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村居课件PPT

合集下载

清平乐-村居-ppt课件

清平乐-村居-ppt课件

茅屋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这两句诗点明了环境和地 点,并勾画出了一幅由茅屋、 小溪、青草组成的清新秀丽的
江南美景图画。
词义:这个五口之家,居住在一所矮小的茅草屋里 ,紧靠着房屋有一条流水淙淙、清澈照人的小溪,溪边 长满了碧绿的青草。
老翁和老妇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相互逗弄、取乐
这两句描写了一对满头白 发的翁妇,亲热地坐在一起聊
清平乐·村居
思考:你知道题目的意思吗?
“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这首词的题目:“ 村”是乡村的意思;“居”是居住的意思,合起来就是 表示在农村居住的人家。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 城(今属山东济南)人。21岁抗金义军,曾任耿京 军的掌书记,不久投归南宋。历任江阴签判,建康 通判,江西提点刑狱,湖南、湖北转运使,湖南、 江西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关 方略,均未被采纳。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
长短句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
好,白发谁家翁媪?
上片
上下片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
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下片
诗意: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含
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 老人是谁家的呀?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 正忙于编织鸡笼。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正横卧在 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人物 中儿——正织鸡笼
世外桃源 悠然自得
小儿—(—亡—赖—) 溪头卧剥莲蓬
课文主旨
《清平乐·村居》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 的生活画面,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表达出 作者对农村宁静安逸生活的向往。
后两句刻画了哪些人物?重点刻画了谁?“喜”和“卧”用 的好不好,为什么?

《清平乐村居》课件(共25张PPT)

《清平乐村居》课件(共25张PPT)

学习 字词
清平乐·村居
xī 奚落
xī 小溪
bāo 剥皮
学习 字词
清平乐·村居
máo 茅屋
xī 奚落
xī 小溪
lài 无赖
bāo
剥皮 剥 bō
剥削
bāo 剥皮
学习 字词
清平乐·村居
奚 溪剥
学习 词文
清平乐·村居
奚落 溪水 茅屋 依赖
学习 词文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 轩。他的诗词以豪放为主,与苏轼并称 “苏辛”。主要作品是《稼轩词》。
学习 词文
清平乐·村居
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标记不 理解的字词,然后试着熟读这首词。
学习 词文
清平乐·村居
清平乐·村居
宋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 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学习 词文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 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学习 词文
清平乐·村居
茅檐 小溪 青草
清 平 乐
上片
悠然自得 悠 世
翁媪 醉里 媚好
然外 自桃
得源
·
村 居
大儿 写人 中儿
锄豆溪东 正织鸡笼 勤劳可爱
农乡 家村 乐景
小儿 卧剥莲蓬
学习 词文
清平乐·村居
布作星置业期天清平的乐时·村光居多美妙
1、背诵并默写古诗。 2、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
2024 课件
下课!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2月27日
下课!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2月27日

2024版《清平乐村居》(完美版)ppt课件

2024版《清平乐村居》(完美版)ppt课件
抒发归隐情怀
诗人在诗中抒发了自己归隐田园的情怀,表达了对喧嚣世界的厌倦和对 宁静乡村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其高洁的情操和追求自由的精神。
家庭和睦、亲情深厚的体现
家庭成员间的互动
诗中通过描绘老夫妇之间的互相 逗趣、小儿子的无忧无虑和大儿 子的勤劳朴实,展现了家庭成员
间的和睦相处和深厚感情。
家庭生活的温馨
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01
描绘自然美景
诗人通过细腻入微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乡村的自然美景,如青山绿水、
草木葱茏、鸟语花香等,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02 03
展现田园生活
诗中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和谐与美好,如耕种、收割、养殖等生产 活动,以及村民们淳朴、善良、勤劳的品质,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和追求。
《清平乐村居》(完美版)ppt课件
目录
•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诗词中描绘的乡村生活场景 • 人物形象塑造及其特点 • 主题思想探讨与价值体现 • 知识拓展与延伸阅读
01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Chapter
辛弃疾生平及文学成就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 人。 他一生力主抗金,却屡遭贬谪,壮志难酬。
诗中所描绘的家庭生活场景,如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 音相媚好等,都给人一种温馨、 和谐的感觉,体现了家庭的和睦
与幸福。
亲情的重要性
诗人通过表现家庭成员间的深厚 感情,强调了亲情的重要性。这 种亲情不仅给人以温暖和安慰, 也是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重要支
撑。
诗人内心世界的寄托和慰藉
对现实的不满与逃避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逃避,通过描绘乡 村生活的美好和自由,寄托了自己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 往。

《清平乐村居》PPT课件

《清平乐村居》PPT课件

《清平乐村居》PPT课件•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文本解读与赏析•人物形象塑造及其特点•写作手法探讨与借鉴目•主题思想阐释与现实意义•知识拓展与延伸阅读录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01生于金朝统治下的北方,少年时参与抗金斗争,后南归宋朝。

早期经历官场生涯文学成就历任江西、湖北、湖南等地安抚使,积极主张抗金,却屡遭排挤。

南宋豪放派词人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著有《稼轩长短句》等。

030201辛弃疾生平事迹作于辛弃疾闲居带湖期间,此时他已被弹劾落职,闲居乡野。

时间背景描绘的是江西上饶地区农村的生活场景,体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地点背景作者在词中表达了对官场斗争的厌倦和对农村安宁生活的向往。

情感背景《清平乐村居》创作背景时代背景:南宋农村生活社会环境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争频繁,农村生活相对平静。

经济状况南宋农村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农民生活较为贫困。

文化氛围南宋时期文化繁荣,诗词歌赋等文学艺术形式丰富多样,农村文化生活相对匮乏。

文本解读与赏析02全文朗读及录音全文朗读提供标准的普通话朗读,引导学生正确把握语调、停顿和重音。

录音材料附上课文录音,方便学生课后复习和模仿。

重点词句解析与翻译重点词解析针对课文中的重点词进行深入解析,如“茅檐”、“溪上”、“青青草”等,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并感受词的韵味。

句子翻译对课文中的句子进行逐句翻译,让学生理解句子的含义,同时引导学生体会句子的美感和表达技巧。

意境描绘与审美体验意境描绘通过描述课文所展现的清新、宁静的乡村生活场景,引导学生想象和感受词中所表现的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

审美体验结合词人的其他作品及时代背景等元素,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词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感受词的艺术魅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人物形象塑造及其特点0303展现翁媪的生活状态通过描写他们的居住环境、生活习惯等,展现他们安贫乐道、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

01描绘翁媪的外貌特征白发苍苍,面容和蔼,穿着朴素,展现出老年人的慈祥与和蔼。

《清平乐·村居》(完美版)PPT课件

《清平乐·村居》(完美版)PPT课件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清平乐·村居
【清】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
诗意: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含
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 老人是谁家的呀?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 正忙于编织鸡笼。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正横卧在 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GAN SHOU MEI HAO ZI RAN PEI YANG YU WEN SU YANG
四、精彩赏析。 1.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诗中“急”“追” 的妙处是表现出了___儿__童__活__泼__、__好__动__的__天__性___________。 2.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词中“亡赖”二字写出了小儿的___顽__皮__、__淘__气_________。
感受美好自然,培养语文素养!
理解词语
【清平乐】 【村居】 【吴音】 【相媚好】 【翁媪】 【亡赖】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词题。
这首词是辛弃疾在江西饶州闲居时写的。饶州, 古代属于吴地,所以称当地的方言为“吴音”。
词牌名,“乐”这里读yuè。
同“无赖”,这里指顽皮、淘气,“亡” 这里读wú。
指相互逗趣,取乐。 老翁、老妇。
我会认
这三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田园安宁、平静生活的 热爱、羡慕与向往。
课文结构
茅檐 环境
溪上
清平乐·村居
低小
青青草

翁媪 人物
大儿、中儿、儿
怡然自乐
和谐农家 情趣盎然
课文主旨

清平乐村居(完美版)PPT课件

清平乐村居(完美版)PPT课件

押韵工整
押韵是古诗词的重要特征之一, 通过押韵使诗句更加工整、有节
奏感。
节奏鲜明
古诗词的节奏感很强,通过合理 的断句和停顿,使诗句呈现出鲜
明的节奏感。
05
思想内涵与文化价值
反映南宋时期农村生活面貌
01
描绘自然风光
课件中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展示南宋时期农村的自然风光,
如青山绿水、田园牧歌等,让学生感受到当时农村的宁静与美丽。
现代人如何传承和发扬田园文化
挖掘田园文化的内涵
深入研究田园诗词等文化遗产,挖掘其中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田园文化。
创新田园文化的表现形式
通过创作新的田园诗词、歌曲、画作等艺术作品,以及开展田园主题的旅游、摄影、影视等活动,让田园文化以更加 多样化和现代化的方式呈现出来。
倡导绿色生态理念
02 03
呈现生产生活场景
通过模拟动画、历史文物等素材,再现南宋农民的耕作、养殖、纺织等 生产活动,以及他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场景,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 解当时农村的社会状况。
展现农村文化习俗
课件中还可以介绍南宋农村的节庆活动、民间艺术、乡土文化等,让学 生领略到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习俗。
传达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04
艺术手法与表现技巧
白描手法运用
01
02
03
简练传神
白描手法以简洁的笔墨, 通过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 ,进行形象描绘,达到传 神的效果。
细腻入微
白描手法注重细节描绘, 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出事 物的细微之处,使读者产 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质朴自然
白描手法追求质朴自然的 表现风格,不刻意雕琢和 粉饰,以真实、自然、生 动的形象感染读者。

清平乐村居(完美版)PPT

清平乐村居(完美版)PPT

26、清平乐 村居
(1)背诵课文。 (2)展开合理的想象,将课 文扩写成400字的短文。
首小令,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 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作者把这
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描写得维妙维 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 现了农家恬静舒适的生活和怡然自乐的生 活画面,表达了词人轻松闲适的心情和
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
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先说一 说,再写下来。
• 午后,我怀着悠闲的心情慢慢的散步,无意间看 到了一座又低又小的茅草屋。茅草屋后面有一棵 棵苍翠挺拔的竹子,一座座连绵起伏的山峦,透 露出乡村恬静的气息。茅屋旁有一条小溪,溪水 清澈透明,溪里的游鱼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在阳 光的照耀下,溪面显得波光粼粼。一阵微风吹过, 溪面泛起了一圈圈涟漪。溪面上有几朵美丽动人 的荷花,有的完全盛开;有的含苞待放;有的似 放非放,白里透粉,粉里透红,像一位位面戴轻 纱的少女。 小溪旁有一丛丛青翠欲滴的小草,长得十分 茂盛,在小溪、荷花的衬托下,更显得碧绿可爱。 屋檐上,一对小鸟正用那 银铃般清脆的嗓音唱 美妙动听的歌曲。
练的笔触勾画出一幅优美的田园景物,描绘出一 家五口各具情态的形象,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 活之趣。
村中环境: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上片
秀 丽
恬 村中人(老夫妇): 醉里吴音相媚好

大儿:锄豆草
下片
(动作)
中儿: 织鸡笼
小儿:卧剥莲蓬
表现出茅舍一家 老小幸福、和谐 的生活图景
总结
• 《清平乐· 村居》,原为唐教坊曲名。这
写作背景
辛弃疾曾历任江西、湖南、湖北安抚使,任职期间, 打击贪官,救济灾民,颇有政绩。淳熙八年被劾职, 退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隐居长达二十年,他退居 乡间,与山民野老打成一片,过着平凡质朴、恬淡安 静的生活。此时,他一改过去壮大场面的描述和豪杰 人物的刻画,转而饱蘸色彩去描绘田园风景画和俚俗 乡情图。这首词题为“村居”,是词人晚年遭受排斥、 打击,壮志难酬,归隐上饶地区农村时的作品。

《清平乐 村居》经典版PPT课件

《清平乐 村居》经典版PPT课件

温馨的村居 和谐的村居 美好的村居 令人向往的村居
2021/10/14
富有诗意的村居 充满亲情的村居 清新秀丽的村居 无忧无虑的村居 和睦的村居……
62
通过刚才的学习, 哪位同学说说这首词的意思。
2021/10/14
63
词意: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 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 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 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 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
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
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2021/10/14
10
我们一起去看看诗词大会的老师对作者的评价。
2021/10/14
11
写作背景
辛弃疾曾历任江西、湖南、湖北安抚使,任职期间,打击
贪官,救济灾民,颇有政绩。淳熙八年被劾职,退居江西上
饶、铅山一带,隐居长达二十年,他退居乡间,与山民野老打
清平乐
2021/10/14
6
清平乐
是词牌名,清平乐本来是一种音乐歌 曲,后来才用做词牌。照这个词牌写出来 的词,每首46个字,分为上下两片,上片 有4个韵脚,下片有3个韵脚字。
2021/10/14
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词牌名 很多,也很美,比如“水调歌头”、“西 江月” 、“满江红”等都属于词牌名。
诗人用了哪个词?
亡赖
同“无赖”,指小孩 顽皮、淘气。
45
你有调皮的时候吗?
父母可能会这样说:调皮鬼,你 怎么不听话?看似责备,实则喜爱。
2021/10/14
46
在翁媪的三个儿子中,你们觉得诗人最喜欢谁?为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读要求
• 1、看清字形,读准字音。 • 2、读通读顺。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清 平 乐 村 辛 弃 居 疾 ·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lián
wēnɡ
chú
清平乐 村居
翁媪相媚好
• 翁:哎,老喽,老喽! • 媪:是啊,就说那豆吧,原来是你锄的,现在你身手不灵活了,交给 大儿子锄了。这烈日炎炎的,也不带条毛巾,你瞧他那汗,大粒大粒 地滴下来,滴在豆苗上,再多滴点的话,都不用浇水了。 • 翁:是啊,是啊,你说那鸡笼吧,原来是你织的,现在你的眼睛看不 清了,二儿子接你的班了。你瞧瞧,那叫一个字,细。就连那么一点 小线头出来了,都把它剪掉,那功夫都快赶上你当年的水平了。 • 媪:是啊,还有那莲蓬,原来是我们有时间的时候才去剥的,现在倒 好,小儿子也会剥了,他还小,就让他去剥一剥,说不定能练一练耐 心呢。 • 翁:儿子们都那么孝顺,把活都做完了。我俩只好做做饭,给鸡喂把 米,可真悠闲自在啊! • 媪:是啊,孝顺的孩子们,就是想让我们好好享受晚年啊!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清平乐 村居
写景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翁媪: 醉里吴音相媚好
叙事
大儿:
锄豆 织鸡笼 卧剥莲蓬
幸福、 和谐
中儿:
小儿: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片断练习
• 只要在我们的校园走上一走,就会看到, 教学楼高大整齐 ,餐厅别致新颖 ,荷花 池里 游鱼戏水 ,小竹林 挺拔青翠 ,道路 旁 绿草如茵 ,塑胶跑道 舒适漂亮。你会 感觉,我们的校园真美,我爱我们的校园。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 白描手法用于叙事,使人感到线条明晰,言简意 真。 • 如《儒林外史》写范进看中举的报帖: “......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 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 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作 者抓住人物的动作,惟妙惟肖地描写了事态的发 展。 • 用白描手法刻画人物,三言两语就能揭示人 物的外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 • 如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身材很高大;青白 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 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 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这些描写,犹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如用几条墨线,简单几笔,特征显露,尽传神态。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 描摹景物的特征 • 如鲁迅《故乡》的开头:“时候既然 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 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 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 荒村,没有一些活气。”寥寥数语,几笔 勾勒,不但将故乡的深冬阴晦天色笼罩的 原野,尽收笔底;而且字里行间,表露了 蕴含在作者内心深处的深沉的悲凉。
26
清平乐
村居
执教: 顾正清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词和词牌
• 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它 兴起于南朝,成形于晚唐,盛行于宋代; 最早是一种配乐歌唱的诗,所以每首词 都必须按一定的歌谱填写,这歌谱叫词 牌。
• 《清平乐 村居》这首词中,“清平 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这首词的 题目
茅檐 溪上 醉里 白发 大儿 中儿 最喜 溪头 低小, 青青草。 吴音 相媚好, 谁家翁媪。 锄豆溪东, 正织鸡笼; 小儿无赖, 卧剥莲蓬。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1140-1207)南宋 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 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 南)人。 辛弃疾出生于被 金人侵占的北方,亲眼目睹 了汉人的妻离子散、家破人 亡。他十分渴望百姓能过上 安定宁静的生活,一直为抗 金而不懈努力,但却遭受奸 臣打击,被贬到远离战火的 江西农村,一住就是18年。 这首词就在他被贬之后写的。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清平乐 村居
茅檐 溪上 醉里 白发 大儿 中儿 最喜 溪头 低小, 青青草。 吴音 相媚好, 谁家翁媪。 锄豆溪东, 正织鸡笼; 小儿无赖, 卧剥莲蓬。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白描的手法:
•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 物和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不着颜色, 称为“单线平涂”法。它源于古代的 “白画”。 • 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 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 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Hale Waihona Puke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写作方法
• ⒈写景与叙事相结合
• ⒉白描的手法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谢 !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