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识记隋统一全国的时间,唐太宗姓名和年号,隋唐两代的都城,了解“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理解“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
2.通过探寻“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隋朝的统一,使学生认识到国家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引导学生探寻“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领悟国家统一以及正确的方略、政策是经济发展、国力强盛的重要前提。
〖教学重难点〗
重点:“贞观之治”
难点:⑴唐太宗治理国家的政策⑵“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西晋一度统一全国。
西晋316年灭亡后,从4世纪初到6世纪末,东晋和南朝统治南方,十六国和北朝统治北方。
这一时期,我国处于分裂状态,一直到公元6世纪80年,才结束了持续200多年的分裂局面,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同时也迎来了一个开放与繁荣的时代。
那么,这次统一是如何实现的呢?哪些人为国家的统一和繁荣的盛世局面的出现作出了贡献呢?
二、隋统一全国与“开皇之治”
1.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的父亲杨忠是北周的功臣,封隋国公。
杨坚承父爵,他的女儿是周宣帝的皇后。
580年,周宣帝病死,年仅8岁的周静帝继位,杨坚以大丞相身份辅政。
581年杨坚废周静帝自立,国号隋,都城在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
他在位时有两个年号,开皇和仁寿。
隋朝建立后8年,攻灭陈朝,统一全国。
那么,当时统一全国的条件是什么呢?(学生讨论并回答,然后由教师总结归纳)自东汉以来,内迁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特别是在北魏孝文帝改革以后,经过长期交往,在生活、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已基本上汉化了。
南北政权的使者往往频繁,南北对峙的民族矛盾逐渐消失。
这样,民族大融合的趋势为隋朝统一全国提供了有利条件。
东晋、南朝时,北方人民大量南迁,不得为南方增加了劳动力,而且也带去了中原的先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劳动,使江南经济得到发展,为隋朝统一全国提供了物质条件。
北朝自北魏以来,经济发展较快,南北边境上的民间贸易很我,双方的官员也违禁互市牟利。
南北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打破界限,加强经济交流,结束分裂割据局面。
广大人民经过长期的战乱,人心向往统一,企盼有个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
2.隋朝的统一(589年): 588年春天,隋文帝下诏伐陈。
10月,太子杨广率50万大军,在长江沿线对陈发动全面进攻。
当时,陈军“不过十万”,而且陈后主荒淫无度,把长江当作不可逾越的天堑,仍在建康(今江苏南京)过着醒生梦死的生活。
589年正月,隋军渡江,建康陷落。
陈后主带着贵妃张丽华和孔贵嫔,躲入景阳殿的枯井里。
隋军呼之不出,后来隋军扬言要往井里投石头,陈后主才出来投降。
后人把陈后主藏身的枯井,称为“胭脂井”。
这口井在今天江苏南京鸡鸣寺山坡下。
隋灭陈后,结束了自东晋十六国以来270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南北重新统一。
隋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3、开皇之治:隋朝统一后,出现了一个恢复和发展生产的和平环境。
隋文帝进行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的改革,并采取了一些恢复生产和发展的措施。
a、改革政权机构:①三省六部制隋文帝即位不久,即采纳大臣崔仲方的建议,“依汉魏之旧”建立中央机构。
皇帝是全国军事、统治、经济的最高主宰,拥有绝对的权力。
而辅佐皇帝处理全国军政要务的主要是三省,即尚书省,内史省和门下省。
(三省的职权请同学们参看历史地图册的注释)三省互相牵制,六部分掌全国政务。
隋朝的三省六部制是加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制度,它有利于防止外戚擅权篡位和地方势力分裂割据。
三省六部的官员品位不高,职权有较明确的分工,有利于皇帝集权和任免官吏。
②消减地方官吏 583年,隋文帝又接受大臣杨尚希的建议,精简机构,把北朝以来的州、郡、县三级改为州、县两级,后又改为郡、县两级,并规定九品以上的地方官一律由朝廷任免,每年由吏部考核政绩,裁汰冗官,改变当时存在的“民少官多,十羊九牧”的状况。
这样就提高了行政效率,节省了封建政府的财政开支,加强了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
b、重视人才:隋文帝废除了三国以来的九品中正选官制度,初创科举制度,有利于选拔人才,对于封
建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起了很大的作用。
c、大力发展农业:垦田面积不断扩大,修复了许多水利工程。
d、减轻赋税徭役:这主要体现在隋文帝实行的租调力役制中。
582年规定:六十岁者,免除租调力役;590年再规定:五十岁以上者可以布帛代替力役。
这些措施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提高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e、倡导节俭:一改隋初“刑政苛酷,群心崩骇,莫有固志”的混乱状态。
“六宫”都穿洗旧的衣服,“非享燕之事,所食不过一肉。
”一时间,“大崇惠政,法今清简,躬履节俭,天下悦之”。
由于皇帝的大力提倡,隋朝初年朝中出现了崇尚节俭的风气。
让学生指出教材中“开皇之治”国家富庶、社会繁荣的具体表现。
师生小结。
三、隋的灭亡与唐朝的建立
过渡:隋文帝于604年7月死去,相传为杨广所杀。
杨广又杀其兄杨勇,当上了皇帝。
这就是隋炀帝。
他很能干,但更是一位暴君。
1.隋炀帝的“功”。
①开凿大运河。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有了显著发展。
隋朝建立后,政治中心在北方。
北方经济虽然发展得比较快,但两京和边防军所需的粮食仍然要靠江淮地区供应。
由于陆路运输的局限性,无法满足北方的这一需要。
因此,开通运河,利用水利运输成为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从政治上看,为了加强对东北和江南地区的控制,隋政府也需要开通一条南北向的大运河。
从隋炀帝个人角度说,也抱有开运河乘龙舟游江南的目的。
那时候,隋朝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这也为开通运可提供了一定的物质条件。
杨广即位之初,为了加强对富庶的江南地区的控制,榨取江南人民的财富,隋统治者利用天然河流和旧有渠道,于605年开通以洛阳为中心的大运河。
大运河北通涿郡(今北京),南到余杭(今浙江杭州),全长2000多公里,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经过今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六个省的广大地区,成为我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大运河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
它和我国古老的长城一样,千百年来享誉世界。
它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
大运河的开通,对于我国封建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正如晚唐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一诗所赞颂的那样:“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②设臵新仓。
③重新开通丝绸之路。
④三次派人去流求(今台湾)。
2.隋炀帝之“暴”。
隋文帝统治时期,民众积累起来的财富,被隋炀帝用于游玩、征伐,大肆挥霍。
①营建东都洛阳和乘龙舟出游。
杨广于605年开始营建东都洛阳,历时一年,动用三万四千工匠,每月役丁200万人,真不知误了多少农时。
200个农民拉一根大木头,绳索嵌到了肉里,可以这样说:没有劳动人民的劳动和血汗,就不会有洛阳富丽堂皇的宫殿建筑群。
东都洛阳建成后,隋炀帝常在月夜里带着骑马的宫女数千人,演奏着《清夜游曲》去西苑游玩。
这就是隋炀帝的奢侈生活。
606年,隋炀帝人江都巡游归来,在伊阙山前排好法驾,千乘万骑,车声辚辚,缓缓进入东都。
这个“入城式”可谓够排场了,然而,为了帝王的赏心悦目,人民被迫付出了多少血汗和生命的代价啊!隋炀帝不仅如此奢靡腐朽,而且十分身负和拒谏。
《隋书》描写这个民贼独夫说:“普天之下,莫非仇雠;左右之人,皆为敌国”。
隋炀帝的出游,无疑使社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
②发动对高丽的战争。
自魏晋以来到隋朝,朝鲜半岛上存在着高丽,百济和新罗三个并立的国家。
这三个国家和中国保持友好往来。
好大喜功的隋炀帝下令出兵,三次攻打高丽。
但是都失败了。
每次出兵前,征调上百万民工和士兵在山东东莱(今山东掖县)海口大规模地建造船只,工匠被迫昼夜劳作,因为长时间站在水里,下半身泡烂了,从腰部以上都生了蛆,死亡的人不计其数。
几个月后,渤海边上帆墙林立,海底下的死人却比帆樯多出了许多倍。
成千上万的人死于非命“黄河之北,则千里无烟;江淮之间,则鞠为茂草”。
农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
“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
”无休止的徭役和兵役,迫使千千万万的农民离乡背井,田地大时荒芜,加上连年洪涝旱灾,农民只得靠树皮、野菜充饥,甚至发生人吃人的惨剧。
人民无法忍受这样的残暴统治,一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终于爆发了。
3.隋亡。
介绍李渊及其儿子李世民起兵反隋,618年隋朝灭亡,李渊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讨论:我们应该从隋亡这一事件中吸取什么教训?
引导归纳:隋朝与秦朝的相似之处?(结束了分裂局面,实现全国统一;都建立了一些重要制度,对
后世发生极大影响;都兴建了重大工程;享国日短,二世而亡;都是由于暴政引起反抗,并最终被推翻。
)四、“贞观之治”
过渡讲解:玄武门之变:唐朝寻国后,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日益显露出来,特别是皇室内部争夺帝位继承权的斗争更趋激烈。
李渊有四子,除第三子早逝,其他诸子均有实力。
按照封建帝王嫡长子继承制,李建成被立为太子。
但次子李世民“功盖天下”,自起兵以来,功劳卓著,位高权重,威胁李建成太子的地位。
李建成为保住太子地位,联络四弟李无吉,企图除掉李世民。
不料,李世民先发制人。
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李建成、李元吉。
不久,李渊退位,李世民即皇帝位,改年号为贞观,李世民就是唐太宗。
(一)、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
唐太宗是一位有雄才大略而富有远见的政治家。
他亲身经历了隋末严峻的阶级斗争洗礼,不得不接受隋末农民起义的严重教训。
他认识到:要长治久安,帝王必须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洁奉公,政府要轻徭薄赋。
君与民关系如同舟与水关系。
这种居安思危,以史为鉴的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在中国封建帝王中是罕见的。
贞观年间,他的开明政策和措施就是依据这一思想而制定的。
(请一位同学或教师朗读课文中“君、舟也……”。
此语出自《荀子》,是唐太宗引用来教诫太子的)
(二)、治国政策及措施
1.任用贤良、提高行政效能
能否知人善任,是判断封建帝王愚贤的一个重要标准。
唐太宗以隋炀帝嫉才害能,宠信奸佞为戒,认为“致安之本、惟在得人”,他任用贤良,不拘一格,各取所长。
他自称“梦寐以求忠贤”。
他曾将州郡刺史名单书于屏风记其功过,以便奖惩。
所以,贞观时期忠贤满朝,人才济济。
这些文臣武将保证了唐朝政治稳定和各种政策的施行。
房玄龄、杜如晦即是当时名相,人称“房谋杜断”。
在我国帝王中,唐太宗是最善于纳谏的。
所谓纳谏即倾听不同的意见,择善而从,唐太宗以隋炀帝拒谏饰非以致国亡家灭为鉴,鼓励君臣犯颜直谏。
所以,贞观时期谏臣盈廷,向唐太宗进谏见于记载的不下30人,其中魏征尤为突出,魏征“所谏前后二百余事,凡数十万言”。
唐太宗曾问魏征帝王怎样才能明,怎样才算暗,魏征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唐太宗非常赞成这个见解。
魏征病死以后,唐太宗大哭说:人用铜作镜,可以正衣冠,用史作镜,可以见兴亡,用人作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死去,我失去了一面镜子,直谏难,纳谏更难。
唐太宗虚怀若谷,从谏如流。
他善于用人和重视纳谏是出现贞观之治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之一。
唐朝沿用隋朝三省六部制。
三省是协助皇帝执政机关。
凡军国要政先由中书省拟出文稿,门下省讨论(可以驳回重拟),尚书省执行。
尚书省下辖六部分管人事、财政、选举、军政、司法和土木工程等事务。
三省长官均为宰相。
唐太宗时增设宰相,这一方面是防止宰相专权,加强了皇权;另一方面是能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
由于各职权部门分开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
唐太宗还精简中央、地方各级行政机构,以民少吏多大并州县,裁减冗员,从而大大节省了财政开支,减轻了人民负担。
2.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隋末以来社会动荡,战争连绵不断。
唐朝建立后,国内仍存在许多复杂的社会总问题,特别是社会经济凋敝。
李世民为首的统治者接受隋炀帝横征暴敛,终致身死国灭的教训,采取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的政策,这对唐初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3.简法轻刑,修订法律。
让房玄龄、长孙无忌等按宽简的原则对唐初《武德律》重加删定,制定出《贞观律》。
减少死刑条目,“鞭背”等酷刑被废除。
4.大兴学校,发展科举
唐代学校教育比以前任何朝代都发达。
唐太宗更是重视文化教育,他把学术文化提到与治国好坏相关的高度来认识。
当时,中央有国子学、太学,多收官僚贵族子弟或外国留学生等。
地方有州学、县学。
唐太宗常到国子学、太学视察,关心教学情况。
唐朝还出现了专科性质的学校(如医学),这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学校教育的发展,直接促进了唐代文化事业的发展。
唐代选官主要来自科举。
科举作为一
种取士制度,从隋朝开始,但到唐太宗时才固定下来。
当时,考试内容很多,以进士科为最重要。
录取此科,第一名称状元,视为登龙门,即可任重要官职。
唐太宗扩大进士科,为一般地主提供了通过科举考试做官的途径,从而扩大了唐朝统治的阶级基础。
5.恩威并施,改善民族关系。
用和亲、封赏、武力讨伐等方式,改善民族关系。
小结:由于以唐太宗为代表的唐初统治者接受隋亡教训,采取了开明政策和措施,所以,贞观年间政治较清明,农民占有一定土地,劳役负担比较轻,生产时间有所保证,大量荒地开垦出来。
经济繁荣,国力增强,历史上誉称为“贞观之治”。
(三)引导学生评价唐太宗。
(四)引导探讨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
五、结语。
在我国古代,天下之事取决于皇帝。
皇帝个人品德才干对于国家的兴衰至关重要。
如隋文帝、唐太宗颇具政治才能,深知创业艰难,励精图治,国家得以强盛。
而隋炀帝不恤民力,好大喜功,荒淫残暴,招致身死国灭,埋骨荒丘的命运。
这对于后世为政者是很好的教训和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