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新生家长如何帮助孩子适应初中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新生家长如何帮助孩子适应初中生活
进入初中,学习上与小学有很大的不同,尽快的让孩子适应初中学习,是领跑初中学习的重要因素,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应该如何帮孩子添砖加瓦呢?
1.科目增多学法不同。
功课换了,内容多了,难度加深了,考题更灵活,各个老师教学方法不同,且门门有作业,应接不暇,不知从何下手。
除了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制订学习计划,家长可以指导孩子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制订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如每天的作息时间,优势、弱势学科的时间分配等等.孩子刚进初中时,要特别注意各学科的平衡发展,有的孩子只重视自己熟悉的语、数、外,有的只凭兴趣上自己喜欢的课,学科成绩的分化往往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这个阶段家长要特别留意孩子是否有偏科倾向,发现问题及时与老师沟通。
同时父母应该注重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良好的学习环境需要安静,更需要和睦。
有的家庭家长长时间看电视、上网,打麻将、频繁的家庭朋友聚会,忽略了家有学子,从而影响孩子的学习。
建议家长最好单独给孩子提供一个安静的学习的空间,让孩子远离干扰。
2.习惯改变。
中学课程紧,内容多,生活必须有规律,必须制订适合自己的作息时间表并自觉遵守,保证作息有规律,养成良好作息习惯。
学会自我管理。
小学的学习不适合初中,初中的学习要求比较高,有很多规范,如作业的书写,答卷时的格式要求等,都是很重要的,马虎不得。
另外,升入初中后学习要记笔记,这在小学是没有的。
因此,如何记笔记?哪些该记?哪些不该记?如何记好预习或自学笔记等,都要向老师和高年级的同学请教。
孩子进初中后,家长管孩子的方法也要有所变化,不要包揽太多,要在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主性等方面多下功夫。
3.主要是要做好孩子的心理和学习准备。
要增强孩子的独立意识,让他学会“享受学习”。
随着初中课程的增加,学习时间的增长,孩子会感觉“很累”、很“茫然”,在这个时候就一定要帮他克服,家长不应该对孩子发脾气,而要细心地做好思想工作,减轻孩子的心理负担,要让孩子感觉到家长和老师都在关心他。
从个性心理来看,小学阶段的孩子对家长、老师有很大的依赖性。
到了中学,孩子的独立意识、自主意识增强,对人和事逐渐有了自己的认识和判断,容易产生叛逆心理,也比较容易受外界影响。
这一阶段,孩子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和行为偏差,如果引导得不好,不仅会影响学习,甚至对孩子的一生都会有影响。
这时,家长不要总是以教育者的身份与孩子交流,更不能实行“高压政策”,那样不仅很难与孩子沟通,还会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
尽可能民主、平等地与孩子对话才是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