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时代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探索与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创”时代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探索与思考
作者:王维嘉
来源:《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7年第4期
王维嘉
(南京大学教务处,江苏南京,210023)
[摘要] 随着创新创业教育的浪潮席卷全国,文化创意作为能够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
战略性新兴产业吸引了来自政产学研的高度关注,该产业也产生了更多的人才需求。
在创新驱
动发展的新态势下,越来越多高校将文化创意人才培养作为深化创新创业改革的着力点,但仍
存在一些问题。
将理论探究与实践检验相结合,总结了我国文化创意人才水平参差不齐、发展
不平衡、课程设置固化、人才结构单一、与产业关系两极分化等五点共性问题;在南京大学
“三三制”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探索了一条适应于综合性大学的文化创意人才培养路径,并介绍了南京大学“艺术与文化创意”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的方案设置与初步尝试;最后,结合
实践过程中的测评、访谈提出了对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展望。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文化创意;人才培养;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7)04-0026-05
[收稿日期] 2017-02-09;[修回日期] 2017-07-09
[作者简介] 王维嘉(1989-),女,江苏泰州人,南京大学教务处副科长,主要研究方向:创新创业教育,出版转型与文化产业
文化创意这一说法在20世纪就已经出现,其概念的诞生密切附着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在近十年来成为一个新兴而热门的行当,有关文化创意理论、文化创
意实践以及文化创意教育的研究逐渐出现,但国内相关研究真正引发主流关注和热议,还是始
于“双创”时代的正式到来——即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首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之后[1]。
有关文化创意的文章、著作、论坛、研讨会、政产学研合作、跨境交流、联合项目等都在很短时间内迅速频繁而热烈起来,文化创意从一个无论对学界还是业界来说都有些小
众的领域瞬间变身创新创业浪潮中的百搭行当,成为各行各业跨界创新发展的首选领域,也由
此产生大量人才需求。
一、研究缘起
在进入“双创”时代后的近两年时间里,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各大高校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
的重中之重,其中,文化创意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是不少综合性大学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
要途径之一,也是许多艺术类学校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
与此同时,吸引了资本
青睐的文化创意产业也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学校有义务也有动力对现有人才培养
模式进行研究、做出改革。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如火如荼,一方面为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助推作用与条
件保障,另一方面也决定了这一轮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改革的源动力多来自于各大高校的创新创
业教育主管部门,如教务处、学工处、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和团委等,而非真正集聚了人才
培养师资力量和学生需求的具体院系。
任何一场成功的教学改革都是管理部门、培养院系和师
生良性互动形成合力的结果,在试水改革的初期就应从兼具管理思维与学科需求的视角出发。
笔者求学期间在出版科学系获得本硕学位,从编辑出版学的角度对文化创意产业有所了解,工
作后在学校教务处从事高等教育研究与管理工作,并在最近一年多的时间里专职负责高校创新
创业教育改革。
在按照学校总体工作思路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过程中,结合个人学科背景
和工作实际,笔者对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方案制定、培养模式建立等有着天然兴趣与特别关注,有意识地对当下我国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可行路径、学界与业界需求等进行研究,
拟探索一条适应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文化创意人才培养路径。
在前期的资料收集和文献阅读的基础上,笔者利用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教育会议、论坛的机
会与兄弟院校同行老师进行了交流,初步形成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方案思路后与本校相关院系教
师进行了多次沟通,依托学科优势和产业资源制定了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基本方案,利用2016年春季学期对教学计划中的部分课程和实践环节进行了尝试,并在课程和实践环节前后对任课教师、修课学生进行了访谈。
二、形势研判
尽管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直接而迫切的需求,我国高等学校也已经以积
极而切实的态度应对需求制定实施相应培养方案,但到目前为止,文化创意或文化创意产业在
我国还没有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本科专业。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2],经教育部备案许可的本科专业中,与文化创意最相关的应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归在管理学学
科门类下,但注明了可授管理学或艺术学学士学位。
2014—2015年(2016年数据需2017年方
可获取),经教育部审批增设文化产业管理的本科院校共有30所,是增长数量较快、增幅尤其明显的专业,足见其近年来的热门程度。
但是,文化创意与文化产业不能完全等同,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目标更与文化产业管理专
业的培养目标所有区别。
即便在CNKI数据库中使用“文化创意”作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检得文献多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题,我们仍应注意到“文化创意”与“文化创意产业”、“文化
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之间的差异。
关于“文化创意”的概念与内涵界定,目前学界尚未
形成统一意见,经比较分析,本文倾向于李念之在其博士论文中的表述,即“文化作为发展创
意产业的灵魂,文化创意源于文化并高于文化,是对文化资源创造性的开发和利用,是文化对
经济社会发展渗透力、影响力的拓展和挖掘”[3]。
本文认为文化创意是文化与创意的交集,是一种用创意来表现文化、创新文化的理念、方法与工具,因此,优秀的文化创意人才应该是既
有对文化的理解、领悟、欣赏能力,又有迸发创意并将之付诸实践的能力。
对照这一标准,可
以发现我国当前文化创意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三、我国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本文提出的五点问题主要总结归纳于文献资料分析和与兄弟院校老师的交流,这些问题并
不全是按照前文定义进入“双创”时代后才产生的,而是在更早的人才培养过程中逐渐形成、
至今仍然存在的。
一是从事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院校虽多,但水平参差不齐。
一些学校并不能站在助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高度上开展教学活动,而是盲从开设相关专业。
对比其他已经形成完善学术标准和评价体系的人文社科专业或是对实验条件、硬件装备有着明确要求的理工科专业,文化创意方向的设置门槛确实偏低,许多学校都借着创新创业的浪潮开设了类似专业,其实只是在原有的学科构架下增设了一个相关专业或者将原有专业改了名称,从教学计划到师资力量其实都“换汤不换药”。
这种在创新创业浪潮下盲从开设新专业、增设新方向的做法或许能帮助高校吸引到更多生源,但学生求学目标和学习实际之间的落差、专业培养预期和教学内容之间的偏差以及原有教师无法把握新常态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意思维的重心等因素,都会导致为了文创而文创的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提高。
二是从事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院校地区分布不均,经济发达地区的文化创意教育发展程度显著居高。
李克强总理多次提到,“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具有高知识性、高增值性和低消耗、低污染等特征。
依靠创新,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新型、高端服务业发展,促进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是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也可以催生新业态、带动就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4],可见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地区也同样需要甚至更加需要通过文化创意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但是,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现实状况是地区分布非常不均,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是全国范围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程度最高、人才培养起步也最早的四大城市,南京市自2015年起也在地方政府和高校的共同努力下有所动作,但是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地区如西部地区,一方面由于高校数量本就偏少,另一方面对文化创意在经济转型升级中的作用认识不足,导致至今鲜有动作。
实际上,许多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地区在历史文化积累方面有着其他省市无法比拟的优势,非常适合通过文化创意开发现有资源,从而带动整个经济形势的发展。
三是教学计划模式化严重,课程设置固化,学生自主选择权和自由发展空间受到约束。
毋庸置疑,文化创意是一个多学科交叉专业,但是文化创意的教学计划不能是交叉学科专业核心课的机械累加,“大杂烩”式的课程设置不仅会使学生陷于终日修课的泥潭,还会严重束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反而背离文化创意的教育初衷。
事实上,课程多而不精、重点不突出和缺少实践环节已经是我国文创人才培养中较为明显的弊病[5],这些课程在传授所交叉学科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往往过分强调技术性的训练,教条地讲授创意方法,而非以宽口径的通识教育搭建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文化通感,从而提供培植创意的土壤,反而容易让学生在日复一日的被动学习中丧失创意灵感、创新意识和创造自主性。
此外,教学模式的僵化还体现为重课堂教学、轻实践训练,无法有效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是人才类型单一,高端人才匮乏。
文化创意人才缺口之大与部分院校文化产业管理等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之低形成鲜明对比,这充分说明当前我国文创人才结构的不合理。
前文已经提到很多院校文化创意专业/方向是对既有专业进行重新包装后设置的,不同院校的文化创意专业/方向有可能分布在文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管理学院、艺术学院、创意学院、设计学院等不同院系,教学计划完全根据原有师资量身定做,原应按照复合型人才进行培养的学生花四年时间仍旧参与了某个传统专业的学习,掌握了这个传统专业的技能,依然只能从事单一的设计、美工、文案、管理等工作,并不具备树立文创意识、感知文创产品、找准独特价值进行可持续开发或是借助多方力量运作文化品牌的能力[6],因而很难占据创新链顶端。
五是文化创意人才培养与产业的关系两极分化严重,唯产业至上或与产业脱离。
唯产业至上主要体现为为了追求毕业生就业率而盲从行业发展,这样的弊端一是容易将文创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相混淆,二是人才培养需要一个周期,培养目标应当着眼至少四年以后的行业发展趋势,过分迎合当前产业发展会影响人才培养的前瞻性。
与产业相脱离是很多应用型专业的共同问题,就像很多教授创业学的老师从未尝试创业甚至一路读书留校从未进企业工作过一样,校园里的文化创意师资也严重缺乏行业经验,如果不引入企业导师介绍前沿动态和真实案例、不积极为学生创造深入一线的实习实践机会,再多专业对口的毕业生也无法真正推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四、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基于以上认识,经过与相关院系专任教师的反复沟通、研讨并组织校内专家评审,笔者工
作所在的南京大学教务处与本校相关院系合作推出了“艺术与文化创意”创新人才培养项目,
依托现有学科基础、教学力量和行业资源,协同校校、校地、校企合作力量,初步探索了一套
适应于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方案并进行了尝试。
(一)培养项目的前期基础
南京大学自2006年起开始制定“三三制”人才培养改革方案时,就提出“四个融通”(“学科建设与本科教学融通,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融通,拓宽基础与强化实践融通,学会
学习与学会做人融通”)的理念,通过“三层次批判性思维训练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
识和质疑精神,提升创新能力,并通过加强创新训练、强化实习实践、开设专门课程等措施明
确提供了就业创业类人才的发展路径,为“艺术与文化创意”创新人才培养项目提供了良好的
理念支撑和教学改革基础。
2014年,“三三制”本科教学改革获得第七届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
果特等奖,加上迄今为止8级、4届“三三制”培养方案下学生的良好发展,为本项目的实施
提供了充分的实践基础。
(二)培养项目的理念思路
“艺术与文化创意”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的总体思路是在“三三制”人才培养方案的框架内,以文化创意为落脚点,培养有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基础的交叉复合型人才。
这里文化创意、通
识教育、专业教育、交叉复合四个要素缺一不可。
首先是通识教育。
为学生搭建一个完善的知识结构,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培养他们欣赏
文化、感知文化的能力,鼓励学生做有内涵的文创,并通过这样宽口径的教育为学生未来往专
业之外任何方向进行自我发展埋下兴趣的种子、提供求知的线索。
其次是专业教育。
这是确保学生在从事文化创意的过程中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环节。
做
有专业支撑的文化创意是成为高端文创人才的前提,也是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与一般学校培养文
创人才的区别所在。
第三是交叉复合。
这里的交叉复合不是单纯“专业+专业”的交叉复合,而是“专业+文创”的个性化交叉复合,规避目前较为普遍的文化创意专业学生知识和能力结构单一的问题。
同时,这种交叉复合还是校内与校外、理论与应用、课堂与实践的交叉复合,将学生所学知识与文化
创意产业在“互联网+”背景下有机结合,培养能够从事文化创意工作的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第四是文化创意。
从第三点中已经可以看出,文化创意不是一个普通的专业,而是一个更
高层次再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前期的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积累将为学生产生创意、
从事创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对于大多数经过12年应试教育进入大学的中国学生而言,创新是一个很高的要求,适应于“填鸭式”教学和题海战术的他们问题意识已经不再敏感,“三层
次批判性思维训练课程体系”就是为了通过研究型教学方法和研讨式教学形式促进学生学会质疑、学会发现,在自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创新[7],由此具备成为文化创意人才的可能性。
(三)培养项目的探索实施
鉴于国际公认的文化创意产业内容一般包括广播影视、动漫、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雕塑、环境艺术、广告、服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任何专业的学生均可
报名参加“艺术与文化创意”创新人才培养项目,以便发挥个人优势、实现“专业+文创”的交叉复合。
学生按照“三三制”人才培养方案完成包含通识教育在内的大类培养(1-1.5年)和
专业培养(1.5-2年)后,可在个性化培养阶段进入“艺术与文化创意”创新人才培养项目。
入选学生需要完成项目教学计划必修课程和一定数量的选修课程,总学分达50个以上方可获得证书,其中必修课程包括文创实践和论文。
课程模块及学分安排如图1。
在三个课程模块中,艺术与文化基础模块的课程如中国艺术史、西方艺术史等,和文化研
究与方法模块的课程如文化研究经典理论、新媒体与文化创意实践等,由艺术研究院老师授课,其中包含Gary Adams和Andrea Baldini两位外籍教师;设计创意与文化产业模块的课程如文
化创意策略与方法、艺术设计导论等除艺术研究院老师授课外还邀请了本校商学院、新闻传播
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和南京艺术学院的老师,以及来自产业界的专家、导师共同开课,
以确保该项目真正在跨学科视阈下推进。
在实践与论文模块,学生要参与项目统一组织的一次境外交流和3-4次境内实践,并自行
参加不少于128小时的文化创意相关行业的实习;每位学生除完成论文撰写外,还需参加由项
目教师轮流组织的主题研讨、读书会等方可获得学分。
2016年春季学期,选取教学计划中艺术设计导论、设计与文化、艺术欣赏与策展、文化创
意进阶4门课程作为尝试,其中艺术设计导论、艺术欣赏与策展由外籍教师全英文授课;同时,安排了四方当代艺术馆、上海龙美术馆等3次参观实践,每月组织专题研讨不少于1次,并已
确定了今年秋季赴香港的境外研修和创意作品校内展览计划。
本轮试运行共有27名本科生入选培养项目,均参加了期中举行的项目建设研讨会,并在期末学生测评中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堂氛围、课程作业等给出了个性化感言与建议,笔者也在学期开始前、中、后分别与5位主
要任课教师和2名学生(其中一名为本期项目学生负责人)进行了访谈交流。
五、对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展望
通过对学生测评、访谈结果等的整理分析,初步形成了对南京大学“艺术与文化创意”创
新人才培养项目进行完善的思路,也是对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进一步思考。
首先是要构建一个完整的文化创意人才培养体系。
上文在分析我国文创人才现存问题时就
提到,缺乏高端人才的主要原因是教学力量不够,很多学校完全依靠既有教学资源、由院系单
打独斗将原有专业升级包装成文化创意人才培育点,无论课堂教学还是实践训练都无法满足
“双创”时代的需求。
创新创业教育本来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业,文化创意的发展要想达
到世界领先水平,必须要集全校之力为建设一个跨学科、全过程的培养平台提供足够支持——
以最早发展创意产业的英国为例,高校在创意学为主体的基础上,辅之以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传播学等,多学科有机融合形成一个创意学科发展体系[8]。
其次,树立问题意识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步骤,进而通过问题导向提升原始创新力。
文
化创意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问,必须面向实际需求、面向产业要求,因此论文导向的科研模
式不再适用,教师必须首先做“问题导向”的科研,再发挥研究型大学优势,由科研转型带动
教学转型,师生共同在问题驱动的培养过程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并将创新能力运用到文化产业。
在这一点上,南京大学“三层次批判性思维训练课程体系”为培养文化创意人才奠定了很
好的基础。
第三,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除了创意思维与方法的训练,还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人才
培养首先是在培养“人”,文化创意人才首先必须是有着独立人格的社会人,而且应该是有思想、有温度的生动个体——因为创意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个性化的事情。
在科学技术已经达到较
高水准、多数专业领域已经不存在结构性上升空间的今天,文化创意领域需要的不仅是具有专
业能力的艺术人才或创意人才,还要具备优秀学科背景、完善知识结构和良好工作素养的复合
型人才。
第四,政产学研协同发展,全面开拓人才培养资源。
从学生访谈中可以发现,希望学校安
排参观实践、组织境外交流是很普遍的诉求,甚至有学生是单纯因为当初通知中对参观交流机
会的描述而报名;而真正有志于在毕业后从事文化创意工作而不仅仅是学习相关课程的学生,
则希望学校能够提供实习渠道。
因此在完善项目的过程中,聘请企业导师、密切产业合作是一
个重点,而跨学科培养平台的建立则帮助提供了各行各业的资源渠道,多元化的参观交流、实
习实践有效提高了学生满意度和项目实施效果,南京大学作为全国首批“双创”示范基地的工
作方案中则进一步明确了校企协同文化创意产业平台的建设任务。
第五,提高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程度,提前帮助学生适应国际竞争环境。
按照文化
产业创新与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相当比例有赖于国际市场的开拓,且文化创意起源于国外,英、美、日、韩、意在这一领域的发展都十分领先,很大程度上决定
着行业未来发展的走向。
在策划“艺术与文化创意”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的过程中,两名外籍教
师的加盟和专门的境外交流是最初的项目亮点,而在试运行一学期后外籍教师的教学效果、学
生评价和学生对于境外交流的积极程度更加印证了国际化元素的必要性,并显示了对国际化程
度的更高要求。
参考文献:
中国政府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记录(2013—2014年) [EB/OL].
/xinwen/2014-12/26/content _2796967.htm,2014-12-2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普
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等文件的通知[EB/OL]. http://www.moe.
/srcsite/A08/moe_1034/s3882/201209/t20120918_143152.html,2012-09-18.
李念之.创意产业哲学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 2007.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EB/OL].http://news. /politics/2014-
01/22/c_119087744.htm,2014-01-22.
唐谢芬.高等教育中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瓶颈与对策分析[D].上海:复旦大学,2010.
Ted Silberberg. Cultural tourism and business Opportunities for museums and heritage sites[J].Tourism Management, 1995(116):361-365.
谈哲敏.重构大学本科教育:南京大学“三三制”本科教学改革[J].创新人才教
育,2013(1):50-53.
王雪野,王颖聪,顾小慈.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传播,2014(2):105-110.
[编辑:何彩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