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1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复习教学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复习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复习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而用试管加热时,试管口不应对着

7.“虹吸式煮咖啡”的容器要保持良好的气密性,才能煮出一杯浓郁的咖啡,实验室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想一想,如何检查“虹吸式煮咖啡”中容器的气密性呢?

8.煮完咖啡后要把玻璃容器洗涤干净,表明玻璃容器干净的标准:

9.科学探究一般包括几个必要的环节或步骤?
⑴;⑵;
⑶;⑷;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应根据是否经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进行判断。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可根据是否生成其它物质进行判断;
参考答案:1①2②
3④4⑥5③⑤
分析:因为呼吸需要消耗氧气,所以空气中所含氧气多。
检验纯净的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或燃着的木条都行;检验不纯的氧气,一般用燃着的木条。因为带火星的木条在不纯的氧气或其他气体中都不能复燃,现象不明显。
通过上述活动,使学生意识到化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同时,规范学生基本操作的行为。




通过“虹吸式煮咖啡”的视频播放,结合我们已经学习过的化学知识,来讨论其中的主要过程和操作。
1.咖啡豆在研磨粉碎的过程是变化,而酒精灯内酒精燃烧是变化。咖啡豆呈暗红色是性质,咖啡粉能溶于水是性质。
2.视频中取咖啡豆用的是药匙,而化学基本操作中取块状固体(或金属颗粒)要用,把块状固体(或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的操作
答案:空气中燃烧的旺,空气中氧气比呼出气体多。
呼出气体变浑浊,呼出气体二氧化碳多。
呼出气体使干燥的玻璃片上产生水珠,呼出气体水蒸气多。
分析:固体颗粒加入试管中,试管要横放。液体加热,试管中液体不超过三分之一,用外焰加热。取用药品时,塞子要倒放。
答案A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复习学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复习学案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走进新课标三维点击1.了解化学研究的对象;初步了解化学发展史,学会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方法和技能。

2.通过结合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感受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学会书写实验报告。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初步学会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一般方法和注意事项。

3.认识化学学习的价值,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命题指津1.化学研究的领域、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绿色化学等在这几年中考中常涉及到。

2.科学探究的方法也是这几年中考的热点。

3.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天平、量筒的误差分析是经典考题。

预测:“绿色化学”、纳米技术以及高科技的信息题会更多地出现;天平和量筒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操作和读数不正确而造成实验误差,此类题型在中考题中也常常出现。

教材精梳理知识清单1.化学研究的对象2.化学与人类的关系及化学的发展史3.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要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正确的观察和描述。

4.实验基本操作(1)药品的取用固体药品及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

(2)物质的加热方法及注意事项。

(3)天平的使用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

(4)量筒的使用方法及选择合适的量程。

(5)仪器的洗涤:洗涤的方法及洗净的标志。

基础示例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自然科学,以________为基础。

2.近代科学家________和_________提出了原子-分子论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3.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_________,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获得化学知识。

4.某学生要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他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刻度,视线仰视。

而调节托盘天平平衡时指针偏左,称量食盐时天平平衡,则他配制的食盐溶液的质量分数( ) A.等于10% B.小于10%C.大于10%D.不能确定5.家中的玻璃杯怎样才算洗干净?示例提示1.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实验2.道尔顿阿伏加德罗3.实验观察记录分析4.B5.玻璃杯上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表示玻璃杯洗干净了。

九年级化学上 1 走进化学世界 复习教学设计1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 1 走进化学世界 复习教学设计1新人教版

九上《1 走进化学世界》复习教学设计1新人教第一章复习课[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将本章知识进行整理和小结,以氧气的存在、制法、性质、用途为主线将本章所学知识更加系统化、条理化。

2.本章列入教学大纲的基本概念共十四个,约占全书概念的1/5,通过复习可进一步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记忆和应用。

3.应使复习成为提高知识技能、增长能力、改善学生认知结构的重要手段。

[教学重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和性质。

[实验准备]补充实验:如何检验三瓶无色气体分别是氧气、氮气、空气(或氧气、二氧化碳、空气)。

[课时安排]l课时[教学过程](说明)本章复习是在学生自己复习并总结本章知识脉络的基础上进行的。

出示学生总结的本章知识脉络图,将总结得比较好的图,利用投影讲评。

同时利用板书(见板书设计)介绍教师总结的知识脉络供学生参考。

一、知识脉络(见板书设计)(讲解)通过总结我们不难看出本章是以氧气为重点,同时介绍了14个基本概念(见板书设计的编号共14个)。

这些概念不是孤立的,有的是相辅相成的,有的是相互依存的,如:氧化反应、氧化性;氧化剂、缓慢氧化、自燃、爆炸、燃烧;催化作用、催化剂;物理变化、物理性质;化学变化、化学性质。

也有的概念是相辅相成的,如: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利用对比的方法可加深概念的理解、记忆。

二、练习以氧气为中心,讨论如下几个问题。

(提问)1.实验室怎样用最简便的方法区分:氧气、二氧化碳和空气(出示三瓶无色气体)。

(实验)先回答解题思路及检验方法后,再进行操作。

(小结)注意审题,根据题目要求用最简便方法,即能一步检验的就不能用两步检验;解答关于几种气体的鉴别(区别)题的解题思路:根据特性选试剂(措施),加入试剂(采用措施)观察现象,根据现象得结论。

(提问)2.若检验一瓶无色气体是否是氧气应怎样操作?(追问:跟鉴别气体有什么不同?跟验满有什么不同?)(小结)要证明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即可,若区别两种以上气体用燃着的木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教案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教案设计

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1(教师版)一、教学重点1、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去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2、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和区别。

二、教学过程(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2、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其他物质生成,通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化学变化不但生成其他物质,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例1厨房里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④⑥;属于化学变化的是①②③⑤。

①煤燃烧②菜刀生锈③菜腐烂④水蒸发⑤面包发霉⑥榨取果汁例2下列典故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CA.司马光砸缸B.铁杵磨成针C.火烧赤壁D.凿壁偷光练习题下列变化①樟脑丸的升华②蜡烛的熔化③铜器在潮湿的空气中表面有铜绿生成④电灯通电后发光⑤火药爆炸⑥鲜牛奶变酸⑦汽车轮胎充气过多而炸裂⑧酒精挥发。

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③⑤⑥。

总结通过上面两个题,我们总结一下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等都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讲解熔点和沸点、密度)2、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例1 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C )A氧气有氧化性 B酒精有可燃性 C浓盐酸有挥发性 D浓硫酸有腐蚀性练习题下列物质性质的表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D )A氧气无色无味 B铝呈银白色 C蔗糖易溶于水 D碳酸易分解总结总结一下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课后练习题1、下列变化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BA.用燃烧法区别羊毛和合成纤维 B.气球充气过多爆炸C.以大米、高粱、小麦等为原料酿酒 D.铜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变成铜绿2、下列变化中,有一种与其它不同的是 CA.消化食物B.焚烧垃圾C.冰块融化D.蜡烛燃烧3、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CA.用铜丝作导线 B.用石墨作铅笔芯C.用粮食酿造酒D.用干冰作制冷剂4、下列说法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DA.能导电B.硬度最大C.常温下呈气态D.会生锈5、下列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BA.光合作用B.酒精挥发C.用食醋除水垢D.用灼烧法鉴别羊毛和合成纤维6、下列变化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的是CA.活性炭吸附冰箱中的异味B.干冰汽化C.点燃蜡烛D.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7、从化学的视角来看,下列名句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C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D曾青(指CuSO4溶液)得铁则化为铜8、看了《2012世界末日》,许多人都感觉自然灾害的频发足以毁灭我们的地球,灾害中常有如下现象发生,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CA. 冰雪融化B. 房屋倒塌C. 火山喷发D. 山体滑坡9、下列说法你认为错误..的是 CA、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是同一个概念B、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C、化学变化的特征就是一定会有沉淀生成D、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反映了物质的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复习课程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复习课程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能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区分2、能熟练操作实验并能运用实验原理自如的做一些书面习题3、了解运用化学知识制造的高产品和绿色化学的重要性教学重点与难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区分实验操作中的注意问题教学准备与手段看书----做题----归纳----反思板书设计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比较(1)定义(2)特征(3)举例(4)判断方法(5)联系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就表现出来。

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化学性质是物质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蜡烛能燃烧,铁能生锈等教学反思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热爱化学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师生活动课题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考点透视】一.考纲指要1.认识化学学习的价值。

2.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生活、社会问题,如绿色化学等。

3.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二.命题落点1.关注与化学有关的新技术,关注人们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如例1。

2.化学学科研究的领域,如例2。

3.化学新技术与其解决的问题,如例3。

【典例精析】例1:目前,下列化学制品在生活中不准使用的是()A.含磷洗衣粉B.可降解塑料袋C.高效低毒蚊香D.合成纤维衣服解析: 本题考查与化学有关的生活知识。

关注与化学有关的新技术,关注人们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含磷洗衣粉的使用可以使水体的富营养化,水中营养元素含量过高而导致藻类的疯狂生长,从而影响水中鱼类等动物的生存。

可降解塑料袋的使用可保护环境,应提倡使用。

高效低毒蚊香和合成纤维衣服的使用都可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也应提倡使用。

答案:A例2:我们知道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请你分析下列选项中化学学科不涉及的研究领域是()A.开发新的能源B.合成新的物质C.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D.防治环境污染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学科研究的领域,化学学科研究的领域包括研究自然界存在的物质以及变化;研究和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研究物质内部组成、结构等;研究如何利用化学知识更好的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实现“绿色化学”。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教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教案 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教材分析:本单元由“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化学使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走进化学实验室”三个课题组成。

其中安排了多种形式的活动,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身体验、广泛交流,从一些生活或中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事实、现象和问题出发、培养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建立有关物质变化的基本概念,结合具体试验,学习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并初步学会一些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重点难点:了解化学的学科特点和一些基本概念,学习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并进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练习。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概念的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思路:教材已开始就从具体的实验中纳出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概念,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教材从生活中提炼出两个探究活动,还安排了三项基本试验操作,我们要主动参与探究活动和试验操作练习,并通过探究活动和合作学习,主动地获取知识,初步认识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和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过程、方法和成功后的喜悦,从而产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可望了解化学的情感,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尊重客观事实,善于合作等优良品德。

通过对蜡烛在点燃前、点燃中和熄灭后三个阶段的观察和呼出气体的探究,初步学会观察、记录和描述实验现象的方法,学会结论推理的方法,学会实验原理步骤等的图示方法。

同过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和仪器洗涤的基本操作练习,学会化学试验基本操作技能,学会实验设计,填写实验报告。

中考分析:从今年各地中考考卷来看,都把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科学探究的方法、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作为重要内容来考察,2007年中考次部分内容共14分,占总分的20%。

考查的方法是将具体的实验与活动探究相结合,使学生从重获取化学知识。

试题灵活多样,既考查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同时又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方面的熏陶。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认识什么是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认识一些化学反应的现象认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熔点、沸点、密度2、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反应事例,理解化学反应的一些现象,了解化学学习中的观察等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会观察、归纳、分析以此激励学习的兴趣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课题3 走进化学世界 复习课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课题3 走进化学世界 复习课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3 走进化学世界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复习课的学习,学生能够: 1. 回顾化学基本概念、化学符号、常见化合物的命名及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常见的化学实验操作和观察现象,理解实验过程中物质的转变; 3. 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实验操作技能。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化学基本概念的回顾;2.化学符号及常见化合物的命名;3.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

难点化学实验操作和观察现象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教学资源1.九年级上册人教版化学教材;2.化学实验装置和化学试剂;3.化学实验报告示例。

教学工具1.电脑或手机;2.互动白板或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导入与复习(10分钟)1.展示一些平时常见的化学现象,如铁钉生锈、木炭燃烧等,并向学生提问:这些现象背后隐藏的是什么样的化学变化?2.回顾化学基本概念:物质、质量、元素、化合物等,要求学生简要解释。

3.运用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回忆并说明下列化学符号的含义:H、O、Na、Cl 等。

拓展与运用(30分钟)1.教师分发化学实验报告示例,并向学生介绍实验过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

2.学生自学复习课本第一单元相关内容,重点是化学符号及常见化合物的命名和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

3.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互相提问并解答问题,促进思维碰撞。

实验探究(40分钟)1.学生进行小组实验,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化学实验进行操作,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安全保障。

2.实验结束后,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并相互交流发现和分析。

总结与拓展(10分钟)1.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和安全注意事项。

2.拓展性问题:学生可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化学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

五、课堂小结本节复习课通过导入与复习、拓展与运用、实验探究和总结与拓展四个步骤实施。

学生在课堂上回顾了化学基本概念、化学符号及常见化合物的命名,理解了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

通过参与化学实验,学生不仅巩固了理论知识,还培养了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现象的能力。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1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复习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1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复习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走进化学世界【复习目标】1.能回忆并说出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2.能区别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及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3.能进行化学基本实验操作,初步学会化学实验探究的思路和方法。

【复习重点】物质变化和性质的基本概念。

【复习难点】1.正确区分物质的性质和变化;2.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1.导语: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完成了本单元内容的学习。

今天我们一起把第一单元的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

2.由学生解读复习目标。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模块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基本概念: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做化学反应。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知识模块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知识结构:知识模块三走进化学实验室1.知识结构:实验基础操作⎩⎪⎪⎪⎪⎨⎪⎪⎪⎪⎧常用化学仪器药品的取用⎩⎪⎨⎪⎧药品的取用规则固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酒精灯⎩⎪⎨⎪⎧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给物质加热⎩⎪⎨⎪⎧仪器加热液体的方法加热固体的方法注意事项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洗涤仪器⎩⎪⎨⎪⎧洗涤方法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 2.常用仪器(可参考课本P151~152并补充)3.结合本单元知识结构图中关于本节的分支,详细回忆并口述操作要点。

必要时可用笔写下关键词。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知识模块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模块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知识模块三:走进化学实验室检测反馈 达成目标一、当堂检测1.我国有着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D )A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C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D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2.小明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就这个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的( A )A .设计实验B .作出结论C .搜集证据D .建立假设 3.下列药品可用镊子夹取的是( B )A .铁粉B .块状大理石C .小颗粒状食盐D .小苏打4.(烟台中考)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复习课教案新版新人教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复习课教案新版新人教

单元复习课【复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巩固常见仪器的名称和使用方法,规范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基本操作的练习,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2)通过教师提示、学生总结、学生互教互学等方法,规范操作方法,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化学实验操作的学习过程,培养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复习重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基本概念。

【复习难点】1.正确区分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2.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1.导语: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完成了本单元内容的学习。

今天我们一起把第一单元的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

2.由学生解读复习目标。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知识模块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基本概念: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做化学反应。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知识模块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知识结构:提示:按照知识结构,把每一部分所包含的具体内容补充完整。

例如,人体吸入和呼出气体的主要探究内容:氧气的含量、二氧化碳的含量和水蒸气含量的比较。

行为提示:教会学生怎么交流。

先对学,再群学。

充分在小组内展示自己,分析答案,提出疑惑,共同解决(可按结对子学—帮扶学—组内群学来开展)。

在群学后期教师可有意安排每组展示问题,并给学生板书题目和组内演练的时间。

知识模块三 走进化学实验室1.知识结构:实验基础操作⎩⎪⎪⎪⎪⎨⎪⎪⎪⎪⎧常用的化学仪器药品的取用⎩⎪⎨⎪⎧药品的取用规则固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酒精灯⎩⎪⎨⎪⎧使用方法使用注意事项给物质加热⎩⎪⎨⎪⎧仪器加热液体的方法加热固体的方法使用注意事项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洗涤仪器⎩⎪⎨⎪⎧洗涤方法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 2.常用仪器(可参考课本P151~P152并补充)。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1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教案 (新版)新人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1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教案 (新版)新人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化学变化1.概念: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2.特征:①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②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物理变化1.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2.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变化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本节课的实验多、现象多、概念多,学生初次接触这么多的实验和概念,需要用举出实例、相互对比的方法进行教学。

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去找出两种变化和两种性质的区别,不可直接去告诉学生,否则学生不能理解,即使知道了它们的本质区别,碰到了具体的问题还是不会分析。

其中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的区分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师要通过实例让学生明确变化是一个有结果的过程,而性质则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

如“铁生锈”和“铁易生锈”。

其中铁生锈属于化学变化,因为结果是铁变成了铁锈;而铁易生锈则属于铁的化学性质。

因为它只说明了铁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变为铁锈,并没有确定的结果,所以是铁的化学性质。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1课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知识与技能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重点激发学生对探究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

难点学会正确描述实验现象。

蜡烛、火柴、玻璃杯(烧杯)、玻璃导管、澄清石灰水一、导入新课师:观察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学习方法,学会观察化学实验现象,在化学科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利用人体感觉器官——视、听、嗅、触来进行观察体验。

下面我们以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复习课教案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复习课教案人教版

名师精编精品教案《走进化学世界》复习课教案化学是研究物质的以及其的科学。

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1.原子论和分子学说。

和等科学家研究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物质是由和构成的;分子的和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即在化学变化中会破裂,而不会破裂,但可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即原子是参加化学变化的最小粒子。

2.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元素。

门捷列夫发现了和,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3.绿色化学的主要特点。

(1)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2) 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以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

(3) 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接纳,实现“零排放”。

(4) 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良好产品。

4.了解几种高科技的化学产品 , 如具有超塑延展性的 ; 隔水透气的高分子薄膜;小猫安详地坐在高温火焰加热的平板上,也是高分子化学材料,其特点是具有绝热的性质;超强拉力的尼龙绳等。

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结论:⑴蜡烛通常为黄白色的固体,密度比水,溶于水⑵①蜡烛发出黄白色的火焰,放热、发光,蜡烛逐渐变短,受热时熔化,冷却后又凝固。

②木条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外焰温度最。

③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生成了,其中含有元素;蜡烛燃烧后还生成,该气体能使变,说明蜡烛中含有元素。

④白瓷板上有黑色粉末出现,更说明蜡烛中含有元素。

蜡烛燃烧的化学反应式是:⑶有一股白烟,能重新燃烧。

说明蜡烛燃烧是蜡烛气化后的蜡烛蒸气被点燃。

二、对人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结论:1.呼出的气体使石灰水出现的浑浊多,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的含量高。

2.呼出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能够燃烧,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高。

3.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的水雾比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的水雾多,证明呼出气体中水的含量比空气中水的含量高。

九年级化学上-1-走进化学世界-全章教学设计1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1-走进化学世界-全章教学设计1新人教版

九上《1 走进化学世界》全章教学设计1新人教版课题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化学的价值。

2.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3.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探索生活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本课题重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使学生初步认识化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运用媒体辅助教学、组织学生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化学、认识化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化学、了解化学的激情。

2.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自然的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重点1.什么是化学2.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的联系。

3.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什么是化学。

教学突破现实生活是学生获取知识最直观、最真实的来源,因此在介绍“什么是化学”时尽量从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现实生活入手,从他们熟悉的事物讲起,让学生从熟悉的事物中领悟陌生的概念,在熟悉的环境中理解新的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陈述:同学们一定听过很多的童话故事吧,大家还记得点石成金和神笔马良的故事吗?下面谁来给大家讲讲这两个故事。

(在很久以前,传说有一根魔棒,用它点一下石头,石头就会变成亮闪闪的黄金,这就是点石成金的传说。

神笔马良讲的是:从前有一个叫马良的孩子,家境贫寒。

他从小就喜欢画画。

后来,他得到一支笔,用这支笔画出的东西都会变成真的。

2.小结学生的讲述并导入:这两位同学讲得很好,多么神奇的魔棒与画笔!那么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存在这样的魔棒与画笔吗?它们到底在哪里呢?就在我们今天开始学的化学里。

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化学世界。

(板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3.下面请同学设想一个富有创意的愿望,并说出你们的愿望。

(学生发言,表达自己的愿望)4.承接提问:大家的愿望都这么美好,都希望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多彩。

那么,这样美好的愿望我们怎样去实现呢?5.画龙点睛:其实很简单,通过化学的方法我们的愿望就可以实现了。

人教版化学九上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上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教案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学习重难点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导学过程
自主空间
一、课前先学
预习检测:
预习蜡烛燃烧的现象、蜡烛火焰的构造并回答下列问题:
1、检查学生蜡烛、火柴等准备情况。
2、蜡烛火焰的构造。
3、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探究步骤
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点燃前
组成
颜色
状态
密度
硬度
燃烧时
火焰的分层及温度
学习反思
学习内容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2)第4学时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可以通过实验等手段解决这些问题。
2、了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3、培养观察、记录、描述和分析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和评价能力。
过程与方法
本课题主要以学生的探究实验为主,因此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比较合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引导、指导和辅助的作用,将学习的主动权留给学生,使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的活动中深刻理解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
[讨论交流]尽可能多地描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判断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利用哪些方法可以区别它们。
[点拨]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
化学性质:①二氧化碳是不能燃烧、氧气能支持燃烧;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氧气则不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区别方法:①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火焰熄灭是二氧化碳,烧得更旺的则是氧气;②向集气瓶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不变浑浊的是氧气。
[迁移]我们在生活中了解到很多事实,如水和二氧化碳可以用于灭火,酒精用于燃料,石墨可用于制铅笔芯,这些事实都表明,物质的性质决定着它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用途。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优秀教学案例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优秀教学案例
3.教师针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教师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设置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探究,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化学基础知识和良好的科学素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实例导入:通过展示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钢铁生锈、酸雨等,引导学生关注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直观地认识到化学的重要性,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
2.实验演示:结合实验现象,讲解化学变化的实质和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实验演示不仅能够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化学变化的神奇,还能引发学生的惊奇感和探究欲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钢铁生锈、酸雨等,引导学生关注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结合化学实验,创设生动、直观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中感受化学的变化规律。
3.通过设置悬疑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4.创设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旨在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认识化学,感受化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本单元主要包括化学科学的起源、化学研究的内容、化学变化的实质等。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对化学有初步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为后续的化学学习打下基础。

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复习教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复习教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复习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复习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复习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走进化学世界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能够区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能认识物理性质、化学性
质。

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掌握化学仪器的使用方法和药品的使用方法。

过程与方法
学生构建思维导图;
教师引导归纳.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归纳总结能力。

教学重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教学难

化学药品的取用和仪器装置的连接
教学内容与过程教法学法设计
3、物质的加热
①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②给物质加热
三、连接仪器装置
1、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胶塞
2、连接玻璃管和橡胶管
3、在容器口塞橡胶塞
4、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四、洗涤玻璃仪器
干净的标志:
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又不成股流下。




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化学世界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能够区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能认识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掌握化学仪器的使用方法和药品的使用方法。

过程与方法
学生构建思维导图;
教师引导归纳。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归纳总结能力。

教学重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教学难点化学药品的取用和仪器装置的连接
教学内容与过程教法学法设计
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化学变化和物理性质
化学变化: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不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物理性质:密度、沸点等
化学性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二、化学药品的取用
1、固体药品的取用
块状、粉末状
2、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两桶
②倾倒法
3、物质的加热
①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②给物质加热
三、连接仪器装置
1、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胶塞
2、连接玻璃管和橡胶管
3、在容器口塞橡胶塞
4、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四、洗涤玻璃仪器
干净的标志:
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又不成股流下。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