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堰河我的保姆》教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第一章: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1.1 诗歌背景介绍:时代背景:民国时期,中国社会变迁,农村生活困苦。
地点背景:大堰河,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是作者艾青的故乡。
1.2 作者简介: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中国著名诗人,代表作品有《我爱这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等。
艾青成长于大堰河附近,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
第二章:诗歌内容解析2.1 诗歌结构分析:诗歌共四节,每节四句,共十六行。
诗歌采用自由诗的形式,语言质朴、真挚。
2.2 诗歌主题思想:表达对故乡大堰河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反映农村生活的艰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3 诗歌意象与象征:大堰河:代表作者的故乡,象征着家乡人民的生活。
保姆:象征亲人般的关爱和保护。
第三章:诗歌艺术特色分析3.1 语言特色:质朴、真挚、感人,充满乡土气息。
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3.2 韵律与节奏:诗歌节奏自由,韵律感强,符合自由诗的特点。
运用重复、排比等手法,使诗歌具有强烈的音乐性。
第四章:教学目标与方法4.1 教学目标:了解诗歌的背景和作者,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
分析诗歌的内容、意象和艺术特色。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4.2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诗歌背景、作者简介、诗歌内容等。
讨论法:分组讨论诗歌的意象、主题和艺术特色。
欣赏法: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音乐性和情感。
第五章:教学设计5.1 课时安排:本章内容共计2课时。
5.2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导入:介绍诗歌背景和作者简介。
2. 朗读诗歌:学生齐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3. 解析诗歌内容: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意象。
4. 讨论诗歌艺术特色:分组讨论诗歌的语言、韵律等。
第二课时: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回答问题。
2. 分析诗歌的情感:探讨作者对故乡的情感表达。
3. 欣赏诗歌: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美感。
4. 总结与作业: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相关作业。
2024年《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
一、教案概述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大堰河我的保姆》的作者、背景及诗歌特点。
(2)通过朗读、解析、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体会诗歌中的情感,理解诗人对保姆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3)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2. 教学重点:(1)诗歌背景及作者简介。
(2)诗歌中的情感表达。
3. 教学难点:(1)诗歌中象征、隐喻等手法的理解。
(2)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大堰河我的保姆》的内容,了解作者背景及诗歌特点。
(2)收集相关资料,如诗歌解析、作者生平事迹等。
2. 学生准备:(1)预习诗歌,了解作者背景。
(2)准备好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心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艾青及其作品《大堰河我的保姆》。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3. 课堂讲解:(1)详细讲解诗歌的背景及作者情感。
(2)解析诗歌中的象征、隐喻等手法。
4.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情感表达。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后作业:(2)选择一首类似题材的诗歌进行鉴赏,下周分享。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的读后感质量,了解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反思1. 总结课堂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
2. 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要求。
3.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后续教学计划。
六、教学内容拓展(1)选取其他描写保姆或乳母的文学作品,与《大堰河我的保姆》进行对比分析。
(2)引导学生探讨不同作品中对待保姆或乳母的态度和情感。
2. 文化探讨:(1)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保姆或乳母的角色定位。
高中语文必修说课稿《大堰河—我的保姆》3篇
高中语文必修说课稿《大堰河—我的保姆》高中语文必修说课稿《大堰河—我的保姆》精选3篇(一)《大堰河—我的保姆》是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的一篇课文,通过讲述大堰河和作者之间的关系,展现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尊重。
在这篇说课稿中,我将围绕课文的主题和教学目标展开,结合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设计一节生动有趣的语文课。
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大堰河—我的保姆》是由郁达夫创作的散文,通过复杂鲜明的描写,展示了中国古代农村的水利建设和守望的艰辛和智慧。
2.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中国古代农村水利建设的重要性;了解作者对大堰河的特殊情感;理解大堰河与作者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培养学生尊重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文中对自然的描写,理解作者对大堰河的情感。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三、教学方法1. 情景再现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大堰河的雄伟景象,进一步理解作者与大堰河之间的情感关系。
2. 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大堰河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 课堂讲授法:通过分析课文,讲解一些重要的文学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
四、教学过程设计1. 创设情境(1)通过播放宣传片或展示图片,给学生展示大堰河的雄伟景象。
(2)导入问题:你们对大堰河了解多少?它对人们的生活有着什么样的重要作用?2. 导入课文(1)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片段),全班讨论并记录问题。
(2)扩大讨论:你认为大堰河是如何帮助作者的?你有什么特别的感受?3. 分组讨论(1)将学生分组,让每个小组讨论一个问题:“大堰河对个人的意义”或“大堰河对社会的意义”。
(2)小组展示并进行讨论,班级总结并展示。
4. 深入理解(1)讲解作者用于描写大堰河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对大堰河的情感。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7篇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7篇《大堰河-我的保姆》优秀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2、理清诗的抒情结构重点难点:1、写作背景与诗的抒情基调2、抒情主人公与的关系学习过程及指导:一、导入、示标(略)二、检查预习1、艾青简介:原名蒋海澄,1910生于浙江金华现代著名诗人,《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礁石》《我爱这土地》。
他出生时母亲难产,算命先生说他“克父母的命”,被送到一贫苦农民家里抚养,5岁回家读书,但受到冷遇,只准称父母为叔叔婶婶,正如他所说:是在冷漠和歧视的空气里长大。
1932年被捕,在冰冷里,看见晓雪飞舞,想到保姆落满白雪的坟头,挥笔写下这首悼念讴歌之作。
2、解释词语典押,典当。
自我意识:形容尴尬或不大方的样子。
三、有感情地全诗。
注意抒情基调,感激与怀念,对黑暗世界的诅咒。
四、理清文章的抒情结构:大堰河我的保姆五、“抒情主人公”与的关系本文是一首抒情诗,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我”不等于,但由于诗中必有我,抒情主人公有的影子,或者说,往往就是诗人自己。
六、布置预习:从哪些角度对大堰河进行塑造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篇二一、教学目标:1、诗歌的朗读指导,思想情感体会;2、诗歌语言表达技巧的体会、学习;3、“大堰河”形象的把握。
二、教学重点:1、诗歌蕴含的思想情感体会;2、语言特点分析。
三、教学难点:诗歌中丰富而细腻的情感揣摩品味。
四、教学方法:拟采用朗读法、合作探究法、师生互动问答法等。
五、教具准备:教本、教案、有关多媒体课件。
六、导学设计过程1、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保姆”这种工作的内容吗?学生答,师点评-----今天,我们学习现代著名诗人艾青的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板书课题)。
请大家看大屏幕,了解有关背景资料------请大家齐声读出来。
2、请同学们把全诗的13个诗节标上序号。
3、教师范读1—3节诗歌,之后提出阅读要求:有表情朗读,准备3分钟,自由举手读自己喜欢的诗节。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设计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设计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1《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一篇生动有趣的散文,作者描绘了自己在大堰河度过的美好时光。
这篇散文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大堰河的历史和文化,同时也可以启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悟。
根据教学大纲,在进行中学语文教学时,应该把语言与文化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文化素养。
因此,本文介绍了一份教学设计,旨在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有效地教授《大堰河——我的保姆》这篇文章。
一、教学目标1.掌握文章中出现的生词和短语。
2.理解文章中的细节和主旨。
3.培养学生对自然的感悟和对文化的理解能力。
4.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写出自己的生活故事。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1.预习阶段(15分钟)在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百度地图上搜索大堰河的位置,并观看相关的照片和视频。
让学生对大堰河有一个初步的认知。
2.听读分析阶段(35分钟)教师问学生“你们曾经体验到过自然的美好吗?”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
然后,教师播放并阅读文章,并让学生跟读。
这种跟读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生词和短语的理解。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体裁和结构,让学生自己分析文章在句子和段落的结构上的特点,并试图总结出散文及其写作特点。
3.词语讲解阶段(20分钟)教师在黑板上列出生词,让学生大声朗读,并解释每一个单词的含义。
让学生在课堂上使用这些生词造句,以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这些单词。
4.文化背景阶段(3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了解大堰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提到的文化内涵。
教师还可以在课堂讲解一些词语或习惯用语的出处,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化内涵。
5.写作练习阶段(30分钟)教师分发工作纸,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文章中的主题。
然后,让学生将自己的生活故事与大堰河作比较,并探索两者之间的相似之处。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文学表达技巧。
最后,让学生在班内分享自己的作品,并对彼此的作品提出改进意见。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优秀9篇)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优秀9篇)《大堰河-我的保姆》优秀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学会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分析诗歌中使用的艺术手法,并理解其对诗歌情感表达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法,品味诗歌中的情感;讲授法与合作探究法相结合,探讨诗歌的内涵。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品味诗中真挚的感情,感受母爱的伟大,树立尊重劳动人民的意识。
教学重点:学会分析诗歌的人物形象、艺术手法、情感教学难点:分析诗歌的情感教学方法:朗读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预习回顾1、诗歌的创作背景作者简介:艾青,原名蒋海澄,1910年出生于浙江省金华,现代著名诗人。
艾青在现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卓越的民族诗人”。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的成名作。
代表作《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黎明的通知》等。
写作背景:艾青出生时因母亲难产,算命先生说他会“克死父母”,因此他一出生就受家人歧视,被寄养到大堰河家。
艾青就是吮吸着大堰河的乳汁,在她精心爱抚下成长的。
直到五岁才被领回家,仍然受家庭歧视,规定他不能叫父母为爸爸妈妈,而要叫叔叔婶婶。
因此在艾青的情感世界里,对大堰河的爱远远超过了对父母的爱!1932年因从事爱国运动被捕,在狱中他见了漫天飞舞的雪花,睹雪思人,满怀深情的写下了这首《大堰河——我的保姆》。
作者曾回忆说:“我完全是按照事实写的,写的完全是自己的真情实感。
这首诗,是出于一种感激的心情写的。
我觉得只有在大堰河的家里,我才感到温暖,得到宠爱,大堰河很爱我,我也很爱她。
”后来诗人在1953年和1973年两次回乡,都一往情深地去祭扫大堰河的墓。
2、诗歌的内容结构二、细读诗歌,分析诗歌划分层次:(一)第一部分(1——2)我和大堰河的出身阶级不同,却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1、抽查朗读2、引导学生,分析第一部分中人物形象的特点(身世悲苦)(二)第二部分(3——11)诗人触景生情,追述勤劳善良的大堰河为生活奔忙而受尽苦难的一生。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
(2)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作者情感以及诗歌的象征意义。
(3)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排比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
(2)学会欣赏艾青的诗歌,培养审美情趣。
(3)学会从诗歌中汲取情感,提高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保姆的感激之情,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2)理解诗歌中反映的我国农村生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底层人民,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的创作背景及作者情感。
(2)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及修辞手法。
(3)学会欣赏艾青的诗歌,培养审美情趣。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深层次的象征意义和情感内涵。
(2)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分析。
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艾青及其诗歌创作特点,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要学习的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并结合注释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及修辞手法,分享学习心得。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教师进行讲解,解析诗歌的象征意义、修辞手法及作者情感。
5. 情感体验: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诗歌中保姆的情感理解,分享自己的感恩之心。
6. 小结作业: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作业:背诵诗歌并写一篇心得体会。
四、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背诵诗歌的情况。
2. 学生对诗歌象征意义及修辞手法的理解程度。
3. 学生情感体验的分享及感恩之心的表达。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诗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1. 教师准备:(1)熟悉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的创作背景、作者情感及象征意义。
3《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
(2)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3)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
(2)学会欣赏诗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3)运用诗歌中的表现手法,进行创意写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保姆的感激之情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2)培养自己关爱他人、珍惜亲情的美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1. 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的朗读和背诵。
2. 诗歌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的分析。
3. 诗歌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的鉴赏。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情感价值的挖掘。
2. 诗歌艺术手法的运用和创意写作。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的文本和注释。
2. 准备与诗歌相关的背景资料和图片。
3. 准备教学课件和教学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的,引导学生关注。
(2)通过提问方式,了解学生对诗歌的预习情况。
(3)简介诗歌的背景和诗人简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诗歌:(1)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诗歌,注意朗读的节奏和情感。
(2)学生自主朗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教师点评学生的朗读,指导朗读技巧。
3. 解析诗歌:(1)教师引导学生逐句解析诗歌,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情感。
(2)学生合作探讨,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3)教师总结解析,揭示诗歌的深刻内涵。
4. 欣赏诗歌:(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2)学生举例分析,交流自己的欣赏心得。
(3)教师点评学生的欣赏,指导欣赏方法。
5. 创意写作:(1)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运用诗歌中的表现手法进行创作。
(2)学生现场创作,展示自己的写作才华。
(3)教师评价学生的作品,给予鼓励和指导。
6.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锦集10篇)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锦集10篇)《大堰河-我的保姆》优秀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领会诗歌抒情性的特点,了解诗歌常常借助于鲜明生动的形象来抒发感情。
2、理清诗的抒情结构,把握保姆大堰河的形象。
3、了解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以及对比的写法在诗中的运用和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典型细节的分析,认识大堰河的形象。
2、反复朗读,体会修辞方法(对比、反复、排比)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贯穿全诗的思绪和激情,理解诗人对大堰河的赞美怀念之情,实质是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的赞颂。
【教学重点】1、学习排比、反复、对比等修辞手法在诗中的运用和作用。
2、了解并学习诗歌所采用的抒情方法。
【教学难点】感知作者包含在诗歌中的真情实感,体会作者用情作诗的方法和重要性。
【教学方法】朗读法、阅读探究法【教具准备】朗读带【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解题作者艾青,原名蒋海澄,1910年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县皈田蒋村。
他母亲生艾青时难产,48小时才把他生出来,他的父亲非常迷信,认为这是一个不详之兆,并找来了一个算卦的先生,说,他生下来就是克父母的。
艾青一生下来就成了这个家庭里的不受欢迎的人。
因此,艾清被送到本村的一家寄养,后来又被送到大堰河家,成为了他的乳儿,在保姆的怀里,艾青生活了难忘了五年,艾青与劳苦大众血肉般的亲情,与这段经历有着莫大的关系。
那纯朴、善良、勤劳的品性和劳动农民的情感与美德,都在艾青幼小的心田上留下深刻的烙印。
艾青常说,他在地主家庭里感受的只是“岐视与冷漠”,“只有在大堰河家里,我才感到温暖,得到宠爱”。
由于艾青积极参加一些爱国运动,在1932年被捕入狱,1933年1月14日早晨,天空飘着雪花,诗人站立在铁窗前,思绪波动,不禁展开了广阔的联想,他想起了自己的家乡,想起了曾经给予过他母爱的农民保姆大堰河。
三、整体感知1、播放朗读录音。
2、注意读准字音。
大堰yàn河檐头yán 瓦菲fēi 灶zào火荆棘jīng jí 掐死qiā 火钵bō 碾niǎn 冰屑_iè 团箕jī 忸怩niǔ nì 凌侮wǔ叱骂chì 咒语zhòu 匾biǎn3、自由朗读,准确把握情感。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整理的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了解旧社会的黑暗和不公,学习劳动人民的无私奉献。
(2)学习和把握诗中的节奏和旋律,体会诗人对劳动人民真挚热烈的感情和对旧世界的仇恨和诅咒,提高审美能力。
(3)了解这首诗的特点,如通过笔记写人、直抒胸臆等,学习比较、重复、排比等表达方法。
二、难点、重点分析(一)全诗共13段,根据诗人感情和思绪的发展脉络,可以划分几个部分?各部分的大意是什么?分析:共四个部分:第一部分(1~3段),交代大堰河的悲苦身世以及她与我的关系,表现了诗人对***娘的深切怀念和痛悼。
第二部分(4~8段),回忆大堰河辛劳而又悲苦的一生,集中刻画了大堰河勤劳、善良的品德,抒发了诗人对她深切的眷恋与尊敬。
第三部分(9~11段),写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和一家人的悲惨遭遇,诅咒和控诉了黑暗的社会现实。
第四部分(12~13段),是诗人呈给大堰河的挽歌和赞美诗,抒发了诗人对大堰河深情的怀念和由衷的赞美之情。
这四部分中有一条贯串始终的感情线索,那就是诗人对大堰河的挚爱以及对旧社会的痛恨。
有了这条感情线索才使本诗成为一个艺术整体。
诗人在构思本诗时,把自己起伏的思绪,奔腾的激情作为最主要的依据,时而记人写事,时而直抒胸臆;时而回忆历史,进而直面现实;时而写保姆,时而写诗人自己;时而详写,时而略写,任意挥洒,无拘无束。
请学生举例说明。
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可作如下的归纳:第一部分,诗人告诉我们,由于看到雪才想起保姆大堰河悲苦的一生,这是写本诗的导火线。
在具体安排上,却一开始交代大堰河与我的关系,她没有姓,没有名,缺少***的人格。
这样的安排是为了突出诗人强烈的感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二部分,在激情的推动下,回忆大雁河之恋。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为大家带来的人教版高一语文上册《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设计,欢迎阅读。
【学习目标】1、了解诗人艾青的.创作风格。
2、整体阅读,理清思路,学习本诗借助鲜明的人物形象抒发感情的特点。
【知识链接】1、走近作者:艾青,原名蒋海澄,生于1910年3月27日(农历2月17日),浙江金华人。
现当代诗人,在现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卓越的民族诗人”。
他是对中国新诗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被智利大诗人、诺贝尔文学获得者聂鲁达誉为“中国诗坛泰斗”。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的成名作。
《我爱这土地》《向太阳》《火把》《古罗马竞技场》等是他的代表作。
2、写作背景:艾青出生时因母亲难产,算命先生说他会“克死父母”,因此他一出生就被寄养到一位贫苦农民家大堰河家。
直到五岁才被领回家开始读书,仍然受家庭歧视,规定他不能叫父母为爸爸妈妈,而要叫叔叔婶婶。
因此在艾青的情感世界里,对大堰河的爱远远超过了对父母的爱!因此他“长大一点后,总想早点离开家庭”,18岁就离开了家。
1932年,艾青因为参加进步活动被国民党反动派关进监狱,次年1月的一天,牢房的窗外飘起了大雪,诗人站在铁窗前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思绪波动,,想起了自己的身世,想起了曾经给予他母爱的保姆大堰河,激起了他情感的涟漪,情不能自已,于是,诗人借助从铁窗里反射进来的雪光,头抵着墙壁,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
后来诗人在1953年和1973年两次回乡,都一往情深地去祭扫大堰河的墓。
【学习过程】一、熟读全诗,扫清字词障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大堰( )河青苔( ) 荆棘( ) 虱( )子掐( )死忸怩( ) 冰屑( ) 麦糟( ) 火钵( ) 团箕 ( ) 炖( )肉叱( )骂瓦菲( ) 匾( ) 碾( )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组词。
菲泥泊苔3、给下列形近字注音组词。
堰掐凌忸苔碾揠陷棱偃谄陵纽笞辗4、摘录并解释重点字词。
二、整体感知:1、朗读这首诗,结合诗句,谈谈诗人笔下的大堰河是个怎样的形象?体会诗人对这一形象所寄托的思想情感。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8篇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潜力了解本诗铺叙细节,塑造形象,抒发感情的特点;了解本诗借助鲜明生动的形象抒发感情的特点;学会透过诵读去体会把握诗中情感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体会回环、反复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揣摩诗歌语言,培养诗歌鉴赏潜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对大堰河深挚的情感,感受母爱亲情,学会感恩。
二、主要方法合作探究,分组比赛。
三、教学重点揣摩语言,理解诗中形象,领会作者深沉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前几天,晓风来我校作报告,资料之一,就是学会感恩。
我觉得这个题目选得太好了。
是啊,就应学会感恩!因为人是在恩惠的阳光雨露里长大的。
学会感恩是做人的起点,学会感恩才能感受生活的完美,学会感恩才能去创造完美的生活。
上个世纪,有个最懂得感恩的诗人,他把最真挚的感激之情献给了养育他的保姆——他就是著名诗人艾青。
(二)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体会诗人对大堰河的深挚情感。
2.揣摩诗歌语言,培养对诗歌的鉴赏潜力。
3.感受母爱亲情,学会感恩。
(三)分组比赛,合作探讨1.第一轮比赛:诵读大致过程:(1)宣布比赛规则。
两组合作读一遍课文,第一、三组读1~7节,第二、四两组读8~13节;推荐代表诵读;没人读算弃权。
(2)准备两分钟。
(3)各组轮流读(4)群众评议,奖给优胜组一个五角星。
2.第二轮比赛:各组轮流提问,自由解答宣布规则:(1)时间15分钟(2)一组提问,其它组自由解答。
(3)每提一个问题或每一次正确回答,其组均加一个五角星。
(4)提的问题没人能回答,提问组再加一个五角星。
两分钟准备──开始提问──评出此轮优胜。
3.第三轮比赛:老师提问,学生抢答此轮比赛视上一轮提问的状况而定,如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比较深刻,就少提问;如学生的理解还较浅,那教师就要透过必须的问题把学生引向文本的深处。
安排时间大约5分钟。
答对一个,其组加一个五角星。
如:(1)大堰河是怎样的形象?(2)作者是这样塑造这一形象的?(3)第12节最后三句如何理解?能看出作者怎样的情怀?(4)本诗是叙事诗还是抒情诗?4.算出三轮比赛各组所获得的五角星总数,确定优胜组,予以表扬。
人教必修《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必修《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的背景和作者艾青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2. 通过诗歌的导入,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阅读热情。
教学内容:1. 介绍艾青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分析《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教学步骤:1. 向学生介绍艾青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他的诗歌风格。
2. 让学生阅读《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感受诗歌的语言和情感。
3. 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思考诗歌对社会和个人意义。
第二章:诗歌结构分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诗歌的结构和形式。
2. 通过分析诗歌的结构,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教学内容:1. 分析《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的结构和形式。
2.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节奏、韵律和意象等元素。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结构和形式,如诗节、行数、韵律等。
2. 分析诗歌的节奏、韵律和意象等元素,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表达方式。
3. 让学生通过朗读和默写,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加深对诗歌结构的理解。
第三章:词语和意象分析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诗歌中词语和意象的选择和使用。
2. 通过分析词语和意象,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教学内容:1. 分析《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中关键词语和意象的选择和使用。
2. 引导学生理解词语和意象在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和情感表达。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关键词语和意象的选择和使用。
2. 分析词语和意象在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和情感表达,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义。
3. 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写作,运用词语和意象创作自己的诗歌,加深对诗歌表达方式的理解。
第四章:情感和主题分析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情感和主题。
2. 通过分析情感和主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义和作者的观点。
教学内容:1. 分析《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中的情感和主题。
大堰河——我的保姆 教案【优秀3篇】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优秀3篇】《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准确认读课文下注词语,并掌握它们的意义。
2.了解排比、反复、对比的修辞方法在诗的运用和作用。
3.学习用诗歌的形式描写并抒发感情。
4.学习、把握诗的节奏和旋律,体验诗人对劳动人民真挚、热烈的感情以及对旧世界的仇恨和诅咒,提高审美能力。
【过程与方法】先通过反复朗读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变化与节奏和旋律的关系。
接着对本诗的修辞手法及重点段落进行详尽地分析,最后引导学生品析另一首诗歌,培养学生的诗歌欣赏水平。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贯穿全诗的思绪和激情,理解诗人对大堰河的赞美怀念之情,实质是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的赞颂。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重点】1.学习排比、反复、对比等修辞手法在诗中的运用和作用。
2.了解并学习诗歌所采用的抒情方法。
【难点】使学生感知作者包含在诗歌中的真情实感,体会作者用情作诗的方法和重要性。
【教学突破】应在反复朗读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会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然后针对某一具体段落仔细推敲,体会作者抒情方式与写作手段。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准备艾青的另一名篇《给乌兰诺娃》,并设计一些练习题。
2.了解一些关于诗人艾青的生平资料及该诗的创作背景。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认真并带感情的朗读诗歌多遍,准确认读课文下的注释及课后列出词语。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流程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1.导入课文1.了解创作背景及作者资料2.字词练习2.完成字词练习3.范读并引导学生感受文意3.初步感受文意,体会诗歌的节奏与韵律特色4.指导划分层次,归纳层意4.反复朗读课文,划分层次,概括层意一、了解创作背景(约分钟)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师:诗歌这种体裁,对我们来说已经不再陌生,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接触过许多类型的诗歌,而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当代诗人——艾青的名作。
有谁能告诉我一些关于作者艾青的资料?抽学生简述作者的生平。
高中高一上册语文教案范文:大堰河──我的保姆3篇
高中高一上册语文教案范文:大堰河──我的保姆高中高一上册语文教案范文:大堰河──我的保姆精选3篇(一)教案标题:《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内容:《大堰河──我的保姆》是高中高一上学期的语文课本第四单元的一篇散文课文,主要介绍了作者小时候对家乡大堰河的回忆和感悟,以及大堰河对作者成长的深远影响。
教学目标:1.了解散文的特点和写作手法;2.理解作者对大堰河的情感表达;3.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4.引导学生懂得尊重和珍惜身边的环境和人文景观。
教学重难点:1.散文的特点和写作手法;2.基于课文内容的情感表达;3.激发学生对家乡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1.课文教材及相关资料;2.多媒体课件;3.悬挂大堰河的照片或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1.引导学生回忆家乡的某个地方,让学生谈谈对这个地方的情感和回忆,激发学生对故乡和家乡的思考。
【展示】2.展示大堰河的照片或相关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3.启发学生思考:大堰河在作者心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它给作者带来了哪些改变?让学生尽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阅读】4.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注意把握散文的特点和写作手法。
5.分组讨论: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和体会,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大堰河给作者带来了哪些启示和感悟。
6.小组讨论结果汇报:请各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评论。
【分析】7.教师对课文进行深入分析,解读作者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描写手法以及情感表达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
【激励】8.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事物对我们有深远影响?我们又应该如何珍惜和保护我们的家乡环境?【思考】9.课堂小结:让学生回答一些关于散文特点、大堰河对作者的作用以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等问题,进行思考总结。
10.布置作业:让学生自由发挥,根据自己对家乡的感受和体会,写一篇散文,或者写一篇关于大堰河的感悟和保护的文章。
【反馈】11.课后布置:收集学生的作文,进行评阅,选取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2
《大堰河-我的保姆》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大堰河-我的保姆》,使学生了解并感受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和对保姆的感激之情。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3. 通过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帮助学生掌握诗歌的基本解读方法。
4. 引导学生思考并探讨作品中反映的社会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大堰河-我的保姆》的主题和背景介绍。
2. 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的分析。
3. 作品中所反映的社会问题的探讨。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大堰河-我的保姆》的主题,掌握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深入探讨作品中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对课文的主题、背景、意象和修辞手法进行讲解。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就作品中所反映的社会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诗歌片段,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课文《大堰河-我的保姆》的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题。
3. 讲解:对课文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4. 讨论:引导学生就作品中所反映的社会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积极性,以及对作品所反映社会问题的理解程度。
2. 读后感质量:评估学生作业中对于诗歌意象、修辞手法的分析及其对作品所反映社会问题的探讨深度。
3. 知识掌握测试:通过课后测试或小测验,检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资源:1. 课文《大堰河-我的保姆》原文及注释。
2. 相关社会历史背景资料。
3. 诗歌鉴赏和解读的参考书籍。
4. 网络资源,如关于作者的生平和作品的评论分析。
2024年《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
一、教案简介2024年《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适用年级:高中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大堰河我的保姆》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课文《大堰河我的保姆》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和象征意义。
2. 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文学创作。
二、教学准备教材:《大堰河我的保姆》辅助材料:相关背景资料、文学鉴赏指南、写作指导书籍教学设备:投影仪、白板、教学PPT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大堰河我的保姆》的背景和作者,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阅读理解(15分钟)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情感。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阅读分享,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 主题探讨(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情节、人物关系等方面分析课文的主题思想,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4. 修辞手法分析(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解释这些修辞手法的效果和作用。
5. 文学鉴赏与创作(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从文学鉴赏的角度分析课文,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写作指导,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
四、作业布置1. 请学生总结课文《大堰河我的保姆》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 请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并尝试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这些修辞手法。
3. 请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人物,write a short essay describing the character's trts and expressing their feelings towards the character.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调整和改进。
教师应该持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提供必要的辅导和指导。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大堰河我的保姆》诗歌全文。
(2)分析诗歌的结构、韵律、意象等特点,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了解艾青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认识其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赏析诗歌,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尝试创作类似风格的诗歌,提升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保姆的感恩之情,培养尊敬老人、关爱他人的品质。
(2)理解诗人对家乡的热爱,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3)通过学习诗歌,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理解与背诵。
2. 诗歌意象、手法和情感的分析。
3. 艾青生平和创作背景的掌握。
三、教学难点1. 诗歌深层含义的解读。
2. 诗歌创作技巧的运用。
3. 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大堰河我的保姆》诗歌全文、艾青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资料。
2. 学生准备:预习诗歌,了解诗歌大意。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艾青诗歌,如《我爱这土地》等。
(2)简介艾青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默读诗歌,理解诗歌大意。
(2)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意象、手法和情感。
4. 诗歌鉴赏(1)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赏析诗歌,如形式、内容、意象等。
(2)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诗歌鉴赏水平。
5. 诗歌创作(1)启发学生尝试创作类似风格的诗歌。
(2)学生展示创作成果,教师点评指导。
7. 课后作业(1)背诵《大堰河我的保姆》诗歌全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时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诗歌创作评估:对学生创作的诗歌进行评价,关注其对诗歌形式的掌握、意象的运用和情感的表达,给予肯定和指导。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课文《大堰河我的保姆》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3. 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和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4.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大堰河我的保姆》的阅读与理解。
2.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分析。
3. 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和主题探讨。
4. 课内外相关诗歌的拓展阅读。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课文内容。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诗歌中的典型句子和段落进行深入剖析。
3. 利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4. 运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通过完成具体任务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大堰河我的保姆》的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和拓展阅读材料。
3. 教学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4. 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和讨论话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大堰河我的保姆》的作者和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课文,理解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3. 内容分析:对课文进行逐段分析,引导学生掌握诗歌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4. 人物形象与主题探讨:分析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探讨诗歌的主题思想。
5. 拓展阅读:推荐相关的诗歌作品,让学生进行课内外拓展阅读。
6. 口语表达与创造力培养: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并完成相关的任务。
7. 总结与反思:对本次教学进行总结,回顾学生的学习成果,提出改进措施。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讨论、提问和回答,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通过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任务完成情况,评估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观点阐述能力。
4. 通过课后作业和拓展阅读,评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文学鉴赏能力。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8篇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8篇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潜力了解本诗铺叙细节,塑造形象,抒发感情的特点;了解本诗借助鲜明生动的形象抒发感情的特点;学会透过诵读去体会把握诗中情感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体会回环、反复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揣摩诗歌语言,培养诗歌鉴赏潜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对大堰河深挚的情感,感受母爱亲情,学会感恩。
二、主要方法合作探究,分组比赛。
三、教学重点揣摩语言,理解诗中形象,领会作者深沉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前几天,晓风来我校作报告,资料之一,就是学会感恩。
我觉得这个题目选得太好了。
是啊,就应学会感恩!因为人是在恩惠的阳光雨露里长大的。
学会感恩是做人的起点,学会感恩才能感受生活的完美,学会感恩才能去创造完美的生活。
上个世纪,有个最懂得感恩的诗人,他把最真挚的感激之情献给了养育他的保姆——他就是著名诗人艾青。
(二)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体会诗人对大堰河的深挚情感。
2.揣摩诗歌语言,培养对诗歌的鉴赏潜力。
3.感受母爱亲情,学会感恩。
(三)分组比赛,合作探讨1.第一轮比赛:诵读大致过程:(1)宣布比赛规则。
两组合作读一遍课文,第一、三组读1~7节,第二、四两组读8~13节;推荐代表诵读;没人读算弃权。
(2)准备两分钟。
(3)各组轮流读(4)群众评议,奖给优胜组一个五角星。
2.第二轮比赛:各组轮流提问,自由解答宣布规则:(1)时间15分钟(2)一组提问,其它组自由解答。
(3)每提一个问题或每一次正确回答,其组均加一个五角星。
(4)提的问题没人能回答,提问组再加一个五角星。
两分钟准备──开始提问──评出此轮优胜。
3.第三轮比赛:老师提问,学生抢答此轮比赛视上一轮提问的状况而定,如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比较深刻,就少提问;如学生的理解还较浅,那教师就要透过必须的问题把学生引向文本的深处。
安排时间大约5分钟。
答对一个,其组加一个五角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
学习目标:
(1)学习整体感知诗歌,比较鉴赏诗歌。
(2)了解排比、反复、对比的修辞方法在诗的运用和作用。
(3)培养联想、想象能力;
(4)训练朗读能力。
情感目标:体会诗人真挚的感情,加深对母爱的认识。
重点:1.学习排比、反复、对比等修辞手法在诗中的运用和作用。
2.了解并学习诗歌所采用的抒情方法。
难点:使学生感知作者包含在诗歌中的真情实感,体会作者用情作诗的方法和重要性。
教学步骤:
(一)什么是诗歌
师:我先请教大家一个问题,大家从小学到初中,学了九年的语文,其中接触到了很多的古典诗词和现当代诗歌。
我想大家是非常喜欢的,可是听老师讲的时候,却觉得很受罪,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呢?生:(允诺地点点头)……
师:什么原因呢?主要是我们的老师没有把大家真正引入一种审美的境界里,引入到诗歌的内核里去,去感受诗歌中的真感情、真境界。
下面,我想提一个问题——诗歌是什么,请大家谈谈自己的认识和感受。
注意(我这里不想让同学们摆出自己看到的关于诗歌的概念式的回答,我主要想听听大家对诗歌的看法。
)(板书“什么是诗歌?”,
在黑板中间第一行。
)大家畅所欲言,大胆地说说,对错无所谓,我相信每个人都会说出一点感悟的。
生……
师:好了,同学们,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能再给同学们陈述自己看法的机会,希望大家以后在课堂上多发言,多说话,这才能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下来我给大家读一段关于《诗经》的经典文论,是文言文,《毛诗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大家能不能听懂?
师:我想大家一定能够听懂它的大意的,哪怕只能听懂七八成也行呀!(诗者,志之所之也。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诗,是人情感的所在,在心里是“志”,发出来成为优美的言语就是“诗”。
情感鼓荡在人心中,就会通过言语表达出来;如果言语不足以表达感情,就会通过嗟叹来表达;如果嗟叹不足以表达感情,就会通过歌唱来表达;如果歌唱不足以表达感情,就会情不自禁地通过手舞足蹈来表达。
)(补充:《毛诗》为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所传,因姓而命名,毛亨、毛苌则又分别称大毛公、小毛公)。
师: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毛苌(chánɡ)认为诗歌是做什么用的?生:抒——情——
师:就是人们常说的三个字——诗言情。
(黑板中间板书“情”)白居易关于诗歌功能的八个字,——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大家理解这八个字的意思吗?(随便指了一位同学)你说说白居易白乐天他老人家的意思是——
生:还是三个字——诗言情。
师:接下来我再提个问题:平时我们接触最多、依靠依恋最多的人是谁呢?
生:母亲
(二)授新课
师:接下来,我们先仔细听一首歌《母亲》,并简要分析其抒情特点。
(放歌曲《母亲》mp3)
师:大家听完了,觉得这首歌词每段可分几个层次?(幻灯片展示歌词)
生:两个层次。
师:两个层次分别都在干什么?或者说分别侧重于哪种表达方式?生:我觉得第一个层次都在述说母亲关怀儿女的日常生活情景,第二个层次都在抒情,表达对母亲的爱和赞美。
师:我还想说的是,这两层都是抒情,不过第一层是在铺叙,也就是说,第一层都是寄情于景,但重点并不在生活场景的真实再现,而在于一个接一个地呈现,这就叫做“铺叙”,也叫做“铺排”。
刘勰在《文心雕龙》说的是“铺彩摛(音chī,铺展)文”,目的就在于用这样的文采来呈现诗人的胸怀和感情。
明白这个名词术语了么?在觉得陌生的话,我们必然会想到另外一个名词——“赋比兴”里的“赋”。
大家都知道这是歌词,但大家看,这首歌词是不是诗?生:就是诗!师:明白了这一点就好了。
下面让我们带着朝圣般的心情来学习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再次感受伟大的母爱,看看歌词与我们
要学习的这首诗有什么异同。
我先为同学们示范朗诵一遍。
(放《江河水》mp3)
王:我相信,诗歌的内容和感情大家都已经深深的体会到了。
现在我想问问大家,学习诗歌的最重要的办法是什么?是一句一句地分析,还是整体把握和诵读呢?生:(齐声喊道)诵读。
师:我们通过诵读,才能深深的体悟到诗歌中那种浓浓的化不开的情感,我相信大家也才能体会到“诗言情”这三个字的真谛。
现在让我们伴着哀婉凄凉的旋律一起来诵读这一篇《大堰河——我的保姆》。
师:接下来我们再来聆听一篇散文,如今已经进入湖北作家协会的打工作家——王恒绩的小说《疯娘》,再次感受伟大的母爱吧!(放《疯娘》mp3)(语文教学必须承担“心灵震撼式”的德操修养教育,语文教师必须做学生心灵成长的保育员,唯此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奋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拨动他们的心弦,才能使学生获得源源不断地学习动力。
)
(三)比较鉴赏
师:“这两篇文章(广义的文章包括诗歌)哪篇的感情更浓一些?”师:你更喜欢哪一篇呢?
师:这两篇我都喜欢,它们各有千秋,各擅其长,都是好文章!现在的问题是,大家发现没有,《母亲》这首歌词和《大堰河——我的保姆》的写法是不是大体一样?(在那个长长的“情”字左边写下“写法/抒情手法”)《大堰河——我的保姆》的写法和小说《疯娘》的写法有什么不同?(在长长的“情”字右边写下“诗歌的抒情/小说
的抒情”)
生:老师,我觉得歌词和这首诗在写作手法和抒情方式上大体是相同的,只不过《大堰河——我的保姆》比《母亲》这首歌词铺叙出来的生活细节更多、更丰满、更灵活,不像《母亲》那样整齐,每一段都分了两层,一层专门铺叙情节,一层专门抒情议论。
这大概是两篇文章的表达需要不同和内容感情含量的多少不同导致的。
生:《疯娘》和《大堰河——我的保姆》可以说都是经典,在细节上它们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之处。
相同点在于,两篇文章都用了细节;但正像您所说的,《母亲》《大堰河——我的保姆》都是诗,他们侧重于铺叙生活中的具体情节——也是课后习题指出的细节,只是它们重在一一列举,形成感情的浪潮,目的主要是抒情,因而就出现了排比,排比才足以表达诗人对于母亲和保姆的爱和孝顺;而《疯娘》这篇小说的重点在于叙事,在于塑造形象,用形象的塑造来打动人、感染人。
(课文后面的“习题一”设计得不太好,它容易将我们的视线误导到小说的形象塑造上去。
其实我也说不准,作为诗歌,特别是“抒情诗”,它的表达目的并不在乎“形象”,它更注重的是抒情的效果。
)师:同学们的掌声就是最好的证明,你说得太好了,我向你表示祝贺!我没有想到,咱们同学的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和出色的表现是非常了不起的,你们已经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解决了课后习题,而且还对课后习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这是难能可贵的,同时又是非常正确的,我向你们致敬,好了,这节课就到这儿,但愿我们能够在诗词王国的天空里自由自在地翱翔,去品尝诗人们带给我们的心灵之花
的芬芳和馥郁;我更希望同学能够写出属于自己的诗篇,回馈我们的亲人,回馈我们的师长,回馈我们这个伟大的国家和时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