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中语文06柳敬亭说书柳敬亭传精学精练苏教版选修《传记选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柳敬亭说书/柳敬亭传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不怕其不死也舌:咬舌
B.然其口角波俏
..波俏:说书口齿伶俐
C.微入毫发,然又找截.干净截:简洁明了
D.期月而诣.莫生诣:拜访
【解析】截:删略。
【答案】 C
2.下列各组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A.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
由是之.扬,之.杭,之.金陵
B.致敬亭于.幕府
无不当于.心称善也
C.如优孟摇头而.歌
子言未发而.哀乐具和乎其前
D.其.市井小人昔与敬亭尔汝者
不怕其.不舌死也
【解析】A项,两个“之”都是动词,到……去。
B项,第一个“于”,介词,在;第二个“于”,介词,从。
C项,第一个“而”,连词,表修饰;第二个“而”,连词,表转折。
D项,第一个“其”,代词,那些;第二个“其”,代词,世上说书之人。
【答案】 A
3.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是( )
A.微入毫发,然又找截干净
..
B.说至筋节
..处,叱咤叫喊
C.闲中着色,细微
..至此
D.倾耳听之,彼方掉舌
..
【解析】A项,古义:直截了当、干净利落;今义:洁净。
B项,古义:关键地方;今义:肌肉和关节。
C项,古今义都为“细小,微小”。
D项,古义:动舌头,意即开始说书;今义:咬舌。
【答案】 C
4.下面各句中的“目”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 )
例句:军中亦不敢以说书目.敬亭
A.自昏达曙,目.不交睫
B.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C.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D.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
【解析】ACD中的“目”是名词。
B项中的“目”和例句相同,都是名词作动词。
【答案】 B
5.下列各句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十日前先送书帕下定,常不得空
A.南京一时有两行情人:王月生、柳麻子是也
B.名达于缙绅间
C.古之人不余欺也
D.于是谓之曰:“说书虽小技,……”
【解析】D和例句都是省略句。
A项,判断句;B项,状语后置句;C项,宾语前置句。
【答案】 D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6~9题。
柳敬亭传
黄宗羲
余读《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记当时演史小说者数十人。
自此以来,其姓名不可得闻。
乃近年共称柳敬亭之说书。
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本姓曹。
年十五,犷悍无赖,犯法当死,变姓柳,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已能倾动其市人。
久之,过江,云间有儒生莫后光见之,曰:“此子机变,可使以其技鸣。
”于是谓之曰:“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敬亭退而凝神定气,简练揣摩,期月而诣莫生。
生曰:“子之说,能使人欢咍嗢噱矣。
”又期月,生曰:“子之说,能使人慷慨涕泣矣。
”又期月,生喟然曰:“子言未发而哀乐具和乎其前,使人之性情不能自主,盖进乎技矣。
”由是之扬,之杭,之金陵,名达于缙绅间。
华堂旅会,闲亭独坐,争延之使奏其技,无不当于心称善也。
宁南南下,皖帅欲结欢宁南,致敬亭于幕府。
宁南以为相见之晚,使参机密。
军中亦不敢以说书目敬亭。
宁南不知书,所有文檄,幕下儒生设意修词,援古证今,极力为之,宁南皆不悦。
而敬亭耳剽口熟,从委巷活套中来者,无不与宁南意合。
尝奉命至金陵,是时朝中皆畏宁南,闻其使人来,莫不倾动加礼,宰执以下俱使之南面上坐,称柳将军,敬亭亦无所不安也。
其市井小人昔与敬亭尔汝者,从道旁私语:“此故吾侪同说书者也,今富贵若此!”
亡何国变,宁南死。
敬亭丧失其资略尽,贫困如故时,始复上街头理其故业。
敬亭既在军中久,其豪滑大侠、杀人亡命、流离遇合、破家失国之事,无不身亲见之,且五方土音,乡俗好尚,习见习闻,每发一声,使人闻之,或如刀剑铁骑,飒然浮空,或如风号雨泣,鸟悲兽骇,亡国之恨顿生,檀板之声无色,有非莫生之言可尽者矣。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乃近年共称.柳敬亭之说书称:称赞
B.其市井小人昔与敬亭尔汝
..者尔汝:平辈不分彼此,以你我相称
C.敬亭退而凝神定气,简练
..揣摩简练:简要精练
D.记当时演.史小说者数十人演:表演,说唱
【解析】“简练”应为“选择熟悉,用心练习”。
简,“选择”的意思。
【答案】 C
7.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现柳敬亭说书技艺高超的一组是( )
①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已能倾动其市人
②子言未发而哀乐具和乎其前,使人之性情不能自主
③华堂旅会,闲亭独坐,争延之使奏其技
④而敬亭耳剽口熟,从委巷活套中来者
⑤亡国之恨顿生,檀板之声无色
A.①③④B.②④⑤
C.①②⑤D.③④⑤
【解析】③是侧面描写,④不是表现说书技艺。
【答案】 C
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柳敬亭机智灵活,后来又在莫后光的指导下,说书技艺经过三重境界的提升,达到了精妙的程度。
B.这篇传记写的是艺人的事迹,记叙重点是技艺的提高过程,说明了技艺的精进是和深入社会生活实践分不开的道理。
C.文章不仅表现了柳敬亭在艺术上的勤奋与奋斗的过程,也表现了这位著名说书艺人的机智灵变,急人所急,攀附权贵,得意忘形的性格特点。
D.柳敬亭为左良玉所赏识,鸿运高照,登上了人生的顶峰,后来便一落千丈,跌入了社会的最底层。
作者这样写是为了从柳敬亭的人生转折中,寻求后来他说书艺术更加精进的原因。
实际上仍是扣住了“说书”这条线索的。
【解析】“急人所急,攀附权贵”文中毫无依据,纯属无中生有。
【答案】 C
9.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或如刀剑铁骑,飒然浮空,或如风号雨泣,鸟悲兽骇,亡国之恨顿生,檀板之声无
色,有非莫生之言可尽者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说书虽是低微的技艺,但也必须勾画出故事中人物的性格情态,熟悉各地方的风土人情,要像春秋时楚国优孟那样以隐言和唱歌讽谏,而后才能达到目的。
(2)有的像刀枪剑戟碰撞,带甲骑兵突然冲出,飒飒作响,腾空而起;有的像狂风怒号,若雨泣诉;有的像鸟鹊悲鸣,群兽惊骇,使人立即产生亡国之恨,听不清伴奏的乐声,他的艺术造诣已大大超过了莫后光所说的那种境界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优孟,故楚之乐人也。
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
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
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
左右争之,以为不可。
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致死。
”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
王惊而问其故。
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
”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于是使以马属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
楚相孙叔敖知其贤人也,善待之。
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死,汝必贫困。
若往见优孟,言我孙叔敖之子也。
”居数年,其子穷困负薪,逢优孟,与言曰:“我,孙叔敖子也。
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孟。
”优孟曰:“若无远有所之。
”即为孙叔敖衣冠,扺掌谈语。
岁余,像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
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
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
优孟曰:“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
”庄王许之。
三日后,优孟复来。
王曰:“妇言谓何?”孟曰:“妇言慎无为,楚相不足为也。
如孙叔敖之为楚相,尽忠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
今死,其子无立锥之地,贫困负薪以自饮食。
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
”因歌曰:“山居耕田苦,难以得食。
起而为吏,身贪鄙者馀财,不顾耻辱。
身死家室富,又恐为奸触大罪,身死而家灭。
贪吏安可为也!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
廉吏安可为也!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于是庄王谢优孟,乃召孙叔敖子,封之寝丘四百户,以奉其祀。
后十世不绝。
(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多辩.,常以谈笑讽谏辩:辩驳
B.席以露床,啖.以枣脯啖:给……吃
C.有敢以马谏.者,罪致死谏:规劝
D.属.我贫困往见优孟属:嘱咐
【解析】“辩”,这里是“辩才”的意思,名词。
【答案】 A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优孟“以谈笑讽谏”的一组是( )
①请以人君礼葬之②即为孙叔敖衣冠③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④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
⑤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⑥廉吏安可为也
A.①③④B.①⑤⑥
C.②③⑤D.②④⑥
【解析】②为优孟所用的计策。
③是优孟计策的实施。
④是优孟的迂回之策。
②③④可以排除。
【答案】 B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优孟言辞诙谐幽默。
楚庄王想厚葬所爱之马,群臣进谏反遭严词拒绝;优孟以反语讽谏,说是以大夫礼不够隆重,使庄王认识错误,收回成命。
B.孙叔敖十分看中优孟,临终前预料儿子必将贫困,要他到时去找优孟寻求帮助。
优孟慨然允诺孙叔敖子后,极力模仿孙叔敖,想使楚庄王醒悟。
C.楚庄王误以为优孟是孙叔敖复生,想任他为相。
优孟与妻子商定三日之后为相,又责怪庄王利用孙叔敖成就霸业,而对他的后代不闻不问。
D.优孟由孙叔敖一事而引发感慨,指出为官者不应贪鄙求财,否则将触犯法令而身死家灭;但廉吏死后,其家人却会面临穷困潦倒的悲惨境遇。
【解析】C项中“优孟与妻子商定三日之后为相”应该是“商定三日之后再来(决定是否)为相”,优孟并未为相。
“又责怪庄王”是无中生有。
【答案】 C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
左右争之,以为不可。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马因为得肥胖病死了,庄王派群臣给马办丧事,要用棺椁盛殓,依照大夫那样的礼仪来葬埋死马。
左右近臣争论此事,认为不可以这样做。
(2)像楚相孙叔敖,一生坚持廉洁的操守,现在妻儿老小却贫困到靠打柴为生。
清官实在不值得做啊!
【参考译文】
优孟原是楚国的老歌舞艺人。
他身高八尺,富有辩才,时常用说笑方式劝诫楚王。
楚庄王时,他有一匹喜爱的马,给它穿上华美的绣花衣服,养在富丽堂皇的屋子里,睡在没有帐
幔的床上,用蜜饯的枣干来喂它。
马因为得肥胖病死了,庄王派群臣给马办丧事,要用棺椁盛殓,依照大夫那样的礼仪来葬埋死马。
左右近臣争论此事,认为不可以这样做。
庄王下令说:“有谁再敢以葬马的事来进谏,就处以死刑。
”优孟听到此事,走进殿门,仰天大哭。
庄王吃惊地问他哭的原因。
优孟说:“马是大王所喜爱的,就凭楚国这样强大的国家,有什么事情办不到,却用大夫的礼仪来埋葬它,太薄待了,请用人君的礼仪来埋葬它。
”庄王说:“我的过错竟到这种地步吗?”于是庄王派人把马交给了主管宫中膳食的太官,不让天下人长久传扬此事。
楚国国相孙叔敖知道优孟是位贤人,待他很好。
孙叔敖患病临终前,叮嘱他的儿子说:“我死后,你一定很贫困。
那时,你就去拜见优孟,说‘我是孙叔敖的儿子’。
”过了几年,孙叔敖的儿子果然十分贫困,靠卖柴为生,一次路上遇到优孟,就对优孟说:“我是孙叔敖的儿子。
父亲临终前,嘱咐我贫困时就去拜见您。
”优孟说:“你不要到远处去。
”于是,他就立即缝制了孙叔敖的衣服帽子穿戴起来,模仿孙叔敖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
过了一年多,模仿得活像孙叔敖,连楚庄王左右近臣都分辨不出来。
楚庄王设置酒宴,优孟上前为庄王敬酒祝福。
庄王大吃一惊,以为孙叔敖又复活了,想要让他做楚相。
优孟说:“请允许我回去和妻子商量此事,三日后再来决定是否就任楚相。
”庄王答应了他。
三日后,优孟又来见庄王。
庄王问:“你妻子怎么说的?”优孟说:“妻子说千万别做楚相,楚相不值得做。
像孙叔敖那样地做楚相,忠正廉洁地治理楚国,楚王才得以称霸。
如今死了,他的儿子竟无立锥之地,贫困到每天靠打柴谋生。
如果要像孙叔敖那样做楚相,还不如自杀。
”接着唱道:“住在山野耕田辛苦,难以获得食物。
出外做官,自身贪赃卑鄙的,积有余财,不顾廉耻。
自己死后家室虽然富足,但又恐惧贪赃枉法,干非法之事,犯下大罪,自己被杀,家室也遭诛灭。
贪官哪能做呢?想要做个清官,遵纪守法,忠于职守,到死都不敢做非法之事。
唉,清官又哪能做呢?像楚相孙叔敖,一生坚持廉洁的操守,现在妻儿老小却贫困到靠打柴为生。
清官实在不值得做啊!”于是,庄王向优孟表示了歉意,当即召见孙叔敖的儿子,把寝丘这个四百户之邑封给他,以供祭祀孙叔敖之用。
自此之后,十代没有断绝。
14.在下面一段文字的空白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逻辑严密,前后连贯。
大栌榄树是曾经生长在毛里求斯的珍贵树种。
如今在地球上已难觅踪影。
①________?科学家对此提出了多种假说。
美国一位科学家的研究认为,②________,而渡渡鸟在三百年前灭绝了,因此,大栌榄树也就跟着消失了;后来,有学者研究发现大栌榄树的种子不需要动物的肠胃软化也能发芽。
于是,又有研究者们提出了新的假说:外来物种的入侵导致了大栌榄树的消失。
不过,这个假说需要进一步验证:③________;如果被证伪,则会被抛弃。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本题的每个空白处均需要考虑上下文,尤其需要关注代词与连词,它们是决定如何衔接的关键所在。
①的后文是“科学家对此提出了多种假说”,“此”即是①的内容,那可以推知①是在提问大栌榄树消失的原因;②的后文是渡渡鸟灭绝导致大栌榄树灭绝,之后的内容是“种子不需要动物的肠胃软化也能发芽”,那
么可以推知前文的“因此”的结论是不正确的,因而②是说“大栌榄树的种子需要渡渡鸟的肠胃软化才能发芽”;③的前文是“不过,这个假说需要进一步验证”,“不过”表示转折,是对假设的一种不认同,可以推知③的内容是对“外来物种”的质疑。
【答案】①大栌榄树消失的原因到底是什么②大栌榄树的种子需要渡渡鸟的肠胃软化才能发芽③此外来物种是什么以及是如何入侵的
15.观察下面的漫画,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下面漫画的内容,不超过80字。
“贵”在包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幅漫画,算得上《狐狸与乌鸦》的新版本,题目是“‘贵’在包装”,狐狸靠一身假洋品牌欺骗了乌鸦。
考生介绍时可以以狐狸为主,不要遗漏重要信息。
根据漫画结构,介绍狐狸的内容应该放在前面,乌鸦受骗应放在后面,前后有一种因果关系。
【答案】(示例)狐狸穿着一身印着各种字母的衣服,尾巴上写着“假洋品牌”。
它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拿着一顶礼帽,向树枝上的乌鸦喊:“Hello!”乌鸦高兴地朝狐狸扔出了嘴里的一摞钞票。
16.依照下面的示例,自选两种自然景物,另写两句话。
要求:运用拟人手法,句式与例句相同。
例句:身后的那片鲜花,可能是听了小草讲的笑话,乐得咧开了嘴,嬉闹在明媚的阳光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
解答仿写类题目,要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入手,既要考虑写作内容,又要考虑句式和修辞手法。
本题例句以“鲜花”为话题,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另选话题时,也要照此手法,用此句式。
【答案】(示例)天边的那朵白云,可能是听了风儿说的蜜语,羞得飞红了脸,躲藏在遥远的青山后。
村前的那条小溪,可能是看了鱼儿做的表演,逗得乐开了花,雀跃在清幽的山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