、楠木、柏木、樟木、花梨木、银杏、沉香、龙眼等为材,进行雕刻的艺术,是在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中诞生的艺术形式。

圆雕、浮雕、镂雕为木雕艺术的常用技法。

木雕工艺于唐代得到高度发展,形成了追求造型凝练、刀法流畅、线条明晰的审美趋向。

明清时,木雕艺术达到辉煌期,名家名匠大量涌现。

市场的繁荣催生出大批以“年年有余”、“五谷丰登”、“八仙过海”、“牛郎织女”等生活故事或神话传说为主题的艺术作品。

石雕是采用花岗岩、大理石、青石、砂石等易雕易刻的石头,通过凿、锤、钎等雕凿工具,创造出的艺术作品,多见于园林建筑。

石雕题材多为反映社会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的故事,借以再现社会风貌,传达审美感受。

石雕的设计技法多样,工匠们在创作过程中通常采用浮雕、透雕、镂雕、圆雕等技法,或多种技法相互结合。

社旗山陕会馆发展历史社旗山陕会馆位于以商贸著称的文化古镇一一古赊店镇,现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城。

赊店乃勾连南北九省之交通要道,南船北马皆汇聚于此,途经此地的众多商贾中以秦晋最为活跃。

秦晋盐茶商贾借社旗的水旱码头之便,发家致富者不在少数,一时间风光无限。

于是抱着“盖压三江”的骄傲心理,开始了社旗山陕会馆的修筑,并对会馆的建设投入了大量财力物力。

其投入成本之大、选材之优、工艺之精在会馆建设中冠绝古今,造就了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的恢弘建筑。

洛阳山陕会馆琉璃照壁的装饰艺术赏析

洛阳山陕会馆琉璃照壁的装饰艺术赏析

洛阳山陕会馆琉璃照壁的装饰艺术赏析
洛阳山陕会馆,位于中国河南省洛阳市市区金谷园内,是中国近代华侨会馆的代表建筑之一。

会馆琉璃照壁装饰艺术是洛阳山陕会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琉璃照壁通过独特的造型设计、精美的装饰和细致的雕刻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华夏文明的灿烂辉煌。

这些琉璃照壁因其形制各异而被分为数种不同类型,如阁楼式、碑刻式、板壁式、门额式等。

根据其所代表的内容不同,装饰图案也不同。

比如,碑刻式的琉璃照壁主要用来表现历史人物、文化名人的生平和事迹,其设计造型优美、繁琐精细,极富艺术价值。

门额式的琉璃照壁则主要用来突显门房的富贵气派和高大尊贵,它们的雕刻和装饰手法则更加精湛,为整个会馆增添了一份庄重威严的气息。

琉璃照壁的装饰元素非常丰富,包括各种神话传说中的动物和人物形象、民俗艺术图案、文字和金龙等纹饰等。

其中最为精美的要数琉璃窗和琉璃板,它们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需经历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琉璃窗上往往刻有各种故事和传说,如《西游记》、《红楼梦》等经典文学作品以及中国传统的神话传说。

而琉璃板则以各种鸟兽虫鱼和花草果实为题材,表现出自然万物的美妙景象,其造型和雕刻都非常精美,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情。

此外,琉璃照壁的装饰还常常与其所在的建筑环境相呼应,强调了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洛阳山陕会馆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风貌和特殊的意义。

整个琉璃照壁的装饰艺术具有极高的价值和意义,不仅为洛阳山陕会馆的文化底蕴和建筑艺术增色添彩,也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华夏文明的灿烂辉煌,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古浪县山陕会馆壁画内容与艺术价值刍议——河西走廊中东部地区石窟、寺观壁画考察与研究之十二

古浪县山陕会馆壁画内容与艺术价值刍议——河西走廊中东部地区石窟、寺观壁画考察与研究之十二

一、会馆建筑古浪县山陕会馆位于土门镇漪泉村,今土门镇商业街(287乡道)中段供销大厦西侧巷道内。

据方志载,其始建于清康熙元年(1662年),为清朝中晚期山西、陕西商帮在泗水、永丰、土门一带的集散、旅居、会商、联谊、祀神之所。

20世纪中叶以来,会馆建筑遭受重创,残垣倾颓、破败不堪,大殿(图1)前梁折断、屋顶坍悬,院内垃圾成堆,一片狼藉。

近年来,幸得地方乡贤捐资募化,多方奔走呼吁,几经周折,于2010年将会馆建筑群修葺一新。

院落整体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33.2米,东西宽22.2米,南面开门。

“大门两侧建有门楼,门楼两侧建有两座小楼,均为单间,呈平面方形,周围有绕廊,二层重檐,上下两层,下层为四面带彩戏台,均为四角翘头,顶为悬山式,出檐较深,结构严谨。

”[1]现今会馆主体大殿(图2)为抬梁式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11.6米),进深三间(9.3米),前出廊,梁架、斗栱、檩椽皆系原建木料,重新修葺仅更换了门窗、额枋、壸饰及部分木柱,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最大限度地保持建筑原本的面貌。

大殿内现塑关圣夜读《春秋》坐像及周仓、关平、金童、玉女侍立像一铺五尊,东西两壁遗存两铺清代大型历史故事壁画。

紧靠大殿西侧向内缩进有一硬山顶出廊小殿,是为马王殿,内塑马祖、马社(土地)、马步三尊神像,殿内亦存白马故事壁画,可惜残损较甚,难以辨识。

大殿前东西演义厅对称排布,各面阔三间,院中置铸铁“万年宝鼎”一尊。

二、大殿壁画壁画位于大殿东西山墙,高2.8米,宽4.2米,左右两铺总面积约23.5平方米,为古浪县境内现存不多的清代大型寺观、会馆壁画之一。

壁画人物众多,故事情节繁复,依据人物造型和主要故事情节可推断此壁画描绘的为“三国故事”。

东壁(图3)左上角绘众人骑马围猎场景,一白一褐两鹿各自惊慌奔走,褐色梅花鹿身中一箭,文臣武将正端坐马上向中间一老者道贺,此画当为建安四年(199年)“许田打围”中曹操用天子宝雕弓射鹿后接受众人齐呼万岁之庆贺场景。

明清时期甘肃山陕会馆调查研究

明清时期甘肃山陕会馆调查研究

明清时期甘肃山陕会馆调查研究明清时期甘肃山陕会馆调查研究甘肃山陕会馆是明清时期在甘肃省和陕西省边界地区兴盛的商会机构,是沿海商人和内地商人社群结合起来的重要组织。

调查研究甘肃山陕会馆的历史和功能,对于了解明清时期西北地区的商业状况、社会关系以及地域交流至关重要,本文将对其进行探讨。

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商业繁荣的时期,同时也是西北地区商业兴盛的时期。

甘肃山陕会馆在这一时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沿海商人和内地商人的桥梁,架起了西北地区与沿海地区的商业往来之桥。

会馆的主要功能是为商人提供商业交流和信息交流的场所,促进商业合作与发展。

甘肃山陕会馆的规模和建筑风格多样,常见的建筑形制有四合院和楼堂式建筑。

在会馆内部,商人们可以进行商业洽谈、交流经验、分享市场信息等各种商业活动,共同探讨解决业务难题以及商业竞争。

会馆既是商人们开展商业活动的基地,也是商人之间建立关系、维护合作关系的社交场所。

甘肃山陕会馆在明清时期不仅在经济上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在社会关系的构建和维护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会馆凝聚了大量商人的力量,商人们在此互助互助的同时,也形成了一种商人社会团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商人在会馆内共同参与管理,选举管理层,共同商讨重大事务。

这种组织形式不仅提升了商人们的团结合作意识,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商人阶层的地位和影响力。

除了在经济和社会方面的作用外,甘肃山陕会馆还起到了保护商人权益的功能。

在明清时期,商人面临着很多风险和挑战。

会馆在这个时候为商人提供了庇护,为商人提供了安全保障和法律援助。

一旦商人面临困扰或争端,他们可以通过会馆的渠道获得帮助和支持,维护自身的利益。

甘肃山陕会馆是明清时期在甘肃省和陕西省边界地区独特兴盛的商会机构,其在经济、社会和法律等各个方面的功能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会馆的调查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明清时期西北地区的商业状况、商人社群以及地域交流。

这对于研究中国历史以及推动现代商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总而言之,甘肃山陕会馆在明清时期在经济、社会和法律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探幽社旗山陕会馆装饰艺术之审美特征

探幽社旗山陕会馆装饰艺术之审美特征

探幽社旗山陕会馆装修艺术之审美特点一、社旗山陕会馆历史传承及同业地位河南省社旗县山陕会馆始建于清朝乾隆二十一年(1756 年 ),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至光绪十八年即1892 年完工。

会馆主体建筑总占地面积***** 平方米 ,现存建筑152 间。

是全国现存80 余座同类建筑中首家被国务院同意为要点文物保护的单位,业内专家公认其为“中国第一会馆”。

位于中轴线上的建筑有:琉璃照壁、悬鉴楼、石牌楼、大拜殿、春秋楼;双侧建筑有木旗杆、铁旗杆、东辕门、西辕门、东马厩、西马厩、东长廊、西长廊、钟楼、鼓楼、腰楼、药王殿、马王殿、道坊院等。

社旗山陕会馆在全国同类会馆中有“十之最”之称 :1.全国同类会馆占地面积之最;2.全国琉璃照壁装修艺术之最;3.全国现存古建筑铁旗杆之最 ;4.中国古戏楼之最 ;5.全国会馆石雕艺术之最 ;6. 全国会馆木雕艺术之最 ;7.慈禧太后御笔亲书“龙”、“虎”二字为全国会馆之最 ;8.全国清朝民间刺绣珍品之最 ;9.会馆隶属建筑道坊院为全国会馆之最 ;10.会馆现存的商业道德规则碑为全国之最。

二、社旗山陕会馆装修艺术特点南阳雕塑文化是中原文化的厚重求实风格与荆楚文化的浪漫灵秀之风的联合体 ,拥有浓重的文化氛围和悠长的传统。

雕塑品种有木雕、石雕、塑像等 ,堪称丰富多彩 ,此中精选好多。

有名的有社旗山陕会馆的石雕艺术, “赵彦求寿”、“赵匡胤输华山”、“渔樵耕读”、“十八学士登瀛洲”等作品表现出南阳雕塑艺术的水平之高。

其两面透雕的绝活 ,使之有别于其余寺庙、宫殿建筑的雕琢艺术而自成一家。

有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郑孝燮观光后赞口不停 ,题辞“高楼杰阁 ,鬼斧神工 ,精雕细琢 ,锦绣装成”。

社旗山陕会馆的建筑艺术达到了当时的商业会馆建筑艺术顶峰。

其建筑集宫殿、庙宇、商馆、民居、园林建筑之大成 ,既宏伟壮观、雍容华贵 ,又玲珑艳丽、典雅有致 ;既衬着了宫殿的气概和庙宇的静穆 ,又充满着柔美色彩和诗情画意 ,给人以艺术整体美的强盛震惊力。

明清时期会馆建筑的装饰艺术及其文化学释义——以山陕会馆建筑装饰艺术风格分析为例

明清时期会馆建筑的装饰艺术及其文化学释义——以山陕会馆建筑装饰艺术风格分析为例

明清时期会馆建筑的装饰艺术及其文化学释义——以山陕会
馆建筑装饰艺术风格分析为例
崔若健
【期刊名称】《艺术百家》
【年(卷),期】2018(34)4
【摘要】产生于明而兴于清的会馆建筑是中国古代形成较晚的一种特殊建筑类型,具有地域性、公共性和奢华性的文化、装饰属性特征.聊城山陕会馆建筑所呈现的装饰特色主要体现在精美奢华的木雕、精雕细琢的石雕、独具一格的砖雕、美轮美奂的彩绘和意蕴生动的楹联与匾额五大方面,对其建筑装饰特色进行文化学方面的解读和释义可从历史文化的传承、意识形态的宣扬、商业实力的展示和审美意蕴的表现四个方面来逐一进行.
【总页数】5页(P170-173,196)
【作者】崔若健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美术学院,山东聊城252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50
【相关文献】
1.简论豫西南会馆建筑装饰艺术的保护与利用 [J], 李波
2.论社旗山陕会馆建筑装饰艺术文化的传统德育内涵 [J], 骆平安
3.聊城山陕会馆建筑装饰艺术文化内涵解读 [J], 宫海东
4.聊城山陕会馆建筑装饰艺术及其文化价值 [J], 周嘉
5.明清时期山陕会馆建筑装饰的审美分析 [J], 李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史纵横
明清山陕会馆雕刻艺术的美学价值探析
李#丹
" 西北大学 文学院! 西安 )%"%$)% 空军工程大学 军政系! 西安 )%&装饰是建筑实体的一种表现形式! 它运用工艺和技术手段对建筑物进行修饰装 扮! 以表现其物质和精神功能! 增添艺术魅力# 明清时期山陕会馆的建筑装饰! 尤其是石雕" 木 雕" 砖雕" 铁雕和琉璃雕! 集中国古建筑雕刻技艺之大成! 达到了, 无木不雕! 无石不刻- 的程 度! 使山陕会馆呈现出金碧辉煌" 流光溢彩的装饰效果! 成为中国古建筑雕刻装饰艺术的珍品# 山陕会馆的这些建筑雕刻艺术构思新颖" 工艺精湛! 表现了中国古建筑雕刻艺术的美学意蕴和审 美追求# 研究山陕会馆雕刻艺术! 探寻其中包含的精神情趣和美学价值! 对于提炼优秀传统文化 的精神标识! 展现其文化精髓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中国古建筑% 明清山陕会馆% 雕刻装饰% 美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 O(%('$##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 %""$ -)!"&$"%&%% -"%"" -"+
##梁思成先生说过 艺术之始 雕塑为先 %% 中 华民族以其聪明和智慧 创造了灿烂的人类文明 而传 统建筑雕刻是其最有说服力的历史见证之一 它所体现 出来的美学意义在璀璨的世界艺术长廊中有独特的地位 和价值 而明清时期的山陕会馆雕刻 无疑是一颗散发 独特美学光芒的明珠 明清时期流寓各地的山陕商人 为了推广他们的贸易事业 保护共同利益 修建了数量 众多的会馆 而在建造会馆时 出于弘扬本土优秀文 化 展示本帮经济实力和安抚乡愁的需要 他们不惜花 费重金对会馆进行错彩镂金 雕馈满眼的装饰美化 尤 其是综合运用了中国传统建筑雕刻装饰艺术 无论石 雕 木雕 砖雕 铁雕以及琉璃雕等 莫不精美绝伦 构思巧妙 使会馆以其建筑的恢弘壮丽 装饰的流光溢 彩而成为当地的文化景点和标志性建筑 这些建筑雕刻 装饰艺术作品体现着建筑的审美意象和装饰的审美意 境 成为一座座传承传统美学意境的博物馆和珍宝馆 堪称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美学的集大成者与生动再现 是 山陕商人给我们留下的珍贵历史遗产 本文拟就山陕会 馆一宇之内 五雕并美 的建筑雕刻装饰艺术特点进 行美学价值上的分析
主义文艺学' 文艺学' 美学&
#%""
$"%&'%%
文史纵横
山陕商人对会馆屋顶的装饰极为讲究 一般采取歇山重 檐 绿瓦黄菱的琉璃雕刻装饰形制 这种装饰形制 在 琉璃的装饰之下 顶部高耸入云 四檐如鸟羽振飞 成 为整个建筑华丽无比的冠冕 如社旗山陕会馆 戏楼屋 脊采用琉璃装饰 两端正吻装饰为 鸱尾 的龙吻 以 美化结构 同时注入文化性的语义和情感象征 鸱 尾取虬尾似鸱 激浪降雨 的传说 龙吻背上还有 剑 戟等小物件 用以锁住飞龙 防其逃跑 还有 象 驮宝瓶 象征 万象平安 为了突出会馆的庙宇性 质 还独具匠心的在会馆顶部中间设有三重琉璃楼阁 两侧有酒仙 八仙 葛仙 刘海等 %$ 仙人饮酒作法 烘托会馆的仙界气象 在会馆琉璃屋顶的瓦楞和四个檐 角 还分布着不同形象的仙人塑像 象征法力四海 缥 缈无沿的天庭景象 成为中国建筑华丽屋盖的珍品 这 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崇尚自然之美的审美风尚和审美理 想 它是山陕会馆建造师在建造过程中的艺术灵感之 源 也是中国传统建筑雕刻艺术的基本美学标准 它同 时也体现了传统文化中道家的 天人合一 思想 强调 人与自然的统一 建筑与自然的有机结合 从而在自然 环境中揉入人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风貌这一美学特征
屋顶是琉璃装饰最能凸显个性的地方 中国传统建 筑土木结构的特点就是一根立柱支撑起由两坡房檐组成 的个 字型屋顶结构 因此 屋顶是整个房屋的最高 点 建筑学上称为 上分 是最能引人注目的地方
##基金项目 西安市社科院( 新时代西商和浙商比较研究---西商的产生与发展) "%&eW"!# 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李丹"%.&% -# ! 女! 西安人! 空军工程大学军政系副教授! 西北大学文学院在读博士! 研究方向$ 马克思
之蛛 山陕会馆所以对 蜘蛛 的图案情有独钟 是 因为 二龙戏蛛 图案直观表达了商人趋利的经营目的 商业经营的直接目的就是求利 百道营生 积财如 山 (.) 贩物求利 !!"! 而民俗意义上的财富表现 形态就是珍珠 而当明清时期中国已经出现了市场 经济因素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商人们追求财富已经超 越了对财富本身的直接追求 而是上升为追求获得财富 的组织形式 与此同时 明清时期中国商业已经走上抱 团发展 形成了商帮的集团化经营模式 所以 山陕会 馆的二龙戏蛛图案 变 珍珠 为 蜘蛛 就深刻反 映了商人们期盼像蜘蛛吐丝结网那样发展四通八达的财 富网络 以便追求最大限度的财富增殖 从美学的角度 讲 变珍珠为蜘蛛 去象存意 意以象尽 得意 忘象 将财富直观的 珍珠 变形聚焦为意象的 蜘 蛛 更富有美学的想象力和动态的表现力 给人无限 遐想的空间和动态的美感 深刻反映了山陕会馆建筑雕 刻装饰 既立足现实又超越现实的创新意识和浪漫情 怀 闪烁着山陕商人丰富的想象力和美学灵感 而且整 个壁面琉璃色彩的运用也参差有别 轻重有序 照壁壁 面主体是碧绿色 南面是纯绿色 北面是黄色 充满 青黄杂糅 文章烂兮的文化气息和生活富贵的暖意
一 细腻艳丽的琉璃雕是山陕会馆建筑雕刻装饰美
学效果的集中体现 朱光潜说 美是客观方面某些事物 性质和形态
适合主观方面意识形态 可以交融在一起而成为一个完 整形象的那种特质 $)$ -)( 琉璃雕于山陕会馆建筑雕 刻群就是这样的体现 琉璃雕是隋唐以来继秦砖汉瓦而 后流行于中国的雕塑形式 它的特点是色彩艳丽 异彩 纷呈 经久不损 明清时期山西的太原 阳城 河津 陕西的耀州是中国琉璃的主要产地 号称 瓷都 这 些产自山陕商人故乡的琉璃制品 以品种繁多 釉色华 丽 光亮如镜 坚固耐久而著称 尤其是陕西耀州的黄 泥堡 陈炉镇 是宋元以后中国北部琉璃的主产地之 一 所产琉璃供应全国 所以 明清时期山陕会馆的建 筑装饰大量使用了具有故乡风土和艺术风格的琉璃雕 借以渲染山陕会馆金碧辉煌 流光溢彩的艺术表现力和 山陕本土文化的特质 山陕会馆的琉璃雕 主要用于装 饰屋顶和照壁等会馆重要要件 对会馆装饰凸显华彩照 人的装饰效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