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三课时)

合集下载

第三课时蒸馏与萃取

第三课时蒸馏与萃取

回顾关键步骤
用右手手心压住分液漏斗 玻璃塞,左手握住活塞部 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 用力振荡。边振荡边放气。
振 荡
静置、待液体分层后,将分液漏斗 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玻璃塞上 的凹槽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再将分 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拧开,使下层液 体慢慢沿烧杯壁流下
分 液
静 置
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分离方法? 它们 的适用范围、条件、操作步骤、仪器?
加入油
振荡后
水煮西红柿汤
有油西红柿汤
根据上面三个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呢?
根据上面三个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呢?
1、西红柿中的番茄红素(溶质)是红色的,溶解在了 溶剂中,所以溶液呈现红色。
2、以你的生活常识,水油互溶吗?谁的密度小?请举 例说明。
3、注意观察、对比1、2图,加入的油的量怎样?(相 对于水多还是少)
2、装液——将漏斗放置于铁架台的铁圈上,打 开玻塞,往漏斗中加入10mL碘的饱和水溶液和 4mL四氯化碳,盖好玻塞,。(提示:液体分两 层,上层显褐色,下层显浅红色。为什么?哪一 层为四氯化碳层?四氯化碳为无色澄清液体,为 什么两层都有色?)
3、振摇——右手压住分液漏斗的玻塞,左手握住活塞部分 (注意:左右手各手指的手势,要使左手能方便的打开、 关闭活塞。)将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摇,并打开活塞放气. 该操作要重复数次。 萃取剂多为有机试剂,易挥发,使漏斗中的压强增大,放气 是为防止漏斗中压强过大,使液体冲出。

植物油 上层

四氯化碳 (密度比水大,下层)

2、仪器:
——分液漏斗
分液漏斗
分液漏斗
分液时分液漏斗的使用:
1、检漏——(检验分液漏斗下端的活塞和上部 的玻塞是否漏水。检验方法:在漏斗中加入少量 水,静置一会,观察活塞是否漏水;将漏斗倒转 过来,静置一会,观察玻塞是否漏水。确认都不 漏水,即可选择该漏斗进行实验。)

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1章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3课时 蒸馏和萃取)ppt课件

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1章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3课时 蒸馏和萃取)ppt课件



。 。
重难点
情境导入
知识点拨
典例引领
解析:(1)仪器的名称A为冷凝管;B为蒸馏烧瓶;C为锥形瓶。 (2)冷凝管的进出水方向一般是下进上出,所以冷却水应该从c进 入,从d流出。 (3)装置的连接顺序应是先下后上,从左到右。 (4)蒸馏过程中,在蒸馏烧瓶中加入少许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液体 暴沸。 答案:(1)冷凝管 蒸馏烧瓶 锥形瓶 (2)c d (3)e—i,h—a—b—w (4)防止暴沸
重难点
情境导入
知识点拨
典例引领
蒸馏与萃取、分液 下图所示为蒸馏和萃取的操作示意图:
图 (1)
图 (2)
重难点
情境导入
知识点拨
典例引领
讨论探究 (1)蒸馏与萃取、分液用于分离或提纯时,分离原理各是什么? (2)蒸馏和分液的使用范围有何不同? 探究提示:(1)蒸馏的原理是根据互溶液体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 萃取是根据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进行分离;分液是根据 不互溶液体分层的原理进行分离。(2)蒸馏的适用范围为沸点不同 的互溶液体,而分液的适用范围为不互溶的两种液体。
自主阅读
自主检测
1.右图装置也可用于少量蒸馏水的制取。
(1)该装置中使用的玻璃导管较长,其作用是 。 (2)烧杯内试管外应盛有的物质是 。 (3)装置图中还缺少的仪器是 。 解析:该蒸馏水制备简易装置中,利用了空气和水两层冷凝作用; 蒸馏操作必然要加热,故缺酒精灯。 答案:(1)冷凝水蒸气 (2)冰水 (3)酒精灯
重难点
情境导入
重难点
情境导入
知识点拨
典例引领
H.静置,分层。 就此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上述各操作的编号字母填写) → → →A→ →G→E→F。 (2)上述E步骤的操作中应注意 ; 上述G步骤操作的目的是 。 (3)选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原因是 。 (4)已知碘在酒精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得多, (填“能” 或“不能”)用酒精来萃取碘水中的碘,其理由是 。

高一化学必修1:1.1 《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

高一化学必修1:1.1 《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

归纳:SO42-的检验
向试样中先加稀盐酸酸化,再加入BaCl2溶液, 若出现白色沉淀,就说明溶液中含有SO42-。
滴入稀盐酸的目的:是为了防止CO32等杂质离子的干扰。
也可以向试样中先加BaCl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 若出现白色沉淀,加酸后沉淀不溶解就说明 溶液中含有SO42-。
化学除杂
除去可溶性杂质( CaCl2 、MgCl2 以及一些硫酸盐) 除杂原则: *不增(不增加新物质)
小结
过滤用于分离液体与液体中难溶物 (分离可溶物与难溶物)。 通过蒸发可以得到溶液中的溶质。 检验SO42-一般用BaCl2和稀盐酸。
实际的除杂中要注意加入试剂的先
后顺序和试剂过量的处理方法。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三)
分别将酒精和水,植物油和水 混合,经充分混合后静置,有 何不同?如何将它们分离?
4. 把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
的铁圈中,静置,分层。
5. 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 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 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
实验过程
6. 旋开活塞,用烧怀接 收溶液
7. 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上层水溶液
萃取实验步骤: 【实验1-4 】用CCl4萃取碘水(饱和)中的 I2
检漏 装液 振荡(放气) 静置 分液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有什么不同?
分离是通过适当的方法,把混合物中的
几种物质分开,分别得到纯净的物质。
提纯是通过适当的方法把混合物中的杂
质除去,以得到纯净物质。
常用的方法有:过滤、蒸发、蒸馏、萃取
学与问P5
在分离和提纯物质时,要除掉杂质。化
学上所指的杂质都是有害和无价值的
吗?你能举例说明吗?
主要仪器:漏斗、烧杯、玻 璃棒、铁架台(带铁圈)、 滤纸。

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教案第三课时

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教案第三课时
【思考】四氯化碳的性质。 【阅读】P9 最后一个自然段。 【小结】两种沸点不同液体混合物的分离方法是——蒸馏; 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的混合物的分离方法是萃取和分液。

2.蒸馏和萃取



适用范围:分离各组分沸点不同的液态混合物 装置:铁架台(带铁圈、铁夹)、酒精灯、圆底烧瓶(蒸馏烧瓶)、温度计、 冷凝管、牛角导管、锥形瓶。 蒸馏 温度计水银球应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 蒸馏烧瓶中应加入沸石(或碎瓷片),防止爆沸; 注意事项: 注意冷凝管水流方向应下进上出; 蒸馏烧瓶不能直接加热,应使用石棉网。
适用范围萃取: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不同; 分液:分离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密度不同)。 萃取和分液所需仪器:铁架台(带铁圈)、烧杯、分液漏斗。 萃取剂与原溶液互不相溶; 与溶质不反应; 萃取剂的选择: 溶质在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剂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原溶液中的溶解度。 注意事项 实验开始时应检查分液漏斗是否漏水。 分液前先查漏;活塞涂抹凡士林;放液时,开赛或孔对孔; 分液时,应先使下层液体从漏斗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漏斗上口倒出。
第 2 页 共 3 页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教案
适用范围萃取: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不同; 分液:分离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密度不同)。 萃取和分液所需仪器:铁架台(带铁圈)、烧杯、分液漏斗。 萃取剂与原溶液互不相溶; 与溶质不反应; 萃取剂的选择: 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原溶液中的溶解度。 注意事项 实验开始时应检查分液漏斗是否漏水。 分液前先查漏;活塞涂抹凡士林;放液时,开赛或孔对孔; 分液时,应先使下层液体从漏斗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漏斗上口倒出。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蒸馏和萃取》参考教案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蒸馏和萃取》参考教案

必修I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3课时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蒸馏和萃取一、教材分析:蒸馏和萃取是在实际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的分离和提纯技术,海水淡化问题是目前解决全球淡水日益紧缺问题的重要途径,这为选修《化学与技术》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萃取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分离和提纯技术,它是对溶解性规律的一个应用,其原理也在今后卤族元素和有机物的学习中多次体现,在生活中也有多方面的应用。

本节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复习蒸馏的原理,掌握实验室规范的蒸馏装置。

这部分内容只作复习和简单的扩充;(二)、介绍萃取的原理和装置,特别是实验操作中的细节。

这部分知识为新知识,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由浅入深地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蒸馏和萃取是高中阶段的两个基本实验操作,学生对于相关内容及部分仪器还比较陌生,本节课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蒸馏和萃取的操作及过程,学习一些仪器的使用方法,并进一步丰富分离提纯物质的方法和手段。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2)知道液体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蒸馏和萃取,能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设计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方案,并初步掌握其操作技能。

2.过程和方法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会对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操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绿色化学思想,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

(2)能发现学习和生产、生活中有意义的化学问题,并进行实验探究。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蒸馏和萃取的掌握和应用难点:蒸馏和萃取的掌握和应用四、学情分析:(1)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学习了简易的蒸馏操作方法,本节课将在此基础上对规范装置和实验原理做深入的探讨,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已经初步了解了粗盐提纯的方法,蒸馏的简易装置。

蒸馏则是在初中简易操作的基础上引入使用冷凝管这一较正规的操作。

(2)萃取的引入采用学生回家做西红柿汤并进行观察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高中化学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3课时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蒸馏和萃取课时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1)

高中化学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3课时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蒸馏和萃取课时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1)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3课时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蒸馏和萃取1.掌握蒸馏和萃取的实验操作,进一步认识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2.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并能完成实验报告和主动进行交流。

3.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三、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蒸馏和萃取1.蒸馏(1)原理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不同,用加热蒸发、冷却凝结的方法除去液态混合物中、或的杂质。

(2)制取蒸馏水①仪器及装置图图1-1-7②实验操作a.检验在试管中加入少量自来水,滴入,试管中产生,说明自来水中含有。

b.蒸馏在100 mL烧瓶中加入约体积的自来水,再加入几粒 (或沸石),按图1-1-7所示连接好装置,向冷凝管中通入冷却水。

加热烧瓶,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液体。

c.再次检验取少量收集到的液体加入试管中,然后滴入,试管内,说明制得的蒸馏水中不含。

2.萃取和分液(1)原理①萃取利用物质在的溶剂里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方法。

②分液将的液体分开的操作。

(2)主要仪器:、、。

(3)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①加萃取剂②振荡萃取③静置分层④分液图1-1-8①加萃取剂用量筒量取10 mL碘的饱和水溶液,倒入中,然后再注入4 mL四氯化碳,盖好玻璃塞,发现溶液分层,在下层。

②振荡萃取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左手握住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使两种液体充分接触;振荡后打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

③静置分层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液体分层。

上层为,无色;下层为,显色。

④分液待液体分层后,将分液漏斗颈上的打开(或使塞子上的对准 ),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拧开,使下层液体沿流下。

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倒出。

【交流与思考】利用物质的特殊性质来分离和检验物质的方法有很多,如用试纸对血糖或、农产品残余农药的快速检测、大气中污染物的测定,以及法医常用的等。

化学方法和技术是我们探索世界奥秘的有力助手,能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三课时导学案)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三课时导学案)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蒸馏、萃取等分离方法。

2、通过蒸馏、萃取方法的学习,加深对提纯、分离操作原理和方
法的理解。

3、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研究
方法。

重点难点:
1、蒸馏的装置及原理。

2、萃取的原理
学习过程:
1、蒸馏的原理及蒸馏时应注意的问题。

2、完成实验1-3实验现象,并分析各现象产生的原因。

3、萃取的原理。

4、使用分液漏斗时应注意的问题。

5、写出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中的溴的实验步骤。

当堂检测:
1、不能用于从溴水中提取溴的试剂是()
A酒精B汽油C四氯化碳D氯化钠溶液
2、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苯(沸点:80.1摄氏度)和甲苯(沸点:110。

6摄氏度)的混合物(苯和甲苯是其他性质非常相似的一对互溶液体);③氯化钠和单质碘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分液、萃取、蒸馏
B.萃取、蒸馏、分液
C.分液、蒸馏、萃取
D.蒸馏、萃取、分液
3、下列各组混合物能用分液漏斗直接分离的是( )
A.柴油与汽油
B.汽油与水
C.溴与水
D.水与乙醇
4、下列有关蒸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给蒸馏烧瓶加热要垫石棉网
B.烧瓶中放入多孔瓷片以防暴沸
C.冷凝管中冷却水与被冷凝的蒸气流向一般相反
D.不能用圆底烧瓶代替蒸馏烧瓶
5、除去乙醇中溶解的微量食盐可采用_______的方法。

(选填过滤、蒸发、蒸馏、萃取、洗气、加热分解)。

必修1 第1章 第1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3课时

必修1 第1章 第1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3课时

2 蒸馏后,残留在烧瓶里面的是沸点高的,锥形瓶里是低的 比如酒精和水,残留的主要是水,蒸馏出来的主要是酒精 3 先通冷凝水后加热,先停止加热后关冷凝水
化学学习的神器
H L D
小练习
Hale Waihona Puke 1 下列物质适合使用蒸馏的方法分离的是: 酒精和水 碳酸钙和碳酸钠 碘的四氯化碳溶液 汽油和煤油 2 已知汽油的沸点范围大致为30~205摄氏度; 已知汽油的沸点范围大致为30~205摄氏度; 煤油的沸点为180~310摄氏度; 煤油的沸点为180~310摄氏度; 现对石油进行蒸馏: 100~200摄氏度主要得到的是: 100~200摄氏度主要得到的是: 200~300摄氏度主要得到的是: 200~300摄氏度主要得到的是:
化学学习的神器
H L D
作 业
完成学案化学实验基本方法(3) 完成学案化学实验基本方法(3) 熟记周期表第4 熟记周期表第4行
化学学习的神器
H L D
实验室制备蒸馏水
温度计 冷凝管 尾接管 (牛角管) 牛角管) 锥形瓶
具支管蒸馏烧瓶 沸 石 碎瓷片 石棉网
考试常见找错考点
化学学习的神器
H L D
蒸馏
酒精和水 苯和四氯化碳 食盐水
1 蒸馏是把沸点相差较大的两种液体(固体)分离的过程。 蒸馏是把沸点相差较大的两种液体(固体)
从实验学化学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Duty Honor Love
化学学习的神器
H L D
它们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化学学习的神器
H L D
宝贵是相对的
无流国沙漠底下是个聚宝盆,除也门之外都是石油生产国, 石油产量占世界1/4。但是由于缺乏水源,需要大量淡化 石油产量占世界1/4。但是由于缺乏水源,需要大量淡化 海水。淡化海水耗电量极大,每吨成本超过3 美元;比普 海水。淡化海水耗电量极大,每吨成本超过3 美元;比普 通自来水高几十倍,再加长途运输和损耗,送到居民口中 每吨最高成本可能超过100 美元,比石油还贵。这些国家 每吨最高成本可能超过100 美元,比石油还贵。这些国家 多以补贴价售水,每吨只收象征价若干美元 多以补贴价售水,每吨只收象征价若干美元,通过自来水 美元,通过自来水 管或水罐车供应到户。

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第三课时粗盐提纯

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第三课时粗盐提纯

依据:(1)Na2CO3用以除去CaCl2和多余的BaCl2,Na2CO3 一定要在BaCl2之后加入;
(2)产生的沉淀BaCO3,CaCO3和Mg(OH)2都会溶于稀盐 酸,过滤操作必须在稀盐酸加入前进行。 (3)稀盐酸是用于调节溶液酸碱性,最后加入时只能 适量。
NaCl MgCl2 Na2SO4 CaCl2
通过溶解、过滤、蒸发操作之后,得到的固体仍然含 有杂质,如何证明其中含有的杂质?
实验1—2:SO42-的检验方法 操作:先加入过量稀盐酸(为什么?)酸化,再
加入可溶性钡盐(BaCl2)溶液。(若有沉淀进行 过滤后取滤液再加钡盐溶液)
现象:出现不溶于稀酸的白色沉淀
(BaSO4)。
结论:存在SO42- 。 注意排除Ag+、CO32-等离子的干扰!
方案P3核心突破第三点)
要除去可溶杂质离子是:
Ca2+
Mg2+
SO42-
选择要加入的除杂试剂: 引入了新的离子:
Na2CO3 CO32-
NaOH OH-
BaCl2 Ba2+
CO32HCl
请大家归纳一下,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试剂的 加入顺序共有几种?依据是什么? (1)BaCl2——Na2CO3——NaOH——HCl (2)BaCl2——NaOH——Na2CO3——HCl (3)NaOH——BaCl2——Na2CO3——HCl
3、除杂原则:不增(最重要)、不减、易分离、易复原。
4、思维建模:在实验方案设计时,除要考虑所加试剂外, 还要考虑加入试剂的先后顺序、试剂用量,以及试剂过量后 处理等。 5、作业:完成优化方案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三课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单元第一节第三课时教学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单元第一节第三课时教学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
二、萃取和分液 1.原理 (1)萃取
不同 溶解度
利用物质在
互不相溶 (2) 分液
的溶剂里
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
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方法。 将
分液漏斗 铁架台 烧杯 的液体分开的操作。
2.主要仪器: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
3.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
解析
制取蒸馏水可不用温度计,若使用温度计应将温度
计的水银球置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
2.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D A.进行蒸发操作时,不能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 管口处
)
B.进行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 C.进行蒸馏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 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进行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 必须比水大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
思维拓展 3. 分液漏斗中有苯和水两层无色液体, 设计简单实验探究哪 层液体为水层?
答案
向分液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哪层液体增加,
该层液体即为水层。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
4.结合用 CCl4 萃取碘水中的碘的实验,总结萃取剂选择应 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答案 度。
萃取剂选择的基本原则:
答案 蒸馏是将液态混合物(其中可能含有溶解的固体成分) 放在蒸馏烧瓶中加热到某组分的沸点时, 使这种成分变成蒸 气, 经冷凝收集而与原混合物分离的方法, 需要收集馏出成 分。蒸发是将液态混合物(其中一定含有溶解的固体成分)放 在蒸发皿中加热使其中液态成分变成蒸气除去而保留固体 成分的分离方法。二者所用的仪器不同,操作方法不同,弃 留的物质不同, 但分离的本质原理是相同的。 水中混有少量 食盐应用蒸馏的方法除去, 食盐中混有少量水应用蒸发的方 法除去。 碘酒中的酒精为易燃物质, 若采用蒸发来分离, 挥发出的乙 醇蒸气易燃烧而出现安全问题,故选用蒸馏法进行分离。

第一节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第三课时)

第一节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第三课时)
第三课时
--蒸馏和萃取
2 蒸馏和萃取

①.原理——利用液态混合物(互 溶)中各组分沸点的不同,加热使 其某一组分变成蒸气,经过冷凝后 再变成液体,从而跟其他组分分开。
② 蒸馏装置
温度计 蒸 馏 烧 瓶 冷凝管 牛角管 锥形瓶
蒸馏视频
蒸馏水制取视频
3.注意事项:
1.温度计水银 球处于蒸馏烧 瓶支管口处
仪器介绍
普通漏斗
长颈漏斗
分液漏斗
分液漏斗——用于分离互不相溶 的液体。
1.分液漏斗使用之前要检验是否漏
水,如何检验?
2.为何要振荡?振荡过程中还有一
步什么操作?
3.静置分层之后,为什么要打开上
口的玻璃塞?液体分别是如何倒
出的?
1.
2.使液体充分混合;打开活塞,放出
产生的气体。
3.使漏斗内外压强相等,便于液体流出。 下层液体从下端放出,上层液体从上 口倒出。
碘水与CCl4 刚刚混合
用力 振荡
静置以后
为什么会出现颜色的转变?
I2从原先的水层中转移到了CCl4中。
三、离子的检验:
1、原理: 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 度等)或化学性质(生成气体↑、沉淀↓等特殊现象) 2、步骤: (1)先对试样的外观进行观察(颜色、状态) (2)将试样(固体)配成溶液,取出少许进行检验 (3 )选择合理的试剂(反应灵敏、现象明显)
2.冷凝水, 下口进,上 口出
3.投放 沸石 或瓷 片防 暴沸
4.烧瓶底加垫石 棉网
碘的萃取视频

碘(I2)

水和四氯化碳

利用某种物质(溶质)在 互不相溶
的溶剂里 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

1.1.3《蒸馏、萃取和分液》教学设计(含解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1.1.3《蒸馏、萃取和分液》教学设计(含解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教学设计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三课时:蒸馏、萃取和分液)【引入】在海滨浴场嬉戏,偶尔喝上一二口海水,你会感到又咸又苦;用海水浇灌普通的农作物,不用多久农作物就会被“腌死”。

这又是什么原因呢?【讲解】海水中溶解了大量的盐类。

海水的平均含盐量可达35‰左右,也就是说,在1立方千米的海水里大约含有3500万吨的盐类物质。

人们日常的饮用水的含盐量仅在0.5‰左右,而工农业用水的含盐量也不能超过3‰。

人类面对着浩瀚无比的海洋,难道就不能把海水变成淡水吗?【过渡】神话中的观音菩萨有一种高超的本领:只要把手中的杨柳枝条轻轻一甩,就可以把海水变成甘露。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能不能把海水变成淡水呢?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找把海水变成淡水的“法宝”。

【讲解】亚里士多德的实验【投影】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自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曾做过一个当时看起来十分有趣的实验:他把咸水放在半封闭的容器里,然后加热将咸水烧开。

随之,他惊奇地发现,水蒸气中已不再含有盐分,凝结成的水珠也不再有咸味。

亚里士多德曾在实验记录中写到“通过蒸馏,先使水变成蒸汽继而使之变成液体状,可使海水变成可饮用水”。

这个实验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次海水淡化试验,亚里士多德所采用的方法就是人们现在所说的——蒸馏法。

【投影】海水淡化工厂【思考】大家想一想蒸馏是不是一种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如果是,那么是分离什么样的混合物?【过渡】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除了过滤、蒸发外,还有其他很多方法,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另外两种新方法:蒸馏和萃取【板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蒸馏和萃取(distillation and extraction)【板书】活动一、认识蒸馏【交流】蒸馏的原理:对于液态混合物,利用液体—液体(或液体-固体)中各组分沸点不同,给液体混合物加热,使其中的某一低沸点组分蒸发再冷凝成液体,以除去易挥发、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的操作过程。

1.1.3《蒸馏、萃取和分液》导学案(含答案)-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1.1.3《蒸馏、萃取和分液》导学案(含答案)-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三课时 蒸馏、萃取和分液)【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填空、思考讨论,知道蒸馏、萃取和分液的原理、适用范围及操作的注意事项,初步知道如何选择萃取剂。

2.通过演示实验、分组训练、讨论归纳,掌握蒸馏、萃取与分液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能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

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

3.通过阅读交流、归纳小结进一步加深对物质分离和提纯方法的认识,建立根据混合物组分的特征采取合适分离操作的思维模型,通过Cl -检验的学习,初步理解干扰离子排除的方法。

【学习重点】蒸馏、萃取和分液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技能。

【学习难点】物质分离和提纯方法的选择。

【自主学习】旧知回顾:1.下列各组物质:①NaNO 3和NaCl ;②CaCl 2和CaCO 3;③MnO 2和KCl ;④BaSO 4和AgCl ,可按照溶解、过滤、蒸发的实验操作顺序,将他们相互分离的有2组( ②③ )2.除去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时,BaCl 2溶液与Na 2CO 3溶液的滴加顺序可否颠倒?【温馨提示】 不能新知预习:阅读教材P8~P9,完成下列问题1.在制取蒸馏水时应向烧瓶中加入 沸石(或碎瓷片),目的是 防止爆沸 ;加热时烧瓶内液体体积应为烧瓶体积的 1/3 。

2.蒸馏是指把液体加热至沸腾,使液体变为蒸气,再重新冷凝成液体的过程。

根据混合物各组分的沸点不同,利用蒸馏可以除去易挥发、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

3.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方法,加入的溶剂称为萃取剂。

【同步学习】活动一、认识蒸馏1.观看思考:观看蒸馏“视频”或教材P7图1-4,思考蒸馏原理: 利用相互溶解的两种或多种混合物的沸点不同将混合物进行分离的方法 。

2.归纳小结:结合教材P7图1-4或“视频”总结该蒸馏装置的基本仪器及注意事项。

【温馨提示】基本仪器:烧瓶、直型冷凝管、尾接管(牛角管)、锥形瓶、酒精灯、到管等。

《萃取和分液》优质教案.

《萃取和分液》优质教案.

《萃取和分液》优质教案2017-07-19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三课时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萃取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萃取的原理,掌握“萃取-分液”实验操作技能。

【过程与方法】1.在活动过程中,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升合作的技巧和责任。

提高观察、类比、探究、思考、概括的能力。

2.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到规范实验报告的书写要求,体会如何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实验。

3.通过给萃取下定义和描述实验现象,培养语言智能。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学案”填写,使学生形成较好的科学品质。

2.通过化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3.通过亲自实验,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收获成功的喜悦,从而爱上做实验。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萃取的原理及规范操作。

难点:萃取剂的选择原则及萃取的规范操作。

三、教学方法1.“体验―讨论―总结”教学,学生分组实验通过体验萃取、讨论萃取剂的选择原则总结出萃取的定义。

2.“自学―观察―模仿”教学,学生通过看书自学、观看教学录像、自己动手操作总结出“萃取―分液”的操作要领。

四、教学过程1 / 42 / 4五、板书设计萃取: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能力不同进行分离或提纯的方法。

3 / 4分液:利用两种液体互不相溶、密度相差较大进行分离或提纯的方法。

附: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讲解化学实验安全规则海水净化――蒸馏,海水晒盐――蒸发,从原理上谈蒸馏、蒸发的区别与联系。

蒸馏引入冷凝管,落实蒸馏操作。

海水晒盐得到粗盐,复习初中学过的粗盐提纯――溶解、过滤、蒸发。

第二课时:粗盐杂质有可溶性的和不可溶的。

溶解、过滤、蒸发后,得到的是NaCl吗?利用溶解性表,以SO42-检验为例讲解离子检验。

利用溶解性表,将可溶性杂质变成不溶物除去。

学生做实验,重点体会检验时取用少量样品,除杂时用过量试剂。

可适当引导学生思考除杂试剂的加入顺序问题。

高中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蒸馏与萃取学案

高中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蒸馏与萃取学案

第三课时蒸馏与萃取【学习目标】1、初步学会蒸馏、萃取的原理与操作过程;了解试纸的实验方法。

2、通过分组实验,交流讨论,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培养主动进行交流的意识,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完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素养及合作意识。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请同学们用20分钟左右认真阅读教材7~9页,划出重要知识,完成课前延伸案,找出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写在我的疑问栏内。

提前思考完成课内探究案。

【重难点】蒸馏、萃取的原理与规范操作;试纸的使用方法。

第一部分课前延伸案【知识衔接】1、回顾初中所学的关于水的净化的内容。

复习蒸馏的相关注意事项,规范操作要求。

2、结合生活常识及以学习的物质溶解性的知识,理解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转移及应用。

【自主学习】1、蒸馏:认真阅读教材中的实验1-3,完成下列问题:⑴什么样的混合物可以用蒸馏法分离?⑵说出蒸馏装置中各仪器名称:⑶请对比蒸发结晶实验操作,分析蒸馏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安全操作,操作过程。

2、萃取请从你的身边找出萃取的应用实例,结合教材中的实验1-4的描述理解萃取原理。

3、试纸的使用你接触过哪些试纸?分别是怎样使用的?4、请总结常见的物质检验及分离方法。

【我的疑问】:第二部分课内探究案课题一:蒸馏问题1:蒸馏原理是什么?问题2:说出蒸馏装置中各仪器名称问题:3:做蒸馏实验时应注意什么?【巩固训练】1、在制取蒸馏水的实验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蒸馏烧瓶中盛约占烧瓶容积1/3的自来水,并放入沸石B、将温度计水银球插入自来水中C、冷水从冷凝管下口进,上口出D、收集蒸馏水时,应弃去开始溜出的部分2、水资源非常重要,联合国确定2003年为国际淡水年。

海水淡化是海岛地区提供淡水的重要手段,所谓海水淡化是指除去海水中的盐分以获取淡水的工艺过程,其方法较多,如反渗透法、水合物法,电渗透法、离子交换法和压渗法等。

下列方法中也可以用来进行海水淡化的是:()A、过滤法B、蒸馏法C、分液法D、冰冻法课题二:萃取问题1:萃取原理是什么?主要仪器是什么?问题2:萃取如何操作?问题3:你知道哪些生活中利用萃取的例子?问题4:能否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碘单质?为什么?【知识总结】1、总结物质分离与提纯的基本思路及方法:2、化学方法提纯和分离物质的“四原则”和“三必须”【巩固训练】3、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39%的乙醇溶液;③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A.萃取、蒸馏、分液B. 分液、蒸馏、萃取C.分液、萃取、蒸馏D. 蒸馏、萃取、分液4、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的实验中,如何用实验方法知道哪一层是水层,写出两种方法:①②【我的知识网络图】方法分离的物质应注意的事项应用举例蒸馏萃取分液【当堂检测】1.现有一瓶甲和乙的混合物,已知甲和乙的某些性质如下表所示,据此,将甲和乙互相分离的方法是()物质熔点(℃) 沸点(℃)密度(g•cm-3) 水中溶解度甲-98 57.5 0.93 可溶乙-84 77 0.90 可溶A.蒸馏法 B.升华法 C.萃取法 D.过滤法2.选择一种溶剂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这种溶剂应具备的性质是()A.易溶于水,且不能与碘发生化学反应B.不溶于水,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C.不溶于水,且密度必须比水大D.不溶于水,且密度必须比水小3.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B.蒸馏操作时,冷凝水从下口进、上口出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4.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离可用分液漏斗的是()A.乙醇和水 B.苯和食盐水C.黄河水中的泥沙与水 D.食盐水中获得食盐第三部分课后提升案1.某溶液中滴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则该溶液中A. 一定有SO42-B. 可能有SO42-或Ag+C. 一定无Ag+D. 还可能有CO32-2.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CO32-、OH-等3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3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①滴加Mg(NO3)2溶液;②过滤;③滴加AgNO3溶液;④滴加Ba(NO3)2溶液A.①②④②③ B.④②①②③ C.①②③②④ D.④②③②①3.如何分离出氯化钠和单质碘的水溶液混合物中的氯化钠和单质碘?(已知碘的沸点比四氯化碳高)【我的疑惑与学习反思】:。

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三课时蒸馏与萃取 .ppt

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三课时蒸馏与萃取 .ppt
第一章 从实验到化学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三课时
练习1、为了除去粗盐中的 Ca2+、Mg2+、 SO42-及泥砂,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 行下列五项操作。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 是( CD )。 ①过滤 ②加过量的 NaOH溶液 ③加适量 盐酸 ④加过量 Na2CO3溶液 ⑤加过 量 BaCl2溶液 A.①④②⑤③ B.④①②⑤③ C.②⑤④①③ D.⑤②④ 分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 (2)注意事项 烧瓶中液体量不得超过容积的2/3 温度计的水银球位于蒸馏烧瓶的 支管口处 加入沸石或碎瓷片,防止暴沸
先通冷水后加热(水的进出口)
装置图
温度计
冷凝管 烧瓶 冷水
尾接管
锥形瓶
实验
现象
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自来水,滴 产生白色沉淀 入几滴稀硝酸和几滴AgNO3溶 液。 2.在100mL烧瓶中加入约1/3 体积的自来水,再加几粒沸石, 烧瓶中液体沸腾,冷 按图1-4连接好装置,向冷凝 凝管中有液体产生, 管中通入冷却水。加热烧瓶, 锥形瓶中收集到无色 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液体,用 液体。 锥形瓶收集约10mL液体,停 止加热。 3.取少量收集到的液体加入试 无明显现象 管中,然后滴入几滴稀硝酸和 几滴AgNO3溶液。
思考:如何才能从碘水中分离出碘 单质?
*萃取→分液 *加四氯化碳→分液 →(下层) (上层)
实验1—4
(1)用量筒取10 mL碘的饱和水溶液,倒入分液 漏斗中,然后再注入4mL四氯化碳,盖好玻璃塞。
(2)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 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
倒转分液漏斗时,应 关闭玻璃塞和活塞
练习2、某溶液中存在Mg2+、Ag+、Ba2+ 三种金属离子,现用NaOH、Na2CO3、 NaCl三种溶液使它们分别沉淀并分离出 来,要求每次只加一种溶液,滤出一种 沉淀,所加溶液顺序正确的是( C ) A、Na2CO3、NaCl、NaOH B、NaOH、NaCl、Na2CO3 C、NaCl、NaOH、Na2CO3 D、NaCl、Na2CO3、NaOH

第一章 学案3 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三)

第一章 学案3 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三)

学案3 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三)——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考纲要求] 1.了解物质分离提纯的意义和方法;掌握过滤、分液、蒸馏等操作步骤及要求。

2.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常用的物质分离、提纯的物理方法有哪些?试根据所学的知识填写操作方法及相关内容。

图1 图2图3 图4 (1)如图1,方法、装置的名称:过滤。

适用范围:把不溶性固体与液体进行分离。

注意事项: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轻靠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靠烧杯内壁。

②若滤液浑浊,需更换滤纸,重新过滤。

(2)结晶是晶体从饱和溶液中析出的过程,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固态溶质,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而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相当大的固态溶质,采用冷却饱和溶液的方法。

如图2,方法、装置的名称:蒸发结晶。

适用范围: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物质注意事项:①玻璃棒的作用:搅拌,防止局部过热而飞溅;②当接近蒸干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而不能直接蒸干。

问题思考1.可否利用KCl 和NaNO 3两种物质来制备KNO 3和NaCl ?若可行其简要的操作步骤是什么?答案 可行,其简要操作步骤为:溶解—蒸发—结晶,趁热过滤,洗涤干燥可得NaCl ,然后对所得滤液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可得KNO 3。

(3)如图3,方法、装置的名称:分液。

适用范围:①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②分液:两种液体互不相溶且易分层。

注意事项:①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大;②萃取剂与原溶剂不相溶; ③萃取剂与溶质不反应。

(4)如图4,方法、装置的名称:蒸馏。

适用范围: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 注意事项:①温度计的水银球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②蒸馏烧瓶内要加沸石;③冷凝管水流方向应为“逆流”。

问题思考2.蒸馏时为什么要在蒸馏烧瓶中加几粒碎瓷片? 答案 防止暴沸。

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二)教学课件

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二)教学课件

一、蒸馏 定义: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 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装置的组成:加热装置→冷凝装置→收集装置
蒸 馏
主要仪器: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蒸馏烧瓶、温度计、
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木块 ①蒸馏烧瓶中所盛液体为其容积的1/3 ~2/3; ②温度计水银球位置应与烧瓶支管口下缘齐平; 注意事项: ③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上口出; ④为防爆沸可在蒸馏烧瓶中加入适量碎瓷片;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

装置的组成:加热装置→冷凝装置→收集装置
主要仪器: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蒸馏烧瓶、温度计、
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木块
①蒸馏烧瓶中所盛液体为其容积的1/3 ~2/3; ②温度计水银球位置应与烧瓶支管口下缘齐平; 注意事项: ③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上口出; ④为防爆沸可在蒸馏烧瓶中加入适量碎瓷片;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
CCl4与H2O互不相溶
提取碘水中的碘:CCl4作萃取剂 I2的溶解度:CCl4>H2O
CCl4不与I2反应 1、用前检漏 2、充分振荡,适当放气,充分静止, 然后分液; 3、分液时保持漏斗内与大气压一致; 4、下层溶液下口出,上层溶液上口出

离子方程式
SO4
2-
稀盐酸、 BaCl2溶 液 稀盐酸、 澄清石灰 水
先无现象后出 现白色沉淀 产生无色无味 能使澄清石灰 水变浑浊的气 体
Ba2++SO42-=BaSO4↓
CO3
2-
CO32- +2H+=H2O+CO2↑ CO2+Ca2++2OH- = CaCO3↓+H2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铜川市同官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化学科导学案编号:(3 )主编人:班级:高一()班小组:姓名:学号:组内评价:教师评价: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蒸馏、萃取等分离方法,能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设计简单的除杂质方案
2.掌握常用仪器:分液漏斗、冷凝管的使用要点
【新课预习】
一、蒸馏
1.原理: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________不同,把互溶的液体分离杂质的方法。

2.制取蒸馏水
(1)仪器及装置图
(2)实验操作
①检验Cl-:在试管中加入少量自来水,滴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管中产生。

说明自来水中含有Cl-。

②蒸馏:在100 mL烧瓶中加入约________体积的自来水,再加入几粒_______ (或沸石),按上图连接好装置,向冷凝管中通入冷却水,加热烧瓶,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液体。

③再次检验Cl-
取少量收集到的液体加入试管中,然后滴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管内__________。

说明制得的蒸馏水不含Cl-。

二、萃取和分液
1.原理
(1)萃取:利用物质在____ ____ 的溶剂里__________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方法。

(2)分液:将_______ _____的液体分开的操作。

2.主要仪器: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

3.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
(1)加萃取剂
用量筒量取10 mL碘的饱和水溶液,倒入____ ____,然后再注入4 mL四氯化碳,盖好玻璃塞,发现溶液分层。

______ ______在下层。

(2)振荡萃取
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____ ____,左手握住____ ____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使两种液体充分接触;振荡后打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

(3)静置分层
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液体分层。

上层为,无色;下层为_______,显______色。

(4)分液:待液体分层后,将分液漏斗上的_______打开(或使塞上的________对准___),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____拧开,使下层液体沿____流下。

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___口倒出。

【合作探究】1.蒸馏和蒸发在有什么区别?
2.萃取的原理,萃取剂的选择原则、常见的萃取剂?
3.萃取之后用何方法将有机溶剂与溶质进一步分离开来?
4. 分液的使用范围、以及操作过程中的要点?
[归纳小结]分离和提纯方法:蒸馏、萃取分液适用的对象及操作注意事项.
【巩固练习】1.已知丙酮(C3H6O)通常是无色液体,可溶于水,密度小于1 g/mL,沸点约为56℃。

要从水与丙酮的混合物里将丙酮分离出来,下列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A.蒸馏 B.升华 C.过滤 D.蒸发
2.下列制取蒸馏水的实验装置与操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蒸馏烧瓶中的自来水中
B.冷凝管中的水流方向是从下口进入,上口排出
C.实验中需要在蒸馏烧瓶中加入几粒碎瓷片,防止出现暴沸现象
D.蒸馏烧瓶必须垫石棉网
3.下列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方法中,主要是从溶解性的角度考虑的是( )
A.蒸发 B.蒸馏 C.过滤 D.萃取
4.在使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时,正确的操作是( )
A.上层液体经漏斗下方活塞放出B.分离液体时,将漏斗拿在手上进行分离
C.分离液体时,分液漏斗上的小孔与大气相通时打开活塞
D.分液漏斗中盛装的是液体,振荡后不必扭开活塞把气体放出
5.将体积比为1∶2的四氯化碳和碘水在试管中充分混合后静置。

下列图示现象正确的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