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舞袖舞表演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 蕊 彭 辰[1]
引 言
中国古典舞“袖舞” 作为中国古典舞中独立的舞蹈语言,其概念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吸收借鉴于戏曲的“水袖功”,并经过舞蹈化的加工、创造,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体现中国古典舞的精神与风貌。“长袖善舞”的袖舞最早可追溯到“以手袖为威仪”的《人舞》,经过历史的更迭,原本为宫廷宴飨服务的袖舞流入民间,融入戏曲艺术继续发展的袖舞至此被赋予了新的功能。
一、中国古典舞袖舞的发展脉络及演变
(一)袖舞的发展脉络
袖的踪迹从图像上最早可以追溯到新时期时
[1]作者简介: 张 蕊(1972~)女,沈阳音乐学院舞蹈学院教授。 彭 辰(1990~)女,沈阳音乐学院舞蹈学院硕士研究生。
[2]《中国舞蹈发展史》对《人舞》的记载:“不执舞具,徒手而舞,‘以手袖为威仪’”(见47页)。
中国古典舞袖舞表演研究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
THE NEW VOICE OF YUE—F U(The Academic Periodical of Shenyang Conservatory of Mus ic)
代,如图所示(见图一),舞者三人一组,长袖细腰,双手合十放于身前,观其动态好似在跳曼妙的舞步。在文字上最早的记载是周代用于教授贵族 少年子弟课程《六小舞》中的《人舞》,据史料记载:“不执舞具,徒手而舞,以手袖为威仪”[2]。由此可见袖最初只作为服饰出现在舞蹈之中,后发展成献祭的仪式舞蹈中一种手执的舞具。原始“袖舞” 在宗教活动中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受其影响,道具和服饰成为中国舞蹈的一大特色。
[内容提要]本文在对中国古典舞袖舞继承、发展、创新的基础上,将袖舞
作品进行归纳总结,总结其表演共性,分析个性,以期实现袖舞在不脱离时代的前提下,将表演过程中情感的抒发与袖技的运用巧妙结合,在不断探索发展中使袖舞在不同语境下实现其情感的表达与再现。最终使袖舞这种极具中国传统美学理念的表演艺术形式通过袖技的运用与表演更好地反映现当代人的情感生活。
[关 键 词]袖舞/技艺性/语言性/表演性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736(2017)04-0159-6
图一、 甘肃酒泉干骨
崖出土的舞蹈纹彩陶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160
发展至春秋战国时期,楚舞为袖舞的风格奠定 了基础。许多典籍中均记载着“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人”的史实。因此,“细腰长袖”成为楚舞的鲜明特色,同时,也使楚舞成为袖舞的代表形态。到了汉代,因宫廷君主喜爱俗乐舞,“乐府”、“清商署”等专管俗乐舞的机构相继出现,而女乐的发展也逐渐趋于广泛化、规范化,并进入了一个较为繁盛的时期,而袖舞更是在这样一个大繁荣大发展的环境下大放异彩。汉代袖舞承袭了楚舞“翘袖折腰”的表演风格,而长袖与细腰在这一时期的袖舞
中融合得更加优
美自然(见图二)。
袖舞也根据其服
饰的特点向两个
方向发展:一是
长袖的纵向延伸,
其舞名也从“袖舞”
改为“巾舞”;另一是袖式稍短,是“水袖”演化的由来,后来成为中国古代戏曲艺术表演形式之一。汉代袖舞相较于细腰长袖的“楚舞”,其技艺更加精湛,更加注重腰功与袖式的变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袖舞在形式上基本延续了汉代袖舞的特点,表演风格也有了进一步发展,而这种表演风格的形成,与魏晋时期连年的战乱密不可分。许多文人墨客、贵族子弟对现实大失所望,归隐山林,纵情于山水,以饮酒、作画、吟诗等方式表达对现实生活的美好向往,而袖舞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流露出“天人合一”的旷境与轻柔飘逸的风格特点。并成为集技艺性、观赏性、表现性一体的,能够代表中原乐舞审美文化的典型舞蹈形态。
到了隋唐时期,尤其是盛唐时期,袖舞作为中原乐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迎来了繁盛阶段并朝两个方向继续发展:一是长袖的发展,其风格继承了前朝 “翘袖折腰”及长袖的表演特征;另一支则是广袖的发展,具有浓厚的抒情性。
宋元时期,纯舞衰落,民间歌舞繁盛,舞蹈中的戏剧性增强。袖舞在这一时期也逐渐被戏曲艺术所吸收。明清时期,随着纯舞的衰败、用于宫廷宴飨的雅乐舞逐渐消亡,袖舞在这样一个历史进程中不断适应着戏曲的表演形式,并依附于戏曲艺术的唱、念、做、打中,至此,依存于戏曲中继续前行的袖舞不仅成为了一种高度凝练的艺术表现方式,还成为一种展示演员身段功底、具有技巧性的独特表现形式——水袖,并为戏曲人物和情节服务。由于戏曲水袖技巧的集中发展,袖舞有了较强的“语言性”。
(二)中国古典舞袖舞的演变
袖舞发展到上世纪50年代,崔承喜女士将舞蹈动作从戏曲中提炼出来,根据其特点创造出花旦、青衣、武旦等十几个舞蹈组合,而在整理青衣的过程中将经常穿着水袖的“帔”整理为青衣组合的基本动作,至此,戏曲舞蹈的雏形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之中。
真正给予袖舞发展提供启示的是著名戏曲艺术家李德福先生,他创造性地将不到二尺的水袖发展成长度为三尺半、七尺,打破了袖在运用上所产生的局限性。在表演上创造性地将情感注入袖之中,通过提、吸、推、旋等袖技使水袖在动作上时而如潺潺溪水,轻弹波动,时而刚劲有力,动中有静、静中带动,既不突兀,又不矫揉造作,具有语言性、
表演性、延伸性、民族性、技艺性、旋律性等特点。图二 广州西汉南越王墓玉舞人
张 蕊 彭 辰:中国古典舞袖舞表演研究161
20世纪80年代,以李正一老师为首的北京舞蹈学院的教师们对袖舞教材进行系统的整理。在整理过程中,第一阶段由冯云英老师主持,她通过对李德福先生水袖表演的学习与研究,将单一袖技进行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整合,使学生在单一技法的运用上,做到将“大三节”与“小三节”有机结合、协调统一,为单字水袖运用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阶段由李正一、黄嘉敏、盛培琪老师共同主持,其任务是通过对戏曲身段《打神告庙》的进一步学习与研究,深入探讨在袖舞训练中如何将袖的单一技法与身段身法融会贯通,并作用于组合之中,以此来训练学生对袖与身的控制力和表现力,使袖舞的语言性得到加强。而盛培琪老师编创的袖舞《江河水》便是这样的一部作品,其中很好地体现出“袖与腰、重心、步法之间‘三节六合’的关系”,并将“形、神、劲、律”充分地运用到袖舞作品之中,使得中国古典舞的身法在袖舞中得到充分体现,这也标志着袖舞已经真正的从戏曲中剥离,成为中国古典舞中独具特色的表演形式。
二、中国古典舞袖舞表演
(一)柔美抒情的袖舞表演
当代活跃在舞台上的袖舞作品中,柔美抒情类的作品屡见不鲜,它们都是通过在袖舞表演时对袖技刚柔并济的运用、慢与快的节奏把握、收放自如的身法、舞姿流动时的转换及调度来展现出一种圆润舒展、疏袖飘逸的舞韵。
1.借袖抒情 直抒胸臆
借袖抒情类的作品其特点是编导及舞者欲将袖作为抒发情感、增强舞台表现力的道具,将自身的情通过对袖的运用与身法相结合,使其“因情生袖、因袖抒情”。
以袖舞《春江花月夜》为例,此作品虽然只出现在本科古典舞身韵水袖的单元课中,但是作为一部由课堂训练向舞台表演过渡的综合表演性组合来说,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作品以古诗词《春江花月夜》作为蓝本,但并没有将其内容具象化,而是将其中所要传达的人文情怀予以舞蹈化的加工、处理,结合中国古典舞袖舞的审美特征,利用袖的服饰特点与女性身体形态特点,展现出了对于未来的生活的期望和向往,以及对于目前的遭遇的进行了思考。舞蹈伊始,舞者以手抓袖缝,使袖呈斜线立于身侧,犹如聘婷少女般以旁提慢步缓缓向场中央走来,而后通过大掖步与抖袖、上收袖等技法的配合,并配以花梆步展现出女子婀娜多姿的风貌。而后舞蹈进入高潮部分,通过对原地连续多次的旋转以及翻身、腾跳,再将与旋转及翻身相匹配的大弧线扬袖、与腾跳相吻合的抖袖加以配合,舞者通过对袖的扬,来表达对现实世界的无奈,通过对袖的抖,来抒发自己内心对美好生活的无限遐想。然而在一切的美好与无奈终将逝去之时,舞者的眼神望向远方,通过脚下圆场的流动及移动抖袖相配合,是原本翻腾的场面逐渐恢复了平静,也表达出不论周遭浮沉,却独守于心的思想感情。
依照对袖舞《春江花月夜》的分析我们能够感受到,在柔美抒情的表演过程当中,通过表演者本身的步伐和姿态以及情感方面的处理,来抒发表演当中的情感。袖法在处理的过程当中,不但要将技法的运动规律融入其中,还要按照它的规律来和舞段进行配合,比如在每一个段落当中都会出现抖袖,但由于展现出来的情感存在差异,目的各不相同,所以在力度方面有着强和弱的处理。身法方面,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和袖之间的配合。这样才能使观众在视觉及感官上产生震撼,引起他们的共鸣。
2.借袖造境 如梦似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