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高效规模蚕业之浅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高效规模蚕业之浅见
发展高效规模蚕业之浅见
陆秀萍仲伟程
(海安县蚕桑站226600)(胡集镇蚕桑站)
中图分类号:[$88—9]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2007—04—25一OO4 当前,我国正在全面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的重大战略,面对复杂多变的新形势,各级政府都在
重点推进高效规模经济的快速发展上做文章.海安
作为江苏省蚕桑生产大县,是”中国茧丝绸之乡”,
2006年全县桑园面积达到15万多亩,发种超过60
万张,产茧23163吨,蚕茧收入7亿多元.虽然年发
种和产茧量名列全国第二,本人认为:我县在蚕桑业
的发展上还有很大的潜力,现就推进高效规模蚕业
方面与同仁们一起商榷.
1推进高效规模蚕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1.1现有的茧丝绸总量,不是过剩,而是供不应求
进入21世纪,人类崇尚回归自然,蚕丝作为绿
色环保产品,其消费市场潜力巨大.然而世界蚕丝
纤维产量仅占世界纤维总量的0.18%左右,还远远
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到目前为止,
就是在茧丝绸行情低迷时,也没有出现蚕茧卖不出去的现象.所以,规模发展不容置疑.
1.2蚕农规模生产的积极性高
近几年来,由于茧丝绸行情持续看好,蚕茧价格
逐年升高,蚕农的收人大幅度增加,我县部分蚕农围绕规模种植,实施老桑更新和填平补齐插花田技术, 效果显着(详见下表1).
表1海安县近年发种数和蚕茧价格及老桑更新情况从表1中可以看出,海安县大部分蚕农对蚕桑2007年第3期江套止
规模种植的认识El趋提高,从年发种量和老桑更新面积逐年增加的统计中可以看出,特别2004年以来,年发种量每年增加近7万张,老桑更新每年完成面积在1万亩以上
1.3有一批专业素质过硬的蚕桑技术人员
海安县县镇两级现有蚕桑技术人员86人,其中
大专以上学历的有56人,具有高级职称的8人,中级职称的24人,初级职称的54人;他们不但有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具有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 1.4各级领导对高效规模蚕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
历年来,政府为鼓励蚕农对低产桑园实施更新
改造,多次出台文件,从政策上予以保证,经济上予
以扶持,引导蚕农向高效规模蚕业方面发展.县提出的”一村一品”工程,正是这种规模种植的经验结晶,为今后蚕业的规模发展提供了条件.
2对高效蚕业规模发展的建议
2.1适度的经营规模
近几年来,海安县蚕桑生产在基地建设方面,已
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象城东镇的葛家桥村,海安镇的新丰村,大公镇的群益村,蚕农已经从规模种植中尝到了甜头.
从目前农村中家庭的现状来看,由于农村劳动
力的转移,壮劳力大多进厂或外出打工,家中只有妇女,老人.我认为一般一户以年饲养10~15张种为宜,即每户2~3亩桑田,每年春期养4~6张,夏蚕1~1.5张,中秋4~6张,晚秋1~1.5张,张产茧以40kg计算,亩产茧可以达到200kg,亩产值可望达到5000~7000元.如果再搞一些桑园夹作,亩产值
将会更高.从近几年饲养的实绩来看,有些大户的效益不够理想,虽然饲养量较大,由于劳力不足(想找帮工不容易),饲养管理跟不上,导致张产茧较低,影响规模效益.所以,发展高效规模蚕业适当的规模很重要.
江莩参卫2007年第3期
2.2适当的资金扶持
标准化高效桑园的建设,关键是路,渠,沟的配
套.实行联产承包责任以后,这项工作仅靠一家一户是做不好的,要靠集体来组织才能实施,集体组织没有资金不可能实施.从这一点看,政府必须给予一
定的资金扶持.否则,肥料追得再多,沟系不配
套,桑树长势不好,规模效益难以形成.
2.3农技人员扎实做好本职工作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每个科技工作
者,都有各自的工作岗位,都必须把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岗位职责担当起来,想人民群众所想,急人民群众所急,主动到生产第一线,搞好调查研究,摸清情况,帮助蚕农制定发展高效规模蚕业的计划,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大力普及推广先进技术,帮助蚕农解决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我县的优势——优良的生态环境,丰富的农业资源,良好的区位条件,真正做到”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帮助农民富”,让我县的支柱产业更强盛,蚕农更富裕.
2.4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规模蚕业能否高效的重
要前提.随着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蚕桑生产面
临着复杂多变的环境考验.近几年来,县政府比
较重视,在春蚕和中秋蚕饲养期间,全县范围内对蚕桑影响比较大的企业,实施临时性停火或停产
治理,净化环境,维护蚕农利益.尽管如此,还是
有个别镇的少数企业,不按县政府的通知办事,不顾蚕农的利益,桑园大面积发生污染,大批蚕上山不结茧蚕农伤心至极,纷纷上访,农技人员怎样进行技术指导也无济于事.多年的实践证明,只要
生态环境好,蚕茧生产就能丰收.过去的教训是
我们今后成功的经验,我县要发展高效规模蚕业, 一
定要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2.5各级领导高度重视
各级领导高度重视,镇,村干部示范带头,标准
化高效规模蚕业就容易实施.因为,农民往往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城东镇的葛家桥村,海安镇的新丰村,大公镇的群益村的蚕农就是如此,他们看到领导重视,组织宣传力度大,干部带头栽桑,科学培桑养蚕,经济效益好,一些栽桑积极性不高的农户,也纷纷在插花田上栽起桑树,实施了连片种植,减少了环境污染.所以,领导重视不重视,对高效规模蚕业
的发展大不一样.
邑S邑雷8G邑G邑邑雷邑S邑S邑G邑雷邑G邑G邑G邑S邑G 邑雷电G邑G邑G邑G邑G邑G邑G邑G邑G8G邑G邑雷邑G 邑雷邑G邑G邑G邑G邑G
‘.◆.=行业动态:
?
●{●m◆ilbl,◆~1111
江苏省公布《江苏省鲜茧收购资格认定实施细则》
电G0邑G邑G
为贯彻《鲜茧收购资格认定办法》(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令2007年第4号),进一步规范江苏省鲜茧收
购资格认定工作,省经贸委,省工商局9月5日修订,印发《江苏省鲜茧收购资格认定实施细则》,并开始实
行.省经贸委,省工商局在印发《实施细则》的通知中,根据国家《鲜茧收购资格认定办法》的精神,要求县级
制定蚕桑生产和茧站布局规划,并规定各地茧站布局原则上应以已取得鲜收购资格的茧站为基础,总量保持
不变.对蚕桑生产确有较大发展且需新增茧站的地区,明确新增茧站规模应不低于”一站两付烘茧灶”收购
覆盖1000亩桑园的技术标准.要求各地蚕桑生产和茧站布局规划报省经贸委(省茧丝办)备案,新增鲜茧
收购站将依据各地蚕桑生产和茧站布局规划审核.《江苏省鲜茧收购
资格认定实施细则》及相关申请书文
本等,可在江苏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网站(WWW.jsetc,)查阅,下载. (茧丝办胡建)。