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教育学考试大纲(中学)》附录样卷及参考答案
《教育学考试大纲及指南》课后习题和典型题详解
《教育学考试大纲及指南》课后习题和典型
题详解
《教育学考试大纲及指南》是教育学考试的一本教材参考书,其中包含了很多考试话题和题目,以及对这些题目的详细解释。
学生准备参加教育学考试时,此书可以作为有效的辅助工具。
例如,此书中提供了各种知识点的课后习题,可以帮助学生回顾知识、强化记忆,找到学习的瓶颈,并深入理解概念,从而更好地备考和参加教育学考试。
另外,此书还提供了一些典型题的解析,通过分析考试题的思路和答题技巧,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课程内容,并根据考试要点建立自己的解题技巧,以便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此外,在考试前,学生可以利用《教育学考试大纲及指南》中的考试预测,结合老师在课堂上所讲的内容,合理安排课程进度,充分准备每一部分的考试内容,以确保自己有充足的时间攻克考试难关。
综上所述,《教育学考试大纲及指南》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是难得的考试辅助工具。
该书中提供的课后习题和典型题详解,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复习知识,把握考试要点,为学生取得理想成绩提供有效帮助。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中学)考试复习辅导资料及答案最终版
一.选择题:“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什么时期的教育特征?A.中国 B.埃及C.希腊 D.罗马 ( B)以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为教育目的的是古代A.斯巴达 B.埃及C.希腊 D.雅典 ( D)以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为教育目的是古代A.希腊 B.埃及C.斯巴达 D.雅典 ( C )以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为特征的是古代A.希腊 B.埃及C.斯巴达 D.雅典 ( D )以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比较严厉为特征是古代A.希腊 B.埃及C.斯巴达 D.雅典 ( C )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于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 ( C )以“教育的终身化”为教育特征的是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 ( D )以“教育的民主化”为教育特征的是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 ( D )以“教育的多元化”是为教育特征的是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 ( D )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文献是A.《学记》 B.《论语》C.《礼记》 D.《中庸》( A )在教育史上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家是A.孔子 B.孟子C.墨翟 D.荀子 ( A )在教育史上提出“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的教育家是A.孔子 B.孟子C.墨翟 D.荀子 ( A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A.孔子 B.孟子C.墨翟 D.荀子( A )下述属于墨家主张的是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C )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A )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A.兼爱 B.“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B ) 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A.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B.兼爱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C )下述属于道家的主张是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C )由《学记》提出的教育主张是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D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A.《学记》 B.《论语》C.《礼记》 D.《中庸》 ( A )“学不躐等”出自A.《学记》 B.《论语》C.《礼记》 D.《中庸》( A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 A )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A.苏格拉底 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 D.德莫克里特 ( A )下述著作中反映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的是A.《理想国》 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A )反映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的是A.《理想国》 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B )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是A.教育 B.教育学C.教育论 D.德育论 ( C )1632年,《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的独立,其作者是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C.卢梭 D.裴斯泰洛齐 ( A )近代启蒙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A.夸美纽斯 B.康德 C.卢梭 D.裴斯泰洛齐 ( C )近代教育史中主张“绅士教育”的教育家是A.裴斯泰洛齐 B.卢梭 C.康德 D.洛克 ( D )近代教育史中提出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家是A.洛克 B.卢梭 C.康德 D.裴斯泰洛齐 ( A )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夸美纽斯的研究,他的代表作是A.《大教学论》 B.《爱弥尔》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A )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教育家是A.卢梭 B.夸美纽斯C.康德 D.赫尔巴特 ( D )赫尔巴特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写了著名的教育学著作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 D )以下哪一项不是赫尔巴特强调的中心A.教师中心 B.学生中心C.教材中心 D.课堂中心 ( B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A.白板说 B.做中学C.儿童中心主义 D.实质教育派 ( C )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代表作是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D )以下哪一种观点是杜威的主张A.教师中心 B.儿童中心 C.课堂中心 D.教材中心 ( B )1939年,首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教育学》的教育家是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D.维果斯基 ( A )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始于A.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80年代 ( B )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了课程结构理论的教育家是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D.维果斯基 ( C )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了教学发展思想的教育家是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D.巴班斯基 ( B )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2.1)A 生产力B 科学技术C 政治经济制度D 文化 ( C )决定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是A 科学技术B 政治经济制度C 文化D 生产力 ( D )首次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学者是A 布鲁钠B 赞可夫C 舒尔茨 D皮亚杰 ( C )“人力资本”理论创建于()A 1948年B 1952年C 1958年D 1960年 ( D )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的因素是A 政治经济制度B 科学技术C 生产力D 文化 ( B )教育能推进科学的A 制度化B 系统化C 体制化D 全面化 ( C )人的身心发展具有(3.1 )A 系统性B 能动性C 客观性D 主观性 ( B )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A 孔子B 荀子C 孟子D 墨子 ( C )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A 弗洛伊德B 威尔逊C 格塞尔D 皮亚杰 ( C )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A孟子 B墨子 C孔子 D荀子 ( D )提出“白板说”的是A 华生B 洛克C 卢梭 D格塞尔 ( B )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教育、教学工作应A 有针对性B 因材施教C 抓住成熟期D 循序渐进 ( D )“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A 阶段性B 顺序性C 不均衡性D 差异性 ( B )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这是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A 顺序性B 阶段性C 互补性D 差异性 ( D )“因材施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A差异性 B 不均衡性 C 阶段性 D 顺序性 ( A )能够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前提的因素是A 成熟B 遗传素质C 环境D 教育 ( B )“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强调的是A 环境决定论B 遗传决定论C 教育万能论D 二因素论 ( B )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A 遗传素质B 环境C 个体主观能动性D 教育 ( C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指的是A 幼儿期B 儿童期C 少年期D 青年期 ( C )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就是(4.1 )A 教学目的B 教育目的C 培养目标D 教学目标 ( B )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A 教育目的B 教育任务C 教育规律D 教育原则 ( A )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A 控制作用B 制约作用C 促进作用D 指导意义 ( D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A 主要方法B 重要方法C 唯一方法D 特殊方法 ( C )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A 教育方针B 教育目的C 教学目标D 培养目标 ( D )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体现了A 教育的性质B 教育的任务C 教育的内容D 教育的规律 ( A )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A 高水平的智力B 实践能力C 健康体魄D 创新精神 ( D )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重视A 实践能力的培养B 思维能力的培养C 想象能力的培养D 创新能力的培养 ( D ) 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5.1 )A 潜在性B 现实性C 特殊性D 可塑性 ( D )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个体的早期发展更多地体现了A 实践的属性B 社会的属性C 自然的属性D 现实的属性 (C )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A 动力B 动机C 条件 D基础 ( A )学校作为为个体发展而有意识地安排的一种特殊环境,其要求、内容及各种活动能否引起并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取决于教师对这种环境的A 认识B 设计C 设想D 安排 ( D )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为丰富的一项权利是A 隐私权B 人身权C 名誉权D 荣誉权 ( B )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是A 人身自由权B 人格尊严权C 受教育权D 隐私权 ( C )学生是独立的社会个体,有着独立的法律地位,并且受到社会A 正常的保护B 热心的保护C 一般的保护D 特别的保护 ( D )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这是由学生的A 人格尊严权决定的B 人身自由权决定的C 隐私权决定的D 名誉权决定的 ( B )教师不得对学生进行漫骂、体罚、变相体罚和其他侮辱学生的行为,这是由学生的A人身自由权决定的 B 隐私权决定的C 人格尊严权决定的 D 荣誉权决定的 ( C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A 系统化B 多样化C 复杂化D 专门化 ( B )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是,必须具有A 学科专业素养B 教育专业素养C 品德专业素养D 职业道德素养 ( A )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是,必须具有A 管理能力B 控制能力C 教育能力D 研究能力 ( C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A 必然要求B 必然结果C 心理前提D 必要保证 ( D )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A 条件B 任务C 途径D 结果 ( A )教师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A 自由发展B 自主发展C 自愿发展D 自动发展 ( B )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A 权利B 威严C 权威D 人格力量 ( D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6.1)A内容改革 B方法改革 C课程改革 D途径改革 ( C)学校教育的基础是A教师 B学生 C班级 D课程 ( D )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A洛克 B斯宾塞 C赫尔巴特 D杜威 ( B)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指的是A课程类型 B教学计划 C教学大纲 D教科书 ( A)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
《中学教育学》教师资格考试考试第四次练习题含答案
《中学教育学》教师资格考试考试第四次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正确或最符合题意。
选对每题得一分,没选或选错均不得分)。
1、1939年,明确提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教育学》的教育家是()。
A、凯洛夫B、赞可夫C、布鲁纳D、维果斯基【参考答案】:A【解析】: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将马克思主义与教育学结合起来,主编了《教育学》。
2、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主要决定于个体身心发展的()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参考答案】:A【解析】: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主要决定于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3、()是教师备课和上课的主要依据。
A、教学大纲B、教科书C、参考书D、教学进度计划【参考答案】:B【解析】:钻研教材包括钻研大纲、教科书、参考书,其中教科书是教师备课上课的依据。
4、知识经济时代,教师应该成为()A、熟练型教师B、科研型教师C、奉献型教师D、勤奋型教师【参考答案】:B【解析】:知识经济时代,教师应该成为科研型教师。
5、转化后进生,首先要做的是()A、帮助后进生树立自信心B、帮助后进生搞好学习C、做好家访,争取家长配合D、帮助后进生改正缺点【参考答案】:A【解析】:转化后进生,首先要做的是帮助后进生树立自信心。
6、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这是()。
A、外部分组B、内部分组C、设计教学法D、道尔顿制【参考答案】:A【解析】:分组教学也是集体教学的一种形式,可分为:外部分组和内部分组。
外部分组是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
7、()是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
A、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出现B、教育实体的出现C、学校的产生D、学制的建立;【参考答案】:D【解析】: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教育学考试大纲重点整理及题库
选择题: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
A. 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正确答案)
B. 教育政策和教育制度
C. 教育方法和教育技巧
D. 教育历史和教育理论
下列哪项不属于教育的基本要素?
A. 教育者
B. 受教育者
C. 教育内容
D. 教育环境(正确答案)
关于教育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教育目的是一成不变的
B. 教育目的受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正确答案)
C. 教育目的只受个人意愿的影响
D.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无关
下列哪项是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
A. 教育终身化(正确答案)
B. 教育等级化
C. 教育封闭化
D. 教育单一化
在教学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
A. 学生
B. 教师(正确答案)
C. 教学内容
D. 教学方法
下列哪项不属于德育的基本方法?
A. 说服教育法
B. 榜样示范法
C. 情感陶冶法
D. 重复练习法(正确答案)
关于课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
B. 课程包括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C. 课程只包含学科课程(正确答案)
D.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
下列哪项是教育评价的基本功能?
A. 选拔功能
B. 甄别功能
C. 导向功能(正确答案)
D. 惩罚功能
在教育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不包括?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文献法
D. 猜测法(正确答案)。
《教育学考试大纲(中学)》附录样卷及参考答案
样卷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在近代西方教育史上,提出过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思想家是【】A.夸美纽斯B.卢梭C.洛克D.裴斯泰洛齐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A.《学记》B.《中庸》C.《孟子》D.《大学》3.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及代表作是【】A.布鲁纳、《教育过程》B.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C.赞科夫、《教学与发展》D.凯洛夫、《教育学》4.对“人力资本理论”作出最主要贡献的学者是【】A.美国的舒尔茨B.前苏联的斯特鲁米林C.中国的于光远D.美国的凯恩斯5.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目的的制定具有【】A.定向作用B.决定作用C.影响作用D.促进作用6.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下列哪一规律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因材施教?【】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7.对正常发育的儿童来说,遗传素质对其身心发展起【】A.前提作用B.决定作用C.促进作用D.导向作用8.教育目的可以发挥下列哪几种作用?【】A.导向、规范和权威作用B.激励、评价和统一作用C.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D.宣传、引导和激励作用9.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方法是【】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D.城市与农村相结合10.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求具有一定的【】A.交往能力B.研究能力C.管理能力D.学习能力11.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的时期发生在【】A.小学阶段B.初中阶段C.高中阶段D.大学阶段12.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是【】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13.第三次全教会对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要求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A.活动课程B.社会课程C.学校课程D.特色课程14.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课的类型一般可分为【】A.新授课和巩固课B.讲授课和练习课C.单一课和综合课D.理论课和实践课15.《学记》中说:“学不躐等”。
教育学考试大纲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教育、教育学的定义(重点),教育的基本要素。
要求:识记与理解二、教育起源的基本观点(重点)。
要求:识记与理解1、生物起源论2、心理起源论3、劳动起源论三、教育的形态与发展。
要求:识记与理解1、非制度化教育的基本特征2、制度化教育的基本特征四、现当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要求:应用1、基础教育2、职业教育(重点)3、高等教育4、终身教育(重点)五、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学的萌芽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孟子的主要教育思想、《大学》《中庸》《学记》(重点)的主要思想;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代表著作。
要求:识记与理解2、教育学的创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卢梭《爱弥儿》、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重点)。
要求:识记与理解3、教育学的发展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著作及主要观点,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主要观点及代表著作(重点),文化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批判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马卡连柯、维果茨基、凯洛夫等的教育观点。
要求:识记与理解4、教育学的深化布卢姆、布鲁纳、朗格朗的教育观点(重点)。
要求:识记和理解教育与人的发展1、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要求:识记与理解2、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的主要观点(重点)。
要求:识记与理解3、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重点)。
要求:识记、理解、应用4、识记、理解、应用:影响个体发展诸因素及其作用二、教育与人的社会化学校教育在人的社会化发展中的作用(重点)。
要求:识记、理解、应用三、识记、理解、应用:教育与人的个性化(重点)第三章教育与社会(重点)一、教育功能的概念。
要求:识记、理解二、。
教育的政治功能。
要求:理解三、教育的经济功能。
要求:理解四、教育的文化功能。
要求:理解第四章教育的制约性与独立性一、教育的社会制约性1、政治对教育的制约。
要求:理解、应用2、经济对教育的制约。
要求:理解、应用3、文化对教育的制约。
要求:理解、应用二、教育对人的制约性。
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学考试大纲1-2章练习题(附答案)
教育学1-2章练习题一、选择题1.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代言人的是(D)A.赫尔巴特B.卢梭C.洛克D.杜威2.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A)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D.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3.《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阐明的教学原则是(C)A.循序渐进原则B.直观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4.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D )A.孟子B.荀子C.墨子D.孔子5.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几次飞跃提供了平台?(C )A.一B.二C.三D.四6..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以下哪种文化的统一体?(B )A.社会文化B.精神文化C.人文文化D.地方文化7.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有: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和(B )A.个性化B.教育技术的现代化C.个别化D.教育权利的平等化8.春秋战国时期,促进百家争鸣盛况的形成,并成为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的是( A)A私学 B 公学 C 国学 D 乡学9. 主张人为的、根据社会要求强加给儿童的教育是坏的教育,让儿童顺其自然发展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这一观点的著作是( B)A《大教学论》B《爱弥儿》C《普通教育学》D《教育漫话》10. 在古代教育中,“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的是( C )A古代中国 B 古代印度C 古代埃及D 古代希腊11. 在世界范围内,严格意义上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 D)A 18世纪上半期B 18世纪下半期C 19世纪上半期D 19世纪下半期12. 体现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论述是( B )A化民成俗 B 学不躐等C 君子之交,喻也D 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13. 决定教育领导权的因素是( A)A政治经济制度 B 生产力C 科学技术D 文化14. 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是我国的( C )A.《论语》B.《大学》C.《学记》D.《中庸》15.教育“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D)A.孟禄B.洛克C.卢梭D.利托尔诺16.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规律,应做到(A)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教学相长D.防微杜渐17.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D)A.学校教育制度B.高等教育制度C.社会教育制度D.国民教育制度18.在下列主张中,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是( C )A.学不躐等B.各因其材C.开而弗达D.温故而知新19.提出“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充分发展人的自然禀赋,是人都成为自身,成为本来的自我,都得到自我的完善。
中学教育学考试大纲
中学<教育学考试大纲>纲要整理版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发展(一)教育的概念教育史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狭义: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方向变化的活动。
教育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二)学校教育制度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从非正式教育到正式而非正规教育再到正规教育的演变。
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
因此,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1)前制度化教育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与社会同一的人类早期教育,终于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
教育实体的特点:1教育主体确定2教育对象相对稳定3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4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措施5由以上因素结合而形成的独立的社会活动形式。
(2)制度化教育从17世纪到19世纪末,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建立起近现代学校教育系统,大致来说,严格意义上的教育系统在19世纪下半期已经基本形成。
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意味着教育制度化的形成。
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它从初等学校眼神到大学。
中国近现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
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演学制)以及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睽卯学制”)(3)非制度化教育思潮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詹姆士等人的陈述非正规教育的概念;伊里奇所主张的非学校话观念都是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的代表。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章节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章节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填空题1、________,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
2、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____教育的过程。
3、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____教育。
4、中国奴隶社会教育内容是六艺教育,六艺是指__、__、__、__、__、数等六门课程。
5、中国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即《大学》、__、__、__。
6、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____教育,也就是________的教育制度。
7、古代雅典的教育目的主要是培养____________,而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________。
8、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____》。
9、传统教育学的代表者是____,现代教育学流派的代言人是____。
10、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____》中。
二、名词解释1、教育(广义)2、教育(狭义)3、制度化教育三、选择题1、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
A、中庸B、礼记C、论语D、学记2、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记载在()。
A、中庸B、礼记D、学记3、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依据的是()A、四书B、五经C、六艺D、八股文4、义务教育的实施在()之后。
A、第一次工业革命B、第二次工业革命C、第三次工业革命D、第四次工业革命5、"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等命题的提出者是()A、夸美纽斯B、洛克C、杜威D、赫尔巴特6、"教学相长","及时而教"等教育思想最早出自我国的()。
A、中庸B、大学C、论语D、学记7、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著作是()A、中庸B、礼记C、论语D、学记8、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重视启发教学的教育家是我国的()。
A、孔子B、孟子C、荀子D、朱熹9、主张"有教无类"的观点的人是()。
《教育学考试大纲(中学)》附录样卷及参考答案
《教育学考试大纲(中学)》附录样卷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在近代西方教育史上,提出过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思想家是【】A.夸美纽斯B.卢梭C.洛克D.裴斯泰洛齐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A.《学记》B.《中庸》C.《孟子》D.《大学》3.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及代表作是【】A.布鲁纳、《教育过程》B.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C.赞科夫、《教学与发展》D.凯洛夫、《教育学》4.对“人力资本理论”作出最主要贡献的学者是【】A.美国的舒尔茨B.前苏联的斯特鲁米林C.中国的于光远D.美国的凯恩斯5.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目的的制定具有【】A.定向作用B.决定作用C.影响作用D.促进作用6.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下列哪一规律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因材施教?【】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7.对正常发育的儿童来说,遗传素质对其身心发展起【】A.前提作用B.决定作用C.促进作用D.导向作用8.教育目的可以发挥下列哪几种作用?【】A.导向、规范和权威作用B.激励、评价和统一作用C.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D.宣传、引导和激励作用9.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方法是【】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D.城市与农村相结合10.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求具有一定的【】A.交往能力B.研究能力C.管理能力D.学习能力11.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的时期发生在【】A.小学阶段B.初中阶段C.高中阶段D.大学阶段12.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是【】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13.第三次全教会对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要求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A.活动课程B.社会课程C.学校课程D.特色课程14.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课的类型一般可分为【】A.新授课和巩固课B.讲授课和练习课C.单一课和综合课D.理论课和实践课15.《学记》中说:“学不躐等”。
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育学考试大纲习题参考答案
《教育学考试大纲》各章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选择:1-5 DCACC 6-10 ACADB 11-15 BCADC简答:1——P9 2——P10论述:P4第二章选择:1—8 ACADBCCD简答:P33第三章选择:1—5 ABCDA 6—11 CBCDCB简答:1——P46、47 2——P52、53论述:1、提示:遗传的作用、环境的作用、教育的作用2、提示:环境的作用3、提示:环境的作用4、提示: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规律,具体表现为个体身心发展存在关键期5、提示:遗传的作用第四章选择:1-7 ADCDCDC简答:P62、64、65论述:P67-P71第五章选择:1-7 CDCBCAD简答:1——P80、81 2——P83-P85论述:P117-118第六章选择:1-5 BDABC 6-10 AABCB 11-15 DBDCA简答:1——P105 2——P100、101 3——P101、102论述:参见课件第六章第六节“新课程改革”第七章选择:1-6 CABDCB 7-12 BADDBA 13-18 DCBAAB简答:1——P109、110 2——P110—P112 3——P115-P1174——P119-P120 5——P130 6——P134论述:1、参见课件“物理教师课堂案例”2、P139-P140第八章选择:1-6 DBDCBC 7-12 AADCBB简答:1——P147 2——P154-P156 3——P157、P158第九章选择:1-5 ADCBD 6-9 CDCB简答:1——P174 2——P177、P178 3——P179 4——P179、P180 5——P180、P181论述:参见课件第九章第五节或者教材第十章第三节的内容在练习题中,可能出现了一些字、选项等的错误,请谅解!希望大家认真复习,争取一次通过!预祝大家考试顺利,早日走上教师教学岗位,把自己奉献给我国的教育事业!。
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大纲》(中学)
第1章教育与教育学1.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2.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1)阶级性(2)道统性(3)专制性(4)刻板性(5)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3.近代教育(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3)教育的世俗化(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4.20世纪以后的教育(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5.苏格拉底问答法分三步第一步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定义第三步助产术6.因材施教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7.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8.对于获得知识的理解,墨家认为,主要有亲知、闻知、说知三种途径第2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3.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内容和手段(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4.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5.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3)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6.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7.信息技术与教育(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①信息技术的智能化②信息技术实现了人机互动模式③信息技术将促进师生关系的民主化8.学校文化的特性(1)是一种组织文化(2)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3)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4)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9.影响学生文化形成的因素(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2)同伴群体的影响(3)师生的交互作用(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5)社区的影响10.学生文化的特征(1)过渡性(2)非正式性(3)多样性(4)互补性11.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有多种途径,学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12.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最具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13.政治经济制度直接制约着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14.教育与政治关系的演进,实质上也就是政治民主化与教育民主化演进和发展的过程第3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1.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1)顺序性(2)阶段性(3)不平衡性(4)互补性(5)个别差异性2.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1)遗传素质对个体发展的影响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①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②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③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2)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基因制约的发展过程的机制就是成熟格赛尔:双生子爬楼梯实验(3)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①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②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③人在接受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4)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5)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延时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4.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1)教育对人的价值的发现(2)教育对人的潜能的发掘(3)教育对人的力量的发挥(4)教育对人的个性的发展第4章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的作用(1)导向作用(2)激励作用(3)评价作用2.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1)国家的教育目的(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3)教师的教学目标三者关系: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中学教育学考试大纲(教师资格)详尽版
中学教育学考试大纲(教师资格)详尽版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发展1、教育的本质: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2、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P13、原始状态的教育特征:(1)教育存在于生产劳动和社会是中;(2)教育类容简单;(3)教育手段和方法简陋;(4)教育权力平等;4、中国制度化教育的兴起的标志是:废科举兴学校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称壬寅学制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称癸卯学制5、制度化教育的特征:制度化教育以教育目的而设立,一切活动都要围绕这一目的实现而进行,在以下方面有严格规定:(1)入学资格;(2)修业年限;(3)课程设置;(4);教学组织;(5)管理制度;(6)专制教育人员;(7)固定教学场所6、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二战以后世界各国教育制度呈现出的共同发展趋势)P4(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相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日益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7、不同国家古代学校教育的形态(1)●中国在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中"校、序、庠、学"都是学校的名称。
●中国古代社会的六艺教育P5礼、乐、射、御、书、数。
以礼、乐为中心(2)●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是:“以增为师”、“以(书)吏为师” P7(3)●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及特点P7培养政治家、商人为目的,注重身心和谐发展,教育内容丰富,方法灵活.(4)●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及特点P7培养军人,强调军事体育与道德灌输,内容单一,方法严厉.7、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P8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教育学》章节习题及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证考试辅导《教育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不选或多选均不得分)1A 文化2A3A 174A5A6A察举制7A8A9.进入20世纪以后,义务教育普遍向()教育延伸。
A初等B中等 C 高等D成人10.主张“有教无类”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
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韩非子11.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 孟子C荀子D韩非子12.道家主张教育要()。
A有教无类B 非政C “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建国君民、教学为先13.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着名的教育家是()A柏拉图B 苏格拉底C 亚里士多德D德谟克里特14.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应该是()的。
A社会B国家 C 社区 D 学校15. 反映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着作是()。
A《理想国》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培养》D《民主主义与教育》16.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教育专着是古罗马教育家()编写的。
A苏格拉底B亚里士多德C 柏拉图D昆体良17A18A19A20A21A22A23A24A《理想国》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培养》D《民主主义与教育》25.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始于20世纪()。
A50年代以后B60年代以后C70年代以后D80年代以后26.在我国教育史上,最早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教育问题的是()。
A杨贤江B 蔡元培C 李大钊D王道俊27.杨贤江于1930年出版的教育学着作是()。
A《新编教育学》B《教育学》C《新教育大纲》D《实用教育学》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不选或多选均不得分)1.学校教育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有()。
A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 B 社会出现了剩余产品C 有一部分人可以脱离生产劳动D 语言发展到文字状态E 社会出现了阶级2.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
教育学考试大纲-中学-教师资格证(6-10章)
3、教科书设计
(1)教科书与教材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 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其中教 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人常把教科书和讲义简称为教材。
教科书:简称课本,是依据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 反映学科内容的的教学用书。教科书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
3、背景、输入、过程、成果(CIPP)评价模式
(三)课程评价的过程
1、聚焦所研究的课程现象;2、搜集信息;3、组织材料; 4、分析资料;5、报告结果。
第七章 教学(上)
第一节 教学工作的意义与任务 第二节 教学过程
第三节 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第七章 教学(上)
第一节 教学工作的意义与任务
(一) 教学的概念: 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 动。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 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陶冶品 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 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分析教学与智育的关系? 2、教学是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独立和依存)
A、教科书的构成:
目录、课文(主体)、习题、实验、图表、注释、附录和作业。
B、教科书的编制要处理好以下关系: 思想性与科学性;观点与材料;理论与实际;知识和技能的 广度与深度;基础知识与当代科学新成就。
(的学习,符合卫生学、教育学、 心理学和美学的要求。
教学意义上的学与纯粹的自学中的学有什么不同?
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教学与智育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 智育是指向受教育者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专 门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活动。教学是实施智育的一条主要途经, 但并不等同于智育。讲教学,突出它的是教育的途径之一;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考试大纲(中学)》附录样卷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在近代西方教育史上,提出过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思想家是【】A.夸美纽斯B.卢梭C.洛克D.裴斯泰洛齐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A.《学记》B.《中庸》C.《孟子》D.《大学》3.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及代表作是【】A.布鲁纳、《教育过程》B.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C.赞科夫、《教学与发展》D.凯洛夫、《教育学》4.对“人力资本理论”作出最主要贡献的学者是【】A.美国的舒尔茨B.前苏联的斯特鲁米林C.中国的于光远D.美国的凯恩斯5.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目的的制定具有【】A.定向作用B.决定作用C.影响作用D.促进作用6.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下列哪一规律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因材施教?【】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7.对正常发育的儿童来说,遗传素质对其身心发展起【】A.前提作用B.决定作用C.促进作用D.导向作用8.教育目的可以发挥下列哪几种作用?【】A.导向、规范和权威作用B.激励、评价和统一作用C.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D.宣传、引导和激励作用9.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方法是【】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D.城市与农村相结合10.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求具有一定的【】A.交往能力B.研究能力C.管理能力D.学习能力11.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的时期发生在【】A.小学阶段B.初中阶段C.高中阶段D.大学阶段12.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是【】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13.第三次全教会对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要求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A.活动课程B.社会课程C.学校课程D.特色课程14.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课的类型一般可分为【】A.新授课和巩固课B.讲授课和练习课C.单一课和综合课D.理论课和实践课15.《学记》中说:“学不躐等”。
下列哪一条教学原则与其在思想上是一致的?【】A.因材施教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巩固性原则D.启发性原则16.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下列哪一位教育家率先提出的观点?【】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凯洛夫17.“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这是德育过程的哪一条规律的体现?【】A.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B.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交往,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的过程D.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18.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是【】A.将学生的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B.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C.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D.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19.“导生制”的管理模式最早出现在19世纪初的【】A.美国B.英国C.日本D.法国20.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二、填空题:21.苏格拉底的问答法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是____。
22.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____。
23.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有遗传素质、____、环境及教育等。
24.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生理和心理不断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称之为____。
25.一个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称为狭义的____。
26.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____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7.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统称为教师的____。
28.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关系是____。
29.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是____。
30.课程评价的CIPP模式包括四个步骤:背景评价、输入评价、____和成果评价。
31.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____课程、技能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
32.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____。
33.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称____。
34.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____。
35.在德育的认知模式中,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境或问题叫做____。
36.我们把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称为____。
37.从德育的角度来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反映了德育的____原则。
38.班级目标管理是一种以____为中心的管理,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调动被管理者的积极性。
39.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以及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反映了建立以____的班级管理的机制。
40.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____型、放任型。
三、简答题;41.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42.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有哪些作用?43.一堂好课的标准有哪些?44.教科书有哪些作用?45.简述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四、论述题:46.新学期开学的时候,经常听到送孩子的家长对老师这样说:“我把孩子交给您了,请您严加管教,孩子不听话,要打要骂随您的便。
”请用所学教育学理论分析这一现象,看看它在哪些方面违背了现代教育思想。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A3、B4、A5、B6、D7、A8、C9、B10、B11、B12、D13、C14、C15、B16、B17、C18、C19、B20、B二、填空题:21、助产术22、政治经济制度23、成熟24、个体身心发展25、教育目的26、创造精神27、人格特征28、师生关系29、教材30、过程评价31、知识性课程32、上课33、教学组织形式34、教学35、道德两难36、德育原则37、因材施教38、自我管理39、学生为本40、民主型三、简答题:41、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表现在:(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42、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表现在:(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43、上好课的具体要求是: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课堂气氛热烈。
44、教科书的作用:(1)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它可帮助学生掌握教师讲授的内容,同时也便于学生预习、复习和做作业。
(2)教科书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3)根据教学计划对本学科的要求,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
(4)根据本学科在整个学校课程中的地位,研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45、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学习辅导、生活辅导、择业辅导。
四、论述题:提示:学生是有个性的独立存在的人,但整个社会并未彻底把儿童本身看做是有个性价值的存在,要改变这种状况,关键是承认和确立青少年、儿童在社会中的主体地位并切实保障青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
从观念的层面上讲,要正确认识学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树立现代的学生观;从制度层面上说,要懂得法律规定的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尊重学生的权利,确定恰当的学生管理制度,科学地教育和管理学生。
198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核心精神的基本原则是: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
教育领域中,作为未成年公民,学生在与教师、校长或行政机关双方形成的关系中,享有未成年公民所享有的一切权利,如身心健康权、隐私权、受教育权等都应受到学校的特殊保护;作为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享有受教育的平等权、公正评价权、物质帮助权等也必须受到保护。
教师不能因为教育职责的履行而侵害学生的权利。
(整理:牧羊鸟)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 A.华生 B.马斯洛 C.霍尔 D.杜威2.心理学属于( )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科学 D.哲学3.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无意注意4.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 ) A.绝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性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 A.适应现象 B.听觉适应 C.嗅觉刺激 D.味觉刺激6.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 )秒钟。
A. 1~2 B. 20~40 C. 60~70 D. 70~807.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 ) A.前摄干扰 B.倒摄干扰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8.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 ) A.感觉登记B.注意C.组块D.复述9.概念的内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围。
概念的内涵增加的同时,也就是使本质的条款更多,它的外延就( )了。
A.大 B.多 C.小 D.增加10.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
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 )A.爬山法B.逆向工作法C.手段—目的分析法D.尝试错误法11.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提出来的。
A.斯皮尔曼B.卡特尔 C.瑟斯顿 D.吉尔福特12.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的“施用累能”是指( )A.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B.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C.遗传对智力的影响D.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13.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 )A.追求利益的倾向B.回避失败的倾向C.回避困难的倾向D.追求刺激的倾向14.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相对持久的情绪状态是( ) A.热情 B.心境 C.激情 D.应激15.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