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The Road Not Taken及其两译本对比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4
2018年31期总第419期
ENGLISH ON CAMPUS
浅谈The Road Not Taken 及其两译本对比分析
文/马思琪
【摘要】基于个人诗歌翻译实践,本文作者提出以“形”“神”两方面作为赏析与评价诗歌的标准。
本文拟基于该标准对比分析顾子欣和江枫The Road Not Taken译本,以期使读者对弗罗斯特的这首著名诗篇产生更加真实清晰的印象、并得到更加深刻的感悟,也希望为今后对诗歌英汉翻译标准的讨论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诗歌翻译;“形”;“神”;The Road Not Taken
【作者简介】马思琪(1995- ),女,回族,宁夏银川人,宁夏大学,研究生在读,MTI口译。
一、诗歌的“形”与“神”
形,即诗歌的宏观结构、修辞隐喻到微观的韵律、词汇等文
本特点。
而神,我们不妨将其理解为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意象的直接意义以及其引申或者象征意义。
二、The Road Not Taken
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Lee Frost),20世纪最受欢迎的美
国诗人之一。
The Road Not Taken是弗罗斯特的一首著名作品,在中国广为流传。
该诗通俗平实的语言中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
理,深受读者喜爱。
该诗译本很多,本文以作者本人颇为偏爱的
两篇,即江枫和顾子欣译本为例进行对比分析。
三、原诗和译本的“形”“神”分析
作者先从分析原诗的“形”“神”入手,以此作为参照
分别分析两译本,以期能够相对清晰地诠释出原诗和译诗在“形”“神”视角下各自的特点。
1.原诗的“形”“神”分析。
The Road Not Taken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 /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 /And be one traveler, long I stood /And looked down one as far as I could /To where it bent in the undergrowth;
Then took the other, as just as fair /And having perhaps
the better claim /Because it was grassy and wanted wear /Though as for that the passing there /Had worn them really about the same,
And both that morning equally lay /In leaves no step
had trodden black / Oh, I kept the first for another day /Yet knowing how way leads on to way /I doubted if I should ever come back.
I shall be telling this with a sigh /Somewhere ages and ages hence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Robert Frost, 1916)
The Road Not Taken这首诗的“形”态十分显著。
共四
节,每节五行,每行基本是四个音步,读起来整齐流畅,节奏感十足。
用韵也很有特点。
四节诗歌每节押韵方式相同——均为ABAAB式,即一、三、四行韵脚相同,二、五行韵脚相同
——但韵脚不同。
另外,诗中还采用很多头韵和重复,例如第一节第四行的“was” “wanted” “wear”;第四节第二行的
“ages”“ages”等等。
此外,本诗用词十分简单易读,多以单
音节词和双音节词为主,全诗143个单词,只有7个多音节词。
这使得整首诗显得清爽明快,朗朗上口。
“神”态也很鲜明。
整首诗主要意象有二:第一是
“traveler”——旅人,而且是一个站在分叉路口无法抉择踟蹰不前的旅人。
第二是“road”——路,两条几乎无人问津而杂草
丛生的路。
兴许出于“公平”起见,作者选择了更少被踏足过的
一条,诗人用“grassy”、“wanted wear”展现了这条路少人践踏而杂草繁茂的样子。
The Road Not Taken这首诗,始于轻快,终于深刻。
路不
单指寻常交通之路,还象征漫漫人生路。
两条看似近乎相同的路,经过一番徘徊彳亍,选择了其中一条,留另一条等日后再走。
而后发现,既已做出选择,到头来根本无法回头,不同的选择造就了不同的未来。
如果“yellow wood”是这个令人迷茫
的花花世界,那么“road”就是人生中的各种选择和可能性,“traveler”无疑就是你我他。
2.江枫译本“形”“神”分析。
一条没有走的路
金黄色林中有两条路各奔一方/可惜,我是一个人独自旅行/
不能两条都走,我站在岔道上/向其中一条,长时间凝神眺望/直到它弯进灌木丛失去踪影。
然后走上丝毫也不差的另一条/也许,曾有更好的理由走它/
因为杳无人迹,而且长遍萋草/虽然经我走后,过往行人的脚/已践踏得两条道路难分上下。
而在那一天早晨,那两条道路/曾同样覆盖落叶,未经步履/哦,我曾想留一条以待来日涉足/如今我懂得了路是怎样连接着路/已不相信还有可能重新回去。
我将会在很久很久以后的某处/一声叹息,重把这往事提起/树林中曾经有两条歧路,当初—— /我选择了其中人迹稀少的一
途/这就造成了此后的全部差异。
(江枫,2012)
江枫,我国著名翻译家,主张的“形似而后神似”的翻译观
点,颇具影响力。
代表译作有《雪莱诗选》《狄金森诗选》。
说“形”,江枫译本最难得的是其完整地保留了和原译本
2018年31期总第419期
ENGLISH ON CAMPUS
同样的押韵形式,即ABAAB式。
例如第一节诗二、五行压/ing/韵,其他行压/ang/韵。
而且很好地保存了几个头韵,例如“路是怎样连着路”以及“很久很久”,使得译本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和韵律感,与原文相似。
当然,为了追求韵脚,译者做了一些适当的词序语序调整,例如将原诗第一节第三行的“be one traveler”提前到第二行,将第三行的“long”推迟到第四行,但过程中却并没有产生任何突兀生僻的感觉,实属不易。
但是,该译本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或许是因为采取了相对“直译”的方法,在语言层面上的忠诚度很高,译者完整地翻译了诗中的关联词,如“然后” “也许”“因为”“而且”“虽然”等等。
频繁出现时就会使语言显得有些许不自然甚至啰嗦。
说“神”,第一节显然主人公或者主要意象就是孤独的旅行者——我。
“我站在岔道上”还原了原诗中旅人面对选择的纠结。
第二、三节中的主要意象也是两条道路,“杳无人迹”、“长遍萋草”、“覆盖落叶”、“未经步履”的道路。
两个主要意象都符合原诗,完整保留。
江枫译本基本是直译了原诗意象的直接意义,例如第三节中“路是怎样连接着路,已不相信还有可能重新回去”,以及原诗最后一句“这就造成了此后的全部差异”。
简单朴实直接,但是又似乎意味深长。
事实上,路是一个很妙的意象,因为路在中外语言文化中常常被引申为选择、人生等等深刻的含义,因此不同语言背景的读者在面对这个意象时并没有感觉太多困惑,甚至自然而然地会产生联想和共鸣。
在这样的情况下,译者直译反而是一个聪明且妥善的选择。
其中微妙又显然的哲理,不妨交由读者自己体味。
3.顾子欣译本的“形”“神”分析。
未选择的路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但我却选择了另外一条路/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虽然在这两条小路上/都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虽然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经脚步污染/呵,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返回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顾子欣,1996)
顾子欣,诗人,译诗家,著有诗集 《在异国的星空下》,译著诗集《英国湖畔三诗人选集》 等。
他的许多诗歌译本都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其中就包括The Road Not Taken译本。
说“形”,顾子欣译本在格式上较为自由。
他的诗句也有押韵,但韵脚显然没有遵循原诗规律,例如第一节多压/u/韵,第二节多压/i/韵,第三节多压/an/韵,第四节多压/u/韵。
头韵也并没有与原文相近。
但就诗歌的节奏而言,考虑到原诗的四音步节奏,顾子欣译本除了个别行可断为三步,整体来看基本上每行可以分为四步,使得整首诗读起来节奏清晰明朗,轻快明亮,与原诗相似度反而更高。
对于原诗中关联词的处理也相对更灵活,语言更凝练。
说“神”,该译本主要意象仍然是犹豫不前“久久伫立”的旅人,和两条“芳草萋萋”“十分幽寂”的路。
也很好地再现了原诗意象。
但第二节最后两句,两个译本的意思大相径庭。
考虑到对原文的忠实性——原文是说出于“公平”而选择的这条更少人践踏的路,在我走过之后,已经基本没有两样,看不出哪一条更加荒芜——本文作者认为江枫译本对原诗意象的描述更为忠实准确。
顾子欣译本将第三节后两句隐晦的抒情译作“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返回”,使得全诗的主题被清晰化——人生一直向前,无法回到从前。
整首诗最后一句“一生的道路”几个字明确点出主要意象背后的象征意义,将诗歌背后隐晦的哲理坦荡明了地亮了出来,因此没有给读者更多自己去揣测思忖的空间,可能与原诗在感觉上有所差异。
四、结论
从“形”“神”两个方面作为一个标准或切入点分析两个诗歌译本,各自特色鲜明,优劣好坏无法评价见仁见智,毕竟一千个读者有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且笔者认为文字是用来欣赏的,不是用来对比的,也没有办法对比。
但值得肯定的一点是,两个译本都在很大程度上还原了弗罗斯特这首朴素无华但又含义隽永的诗,让读者们更加真实、直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诗中主人公——那个孤独的旅人——在面对人生的分叉路口时的迷惘彷徨和不知所措,感受到了选择在漫漫人生中不言而喻的重要性。
人生的奇妙也是残忍之处就在于它充斥着不确定性和不可逆性。
看样选择多多、机会重重,实则一切的不确定,或许就会因为你的某个或不经意或犹豫再三后的选择而变成必然。
用现在的活说,人生真的“细思极恐”。
当下译者在从事翻译工作时常常会面临很多不同的翻译标准,参考过反而导致自己乱了阵脚,不能从一而“忠”。
但是事实上,任何翻译标准只是试图给予译者一个框架或者思路去分析诗歌译本,以期使译者们孜孜不倦地提高译文水平,更好地鉴赏诗歌之美,并将这美传递给更多的读者。
感谢两位译者,丰富了我们的视野、深刻了我们的思考,让此刻我们迈出的步子又坚定有力了那么一些;让此刻我们脚下的“路”,增添了那么一些不可描述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江枫.弗罗斯特诗选[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2]刘军平.西方翻译理论通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201.
[3]刘宓庆.刘宓庆翻译散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
[4]刘小群.形美——诗歌翻译中不可或缺的因素[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05):122+126.
[5]杨惠莹.精于心,显于形——江枫的英语诗歌翻译[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2):82-83.
[6]张铂.论诗歌翻译的“形”与“神”[J].海外英语,2015(02): 36+41.
[7]朱姗姗.形神兼备[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
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