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最新湖北省宜昌市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湖北省宜昌市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其中1—-20题每题1分,21-—30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说法是根据图形作出的判断,其中错误的是( )
A.若甲中a和b分别代表细菌和蓝藻,则c可能代表放细菌,d可能代表原核生物B.若乙中三个圆圈代表3种生物生存的空间范围时,则最容易绝灭的生物是a
C. 若丙中三个圆圈中,a、c表示两个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则b处物种数量比a、c都多
D.若丁中b代表可遗传的变异,则a可表示基因重组.
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基因重组及其意义.分析: 1、原核生物包括蓝藻、细菌、支原体、衣原体和放线菌,其中蓝藻又包括蓝球藻、念珠藻、颤藻等,细菌又包括乳酸菌、大肠杆菌等.
2、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这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进而产生新基因;
(2)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包括两种类型,①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

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
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此外,某些细菌(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在人为作用(基因工程)下也能产生基因重组.
(3)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重复、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3、生态系统是有生物群落和它所生存的无机环境构成的,而群落又是由该环境中所有的种群构成的。

解答:解:A、原核生物包括蓝藻、细菌、放线菌等,其中放线菌和细菌是并列关系,不是包含关系,A错误;
B、a的生存空间完全在c中,b的生存空间只有一部分在c中,因此,当环境改变时,a最容易灭绝,B正确;
C、若丙中三个圆圈中,a、c表示两个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则根据边缘效应可知b处物种数量比a、c都多,C正确;
D、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形态和结构的异同、生态系统、生物变异等,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生物的种类;识记生态系统的结构,了解边缘效应的含义;识记生物变异的类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如图a、b代表元素,I~Ⅳ是生物大分子,X、Y、Z、W是相应生物大分子的单体,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a、b都有的元素一定有N、P
B.肝脏细胞中的I主要是脂肪
C.酵母菌中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是Ⅱ
D. 图中Ⅲ完全水解的产物一般有4种
考点: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Ⅰ是多糖,Ⅱ是DNA,Ⅲ是RNA,Ⅳ蛋白质,X是单糖,Y是脱氧核糖核苷酸,Z是核糖核苷酸,W是氨基酸;a与C、H、O组成核苷酸,因此a是N、P,b与C、H、O组成氨基酸,b是N元素.
解答:解:A、分析题图可知,a是N、P,b是N元素,二者共同的组成元素是N,A错误;
B、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多糖,因此肝脏细胞中的I主要是肝糖原,B错误;
C、酵母菌的遗传物质是DNA,因此酵母菌中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是Ⅱ,C正确;
D、核糖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由磷酸、核糖和碱基组成,核糖核苷酸中的碱基有A、C、G、U4种,因此Z彻底水解的产物共有6种,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糖类的分类、分布、功能和,核酸的分类、功能、基本组成单位,蛋白质的功能和基本单位,核酸、蛋白质、糖的组成元素,分析题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相关知识点的区别记忆是解题的关键.
3.下列化合物或细胞形态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核仁是与核糖体形成有关的细胞器
B.构成细胞的主要化合物是有机物,水和无机盐在活细胞中并不重要
C. 洋葱的根尖细胞中无叶绿体,但用根尖细胞可以培养出含叶绿体的植物体
D. 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体积减小,核膜内折
考点: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及应用;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
分析:1、核仁是细胞核中显著的结构,它折光性较强.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核仁呈现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核仁呈圆形或椭圆形颗粒状结构,没有外膜,是匀质的球形小体.核仁富含蛋白质和RNA分子,核糖体中的RNA就来自核仁。

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场所,所以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常有较大和较多的核仁.
2、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解答:解:A、核仁不是细胞器,核仁是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的细胞结构,A错误;
B、细胞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其次是蛋白质,水和无机盐在活细胞中非常重要,B错误;C、洋葱的根尖细胞中无叶绿体,但含有叶绿体表达的基因,用根尖细胞可以培养出含叶绿体的植物体,C正确;
D、衰老细胞的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核仁的作用、细胞的全能性、衰老细胞的特征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

4.(2021•郴州二模)珠蛋白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如果将来自非洲爪蟾红细胞的珠蛋mRNA,以及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注射到非洲爪蟾的卵细胞中,结果如图甲所示.如果
注射含有珠蛋白mRNA的多聚核糖体以及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结果如图乙所示。

下列相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A.外源mRNA的注入不影响卵细胞自身蛋白质的合成
B. 珠蛋白mRNA进入卵细胞后可能竞争利用其中的核糖体
C.若不注入珠蛋白mRNA,卵细胞也能合成少量珠蛋白
D. 卵细胞内没有控制珠蛋白合成的基因
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
分析: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有蛋白质合成,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并解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
解答: 解:A、根据图甲分析可知:外源mRNA注入后,卵细胞自身蛋白质的合成有所减少,A错误;
B、根据图乙分析可知:注射含有珠蛋白mRNA的多聚核糖体以及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卵细胞自身蛋白质的合成减少的程度较小,与图甲的处理对照可知,珠蛋白mRNA在卵细胞中可能竞争利用其中的核糖体,B正确;
C、珠蛋白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由于细胞分化,卵细胞中不含有该物质,C错误;
D、卵细胞内含有雌爪蟾完整的染色体组,其中一定含有控制珠蛋白合成的基因,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为图表题,考查蛋白质的合成,有一定难度。

要求学生理解mRNA在蛋白质合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及其与核糖体的结合是影响蛋白质合成的因素之一.
5.小鼠(2N=40)胚胎期某细胞发生图示异常分裂(未绘出的染色体均正常),其中A为抑癌基因,a为A的突变基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子细胞aa在适宜条件下可能无限增殖
B.分裂产生Aa或aa子细胞的概率各为
C. 该分裂过程中形成20个四分体
D.染色体异常分离与纺锤体无关
考点: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分析: 1、细胞癌变的机理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细胞分裂周期失控,称为不受机体控制的能无限增殖的癌细胞.
2、分析题图可知,该图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该过程中形成两个细胞,其中一个细胞染色体缺失一条,另一个细胞是3条染色体,随机丢失一条后,形成的细胞含有2条染色体,因此该变异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
3、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的特点是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
解答:解:A、由于A是抑癌基因,如果子细胞的基因型为aa,在适宜条件下可能会成为能无限增殖的癌细胞,A正确;
B、由题图可知,基因型为Aaa的细胞的基因丢失是随机的,因此产生Aa与aa的子细胞的比例是2:1,B错误;
C、该图是有丝分裂过程,同源染色体不联会形成四分体,C错误;
D、由于染色体是由纺锤体牵引而向两极的,因此染色体异常分离与纺锤体形成有关,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题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及理解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点、细胞癌变的机理及染色体变异等知识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应用相关知识结合题图信息综合解答问题的能力.
6.如图A点时用32P标记果蝇精原细胞所有DNA的双链,然后置于只含31P的培养液中培养,发生了a、b连续两个分裂过程。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CD段一个细胞中一定有2条Y染色体
B. GH段一个细胞中可能有两条Y染色体
C. IJ段一个细胞中含32P的染色体可能有8条
D. GH段一个细胞中含32P的染色体一定有8条
考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