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质量分析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质量分析卷及答案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
1、字词积累——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派遣.(quǎn) 坍.塌(tān) 晕眩.(xuàn) 拈.轻怕重(zhān)
B.硬.朗(yīnɡ) 狭隘.(ài) 怦.怦(pēnɡ) 刨.根问底(bāo)
C.瞬.间(xùn) 呼啸.(xiāo) 鄙薄.(bó) 光秃.秃(tū)
D.殉.职(xùn) 水渠.(qú) 隐秘.(mì) 漠.不关心(mò)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造访响清静默抖擞精神
B.捷毛幽谷昏鸦幸甚至哉
C.淅沥宽敞喉咙花枝招展
D.萧瑟端庄郎润不知不觉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省体操男队新选的五个小队员,都是十五六岁,豆蔻年华
....,风华正茂.
B.2016年《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传递的正能量,将激励全社会人心向善,见贤
..
思齐
...
C.王刚和李铁是乒乓球队的男双主力队员,他们从小就青梅竹马
....,在一起玩耍,所以二人在场上配合得十分默契.
D.辩论会上,我方辩手巧舌如簧
....,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街头不法分子多以中老年人为目标,因此,您对与陌生人的搭讪要保持高度的警惕。

B.由于一至七号“神舟”飞船的成功返回,使中国加入了航天开发强国的行列,这也是中国国防力量日渐强大的标志。

C.消费者一旦被认定受到经营者的精神损害,经营者将支付至少五万元以上的精神赔偿。

D.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从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5、选出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A.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B.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

C.它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D.溪流吟着一首小诗。

6、填入下列语段空缺处最合适的一组是()
爱心是______________,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世间的温暖;爱心是
______________,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______________,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______________,使心灵枯萎的人得到情感的滋润。

①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②沙漠中的一泓清泉③一场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
④一片冬日的阳光
A.②③①④B.④②①③C.①③④②D.①②③④
7、名句默写。

(1)潮平两岸阔,________ 。

(王湾《次北固山下》)
(2)水何澹澹,________ 。

(曹操《观沧海》)
(3)树木丛生,________ 。

(曹操《观沧海》)
(4)写出连续两句抒写友情的诗句:________ ,________。

(5)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________ ,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

(15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课文《陈太丘与友期行》)(乙)郭伋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

饭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

”仅辞谢之。

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

伋谓别驾从事③,计日告之。

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恐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④,须期乃入。

其为人若此。

(选自《后汉书·郭伋传》,略有改动)(注)①行部:出巡。

②西河美稷:地名。

③别驾从事:部下官吏。

④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1.解释加点词语。

(1)太丘舍去.___________(2)尊君在不.______________
(3)先期.一日____________(4)儿曹何自.远来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句子中“之”字指代的内容。

(1)计日告之._____________(2)下车引之.___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2)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

4.(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30分)
1、大师治学
①林语堂短暂的执教生涯和他漫长的著述生涯比起来,更像是人生中一段插曲。

但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林语堂却足以成为素质教育的代言人。

②林语堂曾经在东吴大学法学院兼了一年的英文课。

这一天是林语堂的第一堂课。

他带了一个大包到教室,学生们还以为这里面装的都是教学资料,心想这位拥有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和德国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文凭的老师果然深不可测。

③不料,林语堂上了讲台,把包倒过来,往讲台上一倒,满满一堆带壳花生稀里哗啦全落在了台上。

林语堂抓起一把花生,分给前面的学生,并请诸君自便。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敢先动手。

林语堂笑道:“吃花生必吃带壳的,一切
味道与风趣,全在剥壳。

剥壳愈有劲,花生米愈有味道。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花生米又叫长生果。

诸君第一天上课,请吃我的长生果。

祝诸君长生不老!以后我上课不点名,愿诸君吃了长生果,更有长性子,不要逃学,则幸甚幸甚,三生有幸。


④学生们闻言哄堂大笑。

林语堂趁机招呼学生:“请吃!请吃!”课堂里立即响起了一片剥花生壳的声音。

等到花生吃完,林语堂随即宣布下课。

⑤此后,林语堂讲课,果然没有学生缺课,而且还有很多外来的学生慕名赶来偷师。

⑥更绝的是,林语堂所执教的课程,竟然从不举行考试,每到学期最后一节课的时候,林语堂便端坐在讲台上,随手捡起学生的花名册一一唱名,念到名字的学生依次站起来。

这时,林语堂便如相面先生一般,细细把这个学生打量一番,然后在成绩册上记上一个分数,这就是该生本学期的成绩了。

林语堂“相面打分”的故事堪称教育界的一大奇闻,并引起了一些老师的模仿。

⑦林语堂这样做的直接原因是他对刻板的考试制度的厌恶,他说:“倘使我只在大学讲堂演讲,一班56个学生,多半见面而不知名,少半连面都认不得,到了学期终叫我出10个考题给他们考,而凭这10个考题,定他们及格不及格,打死我我也不肯。

”他还把考试比成大煞风景的“煮鹤”:“恶性考试艺术就是煮鹤艺术,可惜被煮的是我们男女青年。


⑧令人称奇的是,那些被林语堂“相面打分”过的学生接到自己的成绩后个个心服口服,没有一个人上校长那儿投诉,而且大家公认林语堂“相面”打下的分数,其公正程度远超过一般以笔试命题计分的方法。

其实,林语堂记忆力超群,他平时在上课的时候,通过提问、交流等方式早已对每一个学生知根知底,他的这种“相面打分”看似极其随意,实际上是在了解了每一个学生的水平之后作出的合理决断,比起偶然性很大的一次考试反而更显出其公平。

1.第①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本文第③段描写林语堂,有神态描写,还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描写。

3.林语堂“相面打分”公正公平的原因是什么?
4.文中第⑦段画横线的句子浸透着林语堂强烈的情感,极富感染力,请简要分析他是如何表达的。

5.阅读以下两则林语堂的经典名言,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心目中的好老师应该具有怎样的品质。

名言一: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满意足。

我的灵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很快乐。

名言二:人生不过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远是自己的主角,不要总在别人的戏剧里充当着配角。

2、描花的日子
①这里一年四季都有让人高兴的事儿。

春天花多鸟多蝴蝶多,特别是满海滩的洋槐花,密得像小山。

夏天去海里游泳,进河逮鱼。

秋天各种果子都熟了,园艺场里看果子的人和我们结了仇,是最有意思的日子。

冬天冷死了,滴水成冰,大雪一下三天三夜,所有的路都封了。

②出不了门,一家人要围在一起。

③母亲和外祖母要描花了。

她们每年都在这个季节里做这个,这肯定是她们最高兴的时候。

我发现父亲也很高兴,他让她们安心描花,余下的事情自己全包揽下来。

平时这些事他是不做的,比如喂鸡等。

他招呼我带上镐头和铁锹去屋后,费力地刨开冻土,挖出一些黑乎乎的木炭——这是春夏准备好的,只为了这个冬天。

④父亲点好炭盆,又将一张白木桌搬到暖烘烘的炕上。

猫在角落里睡了香甜的一觉,开始了没完没了的思考。

外面天寒地冻,屋里这么暖和。

这本身就是让人高兴、幸福的事。

⑤母亲和外祖母准备做她们最愿做的事:描花。

她们从柜子里找出几张雪白的宣纸,又将五颜六色的墨搬出来。

我和父亲站在一边,插不上手。

过了一会儿,母亲让我研墨。

这墨散发出一种奇怪的香气。

⑥外祖母把纸铺在木桌上,纸下还垫了一块旧毯子。

她先在上面描出一截弯曲的、粗糙的树枝,然后就笑吟吟地看着母亲。

母亲蘸了红颜色的墨,在枯枝上画出一朵朵梅花。

父亲说:“好。


⑦母亲鼓励父亲画画看,父亲就画出了黑色的、长长的叶子,像韭菜或马兰草的叶片。

外祖母过来端详了一会儿,说:“不像,不过起手这样也算不错了。

”她接过父亲的笔,只几下就画出了一蓬叶子,又在中间用淡墨添上几簇花苞——
我也看出来了,是兰草。

我真佩服外祖母。

⑧我也想画,不过不画草和花,那太难了。

我画猫。

猫脸并不难画,圆脸,两只耳朵,两撇胡子。

可是我和父亲一样笨,也画得不像。

父亲说:“这可能是女人干的活儿。


⑨整整一天,母亲和外祖母都在画。

她们除了画梅花和兰草,还画了竹子。

父亲一边看一边评论,把他认为最好的挑出来。

他说:“这是你外祖父在世时教她们的,他不喜欢她俩出门,就说在屋里画画吧。

可惜如今太忙了……我每年都备下最好的柳木炭。


⑩猫一直没有挪窝,它思考了一会儿,便站起来研究这些画了。

它在每一张画前都看了看,打了个哈欠。

可惜它趁我们不注意的时候踩到了红颜色的墨上,然后又踩到了纸上。

父亲赶紧把它抱开,但已经晚了,纸上还是留下了一个个红色的爪印。

父亲心疼那张纸,不停地叹气。

⑩外祖母看了一会儿红色爪印,突然拿起笔,在一旁画起了树枝。

母亲把爪印稍稍描了描,又添上几朵,一大幅梅花竟然成了!我高兴极了,我和父亲都没想到这一点:有着五瓣的红色猫爪印本来就像梅花嘛!
⑪就这样,猫和母亲、外祖母一起,画了一幅最好的梅花。

1.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理解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

3.通读全文,简要概括外祖母的形象。

4.分析本文标题的作用。

5.阅读以下两则材料,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对幸福的认识。

材料一:生活是一件件的琐碎之事连缀而成的,这根线上的点点滴滴都是幸福的纽扣。

材料二:据调查,在表示自己生活不幸福的人群中,72%的人将自己的大部分时间花在上网、玩手机上。

四、写作题(4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史铁生有了母亲的陪伴,感受到人间温暖;海伦.凯勒有了老师的陪伴,获
得了知识的力量;莫顿·亨特有了父亲的陪伴,获得了战胜困难的勇气;郑振铎在与三只小猫的陪伴中,获得了人生的启迪……在生命的历程里,那一个个让你难以忘怀的人或物,那一件件让你记忆犹深的事,点亮你成长的轨迹。

请以“______________陪我成长”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
(2)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
(3)(3)不少于500字:
(4)(4)文中不要出现真实地名和校名。

参考答案:

D
C
B
D
A
B
(1)风正一帆悬(2)山岛竦峙(3)百草丰茂(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1)离开(2)同“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3)约定的期限(4)从
2.(1)代指迎送郭伋的孩子们。

(2)代指陈元方。

3(1)那友人感到很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拉元方。

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大门。

(2)等到事情办完,孩子们又送(他)到城郭外。

4.做人要讲信用

【答案】
1.统领全文(引起下文或点明文章主旨),下面的“请学生吃花生”和“相面打分”的内容都是围绕这一段展开叙述的。

(意近即可)
2.动作语言
3.林语堂记忆力超群,他平时在上课的时候,早已对每一个学生知根知底。

“相面打分”看似随意,实际上是合理决断。

4.该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恶性考试”形象地比作“煮鹤艺术”,极富讽刺意味,表达了林语堂对刻板的考试制度的厌恶,对学生遭遇的惋惜之情。

5.尊重学生、公平公正、热爱生活、学识渊博、乐观幽默、卓然独立。

【答案】
1.写了在寒冷的冬天,一家人高兴地坐在炕头描花的事情。

2.“每年”“肯定”“高兴”等词语表现了母亲和外祖母对描花的喜爱、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也体现了她们心灵手巧、富有生活情趣。

3.外祖母是一个和蔼可亲、宽容厚道、心灵手巧、有生活情趣的人。

4.是行文的线索;概括了文章主要内容;暗示了一家人和谐、幸福的生活;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5.文章写一家人在一起描花就是幸福。

材料一表明幸福就在平凡生活的细节中。

材料二表明不幸福是因为这些人沉浸在无聊的虚拟小世界里,缺少与家人的交流与分享。

综上所述,我认为幸福就是一家人在一起的时刻,高兴了彼此分享,痛苦了共同分担。

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