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四王安石变法二王安石变法》280人民版PPT课件 一等奖名师公开课比赛优质课评比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什么问题? • 2、庆历新政失败为变法提供了经验教训:时间、
内容、失败原因 • 3、王安石丰富的地方工作经验和三不足的大无畏
精神。
“冗官”的形成
2. 4万
冗官 北宋1增. 7设万了大量官僚机构,用以 分化1各万 级官员的权力,使他们互相牵制。但 是矫枉过正,官员数量的大大增加,既影响 办事效率,又造成机构重叠、人浮于事的现 象,形成了“冗官”的弊端。
宋真宗
宋仁宗
宋英宗
北宋官员人数增长示意图
“冗兵”的形成
126万
冗兵 为了防范军阀割据、农11民6万起义, 抵御北方民族的南侵,宋代不断扩充军队的 数量91,万形成了庞大的军事体系,军费开支几 乎占到整个财政支出的十分之九,造成 “ 冗 兵 ”问题。
宋真宗
宋仁宗
宋英宗
北宋士兵人数增长示意图
“冗费”的形成
课堂设问
4、请思考:我们应该如何评价王安石变法的性 质、历史作用?
4、王安石变法的性质、历史作用:
• 1、性质:是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一次改革自救活 动,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
• 2、进步性: • 从经济方面、军事方面、文化方面考虑。(1)增
加财政收入,加强军事力量,一定程度上改变倍 速积贫积弱的局面。 • (2)有利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 (3)勇于改革和用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 • 3、局限性: • (1)没有触动大地主土地所有制,因此,他不可 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 (2)农民的处境没有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选派有经验的军官专门负责各
将
兵
法
地区军队的军事训练。
作用
节省了军费开 支,改变宋军 原有编制提高 了宋军的战斗 力。
阅读课本材料思考:推行保甲法的目的?
取士之法
王安石认为,要保证变法的顺利进行,就必 须选拔人才和改革官制,关键是改革科举制度。
措施
内容
废除诗赋词章的旧制,要 改 革 科 举 求考生联系实际参加经意
5、王安石变法的启示?
• 1、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 2、改革是艰辛的,必然充满阻力。 • 3、改革者要有坚定的信念。 • 4、改革中要注意合理用人。 • 5、改革要处理好改革派内部及改革派与守
旧派的关系。
3、请思考:王安石变法的结果如何?试 分析原因?看下面几幅漫画结合课本39页 回答。
变法失败的原因
在执行过程中,各 地保守派纷纷变着法儿 抵制新法。
新法一出台就遭到 司马光等大官僚贵族和 守旧势力的激烈反对。
变法失败的原因
这一招果然厉害…… 偏偏又碰上连年大旱,
保守派趁机大做文章。
变法失败的原因
富国(1之)下法列措施中哪些引起了 最大争议
呢?(2)哪些措施触动了大官僚大地主
的1利06益9?年(,3)宋以神政宗府借任贷命方王式收安取石利为息 宰相,开始推 行新的法措。施有王哪安些石?变法的核心内容是富国强兵。
措施
内容
作用
青青 苗苗 法法
政府低息贷款
抑制兼并,
募役法
以钱代役
保障农业
农田水利法
策论的考试
改革恩荫制 择优录用,克服 “恩荫”
度
的弊病。
整顿太学
太学生中的优异者可免试 做官,开新学科,设学田。
作用
有利于 思想解 放,培 养了大 量人才。
知识链接
宋代士人迷恋 科举,有谚语道: “做官做不到宰相, 考试考不中状元, 白做了。”
图左:正在假 寐的考生做了一个 考取状元的白日 梦;
图右:考场有 人看守,每位考生 被隔开。
自重造成藩镇割据,
北宋政府大力削弱武
将的将兵权和调兵
王小波、李顺起义
权,致使指挥效率和军队战斗力降低,在与辽、
西夏的战争中连年战败,形成积弱的局面。
庆历新政
“三冗”“两积”引起了严重的
社会危机,革新除弊逐渐成为朝
野的共识。宋仁宗庆历三年(即
1043年),范仲淹等人提出了明
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
虽遭到各方 的指责,但神宗 依然坚持变法。
两位太后也 跑来起哄。
神宗后迫于 压力罢免了王安 石,但他仍推行 新政直至去世。
变法失败的原因
①王安石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大 地主、大官僚的阻挠和破坏是变法失败的主要 原因。 ②在变法过程中,由于用人不当,出现了新法危 害百姓的现象。 ③宋神宗在变法后期的动摇。 ④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废除了新法。 ⑤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 改革运动,它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触动大地主土 地所有制,因此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的危 机。(根本原因)
兴修水利
生产,增
均
输
法
“徙贵就贱,用近易远”
加政府收 入
方田均税法 按土地数量、质量收税
市易法
政府低息贷款
强兵之法
实行“省兵”措施,精减军队,裁汰老弱,归 并军营,缩减编制,减少军队数量和军费开支。
措施
内容
保
甲
法
组织农户习武,轮差巡查,维 护地方治安。
保
马
法
百姓自愿申请给官府养马,养 马户可减免部分赋税。
等十项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改革
主张,开始推行新政,这就是
“庆历新政”。但是新政触犯了官
僚贵族们的既得利益,遭到他们
范仲淹
的激烈反对。1045年初,范仲淹等人被相继排挤
出中央政府,新政宣告夭折。
2、 请看书思考: (1)王安石变法是哪年开始的? (2)主要在哪几个方面开始改革?具体措施有哪些? (3)其变法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4)王安石变法主要解决的矛盾是什么?
课标要求
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2、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3、评价其历史作用;培养学生初步评 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4、学习王安石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 神。
重点问题点拨: 1、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 1、“ 三冗”“两积”: • (1)原因: • (2)从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负面影响看,改革应
13186万余贯
所出无余
1上26对77冗辽万费和余贯西养夏兵的、战养争官及所高需额的赔巨款,额都费给用宋,政加 府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形成“冗费 ”。
宋真宗
宋仁宗
宋英宗
北宋财政支出增长示意图
北宋的积贫积弱
“三冗”使国家财
政入不敷出,国库空
虚,出现了严重的财
政危机,导致积贫局
面的形成。
为防止武将拥兵
内容、失败原因 • 3、王安石丰富的地方工作经验和三不足的大无畏
精神。
“冗官”的形成
2. 4万
冗官 北宋1增. 7设万了大量官僚机构,用以 分化1各万 级官员的权力,使他们互相牵制。但 是矫枉过正,官员数量的大大增加,既影响 办事效率,又造成机构重叠、人浮于事的现 象,形成了“冗官”的弊端。
宋真宗
宋仁宗
宋英宗
北宋官员人数增长示意图
“冗兵”的形成
126万
冗兵 为了防范军阀割据、农11民6万起义, 抵御北方民族的南侵,宋代不断扩充军队的 数量91,万形成了庞大的军事体系,军费开支几 乎占到整个财政支出的十分之九,造成 “ 冗 兵 ”问题。
宋真宗
宋仁宗
宋英宗
北宋士兵人数增长示意图
“冗费”的形成
课堂设问
4、请思考:我们应该如何评价王安石变法的性 质、历史作用?
4、王安石变法的性质、历史作用:
• 1、性质:是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一次改革自救活 动,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
• 2、进步性: • 从经济方面、军事方面、文化方面考虑。(1)增
加财政收入,加强军事力量,一定程度上改变倍 速积贫积弱的局面。 • (2)有利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 (3)勇于改革和用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 • 3、局限性: • (1)没有触动大地主土地所有制,因此,他不可 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 (2)农民的处境没有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选派有经验的军官专门负责各
将
兵
法
地区军队的军事训练。
作用
节省了军费开 支,改变宋军 原有编制提高 了宋军的战斗 力。
阅读课本材料思考:推行保甲法的目的?
取士之法
王安石认为,要保证变法的顺利进行,就必 须选拔人才和改革官制,关键是改革科举制度。
措施
内容
废除诗赋词章的旧制,要 改 革 科 举 求考生联系实际参加经意
5、王安石变法的启示?
• 1、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 2、改革是艰辛的,必然充满阻力。 • 3、改革者要有坚定的信念。 • 4、改革中要注意合理用人。 • 5、改革要处理好改革派内部及改革派与守
旧派的关系。
3、请思考:王安石变法的结果如何?试 分析原因?看下面几幅漫画结合课本39页 回答。
变法失败的原因
在执行过程中,各 地保守派纷纷变着法儿 抵制新法。
新法一出台就遭到 司马光等大官僚贵族和 守旧势力的激烈反对。
变法失败的原因
这一招果然厉害…… 偏偏又碰上连年大旱,
保守派趁机大做文章。
变法失败的原因
富国(1之)下法列措施中哪些引起了 最大争议
呢?(2)哪些措施触动了大官僚大地主
的1利06益9?年(,3)宋以神政宗府借任贷命方王式收安取石利为息 宰相,开始推 行新的法措。施有王哪安些石?变法的核心内容是富国强兵。
措施
内容
作用
青青 苗苗 法法
政府低息贷款
抑制兼并,
募役法
以钱代役
保障农业
农田水利法
策论的考试
改革恩荫制 择优录用,克服 “恩荫”
度
的弊病。
整顿太学
太学生中的优异者可免试 做官,开新学科,设学田。
作用
有利于 思想解 放,培 养了大 量人才。
知识链接
宋代士人迷恋 科举,有谚语道: “做官做不到宰相, 考试考不中状元, 白做了。”
图左:正在假 寐的考生做了一个 考取状元的白日 梦;
图右:考场有 人看守,每位考生 被隔开。
自重造成藩镇割据,
北宋政府大力削弱武
将的将兵权和调兵
王小波、李顺起义
权,致使指挥效率和军队战斗力降低,在与辽、
西夏的战争中连年战败,形成积弱的局面。
庆历新政
“三冗”“两积”引起了严重的
社会危机,革新除弊逐渐成为朝
野的共识。宋仁宗庆历三年(即
1043年),范仲淹等人提出了明
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
虽遭到各方 的指责,但神宗 依然坚持变法。
两位太后也 跑来起哄。
神宗后迫于 压力罢免了王安 石,但他仍推行 新政直至去世。
变法失败的原因
①王安石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大 地主、大官僚的阻挠和破坏是变法失败的主要 原因。 ②在变法过程中,由于用人不当,出现了新法危 害百姓的现象。 ③宋神宗在变法后期的动摇。 ④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废除了新法。 ⑤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 改革运动,它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触动大地主土 地所有制,因此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的危 机。(根本原因)
兴修水利
生产,增
均
输
法
“徙贵就贱,用近易远”
加政府收 入
方田均税法 按土地数量、质量收税
市易法
政府低息贷款
强兵之法
实行“省兵”措施,精减军队,裁汰老弱,归 并军营,缩减编制,减少军队数量和军费开支。
措施
内容
保
甲
法
组织农户习武,轮差巡查,维 护地方治安。
保
马
法
百姓自愿申请给官府养马,养 马户可减免部分赋税。
等十项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改革
主张,开始推行新政,这就是
“庆历新政”。但是新政触犯了官
僚贵族们的既得利益,遭到他们
范仲淹
的激烈反对。1045年初,范仲淹等人被相继排挤
出中央政府,新政宣告夭折。
2、 请看书思考: (1)王安石变法是哪年开始的? (2)主要在哪几个方面开始改革?具体措施有哪些? (3)其变法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4)王安石变法主要解决的矛盾是什么?
课标要求
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2、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3、评价其历史作用;培养学生初步评 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4、学习王安石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 神。
重点问题点拨: 1、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 1、“ 三冗”“两积”: • (1)原因: • (2)从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负面影响看,改革应
13186万余贯
所出无余
1上26对77冗辽万费和余贯西养夏兵的、战养争官及所高需额的赔巨款,额都费给用宋,政加 府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形成“冗费 ”。
宋真宗
宋仁宗
宋英宗
北宋财政支出增长示意图
北宋的积贫积弱
“三冗”使国家财
政入不敷出,国库空
虚,出现了严重的财
政危机,导致积贫局
面的形成。
为防止武将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