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同步练习: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同步练习:第13课东汉的兴衰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
立和巩固
第13课东汉的兴衰
1.下图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是()
2.他是一位有着西汉皇亲血统的布衣,新莽末年,海内分崩,天下大乱,他参加农民起义军,曾骑牛上阵,最终打出了自己的一片江山,被称为“牛背上的开国皇帝”。
这位“牛背上的开国皇帝”指的是()
A.汉高祖
B.汉武帝
C.汉景帝
D.光武帝
3.下列根据东汉光武帝在位时所采取的措施而总结的歌谣中,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A.释放奴婢轻负担
B.减轻刑罚并郡县
C.裁减官员惩污吏
D.压迫民族激矛盾
4.在东汉中期以后,下列哪两股势力交替把持朝政?()
①外戚②权臣
么?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
吏不必可畏,小民从来不可轻。
(4)材料三中的情景出现在东汉末年,这首民谣反映了当时民间一种怎样的情绪?
材料四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
旬日之间,天下向(响)应,京师震动。
—《后汉书·皇甫嵩传》
(5)材料四描写的是东汉末年哪一次农民起义的情景?请写出这次农民起义的时间、领导人、结果和影响。
教师详解详析
1.C【解析】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公元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9年,王莽篡汉建立新朝;25年,刘秀建立东汉。
2.D【解析】在新之后建立的政权是东汉,由光武帝建立。
3.D【解析】本题涉及历史学习中的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三大核心素养。
光武帝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了民族矛盾。
4.D【解析】东汉中期以后继位的皇帝年幼,造成外戚专权;皇帝长大后依靠宦官夺权,宦官专宠,又形成了宦官专权。
5.D【解析】图片中的文字“岁在甲子,天下大吉”,正是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的口号。
6.(1)图A是王莽,图B是光武帝;新建立于9年,东汉建立于25年。
(2)王莽的施政加剧了社会动荡,引起各地农民起义,最后政权被农民起义所推翻。
光武帝施政使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出现“光武中兴”的局面。
(3)外戚和宦官交替把持政权。
东汉中期以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无法主政。
动摇了东
汉的统治,使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4)人民无法忍受东汉末年的黑暗统治,反抗的情绪在民间蔓延。
(5)黄巾起义。
184年;张角;结果失败了;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东汉政权从此一蹶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