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南海是中国海域中面积最大的一个海,渤海、黄海、东海加在一起还不如南海大。

南海面积近360万平方公里。

世界上面积超过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只有3个,南海排在南太平洋的珊瑚海和印度洋的阿拉伯海之后,是世界第三大海。

所谓南海问题,指的是南海周边的6国7方,即中国大陆和台湾、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和菲律宾,在南海岛礁归属和海域划分上存在分歧和争端。

争议最激烈、最集中的焦点在南沙群岛。

南沙群岛总共有230多个岛屿、沙洲和礁滩,面积比较大、在涨潮时仍能露出水面的有11个岛和5个沙洲,但这些条件比较好的地方都不在中国大陆的实际控制下,除了太平岛,其他都被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侵占了。

2、中国对南海地区领土争端的方针是“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这是中国和平友好对外政策的具体体现,但绝不代表中国软弱可欺。

“搁置争议绝不是搁置主权,共同开发也不是单向排我开发!
现在南海周边一些国家还拉拢“域外国家”来参与南海资源开发,排斥了中国的参与.
中国希望有关各方不要采取可能使争议复杂化、扩大化的行动,应共同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如果一些国家不顾中国的严正警告,一意孤行,中国应该会在必要的时候宣示主权.
关于应对措施,基本上就是用外交手段,军事手段目前只有演习而已,南海打不起来的,首先中国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经济,南海小国正是看准这点!
从种种情况看,中国解决南海问题面对两大难题。

第一,如何应对美国因素。

菲律宾等国借美国之力抗衡中国,是中国解决南海问题的最大难点。

随着中美军事交流的进展和亚太安全磋商机制的确立,中国需要注意,不要把南海问题变成中美问题。

第二,如何防止东盟国家联合。

虽然菲律宾、越南、印尼等国之间在南海海域的归属上也有争端,但他们有可能选择在东盟这个平台上,合力对付中国。

3月,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分别对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进行了访问,希望在多边发展和南沙群岛的石油开采等问题上获得东盟的支持,将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排除在外。

随着南海问题的不断升温,即将成为东盟主席国的印尼开始借助南海问题要求中国和南海周边国家进行谈判,试图把南海问题变成多边谈判。

而从更深远的战略性选择上,对中国而言更为艰难。

奉行韬光养晦多年的中国外交,如今面临着“中国威胁论”,在和平发展的道路上,兵不血刃地解决领土争端,才是最高智慧。

或者,至少把“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后面那四个字落到实处。

一旦选择开战,那可能意味着中美对抗,结果不容乐观。

3、一、大局为重,力保经济稳定增长。

当前,金融危机肆虐全球。

虽然中国迄今为止,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小,但由于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高,出口依赖国外市场,因此,此次危机对中国的冲击也不可谓不重。

而在当前形势下,各国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贸易保护主义的魅影开始重现。

美国已出台“只买美国货”的法律条款,而印度也针对中国的各种出口产品出台各种贸易保护措施。

所以,如果世界各国经济得不到好转,那么,贸易保护主义必将占得上风。

一旦现实如此,那么遭受损失最大的将是中国。

因此,在此关头上,中国以大局为重,消除国家间合作的不必要摩擦与冲突,也就成为必然之举。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之下,力促各国在经济上合作,力保中国经济稳定增长,可以是中国此次的主要出发点。

二、以行动消除“威胁论”。

美国军方在中国两会期间,就借中国军费增加一事再次鼓吹“中国军事威胁论”。

在南海事件爆发后,美国军方的言论有增无减。

如期中国派出军舰出巡南海,恐怕正中美国军方下怀,给人以口实,实对中国不利。

另外,更为关键和重要的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迅速崛起的中国令周边各国尤为不安。

尤其是东南亚与中国存在主权领土争议的国家,更为如此。

此次菲律宾国会通过如此法案,其背后是否有借此刺探中国态度,我们不得而知。

但显然,中国应对此次事件的态度,必然会成为东南亚各国对中国崛起的一个评价标准。

所以,中国政府此次以温和的态度处理南海争端,其中,应含有此消除长久以来东南亚各国对中国崛起的不安的希望。

三、恪守睦邻友好政策,实现平等互惠目的。

新中国自建立以来,就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赢得周边国家的支持与好感。

对中国而言,东南亚各国(也即东盟各国)对中国存在两个方面的意义。

第一、东盟各国是中国主要的经济贸易伙伴,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协定,尤其是东盟即将成型的东盟内部零关税政策,将有利于中国开拓东南亚十几亿人的市场,也有利于中国的外贸出口。

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将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第二、东南亚各国可作为中国的战略缓冲区。

中国是个半封闭型国家,战略纵深小,而且周边强国大国林立。

如果中国东西两面同时受到攻击,那么中国恐将腹背受敌,难以抵挡。

因此,中国在西边努力发展中国缓冲区,与中亚各国保持良好关系,以稳定中国西部边境。

同样,在东南,巩固东南亚各国,也有利中国在此地区保持一定的影响力,以保证中国不会受到来自东南、南边的军事威胁。

尤其是南海、马六甲海峡地区,是中国重要的能源、经济命脉。

因此,保持与东南亚各国的友好关系,有利于中国的长远发展,对中国的国家安全,其实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面对美国等国咄咄逼人的态势,中国政府应该保持冷静、理性的头脑,很大程度要以中国经济大局为重,以中国长远利益和国家整体利益为重。

在此节骨眼上,强硬的做法其实对我国并非十分有利,反而是以柔克刚,效果更好。

所以,中国政府应该温和应对南海争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