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安《政治学概论》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姜安《政治学概论》(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8小题,共40分)
1.政治
2.合法化
3.公共治理
4.政治文化
5.政治情感
6.民主集中制
7.政治参与
8.国际政治
二、简答题(每题10分,6小题,共60分)
1.政治学研究的对象包括哪些方面?
2.两党制和多党制的优缺点是什么?
3.简述政治参与的方式和途径。
4.简述政治社会化的实现途径。
5.国际政治格局发展演变经历了哪三个重要阶段?
6.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三、论述题(每题25分,2小题,共50分)
1.试论述政治文化的功能。
2.联系实际谈谈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重大作用和主要方式。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8小题,共40分)
1.政治
答:政治是指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一定义有三个基本点:①它强调社会政治关系是围绕着一切特定利益,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而形成的,这就概括了一切政治现象的基本特征;②它强调只有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实现和形成的权利和利益要求才具有政治性,否则不具有政治性,这就区分了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③它科学地指出了政治的本质内容即政治关系。
一方面,它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并从社会关系层面来把握社会政治现象。
另一方面,它指出政治的本质内容应包括利益、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三种基本关系,而不仅仅是政治权力这一个方面的内容。
2.合法化
答:政治权力的合法化是指被统治者对政治统治无条件的普遍认可和支持的取得。
任何政治权力的合法性都是通过对合法性资源的掌握和运用来获得的,这一过程就是政治权力的合法化。
政治权力合法化的手段主要包括:诉诸传统的文化象征系统;第二是诉诸意识形态;第三是退而求其次,寻求有效性,诉诸社会政策。
3.公共治理
答:公共治理是在“治理”概念内涵意义上的进一步具体化,用“公共”一词更加明确地界定了治理的公共性、多元性和互动性。
公共治理涵括了治理概念的所有内涵,同时,它还继续突出了公共的价值与内容。
公共的词义非常广泛,不仅包括作为传统公共机构的政府,还包括准公共机构的社会组织和营利性机构,以及生活在社区和组织中的个人。
内涵广泛的“公共”意味着它不会排斥任何一个公民或者机构参与公共事务,享受应得的福利。
另外,公共治理还有另一重特征:公共关联。
公共治理不是将任何社会事务割裂开来,而是从总体上,从所有公众的利益角度来进行处理。
它突出了公众与公共事务的不可分离性,强调了公民的责任精神。
公共治理与传统的管理和一般的治理相比,更加强调公共利益的精神与效益。
公共治理坚持的是整体主义价值观,共和主义、社群主义的思想明显影响了当代公共治理的理念。
治理不再单单是政府的职责,更是地方社区每一个公民体现自己价值、融入社区共同体、创造共和精神的必要手段。
公共治理理念将会在较长时期内引领社会政治行动发展的方向,影响社区共同体价值的构建与变革。
4.政治文化
答:政治文化是指一个国家中的阶级、团体和个人,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形成的某种特定的政治价值观念、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模式。
政治文化主要包括政治主体对政治体系、政治活动过程、政治产品等各种政治现象,以及自身在政治体系和政治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的一种态度和价值倾向。
5.政治情感
答:政治情感是指社会成员以政治认知为基础,在政治生活中对政治体系、政治活动、
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等方面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和感受,是伴随社会成员的政治认知过程所形成的对于各种政治客体的好恶之感、爱憎之感、美丑之感、亲疏之感、信疑之感等心理反应的统称。
6.民主集中制
答:民主集中制是指由人民通过自己选出的代表组成的代议机关行使一切国家权力,在国家机构的体制和结构上,它首先强调的是全体人民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同时在不同的国家机关之间实行必要的分工和制约。
民主集中制的内容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实行民主集中制,目的是要保证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实现“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根本原则;②除由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立法权外,对国家的元首权、行政权、审判权、检察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也都有明确的划分;③国家权力机关制定法律和作出其他决定,均经过充分讨论,以投票表决的方式通过;国家的行政机关即政府及政府各部均实行首长负责制,集中行使权力;④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划分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的职权。
7.政治参与
答:政治参与是指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它是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反映着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选择范围,体现着政治关系的内容。
政治参与有以下几个特点:①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
②从政治参与的内容来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共同利益的主张行为。
③从政治参与的法定关系来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公共权力的政治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
④从政治参与的外延来看,政治参与只局限于
以合法手段影响政府的活动,而不包括非法的行为。
⑤从政治参与的目标与对象来看,它不只是囿于政府决策,而是包括所有直接或间接同政府活动相关的政治生活。
8.国际政治
答:国际政治是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和其他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的总和。
按照这一定义,国际政治的基本含义是:①国际政治发生于国际社会的多个行为主体之间,这其中,它主要发生于国家这一行为主体之间,同时,它也发生于其他行为主体之间;②国际政治的本质内容,是国际社会多个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③国际政治是国际社会的政治关系体系的总和。
二、简答题(每题10分,6小题,共60分)
1.政治学研究的对象包括哪些方面?
答:作为研究政治的科学,政治学属于社会科学范畴,通常又称为政治科学,是研究政治的本质及政治发展变化规律的学问。
这一研究对象的设定,主要强调质与量的统一和宏观与微观的结合。
就质与量的统一而言,政治科学就是探索、研究和揭示政治本质的学问。
由于人们对政治科学的研究对象具有的特殊矛盾性质的理解不同,因而对其有不同的看法,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
(1)政治学是研究国家问题的科学;
(2)政治学是研究公共事务管理的科学;
(3)政治学是研究政治制度的科字;
(4)政治学是研究政治现象或政治形态的科学;
(5)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公共权力的获得和维持;
(6)政治学是研究特定的社会关系即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等。
总之,政治科学强调以政治的本质作为研究的核心去揭示并利用政治发展规律。
2.两党制和多党制的优缺点是什么?
答:(1)两党制是指两个同等规模的政党争夺职位,双方各有几乎相等的机会赢得足够的选民支持,以取得垄断性执政权的体制。
对政党制度的传统分析一般比较强调两党制的好处,认为两党制有如下优点:
①两党制是一个较负责任的体制,在这种体制当中,选民必须在两个可替换的政府中作出明确的选择,模棱两可、含混不清是不行的;
②两党制比较公平,鼓励竞争,它鼓励政府更换,能够有效地防止任何一个政党或政党集团无限期地垄断行政权力,保障民主的持续和发展;
③两党制被视为是鼓励温和政治活动的体制,为了赢得竞选,两大党都必须争取到为数甚众的中间阵营的支持。
(2)多党制指两个以上的政党相互竞争,通常通过联合阵线组成政府的体制。
从传统的观点来看,多党制同两党制相比,有许多缺点:
①选民不能直接决定由谁来组织政府,政府的组成并不是依据选票,而往往是由各党在选举之后进行的讨价还价的过程中决定的。
②某些居支配地位的政党的支持,对组成各届政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样,这些居支配地位的政党通常能够获得远远超出它所得选票的影响力。
③研究者认为,纯粹的多党制是在鼓励意识形态竞争,政党之间的斗争以观念为核心,而不是围绕着政府权力而进行。
④多党制常常导致政治不稳定,因为个别政党或政党集团很难在立法机构中赢得多数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