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列表
明朝皇帝的列表和简介
明懿祖恒皇帝朱四九- - 明祖陵明熙祖裕皇帝朱初一- - 明祖陵明仁祖淳皇帝朱世珍- - 明皇陵明太祖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朱元璋洪武1368年-1398年明孝陵明兴宗孝康皇帝朱标- -明东陵明惠宗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朱允炆建文1398年-1402年失踪明成祖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朱棣永乐1402年-1424年明长陵明仁宗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朱高炽洪熙1424年明献陵明宣宗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天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朱瞻基宣德1424年-1435年明景陵明英宗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朱祁镇正统1435年-1449年明裕陵明代宗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显德崇孝景皇帝朱祁钰景泰1449年-1457年景泰陵明英宗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朱祁镇天顺1457年-1464年明裕陵明宪宗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朱见深成化1464年-1487年明茂陵明孝宗建天明道诚纯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朱祐樘弘治1487年-1505年明泰陵明武宗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朱厚照正德1505年-1521年明康陵明世宗钦天侓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朱厚熜嘉靖1521年-1566年明永陵明穆宗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庄皇帝朱载垕隆庆1566年-1572年明昭陵明神宗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朱翊钧万历1572年-1620年明定陵明光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景武渊仁懿孝贞皇帝朱常泰1620年明庆宗洛昌陵明熹宗达天闻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哲皇帝朱由校天启1620年-1627年明德陵明思宗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朱由检崇祯1627年-1644年明思陵明顺宗悼皇帝朱慈烺义兴1644年-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承元朝、下启清朝的朝代1368年朱元璋灭元称帝,国号大明,历十二世,传十六帝明太祖(洪武)明惠帝(建文)明成祖(永乐)明仁宗(洪熙)明宣宗(宣德)明英宗(正统/天顺)明代宗(景泰)明宪宗(成化)明孝宗(弘治)明武宗(正德)明世宗(嘉靖)明穆宗(隆庆)明神宗(万历)明光宗(泰昌)明熹宗(天启)明思宗(崇祯)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一说亡于1683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元朝、下启清朝的朝代,是以汉族为主推翻蒙古族统治者而建立起来的汉族复兴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君主制王朝。
明朝皇帝列表及简介
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
朱棣
永乐
1402年-1424年
大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汉族,是明朝第三位皇帝,1402年-1424年在位,在位22年,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永乐皇帝等。元顺帝至正二十年(1360年)四月十七日(5月2日),朱棣生于应天府(今南京)。早起被封为燕王,洪武三十一年十二月,为了提防朱棣造反,建文帝朱允炆派工部侍郎张昺为北平布政使,都指挥使谢贵、张信为北平都指挥使。随后又命都督宋忠屯兵驻开平,并调走北平原属燕王管辖的军队。后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1402年在南京登基,改元永乐。
明宣宗
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天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
朱瞻基
宣德
1425年-1435年
明宣宗朱瞻基(1398年-1435年1月31日),汉族,明朝第五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长子,幼年就非常受祖父朱棣与父亲的喜爱与赏识。永乐九年(1411年)被祖父立为皇太孙,数度随朱棣征讨蒙古。洪熙元年(1425年)即位,朱瞻基在性格上,他与其父朱高炽相似,也具有他父亲那种对皇帝作用的理想主义的、然而是保守的想法。朱瞻基是文人和艺术的庇护人,他的统治的特点是其政治和文化方面的成就。宣德十年(1435年)驾崩,终年38岁,葬景陵。庙号宣宗,谥号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朱瞻基在位期间文有“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浦)、蹇义、夏原吉;武有英国公张辅,地方上又有像于谦、周忱这样的巡抚,一时人才济济,这使得当时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朱瞻基与其父亲的统治加在一起虽短短十一年,但却被史学家们称之为“功绩堪比文景”,史称“仁宣之治”。
庙号
谥号
明朝16位皇帝列表简介
明朝16位皇帝列表简介明朝16位皇帝列表简介:朱元璋——明太祖明朝第1位皇帝,在位31年,年号“洪武”。
曾经因为太穷,当过和尚、要过饭。
当皇帝后把皇宫里的空地都变成菜园,种满了蔬菜。
朱允炆(wén)——明惠帝明朝第2位皇帝,在位4年,年号“建文”。
朱元璋的孙子。
崇尚儒家思想和施行仁政,却担心叔叔们手握兵权威胁到他,一年就削夺五个亲王。
朱棣(dì)——明成祖明朝第3位皇帝,在位22年,年号“永乐”。
提倡大家要说真话,可听到有人说要效忠建文帝的时候,就大开杀戒了。
朱高炽(chì)——明仁宗明朝第4位皇帝,在位10个月,年号“洪熙”。
是位“舌尖上的皇帝”,贪吃,胖到连翻身都很困难。
朱瞻基——明宣宗明朝第5位皇帝,在位10年,年号“宣德”。
重农抑商,限制商业、打压商人,爱好玩蛐蛐,到处买,使得蛐蛐价格暴涨。
朱祁镇——明英宗明朝第6位皇帝,在位22年,年号“正统/天顺”。
魅力堪比今天的流量明星,看押他的蒙古军二把手都成了他的粉丝,要求释放他。
不幸的是,贴身太监却叛变通敌,投靠了蒙古军。
朱祁钰——明代宗明朝第7位皇帝,在位8年,年号“景泰”。
曾因吃不了苦、不想打仗而拒绝做皇帝。
哥哥朱祁镇从蒙古回来后要他让位,他硬是把哥哥关了七年。
朱见深——明宪宗明朝第8位皇帝,在位23年,年号“成化”。
从小口吃,脾气出奇的好,大臣说错话也不发怒,只叹气了之。
朱祐樘(chēng)——明孝宗明朝第9位皇帝,在位18年,年号“弘治”。
一个专情的皇帝,不立妃、不纳妾,独爱一位皇后。
平时常常加班,睡觉都顾不上。
朱厚照——明武宗明朝第10位皇帝,在位16年,年号“正德”。
因为姓朱又属猪,下令全国不准杀猪、喂猪、养猪、吃猪,自己却照吃不误。
朱厚熜(cōng)——明世宗明朝第11位皇帝,在位45年,年号“嘉靖”。
热衷修道炼丹,二十年不上朝。
平时喜欢撸猫,还为它们一一封号。
朱载垕(hòu)——明穆宗明朝第12位皇帝,在位6年,年号“隆庆”。
明朝皇帝一览表
穆宗朱载垕
1537-1572
年号“隆庆”1566年即位
7
贞静仁义、隆庆开关解除海禁、内阁斗争明显
13
神宗朱翊钧
1563-1620
年号“万历”1572年即位
48
李太后、高拱、张居正辅佐下中兴、后期怠政转危
14
光宗朱常洛
1582-1620
年号“泰昌”1620年即位
1
是一个贪财好色的皇帝,即位当天就病倒了,在位1月,后因服用丹砂过度而亡。时年39岁。
明代士风
16级古代文学钱文娟
明朝皇帝一览表(1368-1
1328-1398
年号“洪武”1368年称帝
在位31
起义反元、大明王朝缔造者、网罗天下名士,建康(今南京)称帝。
02
惠帝朱允炆
1377-1402
年号“建文”1398年即位
5
重用文人实行改革惠民政策重视农桑后靖难之变被赶
03
成祖朱棣
1360-1424
年号“永乐”1402年即位
23
发动靖难、创永乐盛世、迁都北京、建紫禁皇城
04
仁宗朱高炽
1378-1425
年号“洪熙”1424年即位
1
在位十个月后病死、与民生息发展明朝经济
05
宣宗朱瞻基
1398-1435
年号“宣德”1425年即位
11
御驾亲征叛军,得胜而归、发展明朝全局、染病而亡
24
英宗复辟后立其为皇太子、政绩比较突出、贤明君主
09
孝宗朱佑樘
1470-1505
年号“弘治”1487年即位
19
勤于政事、驱除奸臣、明朝再度中兴盛事
10
武宗朱厚照
1491-1521
明朝皇帝列表
明朝皇帝列表一、明太祖朱元璋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1368年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南京。
在位31年,死于1398年,时年71岁。
在位期间,废除行省制,打击贪官。
朱元璋统治时期被称为“洪武之治”。
庙号太祖,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葬南京明孝陵。
二、明惠帝朱允炆明惠帝朱允炆(1377-1402),太祖孙,皇太子朱标的次子,是明朝第二位皇帝,1398年即位,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改年号建文,称建文帝。
在位5年,年号“建文”。
朱元璋在世时,大封王室,20多个儿子均封为亲王,分驻各地,惠帝登基后,进行削藩,以统一军事,惹恼诸王,燕王朱棣其兵北京,1402年攻入南京,在靖难之变后下落不明,惠帝一说被烧死,一说外逃。
庙号惠宗,谥号为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清朝乾隆元年上谥号为恭闵惠皇帝,后世有人以其年号而称建文帝。
三、明成祖朱棣明成祖朱棣(1360年6月1日—1424年8月12日),安徽凤阳人,洪武三年(1370年),受封燕王。
朱元璋去世后,继位的建文帝朱允炆实行削藩,朱棣遂于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发动靖难之役,四年六月攻入南京,杀方孝孺等人,夺取了皇位。
次年改元永乐(1403~1424年)。
1421年迁都北京,并下令编纂了《永乐大典》。
他统治期间社会安定、国家富强,由于成祖年号为“永乐”,后世称这一时期为“永乐盛世”。
死于1424年,时年65岁。
在位23年。
原庙号为“太宗”,百多年后由明世宗朱厚熜改为“成祖”。
谥号“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四、明仁宗朱高炽明仁宗朱高炽(1378-1425),为明成祖朱棣长子。
在位仅十月,终年47岁。
在位期间,立皇后皇后张氏。
共有子十人,女七人。
洪熙元年(1425)五月二十九日。
朱高炽猝死于宫内钦安殿。
死后葬于北京昌平天寿山献陵。
在位期间发展生产、与民休息,为仁宣之治的繁荣打下基础。
明朝皇帝顺序列表
明朝皇帝顺序列表
1、公元1368年(洪武)明太祖朱元璋
2、公元1398年(建文)明惠帝朱允炆
3、明公元1402年(永乐)成祖朱棣
4、公元1424年(洪熙)明仁宗朱高炽
5、公元1425年(宣德)明宣宗朱瞻基
6、公元1435年(正统)明英宗朱祁镇
7、公元1449年(景泰)明代宗朱祁钰
8、公元1464年(成化)明宪宗朱见深
9、公元1487年(弘治)明孝宗朱佑樘
10、公元1505年(正德)明武宗朱厚照
11、公元1521年(嘉靖)明世宗朱厚熜
12、公元1566年(隆庆)明穆宗朱载垕
13、公元1572年(万历)明神宗朱翊钧
14、公元1620年(泰昌)明光宗朱常洛
15、公元1620年(天启)明熹宗朱由校
16、公元1627年(崇祯)明思宗朱由检。
明朝十七帝
明朝十七帝展开全文1,明太祖朱元璋,洪武皇帝,1368-1398年在位。
朱元璋长子朱标被立为太子,先于太祖去世;朱标长子朱雄英先于朱标去世,遂立朱标次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元璋死后即位。
2 ,明惠宗朱允炆,建文皇帝,1398-1402年在位;因削藩使燕王朱棣起兵攻入京城,朱允炆下落不明。
3 ,明成祖(太宗)朱棣,永乐皇帝,1402-1424年在位,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
朱棣于永乐年间迁都北京。
4,明仁宗朱高炽,洪熙皇帝,1424-1425年在位,明成祖朱棣长子。
5,明宣宗朱瞻基,宣德皇帝,1425-1435年在位,明仁宗朱高炽长子。
6,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天顺)皇帝,1435-1449年,1457-1464年在位,明宣宗朱瞻基长子。
正统年间,英宗因土木堡之变失去皇位,成为太上皇。
后发动政变复辟,再次登基称帝,故英宗时期共用了两个年号。
7,明代宗朱祁钰,景泰皇帝,1449-1457年在位,明宣宗朱瞻基次子。
因土木堡之变被群臣推上皇位,后因夺门之变,明英宗朱祁镇复辟,被剥夺帝号。
明宪宗成化年间又恢复朱祁钰的帝号。
8,明宪宗朱见深,成化皇帝,1464-1487年在位,明英宗朱祁镇长子。
9,明孝宗朱佑樘,弘治皇帝,1487-1505年在位,明英宗朱祁镇第三子。
因其长兄皆早夭,故得袭帝位。
10,明武宗朱厚照,正德皇帝,1505-1521年在位,明孝宗朱佑樘长子。
因武宗无子,直系兄弟亦无后,遂遗诏传位于堂兄弟——朱厚熜。
11,明世宗朱厚熜,嘉靖皇帝,1521-1567年在位,明武宗朱厚照堂兄弟。
12,明穆宗朱载垕,隆庆皇帝,1567-1572年在位,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
13,明神宗朱翊钧,万历皇帝,1572-1620年在位,明穆宗朱载垕第三子。
14,明光宗朱常洛,泰昌皇帝,1620年在位28天,明神宗朱翊钧长子。
15,明熹宗朱由校,天启皇帝,1620-1627年在位,明光宗朱常洛长子。
因所生之子皆早夭,遂传位于皇弟朱由检。
明朝皇帝顺序列表及年号
明朝皇帝顺序列表及年号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历经了十六位皇帝。
以下是明朝皇帝的顺序列表及其年号:1. 明太祖朱元璋(1368年-1398年在位)年号,洪武(1368年-1398年)。
2. 明成祖朱棣(1399年-1424年在位)年号,建文(1399年-1402年),永乐(1403年-1424年)。
3. 明仁宗朱高炽(1425年-1426年在位)年号,洪熙(1425年-1426年)。
4. 明宣宗朱瞻基(1426年-1435年在位)年号,宣德(1426年-1435年)。
5. 明代宗朱祁镇(1436年-1450年在位)年号,正统(1436年-1449年),景泰(1450年)。
6. 明英宗朱祁钰(1451年-1457年在位)年号,景泰(1451年-1457年)。
7. 明代宗朱祁钰(1457年-1464年在位)年号,天顺(1457年-1464年)。
8. 明成化帝朱棣(1465年-1487年在位)年号,成化(1465年-1487年)。
9. 明孝宗朱祐樘(1488年-1505年在位)年号,弘治(1488年-1505年)。
10. 明武宗朱厚熜(1506年-1521年在位)年号,正德(1506年-1521年)。
11. 明世宗朱厚照(1522年-1566年在位)年号,嘉靖(1522年-1566年)。
12. 明穆宗朱载垕(1567年-1572年在位)年号,隆庆(1567年-1572年)。
13. 明神宗朱翊钧(1573年-1620年在位)年号,万历(1573年-1620年)。
14. 明光宗朱常洛(1621年-1627年在位)年号,泰昌(1621年-1627年)。
15. 明熹宗朱由检(1628年-1644年在位)年号,崇祯(1628年-1644年)。
以上是明朝历代皇帝的顺序列表及其年号,每位皇帝在位期间的年号也是明朝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和变化。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到你。
明朝皇帝列表
明朝皇帝列表太祖朱元璋 惠帝朱允炆 成祖朱棣 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 英宗朱祁镇 景帝朱祁钰 宪宗朱见深明神宗朱翊钧 明光宗朱常洛 明熹宗朱由校 明思宗朱由检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明太祖)年号洪武。
安徽凤阳人,公元1368年8月,由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在大将徐达、常遇春等人的指挥下一举攻陷元大都--北京,宣告了元朝的灭亡。
公元1368,朱元璋在建康(今南京)称帝,改元年号“洪武”,在位31年,建立了明王朝,朱元璋是为明太祖。
朱元璋死于1398年,时年71岁。
明王朝第一任皇帝。
汉族,原名朱重八(也称朱八八),后取名朱国瑞(1328年-1398年),《明太祖实录卷一》日—“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姓朱氏讳元璋字国瑞。
其先颛顼后,周武王封其苗裔于邾。
春秋时子孙去邑为朱氏,世居沛国相县(今安徽省淮北市境内)。
出生于元朝文宗天历元年九月十八日(公历1328年10月21日)丁未时濠州钟离(今安徽省凤阳县东)太平乡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排行第四,家族兄弟排行第八。
他自幼贫寒,父母兄长均死于瘟疫,孤苦无依,入皇觉寺(位于凤阳城西门外)为小沙弥,兼任清洁工、仓库保管员、添油工。
入寺不到二个月,因荒年寺租难收,寺主封仓遣散众僧,朱重八只得离乡为游方僧。
后于至正八年又回到皇觉寺。
因其友汤和(疑似)的一封信,参加了起义军,并改名“朱元璋”意为诛(朱)灭元朝的璋(璋,古代的一种玉器)。
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蒙元暴政,在郭子兴手下,率兵出征,有攻必克;因此郭便把养女马氏嫁与了他,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马大脚”马皇后。
郭死后统率郭部,任小明王韩林儿的左副元帅。
接着以战功连续升迁,至正十六年(1356年)诸将奉朱元璋为吴国公。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即吴王位。
至正二十七(1367)十月甲子日,吴王朱元璋命中书右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平章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军25万,北进中原。
北伐中发布告北方官民的文告,文告中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纲领,以此感召北方人民起来反元。
明朝的帝王顺序
明朝的帝王顺序
明朝共有16位皇帝,顺序依次是:明太祖朱元璋、明惠帝朱允炆、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镇、明代宗朱祁钰、明宪宗朱见深、明孝宗朱佑樘、明武宗朱厚照、明世宗朱厚熜、明穆宗朱载垕、明神宗朱翊钧、明光宗朱常洛、明熹宗朱由校、明思宗朱由检。
1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后取名兴宗。
汉族,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暴政,龙凤七年(1361年)受封吴国公,十年自称吴王。
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在基本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和扫平元的残余势力后,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
朱元璋统治时期被称为“洪武之治”。
葬于明孝陵。
2
明惠帝建文皇帝朱允炆(1377—1402年),明朝第二位皇帝。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死,因皇太子朱标已先病故,遂以皇太孙朱允炆即皇帝位。
次年改年号为建文。
在位4年。
丧所不明。
朱允炆生于太平之世,未经创业之艰,在位时间又短,于国家无重大作为。
明朝历代皇帝列表简介-图文版
同年,朱元璋在建康(今南京)称帝,改元洪武,建立了明王朝,朱元璋是为明太祖。
他死于1398年,时年71岁。
2.惠帝朱允炆(1377-1402)年号“建文”1398年即位,在位5年。
明惠帝朱允炆,明朝无谥,清乾隆元年追谥「恭闵慧皇帝」,史籍称为建文帝。
性寡断。
惠帝,太祖孙,皇太子朱标的次子,朱元璋在世时,大封王室,20多个儿子均封为亲王,分驻各地,惠帝登基后,进行削藩,以统一军事,惹恼诸王,燕王朱棣其兵北京,1402年攻入南京,惠帝一说被烧死,一说外逃。
3.成祖朱棣(1360-1424)年号“永乐”1402年即位,在位23年。
成祖朱棣,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以入京除奸为名,发动了“靖难之役“。
经过四年的战争,在1420年打败惠帝统治集团,夺取了明朝政权,建元永乐,是为明成祖。
1421年迁都北京,并下令编纂了《永乐大典》。
死于1424年,时年65岁。
4.仁宗朱高炽(1378-1425)年号“洪熙”1424年即位,在位1年。
仁宗,明成祖长子,仁宗政治比较清明,采取一些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
在位1年,死于1425年,时年48岁。
5.宣宗朱瞻基(1398-1435)年号“宣德”1425年即位,在位11年。
宣宗,仁宗长子,他和其父一样,比较能倾听臣下的意见与仁宗并称“仁宣之治”,宣宗时君臣关系融洽,经济也稳步发展。
宣宗死于1435年,时年38岁。
6.英宗朱祁镇(qí)(1427-1464)年号“正统”;“天顺”(1435-1449;1457-1464),在位23年。
英宗,宣宗长子,即位时才9岁,被宦官王振专权,1449年,瓦喇大举南侵,王振惬英宗亲征,英宗被俘,史称“土木之变”,1450年,被放回,直到1457年,才又即位。
死于1464年,时年38岁。
7.景帝朱祁钰(1428-1457)年号“景泰”1449年即位,在位9年。
宣宗次子,英宗被俘后被拥立为帝,即位后,用于谦为兵部尚书,粉碎了瓦喇对北京的进攻,迫使瓦喇放回英宗,英宗放回后,景帝将其软禁,直到1475年,景帝病危时,英宗才又被拥为帝。
明朝皇帝顺序表(20200807043941).pdf
代庙号姓名年号统治时间人物关系备注1明太祖朱元璋洪武1368——1398年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南京),朱元璋就是明太祖。
1368年,朱元璋攻占元朝都城大都(北京),元朝灭亡。
朱元璋废除中书省,废除丞相,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
明太祖朱元璋,为提高皇帝的权威,采用“廷杖”惩处大臣。
2明惠宗朱允炆建文1398——1402年朱元璋之孙3明太宗明成祖朱棣永乐1402——1424年朱元璋四子明成祖成立特务机构——东厂。
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
1405年第一次下西洋。
1406——1420年,明成祖历时15年大规模营建北京城。
1421年,明成祖正式迁都北京。
45明宣宗朱瞻基宣德1425——1435年1433年,郑和第七次下西洋。
678910明武宗朱厚照正德1505——1521年将政事交给宦官刘瑾处理,自己在宫中纵情享乐,还四出游玩,甚至公开抢掠民女。
11明世宗朱厚熜嘉靖1521——1566年1561年,民族英雄戚继光领导“戚家军”在浙江台州抗倭九战九捷。
1213明神宗朱翊钧万历1572——1620年(48年)在位48年,有20年不上朝与大臣见面,不批奏疏,致使不少机构瘫痪,政事乏力。
1616年,女真族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415明熹宗朱由校天启1620——1627年爱好木工,成年累月像木匠一样制作木器,朝政全都交给宦官魏忠贤。
于是,魏忠贤权倾朝野,人称“九千岁”。
1624年,荷兰侵占台湾。
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皇太极继位。
16明思宗朱由检崇祯1627——1644年1635年,皇太极改民族名:女真族改为满洲;1636年,皇太极改国家名:后金改为清。
1643年,闯王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1644年,李自成攻占北京城,崇祯自缢,明朝灭亡。
1644年,吴三桂投降清朝,清军进入山海关,迁都北京。
明朝皇帝列表
明朝皇帝列表姓名庙号谥号简称/谥号全称年号陵墓朱元璋太祖高皇帝/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洪武(1368年——1398年)孝陵朱允炆惠宗成皇帝/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恭闵惠皇帝)建文(1399年——1402年)下落不明朱棣成祖文皇帝/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嘉靖帝改谥)永乐(1403年——1424年)长陵朱高炽仁宗昭皇帝/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洪熙(1424年——1425年)献陵朱瞻基宣宗章皇帝/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天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宣德(1426年——1435年)景陵朱祁镇英宗睿皇帝/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正统(1436年——1449年)天顺(1457年——1464年)裕陵朱祁钰代宗景皇帝/恭仁康定景皇帝/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显德崇孝景皇帝(南明加谥)景泰(1450年——1457年)景泰陵朱见深宪宗纯皇帝/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成化(1465年——1487年)茂陵朱祐樘孝宗敬皇帝/达天明道纯识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弘治(1488年——1505年)泰陵朱厚燳武宗毅皇帝/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正德(1506年——1521年)康陵朱厚熜世宗肃皇帝/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嘉靖(1522年——1566年)永陵朱载垕穆宗庄皇帝/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庄皇帝隆庆(1567年——1572年)昭陵朱翊钧神宗显皇帝/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万历(1573年——1620年)定陵朱常洛光宗贞皇帝/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景武渊仁懿孝贞皇帝泰昌(1620年)实际在位一个月庆陵朱由校熹宗悊皇帝/达天闻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天启(1621年——1627年)德陵朱由检思宗烈皇帝/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崇祯(1628年——1644年)思陵南明皇帝列表姓名庙号谥号简称/谥号全程年号陵墓朱由崧安宗简皇帝/奉天遵道宽和静穆修文布武温恭仁孝简皇帝(永历帝朱由榔为其上庙号,上谥)弘光(1644年——1645年)待考朱聿键绍宗襄皇帝/配天至道弘毅肃穆思文烈武敏仁广孝襄皇帝隆武(1645年——1646年)隆武陵朱聿鐭文宗节皇帝绍武(1646年)绍武陵永历(1646年——1662年)永历陵朱由榔昭宗匡皇帝/应天推道敏毅恭俭经文纬武礼仁克孝匡皇帝(延平王郑经上谥)。
明朝十六帝
一、太祖朱元璋(1328-1398)二、惠帝朱允文(1377-1402)三、成祖朱棣(1360-1424)四、仁宗朱高炽(1378-1425)五、宣宗朱瞻基(1398-1435)六、英宗朱祁镇(1427-1464)七、景帝朱祁钰(1428-1457)八、宪宗朱见深(1447-1487)九、孝宗朱佑樘(1470-1505)十、武宗朱厚照(1491-1521)十一、世宗朱厚璁(1507-1566)十二、穆宗朱载垢(1537-1572)十三、神宗朱翊钧(1563-1620)十四、光宗朱常洛(1582-1620)十五、熹宗朱由校(1605-1627)十六、思宗朱由检(1610-1644)一、太祖朱元璋(1328-1398)年号“洪武”1368年称帝,在位31年太祖朱元璋,安徽凤阳人,1368年建立明朝,定都南京,死于1398年,时年71岁。
二、惠帝朱允文(1377-1402)年号“建文”1398年即位,在位5年惠帝,太祖孙,皇太子朱标的次子,朱元璋在世时,大封王室,20多个儿子均封为亲王,分驻各地,惠帝登基后,进行削藩,以统一军事,惹恼诸王,燕王朱棣其兵北京,1402年攻入南京,惠帝一说被烧死,一说外逃。
三、成祖朱棣(1360-1424)年号“永乐”1402年即位,在位23年成祖朱棣,朱元璋的第四子,1420年推翻明惠帝自立,1421年迁都北京,并下令编纂了《永乐大典》。
死于1424年,时年65岁。
四、仁宗朱高炽(1378-1425)年号“洪熙”1424年即位,在位1年仁宗,明成祖长子,仁宗政治比较清明,采取一些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
在位1年,死于1425年,时年48岁。
五、宣宗朱瞻基(1398-1435)年号“宣德”1425年即位,在位11年宣宗,仁宗长子,他和其父一样,比较能倾听臣下的意见与仁宗并称“仁宣之治”,宣宗时君臣关系融洽,经济也稳步发展。
宣宗死于1435年,时年38岁。
六、英宗朱祁镇(1427-1464)年号“正统”“天顺”(1435-1449;1457-1464)在位,在位23年英宗,宣宗长子,即位时才9岁,被宦官王振专权,1449年,瓦喇大举南侵,王振惬英宗亲征,英宗被俘,史称“土木之变”,1450年,被放回,直到1457年,才又即位。
明朝皇帝列表
1427年-1464年
38
病亡
第七位
明景帝
朱祁钰
1449年~1457年
8年
景泰
以亲王身份葬京
西黑山扈之景泰陵
1428年-1457年
30
郁闷死(被软禁的朱祁镇重夺皇位)
第八位
明宪宗
朱见深
1464年~1487年
23年
成化
茂陵(十三陵)
1447年-1487年
41
悲痛死(万贵妃死后生病)
第九位
明孝宗
朱佑樘
1487年~1505年
18年
弘治
泰陵(十三陵)
1470年-1505年
36
病亡
第十位
明武宗
朱厚照
1405年~1521年来自16年正德康陵(十三陵)
1491年-1521年
31
病亡
第十一位
明世宗
朱厚璁
1521年~1566年
45年
嘉靖
永陵(十三陵)
1507年-1566年
60
丹药中毒死
第十二位
明穆宗
朱载垕
7年
天启
德陵(十三陵)
1605年-1627年
23
仙药死(一说落水惊吓死)
第十六位
明思宗
朱由检
1627年~1644年
17年
崇祯
思陵(十三陵)
1611年-1644年
34
上吊死
明朝皇帝列表
顺序
庙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年号
陵寝
寿命
死因
第一位
明太祖
朱元璋
1368年~1398年
31年
洪武
南京明孝陵
明朝皇帝列表及简介
明朝皇帝列表及简介明朝共有十六位皇帝1.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朱重八、朱兴宗,出生于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太平乡孤庄村。
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年号“洪武”。
2.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男,汉族,生于应天府(今江苏省南京市),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次子,在位四年(1398年-1402年),年号建文,史称建文帝。
3.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明朝第三位皇帝。
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建文帝朱允炆叔父。
建文四年(1402年)即位,在位二十二年(1402年—1424年),年号“永乐”。
4.明仁宗朱高炽(1378年8月16日—1425年5月29日),明成祖朱棣长子,生母仁孝文皇后徐氏。
明朝第四位皇帝,年号洪熙(1425年)。
5.明宣宗朱瞻基(1399年3月16日[55]-1435年1月31日),号长春真人,明成祖朱棣之孙,明仁宗朱高炽长子,明朝第五位皇帝(1425年5月29日-1435年1月31日在位)、书画家,年号“宣德”。
6.明英宗朱祁镇(1427年11月29日—1464年2月23日),男,汉族,明朝第六位(1435—1449年)和第八任(1457—1464年)皇帝,明宣宗朱瞻基长子,母为孝恭章皇后孙氏。
7.明景帝朱祁钰(1428年9月11日—1457年3月14日),明朝第七位皇帝,1449年九月―1457年正月在位,在位7年,年号景泰(1450年—1457年)。
朱祁钰是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镇异母弟,母吴贤妃。
8.明宪宗朱见深(1447年12月9日—1487年9月9日),男,汉族,原名朱见深,后更名为朱见濡。
明朝第八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镇长子,母孝肃皇后周氏。
在位二十三年(1464至1487年),年号成化。
9.明孝宗朱祐樘(1470年7月30日―1505年6月8日),男,汉族,1487年-1505年在位,年号弘治,明朝第九位皇帝,明宪宗朱见深第三子,生母为孝穆纪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