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业供给侧改革的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版业供给侧改革的思考
作者:刘宏伟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17年第22期
摘要:近期图书生产上所存在的问题是很多行业都有目共睹的,其结构性过剩与结构性短
缺的主要矛盾是使我国出版业发展停滞不前的重要因素。

本文从“供给侧改革”的相关涵义出发,浅要的分析了当前出版业供给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上文提出了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
性改革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出版业;供给侧改革
中图分类号:G239.2-F;F121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33-0-01
一、“供给侧改革”的具体含义
供给侧改革顾名思义就是说从供给侧出发,发展和改革目前经济领域所存在的部分结构性
问题。

这种改革方式是我国着眼于目前出版行业发展缓慢而进行深入分析所得到的解决措施。

当前出版行业的问题从表面上看是因为需求不足,而实际矛盾其实是供需错位导致的有效供给
不足。

针对这种情况,如果只是从需求方面入手的话是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因而我们及
时转变了方向:从供给侧发力。

供给侧改革提出适应了时代的发展,以调整出版结构和资源配
置为核心,有效地提高了出版的质量,品味和服务。

通过增加有效供给的方式,满足大部分群
众的需求,进而推进国内出版行业的发展。

二、当前出版业供给所存在的问题
(一)过度追捧版权过期图书
很多图书虽然说版权已经过期,但在以往的长期积累之下往往具有一定的知名度,而且为
大家所熟悉,但出售这些图书的出版社无需支付任何的版税和稿酬,也不用做任何的宣传活动,这样极大的优势,给了很多出版社一些可趁之机。

大多数出版社都愿意去选择一些经典而又备
受关注的书籍。

这样投机取巧的营销方式确实是给出版社节约了不少的资金,但从出版社的长
期发展来看,这是极其不利的,因为一个没有跟上时代的出版社其结果是注定会被淘汰的,也
正是因为这样的出版社拖了我国出版行业发展的后腿。

(二)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
在现代社会,比较吃香的书籍种类不过是少儿读物及教辅类教材,这也是出版社过去利益
的主要途径。

部分出版社为了能够获取足够多的利益,盲目的去选择这一类的书籍进行出版,
毫无自身的特点可言。

出版社在进行选题和策划的时候,也不会严谨的去进行调查研究,仅仅
是盲目跟随社会上的大众和主流,这种现象直接导致了出版物的同质化现象的加重,限制了出
版行业的多样化发展。

(三)信息化管理落后,缺乏联动机制
企业发展要求信息化与标准化的主要原因是进一步地了解市场和开发市场,但我国出版业
虽已经实现了企业化改革,却没有真正的做到出版行业的市场化和现代化。

没有完善信息化管
理使得出版社对于实体书店,书店销售以及读者的需求出现脱节的情况,间接导致了出版社与
市场需求脱离,无法及时的满足市场供给,消耗了更多的供给成本。

(四)图书库存积压量大
根据我国近年来的调查数据显示,各大出版单位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图书的库存量急剧上升。

我国出版社的出版物品种在不断的增多达世界排名第一,但由于大部分的图书带来收益较低,选择这类品种的群众减少,久而久之就造成了我国出版业的库存量逐年增多。

三、出版业供给侧改革的落实措施
(一)立足市场,了解读者需求
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广大群众对于刊物的质量及刊物的品味层次都在不断的提高,对刊物的要求自然也就更加苛刻。

正因为我国图书出版社对于读者的定位不清晰,无法选择一些满足读者需求的书籍,才会导致图书库存积压问题的存在。

目前来看,大多数实体书店很难满足读者对于读物的需求,这也是为什么部分群人会将目光放在网络购书上。

读者的需求量在不断的增大,而书店的供给物种却有极其有限,失去了很多的潜在读者。

能否将出版业的消费市场扩大,通过市场调查后的读物供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优化选题,提升有效供给
所有的读者最关心的图书必然是其内容具有吸引力,而出版社也应当不断的优化图书的选题角度,以此来促进图书销售量。

由于当前图书同质化的现象愈演愈烈,读者也难以获得较好的阅读感受,久而久之容易对纸质类书籍感到厌烦,进而把目光转向其他优秀的品牌图书,甚至有部分群众宁愿花费更多金额从国外引进优秀的图书,也不愿意阅读国内大同小异的相关书籍。

(三)多管齐下,推动全民阅读
为了有效的降低我国出版库存的数量,应当从读者方面入手,在各方面的配合之下推动群众的阅读量。

首先每个出版社都应该具备一个清晰的自我定位,发展出自己的特色,而不是盲目跟风。

与此同时出版社还应该摒弃传统的营销模式,不只是把眼光放在成本较低的书籍上,要做好新近作品宣传与发行工作,增加新作品的影响力进而有效地推动出版新书的出售。

除此之外,出版社应当以良好的服务态度来吸引群众,让群众在购书之前对图书有基本的认识,激发群众的阅读兴趣,此外还可以在店里适当的增添休闲区,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四、结语
总而言之,出版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部分,如何有效的实施供给侧改革,实现出版行业的持续性发展是当前所有文化行业都必须思考的一个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杨祖增.“供给侧改革”与出版业创新——关于出版业供给侧改革的若干思考[J].浙江经济,2016(12).
[2]樊希安.关于出版业供给侧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出版,2016(13).
[3]何显红.出版产业供给侧改革初探[J].出版广角,2016(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