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重点标准答案
《生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重点)
一.名词解释1.兴奋性:指机体或组织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2.静息电位:细胞在安静状态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
3.红细胞比容:指红细胞占血液的百分比。
4.血液凝固:血液由流动的的液体状态下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5.搏出量:一侧心室每次收缩射出的血量。
6.心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入动脉的血量称为每分输出量。
它等于搏出量和心率的乘积。
7.心动周期: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
8.血压: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9.肺泡通气量:指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气体量,等于潮气量与无效腔气量之差乘以呼吸频率。
10.通气/血流比值:是指肺泡通气量与每分肺血流量的比值,正常人安静时,比值为0.84。
11.肾小球滤过率:指每分钟两肾生成的原料量,正常成人安静时125ml/min。
12.渗透性利尿:若小管液溶质溶度升高时,小管液的渗透压随之升高。
肾小管各段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这种利尿方式称为渗透性利尿。
13.突触: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神经元与效应器之间发生功能接触的部位。
14.牵涉痛:内脏疾患引起体表特定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15.激素: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
16.允许作用:一种激素对某种生理功能没有直接作用,但它存在可大大加强另外一种激素的这种生理作用,前一激素对后一激素的这种作用。
二.填空题反应的基本形式:兴奋与抑制。
可兴奋组织:神经、肌肉和腺细胞。
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点有完整性、绝缘性、双向性和相对疲劳性。
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有:肌肉活动、环境温度、食物特殊动力效应、精神活动。
促进蛋白质的激素:生长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性激素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作用:1.维持身体平衡 2.调节肌紧张3.协调随意运动。
血浆中的抗凝物质有抗凝血酶3 蛋白C系统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肝素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心肌收缩力、重力和体位、呼吸运动、骨骼肌作用。
淋巴生成的意义?1.回收蛋白质 2.运输营养物质3.调节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液体平衡 4.防御屏障的作用呼吸包括外呼吸、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内呼吸。
生理学习题及答案(完整版)
细胞一、名词解释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全身性体液调节局部性体液调节)自身调节正反馈负反馈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阈强度阈电位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局部兴奋极化去极化超极化复极化兴奋-收缩耦联(不)完全强直收缩二、问答题1、试述细胞膜转运物质的主要形式。
2、试述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的概念及其产生的机制。
3、试述骨骼肌肌丝滑行的基本过程。
4、试述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的过程。
答案一、名词解释神经调节:是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实现对机体各部的功能调节体液调节:是指体内的一些细胞产生并分泌的化学物质(激素、生物活性物质、代谢产物)通过体液对机体功能的调节通常将激素通过血液循环到全身各处发挥作用称为全身性体液调节;而组织、细胞产生的乳酸、组织胺等化学物质及代谢产物经过局部体液扩散所发挥的作用,称为局部体液调节自身调节:是指某些组织、细胞自身也能对周围环境变化发生适应性的反应,这种反应并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的作用,而是组织、细胞本身的生理特性正反馈:是指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通过反馈联系到达控制部分后,促进或上调了控制部分的活动负反馈:是指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通过反馈联系到达控制部分后,使控制部分的活动向其原活动相反的方向变化单纯扩散:细胞内外液中的脂溶性的溶质分子,不耗能、顺浓度差直接跨膜转运,如:氧气、二氧化碳等脂溶性物质易化扩散:体内有些物质虽不溶于脂质或在脂质中的溶解度很小,不能直接跨膜转运,但它们在胞膜结构中特殊蛋白质的协助下,也能从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扩散,这种转运形式称为易化扩散主动转运:细胞膜通过本身的某种耗能过程将某些小分子物质或离子逆浓度差或电位差进行的转运过程阀强度:也称阀值,即在刺激作用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固定不变的条件下,能引起组织细胞兴奋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阀电位:当膜电位去极化到某一临界值,膜上的钠通道突然大量开放,钠离子大量内流而产生动作电位,膜电位的这个临界值称为阀电位静息电位:是指细胞在未受刺激时(静息状态下)存在于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动作电位:在原有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如果胞膜受到一个适当的刺激,其膜电位会发生一次迅速的、短暂的、可扩布性的电位波动,这种膜电位的波动称为动作电位局部兴奋:当胞膜受到较弱刺激时,受刺激局部胞膜的少量钠离子通2坚持不一定成功,但放弃一定会失败道被激活,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轻度增加,少量钠离子内流和电刺激造成的去极化而使静息电位有所减小。
生理重点(答案)
生理重点(答案)第一章绪论名词解释:1、内环境:即细胞外液,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2、稳态:内环境的某些理化性质的相对恒定状态3、反射: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的刺激作出规律性的应答4、自身调节:指组织细胞不受神经或体液的因素,自身对环境刺激的一种适应性反应5、负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节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控制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其原来活动相反的方向改变6、正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加强与促进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是控制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原来活动相同的方向改变第二章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名词解释:1.易化扩散:某些非脂溶性或脂溶性低得小分子物质需要在膜上特殊蛋白质的帮助下由浓度高的一侧想浓度低的一侧转移的现象2. 原发性主动转运:指利用离子泵分解ATP产生的能量使离子逆浓度梯度和(或)电位梯度的跨膜转运方式继发性主动转运:指不直接利用分解A TP产生的能量,而是利用原发性主动转运所形成的离子的浓度差而进行的物质逆浓度梯度和(或)电位梯度的跨膜转运方式3. 钠-钾泵:是细胞膜上一种特殊的蛋白质,能分解ATP,产生能量,并利用此能量进行钠离子和钾离子的主动转运4. 兴奋性:可兴奋细胞在刺激的作用下能够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5. 静息电位:安静时,细胞膜外正内负的电位差6. 极化:膜处于静息电位时外正内负的状态7.去极化:静息电位向膜内电位负值减小的方向改变的过程8.复极化:膜去极化后再向静息电位方向恢复的过程9.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受到外来的适当的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一次短暂的可逆的扩布性电位变化10. 超射值:膜内电位由零变为正值时的数值11. 锋电位:动作电位的上升支(去极化)和下降支(复极化)所形成的尖峰状的电位变化,是动作电位的重要组成部分12. 后电位:峰电位在恢复静息电位之前所经历的一个微小而缓慢的波动13. 绝对不应期:指细胞在发生兴奋时或兴奋后最初的一小段时间内,无论给多大的刺激也不能使细胞再次兴奋的时期14.AP的“全或无”现象:单个阈下刺激不能引发动作电位,当刺激到达阈值时即可触发动作电位,并立即到达动作电位的最大值15. 阈电位:刺激使细胞膜上去极化至产生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16. 阈强度:使刺激的持续时间固定,能够让组织细胞产生兴奋的最小的刺激强度17. 局部兴奋:局部的未到达阈电位的去极化18.电紧张性扩布:局部电位的兴奋强度小,只能沿着膜邻近做短距离扩布,并且随着距离的增大而迅速减小乃至消失19. 跳跃式传导:有髓神经纤维的髓鞘有电绝缘性,兴奋地传递只能在两个相邻的郎飞结之间形成局部电流20.终板电位:是一种仅限于终板膜上去极化所产生的局部电位,是由突触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引起的21.兴奋-收缩耦联:指将肌细胞的电兴奋与机械收缩联系起来的中介机制22. 单收缩:骨骼肌受到一次短促刺激时,可发生一次动作电位,随后产生一次收缩和舒张23.强直收缩:当骨骼肌受到频率较高的连续性时,骨骼肌发生持续的收缩24.前负荷:骨骼肌在收缩前所承受的负荷25.初长度:肌肉在收缩之前的长度26.最适前负荷(最适初长度):能是肌肉产生最大主动张力的初长度27.后负荷:骨骼肌在收缩过程中所承受的负荷28. 张力-速度曲线:指在等张收缩的条件下,由于后负荷的改变使肌肉的收缩速度发生改变而产生的曲线29.等张收缩:肌肉收缩时只有张力的改变而长度保持不变30.等长收缩:肌肉收缩时只有长度的改变而张力保持不变填空:1.细胞膜主要由脂质、蛋白质和糖类等物质组成,其中以___所占的重量百分比最高,以___分子数目最多。
生理学A
生理学在线考试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1、下列体液不属于机体内环境的是A、脑脊液B、血浆C、淋巴液D、细胞内液E、组织液标准答案:D2、可兴奋细胞包括A、神经细胞、骨细胞B、神经细胞、肌细胞C、神经细胞、腺细胞D、神经细胞、腺细胞、骨细胞E、神经细胞、肌细胞、腺细胞标准答案:E3、关于兴奋和抑制的论述错误的是A、组织的机能状态不同,反应也不同B、刺激强度不同,反应也不同C、组织受刺激后发生反应的形式有两种D、肌肉兴奋的外部表现为收缩,腺体为分泌E、一切可兴奋组织的兴奋性均相等标准答案:E4、组织对刺激产生反应的基本形式是A、抑制B、兴奋C、兴奋性D、兴奋或抑制E、反应标准答案:D5、关于动作电位的叙述错误的是A、动作电位是兴奋产生的标志B、动作电位包括上升相和下降相C、动作电位可沿细胞膜迅速扩布D、膜内电位由内正外负迅速转变为外正内负E、上升相由钠离子内流引起,下降相由钾离子外流形成标准答案:D6、关于钠泵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其化学本质是钠离子-钾离子依赖式A TP酶B、它是一种镶嵌在膜脂质双层中的特殊蛋白质C、能转运钾离子入细胞,转运钠离子出细胞D、它能顺浓度梯度转运离子E、主动转运钠离子、钾离子,需要耗能标准答案:D7、钠离子跨膜转运的方式是A、主动转运B、单纯扩散C、易化扩散D、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E、单纯扩散和主动转运标准答案:D8、正常状态下细胞膜两侧离子分布是A、膜内氯离子>膜外B、膜内钠离子>膜外C、膜内蛋白质离子=膜外D、膜内钾离子>膜外E、膜内蛋白质离子<膜外标准答案:D9、第一心音发生在:A、房舒期,标志着心房舒张的开始B、室舒期,标志着心室收缩的终结C、室缩期,标志着心室收缩的开始D、房缩期,标志着心房收缩的开始E、室缩期末,标志着心室收缩的终结标准答案:C10、心肌收缩的特点不包括A、不发生强直性收缩B、同步收缩C、对细胞外液Ca+依赖性较大D、易受PH值的影响E、不易受温度的影响标准答案:D11、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左心室内压上升最迅速的时期是A、充盈期B、房缩期C、射血期D、等容收缩期E、等容舒张期标准答案:D12、中心静脉压的高低取决于下列哪项的关系A、血管容量和血量B、动脉血压和静脉血压C、心脏射血能力和静脉回心血量D、外周静脉压和静脉血流阻力E、心脏射血能力和外周阻力标准答案:C13、肾上腺素对心血管的作用,哪一项是错误的A、能使心脏活动加强B、使皮肤、肾脏、肠胃血管收缩C、使骨骼肌血管、冠状动脉血管舒张D、主要激活α受体E、与α和β受体结合能力均较强标准答案:D14、有关心率的生理变异的描述,错误的是A、正常成人75次/分B、新生儿130次/分C、儿童心率快于成人D、男性心率快于女性E、运动员较一般人慢标准答案:D15、人体从卧位转变为立位时:A、窦神经冲动减少引起迷走神经兴奋B、通过颈动脉小球引起交感神经活动增强C、窦神经冲动增多引起交感神经活动兴奋D、通过左心房和大静脉容量感受器反射性引起交感神经活动增强E、通过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引起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标准答案:E16、心肌不产生完全强直收缩的原因是心肌:A、有自律性B、呈“全或无”收缩C、为功能合胞体D、肌浆网不发达,储Ca2+少E、有效不应期长标准答案:E17、心室肌有效不应期的长短主要和下列哪项有关A、Na+-K+泵功能B、阈电位水平的高低C、动作电位2期的长短D、动作电位复极末段的长短E、动作电位O期去极化的速度标准答案:C18、去甲肾上腺素不具有下述哪一种作用:A、使心率加快B、使骨骼肌血管舒张C、使心肌收缩力增强D、使组织液生成减少E、使内脏和皮肤血管收缩标准答案:B19、有关心输出量叙述,错误的是:A、左右心输出量基本相等B、一侧心室收缩一次所射出的血量叫每搏输出量C、指左心室射入主动脉的血量D、每分输出量是指每搏输出量和心率的乘积E、是衡量心脏射血机能的唯一指标标准答案:E20、在正常情况下心跳自律性最高的部位是:A、结间束B、房室交界C、窦房结D、房室束E、普肯野氏纤维标准答案:C21、窦房结自律性最高的原因是A、自律细胞多B、去极化速度快C、复极速度快D、自动去极化速度快E、阈电位低标准答案:D22、正常人心室肌细胞安静时膜内电位约为A、-90毫伏B、+90毫伏C、-70毫伏D、+70毫伏E、0毫伏标准答案:A23、降压反射的生理意义是:A、升高动脉血压B、降低动脉血压C、加强心血管活动D、减弱心血管活动E、维持动脉血压的相对稳定标准答案:E24、每搏输出量占下列哪个容积百分比,称为射血分数A、每分输出量B、等容舒张期容积C、心室收缩末期容积D、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等容收缩期容积标准答案:D25、心脏兴奋传导速度最慢处是在:A、心室B、心房C、房室结D、房室束E、蒲肯野纤维标准答案:C26、每一个心动周期按0.8秒计,房缩期约占:A、0.1秒B、0.3秒C、0.4秒D、0.2秒E、0.5秒标准答案:A27、心动周期中,从动脉瓣关闭到下次动脉瓣开放的时间相当于A、心室舒张期B、等容收缩期C、心室射血期D、心室射血期+等容收缩期E、心室舒张期+等容收缩期标准答案:E28、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是由于缺少A、维生素B6B、维生素B12或叶酸C、铁D、铁和蛋白质E、促红细胞生成素标准答案:B29、成人红细胞主要生成部位是A、脾脏B、红骨髓C、肾脏D、淋巴结E、肝脏标准答案:B30、肝功能严重障碍的病人,往往出现出血倾向,主要是因为A、缺乏凝血因子B、纤溶酶增多C、血液中抗凝物质增多D、血小板数量明显减小E、缺乏维生素K标准答案:A31、放入0.09%氯化钠溶液中的红细胞将发生A、膨胀B、皱缩C、完全溶血D、部分溶血E、保持不变标准答案:C32、以下因素不属于红细胞生成条件的是A、需要维生素B12和叶酸B、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C、红骨髓的正常造血机能D、需要蛋白质和铁E、血中氧分压增高标准答案:E33、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作用是促进A、小肠吸收维生素B12B、血库释放红细胞C、睾丸分泌雌激素D、骨髓的造血E、促进小肠吸收铁和蛋白质标准答案:D34、血清与血浆的主要不同点是,血清中不含A、球蛋白B、白蛋白C、钙离子D、纤溶酶原E、纤维蛋白原标准答案:E35、凝血过程的内源性与外源性激活的区别在于A、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的始动过程B、凝血酶形成过程C、钙离子是否参与作用D、纤维蛋白形成过程E、血小板第3因子是否参与标准答案:A36、ABO血型划分的主要根据是A、红细胞膜凝集原的有无和类别B、血清中凝集素的有无和类别C、血清中凝集原的有无和类别D、凝集素和凝集原的配合情况E、红细胞膜凝集素的有无和类别标准答案:A37、关于ABO血型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AB型血的血清中含有抗A和抗B凝集素B、O型血的红细胞上不含凝集原C、A型血的血清中含有抗B凝集素D、B型血的血清中含有抗A凝集素E、AB型血的红细胞上含有A凝集原和B凝集原标准答案:A38、正常成年人血液总量相当于体重的A、8%B、16%C、12%D、10%E、14%标准答案:A39、调节红细胞生成的主要体液因素是A、生长素B、肾上腺素C、雌激素D、促红细胞生成素E、肾上腺皮质激素标准答案:D40、糖的吸收形式主要是A、麦芽糖B、果糖C、葡萄糖D、半乳糖E、乳糖标准答案:C41、能被胃黏膜吸收的物质是A、维生素B、氨基酸C、葡萄糖D、酒精E、脂肪酸标准答案:D42、关于小肠的运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分节运动可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B、分节运动是以环形肌为主的收缩和舒张运动C、运动形式主要包括紧张性收缩、分节运动和蠕动D、分节运动可增加食糜与肠粘膜的紧密接触,利于吸收E、小肠还可见到蠕动冲和集团蠕动等其他运动形式标准答案:E43、直肠内粪便刺激直肠壁内感受器发生兴奋冲动经哪条途径传入排便中枢A、迷走神经B、盆神经和腹下神经C、内脏大神经D、内在神经丛E、腹下神经标准答案:B44、阻断乙酰胆碱的药物能够使A、唾液分泌增多B、胃液分泌增多C、胃肠运动减弱D、胰液分泌增多E、吞咽困难标准答案:C45、小肠的分节运动主要是A、将食糜进一步磨碎B、将食糜向前推进C、促进消化液分泌D、保持小肠内的压力E、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标准答案:E46、安静状态下的主要产热器官是A、骨骼肌B、肝C、消化道D、甲状腺E、肾标准答案:B47、皮肤直接散热的多少主要取决于:A、风速B、空气湿度C、衣着厚薄D、皮肤血流量E、皮肤与环境之间的温度差标准答案:E48、关于产热和散热的叙述,错误的是:A、产热过程是生物化学反应B、皮肤散热主要通过物理方式C、运动时骨骼肌产热量占总产热量的90%D、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时,辐射、传导、对流散热加强E、机体散热量多少与皮肤血管舒缩程度有关标准答案:D49、下列有关基础代谢率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儿童高于成人B、在基础状态下测定C、反映人体最低的能量代谢水平D、临床常用相对值表示E、与正常平均值相差±10%~±15%属于正常标准答案:C50、醛固酮作用的主要部位是A、近曲小管B、髓袢升支粗段C、远曲小管D、远曲小管和集合管E、髓袢升支细段标准答案:D51、关于H+分泌的叙述,下列那一项是错误的A、肾小管各段均可分泌H+B、H+的分泌与Na+的重吸收有关C、H+的分泌有利于HCO3-的重吸收D、H+的分泌与NH3的分泌有竞争性抑制关系E、远曲小管和集合管H+与K+的分泌有竞争关系标准答案:D52、肾脏的致密斑是A、化学感受器B、渗透压感受器C、容量感受器D、内分泌细胞E、Na+感受器标准答案:E53、下列结构中,哪种细胞可以感受小管液中Na+量的变化A、间质细胞B、近曲小管上皮细胞C、致密斑D、近球细胞E、入球小动脉的内皮细胞标准答案:C54、心动周期中,左心室容积最大的时期是A、等容舒张期B、充盈期C、等容收缩期D、射血期E、房缩期标准答案:E55、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的每分心输出量约为:A、2-3升B、4-6升C、9-10升D、7-10升E、11-12升标准答案:B56、在心动周期中,等容舒张期的特点不包括A、房室瓣关闭B、动脉瓣关闭C、心室容积不变D、室内压不变E、室内压降低标准答案:D57、肺气肿患者的肺弹性回缩力降低,导致哪项气体量增加A、功能残气量B、肺活量C、潮气量D、补吸气量E、时间肺活量标准答案:A58、对肺通气阻力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肺和胸廓均产生弹性阻力B、平静呼吸时肺通气阻力主要是非弹性阻力C、包括弹性阻力与非弹性阻力两种D、气道阻力是非弹性阻力的主要成分E、非弹性阻力包括气道阻力、惯性阻力和粘滞阻力标准答案:B59、真正有效的通气量是A、潮气量B、每分钟肺泡通气量C、功能残气量D、肺活量E、生理无效腔标准答案:B60、深吸气量与补呼气量之和即为A、潮气量B、肺活量C、功能残气量D、肺总容量E、最大通气量标准答案:B61、肺泡通气量是指A、用力吸入的气量B、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C、无效腔中的气量D、每分钟进或出肺的气量E、每分钟进入肺泡的新鲜气体量标准答案:E62、通气/血流比值是指A、肺活量与每分肺血流量之比B、每分肺泡通气量与每分肺血流量之比C、功能残气量与肺血流量之比D、每分肺通气量与每分肺血流量之比E、每分最大肺通气量与每分肺血流量之比标准答案:B63、中枢化学感受器最敏感的刺激物是A、血液中的H+B、血液中的CO2C、脑脊液中的H+D、人脑脊液中CO2E、脑脊液中PO2降低标准答案:C64、气道狭窄的患者A、肺活量可高于正常B、肺活量较正常人明显减少C、时间肺活量明显减少D、时间肺活量高于正常E、时间肺活量可在正常范围标准答案:C65、决定气体交换方向的主要因素是A、气体的分子量B、气体的分压差C、呼吸膜的厚度D、呼吸膜的通透性E、气体在血液中溶解度标准答案:B66、在下列哪一呼吸时相中,肺内压与大气压相等A、吸气初与呼气初B、吸气初与呼气时C、吸气末与呼气末D、吸气初与呼气末E、呼气初和呼气末标准答案:C67、肺通气的直接动力是A、肺内压与胸内压之差B、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C、肺内压与气道阻力之差D、胸内压与大气压之差E、胸内压与气道阻力之差标准答案:B68、经过组织换气后A、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B、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C、动脉血中氧气含量增加D、组织中二氧化碳含量增高E、动脉血中二氧化碳含量减少标准答案:A69、下列有关视紫红质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分解,合成为可逆反应B、血中维生素A缺乏,合成减少C、为视蛋白与视黄醛的结合物D、为视锥细胞的感光色素E、为视杆细胞的感光色素标准答案:D70、下列有关视敏度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视敏度也称视力B、视力=1/能分辨的最小视角C、视敏度与中央凹视锥细胞直径无关D、视敏度与视觉中枢分辨能力有关E、视敏度与视杆细胞的功能有关标准答案:C71、瞳孔对光反射的中枢位于A、枕叶皮质B、大脑皮质C、中脑D、脑桥E、丘脑外侧膝状体标准答案:C72、眼注视远物时,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之后,这种屈光不正称为A、近视B、远视C、老视D、散光E、复视标准答案:B73、醛固酮的分泌不受其影响的因素是A、血管紧张素IB、血管紧张素IIC、血管紧张素IIID、血钾浓度升高E、血钠浓度降低标准答案:A74、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A、脊髓骶段B、脊髓腰段C、脊髓胸段D、延髓E、中脑标准答案:A75、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离子的主动重吸收,受下列哪种物质调节A、肾素B、醛固酮C、血管紧张素D、心房钠尿肽E、抗利尿激素标准答案:B76、肾脏对K离子的重吸收主要在哪部分完成A、近端小管B、髓袢细段C、远端小管D、集合管E、髓袢升支粗段标准答案:A77、交感神经兴奋时,对肾脏影响A、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尿量增加B、肾小球滤过率减少,尿量减少C、肾小球滤过率减少,尿量增加D、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尿量减少E、以上都不对标准答案:B78、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伴有循环血量严重不足时,将出现A、ADH分泌减少,尿量增多B、ADH分泌增多,尿量减少C、ADH分泌增多,尿量增多D、ADH分泌不变,通过肾血流量自身调节,使尿量减少E、ADH分泌减少,通过肾血流量自身调节,使尿量减少标准答案:B79、大量饮水引起尿量增多的有关因素不包括A、血管升压素分泌减少B、醛固酮分泌增多C、血浆渗透压降低D、循环血量增多E、肾素分泌减少标准答案:B80、肾小球有效滤过压等于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B、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渗透压+囊内压)C、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D、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E、(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囊内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标准答案:C81、机体的排泄途径不包括A、肾脏排出尿液B、大肠排出食物残渣C、大肠排出胆色素D、皮肤排出汗液E、呼吸器官排出二氧化碳标准答案:B82、能使有效滤过压增加的因素是A、囊内压增加B、血中葡萄糖浓度过高C、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D、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E、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降低标准答案:D83、对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不正确的叙述是:A、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B、也受特异投射系统影响C、是一个多突触接替的上行系统D、不易受药物的影响E、不产生特定感觉标准答案:D84、除哪项外,均为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的产生过程:A、动作电位抵达突触前轴突末梢B、钙离子由膜外进入突触前膜内C、突触前膜释放递质,并与后膜受体结合D、突触后膜超极化E、突触后膜对Na+、K+、Cl-通透性升高,尤其是Na+ 标准答案:E85、有关皮层“运动区”机能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对躯体运动的支配是交叉性的B、总的安排是倒置的C、精细运动的部位所占代表区大D、下肢代表区比手指代表区大的多E、对头面部的支配是双侧性的标准答案:D8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下丘脑的功能是:A、调节摄食行为B、调节水平衡C、调节内分泌D、调节躯体运动E、调节体温标准答案:D87、丘脑特异性投射系统的主要功能是A、维持觉醒B、调节内脏功能C、调节肌紧张D、引起特定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发出神经冲动E、调节随意运动标准答案:D88、有关内脏痛的特征,错误的是:A、较缓慢,持续时间长B、定位不精确,对刺激分辨力差C、切割与烧灼均可引起剧烈疼痛D、常伴有恐惧不安等情绪反应E、常伴有牵涉痛标准答案:C89、左侧中央前回受损,将导致:A、左侧躯体运动障碍B、右侧躯体运动障碍C、左侧感觉障碍D、右侧感觉障碍E、右侧躯体运动障碍和右侧感觉障碍标准答案:B90、植物神经节前纤维的末梢释放:A、肾上腺素B、乙酰胆碱C、去甲肾上腺素D、儿茶酚胺E、多巴胺标准答案:B91、下列不属于甲状腺激素生理作用的是:A、促进蛋白质合成B、促进组织器官发育成熟C、使基础代谢率降低D、增加心肌收缩力E、提高中枢神经兴奋性标准答案:C92、甲状旁腺素的作用,错误的是:A、促进肾小管重吸收钙B、抑制肾小管重吸收磷C、增加组织耗氧量和产热量D、动员骨钙进入血E、通过活化维生素D3促进小肠吸收钙标准答案:C93、不属于腺垂体分泌的激素是:A、促肾上腺皮质激素B、催产素C、生长素D、促甲状腺激素E、黄体生成素标准答案:B94、侏儒症是由于幼年时缺乏;A、甲状腺激素B、生长素C、性激素D、甲状旁腺激素E、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标准答案:B95、糖皮质激素对糖代谢的作用是;A、促进糖异生,抑制葡萄糖消耗,升高血糖B、抑制糖异生,促进葡萄糖消耗,降低血糖C、不影响糖异生,抑制葡萄糖利用,升高血糖D、促进糖异生,不影响糖利用,对血糖水平无明显影响E、增加小肠吸收葡萄糖标准答案:A96、下述甲状腺激素对新陈代谢的作用,错误的是:A、促进体内生物氧化B、促进胆固醇转化为胆酸C、促进糖原分解D、抑制组织对糖的利用E、生理剂量促进蛋白质合成标准答案:D97、甲状腺激素影响生长和发育的重要器官是;A、脑和内脏B、骨骼和神经系统C、脑和肌肉D、躯体神经E、肌肉和皮肤标准答案:B98、雌激素作用,错误的是:A、促进女性生殖器官生长发育B、激发女性副性征出现并维持之C、促使子宫内膜血管、腺体增生,腺体分泌D、促进阴道上皮细胞增生、角化并合成大量糖原E、刺激乳腺发育,骨盆宽大标准答案:C99、属于神经垂体释放的激素是:A、催产素B、催乳素C、LHD、生长素E、TSH标准答案:A100、关于胰岛素降低血糖作用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内B、促进糖异生C、抑制糖原分解D、抑制糖异生E、促进糖的氧化与分解标准答案:B。
实验生理答案汇总
第一部分1、实验与常用动物的选择,错误的是肿瘤实验研究———家兔(应该用小鼠大鼠)心脏生理实验———蟾蜍. 半数致死量测定——小白鼠抗炎药物实验——大白鼠D 抗过敏药实验———豚鼠肿瘤实验研究———家兔2、常用动物的给药方式中,操作简便而起效迅速的是静脉注射灌胃皮下肌肉腹腔3、在应用小白鼠的医学实验中,操作简便又快速起效的给药方法是腹腔注射4、小鼠的给药途径多为腹腔注射5、常用器械的用法正确的是止血钳———分离神经周围结缔组织眼科剪--剪血管进行插管)6、“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动物血压的影响”的实验结果,正确的是乙酰胆碱——导致动物血压降低7、实验设计分组时,阳性对照组是指典型同类药的组8、下列哪种统计分析结果可认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 59、在医学实验中用途广泛、经济的常用动物是小鼠10、关于计算机实时记录分析系统(BL410)的描述,正确的是可进行记录信号的正确处理11、一个可行的探索性实验选题不必强求的是有独立见解和创新性假说12、压力换能器的使用,正确的是务必排尽压力腔内空气13、在实验设计中处理因素是指未知作用药物在探索性实验中,最应该注意的事项是各种操作正确无误14、关于坐骨神经-腓肠肌的实验,正确的是刺激频率逐步加快15.实验项目与处理因素的描述,正确的是半数有效量ED50测定--实验药物16.关于计算机实时记录分析系统(BL410)的描述正确的是可直接记录电(心电图)信号(P21)17.在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血压的影响的实验中有协同作用毒扁豆碱与乙酰胆碱18.从220页的LD50计算报告中可得到LD50 101.219.在本阶段的学习中实验实施中最应该注意的事熟练掌握实验操作20.相对来说,难以说明问题的实验对照形式是自身对照气胸引起呼吸功能不全的原因是限制性通气不足21.动物实验中可使用的止血方法不包括:降温止血法。
22.破坏蛙脑时,探针的进针位置是:枕骨大孔。
23.做兔颈部手术时,打开颈总动脉鞘,可见哪条神经最细:减压神经。
人体解剖生理学重要试题及答案
A名词解释1.标准解剖学姿势:规定身体直立,头呈水平,两眼平视,面向正前方,上肢垂于肢体两侧,掌心向前,两足平放地面,足尖向前。
2.兴奋性:生命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性。
在生理学中,可兴奋组织具有产生兴奋(冲动)的能力,称为兴奋性。
3.胸廓:是由胸椎、胸骨、肋骨及其骨连接共同围成的前后径略短、左右径略长形似圆锥形的笼子,其功能是容纳并保护心、肺等器官,并参与呼吸。
4.异相睡眠:又称快速眼动睡眠,是睡眠过程中周期出现的一种激动状态,脑电波与觉醒时相似,呈低振幅去同步化快波。
5.尼氏体:为碱性颗粒或小块,由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组成,主要功能是合成蛋白质供神经活动需要。
6.脊休克:当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时,断面以下所支配的骨骼肌和内脏反射活动完全丧失或减弱,这种现象称为脊休克。
主要表现为断面以下节段所支配骨骼肌的紧张性降低或消失,外周血管舒张,血压下降,直肠和膀胱内粪便潴留。
7.肌节:两相邻Z线之间的肌原纤维,由二分之一明带加暗带加二分之一明带构成。
8.内囊:是位于丘脑、尾状核与豆状核之间的投射纤维,内含皮质延髓束、皮质脊髓束及视觉、听觉传导束。
是大脑与下级中枢联系的“交通要道”。
9.内环境和稳态:细胞外液构成的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称为内环境,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稳定称为稳态。
10.血型:即是根据红细胞膜上存在的特异抗原类型进行分类。
1.人体冠状面:又称额状面,从身体左右方向,通过冠状轴和垂直轴所作的切面,可将身体分为前后两部分。
2.静息电位:细胞在没有受到外来刺激时,即处于静息状态下的细胞膜内、外侧所存在的电位差称为静息膜电位差,也称静息电位。
3.骨盆:是由髋骨、骶骨、尾骨及其骨连接组成的,其中髋骨又有髂骨、坐骨和耻骨3块愈合而成,容纳并保护直肠和泌尿生殖器官等。
4.闰盘:心肌细胞相连处细胞膜特化,凹凸相连,形状呈阶梯状,称为闰盘(有利于电冲动在心肌细胞间的快速传递)。
5.脑干网状结构:在脑干的中央部还有很多纵横交错的神经纤维,相互交织成网,各种大小不等的神经核团散在其中,它们共同构成了脑干网状结构。
生理学
1. 在取消了器官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后,将丧失调节能力。
( )错对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4.0用户解答:错标准答案:错2.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主要有新陈代谢、兴奋性等。
( )错对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4.0用户解答:对标准答案:对3. 呼吸的无效腔越大,则肺泡通气量越小。
( )错对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4.0用户解答:对标准答案:对4. 安静时用相同刺激强度,同时刺激心交感和心迷走神经时,心率不变。
( )错对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4.0用户解答:错标准答案:错5. 肺回缩力主要来源于肺内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
( )错对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4.0用户解答:错标准答案:错1.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产生主要是机体缺铁所引起的。
( )错对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4.0用户解答:错标准答案:错2. 121.有髓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比同等粗细无髓纤维的传导速度要慢得多错对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0.0用户解答:对标准答案:错3. 6. 劲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减少,使血压升高,称升压反射错对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0.0用户解答:对标准答案:错4. 红细胞凝集后,经振荡不能使细胞彼此分开。
( )错对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4.0用户解答:对标准答案:对5.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主要有新陈代谢、兴奋性等。
( )错对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4.0用户解答:对标准答案:对1. 应激反应中,大量糖皮质激素分泌,可引起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 )错对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4.0用户解答:错标准答案:错2. 功能残气量代表了吸气肌处于松弛状态时肺容量。
( )错对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4.0用户解答:对标准答案:对3. 121.有髓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比同等粗细无髓纤维的传导速度要慢得多错对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4.0用户解答:错标准答案:错4. 血液凝固三个阶段都需要Ca2+的参与。
生理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重点与参考答案
2009年生理学复习题参考答案1.举例说明神经-体液的调控原理。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名词解释................................................ 错误!未指定书签。
3.“阈刺激”与“阈电位”的概念如何定义?................... 错误!未指定书签。
4.解释各种“生物电位”的概念 (7)5.可用哪些方法测定蛙的坐骨神经干的传导速度? (8)6.什么是乙酰胆碱的量子性释放?............................. 错误!未指定书签。
7.动作电位为何具有“全或无”的特性?....................... 错误!未指定书签。
8.试述形成“不应期”的原理。
.............................. 错误!未指定书签。
9.比较神经与心室肌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0.比较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分析局部电位的总和与肌收缩总和的现象。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2.内脏反射弧有何结构与功能上的特征?...................... 错误!未指定书签。
13.常见的离子通道阻断剂有哪些?............................ 错误!未指定书签。
14.腓肠肌收缩实验时,为什么固定标本需适当拉长肌肉?........ 错误!未指定书签。
15.血浆胶体渗透压有什么生理作用?.......................... 错误!未指定书签。
16.分别刺激心迷走神经或心交感神经,对心功能有何影响,而刺激心迷走-交感混合神经干,结果如何? ............................................. 错误!未指定书签。
生理重点及答案
静息电位:指细胞在静息末受刺激时存在于膜两侧的电位差
动作电位 :以神经和骨骼肌为代表的可兴奋细胞,在受到适当的刺激后,其膜电位将发生
短暂,可扩步的电位变化。
前负荷:指肌肉肌肉之前受到的负荷,前负荷的大小决定肌肉在收缩前的长度即初强度
去极化:静息电位的产生是由于膜两侧不同极性的电荷积累的结果,把这种静息时位于膜两侧
(外正内负)的分极状态称为极化,当膜电位减少时,称去极化
终板电位 :一次动作电位可使200到300个囊泡内的ACH释放到间隙中,导致NA+,K+ 等离子跨膜移动(NA+内流为主),引起
后膜去极化,出现的电位变化叫终极电位
3.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血浆渗透压:由晶体溶质颗粒所形成的渗透压称晶体渗透压,由血浆蛋白所形成的渗透压叫
胶体渗透压
血沉: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表示红细胞的沉降速度称红细胞沉降率即血沉
红细胞渗透脆性: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溶血的特性,用来表示红细胞对低渗
溶液的渗透抵抗力,脆性大,抵抗力小
生理性止血:小血管破损后引起的出血在几分钟会自行停止
血液凝固: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其实质就是呈液体状态的
纤维蛋白转变为凝胶状态
4.
1,2。阈电位:若刺激强度小,产生的去极化会被K+外流所抵消(K+外流的动力由于去极化使膜电位
偏离了静息电位,因而产生了驱动力)而不能形成动作电位,但若刺激强度增大,极化幅度
随之增加,当达某个临界值即阀电位。即可触发动作电位
后负荷:指肌肉开始收缩后遇到的负荷,是肌肉收缩的阻力
生理学重点(含答案)
第一章名解:生理学、内环境、稳态、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负反馈、正反馈生理学研究方法,生理学研究的3个水平,生理功能调节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的特点,负反馈,正反馈举例。
名词解释:1负反馈:反馈信息的作用反过来制约或削弱了控制信息的作用。
【是指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通过反馈联系到达控制部分后使控制部分的活动向其相反方向变化】2内环境稳态:细胞外液是细胞生存的内环境,其化学成分及理化性质均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1人体机能调节的主要方式及特点。
(简答)生理功能调节的三大方式是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1)神经调节(为最主要调节方式):是指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经周围神经纤维对人体功能发挥的调节作用。
特点:精确、迅速和短暂基本方式:反射完成此方式的结构基础:反射弧(2)体液调节:是指体内一些细胞产生并分泌特殊的化学物质(如激素等)通过体液到达靶细胞,从而影响靶组织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
特点:广泛、持久和缓慢(3)自身调节:组织或器官不依赖神经、体液调节,而自身对内环境的改变作出的适应性反应。
特点:局限性、有限性2内环境的最重要特征是稳态。
3生理学动物实验包括急性实验和慢性实验。
急性动物实验有在体实验和离体实验。
第二章名解: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域强度、阈电位钠钾泵的功能,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局部电位与动作电位的区别,离子通道的功能状态,动作电位传播方式是局部电流,细胞兴奋后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骨骼肌神经-肌接头的兴奋传递过程,肌丝滑动的过程,影响横纹肌收缩效能的因素名词解释:1阈电位:能触发细胞兴奋而产生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
2兴奋性:一切活细胞、组织或有机体对刺激产生反应的能力。
3阈值:能引起组织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
4兴奋收缩耦联:将以细胞膜电位变化为特征的肌纤维兴奋过程和以肌丝滑行为为基础的肌纤维收缩过程二者联系起来的中介过程。
1衡量组织兴奋性常用的指标是阈值,阈值越高则表示兴奋性越低。
(完整版)生理学分章重点归纳及习题(带答案),推荐文档
26.当神经冲动到达运动神经末梢时,可引起接头前膜的:
A.K+通道关闭 B.Ca2+通道开放 C.K+通道开放 D.Cl-通道开放 E.Cl-通道关闭
27.兴奋通过神经-骨骼肌接头时,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使终板膜:
A.对 Na+、K+通透性增加,发生超极化 B.对 Na+、K+通透性增加,发生去极化
C.仅对 K+通透性增加,发生超极化
产生机制:Na+的内流(去极化),K+的外流(复极化)
阈电位:形成Na+通道激活对膜去极化的正反馈过程的临界膜电位
6局部电流的方向;膜外由未兴奋区流向兴奋区,膜内由兴奋区流向未兴奋区
特点:全或无定律,不衰减传导
7反应: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生物体内部的代谢活动及其外部表现将发生相应的改变
8兴奋:指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
9兴奋性:指一切活细胞,组织或生物体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是衡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10刺激量的参数:刺激强度,刺激持续时间,刺激强度对时间变化率
阈刺激和阈强度:能使组织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叫阈强度,相当于阈强度的刺激叫阈刺激。两者是衡量细胞兴奋
性最常用的指标,阈刺激和兴奋性成反比关系。
24.阈电位是指:
A.造成细胞膜对 K+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
B.造成细胞膜对 K+通透性突然减小的临界膜电位
C.超极化到刚能引起动作电位时的临界膜电位
D.造成细胞膜对 Na+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
E.造成细胞膜对 Na+通透性突然减小的临界膜电位
25.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化学递质是:
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γ-氨基丁酸 D.乙酰胆碱 E.5-羟色胺
人体解剖生理学 重要试题及答案
A名词解释1.标准解剖学姿势:规定身体直立,头呈水平,两眼平视,面向正前方,上肢垂于肢体两侧,掌心向前,两足平放地面,足尖向前、2.兴奋性:生命对刺激发生反应得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性、在生理学中,可兴奋组织具有产生兴奋(冲动)得能力,称为兴奋性。
3.胸廓:就是由胸椎、胸骨、肋骨及其骨连接共同围成得前后径略短、左右径略长形似圆锥形得笼子,其功能就是容纳并保护心、肺等器官,并参与呼吸。
4.异相睡眠:又称快速眼动睡眠,就是睡眠过程中周期出现得一种激动状态,脑电波与觉醒时相似,呈低振幅去同步化快波。
5.尼氏体:为碱性颗粒或小块,由粗面内质网与游离核糖体组成,主要功能就是合成蛋白质供神经活动需要。
6.脊休克:当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时,断面以下所支配得骨骼肌与内脏反射活动完全丧失或减弱,这种现象称为脊休克。
主要表现为断面以下节段所支配骨骼肌得紧张性降低或消失,外周血管舒张,血压下降,直肠与膀胱内粪便潴留。
7.肌节:两相邻Z线之间得肌原纤维,由二分之一明带加暗带加二分之一明带构成。
8.内囊:就是位于丘脑、尾状核与豆状核之间得投射纤维,内含皮质延髓束、皮质脊髓束及视觉、听觉传导束。
就是大脑与下级中枢联系得“交通要道"。
9.内环境与稳态:细胞外液构成得细胞直接生活得环境称为内环境,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稳定称为稳态。
10.血型:即就是根据红细胞膜上存在得特异抗原类型进行分类。
1.人体冠状面:又称额状面,从身体左右方向,通过冠状轴与垂直轴所作得切面,可将身体分为前后两部分。
2.静息电位:细胞在没有受到外来刺激时,即处于静息状态下得细胞膜内、外侧所存在得电位差称为静息膜电位差,也称静息电位、3.骨盆:就是由髋骨、骶骨、尾骨及其骨连接组成得,其中髋骨又有髂骨、坐骨与耻骨3块愈合而成,容纳并保护直肠与泌尿生殖器官等。
4.闰盘:心肌细胞相连处细胞膜特化,凹凸相连,形状呈阶梯状,称为闰盘(有利于电冲动在心肌细胞间得快速传递)。
现代植物生理学重点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和功能一、名词解释流动镶嵌模型与单位膜模型一样,膜脂也呈双分子排列,疏水性尾部向内,亲水性头部朝外;但是,膜蛋白并非均匀地排列在膜脂两侧,而是有的在外边与膜脂外表面相连,称为外在蛋白,有的嵌入膜脂之间甚至穿过膜的内外表面,称为内在蛋白;由于膜脂和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致使膜的结构不对称;膜具有流动性,故称之为流动镶嵌模型;共质体也叫内部空间,是指相邻活细胞的细胞质借助胞间连丝联成的整体;质外体又叫外部空间或自由空间,是指由原生质体以外的非生命部分组成的体系,主要包括胞间层、细胞壁、细胞间隙和导管等部分;二简答题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原核细胞低等生物细菌、蓝藻所特有的,无明显的细胞核,无核膜,由几条 DNA 构成拟核体,缺少细胞器,只有核糖体,细胞进行二分体分裂,细胞体积小,直径为1~10μm ;真核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核,有两层核膜,有各种细胞器,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细胞体积较大,直径 10 ~100μm ;高等动、植物细胞属真核细胞;2、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要点,如何评价;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有两个基本特征:1膜的不对称性;这主要表现在膜脂和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①膜脂在膜脂的双分子层中外半层以磷脂酰胆碱为主,而内半层则以磷脂酰丝氨酸和磷脂酰乙醇胺为主;同时不饱和脂肪酸主要存在于外半层;②膜蛋白膜脂内外两半层所含的内在蛋白与膜两侧的外在蛋白其种类及数量不同,膜蛋白分布不对称性是膜功能具有方向性的物质基础;③膜糖糖蛋白与糖脂只存在于膜的外半层,而且糖基暴露于膜外,呈现出分布上的绝对不对称性;2膜的流动性①膜蛋白可以在膜脂中自由侧向移动;②膜脂膜内磷脂的凝固点较低,通常呈液态,因此具有流动性,且比蛋白质移动速度大得多;膜脂流动性大小决定于脂肪酸不饱和程度,不饱和程度愈高,流动性愈强;3、细胞壁的主要生理功能1稳定细胞形态和保护作用2控制细胞生长扩大3参与胞内外信息的传递4防御功能5识别功能6参与物质运输4、“细胞壁是细胞中非生命组成部分”是否正确为什么不是;除了含有大量的多糖之外,也含有多种具有生理活动的蛋白质,参与多种生命活动过程,对植物生存有重要意义;第二章植物的水分生理一、名词解释自由水指未与细胞组分相结合能自由活动的水;束缚水亦称结合水,指与细胞组分紧密结合而不能自由活动的水;渗透作用水分通过半透膜从水势高的区域向水势低的区域运转的作用;吸胀作用细胞质及细胞壁组成成分中亲水性物质吸水膨胀的作用;水势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差;用Ψ w 表示,单位MPa ;Ψ w =μ w -μ w o /V w , m ,即水势为体系中水的化学势与处于等温、等压条件下纯水的化学势之差,再除以水的偏摩尔体积的商;用两地间的水势差可判别它们间水流的方向和限度,即水分总是从水势高处流向水势低处,直到两处水势差为 O 为止;渗透势亦称溶质势,是由于溶液中溶质颗粒的存在而引起的水势降低值; 用Ψ s 表示 , 一般为负值;蒸腾作用水分从植物地上部分表面以水蒸汽的形式向外界散失的过程;根压由于根系的生理活动而使液流从根部上升的压力;水分临界期植物对水分不足特别敏感的时期;如花粉母细胞四分体形成期;水孔蛋白一类具有专一选择性、高效运转水分的跨膜内在蛋白或通道蛋白的总称,又称水通道蛋白;小孔律气体通过多孔表面的扩散速率不与小孔面积成正比,而与小孔周长成正比的规律; 二、简答题1、一个细胞放在纯水中其水势及体积如何变化水势变大,体积变大;纯水的水势高于细胞,水从高水势向低水势渗透;细胞体积吸水体积变大,水势变大;2、植物体内水分存在的形式与植物代谢强弱、抗逆性有何关系植物体内水分的存在状态与代谢关系极为密切,并且与抗性有关;一般说来,束缚水不参与植物的代谢反应,若植物某些组织和器官主要含束缚水时,则其代谢活动非常微弱,如越冬植物的休眠芽和干燥种子,仅以极低微的代谢强度维持生命活动,但其抗性却明显增强,能渡过不良的环境条件;而自由水直接参与植物体内的各种代谢反应,含量多少还影响着代谢强度,含量越高,代谢越旺盛;因此,常以自由水 / 束缚水的比率作为衡量植物代谢强弱的指标之一;3、试述气孔运动的机制及其影响因素机制假说(1)淀粉与糖转化学说在光下,光合作用消耗了二氧化碳,于是保卫细胞细胞质的pH增高到7以上,淀粉磷酸化酶催化淀粉水解为糖,引起保卫细胞渗透势下降,水势降低,从周围细胞吸取水分,保卫细胞膨大,因而气孔张开;在黑暗中,保卫细胞光合作用停止,而呼吸作用扔进行,二氧化碳积累,pH下降到5左右,淀粉磷酸化酶催化G-1-P转化成淀粉,溶质颗粒数目减少,细胞溶质势升高,水势亦增大,细胞失水,膨压丧失,气孔关闭;2无机离子泵学说又称 K + 泵假说;在光下, K + 由表皮细胞和副卫细胞进入保卫细胞,保卫细胞中 K + 浓度显著增加,溶质势降低,引起水分进入保卫细胞,气孔就张开;暗中, K + 由保卫细胞进入副卫细胞和表皮细胞,使保卫细胞水势升高而失水,造成气孔关闭;这是因为保卫细胞质膜上存在着 H + -ATP 酶,它被光激活后能水解保卫细胞中由氧化磷酸化或光合磷酸化生成的 ATP ,并将 H + 从保卫细胞分泌到周围细胞中,使得保卫细胞的 pH 升高,质膜内侧的电势变低,周围细胞的 pH 降低,质膜外侧电势升高,膜内外的质子动力势驱动 K + 从周围细胞经过位于保卫细胞质膜上的内向 K + 通道进入保卫细胞,引发气孔开张;3苹果酸代谢学说在光下,保卫细胞内的部分 CO 2 被利用时, pH 上升至 8.0 ~ 8.5 ,从而活化了 PEP 羧化酶, PEP 羧化酶可催化由淀粉降解产生的 PEP 与 HCO 3 - 结合,形成草酰乙酸,并进一步被 NADPH 还原为苹果酸;苹果酸解离为 2H + 和苹果酸根,在 H + /K + 泵的驱使下, H + 与 K + 交换,保卫细胞内 K + 浓度增加,水势降低;苹果酸根进入液泡和 Cl ﹣共同与 K + 在电学上保持平衡;同时,苹果酸的存在还可降低水势,促使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张开;当叶片由光下转入暗处时,该过程逆转;4玉米黄素假说玉米黄素是叶绿体中叶黄素循环的三大组分之一,叶黄素循环在保卫细胞中起着信号转导的作用;气孔对蓝光反应的强度取决于保卫细胞中玉米黄素的含量和照射蓝光的总量,而玉米黄素的含量则取决于类胡萝卜素库的大小和叶黄素循环的调节;气孔对蓝光反应的信号转导是从玉米黄素被蓝光激发开始的,蓝光激发的最可能的光化学反应是玉米黄素的异构化,引起其脱辅基蛋白发生构象改变,以后可能是通过活化叶绿体膜上的Ca2+ - ATPase,将胞基质中的钙泵进叶绿体,胞基质中钙浓度降低,又激活质膜上的H+ - ATPase,不断泵出质子,形成跨膜电化学势梯度,推动钾离子的吸收,同时刺激淀粉的水解和苹果酸的合成,是保卫细胞的水势降低,气孔张开;影响因素:气孔蒸腾显著受光、温度和 CO 2 等因素的调节;1光光是气孔运动的主要调节因素;光促进气孔开启的效应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光合作用发生的间接效应;另一种是通过光受体感受光信号而发生的直接效应;光对蒸腾作用的影响首先是引起气孔的开放,减少内部阻力,从而增强蒸腾作用;其次,光可以提高大气与叶片温度,增加叶内外蒸气压差,加快蒸腾速率;2温度气孔运动是与酶促反应有关的生理过程,因而温度对蒸腾速率影响很大;当大气温度升高时,叶温比气温高出 2 ~10 ℃,因而,气孔下腔蒸气压的增加大于空气蒸气压的增加,这样叶内外蒸气压差加大,蒸腾加强;当气温过高时,叶片过度失水,气孔就会关闭,从而使蒸腾减弱;3 CO 2 对气孔运动影响很大,低浓度 CO 2 促进气孔张开,高浓度 CO 2 能使气孔迅速关闭无论光下或暗中都是如此;在高浓度 CO 2 下,气孔关闭可能的原因是:① 高浓度 CO 2 会使质膜透性增加,导致 K + 泄漏,消除质膜内外的溶质势梯度;② CO 2 使细胞内酸化,影响跨膜质子浓度差的建立;因此, CO 2 浓度高时,会抑制气孔蒸腾;(4)水分当叶水势下降时,气孔开度减小或关闭;缺水对气孔开度的影响尤为显著,它的效应是直接的,即由于保卫细胞失水所致;(5)风高速风流可使气孔关闭;这是因为高速气流下蒸腾加快,保卫细胞失水过多所致,微风促进蒸腾作用;4、试述水分进出植物体的途径及动力;植物细胞吸水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渗透性吸水,指具中心液泡的成熟细胞,依靠渗透作用,沿着水势梯度进行的吸水过程;渗透吸水又分为主动吸水和被动吸水;主动吸水被动吸水的动力是蒸腾拉力,主动吸水的动力是根压;二是吸胀吸水,指未成形液泡的细胞,依靠吸胀作用,沿着水势梯度进行的吸水过程;吸胀吸水的动力是吸胀力;植物体散失水分主要是蒸腾作用;蒸腾作用分为一整体蒸腾,幼小植物体表面都能蒸腾;二是皮孔蒸腾,长大的植物茎枝上皮孔的蒸腾;三是叶片蒸腾,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叶片蒸腾又分为通过角质膜的蒸腾成为角质膜蒸腾;通过气孔的蒸腾成为气孔蒸腾;5、质壁分离及复原在植物生理学上有何意义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现象解释或判断如下几个问题:1判断细胞是否存活;2测定细胞的渗透势发生初始质壁分离时测定;3观察物质透过原生质层的难易度质壁分离现象.第三章植物的矿质营养一、名词解释矿质营养是指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转与同化的过程;必需元素是指在植物生活中作为必需成分或必需的调节物质而不可缺少的元素;电化学势梯度不带电荷的溶质的转移取决于溶质在细胞膜两侧的浓度梯度,而浓度梯度决定着溶质的化学势;带电荷的溶质跨膜转移则是由膜两侧的电势梯度和化学势梯度共同决定;电势梯度与化学势梯度合称为电化学势梯度;促进扩散又称易化扩散、协助扩散,或帮助扩散;是指非脂溶性物质或亲水性物质, 如氨基酸、糖和金属离子等借助细胞膜上的膜蛋白的帮助顺浓度梯度或顺电化学浓度梯度, 不消耗ATP 进入膜内的一种运输方式;矿质元素的被动吸收亦称非代谢吸收;是指通过不需要代谢能量的扩散作用或其它物理过程而吸收矿质元素的方式;矿质元素的主动吸收亦称代谢性吸收;是指细胞利用呼吸释放的能量作功而逆着电化学势梯度吸收矿质元素的方式;离子通道是指由贯穿质膜的由多亚基组成的蛋白质,通过构象变化而形成的调控离子跨膜运转的门系统,通过门的开闭控制离子运转的种类和速度;质子泵能逆浓度梯度转运氢离子通过膜的膜整合糖蛋白;质子泵的驱动依赖于ATP水解释放的能量,质子泵在泵出氢离子时造成膜两侧的pH梯度和电位梯度;单盐毒害植物被培养在某种单一的盐溶液中,即使是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不久即呈现不正常状态,最后死亡,这种现象称单盐毒害;离子对抗在单盐溶液中加入少量其它盐类,再用其培养植物时,就可以消除单盐毒害现象,离子间这种相互消除毒害的现象称为离子拮抗;平衡溶液在含有适当比例的多种盐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毒害作用被消除,用以培养植物可以正常生长发育,这种溶液称为平衡溶液 ;诱导酶亦称适应酶,是指植物体内本来不含有,但在特定外来物质的诱导下可以生成的酶;如水稻幼苗本来无硝酸还原酶,如果将其培养在硝酸盐溶液中,体内即可生成此酶;共向转运载体与质膜外侧的H+结合的同时,又与另一分子或离子结合,同一方向运输;二、简答题1、如何确定植物必须的矿质元素植物必须的矿质元素有哪些作用可根据以下三条标准来判断:第一如无该元素,则植物生长发育不正常,不能完成生活史;第二植物缺少该元素时,呈现出特有的病症,只有加入该元素后才能逐渐转向正常;第三该元素对植物的营养功能是直接的,绝对不是由于改善土壤或培养基的物理、化学和微生物条件所产生的间接效应;作用:1作为细胞结构物质的组分;如碳、氢、氧、氮、磷、硫等组成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等有机物的组分,参与细胞壁、膜系统,细胞质等结构组成;2作为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者;可作为酶组分或酶的激活剂参与酶的活动,还可作为内源生理活性物质如激素类生长调节物质的组分,调控植物的发育过程;3参与植物体内的醇基酯化;例如磷与硼分别形成磷酸酯与硼酸酯,磷酸酯对代谢物质的活化及能量的转换起着重要作用;而硼酸酯有利于物质运输;4起电化学作用;如钾、镁、钙等元素能维持离子浓度的平衡,原生质胶体的稳定及电荷中和等;2、试述矿质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生理作用;N :叶绿素、细胞色素、酶类和膜结构等组成成分;P : NADP 为含磷的辅酶, ATP 的高能磷酸键为光合作用所必需;光合碳循环的中间产物都是含磷基团的糖类,淀粉合成主要通过含磷的 ADPG 进行;磷促进三碳糖外运到细胞质,合成蔗糖;K :调节气孔的开闭;也是多种酶的激活剂;Mg :叶绿素的组成成分;是一些催化光合碳循环酶类的激活剂;Fe :是细胞色素、铁硫蛋白、铁氧还蛋白的组成成分,还能促进叶绿素合成;Cu :质兰素 PC 的组成成分;Mn :参与水的光解放氧;B :促进光合产物的运输;S : Fe-S 蛋白的成分;膜结构的组成成分;Cl :光合放氧所必需;3、试比较被动吸收、简单扩散和协助扩散有何异同相同:被动吸收是指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不需要代谢能量直接参与,离子顺着电化学式梯度转移的过程,即物质从电化学势较高的区域向其较低的区域扩散;被动吸收包括简单扩散和协助扩散;不同:简单扩散分为单纯扩散和通道运输;协助扩散主要通过载体运输;4、H+ - ATP酶是如何与主动转运相关的 H+ - ATP酶还有哪些生理作用用来转运H+的ATP酶称为H+ - ATP酶或H+泵、质子泵;H+ - ATP酶的主要功能是催化水解ATP,同时将细胞质中的H+泵至细胞外,使细胞外侧的H+浓度增加,形成跨膜H+电化学势梯度,即pH 梯度和电位差,两者合称质子电化学势梯度,也称质子动力;从而参与主动运输;书上77页、、姐姐尽力了;;5、为什么植物缺钙、铁等元素,缺素症最先表现在幼叶上钙和铁进入植物体后形成稳定的化合物,几乎不能被重复利用,不参加循环;所以缺素症先表现在幼叶上;6、植物的氮素同化包括哪几个方面氮素同化是指植物吸收环境中的NO3-或NH4+合成氨基酸和蛋白质等含氮有机化合物的过程,包括硝酸盐的代谢还原、氨的同化、生物固氮;第四章光合作用一、名词解释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利用太阳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的过程;原初反应指的是光能的吸收、传递与转换过程,完成了光能向电能的转变,实质是由光所引起的氧化还原过程;天线色素又称聚光色素,没有光化学活性,将所吸收的光有效地集中到作用中心色素分子,包括 99% 的叶绿素 a ,全部叶绿素 b ,全部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反应中心色素既能吸收光能又具有化学活性,能引起光化学反应的特殊状态的叶绿素 a 分子,包括 P 700 和 P 680 ;光合磷酸化叶绿体在光下把无机磷与ADP合成ATP的过程;光合单位是指完成 1 分子 CO 2 的同化或 1 分子 O 2 的释放,所需的光合色素分子的数目,大约是 2400 个光合色素分子;但就传递 1 个电子而言,光合作用单位是 600 ,就吸收 1 个光量子而言,光合作用单位是 300 ;红降现象当光波大于 680 nm ,虽然仍被叶绿素大量吸收,但光合效率急剧下降,这种在长波红光下光合效率下降的现象,称为红降现象;双光增益效应如果在长波红光照射时,再加上波长较短的红光 650~670nm 照射,光合效率增高,比分别单独用两种波长的光照射时的总和还要高,这种现象称为双光增益效应或爱默生效应;希尔反应在有适当的电子受体存在的条件下,离体的叶绿体在光下使水分解,有氧的释放和电子受体的还原,这一过程是 Hill 在 1937 年发现的,故称 Hill 反应;光呼吸绿色细胞只有在光下才能发生的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与光合作用有密切的关系,光呼吸的底物是乙醇酸,由于这种呼吸只有在光下才能进行,故称为光呼吸;光饱和点开始达到光饱和现象时的光照强度称光饱和点;光和色素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光能的色素统称为光和色素,主要有叶绿素、细菌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藻胆素几个大类;光反应通过叶绿素等光合色素分子吸收、传递光能,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形成ATP和NADPH 的过程;包括光能的吸收、传递和光合磷酸化等过程;同化力 ATP和NADPH是光合作用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产物,一方面这两者都能暂时将能量贮藏,将来向下传递;另一方面,NADPH的H+又能进一步还原CO2并形成中间产物;这样就把光反应和碳反应联系起来了;由于ATP和NADPH用于碳反应中的CO2同化,所以把这两种物质合成为同化力量子效率亦称量子产额;在光合作用中每吸收一个光量子,所固定的二氧化碳分子数或释放氧气的分子数反应中心进行原初反应的最基本的功能单位,它至少包括一个反应中心色素分子,即原初电子供体,一个原初电子受体和一个次级电子供体等电子传递体,以及维持这些电子传递体的微环境所必需的色素蛋白复合体;光系统光合生物中,能够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变为化学能的多蛋白质复合物;分为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每一系统均由含叶绿素的捕光复合物和含叶绿素的反应中心所组成;原初电子供体原初电子供体是指直接供给反应中心色素分子电子的物体;非环式电子传递水光解放出的电子经PS11和PS1两个光系统,最终传给NADP+的电子传递;环式电子传递 PS1产生的电子传给Fd,再到Cyt b6f复合体,然后经PC返回PS1的电子传递;假环式电子传递水光解放出的电子经PS11和PS1两个光系统,最终传给氧气的电子传递;二、简答题1、如何证明光合电子传递有两个光系统参与,并接力进行以下几方面的事例可证明光合电子传递由两个光系统参与;1红降现象和双光增益效应红降现象是指用大于 680 nm 的远红光照射时,光合作用量子效率急剧下降的现象;而双光增益效应是指在用远红光照射时补加一点稍短波长的光例如 650 nm 的光,量子效率大增的现象,这两种现象暗示着光合机构中存在着两个光系统,一个能吸收长波长的远红光,而另一个只能吸收稍短波长的光;2光合放 O 2 的量子需要量大于 8 从理论上讲一个量子引起一个分子激发,放出一个电子,那么释放一个 O 2 ,传递 4 个电子只需吸收 4 个量子2H 2 O → 4H + + 4e +O 2 ;而实际测得光合放氧的最低量子需要量为 8 ~ 12 ;这也证实了光合作用中电子传递要经过两个光系统,有两次光化学反应;3类囊体膜上存在 PSI 和PS Ⅱ色素蛋白复合体现在已经用电镜观察到类囊体膜上存在 PSI 和PS Ⅱ颗粒,能从叶绿体中分离出 PSI 和PS Ⅱ色素蛋白复合体,在体外进行光化学反应与电子传递,并证实 PSI 与 NADP + 的还原有关,而PS Ⅱ与水的光解放氧有关;2、碳三植物分为哪3个阶段各阶段的作用是什么C 3 途径是卡尔文 Calvin 等人发现的;1羧化阶段完成了 CO 2 的固定,生成的 3- 磷酸甘油酸,是光合作用第一个稳定产物;2还原阶段将 3- 磷酸甘油酸还原成 3- 磷酸甘油醛,在此过程中消耗了 ATP 和 NADPH+H + , 3- 磷酸甘油醛是光合作用中形成的第一个三碳糖;3更新阶段光合循环中生成的三碳糖和六碳糖,其中的一部分经过丙、丁、戊、巳、庚糖的转变,重新生成 RuBP ;3、光呼吸是如何发生的有何生理意义绿色植物在光下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的过程,人们称为光呼吸;光呼吸始于Rubisco;Rubisco是一种双功能酶;具有催化RuBP羧化反应和加氧反应两种功能;其催化方向取决于环境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分压;当二氧化碳分压高而氧气分压低时,RuBP与二氧化碳经此酶催化生成2分子的PGA;反之,则生成1分子PGA和1分子C2化合物,后者在磷酸乙醇酸磷酸酶的作用下变成乙醇酸;乙醇酸则进入C2氧化光合碳循环;1有害方面:①从碳素同化角度看,光呼吸将光合作用已固定的碳素的 30% 左右,再释放出去,减少了光合产物的形成;②从能量利用上看,光呼吸过程中许多反应都消耗能量;2光呼吸对植物也具有积极的生理作用:①消耗光合作用中产生的副产品乙醇酸,通过乙醇酸途径将它转变成碳水化合物,另外,光呼吸也是合成磷酸丙糖和氨基酸的补充途径;②防止高光强对光合作用的破坏,在高光强和二氧化碳不足的条件下,过剩的同化力将损伤光合组织;通过光呼吸对能量的消耗,保护了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③防止 O 2 对碳素同化的抑制作用,光呼吸消耗了 O 2 ,提高了 RuBP 羧化酶的活性,有利于碳素同化作用的进行;4、C3和C4植物和CAM植物在碳代谢上各有何异同点CAM植物与C4植物固定与还原CO2的途径基本相同;二者都是由C4途径固定CO2,C3途径还原CO2,都由PEP羧化酶固定空气中的CO2,由Rubisco羧化C4二羧酸脱羧释放的CO2;二者的差别在于,C4植物是在同一时间白天和不同的空间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完成CO2固定C4途径和还原C3途径两个过程;而CAM植物则是在不同时间白天和黑夜和同一空间叶肉细胞完成上述两个过程;C3植物和C4植物的差异特征 C3植物 C4植物叶结构维管束鞘不发达,其周围叶肉细胞排列疏松维管束鞘发达,其周围叶肉细排列紧密叶绿体只有叶间细胞有正常叶绿体叶肉细胞有正常叶绿体,维管束鞘细胞有叶绿体,但基粒无或不发达叶绿素a/b 约3:1 约4:1CO2补偿点 30—70 <10光饱和点低3—5万烛光高碳同化途径只有光合碳循环C3途径 C4途径和C3途径。
生理学题库+答案(完美排版)
生理学题库+答案第一章绪论1.在体内的控制系统中,哪一种控制系统极少见?A.非自动控制系统B.负反馈控制系统C.正反馈控制系统D.前馈控制系统2.“反馈信号使受控部分的活动向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发生改变”的是何种控制系统的特点A.非自动控制系统的活动特点B.负反馈控制系统的活动特点C.正反馈控制系统的活动特点D.前馈控制系统的活动特点3.维持高等动物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是A.细胞外液的稳态B.机体外的稳态C.社会环境的稳态D.自然环境的稳态4.可兴奋细胞是指细胞受刺激后A.能产生电紧张电位的细胞B.能产生膜电位的细胞C.能产生动作电位的细胞D.能产生局部电位的细胞5.“控制过程不可逆,促进某些生理过程进一步增强,直至完成为止”是下列哪一项反馈的特点?A.负反馈的特点B.正反馈的特点C.是前馈的特点D.机体没有这种调节6.人体生理学的研究任务是A.研究在安静环境中人体各部分的正常活动过程B.研究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人体各部分的正常活动过程C.研究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人体各部分的异常活动过程D.研究在安静环境中人体的异常活动过程7.关于负反馈调节特点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A.负反馈可使某种生理或病理过程不断增强B.负反馈机制正常体内较少见C.负反馈破坏系统的平衡或稳态D.负反馈的控制反应方向是双向的8.食物在口腔中咀嚼引起的唾液分泌的调节,完全属于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自身调节D.神经一体液调节9.关于反射,下述哪项是错误的()A.是机体在神经中枢参与下发生的反应B.可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两种C.机体通过反射,对外界环境变化作出适应性反应D.没有大脑就不能发生反射10.排尿反射的完成是一种()A.自身调节B.负反馈调节C.体液调节D.正反馈调节11.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A.排尿反射B.排便反射C.血液凝固D.减压反射12.关于体液调节,下述哪项是错误的()A.体液调节不受神经系统的控制B.通过化学物质来实现C.激素所作用的细胞称为激素的靶细胞D.体液调节不一定都是全身性的13.体液调节的特点是()A.迅速B.准确C.持久D.短暂14.在人体功能调节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A.全身性体液调节B.自身调节C.神经调节D.局部性体液调节15.迷走神经传出纤维的冲动可看作是()A.控制系统B.受控系统C.控制信息D.反馈信息第二章1.关于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细胞膜是具有特殊结构和功能的半透膜B.细胞膜是细胞接受其他因素影响的门户C.细胞膜的结构是以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镶嵌着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D.水溶性物质一般能自由通过细胞膜,而脂溶性物质则不能2.条件反射的特征是()A.种族遗传B.先天获得C.数量较少D.个体在后天生活中形成3.物质在特殊细胞膜蛋白质帮助下顺电化学递度通过细胞膜的过程属于()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D.出胞(胞吐)4.在一般生理情况下,钠泵每活动一个周期可使()A.2个Na+移出膜外B.2个K+移入膜内C.3个Na+移出膜外,同时2个K+移入膜内D.2个Na+移出膜外,同时3个K+移入膜内5.经载体易化扩散的跨膜转运的特征之一是A.转运的方向始终是逆浓度梯度的B.载体与溶质的结合不具结构特异性C.此类物质转运的转运速率会出现饱和现象D.化学结构相似的溶质经同一载体转运时,不会出现竞争性抑制6.关于易化扩散的叙述,错误的是()A.以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如葡萄糖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的过程B.以通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如K+、Na+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的扩散C.作为载体的膜蛋白质与被转运物质之间有高度的结构特异性D.通道蛋白质对被转动的物质没有特异性7.细胞每次兴奋的锋电位与锋电位不会发生叠加,这是因为A.细胞每次兴奋时存在兴奋性的绝对不应期B.细胞每次兴奋时存在兴奋性的相对不应期C.细胞每次兴奋时存在兴奋性的超常期D.细胞每次兴奋时存在兴奋性的低常期8.细胞内外正常的Na+和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A.膜在安静时对K+通透性大B.膜在兴奋时Na+的通透性增大C.膜上ATP的作用D.膜上钠泵的作用9.大多数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A.细胞内高K+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B.细胞内高K+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Na+有通透性C.细胞外高K+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D.细胞内高Na+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Na+有通透性10.细胞膜在静息情况时,对下列哪种离子通透性最大()A.K+B.Na+C.Ca2+D.Cl-11.静息电位大小接近于()A.Na+平衡电位B.K+平稳衡电位C.Na+平衡电位与K+平衡电位之和D.锋电位与超射之差12.在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去极相,通透性最大的离子是()A.K+B.Na+C.Ca2+D.Cl-13细胞受刺激而兴奋时,膜内电位负值减少称作()A.极化B.去极化C.复极化D.超极化14.安静时膜电位处于内负外正的状态,称为()A.极化B.去极化C.复极化D.超极化15.以下关于细胞膜离子通道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静息状态下,Na+、K+通道处于关闭状态B.细胞接受刺激开始去极化时,就有Na+通道大量开放C.在动作电位去极相,K+通道也被激活,但出现较慢D.Na+通道关闭,出现动作电位的复极相16.动作电位的特点之一是()A.阈下刺激,出现低幅度的动作电位B.阈上刺激,出现较低刺激幅度更大的动作电位C.动作电位的传导随传导距离的增加而变小D.各种可兴奋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度和持续时间可以各不相同17.刺激引起兴奋的基本条件是使跨膜电位达到()A.局部电位B.阈电位C.锋电位D.后电位18.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最常用的简便指标是()A.阈电位B.时值C.阈强度D.强度-时间变化率19.大多数可兴奋细胞接受刺激发生反应的共有表现是产生()A.神经冲动B.收缩C.分泌D.动作电位20.电紧张性扩布的特点是()A.跳跃传导B.通过局部电流传递C.随扩布距离的增加而迅速减弱D.不随扩布距离的增加而衰减21.关于有髓神经纤维跳跃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A.以相邻朗飞结间形成局部电流进行传导B.传导速度比无髓纤维快得多C.离子跨膜移动总数多,耗能多D.不衰减扩布22.肌细胞中的三联管结构指的是()A.每个横管及其两侧的肌小节B.每个纵管及其两侧的横管C.每个横管及其两侧的终末池D.横管、纵管和肌浆网23.骨骼肌中横管的作用是()A.Ca2+的贮存库B.将兴奋传向肌细胞深部C.Ca2+进出肌纤维的通道D.营养物质进出肌细胞的通道24.肌肉的初长度取决于()A.前负荷B.后负荷C.前负荷与后负荷之和D.前负荷与后负荷之差25.下列哪一种膜蛋白被激活时,可以使细胞内Na+浓度下降?A.钠通道B.Na+-Ca2+交换体C.钠泵D.Na+一H+转运体26.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锋电位上升支的形成,是由于A.大量的Na+快速内流B.大量的Ca2+快速内流C.大量的Na+快速内流和膜去极化之间的正反馈所致D.大量的K+快速外流27.在强直收缩中,肌肉的动作电位()A.不发生叠加B.发生叠加C.幅值变大D.幅值变小28.关于神经细胞的锋电位的降支形成机制,正确的叙述是A.氯通道迅速关闭和K+快速外流形成降支B.钠通道迅速关闭和K+快速外流形成降支C.钙通道缓慢关闭和K+缓慢外流形成降支D.钠通道缓慢关闭和K+快速外流形成降支29.阈刺激能使神经细胞产生的跨膜离子流是A.少量Na+内流超过K十外流B.大量Na+内流超过K十外流C.少量Ca2十内流超过K+外流D.大量Ca2+内流超过K+外流30.下列属于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的过程是()A.动作电位通过纵管传向肌细胞深部B.肌浆网释放Ca2+到肌浆内C.终池中的Ca2+逆浓度差进入细胞浆内D.横管释放Ca2+到肌细胞浆内31.白细胞吞噬细菌是属于()A.主动转运B.易化扩散C.被动转运D.入胞作用(胞纳)32在哺乳动物的细胞膜上普遍存在的离子泵是A.钠泵B.钙泵C.钾泵D.氯泵33静息电位的数值变大称作()A.极化B.去极化C.复极化D.超极化34.关于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细胞膜是具有特殊结构和功能的半透膜B.细胞膜是细胞接受其他因素影响的门户C.细胞膜的结构是以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镶嵌着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D.水溶性物质一般能自由通过细胞膜,而脂溶性物质则不能35.K+通道和Na+通道阻断剂分别是:()A.箭毒和阿托品B.阿托品和河豚毒素C.四乙胺和河豚毒素D.四乙胺和箭毒36.在骨骼肌收缩过程中,能与细肌丝结合的是()A.Na+B.K+C.Ca2+D.Mg2+37.就单根神经纤维而言,与阈强度相比刺激强度增加一倍时,动作电位的幅度()A.增加一倍B.增加二倍C.减小一倍D.保持不变38.在刺激作用时间无限长的情况下,引起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是()A.阈强度B.基强度C.时值D.阈下刺激39.在前负荷不变的条件下,后负荷在何时肌肉收缩的初速度达最大值()A.为零B.过小C.过大D.无限大40.下列哪一类细胞不能产生动作电位?A.感光细胞B.腺体细胞C.神经细胞D.肌细胞41.关于局部反应的特点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局部反应呈电紧张传播B.局部反应不符合“全或无”定律C.局部反应可总和D、局部反应有不应期42.机体的内环境是指A.组织内液B.细胞外液C.机体内液D.细胞内液43.兴奋是指可兴奋细胞接受刺激后产生的何种电位A.电紧张电位B.局部反应C.阈电位D.动作电位44大多数的可兴奋细胞受刺激时,出现的共有的特征性表现是A.电紧张电位B.局部反应C.阈电位D.动作电位?45.证明横纹肌的肌丝滑行理论最直接证据是A.肌肉收缩时暗带长度变短,明带发生缩短,同时H带相应变宽B.肌肉收缩时暗带长度变长,明带发生缩短,同时H带相应变窄C.肌肉收缩时暗带长度变短,明带长度不变,同时H带相应变窄D.肌肉收缩时暗带长度变短,明带长度不变,同时H带相应变宽46.抑制下列哪一种膜蛋白的活动,可以使细胞外K+浓度升高?A.钠泵B.Na+-H+转运体C.钾通道D.Na+-H+转运体47.关于钠泵活动的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钠泵活动与胞质内许多代谢反应无关B.钠泵活动是生物电活动产生的前提条件C.钠泵活动能维持胞质渗透压和细胞容积的相对稳定D.钠泵活动可为其它物质转运间接提供能量48.关于离子通道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道具有离子选择性B.通道本身功能状态的受控特性C.离子经通道的跨膜速率极快D.某该物质经通道扩散的最终结果是在膜两侧的浓度差不消失第三章1某一体重60kg健康成年人,其体液量为()A.25kgB.36kgC.45kgD.56kg2构成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A.氯化钾B.氯化钠C.碳酸氢钾D.钙离子3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由下列哪项形成()A.球蛋白B.白蛋白C.氯化钠D.纤维蛋白原4蛋白质的浓度在体液中的分布是()A.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B.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C.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D.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5与血液凝固密切相关的成分是()A.白蛋白B.球蛋白C.纤维蛋白原D.肾素6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的主要因素是()A.血浆白蛋白减少B.血浆血蛋白增多C.血浆球蛋白增多D.血浆球蛋白减少7血细胞比容是指血细胞()A.在血液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B.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C.与血浆容积的百分比D.与白细胞容积的百分比8红细胞沉降率加快的主要原因是()A.血浆球蛋白含量增多B.血浆纤维蛋白原减少C.血浆白蛋白含量增多D.血细胞比容改变9、0.9%NaCl溶液与血浆相同的是()A.胶体渗透压B.K+浓度C.Na+浓度D.总渗透压10红细胞悬浮稳定性大小与红细胞发生哪些现象有关()A.凝集的快慢B.叠连的快慢C.运动的快慢D.溶血的多少11把正常人的红细胞放入血沉增快人的血浆中去,会出现下述哪种情况()A.不变B.减慢C.增快D.先不变,后增快12如将血沉增快人的红细胞放入血沉正常人的血浆中去,血沉会出现下述哪种情况() A.不变B.减慢C.加快D.先不变,后加快13影响毛细血管内外水分移动的主要因素是()A.中心静脉压B.细胞外晶体渗透压C.血浆和组织间的胶体渗透压D.脉压14嗜中性粒细胞的主要功能是()A.变形运动B.吞噬作用C.产生抗体D.凝血作用15调节红细胞生成的主要体液因素是()A.雄激素B.促红细胞生成素C.雌激素D.红细胞提取物16柠檬酸钠抗凝的机制是()A.与血浆中的Ca2+结合形成可溶性络合物B.去掉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C.破坏血浆中的凝血酶原激活物D.与血浆中的Ca2+结合而沉淀17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引起的贫血是()A.再生障碍性贫血B.缺铁性贫血C.巨幼红细胞性贫血D.β-型地中海贫血18可加强抗凝血酶Ⅲ活性的物质是()A.柠檬酸钠B.草酸钾C.维生素KD.肝素19慢性少量失血引起的贫血是()A.再生障碍性贫血B.缺铁性贫血C.巨幼红细胞性贫血D.β-型地中海贫血20内源性凝血的始动因素是()A.凝血因子Ⅳ被激活B.因子Ⅻ被激活C.血小板破裂D.凝血酶的形成21可使血液凝固加快的主要因素是()A.血小板破裂B.血管紧张素增加C.肾素分泌增加D.嗜酸性粒细胞增多22引起血块回缩的因素是()A.纤维蛋白B.血小板收缩蛋白C.凝血酶D.肝素23机体的内环境是指()A.体液B.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D.尿液24血液凝固后析出的液体()A.血清B.体液C.细胞外液D.血浆25肾性贫血是()A.缺乏铁质B.缺乏维生素B12C.缺乏叶酸D.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26血管外破坏红细胞的主要场所是()A.肾和肝B.脾和肝C.胸腺和骨髓D.淋巴结27血小板聚集的第二时相由下列哪一种因素所引起()A.外源性ADP的释放B.血小板释放内源性ADPC.血小板释放5-羟色胺D.受损伤组织释放ADP28凝血过程中,内源性凝血与外源性凝血的区别在于()A.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的始动因子不同B.凝血酶形成过程不同C.纤维蛋白形成过程不同D.因Ca2+是否起作用而不同29以下哪种凝血因子不属于蛋白质()A.因子ⅠB.因子ⅡC.因子ⅣD.因子Ⅹ30正常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313mOsm/L,静脉注入0.9%NaCl溶液,血浆渗透压()A.不变B.升高C.下降D.红细胞皱缩31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A.红细胞膜上受体的类型B.红细胞膜上特异凝集原的类型C.红细胞膜上特异凝集素的类型D.血浆中特异凝集原的类型32、ABO血型系统的凝集素是一种天然抗体,它主要是()A.IgGB.IgAC.IgMD.IgD33某人的血细胞与B型血的血清凝集,而其血清与B型血的血细胞不凝集,此人血型是() A.A型B.B型C.O型D.AB型34某人失血后,先后输入A型血、B型血各150ml均未发生凝集反应,该人血型为()A.A型B.B型C.AB型D.O型35ABO血型系统中有天然的凝集素;Rh系统中()A.有天然凝集素B.无天然凝集素C.有天然D凝集素D.有抗D凝集素36输血时主要考虑供血者的()A.供血者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的红细胞所凝集B.供血者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的血浆所凝集C.供血者血浆不与受血者的血浆发生凝固D.供血者血浆不被受血者的红细胞凝集37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会使A.红细胞内水分增多B.红细胞外水分增多C.循环血容量增多D.血压升高38血浆的渗透压主要来自()A.血浆白蛋白B.大分子物质C.血浆晶体物质D.氯化钾39除了下例()凝血因子由损伤组织释放或暴露外,其他凝血因子均存在于新鲜血浆中。
生理学的重要试题及答案
生理学的重要试题及答案
试题1:什么是生理学?
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各种生命现象的科学,包括生物体的功能、组织、器官、系统等方面的研究。
试题2:生理学的研究对象有哪些?
生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人类和其他生物体,如动物和植物。
试题3:生理学的主要分支有哪些?
生理学主要分为人体生理学和动植物生理学两个主要分支。
试题4:什么是人体生理学?
人体生理学是研究人类生物体的各种生理功能和机制,如呼吸、循环、消化、神经系统等的科学。
试题5: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为身体提供氧气并清除二氧化碳。
试题6:人体循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人体循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到身体各个部位,并清除代谢产生的废物。
试题7:什么是动植物生理学?
动植物生理学是研究动物和植物的各种生理功能和机制的科学。
试题8:动物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动物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传递信息和调节机体的各种活动和
行为。
试题9: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过程是什么?
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过程包括光能转化、二氧化碳固定和光合产物合成。
试题10:为什么生理学研究对人类和其他生物很重要?
生理学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生物体的各种生命现象和机制,对于保护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健康和生存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是关于生理学的重要试题及答案。
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生理学题库及参考答案
生理学题库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有关近视的描述错误的是A、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的后方B、近点小于正常眼C、多数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D、可用凹透镜矫正E、视远物不清楚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察的是眼的折光异常。
近视时,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
2.关于局部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A、局部电位随扩布距离增大而减小B、局部电位随刺激强度增加而增大C、它是动作电位形成的基础D、不存在时间与空间的总和E、局部去极化电位的区域兴奋性增高正确答案:D3.下列哪项不属于睾酮的生理作用A、促进蛋白合成B、促进乳腺发育C、刺激生殖器官生长发育D、促进男性副性征出现E、维持生精作用正确答案:B4.胸廓向内回位的弹性阻力表现在A、胸廓处于自然位置时B、深吸气时C、平静呼气时D、深呼气时E、平静吸气时正确答案:B5.神经纤维中相邻两个锋电位的时间间隔至少应大于其:A、超常期B、绝对不应期C、相对不应期D、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E、低常期正确答案:B6.血细胞比容是指血细胞A、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B、在血液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C、与血管容积之比D、与血细胞容积之比E、与血浆容积之比正确答案:A7.胃粘膜处于高酸和胃蛋白酶环境中,却并不被消化,是由于存在自我保护机制,称为A、粘液凝胶层保护B、粘液-碳酸氢盐屏障C、粘液屏障D、粘液细胞保护E、碳酸氢盐屏障正确答案:B8.钠泵活动最重要的意义是:A、维持细胞内高钾B、防止细胞肿胀C、建立势能储备D、消耗多余的ATPE、维持细胞外高钙正确答案:C9.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可以反映:A、血管容积和循环血量之间的关系B、静脉血压与动脉血压之间的关系C、心脏射血与外周阻力之间的关系D、体循环和肺循环容量之间的关系E、血流与血流阻力之间的关系正确答案:A10.能比较迅速反映内环境变动状况的体液是A、脑脊液B、血浆C、细胞内液D、淋巴液E、尿液正确答案:B11.人工地减少细胞浸浴液中Na+浓度,则单根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超射值将A、先增大后减少B、不变C、先减少后减少D、减少E、增大正确答案:D12.心肌运动时,其血流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动脉血压升高B、心输出量增加C、未活动的肌肉内血管收缩D、交感缩血管纤维活动减弱E、肌肉收缩时,局部代谢产物增多正确答案:E13.人体最主要的散热器官是A、肺B、皮肤C、消化道D、肾E、汗腺正确答案:B14.小肠特有的运动形式是:A、移行性复合运动B、分节运动C、蠕动D、紧张性收缩E、容受性舒张正确答案:B15.当血浆蛋白显著减少时,引起水肿的主要原因是:A、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B、醛固酮分泌减少C、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D、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E、有效滤过压下降正确答案:C16.阈电位是:A、引起超极化时的临界膜电位B、引起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C、引起动作电位复极的临界膜电位D、引起局部电位的临界膜电位E、衡量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正确答案:B17.具有变形性运动和吞噬能力,并参与激活淋巴特异免疫功能的是A、单核巨嗜细胞B、淋巴细胞C、嗜酸性粒细胞D、嗜碱性粒细胞E、中性粒细胞正确答案:A18.唾液中的消化酶主要是:A、凝乳酶B、淀粉酶C、肽酶D、麦芽糖酶E、溶菌酶正确答案:B19.出现月经是由于血液中什么激素的浓度急剧下降所致A、雌激素和孕激素B、生长素C、孕激素D、雌激素和生长素E、雌激素正确答案:A20.在中脑上下叠体之间切断脑干的动物将出现A、动作不精确B、肢体麻痹C、脊休克D、去大脑僵直E、腱反射加强正确答案:D21.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所释放的递质是A、去甲肾上腺素B、肾上腺素C、乙酰胆碱D、γ-氨基丁酸E、多巴胺正确答案:A22.内环境稳态是指A、细胞外液的各种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B、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相对稳定C、细胞内液的化学成分相对稳定D、细胞内液的物理性质相对稳定E、细胞内液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正确答案:A23.进食以下哪种食物的产热量最多A、甘油三脂B、蛋白质C、氨基酸D、脂肪E、糖类正确答案:B24.最大呼气末存留于肺中的气体量是A、功能余气量B、肺泡气量C、补呼气量D、余气量E、闭合气量正确答案:D25.下列哪项不是小肠分节运动的作用A、有助于血液和淋巴回流B、有利于物质吸收C、可推进食糜从小肠始端一直送到小肠末端,甚至推送入大肠D、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E、有利于化学性消化正确答案:C26.神经纤维峰电位时期约相当于A、相对不应期B、超常期C、低常期D、正常期E、绝对不应期正确答案:A27.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生理特征不包括A、生理完整性B、双向传导C、绝缘性D、相对不疲劳性E、单向传导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本题考察学生对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特征的掌握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1.内环境的定义内环境是指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即细胞外液生理学中将围绕在多细胞动物体内细胞周围的体液,即细胞外液,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2.举例说明什么是正反馈、负反馈?负反馈是指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使得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改变。
负反馈:体温的调节,动脉血压的压力感受性反射、激素的分泌过程、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Eg:当进餐后,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升高可以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增加胰岛素的分泌,从而使血糖下降,而当处于饥饿状态下,血糖降低就会引起胰岛素分泌减少。
正反馈调节是指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和加强控制部分活动,是受控备份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同的方向改变。
分娩过程:在分娩过程膻中,胎儿对子宫颈部的刺激可以引起缩宫素(OT)的释放和子宫底部肌肉收缩增强,迫使胎儿对子宫颈的刺激更强,从而引起更多的缩宫素释放以及子宫的进一步收缩,直至胎儿完全娩出为止。
正反馈:排尿反射、分娩、凝血过程、动作电位的升支等细胞:1. 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的定义及产生机理。
静息电位定义:指细胞未受到刺激时(安静状态)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静息电位表现为膜内较膜外负。
产生机理:(1)由于钠钾泵的作用,使膜内外离子分布不均;(2)安静时细胞膜只对钾离子有较大通透性;(3)钾离子顺浓度差外流,使膜外带正电位,而膜内带负电荷的蛋白质等阴离子不能随钾离子外流,使膜内带负电位;(4)静息电位相当于钾离子的平衡电位。
动作电位定义: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细胞受到一个阈或阈上刺激时,可触发其产生可传播的膜电位波动。
产生机理:(1)电化学驱动力改变细胞在安静时,钠离子受到很强的内向电化学驱动力。
细胞动作电位发生后,随着膜的去极化程度增加,钾离子受到越来越强的外向电化学驱动力。
(2)细胞膜对钠离子和钾离子通透性相继改变,从而引起膜的快速去极化和快速复极化2. 去极化、超极化的定义,局部电位的特点。
终板电位属于什么电位?产生机理和特点?去极化:静息电位减小的过程超极化:静息电位增大的过程或状态局部电位:可兴奋组织细胞受到阈下刺激时,细胞膜上少量的钠离子通道开放,钠离子少量内流由此而产生膜的轻微去极化。
特点:(1)其幅度与刺激强度相关,不表现“全或无”的特征;(2)只在局部形成向周围逐渐衰减的电紧张扩布,而不能像动作电位一样沿细胞膜进行不衰减的传播;(3)没有不应期,可发生空间总和与时间总和。
终板电位属局部电位。
特点:无不应期、有总和、呈电紧张性扩布。
产生机理:神经元末梢去极化→钙离子进入接头前膜→乙酰胆碱量子性释放→接头间隙→与终板膜相应受体结合→终板膜对钠离子、钾离子通透性增高→钠离子内流、钾离子外流(以钠离子内流为主)→终板膜去极化→产生终板电位3. 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过程。
兴奋-收缩耦联是指在以肌细胞膜的电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丝滑行为基础的机械收缩过程之间起衔接作用的中介过程。
其具体过程是:(1)细胞接受神经释放的递质或外加刺激而兴奋,即产生动作电位;(2)动作电位沿肌膜和T管膜传播;(3)激活L型钙通道通过变构作用或内流钙离子激活JSR膜上的受体,使JSR内的钙离子通道开放,钙离子从终末池被释放入胞浆;(4)胞浆钙离子浓度升高,钙离子与肌钙蛋白结合从而触发肌肉收缩;(5)胞质内钙离子浓度升高同时激活LSR膜上的钙泵,钙泵将胞质中钙离子回收入胞质网,使胞质中钙离子浓度降低,肌肉舒张。
血液循环:1. 心脏(左心室)泵血过程。
(1)等容收缩期:心室开始收缩时,室内压迅速上升,当室内压超过房内压时,房室瓣关闭,而此时主动脉瓣亦处于关闭状态,故心室处于压力不断增加的等容封闭状态。
当室内压超过主动脉压时,主动脉瓣开放,进入射血期(2)射血期:在射血期的前1/3左右时间内,心室压力上升很快,射出的血量很大,成为快速射血期;随后,心室压力开始下降,射血速度变慢,这段时间成为减慢射血期。
(3)等容舒张期:心室开始舒张,主动脉瓣和房室瓣处于关闭状态,故心室处于压力不断下降的等容封闭状态。
当心室舒张至室内压低于房内压时,房室瓣开放,进入心室充盈期。
(4)心室充盈期:在充盈初期,由于心室与心房压力差较大,血液快速充盈期;随后,心室与心房压力差减小,血液充盈速度较慢,这段时间称为减慢充盈期。
(5)心房收缩期:在心室舒张末期,心房收缩,心房内压升高,进一步将血液挤入心室。
随后心室开始收缩,进入下一个心动周期。
2. 什么是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心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液量每搏输出量:一次心搏中由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1)前负荷:心室舒张容积反映心脏的前负荷,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在一定范围内增大可增强心室收缩能力。
(2)后负荷:大动脉血压是心室收缩时所遇到的后负荷。
在心肌初长度、收缩能力和心率都不变的情况下,大动脉血压增高,搏出量减少。
(3)心肌收缩能力:心肌不依赖于前负荷和后负荷而改变其力学活动的内在特性。
凡能影响心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因素都可以影响心肌收缩能力。
(4)心率:一定范围内,心率加快可使心输出量增加,但超过一定限度时,因搏出量减少,从而导致心输出量下降。
3.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产生机制,与其他细胞动作电位最大差别是在哪里?(1)0期(快速去极期):在外来刺激作用下,首先引起部分电压门控式钠离子通道开放和少量钠离子内流,造成细胞膜部分去极化。
当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水平时,膜上钠离子通道的开放概率明显增加,出现再生性钠离子内流,钠离子顺浓度梯度和电位梯度由膜外快速进入膜内,使膜进一步去极化,膜内电位由原来的负电位向正电位转化,直至接近钠离子的平衡电位。
(2)1期(快速复极初期):快钠离子通道已经失活,在去极化过程中瞬时外向电流被激活,瞬时外向电流的主要离子成分是钾离子。
因此,由钾离子负载的瞬时外向电流是心室肌细胞1期复极化的主要原因。
(3)2期(平台期):平台期的外向离子流是由钾离子携带的。
平台期的内向离子流是由钙离子和少量的钠离子负载的。
在平台期的早期,钙离子的内流和钾离子的外流所负载的跨膜正电荷量相当,因此膜电位稳定于1期复极化所达到的电位水平。
随着时间的推移,钙离子通道逐渐失活,钾离子外流钾离子外向电流逐渐增加,其结果是膜内电位逐渐下降,形成平台期的晚期(4)3期(快速复极末期):L型钙离子通道失活关闭,内向离子流终止,而钾离子外向电流进一步增加(5)4期(静息期):钠钾泵、钠-钙交换体恢细胞内外钾离子、钠离子、钙离子浓度差最大差别:有钙离子参与4. 动脉血压的定义、形成机制、影响因素。
收缩压、舒张压的定义。
动脉血压:通常指主动脉血管内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形成机制:循环系统内足够的血液充盈是动脉血压形成的前提,心脏射血和外周阻力是形成动脉血压的基本因素。
此外还有主动脉的弹性储器作用,心室收缩射血入动脉,在心缩期内有1/3至外周,2/3暂时储存在主动脉和大动脉内,使主动脉和大动脉进一步扩张,主动脉压增高。
心室舒张时,射血停止,弹性储器血管血管壁发生弹性回缩,将心收缩期储存的那部分血液继续向前推进,使动脉血压在心舒期仍能维持在较高水平。
影响因素:每搏输出量、心率、外周阻力、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储器作用及循环血量和血容量的比例收缩压:心室收缩时,主动脉压急剧升高,在收缩期的中期达到最高值,这个血压值称收缩压舒张压:心室舒张时,主动脉压力下降,在心舒张末期动脉血压的最低值称为舒张压。
5. 微循环的定义、类型以及功能。
微循环: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类型及功能:(1)迂回通路:路径: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网→微静脉特点:壁薄、透性好、流速慢作用:物质交换(2)直捷通路:主要存在于骨骼肌。
路径:微动脉→后微动脉→通血毛细血管→微静脉特点:经常开放、流速快、物质交换少。
作用:使部分血液迅速通过微循环由静脉回流入心(3)动-静脉短路:主要存在于皮肤和皮下组织。
路径:微动脉→动-静脉吻合支→微静脉特点:壁厚、流速快、无物质交换作用:体温调节6. 静脉回心血量的影响因素。
影响外周静脉压,中心静脉压和静脉阻力的因素,都能影响静脉回心血量。
(1)体循环平均充盈压:反映循环系统充盈程度的指标。
(2)心脏收缩力量:心脏收缩力量强,射血分数高,对心房和大静脉内血液的抽吸力量大(3)体位改变:从平卧位转为直立位,回心血量减少(4)骨骼肌的挤压作用:对心脏泵血起辅助作用(5)呼吸运动:对静脉回流起着“呼吸泵作用”。
7. 组织液生成机制、影响因素。
组织液是血浆滤过毛细血管壁而形成的。
体液通过毛细血管壁的滤过和重吸收决定于四个因素:(1)毛细血管血压:促使体液滤出(2)组织液静水压:促使体液重吸收(3)血浆胶体渗透压:促使液体重吸收(4)组织液胶体渗透压:促使液体滤出(5)淋巴回流:淋巴系统是否通畅可直接影响组织液回流8. 正常情况下维持血压稳定最重要的反射是什么?它的反射弧组成和调节过程。
正常情况下维持血压稳定最重要的反射是压力感受性反射(降压反射)反射弧组成:动脉压力感受器、窦神经、舌咽神经(主动脉神经、迷走神经)、延髓、孤束核、交感缩血管紧张下变化、心迷走神经紧张变化。
9. 心迷走、心交感对心脏功能的调节作用。
心迷走神经支配窦房结、心房肌、房室交界、房室束及其分支。
心迷走神经节后纤维释放递质乙酰胆碱,与心肌细胞膜上M受体结合,可致负性变时、变力和变传导作用。
心交感神经支配窦房结、房室交界、房室束、心房肌和心室肌。
心交感节后经元为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兴奋时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可与心肌细胞膜β受体结合,可致正性变时、变力和变传导作用。
呼吸:1. 什么是潮气量、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每次呼吸时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肺泡通气量: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它等于潮气量和无效腔气量之差与呼吸频率的乘积2. 肺通气阻力的构成?肺表面活性物质如何影响通气阻力?具体有哪些生理作用?肺通气过程中所遇到的阻力称为肺通气阻力,可分为弹性阻力和非弹性阻力两类。
前者包括肺弹性阻力和胸廓弹性阻力;后者包括气道阻力、惯性阻力和组织的粘滞阻力影响方式:降低肺泡液-气界面的表面张力,减少肺泡的回缩力。
生理作用:消除表面张力对肺通气的不利影响。
包括:(1)有助于维持肺泡的稳定性;(2)减少肺组织液生成,防止水肿;(3)降低吸气阻力,减少吸气做工。
3. 影响肺换气的因素。
(1)气体分压差、扩散系数和温度:各因素与气体扩散速率成正比(2)呼吸膜的厚度:气体扩散速率与呼吸膜厚度成反比(3)呼吸膜的面积:气体扩散速率与扩散面积成正比(4)通气/血流比值:适宜的通气/血流才能实现适宜的肺换气,无论该比值增大或减小都会妨碍有效的气体交换4. 氧解离曲线各段的生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