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精深中医健康管理系统技术要求规范
中医医院开展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健康管理的中医药服务实施方案1
![中医医院开展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健康管理的中医药服务实施方案1](https://img.taocdn.com/s3/m/10e3ab9d6bec0975f465e2ac.png)
开展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健康管理的中医药服务实施方案为了进一步落实《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转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的通知》(川中医药办发[2009]92号)精神,加强对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健康管理,特定了此实施方案。
第一部分实施科室及服务要求一、开展2型糖尿病(以下简称糖尿病)中医健康管理的科室定为本院内三病区。
将其重点打造逐步建设成中医特色浓厚的中西医结合消渴病研究基地。
二、从事糖尿病中医健康管理工作的人员应为接受过糖尿病中医保健知识与技术培训的中医类别医师或临床类别医师。
三、按照社区有关糖尿病管理规范对患者进行健康管理。
在糖尿病慢病管理的基础上联合中医保健治疗,每年中医健康管理不少于1次,有中医内容的随访不少于1次。
四、要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使更多的糖尿病患者愿意接受服务。
五、每次服务后及时记录相关信息,纳入病人健康档案。
第二部分管理程序根据各糖尿病病患者健康管理的时间要求,每年至少1次中医健康指导和1次有中医内容的随访,主要内容为:一、运用中医四诊合参方法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证候辨识;二、每二月为病员举办一次糖尿病的科普知识讲座,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调养、起居活动等指导,传授四季养生、穴位按摩、足浴等适宜居民自行操作的中医技术;并通过边浴足边看糖尿病健康教育视频资料等多种形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三、对不同证型的糖尿病患者有针对性地提供中医干预方案或给予转诊建议;四、对病人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及养生指导并记录在病员健康档案中。
以下为糖尿病患者中医服务的基本流程。
糖尿病患者中医健康管理服务流程35岁及以上糖尿病患者第三部分糖尿病日常中医保健方法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一种全身性疾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
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形成了从整体认识疾病、综合防治和个体化治疗的优势,通过合理运用中成药、中药饮片,配合中医饮食调养、运动治疗、非药物防治技术,可以改善临床症状、减轻西药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有效防治并发症。
型糖尿病患者中医健康相关管理技术规范
![型糖尿病患者中医健康相关管理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909a95d783e0912a2162a5c.png)
主要内容:
1. 运用中医四诊合参等方法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证候辨识 ;
2.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调养、起居活动等指导,传授 四季养生、穴位按摩、足浴等适宜居民自行操作的中 医技术;
3. 对不同证型的糖尿病患者有针对性地提供中医干预方 案或给予转诊建议;
• 食疗药膳方
• 苁蓉山药苡仁粥:肉苁蓉、山药、薏 苡仁适量,煮粥食,每日两次。
• 代茶饮
• 枸杞明目茶:适用于2型糖尿病肝 肾阴虚证,表现为头晕眼花、双 目干涩者。用法:枸杞子、桑叶、 菊花适量,开水沏泡代茶饮。
• 推荐食物
• 主食以未精加工面粉,全麦豆类等 为主。副食以山药、蘑芋、南瓜、 芋艿、芹菜、胡萝卡、油菜、洋 葱等为主。
2型糖尿病日常中医保健方法——预防保健操
固气转晴
拇指内叩掌心,其余四指握拳,扣住拇指,置于两 胁,双脚五指抓地,同时环转眼球,顺时针逆时针 各20遍。
横推胰区
双手掌由外向内推腹部胰脏体表投影区,一推一拉 交替操作20遍。
揉腹部
以神阙为中心揉腹,顺时针逆时针各20遍。
按揉腰背
双手握拳,以食指的掌指关节点揉脾俞、胃俞、三 焦俞、肾俞,每穴各半分钟。
• 消渴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应在治疗本病的同时,积极治 疗并发症。白内障、雀盲、耳聋,主要病机为肝肾精血不 足,不能上承耳目所致,宜滋补肝肾,益精补血,可用杞 菊地黄,丸或明目地黄丸。对于并发疮毒痈疽者,则治宜 清热解毒,消散痈肿,用五味消毒饮。在痈疽的恢复阶段, 则治疗上要重视托毒生肌。
2型糖尿病日常中医保健方法——预防保健操
• 代茶饮
• 1.乌梅生津茶:乌梅、麦冬,泡水当
2型糖尿病中医健康管理方案
![2型糖尿病中医健康管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4194dd650e52ea551898c1.png)
2型糖尿病中医健康管理方案(2013年)一、目的意义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一种全身性疾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
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形成了从整体认识疾病、综合防治和个体化治疗的优势。
特别是合理运用中成药、中草药,配合中医饮食调养、运动治疗、非药物防治技术等方面颇具特色。
可以改善临床症状、减轻西药副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效防治并发症。
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版)》、《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的要求,制定本指导方案。
二、2型糖尿病筛查对工作中发现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建议其每年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和1次餐后2小时血糖,并接受医务人员的中医药等生活方式指导。
三、随访评估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要提供每年至少4次的面对面随访。
1、测量空腹血糖和血压,并评估是否存在危急症状,如出现血糖>16.7mmol/L或血糖<3.9mmol/L;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有意识改变、呼气有烂苹果样丙酮味、心悸、出汗、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多饮、多尿、腹痛、有深大呼吸、皮肤潮红;持续性心动过速(每分钟心率超过100次/分钟);体温超过39℃或有其他的突发异常情况,如视力突然骤降、妊娠期及哺乳期同时血糖高于正常等危险情况之一,或存在不能处理的其他疾病时,须在处理后紧急转诊。
对于紧急转诊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应在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2、若不需紧急转诊,询问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的症状。
3、测量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检查足背动脉搏动。
4、询问患者疾病史、生活方式,包括心脑血管疾病、吸烟、饮酒、运动、主食摄入情况等。
5、了解患者服药情况。
四、分类干预根据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和症状体征,对患者进行分类干预及中医药方面的指导。
1、对血糖控制满意(空腹血糖值<7.0mmol/L),无药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无加重的患者,预约进行下一次随访。
2型糖尿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
![2型糖尿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4463e1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92.png)
2型糖尿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特点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不全。
在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中,注重从整体角度调节糖尿病患者的体质,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功能,达到防止病情进展的目的。
下面是一个针对2型糖尿病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总结如下:1.饮食调理:(1)合理安排饮食结构:控制总热量和脂肪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选择低糖、低脂、高蛋白的食物。
(2)饮食稳定:定时定量进食,防止过度饥饿和饮食过量引起血糖波动。
(3)食物搭配合理:避免食物过于单一,应食物多样化,搭配有合理的粗细搭配、质量搭配和颜色搭配。
2.中药调理:(1)清热解毒:应用中药配伍,清热解毒,以降低血糖,如黄连、苦瓜等。
(2)滋阴降火:中医认为糖尿病多属阳热内扰范畴,故可选用滋阴且能降火的中药如知母、玄参等。
3.中医经络疗法:(1)针灸疗法:经针刺激穴位,调节气血运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2)拔罐疗法:通过拔罐刺激,促进气血循环,调理体内环境,降低血糖。
(3)推拿按摩:通过揉捏、按压等手法刺激相关穴位,促进气血运行,调节胰岛功能。
4.运动调理:(1)适度锻炼:选择适当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每天坚持30分钟以上。
(2)运动时间规律:尽量选择固定的锻炼时间,以建立规律的锻炼习惯。
(3)注意安全:锻炼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避免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风险。
5.心理调适:(1)积极乐观: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应对疾病,避免焦虑和抑郁的情绪对身体的影响。
(2)适当放松:学习一些放松身心的方法,如冥想、音乐疗法等,缓解压力和紧张感。
2型糖尿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1)
![2型糖尿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1)](https://img.taocdn.com/s3/m/7a9fdc8e84868762caaed5e8.png)
2型糖尿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一种全身性疾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
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形成了从整体认识疾病、综合防治和个体化治疗的优势。
特别是合理运用中成药、中草药,配合中医饮食调养、运动治疗、非药物防治技术等方面颇具特色。
可以改善临床症状、减轻西药副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效防治并发症。
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版)》的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2型糖尿病筛查对工作中发现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建议其每年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和1次餐后2小时血糖,并接受医务人员的中医药等生活方式指导。
二、随访评估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卫生院、村卫生所要提供每年至少4次的面对面随访。
1、测量空腹血糖和血压,并评估是否存在危急症状,如出现血糖>16.7mmol/L或血糖<3.9mmol/L;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有意识改变、呼气有烂苹果样丙酮味、心悸、出汗、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多饮、多尿、腹痛、有深大呼吸、皮肤潮红;持续性心动过速(每分钟心率超过100次/分钟);体温超过39℃或有其他的突发异常情况,如视力突然骤降、妊娠期及哺乳期同时血糖高于正常等危险情况之一,或存在不能处理的其他疾病时,须在处理后紧急转诊。
对于紧急转诊者,卫生院、村卫生所应在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2、若不需紧急转诊,询问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的症状。
3、测量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检查足背动脉搏动。
4、询问患者疾病史、生活方式,包括心脑血管疾病、吸烟、饮酒、运动、主食摄入情况等。
5、了解患者服药情况。
三、分类干预根据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和症状体征,对患者进行分类干预及中医药方面的指导。
1、对血糖控制满意(空腹血糖值<7.0mmol/L),无药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无加重的患者,预约进行下一次随访。
2024年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2024年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cd886ac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55.png)
2024年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1、糖尿病患者健康体检的内容有哪些?答: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进行1次较全面的健康体检,体检可与随访相结合。
体检内容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空腹血糖、身高、体重、腰围、皮肤、浅表淋巴结、心脏、肺部、腹部、足背动脉搏动等常规体格检查,并对口腔、视力、听力、和运动功能等进行判断。
具体内容参照《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中的健康体检表。
2、糖尿病患者随访服务有哪些内容?答:随访内容包括:(1)测量空腹血糖和血压,并评估是否存在危急情况,如血糖、血压很高,或有危急症状,或存在不能处理的其他疾病时,需要紧急转诊。
(2)对不需要紧急转诊的患者,要询问上次随访至此次随访期间的症状、患者疾病情况以及生活方式,了解患者服药情况。
(3)检查足背动脉搏动,测量体重、计算体质指数,并判断是否超重、肥胖。
(4)了解患者服药情况。
(5)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患者一起制定生活方式改进目标,并告诉患者出现那些异常时应立即就诊。
3、随访评估都有哪些内容?答: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提供4次免费空腹血糖检测,至少进行4次面对面随访。
随访时,一般评估5方面内容:(1)测量空腹血糖和血压,并评估是否存在危急情况。
如出现血糖≥16.7mmol/L或血糖≤3.9molL:收缩压≥180mmlg和/或舒张压≥110mmlg:意识或行为改变,呼气有烂苹果样丙味,心悸、出汗、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多饮、多尿、腹痛、有深大呼吸、皮肤潮红:持续性心动过速(心率超过100次/分钟);体温超过39摄氏度或有其他的突发异常情况,如视力突然骤降、妊娠期及哺乳期血糖高于正常值等危险情况之一,或存在不能处理的其他疾病时,须在处理后紧急转诊。
(2)对于紧急转诊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在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若不需紧急转诊,询问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的症状。
(3)测量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检查足背动脉博动。
型糖尿病患者中医健康相关管理技术规范
![型糖尿病患者中医健康相关管理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11b3ca3011ca300a6c390f1.png)
气阴两虚证
阴阳两虚证
主症:乏力、气短、自汗,动则加重,口干舌燥,多饮多尿 ,五心烦热,大便秘结,腰膝酸软;
舌脉:舌淡或红暗、边有齿痕,舌苔薄白少津或少苔,脉 细弱。
主症:乏力自汗,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耳轮焦干,多饮多 尿,混浊如膏,或浮肿少尿,或五更泻,阳萎早泄;
• 3.三豆饮:绿豆、黑豆、赤小,煎汤服用。
• 代茶饮 • 1.乌梅生津茶:乌梅、麦冬,泡水当
茶饮。 • 2.石斛芩叶茶:石斛(干、鲜均可)、
黄芩叶,开水沏泡,代茶饮
12
2型糖尿病日常中医保健方法——常用食疗推荐方
• 食疗药膳方
气阴两虚证
• 代茶饮
h
• 1.参杞粥:西洋参、山药、枸杞适量, 加粳米煮粥。
18
2型糖尿病日常中医保健方法——预防保健操
推擦腰骶 双掌由脾俞自上而下推至八髎穴10遍。
h
通调脾肾
揉脾经血海、地机、三阴交,揉肾经太溪穴,双手 拇指沿胫骨内侧缘由阴陵泉推至太溪5遍。
拳扣胃经
双手握空拳自上擦涌泉 用手掌擦涌泉穴,以透热为度。
19
h
h
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健康 管理技术规范
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常淑玲
1
h
内容提要
1 服务要求 2 2型糖尿病中医健康管理程序 3 2型糖尿病日常中医保健方法 3
2
h
服务要求
物——具备2型糖尿病中医健康管理所需的基本设备和 条件。
人——接受过糖尿病中医保健知识与技术培训的中医类
别医师或临床类别医师。
在糖尿病慢病管理的基础上联合中医保健治疗,每年中医健康管理不少 于1 次,有中医内容的随访不少于1次。
糖尿病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
![糖尿病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90f96b1fee06eff9aef80762.png)
糖尿病患者中医健康管理服务流程
35岁及以上糖尿病患者 ↓ 进行中医四诊合参辨识糖尿病证型并个体化指导,2周后 随访 ↓ 随访、评 估。根据 辨证分型 进行饮食、 常用保健 方法指导 及宣教四 季养生概 要 血糖控制不好者 血糖 控制 良好 者 ↓ ← 规范治疗配合中医健康指导 或中医辨证分型 ↓ 根据辨证分型进行饮食、常用保 健方法指导及宣教四季养生概要、 需要转诊情况
糖尿病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
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 健康管理技术规范
第一部分 服务要求
第二部分 管理程序
第三部分 糖尿病 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中医保健方法
第一部分 服务要求
• 一、开展2型糖尿病(以下简称糖尿病)中医健康管理的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当具备糖尿病中医健康 管理所需的基本设备和条件。 • 二、从事糖尿病中医健康管理工作的人员应为接受过糖尿 病中医保健知识与技术培训的中医类别医师或临床类别医 师。 • 三、按照社区有关糖尿病管理规范对患者进行健康管理。 在糖尿病慢病管理的基础上联合中医保健治疗,每年中医 健康管理不少于1次,有中医内容的随访不少于1次。 • 四、要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使更多 的糖尿病患者愿意接受服务。 • 五、每次服务后及时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居民健康档案。
一、常见中医辨证食疗推荐方 二、预防保健操 三、情志调摄保健法 四、中医适宜技术保健法
△一、常见中医辨证食疗推荐方 ◆(一)阴虚燥热证 ◆ (二)气阴两虚证 ◆ (三)阴阳两虚证
• (一)阴虚燥热证 • 证见烦渴多饮,随饮随喝,咽干舌燥,多食善 饥,溲赤便秘,舌红少津苔黄,脉滑数或弦数。 食疗应以养阴消渴饮为基础。 • 食疗药膳方为: • 1.玉粉杞子蛋:天花粉、枸杞、玉竹煎水, 沥出,打入鸡蛋,蒸。 • 2.杞蓣粥:山药、枸杞适量,加粳米,煮 粥。 • 3.三豆饮:绿豆、黑豆、赤小,煎汤服用。 • 4.乌梅生津茶:乌梅、麦冬,泡水当茶饮。 • 5.石斛芩叶茶:石斛(干、鲜均可)、黄 芩叶,开水沏泡,代茶饮。 • 主食以荞麦面粉为主。副食以冬瓜、南瓜、 苦瓜、藕叶及绿叶菜等食物。
型糖尿病患者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
![型糖尿病患者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f06b3c68195f312b3069a533.png)
型糖尿病患者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第一部分服务要求一、开展2型糖尿病(以下简称糖尿病)中医健康管理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应当具备糖尿病中医健康管理所需的基本设备和条件。
二、从事糖尿病中医健康管理工作的人员应为接受过糖尿病中医保健知识与技术培训的中医类别医师或临床类别医师。
三、按照社区有关糖尿病管理规范对患者进行健康管理。
在糖尿病慢病管理的基础上联合中医保健治疗,每年中医健康管理不少于1次,有中医内容的随访不少于1次。
四、要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使更多的糖尿病患者愿意接受服务。
五、每次服务后及时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居民健康档案。
第二部分管理程序根据各试点地区实际情况,各地区可结合糖尿病病患者健康管理的时间要求,每年至少1次中医健康指导和1次有中医内容的随访,主要内容为:一、运用中医四诊合参方法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证候辨识;二、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调养、起居活动等指导,传授四季养生、穴位按摩、足浴等适宜居民自行操作的中医技术;三、对不同证型的糖尿病患者有针对性地提供中医干预方案或给予转诊建议;四、记录在居民健康档案中。
以下为糖尿病患者中医服务的基本流程。
糖尿病患者中医健康管理服务流程第三部分2型糖尿病日常中医保健方法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一种全身性疾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
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形成了从整体认识疾病、综合防治和个体化治疗的优势,通过合理运用中成药、中药饮片,配合中医饮食调养、运动治疗、非药物防治技术,可以改善临床症状、减轻西药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有效防治并发症。
一、常见中医辨证食疗推荐方饮食养生法对防治消渴病尤为重要。
糖尿病的发生和饮食有关,饮食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治疗的效果。
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也总结出不少药膳验方。
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
![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96c335f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33.png)
第三部分 日常中医保健方法(食疗)
阴虚燥热证 证见烦渴多饮,随饮随喝,咽干舌燥,多食善饥,溲赤
便秘,舌红少津苔黄,脉滑数或弦数。食疗应以养阴消渴饮 为基础。 食疗药膳方为: 1.玉粉杞子蛋:天花粉、枸杞、玉竹煎水,沥出,打入鸡蛋, 蒸。 2.杞蓣粥:山药、枸杞适量,加粳米,煮粥。 3.三豆饮:绿豆、黑豆、赤小,煎汤服用。 4.乌梅生津茶:乌梅、麦冬,泡水当茶饮。 5.石斛芩叶茶:石斛(干、鲜均可)、黄芩叶,开水沏泡, 代茶饮。 主食以荞麦面粉为主。副食以冬瓜、南瓜、苦瓜、藕叶及绿叶菜等 食物。
第三部分 日常中医保健方法(食疗)
气阴两虚证 证见乏力、气短、自汗,动则加重,口干舌燥,多饮多尿,
五心烦热,大便秘结,腰膝酸软,舌淡或红暗、边有齿痕,舌苔 薄白少津或少苔,脉细弱。 食疗药膳方为:
1.参杞粥:西洋参、山药、枸杞适量,加粳米煮粥。 2.归芪鸡:黄芪、当归、母鸡剁大块,加水抄煮,去浮沫, 纳入黄芪、当归炖至肉熟。 3.苦瓜炒肉:鲜苦瓜、瘦猪肉,武火炒后食用等。 4.首乌适量加水煎半小时,取汁煮鸡蛋,每日1个。 5.益气生津茶:西洋参、石斛,开水沏泡,代茶饮。 主食以黄豆、玉米面粉为主。副食以洋葱、莲藕、豆腐、胡萝卜、 黄瓜等。
第三部分 日常中医保健方法(适宜技术)
1.灸足三里: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足三里(外膝 眼向下4横指),约距0.5-1寸左右,进行熏灸,每侧1015分钟。适用于2型糖尿病乏力、抵抗力降低、下肢无力 者。
2.灸关元: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关元穴(下腹部 肚脐下3寸),约距0.5-1寸左右,进行熏灸,每次10-15 分钟。适用于2型糖尿病畏寒肢冷,或男子阳痿,抵抗力 降低。
第三部分 日常中医保健方法(食疗)
上述食疗方均可酌加覆盆子、芡实、金樱子等以 补肾固摄。 消渴多伴有瘀血的病变,故对于上述各种 证型,尤其是对于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涩或 结或代,及兼见其他瘀血证候者,均可酌加活血化瘀 的药品。如丹参、川芎、郁金、红花、山楂等,或配 用降糖活血方药,如丹参、川芎、益母草、当归、赤 芍等。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系统服务要求规范(第三版)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系统服务要求规范(第三版)](https://img.taocdn.com/s3/m/f46a94756137ee06eef9181d.png)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第三版)2 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一、服务对象辖区 35 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中 2 型糖尿病患者。
二、服务容(一)筛查对工作中发现的 2 型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建议其每年至少测量 1 次空腹血糖,并接受医务人员的健康指导。
(二)随访评估对确诊的 2 型糖尿病患者,每年提供 4 次免费空腹血糖检测,至少进行 4次面对面随访。
(1)测量空腹血糖和血压,并评估是否存在危急情况,如出现血糖16.7mmol/L 或血糖 3.9mmol/L;收缩压180mmHg 和/或舒压110mmHg;意识或行为改变、呼气有烂苹果样丙酮味、心悸、出汗、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多饮、多尿、腹痛、有深大呼吸、皮肤潮红;持续性心动过速(心率超过 100次/分钟);体温超过 39 摄氏度或有其他的突发异常情况,如视力突然骤降、妊娠期及哺乳期血糖高于正常值等危险情况之一,或存在不能处理的其他疾病时,须在处理后紧急转诊。
对于紧急转诊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在 2 周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2)若不需紧急转诊,询问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的症状。
(3)测量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检查足背动脉搏动。
(4)询问患者疾病情况和生活方式,包括心脑血管疾病、吸烟、饮酒、运动、主食摄入情况等。
(5)了解患者服药情况。
(三)分类干预(1)对血糖控制满意(空腹血糖值7.0mmol/L),无药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无加重的患者,预约下一次随访。
(2)对第一次出现空腹血糖控制不满意(空腹血糖值7.0mmol/L)或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结合其服药依从情况进行指导,必要时增加现有药物剂量、更换或增加不同类的降糖药物,2 周时随访。
(3)对连续两次出现空腹血糖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控制以及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重的患者,建议其转诊到上级医院,2 周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2型糖尿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
![2型糖尿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d2a8b0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42.png)
糖尿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对工作中发现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建议其每年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和1次餐后2小时血糖,并接受医务人员的中医药等生活方式指导。
1.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我站要提供每年至少4次的面对面随访。
(1)测量空腹血糖和血压,并评估是否存在危急症状,如出现血糖>16.7mmol/L或血糖<3.9mmol/L;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有意识改变、呼气有烂苹果样丙酮味、心悸、出汗、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多饮、多尿、腹痛、有深大呼吸、皮肤潮红;持续性心动过速(每分钟心率超过100次/分钟);体温超过39度或有其他的突发异常情况,如视力突然骤降、妊娠期及哺乳期同时血糖高于正常等危险情况之一,或存在不能处理的其他疾病时,须在处理后紧急转诊。
对于紧急转诊者,我站应在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2)若不需紧急转诊,询问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的症状。
(3)测量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检查足背动脉搏动。
(4)询问患者疾病史、生活方式,包括心脑血管疾病、吸烟、饮酒、运动、主食摄入情况等。
(5)了解患者服药情况。
(6)根据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和症状体征,对患者进行分类干预及中医药方面的指导。
①对血糖控制满意(空腹血糖值<7.0mmol/L),无药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无加重的患者,预约进行下一次随访。
②对第一次出现空腹血糖控制不满意(空腹血糖值≥7.0mmol/L)或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结合其服药依从性,必要时增加现有药物剂量、更换或增加不同类的降糖药物及中医药指导,2周时随访。
③对连续两次出现空腹血糖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控制以及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重的患者,建议其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7)对所有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患者一起制定生活方式改进目标并在下一次随访时评估进展。
告诉患者出现哪些异常时应立即就诊。
高血压、糖尿病精深中医健康管理系统技术要求规范
![高血压、糖尿病精深中医健康管理系统技术要求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902ef458e9951e79b8927a0.png)
高血压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试行)第一部分服务要求一、开展高血压中医健康管理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当具备高血压中医健康管理所需的基本设备和条件。
二、从事高血压中医健康管理工作的人员应为接受过高血压中医保健知识与技术培训的中医类别医师或临床类别医师。
三、按照社区有关高血压管理规范对患者进行健康管理。
在高血压慢病管理的基础上联合中医保健治疗,每年中医健康管理不少于1次,有中医内容的随访不少于1次。
四、要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使更多的高血压患者愿意接受服务。
五、每次服务后及时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居民健康档案。
第二部分高血压中医健康管理程序根据各试点地区实际情况,各地区可结合高血压病患者健康管理的时间要求,每年至少1次中医健康指导和1次有中医内容的,主要内容为:一、运用中医四诊合参方法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证候辨识;二、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饮食调养、起居活动等指导,传授四季养生、穴位按摩、足浴等适宜居民自行操作的中医技术;三、对不同证型的高血压患者有针对性地提供中医干预方案或给予转诊建议;四、记录在居民健康档案中。
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管理服务流程第三部分 高血压日常中医保健方法对高血压病人,食疗、导引及养生功法有助于血压的控制,配合中药内服,能使部分患者血压恢复正常,对顽固性高血压及合并有较多症状的患者,中医药方法可起到减轻症状,协助降压,减少减缓靶器官损伤的作用,从而起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作用。
一、高血压常见辨证分型(一)阴虚阳亢证主症:头部胀痛、烦躁易怒、腰膝疲软。
次症:面红目赤,胁痛口苦,便秘溲黄,五心烦热,口干口渴,失眠梦遗。
舌脉:舌红少苔,脉细数或弦细(二)气血两虚证35岁及以上高血压患者进行中医四诊合参辨识高血压证型并个体化指导,2周后随访 血压控制良好者 血压控制不稳定者 规范治疗配合中医健康指导或中医辨证分型 随访、评估。
根据辨证分型进行饮食、常用保健方法指导及宣教四季养生概要根据辨证分型进行饮食、常用保健方法指导 四季养生概要、需要转诊情况主症:头晕时作、少气乏力。
精深中医药健康管理系统服务要求规范61184
![精深中医药健康管理系统服务要求规范61184](https://img.taocdn.com/s3/m/0baf1e232b160b4e777fcf5a.png)
从2013年起,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将首次增加中医药项目。
2013年2月25日在京召开的2013年全国中医医政工作会议上,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说,要进一步探索中医药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途径和模式。
2013年7月31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了《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今年我国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由每年25元提高至30元,在扩大部分项目服务范围、提高部分项目补助标准的同时,增加了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
根据要求,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每年应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1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在中医体质辨识的基础上对不同体质老年人从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穴位保健等方面进行相应的中医药保健指导;对辖区内居住的0-36个月龄儿童,应向家长提供儿童中医饮食调养、起居活动指导,并在儿童6月龄、12月龄时给家长传授摩腹和捏脊方法,在18月龄、24月龄时传授按揉迎香穴、足三里穴的方法,在30月龄、36月龄时传授按揉四神聪穴的方法。
“中医体质辨识健康管理系统”对老年人健康状况进行中医体质分类,并根据不同体质给予中医药保健指导,可以有效改善其健康状况;通过对家长进行儿童中医饮食调养、起居生活等指导,传授常用穴位按揉、摩腹、捏脊等中医保健方法,可以改善儿童健康状况、促进儿童生长发育,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维护健康、预防疾病中的作用。
据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技术规范》提供了6个服务项目:0-6岁儿童中医健康指导;孕产妇中医健康指导;老年人中医健康指导;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干预;糖尿病患者中医健康干预;中医药健康教育。
试点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从这6个服务项目中,选择合适的在本地试点,并按照《方案》同期展开效果评价。
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个体化中医药保健指导对不同体质老年人从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穴位保健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中医药保健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第一部分服务要求一、开展2型糖尿病(以下简称糖尿病)中医健康管理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应当具备糖尿病中医健康管理所需的基本设备和条件。
二、从事糖尿病中医健康管理工作的人员应为接受过糖尿病中医保健知识与技术培训的中医类别医师或临床类别医师。
三、按照社区有关糖尿病管理规对患者进行健康管理。
在糖尿病慢病管理的基础上联合中医保健治疗,每年中医健康管理不少于1次,有中医容的随访不少于1次。
四、要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容,提高服务质量,使更多的糖尿病患者愿意接受服务。
五、每次服务后及时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居民健康档案。
第二部分管理程序根据各试点地区实际情况,各地区可结合糖尿病病患者健康管理的时间要求,每年至少1次中医健康指导和1次有中医容的随访,主要容为:一、运用中医四诊合参方法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证候辨识;二、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调养、起居活动等指导,传授四季养生、穴位按摩、足浴等适宜居民自行操作的中医技术;三、对不同证型的糖尿病患者有针对性地提供中医干预方案或给予转诊建议;四、记录在居民健康档案中。
以下为糖尿病患者中医服务的基本流程。
糖尿病患者中医健康管理服务流程第三部分 2型糖尿病日常中医保健方法糖尿病是由于体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一种全身性疾病,属中医学消渴畴。
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形成了从整体认识疾病、综合防治和个体化治疗的优势,通过合理运用中成药、中药饮片,配合中医饮食调养、运动治疗、非药物防治技术,可以改善临床症状、减轻西药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有效防治并发症。
一、常见中医辨证食疗推荐方饮食养生法对防治消渴病尤为重要。
糖尿病的发生和饮食有关,饮食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治疗的效果。
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也总结出不少药膳验方。
具体应用应该在辨体质、辨病、辨证的基础上,合理选用。
(一)阴虚燥热证证见烦渴多饮,随饮随喝,咽干舌燥,多食善饥,溲赤便秘,舌红少津苔黄,脉滑数或弦数。
食疗应以养阴消渴饮为基础。
食疗药膳方为:1.玉粉杞子蛋:天花粉、枸杞、玉竹煎水,沥出,打入鸡蛋,蒸。
2.杞蓣粥:山药、枸杞适量,加粳米,煮粥。
3.三豆饮:绿豆、黑豆、赤小,煎汤服用。
4.乌梅生津茶:乌梅、麦冬,泡水当茶饮。
5.石斛芩叶茶:石斛(干、鲜均可)、黄芩叶,开水沏泡,代茶饮。
主食以荞麦面粉为主。
副食以冬瓜、南瓜、苦瓜、藕叶及绿叶菜等食物。
(二)气阴两虚证证见乏力、气短、自汗,动则加重,口干舌燥,多饮多尿,五心烦热,大便秘结,腰膝酸软,舌淡或红暗、边有齿痕,舌苔薄白少津或少苔,脉细弱。
食疗药膳方为:1.参杞粥:西洋参、山药、枸杞适量,加粳米煮粥。
2.归芪鸡:黄芪、当归、母鸡剁大块,加水抄煮,去浮沫,纳入黄芪、当归炖至肉熟。
3.苦瓜炒肉:鲜苦瓜、瘦猪肉,武火炒后食用等。
4.首乌适量加水煎半小时,取汁煮鸡蛋,每日1个。
5.益气生津茶:西洋参、石斛,开水沏泡,代茶饮。
主食以黄豆、玉米面粉为主。
副食以洋葱、莲藕、豆腐、萝卜、黄瓜等。
(三)阴阳两虚证证见乏力自汗,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耳轮焦干,多饮多尿,混浊如膏,或浮肿少尿,或五更泻,阳萎早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食疗药膳为:1.苁蓉山药苡仁粥:肉苁蓉、山药、薏苡仁适量,煮粥食,每日两次。
2.枸杞明目茶:适用于2型糖尿病肝肾阴虚证,表现为头晕眼花、双目干涩者。
用法用量:枸杞子、桑叶、菊花,开水沏泡代茶饮。
主食以未精加工面粉,全麦豆类等。
副食以山药、蘑芋、南瓜、芋艿、芹菜、萝卡、油菜、洋葱等。
用菊花泡水代茶饮。
对消渴而症见阳虚畏寒的患者,可酌加鹿茸粉,以启动元阳,助全身阳气之气化。
本证见阴阳气血俱虚者,则可选用鹿茸丸以温肾滋阴,补益气血。
上述食疗方均可酌加覆盆子、芡实、金樱子等以补肾固摄。
消渴多伴有瘀血的病变,故对于上述各种证型,尤其是对于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涩或结或代,及兼见其他瘀血证候者,均可酌加活血化瘀的药品。
如丹参、川芎、郁金、红花、山楂等,或配用降糖活血方药,如丹参、川芎、益母草、当归、赤芍等。
消渴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应在治疗本病的同时,积极治疗并发症。
白障、雀盲、耳聋,主要病机为肝肾精血不足,不能上承耳目所致,宜滋补肝肾,益精补血,可用杞菊地黄,丸或明目地黄丸。
对于并发疮毒痈疽者,则治宜清热解毒,消散痈肿,用五味消毒饮。
在痈疽的恢复阶段,则治疗上要重视托毒生肌。
食疗药膳为:1.苁蓉山药苡仁粥:肉苁蓉、山药、薏苡仁适量,煮粥食,每日两次。
2.枸杞明目茶:适用于2型糖尿病肝肾阴虚证,表现为头晕眼花、双目干涩者。
用法用量:枸杞子、桑叶、菊花,开水沏泡代茶饮。
主食以未精加工面粉,全麦豆类等。
副食以山药、蘑芋、南瓜、芋艿、芹菜、萝卡、油菜、洋葱等。
用菊花泡水代茶饮。
对消渴而症见阳虚畏寒的患者,可酌加鹿茸粉,以启动元阳,助全身阳气之气化。
本证见阴阳气血俱虚者,则可选用鹿茸丸以温肾滋阴,补益气血。
上述食疗方均可酌加覆盆子、芡实、金樱子等以补肾固摄。
消渴多伴有瘀血的病变,故对于上述各种证型,尤其是对于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涩或结或代,及兼见其他瘀血证候者,均可酌加活血化瘀的药品。
如丹参、川芎、郁金、红花、山楂等,或配用降糖活血方药,如丹参、川芎、益母草、当归、赤芍等。
消渴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应在治疗本病的同时,积极治疗并发症。
白障、雀盲、耳聋,主要病机为肝肾精血不足,不能上承耳目所致,宜滋补肝肾,益精补血,可用杞菊地黄,丸或明目地黄丸。
对于并发疮毒痈疽者,则治宜清热解毒,消散痈肿,用五味消毒饮。
在痈疽的恢复阶段,则治疗上要重视托毒生肌。
二、预防保健操运动疗法是糖尿病治疗中的一项重要措施,适度而有规律的运动可以使血糖下降,增加热能消耗,使患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得到改善,利于糖尿病病情的控制,改善患者全身状态,预防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针对糖尿病运动调养的方法有很多,预防保健操可以通过全方位的手法达到调理脏腑,养阴清热,益气牢l、肾从而辅助调节血糖的目的。
主要操作方法如下所示:(一)固气转晴拇指叩掌心,其余四指握拳,扣住拇指,置于两胁,双脚五指抓地,同时环转眼球,顺时针逆时针各2 0遍。
(二)横推胰区双手掌由外向推腹部胰脏体表投影区,一推一拉交替操作2 0遍。
(三)揉腹部以神阙为中心揉腹,顺时针逆时针各2 0遍(四)按揉腰背双手握拳,以食指的掌指关节点揉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每穴各半分钟。
(五)推擦腰骶双掌由脾俞自上而下推至八谬穴10遍。
(六)通调脾肾揉脾经血海、地机、三阴交,揉肾经太溪穴,双手拇指沿胫骨侧缘由阴陵泉推至太溪5遍。
(七)拳扣胃经双手握空拳自上而下叩击小腿外侧胃经循行部位五遍,以酸胀为度。
(八)推擦涌泉用手掌擦涌泉穴,以透热为度。
三、情志调摄保健法心理治疗,即精神治疗,中医学又称之为意疗。
在一定条件下,心理因素能改变生理活动,利用情绪对脏功能气机的影响,通过精神因素去调动机体正气与疾病作斗争。
从而达到扶正以祛邪,主明(心神活动正常)则下安(脏安定)的治疗目的。
躯体疾病,进行必要的意疗也是裨益的。
糖尿病患者多阴虚阳亢,肝阳偏亢失于条达则性情易激易怒。
故糖尿病患者应怒力做到怡情悦志,胸襟开阔,保持情志舒畅,气血流通,如是则阴阳调和。
由于糖尿病患者的善怒情绪,作为糖尿病患者的家人,应多理解沟通,幽默和谐的家庭氛围有助于调节糖尿病患者的情绪波动。
三餐定时,细心照顾,常沟通多关爱,帮助其减轻压力与负担。
常用的中医心理疗法有五种:以情胜情法,劝说开导法,移情易性法,暗示解惑法,顺情从欲法。
(一)以情胜情疗法正确地运用情志之偏,可以纠正阴阳气血之偏,使机体恢复平衡协调而对病情有力;(二)劝说开导法运用言语对病人进行劝说开导,是意疗的基本方法。
在一定条件下,言语刺激对心理,生理激动都会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应正确地运用“言语”,对病人采取启发诱导的方法,宣传糖尿病的有关知识,提高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使之主动配合医生进行躯体和饮食治疗。
劝说开导,要针对病人不同的思想实际和人格及个人特征,做到有的放矢,生动活泼,耐心细致。
(三)移情易性法就是排遣情思,改易心志。
分散病人对疾病的注意力,使思想焦点从病所移于他处,或改变其周围环境,免于与不良因素接触,或改变病人的心虑恋的指向性,使其从某种情感纠葛中解放出来,转移于另外的人或物身上等等,称之为“移情”。
(四)暗示解惑法采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以诱导病人“无形中”接受医生的治疗性意见或产生某种信念或改变其情绪和行为,甚或影响人体的生理机能,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暗示疗法一般多用语言,也可采用手势、表情、暗示性药物及其它暗号来进行;(五)顺情从欲法顺从病人的意志,情绪,满足病人心身的需要。
仅用前几种方法是不够的,只有当其生活的基本欲望得到满足时,疾病才有可能自愈。
对于心理上的欲望,应当有分析地对待,若是合理的欲望,客观条件又能允许时,应尽力满足其所求或所恶,如创造条件以改变其所处环境,或对其想法表示同情,理解和支持,保证等。
四、中医适宜技术保健法中医防治糖尿病重视综合调治,除了饮食、运动、药物以外,还常用按摩、艾灸、针刺、足浴等多种特色疗法。
(一)按摩1.按摩背腰部:手掌匀力推揉脊柱两侧,或用按摩棒、老头乐,敲打后颈到腰骶,重点按揉胰俞(第八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胃俞(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肾俞(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和局部阿是穴(痛点),适合于2型糖尿病伴乏力、腰背酸痛者。
2.按摩腹部:双手掌互擦至掌热,左手掌压右手掌紧贴神阙穴(肚脐),从右上腹部向左上腹部,从左上腹部向左下腹部,用力推揉,适合于2型糖尿病腹满、大便不畅者。
3.按摩肢体:以手指揉点按足三里(外膝眼向下4横指)、三阴交(踝上3寸)2分钟,以酸胀为度。
手擦涌泉穴(前脚掌心)以透热为度,适合于2型糖尿病头晕、乏力、眠差,或下肢麻痛者。
(二)艾灸1.灸足三里: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足三里(外膝眼向下4横指),约距0.5-1寸左右,进行熏灸,每侧10-15分钟。
适用于2型糖尿病乏力、抵抗力降低、下肢无力者。
2.灸关元: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关元穴(下腹部肚脐下3寸),约距0.5-1寸左右,进行熏灸,每次10-15分钟。
适用于2型糖尿病畏寒肢冷,或男子阳痿,抵抗力降低者。
3.注意事项:防止烫伤。
糖尿病患者不适宜于化脓灸。
(三)针刺疗法针刺治疗糖尿病常用选穴方法有以下几种:主穴为脾俞、膈俞、胰俞、足三里、三阴交。
配穴为肺俞、胃俞、肝俞、中脘、关元、神门、然谷、阴陵泉等。
针刺方法以缓慢捻转,中度刺激平补平泻法,每日或隔日一次,每次留针15-20分钟,10次为一疗程。
疗程间隔3-5日。
(四)耳穴耳穴按压治疗糖尿病常选用的穴位有:主穴为胰、胆、肝、肾、缘中、屏间、交感、下屏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