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对联 (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校 王涵)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句式适用格律不同、宽严不同。其中律诗句式平仄要求最 严,古体诗句式则除了对句末平仄有要求,其他位置平仄不拘
对联常识:
对联,也叫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 得名)、楹帖、对子等。楹,就是建筑物的柱子。题在两 根对称的柱子上的文字就叫楹联。对联是独立于诗词曲赋 等之外的一种传统文学样式。对联由骈文和律诗的形式演 变而成,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可谓源远流长。
对联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出现:年30早晨贴春联,过生日贴寿 联,结婚时贴的是喜联,商场、店铺贴的是行业联,亲友去世送的 是挽联。可见,对联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老百 姓的生活中都是经常会遇到、用到的。也正是因为此,我们学习和 了解对联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它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还为我 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
两猿伐木山中,问猴儿如何对锯? 一马隐身泥里,看畜生如何出蹄!
奇妙的对联
• 对联:写在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 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骈文与律诗是对联 的两大直接源头。又吸收了古体诗、散文、 词曲等的特点。
律诗句式:①平平仄仄平②仄仄平平仄 骈文句式:以双句(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 • 常用句式 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 古体诗句式 散文句式 仿词曲句式
5、内容相关。 “无情对” 正对 天增岁月人增寿除外
春满乾坤福满门 反对 勤奋筑起通天路
懒惰堵塞智慧门 串对 才饮长江水
又食武昌鱼
无情对:
对对联的一种格式,对联一般要求上下联内容要相关,配 合要紧密。但有一种对联,只讲究上下联字词相对,至于 内容则各讲各的,绝不相干,使人产生奇谲难料,回味不 尽的妙趣。这就是所谓的“无情对”。
细羽家禽砖后死 粗毛野兽石先生
大家来找茬:
春风春雨春色 新年新岁新景
平仄不相对
春风吹绿千枝柳 时雨催红花万树
结构不相对 “万树花”
小试牛刀:
下面本是三幅完整的对联,但是失散了,请你把它们连接起来,
让他们变得完整。
桃李杏春风一家 芳草春来依旧绿 松竹梅岁寒三友 绿竹别具三分景 梅花到时自然红 红梅正报万家春
门联:用于堂屋、大厅前部柱子上的对联,多刻于木板悬挂在柱上, 具有永久性。
忠厚传家久 诗书继世长
装饰联:多悬挂在堂屋墙上中堂画两侧、书斋墙壁上或悬挂在名胜 古迹的壁柱上。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行业联:表明职业的对联。 酿成春夏秋冬酒 醉倒东西南北人
交际联:包括喜联、寿联和挽联等。
红梅吐芳喜成连理
律偶阶段
律偶,格律诗中的对偶句。这种诗体又称近体诗,正式形 成于唐代。 但其溯源,则始于魏晋。 律偶也有三个特征:一是对仗作为文体的一种格律要求运用; 二是字数由骈偶句喜用偶数向奇数转化,最后定格为五、 七言;三是对仗精确而工稳,声律对仗已成熟。
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上下联的词语要求“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 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 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一帘 春色 门 垂 柳
万斛 珠光 地 涌 莲
数量 名 名 动 名
孙行者 祖冲之 胡适之
名动虚
3、结构相应。
句法结构 组成上联的各个词组分别是几个字,下联的对应词组 也必须分别是几个字,而且结构类型要基本保持一致。
主谓、动宾、偏正、中补、并列
中补 并列
四面灯,单层纸,辉辉煌煌,照遍东西南北
一年学,八吊钱,辛辛苦苦,历尽春夏秋冬
Leabharlann Baidu偏正
偏正
叠词
动宾
4、平仄相对。
平仄要和谐、相对,传统习惯是“仄起平收”,即上 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三声、四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一声、二声)。
梨花院落溶溶月
柳絮池塘淡淡风
(晏殊《无题·油壁香车不再逢》)
福如东海长流水
绿柳含笑永结同心
寿比南山不老松
译注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对联特征:
1、字数相等。
字数多少无规定,但要求上下联字数相同,上下联的 字数同时可长可短,一般最短四字,长可达数百字。
袁世凯对不 起中国人民 袁世凯千古 中国人民万岁
2、词性相同。
•到了宋代,文人学者纷纷以题联为趣,明清盛行。
对偶阶段
时间跨度为先秦、两汉、三国、两晋至南北朝。 在中国古诗文中,很早就出现了一些比较整齐的对偶句。 流传至今的几篇上古歌谣已见其滥觞。 如:“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系辞下传》)
骈偶阶段
骈体文起源于东汉的辞赋,兴于魏晋,盛于南北朝。 骈体文从其名称即可知,它是崇尚对偶,多由对偶句组成 的文体。这种对偶句连续运用,又称排偶或骈偶。 骈体文有三个特征,即四六句式、骈偶、用典,此其一。 二是对偶字数有一定规律。主要是"四六"句式及其变化形 式。主要有:四字对偶,六字对偶,八字对偶,十字对偶, 十二字对偶。三是对仗已相当工巧,但其中多有重字("之、 而"等字),声律对仗未完全成熟。 例:“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 暮山紫。”
意义:①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 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②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
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
化有着重大价值。
对联的种类:
春联:春节时张贴在门上的对联。 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门
对联的起源:
• 秦汉以前,民间每逢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古老风俗。
神荼(shēn shū)和郁垒(yù lǜ ) 两位门神 驱鬼辟邪
• 到了唐代,门神换成了秦琼和尉迟恭。
秦
尉
迟
琼
恭
五代后蜀皇帝孟昶,在一年除夕把两句诗“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题写在寝门桃符板上,故称“题桃符”。因是 春节所题,又叫“春联”。
对联常识:
对联,也叫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 得名)、楹帖、对子等。楹,就是建筑物的柱子。题在两 根对称的柱子上的文字就叫楹联。对联是独立于诗词曲赋 等之外的一种传统文学样式。对联由骈文和律诗的形式演 变而成,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可谓源远流长。
对联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出现:年30早晨贴春联,过生日贴寿 联,结婚时贴的是喜联,商场、店铺贴的是行业联,亲友去世送的 是挽联。可见,对联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老百 姓的生活中都是经常会遇到、用到的。也正是因为此,我们学习和 了解对联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它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还为我 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
两猿伐木山中,问猴儿如何对锯? 一马隐身泥里,看畜生如何出蹄!
奇妙的对联
• 对联:写在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 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骈文与律诗是对联 的两大直接源头。又吸收了古体诗、散文、 词曲等的特点。
律诗句式:①平平仄仄平②仄仄平平仄 骈文句式:以双句(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 • 常用句式 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 古体诗句式 散文句式 仿词曲句式
5、内容相关。 “无情对” 正对 天增岁月人增寿除外
春满乾坤福满门 反对 勤奋筑起通天路
懒惰堵塞智慧门 串对 才饮长江水
又食武昌鱼
无情对:
对对联的一种格式,对联一般要求上下联内容要相关,配 合要紧密。但有一种对联,只讲究上下联字词相对,至于 内容则各讲各的,绝不相干,使人产生奇谲难料,回味不 尽的妙趣。这就是所谓的“无情对”。
细羽家禽砖后死 粗毛野兽石先生
大家来找茬:
春风春雨春色 新年新岁新景
平仄不相对
春风吹绿千枝柳 时雨催红花万树
结构不相对 “万树花”
小试牛刀:
下面本是三幅完整的对联,但是失散了,请你把它们连接起来,
让他们变得完整。
桃李杏春风一家 芳草春来依旧绿 松竹梅岁寒三友 绿竹别具三分景 梅花到时自然红 红梅正报万家春
门联:用于堂屋、大厅前部柱子上的对联,多刻于木板悬挂在柱上, 具有永久性。
忠厚传家久 诗书继世长
装饰联:多悬挂在堂屋墙上中堂画两侧、书斋墙壁上或悬挂在名胜 古迹的壁柱上。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行业联:表明职业的对联。 酿成春夏秋冬酒 醉倒东西南北人
交际联:包括喜联、寿联和挽联等。
红梅吐芳喜成连理
律偶阶段
律偶,格律诗中的对偶句。这种诗体又称近体诗,正式形 成于唐代。 但其溯源,则始于魏晋。 律偶也有三个特征:一是对仗作为文体的一种格律要求运用; 二是字数由骈偶句喜用偶数向奇数转化,最后定格为五、 七言;三是对仗精确而工稳,声律对仗已成熟。
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上下联的词语要求“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 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 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一帘 春色 门 垂 柳
万斛 珠光 地 涌 莲
数量 名 名 动 名
孙行者 祖冲之 胡适之
名动虚
3、结构相应。
句法结构 组成上联的各个词组分别是几个字,下联的对应词组 也必须分别是几个字,而且结构类型要基本保持一致。
主谓、动宾、偏正、中补、并列
中补 并列
四面灯,单层纸,辉辉煌煌,照遍东西南北
一年学,八吊钱,辛辛苦苦,历尽春夏秋冬
Leabharlann Baidu偏正
偏正
叠词
动宾
4、平仄相对。
平仄要和谐、相对,传统习惯是“仄起平收”,即上 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三声、四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一声、二声)。
梨花院落溶溶月
柳絮池塘淡淡风
(晏殊《无题·油壁香车不再逢》)
福如东海长流水
绿柳含笑永结同心
寿比南山不老松
译注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对联特征:
1、字数相等。
字数多少无规定,但要求上下联字数相同,上下联的 字数同时可长可短,一般最短四字,长可达数百字。
袁世凯对不 起中国人民 袁世凯千古 中国人民万岁
2、词性相同。
•到了宋代,文人学者纷纷以题联为趣,明清盛行。
对偶阶段
时间跨度为先秦、两汉、三国、两晋至南北朝。 在中国古诗文中,很早就出现了一些比较整齐的对偶句。 流传至今的几篇上古歌谣已见其滥觞。 如:“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系辞下传》)
骈偶阶段
骈体文起源于东汉的辞赋,兴于魏晋,盛于南北朝。 骈体文从其名称即可知,它是崇尚对偶,多由对偶句组成 的文体。这种对偶句连续运用,又称排偶或骈偶。 骈体文有三个特征,即四六句式、骈偶、用典,此其一。 二是对偶字数有一定规律。主要是"四六"句式及其变化形 式。主要有:四字对偶,六字对偶,八字对偶,十字对偶, 十二字对偶。三是对仗已相当工巧,但其中多有重字("之、 而"等字),声律对仗未完全成熟。 例:“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 暮山紫。”
意义:①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 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②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
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
化有着重大价值。
对联的种类:
春联:春节时张贴在门上的对联。 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门
对联的起源:
• 秦汉以前,民间每逢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古老风俗。
神荼(shēn shū)和郁垒(yù lǜ ) 两位门神 驱鬼辟邪
• 到了唐代,门神换成了秦琼和尉迟恭。
秦
尉
迟
琼
恭
五代后蜀皇帝孟昶,在一年除夕把两句诗“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题写在寝门桃符板上,故称“题桃符”。因是 春节所题,又叫“春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