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的全球城市:2013年以来上海城市品牌建设述评
上海建设全球国际化城市的思考与建议
上海建设全球国际化城市的思考与建议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和国际大都市,一直以来都致力于建设成为全球国际化的城市。
在全球化和城市化的大背景下,上海正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如何更好地建设和发展成为全球国际化的城市,成为了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观察和思考,略谈一些关于上海建设全球国际化城市的思考与建议。
要建设全球国际化的城市,必须要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和人才引进政策。
人才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而教育则是培养和吸引人才的重要途径。
上海已经拥有了许多世界一流的教育资源,如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知名高校,但在面向全球的竞争中,上海还需要更多的国际化教育资源,吸引更多的国际化人才来到上海。
建议上海在教育领域加大投入,支持和促进国际化教育的发展,扩大教育开放的范围,吸引更多的国际化人才来上海工作和生活。
建设全球国际化的城市还需要充分发挥城市的文化魅力。
文化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国际化的重要标志。
上海作为中国的文化之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应当将这些文化资源更好地展现出来,吸引更多的国际人士关注和了解上海。
建议上海政府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建设更多的文化交流平台,加强国际文化交流,提升上海的国际影响力。
建设全球国际化的城市还需要加强城市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国际交流是推动城市国际化的重要动力,也是城市与国际接轨的关键途径。
上海作为中国最具国际化程度的城市之一,已经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取得了许多成绩,但在面向全球的竞争中,上海还需要更加积极主动地扩大城市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国际大都市开展更多领域的合作,加强城市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促进城市间的互利共赢。
建设全球国际化的城市还需要加强城市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创新是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城市国际化的重要保障。
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已经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许多成就,但在面向全球的竞争中,上海还需要更多的创新资源和人才,加强城市的创新能力。
关于城市品牌实证研究的述评
源 于 战略制 胜 。他 从组 织 、任务 、形 象 、协 同和策 略 执行力 这 五个维 度进 行剖 析 ,认 为 首尔 战略 营销 的成功得 益 于建立 了 比较完 备 的城 市 品牌 系统 ,确
立 了核 心 的规 划 和协 调 组织 ,初 步 形 成 的官 、产 、
场 调 研 开始 ,锁 定 目标 市 场 ,确 定 市 场 定 位 ,最 后 ,设计组 合 策略 。刘湖 北 (0 5 20 )认 为 ,从操 作 流 程 看 ,我 国城 市 品 牌 塑造 基 本 过 程包 括 调 研 策
的 流程 。
温馨 的人文环境 , 体现 出现代都市和旅游佳境的文
明。
( 三)品牌 族群 模式 从生 态学 的角 度看 ,城 市 品牌 最 终应该 形成 一
个 品牌 生态 系统 。为 此 ,品牌环境 必 须是 一个平 衡
( )战略管 理模 式 二
的链条 ,一 个城 市既要 鼓励 大企业 做 大做强 ,也要 扶 持 小企 业 全 面创 新 ,形 成 自己独 具特 色 的 品牌 , 并 要 以产业链 条 为联结 纽带 形成 紧密配 套 的合作关 系 ,最 终形 成大 企业 与 中小企业 有机 结合 与共 同发 展 、良j循 环 的品牌 生态 系统 。 生 城 市 、行业 、企业 品牌 就应该 建 构一个 和谐 的 生 态模 式 。王 国平 (07 2 0 )认为 ,这 是打造 “ 活 生 品 质之 城 ” 的必 须 ,为此 ,要 以城市 品牌 为龙头 ,
略 ,大 力鼓 励 新能 源 、新技 术和新 材料 在城 市交通
领域 应用 。在 加大 城市 基础设 施投 资增 加交 通供 给 的同时 ,加强 城市 交通 需求 管理 ,通过 完善 城市 交 通管 理 制度 、改善 交通 结构 、发 展公共 交通 等手 段 提 高城市 交通 的运 输效 率 ,通 过各 种减 排途 径使 得
上海品牌建设的战略思考
上海品牌建设的战略思考作者:郑俊镗来源:《上海企业》2015年第04期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把品牌发展作为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形成出口竞争新优势的核心之一。
报告明确提出“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强化贸易政策的协调,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促进加工贸易升级,发展服务贸易,推动对外贸易平衡发展。
对于正处于经济转型关键时期的上海而言,亟需能够彰显自身形象与水平的品牌力量助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对于地处上海——中国开放型经济前沿城市的企业,亟需以塑造企业、产品品牌来打造自身的软实力,提升企业和产品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一、中国上海品牌建设面临新挑战目前,上海品牌建设现状与其经济地位甚不相称,随着中国经济在近30多年来均接近10%速度快速发展,中国品牌也开始跻身于世界舞台,但其发展状况与中国经济和贸易发展程度并不相称。
据联合国发展署统计,中国知名品牌在全球品牌中所占比重不足3%,目前进入国际市场的中国企业中拥有自主品牌的不足20%;自主品牌出口额在出口总额所占比重不足10%。
中国品牌发展的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不可同日而语。
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虽然在品牌道路上迈进一个新阶段,在国际上,上海在世界城市排名中不断靠前,但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城市品牌力尚有不小差距。
在国内,其他城市的品牌力正在快速提高,对上海城市品牌建设形成不小压力,且这种压力正呈增大趋势。
据“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d)前年6月在北京发布的2012(第九届)《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在500个品牌中上海有45个入选,占品牌总数的9%,在全国各省市排名中位列第三,居于北京、广东之后。
北京入选品牌数为92个,占品牌总数的18.6%;广东入选品牌数为84个,占品牌总数的16.8%。
全国各省市排名位居第四、第五的浙江省和福建省入选的品牌数分别为44个和38个(浙江省2011年入选品牌数为45个),占品牌总数的比例为8.6%和7.6%。
上海品牌建设任重道远
外 品 牌 并 以 此 提 升 国 际 化 程 度 本
身 并 没 有 错 ,问题 在 于 由于 忽 略
是 “ 小 荷 才 露 尖 尖 角 ” 。在 全 球 经 济 一 体 化 中 ,上 海 能 在 全 球 市 场 上 强 势 扩 张 的 本 土 品 牌 乏 善 可
展 空 间 ,而 且 在 一 定 程 度 上打 击
争 力的真 正 力量所 在 。 目 前 来 说 , 尽 管 上 海 品 牌
功 ,缺乏 走 出去 的精 神 、能力和 勇 气 ,使得 上海 品牌在 全国 甚至在 长 三角 地 区的影 响力 日益萎 缩 ,这 是 上海 缺乏 叫得 响的全 国性 品牌 、国 际化 品牌 的重要 原 因之一 ,而 且 已 经 成为 阻碍上 海 品牌发 展的主 要 问
陈 ,说 明 上 海 在 国 际 城 市 中 的 地 位 还不 高 。
程 之 中 ,总 体 上 上 海 品 牌 辐 射 全 国 的 能 力 在 某 些 领 域 衰 退 是 一 个
不 争 的 事 实 ,这 使 上 海 在 区 域 中
对 本 土 品 牌 的 关 注 和 扶 持 ,有 失 偏 颇 。上 海 进 一 步 提 升 国 际 化 程 度 ,从 品 牌 角 度 看 , 国际 大 城 市 并 不 在 于 引进 多 少 品 牌 ,重 要 的 是 在 于 能 够 培 育 出 多 少 自 主 化 的 国 际 大 品牌 。未 来 上 海 要 成 为 全 国 甚 至 全 球 的 品 牌 之 都 ,不 应 仅 仅 满 足 于 有 多 少 国 外 品牌 进 入 上
以不 失 时 机 地 为 优 化 上 海 品 牌 建 设实施 顶层设 计是不可缺 少的 。 为 此 ,可 建 立 上 海 市 品 牌 建 设 战 略 委 员 会 , 由 市 政 府 主 要 领 导 挂 帅 ,全 面 统 筹 协 调 上 海 品 牌 建 设 。建 立 跨 部 门 的 政 府 、 民 间 申 介 机 构 和 企 业 互 动 的 品 牌 发 展 联 盟 ,形 成 有 利 于 品 牌 发 展 的 组 织
城市品牌建设工作总结(4篇)
城市品牌建设工作总结一、背景介绍城市品牌建设是现代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
随着全球化和城市竞争的加剧,城市品牌建设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
本次总结主要围绕城市品牌建设工作的总体策略、具体实施方案和效果评估三个方面进行总结。
二、总体策略1. 定位明确:根据城市的特色资源和发展方向,明确城市的定位,找准城市品牌建设的着力点。
2. 形象塑造:通过有效的宣传和推广,打造城市的独特形象,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 战略布局:制定长期发展战略,明确品牌建设的目标和步骤,在全局上进行整体规划和协调。
4. 全民参与:将城市品牌建设纳入到全民参与的范畴,充分发动和动员社会各界的力量参与品牌建设工作。
三、具体实施方案1. 标志设计:设计城市的标志,代表城市的特色和形象,通过标志的使用,加强城市形象的传播和推广。
2. 旅游推广:充分利用城市的旅游资源,推广城市的旅游景点和文化特色,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3. 品牌活动:组织各类品牌活动,如城市文化节、艺术展览等,吸引人们参观和参与,增加城市的文化魅力和影响力。
4. 媒体宣传:利用各类媒体渠道,如电视、广播、网络等,宣传城市的形象和品牌,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5. 建设基础设施: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提高城市的品质和形象,为城市品牌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6. 人才引进: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吸引优秀的人才加入城市建设,推动城市的创新和发展。
四、效果评估1. 形象提升:通过市民、游客和媒体的评价,评估城市形象的提升程度,了解城市品牌建设工作的效果。
2. 媒体关注度:通过媒体的报道和关注度,评估城市品牌建设工作在社会各界的影响力和认可度。
3. 经济效益:通过统计城市的经济数据,评估城市品牌建设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了解城市品牌建设工作的经济效益。
4. 居民满意度:通过市民的调查问卷和反馈意见,了解对城市品牌建设工作的满意度和意见建议。
上海建设全球国际化城市的思考与建议
上海建设全球国际化城市的思考与建议上海作为中国经济的先行者和国际化城市的代表,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也是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上海在国际视野下经历了飞速的发展和变迁,不仅实现了城市基础设施的飞速发展,也积极推动了城市的国际化发展。
面对全球化和国际化的新形势,上海在建设全球国际化城市的过程中依然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我们需要对上海建设全球国际化城市提出新的思考和建议。
上海需要更深入地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全球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上海要想成为真正的国际化城市,就必须更深入地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与国际市场接轨。
这需要上海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贸易,加强与国际金融机构和国际组织的合作,推动上海国际化金融中心建设。
上海还应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吸引更多的外国企业和投资者到上海发展,推动上海建设成为国际化城市。
上海需要建设更加完善的国际化城市体系。
国际化城市需要有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
上海在建设国际化城市的过程中,需要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力度,提高城市交通、能源、水资源等基础设施的质量和水平,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上海还需要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满足国际化人才和企业的需求,为国际人才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居住、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使上海成为人才和企业愿意选择的城市。
上海还需要加大对国际化人才和企业的吸引力度。
国际化城市需要有国际化的人才和企业为支撑。
上海需要加大对国际化人才和企业的吸引力度,推动上海构建更加优质的国际化人才和企业发展环境。
这包括加大对国际化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提高人才融入度和留下率,为国际化人才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和待遇;还需要加大对外资企业和跨国公司的吸引力度,为其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优惠政策,促进外资企业在上海的发展壮大。
上海还需要加强国际化城市的文化建设。
国际化城市不仅仅是经济的国际化,还需要有文化的国际化。
上海——打造全球城市名片
解放初期的上海
上海 — 打造全球城市名片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交通、科技、工业、金融、会展和航运中心,是世界上规模和面积最大的都会区之一。
上海创造和打破了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
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上海特点的超大城市发展新路。
上海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位列第五,口岸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27.9%、全球的3.4%,居世界城市首位。
国际集装箱吞吐量连续9年居世界第一,货邮和航空旅客吞吐量分别位居世界第三、第四。
“走出去”网络遍及全球178个国家和地区,“一带一路”建设成为上海对外经贸合作的新机遇和新空间。
上海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并致力于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
上海建设全球国际化城市的思考与建议
上海建设全球国际化城市的思考与建议【摘要】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建设全球国际化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在优化城市交通网络、加强城市文化软实力、推动科技创新、提升城市人口素质和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等方面,上海都有着重要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通过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和软实力,上海可以更好地融入全球化进程,提升国际影响力,吸引更多国际人才,进一步推动城市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
上海建设全球国际化城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不断完善城市的功能和软实力,上海才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
【关键词】上海、全球、国际化城市、建设、交通网络、国际交通枢纽、城市文化、软实力、国际影响力、科技创新、创新中心、人才、城市规划、宜居环境、重要性、完善、作用。
1. 引言1.1 上海建设全球国际化城市的背景上海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国际大都市,一直致力于建设成为全球国际化城市。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上海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了一个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的城市。
上海建设全球国际化城市的背景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当时上海率先承担了对外开放和经济特区试点的重要任务,加快了城市现代化和国际化的步伐。
随着近年来“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推进,上海的国际化发展面临更大的历史机遇。
上海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发展基础,具备建设全球国际化城市的坚实基础和条件。
上海建设全球国际化城市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重要任务,也是上海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推动科技创新、提升人才吸引力等方面的努力,上海必将在建设全球国际化城市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1.2 上海建设全球国际化城市的重要性上海作为中国著名的国际大都市,其建设全球国际化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全球国际化城市可以为上海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经济增长点。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城市间的竞争已经不再仅仅是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更多的是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
城市的品牌建设
城市的品牌建设标题:城市的品牌建设引言概述: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城市的品牌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个城市的品牌不仅仅是一个标识,更是城市形象的代表,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和吸引力。
因此,城市的品牌建设不仅仅是宣传和营销的问题,更是一个城市整体形象的体现。
一、城市品牌建设的重要性1.1 提升城市形象城市的品牌建设可以提升城市形象,让人们对城市有更深刻的印象。
一个具有独特品牌的城市,会让人们对其有更多的好感和认同感。
1.2 增加城市吸引力一个有吸引力的城市品牌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投资者和居民,带动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
1.3 塑造城市文化城市的品牌建设也可以帮助塑造城市的文化形象,传播城市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使城市更具魅力和个性。
二、城市品牌建设的策略2.1 突出城市特色城市的品牌建设需要突出城市的独特特色,可以是城市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产业优势等,通过这些特色来吸引人们的注意。
2.2 打造城市形象通过城市的建筑、景观、文化活动等方面来打造城市的形象,让人们对城市有更深的认知和印象。
2.3 制定品牌推广计划制定品牌推广计划,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和活动来推广城市品牌,增加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城市品牌建设的实践案例3.1 巴黎巴黎作为世界知名的城市,其品牌建设主要侧重于浪漫、时尚和文化,通过巴黎塔、卢浮宫等标志性建筑和时装周、艺术节等文化活动来打造城市的品牌形象。
3.2 新加坡新加坡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城市国家,其品牌建设主要侧重于创新、多元文化和绿色环保,通过新加坡科技园、美食文化和绿色城市规划等方面来打造城市的品牌形象。
3.3 上海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城市,其品牌建设主要侧重于现代化、国际化和开放性,通过上海金融中心、世博会等国际活动来打造城市的品牌形象。
四、城市品牌建设的挑战与机遇4.1 挑战:竞争激烈随着城市品牌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各个城市都在积极推动品牌建设,竞争激烈,如何突出自身特色成为一个挑战。
2021年公需课《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及城市发展评析》考试题目及答案
2021年公需课《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及城市发展评析》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明确示范区(理事会)是示范区建设重要事项的决策平台,负责研究确定示范区建设的发展规划、改革事项和支持政策,协调推进重大项目2、如今,(昆山)又提出了“下一站上海”,面向未来15年,建设城区东面的娄江新城,其重要依托便是西北工业大学和西交利物浦校区,为航空产业、高端装备、新材料、汽车零部件等产业发展提供创新支撑,与上海在产业链等方面形成良性互动。
3、数据显示,2011年以来,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截至2020年11月,试点碳市场共覆盖电力、钢铁、水泥等20余个行业近3000家重点排放单位,累计配额成交量约为4.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累计成交额近100亿元。
4、在合肥,“科大系”企业多达几十家,涉及(人工智能)、高温超导、纳米材料、新能源等多个领域。
5、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徽州民宿等多种业态蓬勃发展,七成以上村庄、十多万农民参与旅游服务,全域旅游格局初步形成,“(泉水鱼)”成为我国首个纯渔业农业重要文化遗产。
6、2019年7月,(嘉兴)市委正式通过《关于实施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首位战略打造以一体化推动高质量发展典范的决定》。
《决定》明确了实施首位战略的总体思路:12410。
7、统筹推进省际之间工业互联网建设,推动企业内外网改造升级,积极参与国家标识解析与(标准体系)构建。
8、目前,(宁波)成功获批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宁波片区、浙江自贸区宁波联动创新区,杭州湾新区获批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
9、2020年中国GDP万亿城市(23)个?10、2004年,(合肥)成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
2010年进入国家科技部的创新型试点市和国家发改委的创新型城市试点。
11、针对产业布局不合理问题,长江保护法规定,长江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快重点地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
城市的品牌建设
城市的品牌建设一、引言城市的品牌建设是指通过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人材、投资和游客,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
一个成功的城市品牌可以为城市带来经济增长、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
本文将探讨城市品牌建设的重要性、步骤和策略,并通过实例分析说明。
二、城市品牌建设的重要性1. 经济增长:一个具有强大品牌的城市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企业,促进经济发展。
品牌建设可以为城市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促进城市经济的繁荣。
2. 吸引人材:城市品牌建设可以吸引高素质的人材流入,推动人材集聚和创新创业活动。
一个具有良好品牌形象的城市能够为人材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优质的生活环境,增强城市的竞争力。
3. 旅游业发展:城市品牌建设可以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旅游业的发展可以为城市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4. 社会形象塑造:一个具有良好品牌形象的城市可以提升居民的自豪感和归属感,促进社会凝结力的增强。
品牌建设可以塑造城市的文化形象、社会价值观和发展理念,推动社会进步和和谐发展。
三、城市品牌建设的步骤1. 品牌定位:确定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和独特价值,明确城市品牌的定位和目标。
通过市场调研和分析,了解目标受众的需求和偏好,制定相应的品牌策略。
2. 品牌传播:利用多种媒体渠道和宣传方式,将城市品牌形象传达给目标受众。
可以通过广告、公关活动、社交媒体等方式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塑造城市的形象和故事。
3. 品牌管理:建立有效的品牌管理机制,确保城市品牌的一致性和持续性。
包括品牌标识的设计和管理、品牌形象的维护和传播、品牌声誉的管理等方面。
4. 品牌评估:定期评估城市品牌的效果和影响,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品牌策略的调整和优化。
可以通过市场调研、舆情监测等方式了解市民和游客对城市品牌的认知和评价,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四、城市品牌建设的策略1. 文化塑造:通过宏扬城市的文化特色和历史传统,打造独特的城市形象。
城市品牌建设对于城市发展的影响——城市品牌建设工作总结
城市品牌建设对于城市发展的影响——城市品牌建设工作总结城市品牌建设工作总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城市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意识到,城市品牌建设是促进城市发展的关键战略之一。
城市品牌是一个城市对外界的展示窗口和面向公众的形象代表,其建设涉及城市文化、旅游、经济等多个方面,对于城市的形象塑造、经济发展、居民幸福感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一、城市品牌建设对城市形象塑造的影响城市品牌建设是指通过一系列市场营销策略和形象包装,将一个城市塑造成具有一定形象和特点的品牌。
通过品牌策划和市场推广等手段,打造出符合城市特点、市场需求、公众认可的品牌形象。
城市品牌建设对城市形象的塑造至关重要,可以让人们对一个城市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促进城市的发展。
城市品牌可以准确地传递城市的形象和特点,让外界更好地了解和认知。
例如,闻名全球的拉斯维加斯品牌,就让人们直接想到了赌博、繁华和奢华。
雷州市作为中国著名的渔业城市,其品牌标识中主题鲜明地传递出渔业和海洋的元素,准确地表现了雷州的城市形象和特色。
通过品牌宣传和市场推广,可以让城市在外界形成一种容易被人们接受和认知的形象,对于发挥城市的资源和优势、吸引外部人才、打造城市品牌和增强城市的竞争力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城市品牌可以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城市品牌建设能够打造一个城市与众不同的形象和特色,增强城市的认可度、好感度和舒适度,进而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例如,上海作为中国的一线城市,具有强大的竞争力,但上海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需要通过品牌建设来不断提高的。
通过上海城市品牌建设,上海市已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城市之一。
二、城市品牌建对城市经济的影响城市品牌建设不仅对城市形象塑造具有积极的影响,更对城市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城市品牌作为一个城市的核心资源和价值源泉,可以直接引导城市经济的发展方向和增加城市创收。
上海建设全球国际化城市的思考与建议
上海建设全球国际化城市的思考与建议上海作为中国的重要城市,是国内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中心之一,也是中国政治、商业、金融、贸易等方面的重要枢纽。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上海正在迈向全球化的步伐。
本文就建设全球国际化城市的思考与建议作出以下探讨。
一、加强城市品牌建设。
品牌是城市的重要象征和标志,是城市文化、历史、形象和竞争力的反映。
因此,上海要通过推广自身的品牌形象,提高城市知名度和地位,增加城市的吸引力,进一步吸引外来投资和招商引资。
同时,还要通过品牌推广,培养市民的城市自豪感和民族自豪感,促进城市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
二、加强城市项目的管理和规划。
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管理和规划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上海作为国际化城市,必须精细化管理城市的各个方面,包括交通、环境、住房、文化、教育、医疗、社区等。
此外,在城市的规划和设计上,应着重考虑环保、可持续发展和资源利用等方面的问题。
三、加强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
上海作为国际化城市,必须有足够的国际化人才支撑。
城市应加强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注重高端人才的集聚和创新,增加人才的薪酬和福利,优化人才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
同时,也应通过提高职业技能、教育培训等手段,引导人才实现个人职业发展,提高国际化竞争力。
四、加强城市交通网络和基础设施建设。
依托优秀的交通和基础设施,上海才能更好地竞争和发展。
在交通建设上,应加快轨道交通和公交车的拓展和建设,优化道路规划和交通场站建设。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应加强城市的供水、供电、通信、供气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提升。
上海建工:打造国际一流的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商
放大数字链接的综合效应,打造智慧 足上海、全国布局、海外发展”,深 “7”——华南、华中、海南、西南、
设计、智慧建造、智慧加工、智慧运 度参与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主动对接 京津冀、雄安、东北七大区域实施全
维和智慧更新的数字化平台,赋能全 上海“五个中心”“五型经济”建设、 面开放,继续深耕既有重点城市,大
党建联建、市场监管等方面,通过深 的互联互通和数据集成,形成新型建 网络安全绩效考核制度;全面开展网
度融入当地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建立 筑工业化体系,强调“两化融合”从 站备案管理和等级保护工作;构筑全
广泛深入的工作联系,不断扩大在地 局部向全局的统筹转变,做好同步推 方位的网络安全检测和预警平台,实
职工的属地化比例,形成具有当地化 进工作。重点解决流程管理缺位与“两 现网络安全可视化管理;加强信息化
运营、建工标准管理的上海建工区域 化融合”能力不足等问题;加速信息 人才队伍建设,通过高端人才引进、
公司系列品牌。
化创新成果转化,打造工程技术成果 专业人员培养组建复合型数字建造技
转化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加速重大 术研发团队,涵盖土木工程、软件开发、
地主流市场,真正成为当地政府的“子 产业运营大数据平台等作为核心任 造技术,发挥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的
弟兵”。
务。
引领作用。培育应用推广成效的标杆
公司将进一步强化区域公司能力
为了推动数字化战略的实施,上 示范单位,加快核心系统项目管理平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设。在经济管控方面,着力加强标 海建工将加强集团层面的顶层设计, 台建设速度、实践深度和应用广度;
点城市的属地化法人公司体制机制建 工业化建造、绿色化建造以及专项技 层级壁垒,从数据规划到应用实现,
卓越的全球城市:2013年以来上海城市品牌建设述评
卓越的全球城市:2013年以来上海城市品牌建设述评作者:杨英来源:《上海城市管理》2017年第03期摘要:上海作为城市品牌的经典案例,其经典之处在于城市品牌持续走尖端化之路。
在基本实现了“国际大都市”的品牌目标后,上海积极将品牌定位升级为“全球城市”,继而又升级为“卓越的全球城市”,不断更新和提升其尖端城市品牌形象。
在尖端城市品牌的打造上注重品牌实力的搭建,同时也大力通过旅游、政府作用发挥等多种手段塑造城市品牌。
应该看到,上海在全球城市品牌上,还缺少关键核心技术和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品牌,企业国际竞争能力不足,在创新,尤其是创造世界性的价值观、主导世界价值走向上,还面临巨大的挑战。
上海市政府以及企业界对这些问题已经有所警惕,也正在谋求解决之道。
“上海速度”早已蜚声国内外,上海城市发展具有持续的活力,多项指标均位居全国城市前列。
如今处在中国城市发展梯队顶级的上海,又积极自我突破,续写尖端品牌之路,把视域的宽幅进一步扩展到了全球,积极谋求城市品牌在全球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将自己升级定位成“全球城市”,挑战和对标的目标,锁定为处在世界顶端的“顶级全球城市”,立志要把上海打造成为最尖端品牌——“卓越的全球城市”。
上海城市品牌打造之路形成了一条尖端品牌之路,上海尖端城市品牌案例也成为城市品牌发展中的经典案例。
本文将围绕着上海城市品牌建设问题,对上海2013年以来城市品牌建设、发展情况及特点作以评述。
一、卓越的全球城市:永创尖端品牌上海在1930年代就曾跻身于“国际大都市”行列,与伦敦、纽约、巴黎、东京、柏林并称为世界六大国际大都市,引领国际风潮。
经过60年的中断后,上世纪90年代,上海又重新提出国际化大都市的定位,将自己矗立在潮流前沿。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年)》确立了“把上海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的国际大都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大战略。
上海通过“四个中心”战略的持续打造,到2014年时,已经基本实现了国际大都市的定位目标。
上海品牌建设实施方案
上海品牌建设实施方案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和国际大都市,品牌建设对于其经济发展和国际形象至关重要。
为了提升上海的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品牌建设实施方案势在必行。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上海的品牌定位和核心竞争力。
上海作为中国最具活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城市之一,其品牌应该以开放、创新、包容、多元为核心价值观,突出其国际化、现代化的特点。
同时,上海在金融、科技、文化、旅游等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应该通过品牌建设突出这些核心竞争力,树立上海在全球的领先地位。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对外传播和宣传。
上海的品牌建设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向国内外受众传递城市形象和核心价值观。
可以通过举办国际性活动、举办文化交流活动、开展国际合作交流等方式,提升上海的国际知名度。
同时,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大对外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上海、关注上海、认可上海。
再者,要加强品牌形象的塑造和管理。
品牌形象是品牌建设的核心,需要通过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等方面的努力,打造出一个现代、宜居、宜业、宜游的上海形象。
同时,要加强对品牌形象的管理,防止负面事件对品牌形象造成损害,建立健全的危机公关机制,及时有效地应对各种品牌危机事件。
最后,要加强品牌建设的内生动力。
上海的品牌建设需要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和参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居民等各方都应该积极参与品牌建设,形成合力。
政府要加大对品牌建设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创新发展,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品牌价值;社会组织和居民要自觉维护上海的品牌形象,共同营造良好的品牌氛围。
综上所述,上海品牌建设实施方案需要明确品牌定位和核心竞争力,加强对外传播和宣传,加强品牌形象的塑造和管理,加强品牌建设的内生动力。
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实施方案,才能提升上海的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为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城市品牌建设浅论——以上海、广州、深圳为例
城市品牌建设浅论——以上海、广州、深圳为例作者:杨媛媛王卫红来源:《中国市场·营销研究方向》 2015年第8期杨媛媛1,王卫红2(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广东广州510545;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商学院,广东广州510420)[摘要]城市品牌是一个城市在推广自身形象过程中,根据城市的发展战略定位所传递给社会大众的核心概念。
本文通过建立城市品牌价值指数指标体系,对上海、广州、深圳三座沿海开放城市进行宜居、宜业、宜学、宜商、宜游五方面的品牌价值分析,虽然各有所长,但整体价值以上海为第一。
上海城市品牌的成功定位给别的城市在品牌建设方面提供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城市品牌;品牌价值指标体系;城市品牌定位[DOI]1013939/jcnkizgsc201532084近年,我国进入城市化建设和改造的高峰期,城市之间的品牌竞争日趋激烈。
城市的品牌建设价值不仅反映这座城市的商业竞争力,还涉及这个城市能否为全体社会成员带来最大的利益,对投资者带来最大回报,充分挖掘城市的各种资源,是进行城市品牌建设的物质建设基础;而价值指标,则是品牌定位时必须进行论证的关键事项。
本文以上海、广州、深圳为例,建立相关指标体系,通过统计评分比较分析三座城市的品牌价值情况,为其他城市品牌建设定位时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
1城市品牌价值指数指标体系构建本文关于上海、广州、深圳城市品牌定位的评价主要依托于城市品牌价值指数指标体系。
这个指标体系是本课题组在首都科学决策研究会对外公布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以及通过问卷星平台设计的问卷调查回收的数据统计重新制定、构建的。
问卷共向上海、广州、深圳三座城市的市民发放900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815份,可信度接近91%。
主要把城市的品牌价值体系分为以下5个一级指标和各自对应的4个二级指标,分别是:(1)宜居——城市品牌价值的基础。
在问卷统计结果中发现,人们对于宜居城市的定义除了环境好、污染少,城市噪声低以外,更看重的是是否能够在所居城市拥有属于自己的房产。
上海市品牌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陈跃华:多维度打造品牌上海
Cover Story40封面文章. 上海号角《中国名牌》:早在中国提出品牌强国的战略之前,上海已经高频进行品牌建设方面的调研和理论建设。
近年来更是将品牌作为经济的重要增长极进行重点打造,那么上海在品牌战略的理论基础源于何处?陈跃华:上海在新时期、新阶段整个理论体系的指导思想是紧紧围绕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追求卓越的发展取向,面向全球、面向未来,加快推进国际经济、经济、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五个中心的建设,努力把上海建设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以加快提升城市的核心功能,带动地区和全国的发展。
实际上,上海在几年前就提出了“率先从产品经济向品牌经济转型发展”的战略思路。
我们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研究发现:品牌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级形态。
首先,这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而不仅仅是企业层面的品牌问题。
其次,它是一种高级形态,就说明是发展到某一阶段的产物。
最后,它需要具备一定条件,如该地区必须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具有品牌消费的习惯和传统、以及具2018年5月10日,首届“中国品牌日”系列活动在上海开幕,上海正以全新的姿态,实施品牌战略,响应国家“发挥品牌引领作用”的要求,打造城市品牌。
近日,上海市品牌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陈跃华接受了《中国名牌》的专访,介绍了上海市城市品牌的设计蓝图。
多维度打造品牌上海本刊记者/张飞龙 房磊《中国名牌》:能否简要介绍上海发展品牌经济的顶层设计是什么?陈跃华:经过一系列专业权威的调研,上海设计出三个层面的品牌建设框架。
第一是城市品牌建设,把上海品牌建设和营商环境捆绑在一起。
就如同迪拜一样,其城市品牌建设侧重于塑造世界购物天堂和旅游城市,城市经商环境营造的非常好,拥有极高的信誉度,有较强的实际购买力等。
恰恰这些门槛条件,上海具备,这也是上海能够转型品牌经济的基础所在。
好的城市品牌本身就是优良营商环境的标志,譬如说500强企业要到中国,首选上海,究其原因就是上海的城市品牌在世界比较响亮,上海的营商环境在国际上有口皆碑,因此上海具有内发动力去发展品牌经济。
城市品牌形象塑造:创意设计的“价值之道”
532012.12 Shanghai EconomyMarket │ 市场城市品牌(City Brand)从广义而言,是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地理资源、人文性格、城市景观、经济形态等等诸要素被社会与公众广泛认知且认同的某种最具典型意义的象征与印象。
在全球化进程加剧的当下,城市品牌已经成为城市最大的无形资产,良好的品牌效应不仅可以提升城市形象,还能增加城市的竞争软实力,置换出更大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环境效益。
随着中国社会的城市化发展宏观进程,国家与政府对旅游产业、创意产业以及文化产业的重视与推进,目前的政府、城市管理者对所谓“城市品牌”的重视与投入程度也愈来愈大。
然而,国内的城市在品牌形象塑造、创意设计等诸多方面犹存在不少误区,与国际城市品牌横向比较,存在着由品牌观念到专业水准、技术层面的不小距离。
因此,结合对一下几个“城市品牌形象”成功典型案例的关注与研究,而展开对城市品牌形象创意设计“价值之道”的专业智慧思考和分享。
首先,我们来看看中国南方的“东方之珠”香港。
香港的城市品牌形象塑造始于1997年,当时,香港回归世界瞩目的同时,亦有舆论关注回归后的香港是否会从国际舞台上消失。
为展开“香港品牌”计划,港府聘请国际专家团队,在全球展开调查与研究,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创意设计工作。
2001年5月“全球财富论坛”在香港举行,“香港品牌”也同时向全世界公布。
经过精心的推广与传播,广为大众所接受。
“香港品牌”标识包括一条形象化的飞龙图形,其中巧妙地潜藏了 “香港”汉字与英文缩写“HK ”,及“Asia's World City /亚洲国际都会”的品牌标语Slogan(图1);它突显了香港东西方文化荟萃的特点,反映了香港作为国际商业之都、文化艺术之都的地位,突出了其“文明进步、自由开放、安定平稳、机遇处处、追求卓越”的活力与创新的城市精神与特质。
文/娄文冰其品牌定位及标语Slogan 为“Asia's World City / 亚洲国际都会”, 这一品牌定位是经过一个国际顾问团队,在香港及全球经过充分的调研测试及评估结论后才最终确定的。
上海品牌形象策划
上海品牌形象策划一、引言上海,作为中国最具国际化的城市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城市魅力。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上海的品牌形象策划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上海品牌形象策划展开讨论,从品牌传播、品牌定位和品牌塑造等方面提出有效的策略和措施。
二、品牌传播品牌的传播是品牌形象策划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对于上海这座城市而言,可以通过多种媒介进行品牌传播。
首先,可以利用传统媒体,如电视、广播和报纸,来传递上海的独特魅力和发展成果。
其次,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通过精心设计的内容和形象,吸引更多的目标受众关注上海品牌。
此外,可以考虑与知名的公众人物、企业和组织进行合作,通过他们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提高上海品牌的知名度和认可度。
三、品牌定位品牌定位是指确定品牌在目标市场中的定位和差异化优势。
对于上海品牌形象策划而言,可以根据城市的特点和优势来进行定位。
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可以强调其开放、创新和多元化的特点。
此外,上海还具有独特的城市景观,如外滩、豫园和上海科技馆等,可以将这些标志性的地方与上海品牌形象紧密结合,形成独特的城市印象。
四、品牌塑造品牌塑造是指通过形象塑造和宣传推广来打造一个独特而积极的品牌形象。
对于上海品牌形象策划而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品牌塑造。
首先,可以通过设计独特的品牌标识、标语和口号来提升上海品牌的辨识度和记忆度。
其次,可以通过举办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和展览来展示上海的文化底蕴和创新能力。
此外,可以利用大型的国际活动和会议,如世博会和进博会,来展示上海作为国际化城市的魅力和吸引力。
五、策略和措施为了有效地进行上海品牌形象策划,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和措施。
首先,建立专门的品牌形象策划团队,由专业人士组成,负责品牌的策划、传播和管理。
其次,进行市场调研和分析,了解目标受众的需求和偏好,以便精确定位品牌形象。
此外,与相关的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组织进行合作,共同推动上海品牌形象的建设和推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卓越的全球城市:2013年以来上海城市品牌建设述评作者:杨英来源:《上海城市管理》2017年第03期摘要:上海作为城市品牌的经典案例,其经典之处在于城市品牌持续走尖端化之路。
在基本实现了“国际大都市”的品牌目标后,上海积极将品牌定位升级为“全球城市”,继而又升级为“卓越的全球城市”,不断更新和提升其尖端城市品牌形象。
在尖端城市品牌的打造上注重品牌实力的搭建,同时也大力通过旅游、政府作用发挥等多种手段塑造城市品牌。
应该看到,上海在全球城市品牌上,还缺少关键核心技术和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品牌,企业国际竞争能力不足,在创新,尤其是创造世界性的价值观、主导世界价值走向上,还面临巨大的挑战。
上海市政府以及企业界对这些问题已经有所警惕,也正在谋求解决之道。
“上海速度”早已蜚声国内外,上海城市发展具有持续的活力,多项指标均位居全国城市前列。
如今处在中国城市发展梯队顶级的上海,又积极自我突破,续写尖端品牌之路,把视域的宽幅进一步扩展到了全球,积极谋求城市品牌在全球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将自己升级定位成“全球城市”,挑战和对标的目标,锁定为处在世界顶端的“顶级全球城市”,立志要把上海打造成为最尖端品牌——“卓越的全球城市”。
上海城市品牌打造之路形成了一条尖端品牌之路,上海尖端城市品牌案例也成为城市品牌发展中的经典案例。
本文将围绕着上海城市品牌建设问题,对上海2013年以来城市品牌建设、发展情况及特点作以评述。
一、卓越的全球城市:永创尖端品牌上海在1930年代就曾跻身于“国际大都市”行列,与伦敦、纽约、巴黎、东京、柏林并称为世界六大国际大都市,引领国际风潮。
经过60年的中断后,上世纪90年代,上海又重新提出国际化大都市的定位,将自己矗立在潮流前沿。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年)》确立了“把上海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的国际大都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大战略。
上海通过“四个中心”战略的持续打造,到2014年时,已经基本实现了国际大都市的定位目标。
加上自21世纪开始,世界经济、文化重心东移,这将大大有利于上海的发展,上海基于此类利好的预期,乘势而上,把城市品牌提升到了尖端前沿。
2014年3月,上海市政府制定的《关于编制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意见》提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基础上,努力建设成为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全球城市”。
2014年4月在中央领导人的建议和要求之下,上海又增加了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定位。
自2014年起,上海新的尖端品牌——“全球城市”品牌开始创建。
全球城市(Global City)最初的衡量指标只是在经济方面,只要求在生产性服务业、总部经济等经济性的维度上具有全球影响力,之后逐渐向多维扩展。
不过在目前,全球城市尚没有统一的模式,各个全球城市之间差异也比较大。
声称是全球城市的各个城市中,所依赖的维度也不一,至今只有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贸易中心是所有全球城市共同的维度要素。
当然,理想的全球城市是在科技、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城市:在经济方面,居于价值链高端,能够超越国家而协调和组织全球经济;在科技方面能引领全球科技走向;在文化上,能创造世界性的价值观和先进文化理念;城市在全球网络中,居于关键节点地位。
上海的全球城市图景就是这种理想级的全球城市。
上海直触“全球城市”这样的尖端品牌,既有基于全球竞争的考虑,也有基于国内城市竞争的考虑。
上海在城市群的级别上,已经是在长三角地区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核心城市,以上海为中心的“两小时经济圈”正在形成,到2020年“两小时经济圈”将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全境以及安徽除亳州以外的40个城市。
在国家层面上,上海拥有大陆首个自贸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国改革创新的领头羊,营改增、自贸区等新一轮的多项改革都在上海首先实验,对全国的改革创新都有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
上海拥有众创中心500多家,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100多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
2013年,上海在中国城市文化竞争力排名第二。
2015年在中国289个城市中,上海文化城市竞争力上排名第一,信息城市竞争力排名第二,知识城市竞争力排名第三。
[1]根据2017年1月的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上海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0.5%,已经逐步向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迈进,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生产总值的3.8%,每万人发明专利35件,[2]所以上海既是中国科技创新的代表城市之一,也是中国产业结构最为现代化城市之一,在全球影响力方面已经有了坚实的全球竞争基础。
日本森纪念财团城市战略研究所公布的“全球城市实力指数(Global Power City Index)”显示,2013年上海排名第12位,2014年上海排名第15位,2015年上海排名第17位,2016年上海排名第12位。
[3]在这些基础上的下一步发展,自然也就是尖端前沿——全球城市。
当然,这也有被迫的成分,因为上海意识到在全国城镇化水平快速持续推进的大格局下,国内城市品牌总量上升,城市品牌竞争加剧,而客观上,在举国大规模迈向城市化,城市开发遍地开花的潮流之下,上海并非资源城市,在城市化方面的领先、城市开发方面的优势将渐不明显。
因此,上海要避开同质化竞争,城市品牌要持续引领潮流,也必须发挥国际化的存量优势,继续先人一步,提升一个频段,在“全球城市”轨道上走出一条示范之路。
城市品牌建设不在于蛊惑人心的营销技巧和品牌技巧,而在于是否走对了路。
对于城市而言,城市品牌的根本问题在于道路如何选择的问题。
上海的“全球城市”之路,也正抓住了城市品牌建设的精髓。
规划卓越全球城市,发展最尖端城市品牌。
2016年,上海又进一步升级了城市品牌的定位,将城市品牌直接拉升至最尖端,将定位升级为“卓越的全球城市”。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年)》将上海城市发展的目标愿景定为“卓越的全球城市”,设定的目标为“在2020年基本建成‘四个中心’的基础上,到2040年将上海建设成为综合性的全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文化大都市”。
这实际上是要从原来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升级为全球经济中心、全球金融中心、全球贸易中心、全球航运中心、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全球文化中心,成为六大中心性指标维度综合合成的全球城市品牌,把上海建设成为具有“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三大品牌吸引力的胜地。
创新之城主要塑造全球城市的活力和发展驱动力,人文之城主打全球城市的魅力和吸引力,生态之城的品牌定位则主攻全球城市品牌的可持续问题。
六大中心、三大品牌方向复合支撑,共同形成了上海全球城市品牌的最尖端定位。
如果这一品牌定位愿景可以如期实现,上海将成为匹敌甚至超越伦敦、纽约、东京的世界尖端城市。
二、品牌实力搭建:打牢全球城市品牌基础上海在打造“全球城市”品牌形象方向上,着意以实力为基础,注重“全球城市”品牌实力基础建设。
城市品牌最终根源于实力,没有实力,任何城市品牌终将不过是一具漂亮的躯壳。
上海全球城市品牌建设,不做漂亮的躯壳,而做有实力的城市。
在城市实力建设上,上海扎实用功,着力打牢全球城市的实力基础,在四个中心维度基础上,持续突出城市品牌基础的巩固和强化。
上海全球城市品牌的金融维度强化。
自从第一个全球城市——伦敦将金融作为全球城市的主打产业以后,城市的国际金融地位就成为了全球城市的标配。
上海素有金融基础,1992年中共中央明确上海要建设成为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
2009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确定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
[4]按照中央的部署和上海的战略规划,上海从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入手,持续打造金融中心地位。
目前,上海已经建构了面向世界的金融市场体系,辖区内拥有上海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中国金融交易所、上海钻石交易所、黄金交易所、金融衍生品交易所、银行间债券市场、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等多家金融机构。
2016年,又成立了上海保险交易所、上海票据交易所、中国信托登记公司、全球清算对手方协会、中保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等机构,金融市场机构主体进一步丰富。
到2015年年末,上海共有金融业单位1 430家,其中货币金融机构618家,资本市场类机构350家,保险类机构382家,外资金融单位230家。
[5]2016年,上海金融市场直接融资额近10万亿,连续三年居国际金融中心第六位。
根据英国伦敦调研公司Z/Yen Group编制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2016年,在全球86个金融中心城市中,上海已排名至第16位。
在已有的基础上,2016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又进一步提出,上海要在未来5年迈入全球金融中心前列的发展目标。
以金融制度改革创新为手段,谋求全球金融中心地位。
上海与其他已经成立的全球金融中心城市的一个显著区别,在于上海较大程度上受制于国内的金融体制制约,因此,在成长为全球金融中心的道路上,必须应对大大小小的金融体制障碍和约束,首先实现对现有制度的超越,必须持续地进行金融制度改革创新。
但同时,上海的金融制度改革创新又是极其不易的,金融制度改革创新不但牵一发而动全身,极其敏感,而且所涉及的全球货币交易又往往有国家主权的顾虑,因此,上海的金融制度改革创新选择了渐进和实验的办法,然后纵向深入并逐波次扩大范围。
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成立后,上海分批推出金融创新案例,坚持以金融制度创新为主的实验改革。
上海自贸区废除了外资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确立投资准入的“负面清单”,为境外投资者创造自由投资便利;针对性地推出了自由贸易(FT)账户系统,实现资金境内外自由划转。
整体上,自贸区金融改革围绕着资本项目可兑换、利率市场化、金融市场开放等核心项目先试先行,建立了一系列创新性的金融制度和风险控制制度,为上海全球金融中心建设积累经验。
2016年,时任上海市长的杨雄市长提出要对标国际开放度最高的自贸区(纽约第49号自贸区、德国汉堡港自贸区、阿联酋迪拜自贸区、荷兰鹿特丹自贸区),又将金融制度改革向纵深推进。
上海全球城市品牌的国际经济中心维度打造。
上海全球城市的国际经济中心维度的打造上,既避免伦敦那样与国内经济脱轨,又注意学习东京强化保留高端制造业的实体化战略经验。
这几年一直坚持既不放松制造业,又不断强化服务业的全球城市发展之路。
在产业实力支撑方面,上海重点打造张江微电子产业基地、安亭汽车制造基地、金山石油化工产业基地、宝山精品钢材产业基地、临港装备产业基地、长兴船舶产业基地等六大战略性产业基地,紧紧抓牢制造业这个实体基础,大力升级,将“制造”向“智造”转变,把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能源装备、民用航空和空间信息等确定为重点行业,把先进制造业和高端制造业、智能制造业、先进装备制造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发展方向,对制造业产业格局进行优化升级改造,对此,上海还确定了明确的结构性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