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数据与结构-【新教材】教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教案

合集下载

3.2 数据与结构(教案)-高一信息技术同步教材配套教案+课件(教科版2019必修1)

3.2 数据与结构(教案)-高一信息技术同步教材配套教案+课件(教科版2019必修1)

3.2 数据与结构(教案)-高一信息技术同步教材配套教案+课件(教科版2019必修1)一、教学目标1. 掌握数据的概念和分类;2. 了解数据的存储方式和数据结构的相关概念;3. 理解数据结构在程序设计中的作用,学会使用数组来存储数据;4. 具备基本的数据结构分析、设计、实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据的概念和分类;2. 数据的存储方式;3. 数组的定义和使用;4. 数据结构的概念和作用;5. 基本数据结构:栈、队列和链表。

三、教学过程1. 数据的概念和分类1.1 学生自学课本相关内容,了解数据的概念和分类;1.2 老师要求学生回答有关数据的基本概念和分类问题并进行解答;1.3 老师讲解数据的分类,包括:数字型数据、字符型数据、布尔型数据、对象型数据等。

2. 数据的存储方式2.1 学生自学课本相关内容,了解数据的存储方式;2.2 老师以图文结合的方式,讲解数据的存储方式,包括: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2.3 老师要求学生回答有关数据存储方式的基本问题并进行解答。

3. 数组的定义和使用3.1 学生自学课本相关内容,了解数组的定义和使用;3.2 老师以代码示例的方式,介绍如何定义和使用数组;3.3 老师布置练习,让学生通过编写程序实现数组的定义和使用;3.4 学生交流并解答问题。

4. 数据结构的概念和作用4.1 学生自学课本相关内容,了解数据结构的概念和作用;4.2 老师以图文结合的方式,讲解数据结构的概念和作用;4.3 学生练习数据结构的设计,包括分析、设计和实现;4.4 学生交流并解答问题。

5. 基本数据结构:栈、队列和链表5.1 老师以图文结合的方式,讲解栈、队列和链表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5.2 学生自学课本相关内容,并在实践中实现栈、队列和链表的操作;5.3 学生交流并解答问题。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地解答有关数据的基本概念和分类问题;2. 学生能进行数组的定义和使用,实现常用的操作功能;3. 学生能够进行基本数据结构的分析、设计和实现;4. 学生能够正确地使用栈、队列和链表,并能解释其基本操作原理。

3.2数据与结构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教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3.2数据与结构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教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学术文章:关于数据结构在实际应用中的研究论文,如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图等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帮助学生了解数据结构的实际应用。
-教学视频:数据结构的教学视频,涵盖本节课所涉及的知识点,如线性结构、非线性结构的特点及使用方法等,便于学生复习巩固。
2.拓展建议:
-鼓励学生阅读拓展书籍,了解数据结构的发展历程,掌握不同数据结构的设计原理和应用方法。
2.设计案例研究,以实际问题为背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3.实施项目导向学习,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任务的过程中,掌握不同数据结构的使用方法;
4.利用实验、游戏等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对数据结构的直观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5.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PPT、动画、实物模型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如“什么是线性结构?它有哪些特点?”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预习笔记、疑问等提交至平台。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进度监控。
-作用与目的:
-为课堂学习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打下基础。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意识。
2.作业评价:
-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解题思路和编程技巧。
-对作业中的共性问题进行点评,为学生提供改进方向和策略。
-及时反馈作业评价结果,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学习积极性。
3.过程评价:
-关注学生在课前自主探索、课中强化技能和课后拓展应用各阶段的表现,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过程。
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首先,学生在理解数据结构的概念和分类方面存在一定难度,这说明我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可能需要更加生动、具体的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针对这一点,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增加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数据结构的应用。

教科版 教育科学出版社 高中信息技术 必修一 3.2 数据与结构 教案

教科版 教育科学出版社 高中信息技术 必修一 3.2 数据与结构 教案

播放数据类型的科普视频。

【提问】
观看视频并思考:
•什么是数据类型?
•有哪些数据类型?
查找资料并说明不同的数据类型所使用的范围、作用,并举例。

2、数据结构类型
这里的数据结构也称为逻辑结构,主要有集合结构、线性结构、树结构和图结构(又称网状结构)四种类型。

3、线性数据结构:
•又称为线性表
•在线性数据结构中,除首元素没有前趋元素、尾元
素没有后继元素外,其他
元素都只有一个前趋元素
和一个后继元素。

队列
•是一种有限制的线性结构,它的数据元素只能在
一端依次添加(进队),在
另一端依次删除(出队)。

典型的例子如超市里排队
付款的队伍。

顶点都可以与其他顶点有
边相连,图结构中数据元
素之间是多对多的关系。

•在物流网络中,分拨中心、
配送中心、货物需求点等
可以抽象为图的顶点,城
市道路、各级铁路等可以
抽象为图的边,如城市以
及城市之间的运输道路就
是图结构。

利用图结构,
我们还可以解决物流中的
许多问题,如道路网络分
析、车辆运营安排等。

【任务】
Wpl=2×4+5×4+3×8+3×10+
3×14+2×25+2×36。

教科版高一信息技术必修1第三单元3.2数据与结构教学设计

教科版高一信息技术必修1第三单元3.2数据与结构教学设计
教科版高一信息技术必修1第三单元3.2数据与结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掌握常用的数据结构类型,包括数组、链表、栈、队列、树等,并了解其特点和应用场景。
2.学习分析实际问题,能够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进行数据存储和管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掌握线性表、树、图等数据结构的基本操作,如插入、删除、查找等,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以一个生活实例“图书馆图书管理”作为导入,提出问题:“如何高效地管理和查找图书?”引导学生思考数据结构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
3.教学过程:
(1)展示图书馆图书管理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实际问题的背景。
4.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信息技术发展中的伦理问题,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法规意识。
本章节教学设计以培养学生数据结构知识和技能为核心,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为学生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潜能,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3.教学过程:
(1)介绍线性表的概念、特点和操作方法,如插入、删除、查找等。
(2)通过实例讲解栈和队列的应用场景,如火车票售票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等。
(3)分析不同数据结构的优缺点,指导学生如何在实际问题中做出选择。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内容:针对实际问题,让学生小组讨论如何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进行解决。
(2)运用案例分析、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结合编程实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数据结构及其操作方法,提高编程能力。

教科版高一信息技术必修1第三单元3.2数据与结构教学设计

教科版高一信息技术必修1第三单元3.2数据与结构教学设计
2.以案例分析为主线,将算法设计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的过程,培养其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设计分层次的编程实践任务,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逐步掌握数据结构与算法的应用。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提供半成品代码,降低学习难度;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增加难度,提高挑战性。
-针对某一实际问题,如图书管理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等,分析并设计合适的数据结构和算法。
-结合生活实例,描述栈和队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浏览器的前进后退功能、打印机任务调度等。
3.小组合作项目:
-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实际问题,如迷宫问题、八皇后问题等,共同设计解决方案,并编写程序实现。
-小组内部进行分工合作,确保每位成员都参与其中,共同完成任务。
3.教师点评:对各小组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完善。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阶段,我将设计以下任务:
1.编程实践:布置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编程题目,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2.答疑解惑:在学生编程过程中,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3.优秀展示:挑选部分学生的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分享成功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提问方式:向学生提问:“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排队、购物结账等现象,这些现象背后是否有什么规律?这些规律与计算机科学中的数据结构与算法有何关系?”
2.生活实例:通过展示生活中排队、查找等场景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感受数据结构与算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数据与结构。
3.引入概念:简要介绍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如数据元素、数据项、线性结构等,让学生对数据结构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4.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3.2数据与结构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粤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3.2数据与结构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粤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1. 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数据结构在实际编程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 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 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2. 作业反馈:
- 对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进行批改,指出学生的错误和不足,给出正确答案及解析。
- 针对编程题,检查代码的正确性、逻辑性和效率,提出优化建议,帮助学生提高编程能力。
- 对研究报告进行详细批改,评价学生的研究方法、分析能力和写作水平,给出改进意见。
- 综合评价学生在作业中的表现,鼓励优秀学生,对表现不足的学生给予指导和建议。
- 常见数据结构类型:线性结构(如线性表、栈、队列等)、非线性结构(如树、图等)。
2. 线性表
- 线性表的定义:线性表是由零个或多个数据元素组成的有限序列。
- 线性表的存储方式:顺序存储、链式存储。
- 线性表的基本操作:插入、删除、查找、遍历等。
3. 栈
- 栈的定义:栈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只允许在一端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
- 图结构在社交网络分析中的应用
作业布置与反馈
1. 作业布置:
- 填空题:根据教材内容,完成课后练习中的填空题,巩固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
- 选择题:完成课后练习中的选择题,测试学生对线性结构、栈、队列、树、图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 简答题:回答课后练习中的简答题,解释数据结构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 编程题:根据课堂所学,实现以下数据结构及相关操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3.2数据与结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必修1

3.2数据与结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必修1
3.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缺乏将问题抽象为数据结构的能力。因此,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数据抽象能力。
4.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可能存在沟通不畅、协作效率低等问题。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发挥各自优势,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5.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和动机各异,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1.知识梳理: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数据结构及其应用,总结各种数据结构的特点和操作方法。
2.归纳总结: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点评,强调数据结构在实际问题解决中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鼓励学生保持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勇于面对挑战,不断提高自己的编程能力。
4.课后拓展: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深入思考数据结构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2.知识讲授:
-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直观展示不同数据结构的特点和操作方法,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认识。
-结合实际编程案例,讲解每种数据结构的使用场景和优势,使学生能够理解数据结构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3.实践操作:
-设计梯度性的实践任务,从简单的数据结构操作到复杂的实际问题解决,逐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学情分析
在本章节“3.2数据与结构(第一课时)”的教学中,考虑到学生的学科背景和认知水平,进行以下学情分析:
1.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掌握了基本的编程知识和算法,但数据结构的概念和具体应用可能较为陌生,需要从实际案例入手,引导学生逐步理解。
2.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对于数据结构这一抽象概念的理解和运用,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操作来培养。
4.拓展阅读与思考:
-推荐阅读与数据结构相关的文章或书籍,了解数据结构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发展历程和最新研究成果。

3.2数据与结构第一课时_教学设计教科版必修1

3.2数据与结构第一课时_教学设计教科版必修1

教育科学出版社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数据与计算《3.2 数据与结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不同的数据类型,以及它们的特点。

(2)熟悉队列结构的概念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1)能够使用python语言对队列进行操作。

(2)能够比较不同数据结构的特点,并会选用合适的数据结构组织数据来解决简单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增强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养成积极地学习和使用信息、参与信息的态度。

(2)通过完成活动,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机语言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感受编程的价值从而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线性数据结构的数据间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复合数据类型;学会根据问题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对问题抽象组织,进而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情景导入法、项目教学法、微课教学法、实践体验法、自主探究法。

【授课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观看视频来了解“约瑟夫问题”,提出问题:1.为什么约瑟夫和他的朋友,最后能活下来呢?2.约瑟夫和他的朋友,一开始要站在什么位置才能逃避死亡?二、学习目标【项目主题】网络购物【项目目标】通过项目活动,认识相关数据的组织方法,了解数据之间的关系,理解几种典型的数据结构,为利用数据、实现数据的价值做准备。

队列:熟悉队列的概念和特点,能够使用Python语言对队列进行操作。

【项目任务】探究网购订单处理三、活动1 了解订单数据在当今信息时代,网上购物已成为人们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购物方式。

在网上购物时,在我们提交订单后,网页上就会显示订单数据,请你参照图所示的订单数据填写如下表内容。

【数据类型】(一)简单数据类型1整数(int):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0。

2.浮点数(float):浮点数由整数与小数部分组成。

3.字符串(str):(1)字符串就是文本,可以是字母、数字或符号。

(2)字符串两端需加引号('或”)。

(3)输出时原样显示引号中的内容。

教科版(2019)的信息技术必修1教学设计

教科版(2019)的信息技术必修1教学设计

教科版(2019)的信息技术必修1教学设计1. 课程概述1.1 课程简介《信息技术必修1》是教科版信息技术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核心课程,针对高中阶段学生设计。

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为核心,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探究、实践、创新的过程,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课程目标- 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

- 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应用技能。

- 培养信息意识,能够安全、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 提升信息技术创新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 教学内容2.1 教学模块《信息技术必修1》课程共分为五个模块:1. 信息技术基础2. 计算机网络3. 数据库基础4. 程序设计5. 信息技术应用2.2 教学目标- 模块一: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掌握基本的信息处理技能。

- 模块二:让学生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原理和结构,熟练使用网络资源,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 模块三:培养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操作,学会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

- 模块四:使学生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 模块五:引导学生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学习,提高信息素养。

3. 教学方法3.1 授课方式采用讲授、讨论、实践、探究等多种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2 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信息技术。

设置课后实践项目,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

3.3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4 评价方式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实践中的表现,终结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后实践项目中的成果。

4. 教学资源- 教材:《信息技术必修1》- 辅助材料:教学PPT、课后实践项目、案例分析等- 网络资源:相关在线课程、学术文章、视频教程等- 硬件资源:计算机、网络设备、编程工具等5. 教学安排本课程共计32课时,每个课时45分钟。

3.2数据与结构-【新教材】教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教案

3.2数据与结构-【新教材】教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教案

教科版2019信息技术必修1数据与计算第3单元认识数据3.2数据与结构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项目包含“任务一探究网购订单处理”和“任务二探究快件配送过程”两个任务。

任务一包含两个活动:“活动1了解订单数据”,“活动2编制订单数据处理程序”。

任务二包含三个活动:“活动1了解快件派送线路”,“活动2了解物流网络”,“活动3规划取快递最快路线”。

任务一是让学生通过“活动1”,亲身体验数据的类型:字符串、数值(整数、浮点数)、布尔型(逻辑值),理解各种不同类型的数据的基本处理方式;通过“活动2”,以队列为例(Python中以列表实现),认识和掌握数据结构是对数据间关系的抽象和组织,引导学生深刻领会应用数据结构解决学习和生活实际问题,并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两个活动相互关联,前者主要是对数据的简单类型建立感性认识,后者是对简单数据类型进行组织和结构化(成为复合数据类型),以便与实际应用更好对接,建议任务一安排1课时。

任务二有三个重要内容:一是通过“活动1”,了解快递派送线路,领会可将快递(货物)运送的线路抽象为“树”结构,“透过现象看本质”(不再是一对一的线性关系,而是一对多的非线性关系)。

二是通过“活动2”,了解物流网络,领会将物流网络抽象为“图结构”,认识“多对多”的关系。

三是通过“活动3”,了解图的遍历,善于将深度优先遍历转化为树形结构进行分析,并计算最短用时。

建议任务二安排1课时。

通过两个任务的学习,使学生能了解数据的简单类型,了解数据结构(列队、树、图)及其应用和简单操作【教学建议】计算机是处理数据的工具,不同类型的数据所表达的意义不一样,编码方式不一样,因此适用的运算也不一样,而且,更重要的是,许多零散的小规模的数据,往往还要用一定的结构形式组织起来(如集合、队列、栈、树、图),实现更复杂的结构,与实例应用对接。

项目教学法主张先练后讲,先学后教,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从尝试入手,从练习开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等,学生唱“主角”,而老师转为“配角”,实现教师角色的换位,有利于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3.2数据与结构-教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教学设计

3.2数据与结构-教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教学设计
-学习主动性不足:部分学生可能缺乏对于学科的兴趣和动力,导致学习主动性不足,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时间管理能力较弱:部分学生可能存在时间管理能力较弱的问题,容易拖延和漏掉任务,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监督。
-合作学习效果不佳:部分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可能存在沟通和协作能力较弱的问题,导致合作学习效果不佳,需要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培训。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算法与程序设计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学习数据与结构的相关知识,使学生能够:
1.理解数据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的分类和表示方法,提高信息素养。
2.掌握常见数据结构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理解算法与数据结构之间的关系,学会运用合适的数据结构设计算法,提高算法与程序设计能力。
-参加在线课程:选择一门适合自己水平的在线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按照课程进度学习,积极参与讨论和完成作业,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练习编程题目:在数据结构与算法竞赛平台上,选择一些适合自己水平的编程题目,通过编程实践来提高自己的算法应用能力。
-加入社区和论坛:在数据结构与算法相关的博客和论坛上,积极参与讨论和学习,与其他学习者交流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或学习资料,包括教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让学生能够随时查阅和复习所学知识。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如数据结构示意图、算法演示视频等,以直观地展示数据与结构的概念和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5.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相关的网络资源和链接,如在线编程平台、数据结构算法库等,让学生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学习。

《3.2数据与结构》作业设计方案-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19必修1

《3.2数据与结构》作业设计方案-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19必修1

《数据与结构》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数据与结构》课程中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数据类型、数据结构及其应用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二、作业内容本课时作业内容主要围绕数据与结构的基础知识展开。

1. 理论学习:学生需认真阅读教材中关于数据与结构的基本概念、常见数据类型(如整数型、浮点型、字符型等)及其存储特点的内容,并完成相应的学习笔记。

2. 操作实践:学生需使用编程软件(如Python)完成以下任务:(1)编写程序,定义并使用基本的数据类型(如整数型、浮点型),输出数据;(2)了解并使用常见的数据结构(如数组、列表、集合等),实现简单的增删改查操作;(3)通过实例操作,理解数据结构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3. 拓展应用: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数据处理程序,如对学生成绩进行统计、排序等,并撰写设计思路和程序实现过程。

三、作业要求1. 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作业,不得抄袭他人作品。

2. 理论学习部分要求阅读教材内容并做好学习笔记,笔记需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3. 操作实践部分要求编写程序代码时注意规范书写,代码要有注释,便于理解。

4. 拓展应用部分要求设计思路清晰,程序实现过程详细,能体现出对数据结构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 作业需按时提交至教师指定的平台或邮箱,逾期提交将不予受理。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根据以下标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1. 理论学习部分:笔记的完整性、重点的突出程度以及理解的深度。

2. 操作实践部分:代码的正确性、规范性以及注释的完整性。

3. 拓展应用部分:设计的创意性、思路的清晰度以及程序的实现难度。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指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并在课堂上进行作业讲评,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同时,教师还将对优秀作业进行展示和表扬,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和作业完成。

《3.2 数据与结构》作业设计方案-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19必修1

《3.2 数据与结构》作业设计方案-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19必修1

《数据与结构》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数据与结构的基本概念,了解常见的数据类型及其特点,掌握基本的数据结构及其应用。

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作业内容1. 基础概念理解:请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与同学讨论,解释数据、结构、数据类型等基本概念,并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常见数据类型分析:请学生列举并分析常见的数据类型,如数值、字符串、布尔值、数组、列表、集合、字典等,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3. 数据结构选择:请学生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进行描述,并说明选择的理由。

可选数据结构包括:线性结构(如链表、栈)、树形结构(如二叉树)、图状结构(如邻接矩阵、图遍历)等。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不得抄袭或依赖他人成果。

2. 实践操作:学生需通过实践操作来理解和应用数据与结构的基本概念,如使用编程语言实现数据结构的简单示例。

3. 总结反思:学生需对作业进行总结和反思,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

4. 提交作业:学生需将作业成果以电子文档形式提交,包括文字描述和相关代码。

四、作业评价1. 准确性:评价学生对数据与结构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是否能够准确解释和描述相关概念。

2. 完整性:评价学生提交的作业是否包含完整的文字描述和相关代码,是否能够完整展示所选数据结构的原理和应用。

3. 创新性:评价学生是否能够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创新性数据结构进行描述,是否能够提出具有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4. 协作性:评价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是否能够与同学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五、作业反馈1. 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需对自己的作业成果进行自评和互评,发现不足之处并寻求改进方法。

2.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作业要求和评价标准,对学生的作业成果进行评价,给出建设性的反馈和建议。

3. 交流讨论:对于共同存在的问题和疑惑,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共同寻求解决方案。

《3.2 数据与结构》作业设计方案-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19必修1

《3.2 数据与结构》作业设计方案-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19必修1

《数据与结构》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次作业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据与结构的基本概念,培养他们在实际应用中运用数据结构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作业,学生将更好地了解数据结构的重要性,为后续的编程和算法学习打下基础。

二、作业内容1. 案例分析:要求学生选取一个实际应用场景,如“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分析其中的数据结构类型(如数组、链表、栈、队列等)及其应用。

要求学生对所选场景进行详细描述,并解释每种数据结构在该场景中的作用。

2. 编程实践:学生需选择一种数据结构(如链表、栈、队列等),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程序,实现对一组数据的添加、删除、遍历等操作。

程序应包括输入数据、输出结果等基本功能。

3. 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交流各自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分享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通过讨论,学生可以加深对数据结构及其应用的理解。

三、作业要求1. 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不得抄袭或代写。

2. 作业应包括案例分析报告、编程实现代码和讨论交流的总结报告。

报告应清晰、有条理,符合学术规范。

3. 编程实践的程序应提交至相关平台(如学校机房、在线编程网站等),由教师进行审核和评分。

4. 作业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时间安排在课程结束后的一周内。

四、作业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报告和程序代码,结合讨论交流的总结报告,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评分。

2. 评价标准包括作业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创新性,以及程序的正确性和效率。

3. 对于在讨论交流和编程实践中表现出色的学生,教师将给予额外加分,以鼓励积极参与和合作。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可针对作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向教师提出反馈,教师将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建议。

2. 教师将定期收集学生反馈,对作业设计方案进行评估和调整,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3. 对于学生在讨论交流和编程实践中提出的建议和意见,教师也将认真听取,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据与结构的基本概念,提高运用数据结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的编程和算法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数据与结构》作业设计方案-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19必修1

《3.2 数据与结构》作业设计方案-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19必修1

《数据与结构》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节课的作业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数据与结构的基础知识,了解不同类型数据结构的特性和应用,提高他们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数据结构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1. 基础概念理解a. 要求学生完成一份关于数据结构基本概念的测试卷,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数据结构、线性结构、树形结构、图状结构等概念的理解和辨析。

b. 完成一篇关于数据结构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的阅读理解,并撰写一篇简短的读后感。

2. 数据结构应用实践a. 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物品分类、路径规划、资源分配等,让他们选择一种合适的数据结构(如: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图等)来解决这些问题。

b. 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数据结构,设计一个简单的程序或算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c. 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典型错误,组织讨论和讲解,加深学生对数据结构特性和应用的理解。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作业需学生独立完成,不得抄袭。

2. 质量优先:提交的作业应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字数不少于XX字。

3. 实践操作:要求学生对所学的数据结构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应用能力。

4. 时间安排:请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逾期不补。

四、作业评价1. 作业评价将根据学生的完成质量、实践操作和讨论表现进行综合评定,成绩将纳入信息技术课程的总评。

2. 评价标准包括:概念理解是否准确、问题分析是否合理、数据结构设计是否恰当、程序或算法实现是否正确等。

3. 对于作业中出现的典型错误,教师将进行集中讲解和纠正,以避免在后续学习中重复出现。

五、作业反馈1. 学生提交作业后,教师将对作业进行批改,并给出反馈意见。

2. 对于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将与学生进行沟通,帮助其找出问题所在,并提供改进建议。

3. 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将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说明,以促进全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 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与教师互动,提出疑问和建议,共同促进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和提高。

3.2数据与结构(第二课时)优秀教学案例2022~2023学年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3.2数据与结构(第二课时)优秀教学案例2022~2023学年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五、案例亮点
1.现实生活情境的引入:通过模拟超市商品管理的情景,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数据结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提出一系列与数据结构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了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和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分享。
3.2数据与结构(第二课时)优秀教学案例2022~2023学年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一、案例背景
在2022-2023学年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的第三单元“数据与结构”第二课时中,我作为一名特级教师,面临着一个关键的教学挑战:如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此外,我还计划运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和编程实践,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动手能力。通过这些教学活动,我希望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Hale Waihona Puke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在本次教学中,我期望学生能够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包括栈、队列、列表等,并了解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学生应能够理解数据结构在算法设计中的重要性,并能够分析不同的数据结构对算法性能的影响。此外,我还希望学生能够熟练使用编程语言实现基本的数据结构,并能够运用这些数据结构解决实际问题。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合作。例如,在讨论如何实现一个数据结构时,学生可以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共同解决问题。
(四)反思与评价
反思与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评价。例如,在实现一个数据结构后,我会让学生回顾自己的思路和做法,思考如何改进和完善。

3.2数据与结构教学设计高中信息技术同步备课系列(教科版2019必修1)

3.2数据与结构教学设计高中信息技术同步备课系列(教科版2019必修1)
此外,我也注意到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方面表现不够积极。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采取更多的互动式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发挥自己的观点。
最后,我发现学生在课后拓展学习方面缺乏动力和方向。为了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拓展,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推荐,如阅读材料、视频资源等,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
1.教学重点:
(1)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包括线性结构、非线性结构等,理解它们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2)常见数据结构的实现:如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图等,掌握它们的基本操作和原理。
(3)算法的基本概念:了解算法的含义、特点和分类,掌握常见排序和查找算法。
(4)算法的评价:理解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的概念,学会分析算法的好坏。
-视频资源:推荐学生观看《算法可视化》系列视频,通过动画和图形的方式,直观地理解算法的执行过程和数据结构的变化。
-实践项目:鼓励学生参与开源项目或编程竞赛,如LeetCode、Kaggle等,锻炼自己的编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拓展要求:
-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在课后利用网络资源,如在线课程、学术论文、博客等,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
(2)实验操作:安排实验室课时,让学生亲自动手实现常见数据结构,加深对数据结构的理解。
(3)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数据结构设计师、算法分析师等,模拟实际工作场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教学媒体和资源:
(1)PPT:教师将制作精美的PPT,展示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算法流程图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知识点。
内容逻辑关系
①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
-数据结构是组织和存储数据的方式,包括线性结构、非线性结构等。

3.2数据与结构-【新教材】教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教案

3.2数据与结构-【新教材】教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教案

教科版2019信息技术必修1数据与计算第3单元认识数据3.2数据与结构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项目包含“任务一探究网购订单处理”和“任务二探究快件配送过程”两个任务。

任务一包含两个活动:“活动1了解订单数据”,“活动2编制订单数据处理程序”。

任务二包含三个活动:“活动1了解快件派送线路”,“活动2了解物流网络”,“活动3规划取快递最快路线”。

任务一是让学生通过“活动1”,亲身体验数据的类型:字符串、数值(整数、浮点数)、布尔型(逻辑值),理解各种不同类型的数据的基本处理方式;通过“活动2”,以队列为例(Python中以列表实现),认识和掌握数据结构是对数据间关系的抽象和组织,引导学生深刻领会应用数据结构解决学习和生活实际问题,并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两个活动相互关联,前者主要是对数据的简单类型建立感性认识,后者是对简单数据类型进行组织和结构化(成为复合数据类型),以便与实际应用更好对接,建议任务一安排1课时。

任务二有三个重要内容:一是通过“活动1”,了解快递派送线路,领会可将快递(货物)运送的线路抽象为“树”结构,“透过现象看本质”(不再是一对一的线性关系,而是一对多的非线性关系)。

二是通过“活动2”,了解物流网络,领会将物流网络抽象为“图结构”,认识“多对多”的关系。

三是通过“活动3”,了解图的遍历,善于将深度优先遍历转化为树形结构进行分析,并计算最短用时。

建议任务二安排1课时。

通过两个任务的学习,使学生能了解数据的简单类型,了解数据结构(列队、树、图)及其应用和简单操作【教学建议】计算机是处理数据的工具,不同类型的数据所表达的意义不一样,编码方式不一样,因此适用的运算也不一样,而且,更重要的是,许多零散的小规模的数据,往往还要用一定的结构形式组织起来(如集合、队列、栈、树、图),实现更复杂的结构,与实例应用对接。

项目教学法主张先练后讲,先学后教,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从尝试入手,从练习开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等,学生唱“主角”,而老师转为“配角”,实现教师角色的换位,有利于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3.2数据与结构第一课时-【新教材】教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教案

3.2数据与结构第一课时-【新教材】教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教案

课题: 3.2 数据与结构阅读课本56页任务一和课件中图片信息,了解订单数据,填表3.2.1表3.2.1 网购中的订单数据网站名称订单中的数据Python中对应的数据类型某电商网站商品名称单价监控管理系编码器名称字符串str统开始时间日期型报警预录布尔型(逻辑型)bool2.了解Python复合数据类型在Python语言中,复合数据类型有元组(tuple)、集合(set)、列表(list)、字典(dict)等元组()2.列表 [ ]3.集合 {(),() }4.字典 {安徽:[合肥,芜湖,阜阳]}【实践】3.编制订单数据处理程序(1)给出流程图,完成填空,运行程序,体会“队列”操作。

二、数据结构数据结构,也称逻辑结构,主要有集合结构、线性结构、树结构、图结构。

1、线性结构:(1)队列队列是先进先出(FIFO)表,它的数据元素只能在一端依次添加(进队),在另一端依次删除(出队)。

典型的例子,如超市里排队付款的队伍。

比如在上述代码中,listque是列表类型的数据,存放了一组字符串类型的数据,表示订单编号。

我们可以通过对应的方法对列表进行操作:pop(0)方法可以删除列表的首元素(相当于队列的“出队”操作),append方法可以在列表尾部添加一个数据元素(相当于队列的“入队”操作)。

在Python中,队列一般用列表(list)实现,常用操作:q=[] #定义空列表qq.append(x) #元素x入队q.pop(0) #返回队首元素,队首元素出队(删除)len(q) #返回队列q的长度(元素个数)q[i] #返回列表q中索引(index)为i的元素. 索引有2套编号方式:正编号(从左到右编号依次为0,1,2,…)和负编号(从右到左编号依次为-1,-2,-3,…)实践2 补充程序代码(详见配套资源“订单.py”)。

if x==1:y=input('请输入订单编号:')listque.append(y) #在列表listque中添加订单号elif x==2:if len(listque)==0:print('订单列表为空')备注:实验等实践课的教学设计样式可参照新授课教学设计模板编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2019信息技术必修1数据与计算第3单元认识数据3. 2数据与结构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项目包含"任务一探究网购订单处理”和“任务二探究快件配送过程”两个任务。

任务一包含两个活动:“活动1了解订单数搦”,“活动2编制订单数据处理程序”。

任务二包含三个活动:“活动1了解快件派送线路”,"活动2了解物流网络”,“活动3规划取快递最快路线”。

任务一是让学生通过“活动1”,亲身体验数据的类型:字符串、数值(整数、浮点数)、布尔型(逻辑值),理解各种不同类型的数据的基本处理方式;通过''活动2”,以队列为例(PythOn中以列表实现),认识和掌握数据结构是对数据间关系的抽象和组织,引导学生深刻领会应用数据结构解决学习和生活实际问题,并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两个活动相互关联,前者主要是对数拯的简单类型建立感性认识,后者是对简单数据类型进行组织和结构化(成为复合数据类型),以便与实际应用更好对接,建议任务一安排1课时。

任务二有三个重要内容:一是通过“活动1”,了解快递派送线路,领会可将快递(货物)运送的线路抽象为“树”结构,“透过现象看本质”(不再是一对一的线性关系,而是一对多的非线性关系)。

二是通过“活动2”,了解物流网络,领会将物流网络抽象为“图结构”,认识'‘多对多”的关系。

三是通过“活动3”,了解图的遍历,善于将深度优先遍历转化为树形结构进行分析,并计算最短用时。

建议任务二安排1课时。

通过两个任务的学习,使学生能了解数据的简单类型,了解数据结构(列队、树、图)及英应用和简单操作【教学建议】计算机是处理数据的工具,不同类型的数据所表达的意义不一样,编码方式不一样,因此适用的运算也不一样,而且,更重要的是,许多零散的小规模的数据,往往还要用一泄的结构形式组织起来(如集合、队列、栈、树、图),实现更复杂的结构,与实例应用对接。

项目教学法主张先练后讲,先学后教,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从尝试入手, 从练习开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等,学生唱“主角",而老师转为“配角”,实现教师角色的换位,有利于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要善于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历中,发现鲜活的实例。

对于实践性强的项目或活动,要让每个学生充分参与、全程参与、深度参与,在体验、经验的基础上领悟、归纳、总结、运用。

对于理论性较强的项目或活动,要充分铺垫、诱导、启发、示范、练习,课前学生作好预习,带着问题预习,教师充分准备各种情境下的教学预案,以及教学支架性材料,讲解时以例释理,避免直接灌输结论,更不要让学生机械背诵结论。

【教学目标】1、熟悉队列结构的概念和特点,能够使用PythOn语言对队列进行操作。

2、了解树、图结构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3、能够比较不同数拯结构的特点,会选用合适的数据结构组织数据解决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队列结构的概念和特点,能够使用PythOn语言对队列进行操作。

树、图结构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比较不同数据结构的特点,会选用合适的数据结构组织数据解决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各种类型的数拯被编码表示成二二进制数据,存储到计算机中。

在利用汁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这些数据将是最基本的元素。

但是,零散孤立的数据是很难被有效利用的。

根据所要解决的问题的不同,我们还需要依据数据关系建立合适的结构。

采用这些结构将数据组织起来,才能有利于操作和管理,进而更高效地解决实际问题。

数据经过采集和数字化后存储在汁算机中,是为了便于应用和解决问题。

本节我们将用绕“网络购物”项目展开学习,通过项目活动,认识相关数据的组织方法,了解数据之间的关系,理解几种典型的数据结构,为利用数据、实现数据的价值做准备。

本项目主要包含“探究网购订单处理”和“探究快递配送过程”两个任务。

任务一探究网购订单处理活动1了解订单数据在网上购物时,在我们提交订单后,网页上就会显示订单数据。

请你参照图3. 2.1所示的订单数据或者你自己的购物订单数据填写表3. 2. Io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将问题中的已知数据输人计算机进行计算,然后输岀结果数据的过程。

比如,当我们利用网络购买商品时,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对订单数据、商品数据等相关数据进行计算的过程。

为了方便对数据进行处理,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软件工具,根据问题的需要为数据抽象出合适的数据类型,然后对数据进行组织和计算。

数据类型数据类型用来立义一系列值及应用于这些值的一系列操作。

比如,在PythOn语言中,有整数、浮点数、字符串、布尔等数据类型。

整数类型的范I羽几乎仅受内存限制,能够进行加、减、乘、除等多种计算操作。

大多数程序设汁语言都立义了两类数据类型:简单数据类型和复合数据类型。

简单数据类型不能分解成更小的数据类型,复合数据类型则由简单数据类型或者复合数据类型组成。

在Python语言中,整数、浮点数、字符串、布尔属于简单数据类型,列表、字典等属于复合数据类型。

认识Python简单数据类型在PythOn语言中,简单数据类型有整数(int)、浮点数(float)、字符串(Str)、布尔(bool)等数据类型。

【教师示范操作】»> type(8) #type()函数返回数据的类型<class , int, > #返回'int'类型»> type (3. 14)»> type(, Thank you! *) <class 'str ,> »> type (True) <class ,bool* >订单数据中的商品名称可以抽象为字符串类型的数据,是一个基本数据项,商品数量可 以抽象为整数类型的数据,也是-一个基本数据项。

每个订单数据包括商品名称、单价、数 量、金额、收货地址等基本数据项,所以订单数据需要抽象为复合数据类型。

如图3. 2.1(a )所示的订单数据用PythOn 的列表存储,列表名称为OrderLiStoOrderLiSt-=[,z 2374761814130XXX"∕z 语文:生命的,文学的,美学的",34.66]列表中前两个数据是字符串类型,最后-项是浮点数类型。

我们还可以把很多订单数据 排列在一起,形成订单表,用更复杂的列表存储。

活动2编制订单数据处理程序网店接受了大量的订单,如何安排发货呢?实际上,网店在处理订单时,一般采取“先 下单,先发货"的原则。

因此,所有的订单将按照下单的时间顺序放进一个列表中,先放进 去的先发货,所有订单排列在一起,像是一群人在排队。

下而的PythOn 程序可以实现以下功能:提供“添加订单”“发货” “査看订单列 表” “退出”四个操作选项。

当我们选择“1"后输入订单数据,程序将订单数据添加到 订单数据表中;选择"2”后,程序将当前订单列表中最早进入的数据删除(表示已安排发 货处理);选择“3”可以显示当前订单列表中所有的订单数据;选择“4” 将结束运行。

请你完善下列PythOn 程序,模拟添加订单和发货的过程,了解订单列表的操作过程。

Iistque=EJ x=0 WhiIe(X!=4): #怎义列表1 istque 存储订单#当云二4时,执行循环Print C 1.添加订单) Print C 2.发货') Print (, 3.査看订单列表) Print C 4.退岀')x=int (input ("输入你的选择:")) if x=l:#输人选择项#返回'str'类型#返回,booΓ类型y= input ("输人订单编号:")#输入订单编号#在列表IiStqUe中添加订单号elif x=2:if Ien(Iistque)-O:Print ("订单列表为空")els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删除列表IiStqUe的首元素,表示发货el 辻x=3:Print (IiStqUe) #查询列表IiStqUe中的订单号数据结构数据结构是存在特左关系的数据元索的集合。

在解决有些问题时,一些相关联的数据将集中在一-起,形成一个数据的集合,这种集合能够单独或作为一一个整体被访问和处理。

线性数据结构线性数据结构又称为线性表。

在线性数据结构中,除首元素没有前趋元素、尾元素没有后继元素外,英他元素都只有一一个前趋元素和-个后继元素,如图3. 2.2所示。

线性表中数据元素之间是一对一的关系。

首元素尾元素0—0•・・・•••・・・・•0-0前趋元素当前元亲后继元素图3.2.2线性数据结构队列队列是一种有限制的线性结构,它的数据元素只能在-端依次添加(进队),在另一端依次删除(出队)。

典型的例子如超市里排队付款的队伍。

许多程序设讣语言泄义了复杂数据类型,以实现对数据结构更高层级的抽象。

复杂数据类型可以封装并隐藏数据结构中的操作细节,让程序设计者更多地关注数据结构能做什么,便于利用数据结构解决问题。

PythOn中的列表数据类型,可以实现线性结构组织的数据元素的存法,可以用于实现储和操作。

列表的使用者只需要知道列表上有哪些可用的操作,而不需在中间插人元素、要知道这些操作是如何进行的。

比如在上述代码中,IiStqUe是列表类型的数据,存放了一-组字符串类度等功能。

型的数据,表示订单编号。

我们可以通过对应的方法对列表进行操作:PoP(O)方法可以删除列表的首元素,append方法可以在列表尾部添加-个数据元素。

利用列表,我们可以模拟队列中数据元索进队和出队的操第二课时任务二探究快递配送过程活动1了解快递派送线路每个快递员只负责固左的派送范用,他们从快件派送点领取快件后,分别送往各自负责的快件领取点(比如小区门卫处、单位门卫处)或者具体用户。

学校的快递由快递员送件上门后,收发室老师将快件按工作人员部门、学生班级分类摆放,由各班级指左专人取件。

现将派送点、学校收发室和收件人用点表示,派送的线路用线段表示,请你尝试在下而框中画岀多个快件从派送点到不同收件人所经过的线路。

P60页树结构树结构是一种具有层次关系的非线性结构。

树是由n (n≥0)个节点组成的有限集合。

若n二0,则称为空树。

任何--个非空树均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仅有一个称为根的节点;(2)当n>0时,英余节点可分为m (m20)个互不相交的有限集合,英中每个集合又是一棵树,并称为根的子树。

在图3. 2.3中,节点A为根节点,B、C、D为A的子树的根节点。

同理,E、F、G是B的子树的根节点,B是E、F、G的父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