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下语文诗词曲三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试卷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诗词曲三首
姓名:班级:
一、《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②。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一)翻译:弃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扰乱我心绪的今天使我极为烦忧。

遥望秋空,万里长风吹送南归的鸿雁,面对这样的美景,激起高楼畅饮的豪情。

你的文章有建安时代的风格,而我的诗风,也像谢朓那样清新秀发。

我们都满怀豪迈超逸的兴致,雄心壮志飞动,想上青天把明月揽取在手(然而每当想起人生的际遇,就忧从中来。

)好像抽刀去断流水,水流得更急了。

我举杯消愁,更增添许多无法排遣的愁思。

啊!人生在世不能称心如意,那我明天就披散了头发,乘一只小舟归隐江湖。

中心:这首饯别充分体现了诗人豪放坦率的性格和怀才不遇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态,最后流露出消极出世的情绪。

(二)思考。

1、这首诗先写、的痛苦,而后赞美主客双方的才华与抱负,最后以挥洒出世的忧愤作结。

全诗感情色彩浓烈,情绪如狂涛漫卷,笔势如天马行空。

2、中心:
3、赏析“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一句
4、赏析“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一句:
5、赏
析“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一句
6、有人认为诗的最后两句表现出了诗人消极的态度,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
二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幛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幽幽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一)翻译:塞下秋来风光凄凄,不似江南清爽美丽,鸿雁毫无留恋荒寒地方,一群群急匆匆向衡阳飞去。

军中号角一吹,边地特色的各种声音四面响起。

夕阳西下,暮霭苍苍,烟雾茫茫,一座孤城的城门紧紧关闭。

饮下这杯粗酿浊酒聊一解忧,家乡远隔万里,不曾破敌立功,归去还没有日期呢。

羌笛声清越悠扬,月色如霜铺满大地,此时此刻,驻守在边关重镇满怀乡愁的将士们各个难以入睡;将军整日操劳,白发染白了双鬓,久征在外的士兵门艰苦异常,止不住悄流泪。

主题:本诗写边塞奇异秋天之景,表现作者慨叹功业未立和戍边将士思念家乡的复杂心情
练习
1.这首词中描写边地荒凉冷落景色的句子是。

2.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是作者边地生活经历的写照,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达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为国建功的情怀。

B.这首词通过“塞下”“长烟落日”“霜”等词语写出了边塞秋季的景色特点。

C.“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是说,衡阳的大雁飞去,没有丝毫想留下来的意思。

D.“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揭示了词人和征夫们的矛盾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3、主题:
4、上片描绘,首句指出“塞下”这一地域性的特点,并以“”字领起全篇,为下片埋下了伏线。

5、下片写的心情。

三、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翻译:缠着枯藤的老树上栖息着傍晚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桥畔住着几户人家,年代久远的驿道,游子在瑟瑟秋风中,骑着瘦马缓慢前行,傍晚的太阳向西坠落,悲痛到极点的游子,漂泊在天边极远极远的地方。

主题:这首诗以几个富有特征性的景物的巧妙组合,创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意境,衬托游子孤寂凄楚的心情。

1.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夕阳”相呼应的是:“________”,与“天涯”相呼应的是:“________”,最能触发旅人(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________”。

体现全文主旨的“思”字的一句是:“。


2.《天净沙•秋思》通过对一组客观事物的描写,表现出的心情。

3.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曲的题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

B.“枯藤”句中的“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

C.“小桥”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仔细想去,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愁绪。

D.“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即“极远的地方”。

4.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图。

B.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

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

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