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的脚》教学随笔
《爬山虎的脚》教学案例和反思(许超烨)(5篇模版)
《爬山虎的脚》教学案例和反思(许超烨)(5篇模版)第一篇:《爬山虎的脚》教学案例和反思(许超烨)《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3、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二、教学重难点:1、通过作者的描写顺序感知文章大意,并理解爬山虎的特点以及它是怎样爬的?2、体会作者如何准确生动的用语言描写出爬山虎的特点的、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爱吃葡萄吗?(生答)如果我们想要种葡萄,我们首先要做一项什么工作呢?(生答)师总结:如果要种葡萄,首先得搭架子,这样葡萄藤才能攀援生长。
但是有一种植物,它不用搭架子,也能自己往上爬,你们想知道是什么植物吗?(生答)师:这种植物就是爬山虎。
那你们知道为什么它可以自己往上爬吗?让我们带着一个疑问一起学习一下《爬山虎的脚》。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播放配乐朗诵音频,请同学们认真听,并思考如下问题:(1)、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2、你能说出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吗?3、从每个自然段所讲的内容中,你能明白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叙述的吗?(层层深入)(三)、粗读,理解一、二自然段。
1、出示爬山虎叶子的图片。
2、爬山虎的叶子长得怎么样?你从哪些词得出的结论?3、爬山虎的叶子颜色有什么特点。
4、看了作者对叶子的描写,你有什么感受?你能带着你所理解的感觉读出这个自然段吗?(四)自主研读3—5自然段,体会重点创设情景一:师:作者用了两个自然段来描写爬山虎和爬山虎的叶子,可是我们的课题是爬山虎的脚?这样写是不是多余了?让我们带着疑问解读接下来的自然段,再回头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问题:1、爬山虎的脚长在哪里?什么样子?什么颜色?2、课文是怎么描写的?3、作者把爬山虎的脚比作什么?(蜗牛的触角)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比喻的用法,作用是生动形象地把爬山虎的脚的细的特点体现出来了)4、你能根据作者的描述画一画爬山虎的脚吗?看看你们理解的是否在准确。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5篇)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及反思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5篇)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能爬,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又怎么样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及反思篇1教学目标1、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
3、学习生字、词语,积累好词好句。
教具准备1、实物展示台。
2、学生准备水彩笔。
3、爬山虎实物。
教学课时:2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学习生字、词语。
教学过程一出示实物,引入:认识这种植物吗?对,它叫爬山虎。
你们知道它什么特点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介绍。
看来你真是个会观察的孩子。
叶圣陶爷爷不仅喜欢观察,而且会观察。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笔下的爬山虎的脚。
齐读课题。
看看作者是怎么观察的,又是怎么写的,自由读课文。
二、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
三、反馈读书情况。
1、出示词语让学生认读。
2、朗读课文,可以让学生小组互读,可以请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其他形式。
重点检查生字、词语的读音。
四、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读了叶圣陶爷爷的文章,你知道了爬山虎的什么特点?你有什么感受?叶爷爷为什么会把爬山虎写得那么生动具体?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具体了解爬山虎的特点,感受作者生动具体的描写和长期细致的观察。
学习观察和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引入语:同学们,大自然是神奇的,你们曾跟随老师一起领略过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欣赏了世界上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感受了被称为鸟的天堂的大榕树给我们带来的欢乐……今天老师带同学们更加仔细地去观赏一种植物──爬山虎。
读课题。
一、请同学们看实物。
1、你看到了什么?2、有什么特点?3、你能用一两句话把这些特点连起来说说吗?4、叶圣陶爷爷笔下的爬山虎的叶子怎样呢?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
5、读了有什么感受?(美)哪些地方写的美?你喜欢哪句?6、自己感受一下风吹时爬山虎叶子的美。
《爬山虎的脚》读书笔记
《爬山虎的脚》读书笔记《<爬山虎的脚>读书笔记》最近读了叶圣陶先生写的《爬山虎的脚》这篇文章,真的是让我大开眼界。
以前我对爬山虎这种植物的了解,仅仅停留在它那满墙的绿叶上,觉得就是一种好看的绿植罢了。
可读完这篇文章,我才真正认识到了爬山虎的神奇之处,特别是它的脚。
叶先生在文中对爬山虎的脚描写得特别细致。
他说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这描写简直太生动了,让我一下子就在脑海中有了清晰的画面。
我仿佛看到了那些小小的、嫩红的细丝,从爬山虎的茎上小心翼翼地伸出来,好奇地探索着周围的世界。
想到这儿,我不禁想起了自己曾经的一次观察经历。
那是在一个周末的午后,阳光特别好,我在家附近的小公园里闲逛。
走着走着,就看到了一堵爬满了爬山虎的墙。
那满墙的绿色在阳光的照耀下,绿得特别鲜艳,特别有生机。
我好奇地走近那堵墙,想要仔细看看这些爬山虎。
我发现它们的叶子挨挨挤挤的,一片接着一片,不留一点儿缝隙。
那些叶子有的大,有的小,颜色也不尽相同,从嫩绿到深绿,层次分明。
微风吹过,叶子轻轻摆动,就像绿色的海浪在翻滚。
不过,我的注意力很快就被爬山虎的脚吸引了过去。
我顺着叶子的茎往下看,终于看到了那些像蜗牛触角一样的细丝。
它们紧紧地贴在墙上,有的直直的,有的弯曲着,好像在努力地抓住什么。
我忍不住伸手去摸了摸那些细丝,感觉有点粗糙,还有点黏黏的。
我仔细观察其中的一根细丝,发现它的顶端好像有一个小小的圆盘。
我心想,这难道就是它用来抓住墙壁的工具?为了弄清楚,我找来了一个小树枝,轻轻地碰了碰那个圆盘。
没想到,圆盘一下子就粘在了树枝上,而且还挺牢固的,我费了好大的劲才把树枝拿下来。
这时候,我更加好奇了,这些小小的脚到底是怎么让爬山虎能够爬上那么高的墙的呢?我盯着那些脚看了好久,突然发现其中一根细丝好像比刚才变长了一点。
难道它们会生长?我决定在这儿多待一会儿,好好观察观察。
《爬山虎的脚》读书笔记
《爬山虎的脚》读书笔记《爬山虎的脚》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的作品。
读罢此文,我深受启发,也对爬山虎这种植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文中,叶圣陶先生用生动且细致的笔触,描绘了爬山虎的生长特点和它那独特的“脚”。
他写道:“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
”这种对叶子颜色变化的描写,让我仿佛亲眼看到了爬山虎叶子逐渐生长、变化的过程。
而且,通过他的描述,我还知道了爬山虎叶子排列得非常整齐,“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
”这不仅展现了爬山虎叶子的美丽姿态,更体现了其生长的规律和秩序。
而最让我感兴趣的,当属对爬山虎的脚的描写。
叶先生说:“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
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这比喻实在是太贴切了,让我一下子就能在脑海中想象出爬山虎脚的模样。
他还写道:“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
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如此详细的观察和精准的描述,让我对爬山虎如何攀爬有了清晰的认识。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不禁为叶圣陶先生敏锐的观察力所折服。
他能够注意到如此细微且容易被人忽略的部分,并且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将其描绘出来,这需要多么深厚的功底和耐心啊!同时,也让我明白了,生活中处处都有值得我们去观察、去思考的事物。
只要我们用心去看,就能发现那些隐藏在平凡中的奇妙之处。
从这篇文章中,我还体会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他对爬山虎的描写,没有丝毫的敷衍和马虎,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这种植物的赞美和喜爱。
这种情感的传递,也让我更加珍视身边的一草一木,想要去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的美好。
此外,这篇文章在写作手法上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作者通过连续的观察和记录,让我们看到了爬山虎生长的动态过程,这让文章充满了生命力。
《爬山虎的脚》读书笔记
《爬山虎的脚》读书笔记《<爬山虎的脚>读书笔记》读了《爬山虎的脚》这篇文章,我仿佛置身于那一片绿意盎然的墙壁之下,亲眼目睹了爬山虎那神奇的“脚”。
作者叶圣陶先生用极其细腻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爬山虎的生长过程和它那独特的“脚”。
文章里说,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
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
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
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单是这对叶子的描写,就让我在脑海中构想出了那美丽的画面。
想象一下,一整面墙都被这样充满生机的绿色所覆盖,风一吹,叶子们就像是绿色的波浪在翻滚,那场景该有多迷人啊!不过,最让我感到惊奇的还是爬山虎的脚。
以前,我从来不知道爬山虎还有脚,更不知道它的脚是如此特别。
叶老先生说,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
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你能想象吗?那些细丝,那么细,那么脆弱的样子,却有着惊人的力量。
它们能够紧紧地巴住墙,让爬山虎一点一点地往上爬。
而且,那些脚还会一脚一脚地往上爬,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这得需要多大的力量和毅力啊!我想起有一次,我在路边看到一堵爬满了爬山虎的墙。
当时阳光正好,洒在那一片片绿叶上,闪闪发光。
我好奇地走近去看,想要找到那些传说中的“脚”。
我瞪大眼睛,仔细地在茎上寻找,终于发现了那些细丝。
它们真的就像叶老先生描写的那样,像蜗牛的触角,嫩嫩的红色,看起来特别可爱。
我忍不住伸手去摸了摸,那些细丝有点软软的,但又带着一种坚韧的感觉。
我轻轻地拉了拉,发现它们真的抓得很紧,我费了好大的劲,才扯下了一小段。
那一刻,我对爬山虎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这么小小的“脚”,却能够支撑着整个爬山虎不断地向上生长,去追求阳光和更高的地方。
再想想我们自己,有时候遇到一点点困难就想要放弃,比起爬山虎,我们真的太缺乏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了。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爬山虎的脚》教学札记
《爬山虎的脚》教学札记《爬山虎的脚》是一篇经典课文,我认为这也是一篇很重要的课文,所以我想把这课当作一堂公开课。
经过了三次备课,先自己独立进行备课,接着查找资料,把自己需要的记录下来,最后进行整理完成第三次备课。
本以为差不多了,不会出太大的问题,可是一上课问题就出来了。
上课伊始,我用猜谜语的方式引出课题,学生在一次次猜谜中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然后由课题让学生找到关键字“脚”,接着直接进入课文的重点部分3、4、5小节。
开课很顺利,可接下去就事与愿违了。
学习第三小节时,我采用让学生自己读课文,想想你知道了什么,读懂了什么?这样一个开放型的问题,学生很容易就找到了课文中的句子读出来,并在我的引导下明白了这一段写了爬山虎的脚的位置、样子、和颜色。
我以为学生都懂了,按我的估计我也觉得他们应该懂了。
我便让他们按课文中的介绍把爬山虎的脚画出来,学生一听都兴高采烈的拿出本子来画。
可当我下去看他们画时,学生刚才的那股高兴劲不见了,都皱着眉头,原来他们不知怎么下笔画。
其实他们就是没真正的读懂课文,如果这是我停下来,让他们回到课文中去再读一读、学一学,就不至于后面耽误那么多时间了。
可我还是估计他们应该会,提醒他们从"茎上"开始画就行,于是只是再提醒了两句,可学生画的都是错了.这下我着急了,赶紧让他们停下来。
我连忙在黑板上画出了爬山虎的茎和叶子,让学生画它的脚,学生还是找不到位置。
我当时很生气的说道:“自己去看书,到书上去找答案。
”学生们都低下头去看书找句子,接着我让一个孩子站起来读,然后全班读,读完了再找到关键词“叶柄的反面”。
这时学生才恍然大悟,原来它的脚长在叶柄的反面,学生们很快就画出来了,可此时离下课只剩十分钟了。
“天哪!怎么会弄成这样!”接下来的十分钟就讲了爬山虎爬的过程。
本打算是讲完三个小节的,可现在只讲了两个小节,而且第二小节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学习。
课后我想了想,如果我能在讲第三小节时,让学生多读读描写爬山虎脚的句子,同桌同学互相介绍一下,全班齐读,找到关键词理解,学生应该能准确的画出爬山虎脚的位置也就多花三到五分钟的时间,学生就能弄懂了,也不至于后面耽误了很长的时间,没有完成教学任务。
《爬山虎的脚》教学随笔
《爬山虎的脚》教学随笔
《爬山虎的脚》教学随笔
《爬山虎的脚》一课教学重点是了解爬山虎的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教学难点是它是怎样用“脚”爬的。
如果,只是引导学生去读书,划出有关词句进行理解,学生会感到枯燥,缺乏主动性。
我就采用李青老师的教法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脚的形状和特点,然后请学生以画的形式来汇报自己对爬山虎的的脚的了解,比一比谁画得又快又对。
文中有关爬山虎的脚的位置是这样描述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
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当我请学生上来画时,出现了两种情况,一种是爬山虎的脚长在叶柄相对的一面,一种是长在背面,我觉得的这个“反面”,学生的两种理解都对呀!到底这个反面是指哪一个位置呢?我自己却没有好好思考过,我也没去观察过爬山虎的脚。
这可怎么办呢?我可不能对事实枉下结论,“同学们,谁细细观察过爬山虎的脚?”这时教室里没人答应,只有小魏说:“我家旁边有爬山虎,不过现在枯萎了,不过还有一些。
”“你能带一些来给我们看吗?”“嗯”。
第二天,小魏果然带来了爬山虎的脚到了班级,同学们一蜂窝似的涌到她的位置上,一个个踮着脚,歪着小脑袋,“哇塞!爬山虎的脚是这样的,真神奇!”“是长在相对的一面,并不是我说的背面哝!”……一时间,同学们都明白了爬山虎的脚长的位置,看着他们释然的样子,我觉得我的举措是对的,不过我很后悔为什么没在课前布置这个任务呢?
第1页共1页。
《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
《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爬山虎的脚》是一篇语言优美、观察细致的文章。
在教学过程中,我有很多收获,也有一些反思。
一、成功之处1. 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展示爬山虎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爬山虎的叶子和脚的特点。
学生们在观察中积极思考,对爬山虎的特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同时,我也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周围的事物,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好奇心。
2. 以读促悟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
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例如,在学习爬山虎叶子的特点时,我让学生朗读描写叶子的段落,感受叶子的绿、密、整齐。
通过朗读,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了文章的内容,也提高了他们的朗读水平。
3. 注重方法指导在教学中,我不仅让学生了解爬山虎的特点,还注重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
例如,作者通过连续观察,详细地描写了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颜色和爬墙的过程。
我引导学生学习这种观察方法,让他们在今后的写作中也能做到细致观察、连续观察。
同时,我也让学生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描写事物的方法,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二、不足之处1. 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不够在教学过程中,我虽然注重了整体教学,但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不够。
有些学生理解能力较强,能够很快掌握教学内容;而有些学生则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帮助。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分层教学、个别辅导等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2. 教学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在教学中,我有时会出现教学时间安排不够合理的情况。
例如,在讲解爬山虎脚的爬墙过程时,我花费了较多的时间,导致后面的拓展延伸环节时间不够。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合理地安排教学时间,突出重点,提高教学效率。
3. 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全面在教学中,我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集中在知识掌握和表现方面,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评价不够全面。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全面评价,不仅要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表现,还要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爬山虎的脚读书笔记
爬山虎的脚读书笔记最近读了叶圣陶先生写的《爬山虎的脚》这篇文章,感觉真是妙趣横生,让我对这种常见却又常常被忽略的植物有了全新的认识。
文中,叶圣陶先生把爬山虎的脚描写得细致入微,仿佛那小小的脚就活生生地长在我眼前。
他说:“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
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这描写简直绝了,让我一下子就想象出了那小巧玲珑又神奇的脚的模样。
想起我自己第一次留意到爬山虎的脚,那还是在一个老旧小区的墙边。
那天,阳光正好,微风不燥。
我百无聊赖地在小区里溜达,突然一堵爬满绿色植物的墙吸引了我的目光。
那满墙的绿色,郁郁葱葱,生机勃勃,仿佛是大自然在这老旧的小区里绘制的一幅鲜活的画卷。
我走近那堵墙,仔细观察起来。
只见那一片片翠绿的叶子挨挨挤挤,像是在互相说着悄悄话。
阳光透过叶片的缝隙洒下来,地上形成了一片片斑驳的光影。
就在我沉醉于这美丽的景色时,我发现了那些隐藏在叶子背后的“小秘密”——爬山虎的脚。
那些脚真的就像叶圣陶先生说的那样,从茎上伸出来,六七根细丝凑在一起,像极了蜗牛的触角。
不过,它们可比蜗牛的触角细多了,也脆弱多了。
我轻轻地用手指碰了碰其中一根细丝,感觉它软软的,还有点弹性。
我心想,这么细的脚,是怎么支撑起这满墙的爬山虎的呢?我顺着那些脚往下看,发现它们紧紧地贴在墙上。
那贴的力度,就好像是生怕一松手就会掉下去似的。
有些脚已经深深地扎进了墙缝里,在那小小的缝隙中努力地寻找着支撑点。
还有一些脚可能是刚刚长出来的,还在试探着,想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落脚。
我不禁感叹,这爬山虎的脚可真是顽强啊!它们为了能够向上攀爬,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努力。
哪怕是遇到一点点的缝隙,一点点的凸起,都能成为它们前进的支撑点。
再看看那些已经爬得很高的爬山虎,它们的脚已经密密麻麻地布满了整面墙。
从远处看,根本分不清哪是叶子,哪是脚。
它们就像是一个整体,共同为了向上生长而努力着。
爬山虎的脚听课笔记
爬山虎的脚听课笔记
1. 爬山虎是一种爬藤植物,它的茎干可以攀爬到其他物体上,并且沿着物体表面蔓延生长。
2. 爬山虎的茎干是由一系列排列整齐的细胞构成的,这些细胞可以扩大和收缩,帮助爬山虎在爬行时支撑身体重量。
3. 爬山虎的茎干内部还包含一些水分子,这些水分子可以帮助爬山虎在爬行时保持湿润和柔软,从而更容易攀爬。
4.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干的表面上,每个脚都由多个细胞构成,这些细胞可以扩张和收缩,帮助爬山虎抓住其他物体表面。
5. 爬山虎的脚还可以感受到周围环境的温度、湿度和压力等信息,这些信息可以帮助爬山虎判断爬行的方向和距离。
6. 爬山虎的脚还可以分泌出一些黏液,这些黏液可以帮助爬山虎在爬行时更加稳定地抓住表面。
7. 爬山虎的脚还可以自我修复,当某个脚被扯断或损伤时,其他部位的细胞会迅速扩散到受伤部位,并重新形成新的脚。
爬山虎的脚是一种非常神奇的结构,它可以帮助爬山虎在爬行时保持稳定、抓住表面和自我修复。
《爬山虎的脚》读书笔记
《爬山虎的脚》读书笔记《爬山虎的脚》是一篇细致入微、生动有趣的文章,作者通过长期的观察和精准的描写,让我们对爬山虎这种常见的植物有了全新的认识。
文章开篇就介绍了爬山虎生长的位置,让人对它的生活环境有了初步的了解。
作者没有一开始就直接描述爬山虎的脚,而是先描绘了爬山虎满墙的叶子,那“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仿佛一幅天然的绿色画卷,给人以美的享受。
这种先描写叶子的手法,为后面介绍爬山虎的脚做了很好的铺垫,让读者在欣赏叶子的美丽之时,更加好奇这美丽背后的支撑力量——脚。
当作者正式开始介绍爬山虎的脚时,那种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生动形象的描写令人赞叹不已。
“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作者把爬山虎的细丝比作蜗牛的触角,一下子就让读者在脑海中形成了清晰的形象。
而且作者还强调了细丝的颜色,“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一细节描写让我们仿佛亲眼看到了那些新生的、充满生机的细丝。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
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作者用“巴住”“拉一把”“紧贴”等词语,把爬山虎的脚攀爬的动作写得活灵活现,仿佛它们具有了生命和意识,在努力地向上生长。
如果爬山虎的脚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
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通过这样的对比描写,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到爬山虎的脚对于环境的依赖和适应。
这篇文章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观察的重要性。
作者若不是经过长时间的仔细观察,是不可能把爬山虎的脚描写得如此生动准确的。
这也让我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常常忽略了身边那些细微而又有趣的事物。
其实,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就能发现许多平凡事物背后的不平凡之处。
同时,文章的写作手法也值得我学习。
作者在描写爬山虎的脚时,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
爬山虎的脚读书笔记
爬山虎的脚读书笔记最近读了叶圣陶先生写的《爬山虎的脚》这篇文章,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以前我对爬山虎这种植物没啥特别的感觉,觉得不就是一墙绿色嘛,能有啥稀奇的。
但读了这篇文章之后,我才发现自己大错特错啦,原来爬山虎有这么多有趣的地方。
叶先生写得那叫一个细致,就好像他拿着放大镜在一点点给我们展示爬山虎的脚到底长啥样。
他说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嘿,您瞧瞧,这比喻多形象啊!一下就让我在脑子里有了画面。
文章里还提到,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
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这描写简直绝了!我读着读着,都忍不住想伸出手去摸摸那神奇的“脚”。
我想起有一次,我在老房子的墙边看到了爬山虎。
那时候我可不知道它的脚有这么多讲究。
只觉得那一片绿色特别好看,风一吹,叶子还会沙沙作响,就像在跟我打招呼似的。
我凑近了去看,发现那些叶子挨挨挤挤的,充满了生机。
当时我就好奇,这爬山虎咋能爬得这么高,这么整齐呢?现在读了叶先生的文章,我算是明白了。
原来都是那些小小的脚在努力工作啊!我仔细观察那些脚,它们真的就像文章里写的那样,细丝紧紧地巴在墙上。
我试着去拽了拽,还真不好拽下来呢!感觉它们特别有劲儿,就像一个个小小的大力士,死死地抓住墙面,不肯松手。
我又看了看那些已经爬得很高的部分,心想,它们得费多大的劲儿才能爬到那么高的地方啊。
而且它们还那么有秩序,不会乱爬一通,这得有多么聪明的“策略”呀。
再看看那些新长出来的脚,嫩嫩的,透着一点点粉色,好像还有点害羞似的。
它们小心翼翼地探索着墙面,寻找着可以依靠的地方。
一旦找到了,就迅速地抓住,然后开始努力生长。
我在那面墙前站了好久好久,越看越觉得有意思。
阳光洒在爬山虎上,叶子绿得发亮,那些小脚也好像在闪闪发光。
我仿佛能感觉到它们在努力生长的那种力量,那种不屈不挠,一直向上的精神。
《爬山虎的脚》教学札记_ 四年级语文
《爬山虎的脚》教学札记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七册第七单元讲读课文《爬山虎的脚》是叶圣陶老先生的一篇文章。
属于小学语文教材中年级片段训练选用的传统教材。
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段,是小学中年级过渡期读写训练的关键项目。
《爬山虎的脚》在教材中肩负着这一训练项目的首要任务。
教学中一定要凭借课文使学生明白,作者围绕爬山虎的脚很神奇这个意思是怎样选择材料、安排顺序,又是怎样把每一个材料写清楚写具体的。
才能使学生既了解爬山虎的脚的特点,又学到了作者的写作方法,实现教学目标。
但是,课文中有关爬山虎的脚怎样爬墙一段描写,我在教学中感觉到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甚至产生误解。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紧贴在墙上。
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起初我在备课时也有些发蒙,仅仅看这些文字描述,实在想像不出爬山虎的脚究竟是怎样爬墙的,因为爬山虎毕竟不是动物,而从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感觉它就像动物一样迈着步子往上爬。
总觉不妥。
于是就仔细琢磨本段中的第二句: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一直一弯一拉使我情不自禁地伸出了自己的手臂,附在墙上做试验,这一试让我恍然顿悟,随着手指的变曲,胳膊便被自然带动向上升。
原来爬山虎的脚就是这样带动嫩茎爬墙的。
我连续作了几个直弯拉的动作,感觉这就是动物在爬墙。
于是,我的大脑中出现了电影里的慢镜头。
植物的生长本来就是缓慢的,非生物研究者的长期守候,平常人是难以发现它的生长动态的。
爬山虎的爬行和动物的爬行原理是一样的,差别只在于慢与快。
琢磨来琢磨去,我就这样理解了叶老的那一段文字。
课堂上,我估计这一段的理解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果不出所料,我引导学生在细读这段文字之后,想像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爬墙的,学生们直摇头。
没办法,爬山虎是一种供观赏的植物,西北农村是很少种植的,孩子们即便是有人见过,也是偶尔入城从机关大院看到那满墙的叶子,并没有注意到它的脚,所以缺少认知条件。
《爬山虎的脚》教学札记_4.doc
《爬山虎的脚》教学札记-课堂上常见到这样的现象: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请学生回答,第一位学生回答错了,马上请第二位,第二位回答错了,立刻请第三位。
直到回答对了为止。
一旦学生回答正确,老师立即予以肯定并长嘘一口气:总算完成任务了。
接着提出第二个问题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试想,这样的教学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吗?我们为什么不能再给回答错误的学生一次机会呢?让学生再想想,再想想教学《爬山虎的脚》一课,我问学生:爬山虎的脚长在哪里?请找出书上的句子读一读。
王竹汉站起来读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
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我用小黑板出示这句话说:这句话很难读懂,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看谁能真正读懂。
我请读懂的同学到黑板上来画出爬山虎的脚。
我在黑板上画了爬山虎的一根茎和一片叶子。
不一会,许多同学纷纷举手,要求上黑板画爬山虎的脚。
我请了朱成,他信心十足地走上讲台,拿起粉红色的粉笔画起来。
他把爬山虎的脚画在远离叶柄的茎的一头。
我指着小黑板上的句子说:你再读读这句话,看看画得对不对?他又读了一遍,恍然大悟似的。
他说:喔,我知道了!他这次把爬山虎的脚画在叶柄的根部,与叶子在同一面。
我一看,又画错了,反面这个次没有读懂。
我很着急,真想把事先准备好的爬山虎实物让他看一看,再画,转念一想,不行。
语言文字应该靠学生读懂,而不是靠实物或图片看懂。
读物或图片的出现要选准时机。
我对朱成说:你读的还不仔细,再读读。
这次,朱成一字一顿地读。
过了一会儿,他擦掉前两次画的脚,第三次把爬山虎的脚画在叶柄的根部,在叶子的另一面。
同学们纷纷表示赞同。
这时,我拿出爬山虎的实物,让学生看看爬山虎的脚到底长在哪里。
学生证实后都满意地笑了,为自己读懂课文而高兴。
朱成的笑从心底溢到了脸上。
再给学生一次机会,学生才能在机会中有所获,有所悟!让学生再想想,再想想。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教学札记_8
《爬山虎的脚》教学札记按教材定制 / 内容可编辑 / 提高备课效率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爬山虎的脚》教学札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心理需要以及学生共同的关注点,精心创设情景,学生的学习才会积极主动。
《爬山虎的脚》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细节的顺序,介绍了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的脚的形状、特点以及是怎样用脚在爬的,启发人们留心和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在教学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动手画爬山虎的脚,学生学习很积极。
在教学课文内容: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色,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
爬山虎嫩叶子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
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
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时,设计了“品味——美读——口头作文——写片段”四个环节,环环相扣,课堂上不时发出孩子们愉悦的、会心的笑声。
在后来我问学生:学了这一课有什么收获?学生们有的说他认识了爬山虎;有的说他开始喜欢爬山虎了;有的说画图、写作必须认真地观察、比较才能做得更准确;还有的竟然说爬山虎很可爱,能美化环境,建议学校四周的围墙前都种上爬山虎,把我们的校园打扮的更漂亮些,到了夏天的时侯因为有爬山虎的包围我们的教室还会很凉快。
真让我没有想到。
这些不都是我这一课教学所期望的吗?甚至超出了我的期望: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还知道了运用知识来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
在教学中恰到好处的运用简笔画、肢体演示,能降低学生理解课文重点内容的难度,学生也比较喜欢这种形式,的确做到了在乐中学,学中得。
《爬山虎的脚》教学札记_3
《爬山虎的脚》教学札记导读:《爬山虎的脚》一课教学重点是了解爬山虎的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教学难点是它是怎样用“脚”爬的。
如果,只是引导学生去读书,划出有关词句进行理解,学生会感到枯燥,缺乏主动性。
我就采用李青老师的教法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脚的形状和特点,然后请学生以画的形式来汇报自己对爬山虎的的脚的了解,比一比谁画得又快又对。
学生一方面很喜欢画画,另一方面又争强好胜,当然会激励着他们积极主动地去读书,去了解爬山虎的脚。
有一部分学生急于求成,读书不细心也没关系,我又采取了评议画好的画的方法,来加以矫正。
本来课前我觉得有个同学平时读书不细心,这次一定画不对,正好利用他来引导学生深入读书改画,并对那些读书不深入的同学加以教育。
没想到,由于他课前已经找到爬山虎细细地观察过了,所以到黑板上一画完全正确,打了我一个措手不及。
当时,我一紧张放过了这个很好的鼓励机会。
请学生评完他的画,就到下面去找了几个画得不正确的,来引导学生读书评议改画。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应该请画得对的那个同学指着自己的画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眼中的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子的,并请他给大家讲讲自己为什么能画对,然后大加赞赏,号召大家像他一样善于观察,深入读书,这样既是对他本人的激励,又给学生树立了榜样,激励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更能深入的读书。
在理解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时候,我则采取了读书表演汇报的形式,先让学生划出文中表示动作的词理解一下,并在下面试演一下,然后上来演给大家看,共同依据课本评议,改演。
学生边读书边演示,不知不觉就在实践中突破了难点。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爬山虎的脚》教学实录及反思
《爬山虎的脚》教学实录及反思《爬山虎的脚》教学实录及反思【教学内容】《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学习作者有顺序、深入细致的观察方法,培养观察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脚,把意思写清楚的。
3、朗读课文,能背诵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1、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2、学习作者抓住爬山虎的特点,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
【教学预设】《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内容具体,条理清楚,文字浅显,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方面困难不大,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解爬山虎的脚的特点和学习作者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与具体的。
教学时,注意围绕理解课文内容,抓住事物的特点写这一训练重点,引导学生集中研究、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和抓特点写的,从中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教学实录】一、激趣导入1、上节课,我们从课文中,知道了爬山虎的叶子的特点。
我们知道了爬山虎的叶子刚长出来的时候和长大的样子是不同的。
你看,叶圣陶老爷爷观察得多细致呀,连他们的细微的变化都看在了眼里。
我更喜欢长大的叶子。
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叶尖儿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
(有孩子们轻声附合我。
)欣赏这一墙的样子,宛如欣赏一片绿绿的湖,或者是一片绿绿的海。
风吹来,那绿波荡漾着,人的心也随之欢畅起来。
那叶子真(美)!我有一个朋友专门为爬山虎的叶子做了一个小片子,可是没找到合适的配音的人。
我说我的孩子们个个棒,找他们准行。
怎么样。
要不要试试?咱们先看一下片子。
看看你能用哪些语句表达最合适。
2、放演示叶子的课件。
第一节是叶子小的时候长出来嫩红的样子。
第二节是长大的叶子铺满墙的样子。
在师放片子的同时,几个孩子分试着配音。
(点评:激趣导入,符合儿童好奇心,调动学生参与意识。
)师:同学们配得可真不错。
那么我就更有信心地让孩子为下面的内容再试一把了。
爬山虎的叶子如此之美,那他是如何在整面墙上来展示它的美丽的?是谁的功劳?对!是爬山虎的脚!那么我们一起来看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来认识爬山虎的脚。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爬山虎的脚》教师教学反思范文(通用6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爬山虎的脚》教师教学反思范文(通用6篇)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爬山虎的脚》教师教学反思范文(通用6篇)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反思是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那么你有了解过反思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爬山虎的脚》教师教学反思范文(通用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爬山虎的脚》教师教学反思1《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讲了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怎样用“脚”爬的,启发人们留心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
了解作者是怎样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写出爬山虎叶子和脚的特点,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是本课的重点。
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是本课的难点。
结合本课的特点,我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以学生饶有兴趣的说、演、画、议,来代替教师单一讲的形式,在艺术的熏陶下激发学生兴趣,在兼容并举中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发展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激发兴趣、理解感悟的效果。
先是在阅读教学开始时,提问:关于爬山虎的脚,你们想知道什么?这样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在讲爬山虎叶子这段,我主要是让学生在读中去领悟叶子的美,通过朗读把叶子的美读出来。
再是小学生是通过形象来认识世界的,在阅读中只有设法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所描绘的鲜明形象,才能引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关注,才能入境生情,促进自悟。
我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采用老师引导、学生主导的方式从文中找出爬山虎脚的特点。
接着默读爬山虎向上爬的段落,边读边思考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
在学生精读课文后,我让学生通过解读文本,拿起笔采用连环画的形式画一画爬山虎向上爬的过程,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反复的读、讲、演、说之后再让学生背诵重要的段落,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看着板书提示,很多学生当堂就能够背下来了。
《爬山虎的脚》的教学案例和反思
《爬山虎的脚》的教学案例和反思【案例一】师:爬山虎的脚是细丝还是圆片?生1:细丝!生2:(大声地)圆片!师:认为是圆片的同学站起来。
(全班站起来一大片)师:(故意失望地*笑)看来你们是应该罚站了!(站起来的学生有的愕然,有的沮丧地低头不语,有的困惑地看着老师。
)师:看课文的第三自然段:“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
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加重语气)这,指什么?生:(纷纷小声地)细丝。
师:(追问)那爬山虎的脚是细丝还是圆片?生:(异口同声地小声说)细丝。
师:(满意地)这就叫咬文嚼字!只有这样进行探究,才能准确理解课文,提高阅读能力!【案例二】师:爬山虎的脚是细丝还是圆片?生1:细丝!生2:(吵起来)圆片!师:(笑)不是谁嗓门大谁就有理。
我们还是先看看书再说吧。
(生马上打开书,边读边若有所思,而后纷纷举手。
)生1:是细丝。
因为书上第三自然段说:“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
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说明这六七根细丝,就是爬山虎的脚。
师:(不动声*地)是吗?生2:(不服气地)哪有脚像细丝的呀!师:(郑重地点头)是不太像。
生3:(肯定地)是细丝!我还可以从第四自然段找到*据:“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
”这说明小圆片是爬山虎的脚挨着墙以后才变出来的。
爬山虎的脚其实是那六七根细丝。
(师继续不动声*地倾听)生4:(激动地)我觉得作者比喻得不好。
应当把小圆片说成是爬山虎的脚,把那六七根细丝说成是爬山虎的腿。
是这样:爬山虎先长腿,也就是那“六七根细丝”。
腿长长了,能够触到墙的时候,腿上再长出“圆片”脚来,巴在墙上。
细丝够不到墙的爬山虎就长不出脚来,最后连细丝腿也退化了,书上说:“不几天就萎了。
”(全班笑成一团)师:(故意惊奇地)你竟敢挑大文学家的毛病,了不起!大家觉得呢?(生有的点头,有的*,有的困惑不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爬山虎的脚》教学随笔
《爬山虎的脚》一课教学重点是了解爬山虎的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教学难点是它是怎样用“脚”爬的。
如果,只是引导学生去读书,划出有关词句进行理解,学生会感到枯燥,缺乏主动性。
我就采用李青老师的教法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脚的形状和特点,然后请学生以画的形式来汇报自己对爬山虎的的脚的了解,比一比谁画得又快又对。
文中有关爬山虎的脚的位置是这样描述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
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当我请学生上来画时,出现了两种情况,一种是爬山虎的脚长在叶柄相对的一面,一种是长在背面,我觉得的这个“反面”,学生的两种理解都对呀!到底这个反面是指哪一个位置呢?我自己却没有好好思考过,我也没去观察过爬山虎的脚。
这可怎么办呢?我可不能对事实枉下结论,“同学们,谁细细观察过爬山虎的脚?”这时教室里没人答应,只有小魏说:“我家旁边有爬山虎,不过现在枯萎了,不过还有一些。
”“你能带一些来给我们看吗?”“嗯”。
第二天,小魏果然带来了爬山虎的脚到了班级,同学们一蜂窝似的涌到她的位置上,一个个踮着脚,歪着小脑袋,“哇塞!爬山虎的脚是这样的,真神奇!”“是长在相对的一面,并不是我说的背面哝!”……一时间,同学们都明白了爬山虎的脚长的位置,看着他们释然的样子,我觉得我的举措是对的,不过我很后悔为什么没在课前布置这个任务呢?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