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发表时间:2015-05-11T09:34:33.267Z 来源:《素质教育》2015年5月总第176期供稿作者:石家信薛希玲[导读] 上好一堂课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使探索知识成为他们迫切的需要。

石家信薛希玲青州市五里初级中学262521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身生活、社会生活及所学的数学学科知识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综合活动课程,目前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开展。但在当前基础学科课程和课堂教学占优势的情况下,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仅靠一学期几个研究性课题是不够的。我们认为: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教育思想,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因此在课堂和学科中进行研究性学习是落实和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关键,课堂教学应成为研究性学习的主阵地。只有占据了这个主阵地,研究性学习才可能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学习方式。下面谈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该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参与学习: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动机

上好一堂课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使探索知识成为他们迫切的需要。达到这种效果的最好方法是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在问题情境中,新的需要与学生原有的数学水平之间存在着认识冲突,这种冲突能诱发学生数学思维的积极性。人一旦对某种事物产生了兴趣,就会产生一种求知的精神力量,甚至可以达到为此废寝忘食的地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学生这种“好动、好奇”的心理,恰当地设问,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很快地投入到自主探索中去。

二、尊重选择,张扬学生自主探索的个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要把认识成果转化为个体认识,学生的认识是再生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不同的想法和做法,教师不要一味地牵强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喧宾夺主。这样做会大大抑制学生思维的发展,还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提高。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种的,探索问题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教师要善于尊重学生的选择,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

三、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要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探究的前提、基础。学生主要是观察实验、体会变化、自主参与、发现规律,要给予学生自由空间,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仅仅起到主导作用。许多教育家认为“学生自己也可独立学习,是主动的学习者”,“对学生的自由活动采取何种态度,是区分教育好坏的分水岭”;并对传统学校压抑学生自发冲动的做法给予了尖锐的抨击,认为“纪律则是通过自由而来”。的确,要让学生自主探究,就应把课堂上的学习自由“还”给学生。做到让学生独立思考、热烈讨论、踊跃交流。我的尝试是: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与时间进行思维。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积极为学生创设展示思维的条件和机会,有充分的空间让学生展示思维,激励其主动探究问题,同时也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创造思维活动。如出示是非题:两边及第三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我先给每个学生独立思考判断的时间,然后用手势作出判断。我不是直接分析或简单宣布答案,而是请小组内有不同答案的学生互相辩论、互相说服对方,然后再一次手势判断,最后请学生说明思路。这样,学生有了充分的自由空间,能够在思维活动中体会问题解决的整个过程,真正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要引导学生进行多向思维。例如:在RT△ABC与RT△ADC中,∠B=∠DAC=90°,增加什么条件能使△ABC与△DAC相似?在学生的讨论、比赛、归纳中出现了二十多种增添方案,激起了学生思维的高峰和创造的兴趣。学生参与实验的过程实际上是在观察实验模拟过程中思考。当然,在问题讨论环节中,部分学生仍可发挥创造性,提出自己新的“实验”设想,并上讲台进行实验操作演示或由教师择优实验。

四、动手操作,体验学生自主探索的乐趣

心理学家认为“智慧出于手指尖上”。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亲自操作,通过观察、分析,既可以发现规律、获取新知,也能在教学过程中,经过合理组织、调控,让学生逐渐进入兴奋状态,使课堂教学产生一浪未平一浪又起的高潮,从而使学生的身心沉浸在自主探索的情趣之中。

五、关注情感,营造主动参与的氛围

心理学研究证明,一个人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时,他参与的主动性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正因为如此,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改善师生关系才摆到了数学教学的首位。课堂上老师不能以权威形象自居,要尊重、理解、信任和爱护每位学生,把学生看作数学活动中的朋友,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信任感和自信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心情舒畅,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才能敢想、敢问、敢于创新,从而自觉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

实践证明,融洽师生关系,创设课堂情境,以趣激思,是促使学生主动探索的有效方法。在新课程实验全面推进的今天,把“自主探索,主动参与学习”的新课程理念融进数学课堂教学中,必将促进数学课程改革绚丽多姿,令数学课堂充满生机。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张崇善《探究式:课堂教学改革之理想选择》.《教学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11期。

[3]王继延主编《新课标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4]郑松茹《中学数学教与学》.《数学新教材探究性教学的实践与认识》,2004年,第7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