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课堂教学实录完美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课堂教学实录
发布时间:2001-02-28
四川成都西北中学刘小华执教
张鹏举录像、整理并评点
师:今天我们上第十四课《春》(教师板书课题)。

请大家看一看,教材对我们学习这一课提出了哪些要求。

注意学习要求的第一点。

生:(学生看书并在教材上标明重点。


师:大家明确了学习要求以后,还要知道,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会联系到过去学过的哪些知识,特别是小学时学过的知识。

生:(学生根据教材的要求,翻阅小学语文教材。


师:请一位同学朗读小学学过的《美丽的小兴安岭》中的描写春天景物的部分。

生:(一生读,略)
师:描写春天是不是只有这一种写法呢?今天,我们学习朱自清的这篇著名的描写春天的散文(板书作者)。

让我们看看这位作者是怎样描绘春天的。

现在请同学们看教材中提示的自学程序。

(请一位学生读教材中的自学要求。

略)我在这里强调一点,为什么要按照这样的步骤学习,因为教材中的辅读文字为我们搭了许多“桥”,这些“桥”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自学中的疑难问题。

如果你还不懂,就请你举手,我就到你的位子旁,给你解答。

注意时间,我们要求三十分钟内完成。

[以上为“启”的环节。

]
(此间学生按教材和教师的要求自学,教师作巡视辅导。

过程略)
[ 以上为“读、练”环节]
师:看看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如何。

我们今天已经独立评点了《春》这一课的1-4自然段。

下面,我们通过你们的评点,看看你们是否读懂了。

请同学们说说你圈了哪些词语,旁批是怎么写的。

生:我圈了第一自然段中的“盼望”和“近”两个词。

我写的旁批是:作者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盼望春天的感情。

师:旁批还可以再精炼一些。

生:我写的旁批是:盼春。

师:盼春,那么春来了吗?
生:“盼春”还不够完整,应加上“春近”。

师:为什么?
生:因为“春天的脚步近了”,春天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师:春天的脚步伴随着春风来到我们身边。

我们通过旁批就可以看出同学们对课文理解的程度。

如果我们朗读这一段课文,应该强调哪些词语?
生:(齐)“盼望着”。

师:请一位同学朗读这段课文,要加进对课文的理解。

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师:全班齐读。

生:(齐读)
师:大家谈谈第二自然段的评点情况。

生:我们圈的词语有:山、朗润、水涨、太阳的脸、红。

我写的旁批是:春天的变化,春天的景色。

写太阳用拟人的手法。

师:这么多?谁还要补充?
生:我圈的词语是:欣欣然、山、朗润、水涨、太阳。

旁批写的是:写万物复苏了。

分写山、水、太阳。

师:以上两个同学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没有抓住一个关键词语。

哪一个?
生:他忽略了刚睡醒的刚字。

师:还有吗?
生:他忽略了“一切”。

师:为什么?
生:因为这一段写的是春天来了,地球上的一切都变化了。

包括山、水和太阳。

师:很好。

这一段是总写,包括大自然的万物,都苏醒过来,写得非常概括。

同学们评点得非常好。

我们要体会作者盼春春近,万物复苏的心情。

(学生齐读。

略)
师:我们再看下一段写的是什么。

生:下一段主要详写了春天的小草。

师:我们看看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写春天的小草的。

请一位同学说说自己的评点情况。

生:我圈了:偷偷的、嫩嫩的、绿绿的。

旁批是:写了春天的小草。

师:再看看别的同学是怎样评点。

生:我圈了:偷偷的、嫩、绿、软绵绵的、一大片。

我写的旁批是小草嫩、绿、多软。

师:再请一位同学说一说。

生:我圈了:小草、嫩嫩的、绿绿的、瞧、满、坐、打、踢、跑、捉、悄悄的、软绵绵的。

我写的旁批是:这段写了小草的质、色。

师:还有没有补充的?
生:我圈的词语有:钻、嫩嫩的、绿绿的、一大片、悄悄的、软绵绵的。

我写的旁批是:小草生长在春天,充满了生机。

师:还有不同的吗?
生:我写的旁批是:春天的小草嫩而绿,到处都是。

师:这个同学概括得较好。

我巡视的时候,看到一个同学的旁批写得很好,我们请她到前边板书她的旁批。

(一学生到黑板前写出旁批,其他同学齐读课文。


师:这位同学的旁批,一下子就显示出了这段文字描写的中心了:作者抓住春草的特点,从草的质、量等方面进行描写。

这说明这个同学完全理解了,读懂了。

我们再看下一段着重描写了什么。

生:春天花的景色。

师:对,是以花为中心。

都写了什么花?
生:桃花、杏花、梨花和野花。

师:好,看看大家评点的情况。

生:我圈的词语是:杏花、桃花、梨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满是、闹着、飞来飞去。

我写的旁批是以三种果树花为代表,写出了花的色、味。

师:有没有补充?
生:我圈的词语还有:你不让我,我不让你。

师:很好。

为什么要圈这些词语?
生:因为这些词语突出了花的争相斗艳。

师:非常好。

那么,“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是什么修辞手法?
生:拟人。

师:作者还用想象的手法写秋天的果实,这样写的妙处在什么地方?让我们看看大家的旁批。

生:用想象的手法写秋天的果实,可以写出花的艳、花的多。

作者用满是写果实多。

果多花就多,花多果才多。

师:那么,蜜蜂闹,蝴蝶飞表现什么?
生:是表现花的香。

因为花香才引来蜜蜂和蝴蝶。

师:作者是怎样写野花的,你是怎样评点的?
生:我留的词语是:有名字的,没名字的、眨呀眨的。

我写的旁批是:写野花的多和好看的样子。

师:还有没有补充?
生:还有一个词很重要:散。

它抓住了野花的杂,种类多,遍地都是,表现出万紫千红总是春,绚丽多彩,争奇斗艳。

师:好,我们再通过朗读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学生齐读课文)。

[ 以上为“知”的环节。

]
(课间休息)
师:上一节课大家学得非常好。

看来,经过半个学期的训练同学们上道很快,学会了评点了。

圈词语很准确,旁批也写得好。

我们就是要在学习别人的语言的过程中锤炼自己的语言。

通过这样的训练,我们的语文能力肯定会上去。

上节课同学们在朗读中出现一些问题,有些儿化音没读准,下面再读一遍。

[因为是两节课连排,中间只休息十分钟,以上内容既是上一节课的“结”,也是第二节课的“启”。

但如果不是两节连排,就需分别设计。


(齐读课文。


师:第四自然段是以花为中心。

大家可以模仿某某同学用图示法做旁批的方法写出这一段的旁批。

从第五自然段开始,教材为我们做了详细的评点示范。

我们通过朗读,检查一下大家是否理解了课文,是否读出春花图、春雨图和迎春图。

生:(齐读5一10自然段。


师:同学们读得很好,特别是最后三个自然段。

看来同学们对课文基本上理解了。

但我还要提一个意见:在读到作者为我们描写春风图的时候,同学对个别词语的处理不够妥当。

我们请一个同学朗读,大家体会作者是怎样描绘没有形,没有香,没有味的风的。

作者是怎样写的,我们又该怎样体会。

(一位同学读课文。


师:这个同学读得好,说明她体会得好。

大家就要这样,让自己与作者产生共鸣。

下一段写什么?
生:春雨图。

师:大家想象一下,如果是绘画,应该是什么,是什么色彩。

我们记得,老舍的《济南的春天》是一幅小水墨画,这幅呢?
生:这是一幅春雨图,画面应该是朦胧的,看不清楚;而且色彩是清淡的,素雅的。

师:很好。

迎春图以什么为中心,谁迎春?对,是所有的人们。

那么,这段应该怎样读?谁来试一下?
(一位同学读课文。


师:在结尾的三个自然段里,作者用了三个比喻句,赞美春天的新、美、有力。

如果不要这三段会怎样?
生:文章的结构残缺不全。

生:不光是结构,中心思想也残缺不全。

师:全文描绘了几幅图画?
生:五幅图画。

全文是总分总的结构,少了这三段就是结构残缺不全。

生:这三段是对五幅图画的概括,体现了文章的中心。

如果没有这三段,文章就残缺,没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生:没有这三段文章总分总的结构就不能成立。

它把前面五幅画总起来写,用“像刚落地的娃娃”、“像小姑娘”、“像健壮的青年”来赞美春、比喻春,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生:使文章形散而神不散。

如果少了这三段,就显得散。

师:几位同学的发言很好。

我只补充一点(板书:总写,分写,总写):这三段不仅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而且把春的意义突出了。

因为春天新、美、有力,启发人们珍惜春光,抓紧时间,创造更美的生活。

同时,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也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了。

大家读得很好,包括文章的结构,老师没讲,你们都体会到了。

所以,同学们在自学中成长,慢慢地同学们的自学能力还会提高。

我们再看一些问题,看看大家是否答得出来。

作者在文章中并没有直接写热爱春天,但大家感到了什么?
生:赞美春天,热爱大自然。

师:怎么感受到的?
生:从作者描写春天的景物的字里行间体会到的。

师:那么,如果把景物写好离不开什么?
生:离不开仔细的观察。

师:我们要训练基本功,做生活的有心人。

现在,我们对这篇文章的结构、写作特点、作者的思想感情都体会到了。

下面,我们以我们同作者产生的共鸣,表达我们对春的热爱,把全文朗读一遍。

(齐读全文。


[在“知”的过程中穿插朗读训练。


师:这篇著名的《春》一定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以后,我们在写赞美春的文章时,不妨模仿一下。

课后同学们可以在读书笔记上写下读后感,并继续做朗读背诵练习。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

同学们再见。

[ 以上为“结”的环节 ]
摘自《初中语文自学辅导教学(颜振遥)》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